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xx)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成为华师师范大学的一名学员,也感谢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是我从教12年以来头一回参加这么规格的培训,我自豪,我荣幸,但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带着园领导的期望于7月26日上午,按照上级要求早早赶到华师师范大学培训会场。
9:00《武汉市20xx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从开学典礼仪式到培训班学员集体照,从报到现场到住宿安排,我深深地体会到华师的领导,老师,工作人员的热情,他们为我们这次培训做到了精致的组织,安排,再次我仅向提供这次培训的华师师范大学以及与此次培训的专家,教授,园长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共聆听9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专家的报告讲座,每一位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五天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给我带来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我们首先聆听了谭细龙教授的《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他讲课的内容即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发人深思又生动有趣,不时赢得阵阵掌声,他认为学前教育不是让孩子学多少知识,而是要注重孩子身体大发展,习惯的养成。一句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深刻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空军武汉蓝天幼儿园的张永红园长,他主讲的是《幼儿园区角游戏的创设与指导》让我明白了对于我们远城区幼儿园来讲,区角游戏应该如何开展,特别是与他互动后让我更有信心以她的理念开展我园区角游戏活动。
湖北省教育科学的姜瑛俐主任所讲的《观察记录与个别教育实施》让我了解了观察的八个视角,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从各个活动观察的重点,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加深我对观察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金晓梅讲师所讲的《幼儿一日活动的安全与卫生》让我意识到幼儿活动处处都会出现安全隐,提醒我们老师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做到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总之5天的学习将会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改变我今后的教育生活。我一定把所学的知识带给我的教育同行们,并很好的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虽然短期的培训学习结束了,但终身的学习还在继续,最后让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起来吧!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从参加工作至今,三年的光阴伴随着角色转换悄然而逝。三年来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浸润着收获。我全身心投入到给我最多感动和快乐的学生,引起我最多思考和反省的是专业的课堂。一方面得益于学校的同事,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句句诚恳的建议,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另一方面感谢中心小学安排的一系列活动,青年教师培训这个平台让自己再一次去感受,去回味,去享受,去思考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收获。下面就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这次青年教师培训为期两天,但涉及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有催人奋进的报告会,有精彩的课堂,有敞开心扉的沟通交流,还有王主任的专题讲座等等。虽然培训时间只有两天,但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受益良多。
终身学习的意识呢?设想如果每个教师都是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岂会厌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学强记充实自己。新课程理念要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水一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代教师更应该博采众家之长,汇成一家之言,做个博学之师。用自己的知识陶冶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谦虚谨慎,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创造性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奉献自己的力量。
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其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去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的心态、形象、言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们,有时甚至会给学生一生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的很多很多,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教,更多的是引导,一名成功的教师,往往是浪漫的、而不是功利的,是慈爱的、而不是怒目相向的,是善的、而不是恶的。教师肩负重任,教师拥有比学生父母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因此,青年教师永远不能放松自我完善的功课,我们最需要什么,是每一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有幸参加了xx教育远程非学历培训,由衷感谢教学教务管理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我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中,讲座、课例、网络交流、师师互动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参训教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课程内容实在,培训档次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培训内容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特别有针对性,课程的讲解使我对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又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感觉这次培训比以往的培训都好,我们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假期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通过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的回报。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xx年x月xx日至x月z日,很荣幸参加了由xx师范大学承担的“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十天的学习收益很大,老师们讲课精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专题讲座,互动讨论,实践模拟等。经过紧凑而充实的十天学习,自己观念上接受洗礼,理论得到升华,教学技能得到一定的提高自己;特别是一些同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更让我们学员收益匪浅。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得,但抬头仰望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把握方向。特别是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本次培训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让我树立了新的“学生观”。
如师大文学院的院长xx教授讲的《中国学生发展素养研究》,站在时代的高度让我们明白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时代的选择”。“核心素养是学生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对儿童的保护、尊重是发张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不加速,不跨越,不要用少数天才的标准来要求多数普通的孩子。原来我对基础型教育的理解还是强调它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是为升入初中做准备;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x教授的讲座我清楚的认识到了对每个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为健康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应是小学教师的任务。作为一线老师,孩子的命运攥在我们手中,我们应用实际行动冲破束缚,用实际行动突破当下分数、以升学、以所谓成才改变命运的枷锁,为培养儿童健全完整的人格率先力行。
如xxx教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意识与策略》,我们的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发展的载体,核心素养必须转化分解为可以捕捉和理解的具体维度,方能在教育中获得载体。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意识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我们只有教学意识的相关自觉,而缺乏课程意识的自觉。这就造成了我们只关注如何教,而没有关注为何教。对教的过程缺乏反思、修正、提高意识。
我们教师的课堂应该是“生本”的课堂,我们的课程方案设计“生本化”设计。学生,尤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是我们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的出发点与归宿。我们的课堂,更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获得的课堂效果、学生潜在的创生空间、学生的内化与认同等等。我们的以课程背景下备课,“生本”的课堂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生成的代表着鲜活与灵动,预设的代表着期待和框定。人为的越多,生态的越少。很多绚丽多彩的教育瞬间、教育故事,都是难以预设的。当然预设不能没有。
x教授的讲座给我以新的启发,发展素养,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追求卓越,做一个反思性的教师,追求求高远。在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是一盏明灯,指引自己的教学方向,有方向,才不迷失。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的爱能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我对于自己热爱学生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王茝老师的一番话扣击了我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心自问。“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是把人当人,预期相对立的含义有很多,其中在教育中最常见的就是把人当工具——学生成为正业绩的工具。”曾几何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存在那么一点点私心,“卫生、纪律、做操”力争第一,为得到文明班级,优秀教师。批评违纪的孩子没有站到孩子立场上为孩子考虑,而是对自己的影响。对学生的爱是不是蒙上了功利色彩?听了名师名家的`讲座,我深深地看到了我深藏在内心的“小”来!我正确对待差生了么?我正确对待冒犯顶撞自己的学生了么?正确对待不爱好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生了么?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才是需要教师给予爱的时候。对学生真正的爱,就是抛弃功利,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不仅要爱岗敬业,以德树人,还要有过硬的教育知识素养、学科知识素养。如李帅军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讲座,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要求教师建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符合新课程目标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显得呆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张扬,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培养和完善。但是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创新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教师应是一个学习者,并且要善于学习,方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学习中,发展素养。教师是一个自省者,反思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育整体,反思教育个案。在自省中,提升素养。
总之,为期十天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培训期间,我们组织讨论,“牧野论坛”每一所学校的老师都会毫无保留地介绍他们各自的先进办学经验。“咖啡时光”我们各组学员献计献策,热烈讨论,团结合作。这次培训,更让我领略了郑州市优秀教师的风采,纬三路小学的李伟锋老师,教学设计充满智慧,一篇篇教育随笔给人启迪。我们的班长王磊,精通电脑,热心助人等等,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为了心中那份爱,满怀激情地踏上了教育工作岗位。也为了肩上的责任,努力使自己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还有亲和力的教师,只要孩子需要时,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去爱他们。
但是我们能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偏爱还是博爱?我们可以选择爱人,选择职业,却不可以选择孩子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每一片树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班里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气味,有时候也许我们会当着孩子们的面说“某某小朋友表现不好,老师不喜欢你了,某某小朋友真棒啊,老师最喜欢你了。”孩子们听到这些话,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也许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某某小朋友屡教不改,看到他就头疼”,然而,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育方式恰当吗?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样的方法我们确实运用起来了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爱孩子?爱某个孩子,爱某些孩子?爱听话的孩子,爱表现突出的孩子?不!这样的爱是偏爱!基于责任,我们的爱不应是偏爱,而应是博爱!带着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充满鼓励的目光中找寻成功和自信。渐渐地你也会发现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许多。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纵容的爱,热烈的爱,还是冷冷的爱?当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时,该怎么办?是严厉批评,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不要这样了啊,就一了了之呢?当孩子拿着涂得什么也看不出的画给我们时,我们是用这样的语言“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扔垃圾桶里去”,还是用夸张的语气敷衍一句呢“不错,放桌子上吧。”试问大家,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被老师重视呢,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爱呢?因此,基于责任,让我们用理性的爱来代替溺爱,热爱,冷爱吧!让我们用爱给孩子撑起一片明亮的天空,让我们用如炉火般的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让我们用如蜡烛般的爱去点亮学孩子的理想!平等、交流;微笑、赞美;分享、欣赏这一切才是教育的真谛,才是爱的真谛。
我们班有个叫曹顺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玩小东西,只要老师稍微不注意她就开始思想开小差。记得“六一儿童节”时班上编排舞蹈,平时表现优秀的小朋友到编排舞蹈时就没有曹顺英表现优秀。她天生酷爱舞蹈,节奏感强,她美丽的舞姿赢得了周围小朋友的掌声,趁此机会我就表扬她说:“你的舞跳得真好,要是上课也能这样就更好了。”说完轻轻地亲了一下她。从此之后,课堂上的她慢慢的开始参与教学活动,还会主动举手要求做老师小帮手,她的转变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本次培训的每一领域讲座的内容都渗透了“教师要尊重幼儿,重视幼儿天真的梦想”这一理念。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什么叫做“以儿童为本”,重视儿童的天真梦想,让他们快乐的游戏,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孩子生来好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游戏。很多游戏,很多梦想又来自于孩子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再现。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救治一些有不良习性的幼儿的良药。
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方法、形式已经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导,所规范,虽然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虽然我在幼儿园实践过,但是本次培训更是在我原有的幼儿教育知识的基础上使我们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次培训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在一日工作中更应该从教育的细微之处入手,在每个活动中让幼儿的有效学习更明显,更突出。
生活是真实的,因为心中有那份爱,肩上有那份责任,我不想是否会成功,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二者之间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幼儿园小朋友与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内容、时间、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由于对二者的认识、理解不够透彻,我的转岗之路困难重重。
小学生要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和读、写、算的训练,有具体的作业任务,要求更高、更严格。他们有了较强的自理、自控能力,能够照顾自己或同学,承担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等,在良好习惯方面要求也较高,如能专心听讲、书写,独立阅读。而转岗后,我发现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活动以游戏为主,他们的接受知识能力较小学生弱,要利用形象生动、有趣多样的教学方式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尝试、发现、学习和表现,课程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不留作业,没有学业上的压力。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自理能力都较差,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只有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扮演着幼儿需要的各种不同角色,如:老师,妈妈,玩伴,医生等等,做着许多琐碎、繁杂的小事,甚至有时会感到身心疲惫,无所适从。
为了更好、更快的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幼教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思想,调整心态,树立为幼儿和家长的服务意识。陈鹤琴先生也说:“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育好儿童。”在我园的“五讲三赛”活动中,我努力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的同时,也努力吸收外界的信息和知识,并阅读提升个人品味的书籍,如:《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以感恩心做人》、《卡尔·威特的教育》等,并通过幼儿园组织的“结对”、“帮带”活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制定自我发展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深知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就是上好课,经常与同事商讨教法,制作教具,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后交流、反思、总结优秀经验再与大家共享。
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最令我困惑的是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幼儿教育需家园双方的密切合作,可是,工作中常出现各种的情况,使家园两方无法愉快、真诚的实现和谐共育的目标。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从我加入这个幼儿师范队伍开始,由于自身比较偏爱美术,所以我平时喜欢找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看。希望在书本和实践中能进一步走进美术,绘画水平普遍,想象力差等特点,虽然再上学期间已经学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书,但是我还是愿意细读这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促使我想挖掘更深处。
本书主要研究教育者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及其年龄特点,以美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价值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以及幼儿欣赏、绘画、手工教育的实施指导和美术评价,最后还展示了一组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摸索阶段的老师指明了方向,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我自己的实践,所以,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尚处在迷惑中,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抱着向专家取取经,看能否从中解解惑的认真态度,我在通读本书后还对有的章节还进行了精读与摘录。
从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从小班到中班上学期,儿童由于视觉的分化及情感关系,所画的人大多都是没有身体的头足人,同时以非站立的平躺形式呈现。
再对于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的主题《轱辘轱辘》的一节美术课画车轮子,幼儿认为轮子是圆的,于是就直觉地用圆球来表现车子的轮子,不会注意到汽车的轮子是圆扁的等这些问题,其创作成分也就能体现其中了。就象书中所说的: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从写生对象的整体结构出发,着重于事物的神韵,即对象之内在精神表现,而不纠缠于细节和精确描绘,不强求幼儿的绘画表现和事物的“肖似”。 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处于象征初期,享受的是绘画的过程,他们会用已经掌握的圆形与线条组合成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而且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但在表现图象符号时,又很少调换颜色,致使作品色彩比较单调,有的幼儿甚至会转动画纸来作画,完全不顾图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画面的杂乱。如此作品,教师若用成人的眼光“像或不像”来评价,那必然会抹杀了幼儿的天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尽管如此,你还是会看到许多小班幼儿家长因为看不懂自己孩子的画,觉得画面不干净,画得不如其他小朋友,根本不理会幼儿的解读。例如,一次离园时,祥祥拉着爷爷兴致勃勃来到班级画展前,小手指着墙上的“泡泡”说:“爷爷,那个是我画的!”谁知,祥祥爷爷看到后,脸顿时拉了下来:“这是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圆也画得不圆,颜色也涂到了外面,你看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多好啊,你上课一定又没有认真听,走走走??”幼儿从绘画中获取的无穷乐趣,就因为家长的一句评价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评价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时,首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读懂他们的作品。其次老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尽量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地发现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优点,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的评价。最后,在让幼儿发现他人作品优点的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感,进而萌发对下次美术活动的愿望,激发并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就这样,我边学习书中的有关理念,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共鸣,相信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专业的阅读让我成长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