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条据书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

时间:2023-07-19 16:42:17 作者:江sx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一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8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首联中的“三秦”和“五津”两词起何作用?(4分)

7.说说“海内……若比邻”好在哪里?(4分)

答案:

6. “三秦”点明送别之地,“五津”点明友人赴任之地。运用借代的修辞,勾勒两处的地理环境。“三秦”“五津”给读者以雄浑磅礴视野开阔的感受,既点明了地点,又奠定了全诗旷达的基调。

7.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的旷达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二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前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习,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品。(一学生读)这位同学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种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诗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对此诗的学习。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 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 分析其他三联

(1)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 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二、 整体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学习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 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7、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 分析其他三联

(1)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 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 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 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四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法设计:

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诗中一些字词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上产生问题,可采用讨论、点拨、联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决。

课时安排:1课时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习,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品。(一学生读)这位同学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种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诗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对此诗的学习。

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1、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分析其他三联

(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三秦(送别地点)

并非远别

五津(上任地点)

宦游(身份)

知己

豁达、乐观、坦然

心愿

比邻

无为

共沾巾

七、附: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渐

别董大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渭城朝雨邑轻尘,

寒雨连江夜入吴,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清清柳色新。

平明送客楚山孤。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二、 整体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学习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 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7、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 分析其他三联

(1)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 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 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 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六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读——品——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多媒体

精读细品课

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文题。

1、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之任:去上任。之,去、到。

二、教师范读,学生听清停顿、语气节奏。

三、学生齐读诗歌。

说明:教师应提示五首诗断句方法,如“城闭/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四、思考:(学生第一遍读不必回答,在朗读中来体会,第二遍读完后交流。)

把送别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让人感受友人即将分别,且路途遥远。(板书:与友惜别悲伤)

※依依不舍但又不希望友人因离别难过、悲伤。(板书:依依不舍不希望因离别难过、悲伤)

※除了停顿外,还应注意语气语调的处理。“与君离别意”一句,重音放在“离别意”上,语调逐步上升,“意”字稍作拖长,以突出“离别”时复杂的感情;“同是宦游人”一句,则语调平缓中有所下降,“游”字可稍拖长,“人”字顿收,以突出宦游人送宦游人尤为悲伤之情。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宽广博大的情怀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板书:劝慰友人不用悲伤)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五、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六、请一位同学朗诵诗歌并概括诗歌内容。

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时哭哭啼啼、缠绵排恻的老格调,在友人到他地作官送别之时劝慰友人不要悲伤,且咏叹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襟。

七、背出这首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七

1.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2.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文学常识: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蜀州,在今四川省。

四、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辅:辅卫

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点出送别时间:早晨)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

2.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3.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名句)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比:靠近,挨着。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8.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9.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汇总篇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相关范文推荐
  • 07-19 高速监控员工作总结模板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
  • 07-19 高速监控员工作总结报告精选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 07-19 一年级班主任教学总结与反思通用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
  • 07-19 2023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计划大全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
  • 07-19 2023年四到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模板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 07-19 2023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教案汇总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
  • 07-19 最新致病人慰问信(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 07-19 景区项目策划的特点(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07-19 最新小学六年级教师教学计划(10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
  • 07-19 最新六年级教学计划表优秀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