工作心得可以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总结,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小编整理了一些与不同行业相关的工作心得案例,希望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街头采访校训心得体会
在大学校园中,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也被视为全校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其中,有些校训耳熟能详,而有些则未曾被广泛传知。近日,我与同伴一起进行了一次街头采访,对外界人士进行了关于校训的调查,深入了解了不同人群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这次调查,我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对校训和其背后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采访情况。
在街头采访中,我与同伴共接触了30位受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职业背景和学历水平,包括学生、职场人士和老年人。我们的问题主要围绕着校训的含义、应用和受欢迎度展开。结果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校训的含义和倡导内容有所模糊,主要体现在对校训的现实应用、具体适用范围和实际价值上。这反映了一部分学校未能突出和传达校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第三段:认知与理解。
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的人群,心中的校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有的人认为校训适用范围较窄,只有在校园内才有意义;有的人虽然有所认知,但是无法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认为这是一种口号式的秀;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校训虚无缥缈,与自身的实际需求不符。这些反映都说明了学校在推广校训时需要更加注重从具体情境和实际需求出发,让校训的目标更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
第四段:校训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做出了一些深入思考。我们发现,学校的校训并非仅仅是校内的学习生活,它更应是一种行为规范和态度标准。当学生毕业离校后,如何将校训融入到自身的职业生涯和社会角色中,都会对自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学校的校训也反映了一个学校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更重要的是,校训具有统一价值观、规范行为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不断强化自我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已然是承担社会义务的重要一环。
第五段:结尾。
总之,本次调查让我对校训和学校传统更有了深刻的认识。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对校训的文化传承与培养,让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同步,形成自我持续性行为。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对校训的宣传和推广,将其理解和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让校训成为毕业生社会朝致的一份子。
街头采访我爱中国心得体会
街头采访是一个极富趣味性的事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采访活动,主题是“我爱中国”。在这次采访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湖南这个美丽省份的魅力,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热爱。
第二段:采访的过程。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主要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同学,问了他们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看法。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多方面的,但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敬重。采访结束后,我碰到了一位盲人老人,我与他交流了一段时间,他对我说“我虽然看不到这个世界,却依然能感受到中国的美丽和光彩”。他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也更加深入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三段:爱国主义情感的增强。
这次采访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尊敬,同时也加深了我对祖国的爱和认识。在采访中,我听到了许多同学的话,他们认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认为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现在正在持续发展,这让他们自豪和期待。这些话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知道我的同学和老师同样是对祖国充满着爱和热情。
第四段: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
在采访中,我也听到了一些异乡朋友讲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迷恋之情。他们认为中国文化非常美丽,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是值得更多的人去了解和传承的东西。这让我认识到了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只有我们在了解和认识别的文化的同时,才能真正体现自己文化的价值,也才能促进文化的多元性和共同发展。
第五段:总结。
这次采访让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只有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才能真正了解、认识和尊重别的文化。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尊重和善待别人,了解自己的文化,并且愿意和别的文化交流,我们定能一同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
街头采访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小学教师是培养未来一代的重要责任人。他们的工作既充满挑战也充满乐趣。近日,我们来到街头对一些小学教师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的心得和体会。通过他们的回答,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和其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第二段:教书育人,责任重大。
当被问到对小学教师职业有什么看法时,许多教师纷纷表示这是一份责任重大的工作。他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承担起育人的重要责任。教师们表示,在备课、上课、改作业和家访等层层繁琐的工作中,他们时刻要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平,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成长。尤其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耐心和爱心,因为小学生正处于生命成长的关键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他们的影响深远。
第三段:乐在教育中。
尽管小学教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但他们对这份工作却乐在其中。在采访中,许多教师坦言他们最大的快乐来源于看到学生进步和成长。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品德方面,他们都能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此外,小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他们乐在其中的原因。小学生天真可爱的表情和无尽的好奇心让教师们感到无比温馨和宝贵。
第四段:挑战与成长。
尽管小学教师的工作是充满挑战的,但正是这些挑战让他们得以不断成长。在采访中,教师们纷纷提到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提高和追求进步的态度。教师们表示,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他们追求在教育事业中的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不断突破和成长感到骄傲。
第五段:展望未来,建设美好教育。
在采访的最后,教师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孩子们人生的基石,自己的责任是培养出健康、快乐、有品德的一代。他们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让学生们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同时,他们也希望社会能更加关注小学教师这个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结尾段:
通过这次街头采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一代的责任,乐在其中。他们面临的挑战在不断推动着他们的成长。我们期待未来,希望小学教师们能够继续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共同建设美好的教育。
街头心理采访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街头心理采访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调查方式,通过询问路人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观念。近期,我参与了一次街头心理采访活动,并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本文旨在分享我对街头心理采访的理解和体验,以及我对人们心理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第二段:采访现场的观察与感受(250字)。
采访现场的景象五花八门,有的人乐于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有的人保持沉默,有的人对采访持怀疑态度。我发现,年轻人更加愿意参与采访,他们对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表达更为开放。在采访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退休老人,他热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变化的担忧。这次采访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采访者应该注重倾听,尊重被采访者的意见和想法。
第三段:社会变化对心理的影响(300字)。
在和被采访者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一些人对这个时代感到迷茫和不安,他们担心失去工作、失去亲人的接触、失去社会地位。这种不安和恐惧导致了一些人感到孤独和无助。另一方面,一些人对社会变化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变化是进步的动力,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这次采访让我反思社会变化对每个人心理的影响是多样的,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那些产生负面情绪的人群,并帮助他们应对困境。
第四段:心理采访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300字)。
尽管街头心理采访可以提供了解人们心理状况的一个窗口,但它也存在局限性。首先,采访结果受到个体主观性和主观评价的影响,可能存在主观判断和偏见。其次,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互动可能受到环境、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干扰。为了改进这些局限性,我们可以引入更加客观的评价指标和量表,深入研究采访对象的背景和情境。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次采访、深度访谈等方式,探索被采访者更加内在的思考和情感,使采访结果更具有效性和可靠性。
街头心理采访作为社会调查的一种方式,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和人们的心理状态。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街头心理采访来了解人们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还应该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开展实验室实验和系统性研究,以全面了解人们的心理状况。在未来,我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参与更多的心理实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采访水平,为了解和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100字)。
通过这次街头心理采访,我深刻感受到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以及采访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对于社会调查来说,街头心理采访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信息和见解,但我们也应该结合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全面了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未来,我会继续学习和实践,为推动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做出贡献。
街头心理采访心得体会
自从我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后,我决定通过街头心理采访来了解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刚开始时,我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但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我慢慢地克服了紧张情绪,开始享受这种与陌生人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在街头心理采访中,我通过观察和提问,深入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理学知识。
第二段:人们的情感和疾苦。
在我的街头心理采访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谈论了他们的喜悦和幸福,而另一些人则表达了他们的痛苦和挣扎。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深刻地意识到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的人有经历过丧失亲人的痛苦,有的人曾经遭受过失败和挫折的打击。这些经历塑造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他们的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段:社会问题的反映。
通过街头心理采访,我也发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有些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怒和失望,他们感到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另外,一些人谈论了童年时的创伤经历,这一问题凸显了家庭和社会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这样的认识使我更加意识到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段:同理与理解。
街头心理采访使我更能够向他人伸出援手并体验他们的情感。当我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喜与悲时,我能够切身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并体会到他们的困境。这种共鸣与理解让我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我所能做的事情,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促进社会的进步。
第五段:心理采访的意义与展望。
通过进行街头心理采访,我意识到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关心他人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通过采访,我获得了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并学会更好地倾听和理解。未来,我希望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将心理学应用于实践,帮助更多的人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街头心理采访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经历,更是一次探索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机会。通过与陌生人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街头心理采访不仅仅是了解他人,更是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过程。它展示了心理学的力量和意义,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街头采访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最近,我对于小学教师的工作状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决定走上街头,采访一些小学教师,以了解他们教书育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获得了关于小学教师工作的直观印象,也对教育事业带来的挑战和成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二段:教育的独特意义。
在街头采访中,我听到了很多教师们对教育的独特意义的描述。一位小学教师说:“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力量。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接受教育,而我们作为教师,能够给予他们知识和爱,帮助他们成长,这种感觉是非常特殊和珍贵的。”另一位教师则强调了在塑造下一代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资源,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的人格、价值观和综合素质。”
第三段:教师的成就感与挑战。
在采访过程中,教师们都表达了他们的成就感和挑战。有教师说到:“当看到学生在我们的教导下取得进步,唤醒他们内心的潜力,并看到他们在学业、品德等方面的成长,这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然而,他们也直言教育工作并不容易,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一位教师提到:“我们需要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同时,需要关注班级中的问题和冲突,解决学生之间的纷争。”这些挑战都严峻而复杂,需要教师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智慧。
第四段:教育的价值与改进。
在采访中,我发现教师们都深知教育的价值与改进的必要性。他们认为,教育需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一位教师提出:“我们需要结合教育理论和最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另一位教师则认为,要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与小学教师的街头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们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奉献和努力。他们无私地付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然而,他们对于教育的价值和持续改进的追求,让我对于教育事业充满信心。未来,我期待教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教师们的付出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从而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街头采访我爱中国心得体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国内外人士对中国的评价与看法。但是他们的观点是否真正反映了中国的真实情况呢?在街头采访活动中,我有幸能够和一些外国人交流,了解了他们对中国的看法。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差距,也认识到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责任。
第二段:采访的过程。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外国人,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历史深厚、文化丰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他们认为中国应该加强环保和交通管理,同时为外国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居住环境。
除此之外,我还和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人士进行了交流,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和商业发展非常关注。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风险。他们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中国,同时也呼吁其他国家加强对中国经济的合作和竞争。
第三段:反思与思考。
通过这次采访,我认识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深刻差距,并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认真思考和反思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应该积极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势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无论我们在哪里生长和生活,中国始终是我们的家园。我爱中国,因为她的文化底蕴悠久、历史悠远,因为她的人民勤劳智慧、团结奋斗。在中国,我们有着独特的习俗和传统,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景。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街头采访活动,我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融合与交流,认识到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责任。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积极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街头采访我爱中国心得体会
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街头采访的节目,而我最近也参与了一次“我爱中国”街头采访。在这次采访中,我不仅表达了我对中国的情感,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表达对中国的情感。
在采访中,我首先表达了我对中国的情感。我说,我爱中国,爱中国的文化、历史、人民和景色。不仅如此,我还给出了自己的原因。我说,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让外国人在中国也能感到温暖;中国的景色丰富多彩,让我在旅游中感受到无限的美好。
第三段:深刻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
除了表达情感,采访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比如,在采访中,有许多外国人也在为中国点赞,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是一个结合悠久历史和现代发展的国家。除此之外,我也在采访中了解到了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和前景,这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第四段:认识到要努力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
通过这次采访,我也认识到了我们更应该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诸多领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引以为傲的。而作为中国人,我们更有责任去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中国文化。
第五段:结尾。
通过这次街头采访,“我爱中国”的主题不仅让我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喜爱,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独有的魅力和发展前景,这对我是一次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推广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它,学习它,以此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采访心得体会
伊能静的访谈大概是两个星期之前看的了,但是这期节目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慨于伊能静坎坷的人生经历,感慨于她的奋力拼搏,感慨于她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样一个女子,让人既敬畏,又爱怜。
关于伊能静,我不想再多作介绍。我想说的是,16岁就出道,全家都靠她养,这样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无比强大的女子,是多么地让人肃然起敬!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她没有低头,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用她那瘦小的肩膀,背负起种种的压力和责任。
牵手事件让她陷入舆论的种种指责,将她推上风口浪尖,这一刻,她似乎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媒体被蒙蔽了眼睛,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却不知,这些,对于这样一个弱女子,是多么大的压力!然而她没有怪谁,也没有恨谁,她只是将自己关在屋里,安静地思考,她甚至找过心理医生。风波过后,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伊能静。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钻石女人,所经历的磨难越多,就像钻石一样,被打磨地越多,就越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她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没有人知道,她和庾澄庆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他们的婚姻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她也不会去告诉任何不相关的人,而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也许是不爱了,也许是有外部的因素。那又怎样呢?我们只需知道结局,他们分开了。
相爱时一切美好,传统的观念也总是在谆谆告诫着我们,无论如何,即使以后不爱了,离婚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离婚真的是不负责任吗?将自己捆绑在一个让自己痛苦万分的婚姻之中,整天面对着一个你早已不爱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你对自己都不负责,你怎么对其它人负责?也许有人会说,离婚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但是我想,如果不离,也未必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吧?因为你们的爱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家,也没有了爱。关键是你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一如伊能静,我相信她的小王子是充满爱的,因为伊能静给了他很多的爱,而没有向小王子传输任何的一如我恨你爸爸之类的信息,她说,不要教他恨,因为长大后,他也会恨你,要给他爱,满满的爱,这样他才会爱你,爱这个世界。
她还说,你一定要先搞定一个馒头的问题,那表示你有能力,你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资格谈梦想,因为梦想是需要能力来完成的。一如我在萧亚轩访谈感想里所说,梦想,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梦想,不是白日梦。并且,我们,终究只是世俗的一份子。
这样一个外表温柔美丽而内心强大的女子,这样一个敢于爱敢于做多女子,让人不得不欣赏。欣赏她的才情,欣赏她的坚强,欣赏她的魅力,欣赏她的言谈,欣赏,这样一个——伊能静。
采访心得体会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军训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
采访心得体会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
采访前我通过各种关系了解了校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从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毕业的她,已经工作8年了,现在也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妈,但当我问及她的大学生活,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那份快乐与幸福。"大学生活是难忘的,值得回忆的"她肯定的说。随后她回忆江财的校园,一草一木,问我学校的变化,就这样,我们的谈话在回忆与现实这八年的对比中开始了。
清晨湖边的琅琅读书声,中午食堂里拥挤的打饭场景,还有夜晚宿舍的卧谈,这些都是我们的共鸣。当我说起江财的变化时,学姐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说"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老师,那里的花草,我住过的宿舍,我走过的江财的每一条路。都是回忆。""忆往昔"的开场,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打开了被采访者的心。回忆就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的上演。她的脑海里是江财的过去,我的话语中是江财的现在,就仿佛我们做了一次时空的转换,我回到了过去而她旅了一次游,我把她带回了母校。
不知为什么,突然在想:三年后,我真正的离开了江财,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悲伤?喜悦?恋恋不舍?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忧参半吧!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是,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学生活,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母校。不论我在哪里也不论我在干什么,我依旧是江财人。也许两年,也许十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才会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江财的变化,我希望听到令我惊讶的消息,就像现在学姐的表情一样,为江财的进步而骄傲,也为自己曾经是江财人而自豪。
接下来,我就开始提问我最关心的话题了。学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来讲,真的是很好了。可我要问的是这样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吗?与她上大学时候的梦想,以及大学毕业时的梦想是一样的吗?她没有正面地回答我,只是说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能坚持你的理想,那么就要接受现实。也许你会说你可以坚持下去,但有些时候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能简单的说说你的理想吗?简单的谈谈大学刚毕业时的理想就行。""大学刚毕业时,说实话我很矛盾,一点也不兴奋,因为我在考虑留在南方还是回来(回辽宁),江财在南方还是很好的,所以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现在南方找找工作,闯一闯,因为还年轻,我想有我自己的事业。但我的父母是反对的,因为我是独生女,这四年在南昌我们每年就只能寒暑假的时候见面,他们说很想念我,并且我一个人在南方他们不放心,南方那边没有亲友,就只能我一个人,他们坚决不同意。一直劝我回来。在加上我没有找到令我可心的工作,最终,我还是妥协了,我回来了。""你我一样,背景差不多,所以你也要考虑到这一方面,除非你很有把握,在南方会有更好的发展。""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职业规划是没有用的呢?理想会被现实打败?"我继续追问,也不全是这样的,如果当初我回来后的情况很糟糕,也许我还会去南方追寻我的梦想。理想就是一把尺子,一直在衡量现实的差距,一直在提醒着你的人生是否偏离了轨迹。也许你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规划的作用。"。
大一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我认为很简单,因为我的头脑中一直有未来的规划图,有时候我很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但真正动起笔来形成文字,我苦恼了。我觉得我的理想就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远远的看见,我甚至连怎样去实现理想都不知道。我试图寻求一种可以快速、顺利实现理想的路,我在思考毕业后的选择,大学中该怎样生活,该掌握什么知识…可我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境地,最后我不得不用"走一步看一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这次与学姐的谈话,让我有了再一次规划的想法。没错,有理想的人就像看到灯塔的船,内心总是温暖的、踏实的,不论现实有多么的残酷,也都不会被打败!
大学学什么?大学学到了什么?这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忘掉一切后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想求证。
学姐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很想知道她对大学的态度。她告诉我,尽管这样,大学时光以就是她最怀念的,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那段时光最终形成的,那才是她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学知识"她肯定的说,"就像现在我还在依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大学中有很多事需要学习的,如果你仅仅看到了专业课的那点东西,你肯定不会走很远。其实大学的学习全靠自己,你肯定都听了很多遍了,但有时候听到不代表做到,你真的做到了吗,自主学习?"我惭愧的摇摇头。"图书馆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你可以涉猎很多知识,你感兴趣的课程都可以去旁听,这就是大学,每人去干涉你的生活,一切由你做主,这真的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啊!"没错,我也是深有同感的,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安排,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自己的思想。"还有一项更重要——要学会怎样建立自己的人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提高自己与别人说话办事的能力。"终于说到我最痛疼得事了,人际关系是我一直很重视的环节,但有时并不如我所愿。"没有人一出生就会做得很好,有可能你和陌生人接触的少,没有找到谈话的技巧,慢慢来相信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做的很好的。待人关键就是要真诚,真诚是很重要的,通过和你的谈话,我觉得你的沟通能力还是很强的。""谢谢学姐给我的鼓励,我会记住你说的话的,努力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话题——情。友情,师生情,爱情。宿舍就是一个家,宿舍的四个人朝夕相处,总会有摩擦,来自天南海北,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所以这也更能培养宽容的胸怀。"还记得我们寝室四个人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会,每天一个话题,我们按生日大小派名,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玩的,我们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纯的,即使吵架也都是些生活上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过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不会有人太往心里去。"。
师生情与其说是珍贵不如说是难得。有时只有上课的时候见到老师,时间很短,这就更需要自己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学术问题,这就看你思考有多少了,老师还是很喜欢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学习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你也会得到的更多。有些知识来的更直接。
爱情,最敏感的话题。此刻学姐的表情是甜蜜的。"回忆起曾经的他了?""都已经过去了。""那你们还有联系吗?""没有了。"就让甜蜜留在她心里吧。鉴于她已经结婚了,我就没有过多的问下去,因为那是她的独家记忆。爱情不能强求,我依旧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的出现。
三个小时的聊天采访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谈话内容却让我终生受益。这是一次老乡校友间的亲密谈话。感谢学姐的配合,我才完成了这次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我内心的任务。
暑假过后,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这次谈话让我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我知道了该做什么,该注意什么。大学学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采访心得体会
原来人的事业没有一帆风顺,只靠自己一路打拼;原来一名好党员的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什么顿时间我会懂得这么丰富的人生哲理呢?你快过来洗耳恭听吧!原来,今天我们的大队干部采访了一位杭州市劳动模范——我们可亲可敬的孙校长。前面所说的哲理是孙校长从当上党员的那一刻起的一些所作所为。下午,我们来到了会议室。踏入门的第一步起,我就觉得庄严神圣。一张宽敞而又明亮的屋子;一张呈深红色的长方形会议桌矗立在我的面前,这才使我感到了几分紧张。随后,我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坐下来。
经过几分钟的漫长等待,我们的采访目标——孙校长终于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一阵热烈的掌声拉开了今天活动的序幕。孙校长讲着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也虚心地聆听着,还做着笔记。我顿时觉得孙校长也是一位平凡人,他也在农村生活过,也是白手起家,但是,有了今天的辉煌,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孙校长很谦虚,她觉得:共产党员应该吃苦在先,自己的利益在后,全心全意为我们老百姓造福,无愧于党。只有你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才会把你放在台上。
最后,其实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也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是祖国的金枝玉叶,要为国家作出一份利益,可能今天的队员就是明天的团员,明天的团员就是后天的党员。所以,我们要遵守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成为一位对祖国有用的人。今天的采访很成功,我收获了不少,真是对应了那句老话: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采访心得体会
今天中午,我们大队委员共同采访了孙校长。
孙校长说,她的父母都是老师,所以她一直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在她刚读完初中时,就遇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于是去大兴安岭劳动了8年。随后再回杭州读杭师大,然后再读大专、本科。她的经历非常坎坷,显然没有我们这么一帆风顺,但那8年,使她失去了很多,也给予了她很多。
在讲述党员的义务时,她说了一件她的真实经历,让我热泪盈眶:在她刚当校长时,她父亲得了癌症,已经到了末期。孙校长最爱的人就是她父亲,但那段时间里,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工作,只是在晚上陪着父亲。那个学期期末考试后,她正组织老师开会,突然收到了医院发来的消息,说她父亲快不行了,让她马上去医院,但她没有,她还是继续开会。散会后,她又收到了消息,说车已经在学校门口等了,让她马上过去。她下楼后看见了老师们化了妆准备去参加文艺汇演,但外面正下着雨,而且文艺汇演也马上要开始了,她就让车先送老师去参加文艺汇演。一个人为了见父亲最后一面,哪怕让老师们委屈一下也是天经地义,但因为她是党员,所以她让老师先去参加文艺汇演。汽车消失在了雨中,那样决绝,那样无情,留下一团青烟。汽车走后不久,她又收到消息,说父亲已经去世了。泪水夺眶而出,和雨水合为一体,模糊了她的双眼,她甚至不知道那天是怎么去医院的了。为了能让老师准时参加文艺汇演,她没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是她不孝顺父亲吗?怎么可能?但她在孝与忠之间选择了忠,这也是父亲生前对她常说的一句话。
想起那些传说中的"领导",不过是虚张声势和自娱自乐,而孙校长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让我感动。
如果一个人不为荣誉而做事,荣誉自然会纷沓而来。
采访心得体会
埃德加·斯诺、法拉奇、霍默·比加特、威廉·劳伦斯、乔恩·富兰克林这些知名记者的背后故事有很多,这些日子在网上细细浏览了他们的资料,心中感触很大。其实对于一名记者,我理解的层面还是停留在中学时代那就是为人们呐喊。单纯的理想让自己报了这个专业,在学习中我曾经徘徊过,也曾经骄傲过,记者是一个“杂”家,更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业。
暑假实习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是自信满满,觉得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了,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就这样带着七分兴奋和三分胆怯走进了报社,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后来就有了我的第一次采访,第一次感动,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第一次开始有感于新闻采访,有感于记者这个职业。
记者,这个被冠于“无冕之王”的角色,是一个在社会上有很多争议的职业,在面对一些涉及信仰涉及利益甚至是涉及生命的时候,记者这个角色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法拉奇这个传奇女子,采访了著名的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采访过邓小平,采访过基辛格,每一次的采访都作为了现代采访界的典范永久被珍藏。这个被称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人物无论是在采访战争还是在采访政坛风云人物的时候,她的智慧、她的立场、她的视角,总是那么闪耀和无法企及。记得暑假实习那会总是会遇到不知从何采访起的尴尬场面,有时候草草的收场,以至于收集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写稿子的时候无从下手。
采访前充足的资料准备,是取得采访独立性的“敲门砖”。法拉奇采访基辛格的时候正是有这种充足的准备才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畏不惧,尖锐提问,态度上保持独立性。欣赏法拉奇的人都知道她采访的个性,讲究的是独立和现场。法拉奇的独立是她看问题的角度。新闻的真实性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得以实现的,只有在现场才能真正的见证事实,就如威廉·劳伦斯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长崎投弹记》。有了真实的体验在能够把自己的新的体会写在新闻报道中让人们去体会。
想起了我在暑假实习的时候采访一个聋哑的清洁工,不会说话更是听不懂别人说什么。采访的那天天气很热,因为开始之前有一个采访,采访完之后就已经快中去了,想到采访这个肯定又要花很长时间不说采访未必会成功,于是就回家了。在网搜上果然有一篇类似的稿子于是投机取巧,自己又重新编了一篇稿子给了老师,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这个稿子没写好,并一直说不要以为是聋哑人就采访不到信息,说了一大堆批评自己的话,于是心中很是后悔过意不去。这件事是在实习的时候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
做新闻就是讲究的是一个真实,失去了真实,还有什么资格称的上新闻。霍默·比加特能够走进《原子弹轰炸下的广岛》,那种恶劣的环境,那种时刻会丢掉生命的环境,都能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去畏惧。没有亲身体验过是无法去体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个前辈记者告诉我,亲身经历的东西会感受更深,会更有东西写。这句话是真理,是一个值得大家去理解和记住的真理。
还有就是一个人的信仰,记者的信仰很重要,因为一个记者的信仰关乎着这个记者的道德品质,埃德加·斯诺是我最欣赏的记者之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够一直坚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努力着,为世界的和平努力着。作为一名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把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真实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多么的伟大!
记得实习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到《楚天都市报》的记者陈世昌,是一个很具有正义感的、敢于说真话的记者。心中很是敬佩,觉得这个记者真正是个能干的人,或许这种记者就是自己未来心中向往的那种。
采访写稿子这些都在不断的交替之中,实习中记忆就是问路采访然后回家抓紧写稿。写稿子是一个对采访的验收吧,暑假里面老师不停的告诉我们要抓新闻点写,要在一件事情中挖东西写,要注意细节……写稿子不是我的专长,我是一个理科生,经常会被班上学文科的同学调侃说“在文学的地盘上面滥竽充数”。其实写新闻高并不是要多大的文采,但是却要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和不错的文笔,这个是我欠缺的。乔恩·富兰克林的《凯利太太的妖怪》这是一篇新闻稿,写的像小说一样,但是它确实像描写一样把一个手术给活化了,细节抓的也恰到好处,这行新闻界值得借鉴的。
以上是我对新闻采访的一点感悟,其实不仅是这些大家记者,更是这个暑期实习给我的。
采访心得体会
午休时间,陈老师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陈老师于20xx年入党,如今已经走过13载春秋。当我们问起老师入党的初心和动机是什么时,老师自豪的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陈老师自幼受到祖父影响,一直以祖父作为自己的榜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这样的话语常常挂在外公的嘴边,这使得她从小就树立了要入党的决心和信念。步入大学后,她就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尽管时有迷茫,但是她还是克服了一切困难,从改变提升自我到在集体中起到带头作用,并积极地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为党员,必须要在集体中担任“领头羊”角色,这是社会对党员的要求,同时也是党员的自我要求。践行初心,脚踏实地当我们问及陈星老师在从事党务工作以来有没有什么“坎”或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时,老师说道,最大的两个“坎”可能一个是由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换,另一个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巨大挑战。
从20xx年担任研究生辅导员以来,作为一名“职场新人”,面对工作人员短缺等诸多困难,倍感压力。从奖学金评定、团学到党建、就业。大小事务都要亲历亲为,虽说当时觉得累了点、苦了点,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又何尝不是一个迅速成长的过程呢?就像是稚嫩的小鹰,若是没有折断翅膀然后跳下悬崖的勇气和决心,又怎会享受到翱翔于蓝天的自由。曾经的那段经历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收获。
在陈老师老师参加工作第六个年头,她渐渐发现,只做一些常规的学生事务工作已经不能达到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如何分配工作精力?”、“主要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并且时刻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要去思考并解决的。作为一名“理科生”,可能谈及食品、生物、化学这些学科还比较专业,但是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内容,知识储备略显不足。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她迅速转变思路,从基础思政工作抓起,工作重心逐渐从基础学生事务转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上。多看多学多想,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体系。陈星老师一直非常谦虚,她始终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自己仍在努力中。
听完老师的一席话,我们深有感触。陈星老师不仅仅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同时也是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追求卓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做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时刻做好为党奉献,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梦添砖加瓦的决心和准备。坚守初心,严于律己身为一名党务工作者,陈老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仅体现在着装打扮、待人接物等生活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层面上。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她始终坚持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在闲暇之余,陈老师会习惯性的打开“学习强国”软件,积极了解关于党和国家的最新动态。
陈老师以“学、思、悟,践”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心中真正的党员应有的风采。陈老师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要学理论,尤其是要结合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读原文,学原理;其次,思就是要学会思考,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只学而不思考就难以将理论内化于心,结合实际情况去思考;悟就是在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推进自己进步;最后,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工作上,也就是要积极实践。陈老师也始终这样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在采访的最后,陈老师还结合自己入党以及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经验给年轻的学生党员们两点建议,第一,不要好高骛远,要着眼于身边的小事,要在同学当中起到一个带头的榜样作用,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第二,总有一天,年轻的学生党员也会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无论职位大小,能力大小,都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尽管自己的岗位微不足道,但是,要坚信,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就是由一个个岗位的努力点点滴滴积累出的成就。
采访心得体会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军训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