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参观档案馆个人体会篇一
档案是我们了解历史、研究文化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了解档案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我参观了一家档案企业,在这次参观中,我深有感触,对档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段:参观的目的及公司简介
我参观的这家档案企业是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专业档案服务公司,公司位于市区的繁华地段,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硬件设施,是一家集档案管理、档案数字化、档案保管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在参观之前,我对公司的工作和规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心生敬畏。
第二段:参观过程和收获
在参观中,我首先参观了公司的档案库,这里整齐地摆放着大量的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我惊叹于档案的丰富和重要性。随后,我们参观了档案数字化室,工作人员正在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件,并进行归类整理。这一环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工作的复杂性。最后,我们参观了档案保管室,这是一间安全、防潮、防火的房间,里面储存着各类档案盒和光盘,保证了档案的安全和可用性。
第三段: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参观,我深刻地认识到档案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性。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对于了解历史和研究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企事业单位中,档案是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只有完备、准确的档案才能支撑起良好的管理和决策。而档案数字化的出现,更是提高了档案的存储和传播效率,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工作。
第四段: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参观过程中,我反思了自己在档案工作上的不足和问题。首先,我认识到自己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其次,我意识到档案工作需要精细的管理和技术要求,我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最后,我认识到档案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提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档案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档案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从业人员,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和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应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共同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观档案馆个人体会篇二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档案工作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的档案法制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依法治档作为建设、管理档案事业的战略目标已经确立,档案事业管理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但是还应当看到,目前档案法制建设的现状,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立法质量,确保严格实施”的要求相比,在有些方面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档案法制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还存在着—定的距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档案法制建设,必须从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和档案普法方面大力加强。
一、档案法制概念的界定
所谓档案法制,通常指国家关于管理档案事务的法律和制度。它是国家机关为实现依法治档,根据憲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权而进行的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和档案普法的有机体系。
应当说,档案法制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既指依法设置的档案机构、职责、权限等静态的法律制度,又指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档案普法等动态的法律活动。从国家管理档案事务方面看,档案法制是档案部门职权的制度化、法律化,全部的档案工作都要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从档案法制主要环节方面看,档案法制包括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档案普法等内容。
还应看到,档案法制与档案法治有着不同的涵义。尽管学界对档案法制与档案法治的概念认识还存在着某些分歧,但对档案法制与档案法治密切关系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可以说,档案法制与档案法治是档案法律存在的不同状态,在档案法制状态下,档案法律制度虽然存在和施行,但仅被作为一种控制社会档案事务的手段。在档案法治状态下,档案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一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必须依照档案法律办事。
从我国档案法制的历史来考察,20世纪80年代随着《档案法》的制定,开始提出健全档案法制的目标。1996年国家确定“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依法治档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日益成为共识。实践充分证明:档案法治直接促进档案法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档案法制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档案法治以档案法制为基础和前提条件,档案法治付诸实施,要靠档案法制的健全来实现;只有坚持档案法治,才能加强档案法制;也只有通过加强具体的档案法制活动,依法治档的战略目标才能够最终得以实现。
二、加强档案法制建设的途径
综观现状,现阶段的档案法制建设主要应从三个方面予以加强:
1、加强档案立法工作,提高档案立法质量,健全完善档案法规体系,确保档案事业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
加强档案立法工作,提高档案立法质量,是健全完善档案法规体系的根本保障。档案立法如何,从—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立法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我国档案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法规体系已经建立,有法可依局面基本形成。但档案立法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某些方面的档案立法滞后于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不少经济建设领域的档案法规没有制定出台,新载体电子档案的法规需要制定,档案分级、档案鉴定、档案赔偿、档案出境等方面也需规范。特别是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的档案关系和新的档案管理主体的出现,需要档案法规来确认和规范。就目前已经制定的档案法规而言,有些还不够完善,如规定得或过于原则,或弹性过大,难以操作。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是要加强档案立法工作,提高档案立法质量,推进档案立法创新。既要尽快制定新领域和新载体电子档案的立法,又要及时对已有的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档案法规进行修改和废止,使档案事业改革发展具有基本的法律保障。
2、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增大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严格实施。档案行政执法是档案法制的关键环节,是保证档案法发挥作用的必要手段,也是档案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档案立法不是目的,而在于实施。加强改善档案行政执法,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的水平和效率,需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一是加强对档案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档案行政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二是不断完善档案行政执法机制,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依据、程序依法执法,坚持行政执法合法、合理性原则,建立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档案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确保执法合法。三是强化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既充分发挥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又要注意发挥党组织、国家权力机关、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等方面的监督作用,保证档案行政执法质量,防止执法犯法。
3,加强档案普法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和档案法律素质。
档案普法是我国档案事业全面实行依法治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档案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不仅需要制定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并付诸实施,尤其要全社会普遍遵守。社会档案法律意识和档案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档案法制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准。只有提高全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法律意识和档案法律素质,档案法制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继续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向档案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人员首先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严格依法办事。档案普法要坚持档案法制教育和档案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档案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地推进依法治档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素质,实现由增强全社会档案法律意识向提高全社会档案法律素质转变,使档案事业管理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切实提高档案事业依法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总之,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档案法制建设应当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档案立法、执法、普法等各环节齐抓共进,只有这样,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绩效才会得到大力提高,档案事业才会在法制轨道上健康顺畅地发展。
参观档案馆个人体会篇三
拉萨档案馆是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一座重要文化设施,它展示了西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宝贵的文献资料。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拉萨档案馆,并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参观经历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拉萨档案馆让我深刻感受到西藏悠久的历史文化。馆内陈列的文物和图书资料,以及栩栩如生的模型和场景再现,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西藏古代社会的兴衰荣辱。在馆内,我看到了大量关于藏族历史、宗教信仰、民俗习惯、传统艺术等方面的资料,这些都是西藏文化传承的珍贵宝藏。我深刻感受到西藏文化悠久而深厚,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多元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参观拉萨档案馆让我对西藏民族的英勇抗争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馆内一件震撼人心的展品中,我看到了西藏民族抵抗外侮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斗争的壮举。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记录了西藏人民为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我由衷敬佩西藏人民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参观拉萨档案馆也让我对档案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馆内,我看到了大量珍贵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无论是在保护、整理还是展示方面,都展现出了档案文化的独特价值。档案不仅是记录历史的工具,更是反映社会发展和演变的重要窗口。通过参观档案馆,我愈发认识到档案文化对于保护历史、推动文化传承的作用和影响。档案不仅是“活化石”,更是民族与国家的记忆库,它们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财富,对于研究历史、弘扬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参观拉萨档案馆也让我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激。在档案馆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详细地向我们解说,展现出了他们对档案工作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他们用心呵护着这一份历史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西藏历史和文化的平台。感谢档案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更加了解西藏,感受西藏。
综上所述,参观拉萨档案馆是一次对西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宝贵机会。通过参观,我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西藏优秀文化的魅力和西藏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我深信档案文化对于推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拉萨档案馆的参观,我将会一直铭记在心,并继续关注并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观档案馆个人体会篇四
2月29日—3月7日,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及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新进厂学员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参观学习。此行,我们虽然跋山涉水一路上非常的艰辛,但我自己收获颇多也使自己也成长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此次参观使自己浮躁的心找到了方向,为自己的人生找准了定位。
经过几个小时崎岖山路的颠簸我们到达了学习的第一站——金牛坪水电站。金牛坪水电站是桂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6个梯级中的第四个梯级。总装机容量为60mw,选用3台装机容量为20mw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2.416亿千瓦时。船闸上闸首闸门采用卧倒式闸门,这在桂江系列船闸的建设中尚属首例。工程枢纽建成后,有效地减轻了广西电网供电的压力,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同时对增加昭平县固定资产投入、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起到拉动作用。
我们第二站是被誉为“西江明珠”“小葛洲坝”的长洲水利枢纽工程,长洲水利枢纽是一座发电和航运为主,兼有提水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电站大坝跨长洲和泗化洲两岛并跨内、中、外三江长3350米,装有15台灯泡式贯流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2.13万千瓦。枢纽的建成将能更有效地控制削减西江的洪峰,提高防洪标准,确保堤防安全,解除西江日趋严重的洪涝灾害并且可替代一座装机54万千瓦的火电厂对减轻梧州地区的酸雨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年吞吐量2千吨的船闸设计使西江真正成为大西南物资输粤、出海的大通道。
参观完长洲水电站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第三站龙溪水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0mw,选用2台装机容量为5mw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龙溪电厂为永福县域电网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持有效地减轻了广西电网供电的压力,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
第四站我们参观了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地处偏远环境恶劣的下六甲水电站,是梯级水电站的第一级属于高水头电站,选用2台装机容量为9.8m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大家戏称是龙滩水电站的缩小版,二三级利用下六甲水电站的尾水采用中低水头的轴流定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三级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是桂中治旱的重要工程之一。
最后一站是建成最早历史最长中国第一座低水头电站——西津水电站。西津水电站位于广西横县的郁江上,是国家“二五”计划工程,前期是苏联设计后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工程,目前四号机组仍然为苏联制造。西津水电站为低水头河床式径流电站装机容量2×57.2+2×60mv年平均发电量109.91亿kw﹒h,年利用4770小时,西津水电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最早的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的水电站对广西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最使我感触的就是每一个电厂从领导到员工就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始终牢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目标,上下同心同德,一起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全力以赴的去完成工作达成使命。
虽然这次参观学习时间短任务重,但每到一个电厂孔主任都会组织新老员工和我们这些新学员进行座谈交流让我们去了解员工们的生活和工作,每当谈及他们的工作时他们言语间流露出神圣和自豪,员工们尽职尽责并且迅速执行上级安排的每项工作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地触动着我,同时自己也暗暗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以他们这种求真务实、踏踏实实、遵规守纪的工作作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观档案馆个人体会篇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我最近参观了雅安档案馆,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雅安是四川省的一个小城市,这座档案馆记录了震惊全国的雅安地震的发生和后续救援工作。这次参观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也对雅安人民的顽强精神和善良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感动。
第二段:地震眼前(250字)
当我进入雅安档案馆时,一幅庄重的场景打动了我。破坏后的建筑物的照片以及地震留下的废墟让我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和毁灭力。我无法想象当时雅安人民所经历的恐怖场景。然而,这些照片中也透露出人们之间的互助和勇敢。人们齐心协力展开抢救工作,即便再艰难也从未放弃。他们挑战困难,向着复兴的希望迈进。
第三段:振兴的希望(250字)
随着参观的继续,我看到了雅安人民振兴的希望。档案馆的展厅里陈列着成千上万的感谢信和捐助物品。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之情真诚而浓厚。地震过后,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全力以赴,为灾区提供援助。我被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所震撼。同时,雅安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恢复旅游业,鼓励人们再次来到这片美丽的土地。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地震不再是雅安的束缚,而是催化雅安发展的动力。
第四段:雅安档案馆的教育意义(250字)
雅安档案馆承载了历史和记忆,它的教育意义深远。参观者都能够了解到地震的发生原因、救援行动的过程以及雅安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还能够激励人们在面临困难时勇往直前。雅安档案馆还会举办各种讲座和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如何应对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此外,档案馆还定期邀请幸存者分享他们的经历,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灾难的恐怖以及生命的可贵。
第五段:结论(300字)
参观雅安档案馆是一次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机会,我深受震撼。地震是一场噩梦,但雅安人民的坚韧精神给人带来了希望和信心。经过几年的努力,雅安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迷人的旅游景点。雅安档案馆的建立和运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灾难和复兴的范例。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更是一个教育中心,帮助人们增长知识、培养智慧和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雅安档案馆的参观经验让我终身难忘,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人民和未来充满敬意。
参观档案馆个人体会篇六
x月x日早晨,同学们拎着大包小包,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老师交代了一些事情后,同学们便乘坐大巴车前往xxxx少年实训基地,开始为期两天半的快乐时光。一路上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大巴车中,大约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吧,便来到了青少年实训基地!
在活动中,我们一共参加了飘香馄饨、感恩花艺、书报架制作和农耕园文化体验这四个课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飘香馄饨。
飘香馄饨是我们第一个参加的课程,所以同学们一听到集结号,就很快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带到了野炊区。野炊区面积很大,来个几百号人都不用怕。废话不多说,首先,由组长领了一些工具、碗具等,紧接着就是烧火,烧火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一致认为让组长来完成。前面几次烧稻草,还没进灶就灭了,最后,在组员的帮助下,火终于烧着了。
然后等水沸腾后,再把老师下发的餐具放进去消毒……之后的擦拭、择菜、切菜、挤菜都很顺利,可到了包馄饨的环节时,却把一些男生给难住了:xx是最不会包馄饨的了,自己认为包的挺好的馄饨,在我们眼里简直就是“百叶结”不堪入目。最后经过老师和几个女生的指导,xx终于包了几个看得下去吃的下去的馄饨了。再看下一个男生xx,别看他包的有模有样的,可一下锅,全露馅了,原来xx为了节省时间,都没有粘牢皮子,可怜的他只能吃他包得露馅的馄饨了。
“馄饨好啦!”只听贪吃的xx大喊。同学们高兴得坐下,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馄饨。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不过同学们也没说难吃,毕竟是自己一个下午辛苦的结晶嘛!
xxxx少年实训基地,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