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供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水安全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这一问题,明确了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这不仅是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关怀,更彰显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责任感。供水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政府的持续努力,供水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让人民群众共享优质饮水,迈向美好明天。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号篇一
“为官不为”是一种消极****。十九大后对这类干部怎么办?杨晓渡表示,如果是既想要身居高位又不想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就要把他“请”下来,把他从干部队伍中撵走,或者把他改造过来,让他重新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具体如何做?中组部副部长齐玉介绍了几点:
一是对思想观念不适应的,加强教育引导。
二是对于能力不适应的,强化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
三是对于作风不适应的,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的力度,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
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提拔重用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让那些不想干事、不干实事的干部没有市场,同时还要受到惩戒。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号篇二
2023年春节档预售票房近两亿释放了什么信号(最新)
2023年春节档预售票房近两亿!真是久违的观影力量被释放了!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2023年春节档预售票房近两亿释放了什么信号,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2023年春节档预售开启,6部影片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截至今日(1月17日)早晨八点,春节档影片预售票房近两亿,其中《无名》《满江红》《流浪地球2》三部影片的预售票房均超过4000万元,你追我赶,战况激烈。
预售垫底的《深海》,则直接宣布将于1月19日开启全国百场巨幕点映,试图通过点映提前释放口碑,完成排片上的提升。
每经记者发现,2022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为52.7元。猫眼专业版显示,2023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53.2元,再创新高。与之对应的是,2022年春节档的总人次出现了11年来的首次下滑(排除2020年),从2021年的1.6亿人次降至1.14亿人次。
2023年春节档开启预售,《无名》《满江红》《流浪地球2》战况胶着1月14日,2023年春节档开启预售,再度点燃观影热情。
每经记者发现,预售开启了几天,战况胶着。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18时07分,2023年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已破亿元,《无名》《满江红》《流浪地球2》分列预售票房榜前三位。
截至今日早晨8点,以上三部影片的预售票房依然处在前三名,其中《无名》以5100万元的预售票房领先,《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的预售票房也都突破了4000万元大关。
《交换人生》作为2023年春节档唯一一部喜剧电影,目前的热度并不如前三部影片。截至1月17日早8点,《交换人生》的预售票房超过1600万元。不过,《交换人生》的导演苏伦执导过喜剧《超时空同居》,主演雷佳音、张小斐也都是实力派演员。从历年春节档的阵容看,“合家欢”电影都是刚需,2022年春节档《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也从“冷门”逆袭成黑马。
目前,两部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和《深海》人气垫底,预售票房均未过万元。至2023年,《熊出没》系列已经推出9部大电影,成为春节档的常驻嘉宾。
《中国乒乓》改档,表示“胜利虽迟但到”与以上6部已经顺利开启预售的影片相比,《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命途多舛,甚至一度陷入撤档传闻。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由邓超、俞白眉执导,邓超、孙俪、许魏洲等人主演。1月16日,影片宣布改档1月24日大年初三上映,此前影片定档的是大年初一。
影片官方微博发文表示:“胜利虽迟但到,大年初三,愿你逆风翻盘!”
图片来源:《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官方微博
综合来看,2023年春节档阵容强大,类型丰富。饶曙光对每经记者表示,随着影院的加快复工,观众的观影热情持续上涨,电影市场加速回暖。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春节档,已有《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深海》等多部影片宣布定档,丰富的影片类型让观众充满期待。
春节档作为一年之中的最大票仓之一,意义重大。通过猫眼提供的历年春节档数据,排除掉2020年,从2011年至2022年的11年间,春节档总票房逐年递增,从3.36亿元涨至60.39亿元。但是在2022年,春节档的总人次出现了11年来的首次下滑,从2021年的1.6亿人次降至1.14亿人次。
在平均票价方面,2014年~2018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均在30~40元区间;2019年和2021年,春节档平均票价突破40元;2022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已高达52.7元。猫眼专业版显示,2023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53.2元,再创新高。
1、流浪地球2
导演:郭帆
主演:吴京 / 刘德华 / 李雪健 / 沙溢 / 宁理 / 王智
类型:科幻 / 冒险 / 灾难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剧情简介: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2、满江红
导演:张艺谋
类型:剧情 / 喜剧 / 悬疑 / 古装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剧情简介: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限一个时辰之内找到凶手,而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3、无名
导演:程耳
类型:剧情 / 悬疑 / 历史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无名》由博纳影业出品,程耳编剧并执导,聚焦波谲云诡的隐蔽战线,讲述了地下工作者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出情报,用生命与热血保卫祖国的故事。
4、熊出没·伴我“熊芯”
导演:林永长 / 邵和麒
配音:张秉君 / 谭笑 / 张伟
类型:喜剧 / 科幻 / 动画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剧情简介:一个普通的森林夜晚,对小熊大、小熊二宠爱有加的熊妈妈,在一场大火后离开了他们,两熊伤心不已。转眼多年过去,熊大、熊二意外得到了熊妈妈的线索,为此熊大、熊二一路探寻。
5、深海
导演:田晓鹏
主演: 苏鑫 / 王亭文
类型: 动画 / 奇幻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剧情简介:在大海的最深处,藏着所有秘密。一位现代少女(参宿)误入梦幻的深海世界,却因此邂逅了一段独特的生命旅程。
6、《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导演:邓超、俞白眉
类型:体育、运动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剧情简介:电影向中国乒乓精神致敬。故事讲述了90年代初中国乒乓男团处于低谷期,蔡振华教练临危受命组建新队伍,带领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等五名运动员,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绝地反击、重回巅峰的热血故事。
7、《交换人生》
导演:苏伦
主演:雷佳音、张小斐、张宥浩
类型:喜剧、家庭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春节档的起源是香港贺岁片。
80年代开始,一些香港影人在学习西方电影技术后,利用当时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拍摄出了第一部贺岁片——《摩登保镖》。
也是我们最熟悉的许氏三兄弟主演。
许氏兄弟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许冠文,他曾在七年间拿了五次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喜剧之王。
《摩登保镖》这部贺岁片,正是由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
《摩登保镖》的成功大卖,也把贺岁片的基调定位在了喜剧类型上,毕竟春节合家欢的日子,大家都希望看点开心的电影。
所以,之后喜剧类型+知名演员扮演成为了当时贺岁片的“通用公式”。
之后的《家有喜事》系列、《八星报喜》、《福星高照》等等,都是如法炮制。
而在1995年,成龙主演的《红番区》成为了第一部进入内地的贺岁片,该片也被视为是春节档的开端。
虽然从1990年开始《黄飞鸿》《霸王别姬》等众多陆港台合拍的经典电影就已在内地轮番上映。
但《红番区》作为第一部正式引进内地的贺岁片,当时备受欢迎,最终取得3500多万元的内地票房。
同时也让内地的电影人学到了一个新名词——“贺岁片”。
随后的1996年,成龙带着《简单任务》席卷8000万票房登顶当年内地票房第一。随后两年的《一个好人》和《我是谁》分别以6500万和8000万票房位列当年的前三。
虽然当时内地根本没有“贺岁片”这个概念,只是近几年回过头来想,1991年的《过年》应该算是理论上的中国贺岁片的开山之作!
其中也有许多的熟面孔,赵丽蓉、葛优、梁田、李保田、六小龄童。
这班底可以说是当年华语电影顶配了吧(放到今天那可是大卡司的贺岁巨制了吧!)
但如今,我们会更多的将《甲方乙方》视作是内地贺岁片的开端,它不仅获得了3000万票房,导演冯小刚也借此一举翻身,一跃成为中国顶级的商业片导演。
自此之后,每年的贺岁档,观众们都会期待着冯小刚的作品,他也凭借《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儿》、《手机》、《天下无贼》等贺岁片,正式开启了收割票房之旅。
千禧年之后,港澳台和内地的“合拍片”成为了电影市场明显的一股主流。
当年造就了一大批大制作、大规模的超级爆款影片:《功夫》、《无极》、《霍元甲》、《黄金甲》《千里走单骑》、《如果·爱》、《叶问》等等。
而到了2010年之后的《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囧途》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火爆荧屏,更是让春节档的电影吃尽了红利。
周星驰(星爷)带着“西游”系列和大牌明星的ip,收获了内地总票房12.47亿,全球累计票房2.15亿,创下了单日票房破亿的纪录。
可以说,在冯氏喜剧之后的春节档,是周星驰开启的全新档期。
而经历了2016年《美人鱼》破30亿的疯狂以后,再也没有人怀疑春节档的票房魔力。
但随着疫情的开始,近两年的贺岁档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号篇三
多地试点现房销售释放什么信号?现房销售相比期房销售有什么优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地试点现房销售释放什么信号,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高层重提“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多地房贷利率下调、公积金政策优化、放宽限购……一系列因素推动下,近期房地产行业关注度走高。在需求端发力的同时,多地住建部门还加强供给端的保障力度。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日前召开会议提出,试点现房销售。
防风险是推动现房销售、加强预售监管的出发点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实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
由此可见,防风险是推动现房销售、加强预售监管的出发点。
1月31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逐步提高预售门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现房销售试点。今年各市要进一步加大“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力度,管好用好国家专项借款,协调商业银行落实配套信贷支持,紧盯资金支付和工程建设进展,确保逾期房屋按计划节点如期交付。
2月6日,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透露,2023年安徽将因地制宜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河南则提出,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2月7日召开的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在保交楼、化风险方面,围绕第一批专项借款项目10月底前全部建成交付、第二批年底前交付50%的目标,发挥“一楼一策一专班一银行”机制作用,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2021年以来,以郑州为代表的商品房“烂尾”情况日益凸显。尤其是郑州接连遭遇灾情、疫情和“停工潮”冲击,给当地房地产行业带来极大冲击。
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2022年9月6日,郑州印发文件提出,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河南省住建厅厅长王艺介绍,河南强力推进问题楼盘处置化解和保交楼,争取国家两批专项借款453亿元,居全国第一,推动落实金融机构配套融资,全省不动产办证类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类项目如期动态清零,专项借款和省重点监测项目复工80%以上、交付10万多套,有力发挥了稳预期、保民生、促稳定的作用。
上述专家提出,设立预售制度是为了解决房地产商业化之初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来看,预售制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房地产市场销售不太顺畅,趁此推行现房销售,我觉得时机已经到了,但是肯定不能一步到位。所以政府部门还是通过倡导、鼓励来推进,谁能够率先做现房销售,谁就能够把握市场先机。”但他也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现房销售可能助推房地产行业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现房销售尝试可溯至2014年,如今再提有何不同?
除山东、安徽、河南三省明确提出推行现房销售外,数年前,上海、深圳、杭州、福州、南京等城市就在土地拍卖时增加了现房销售的要求。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一拍卖地块的出让预合同中就提出了“该地块内建成房屋不得预售,须以全装修现房销售”。
2016年6月,深圳也推出现房销售试点地块,要求在该地块上建设的商业、住宅等建筑物,必须在竣工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才能对外销售。
2016年8月,南京发布《关于调整南京市土地公开出让竞价方式、商品房贷款首付比例的意见》,提出当网上竞价达到最高限价的90%时,该地块所建商品住房必须现房销售。
海南则于2020年3月印发《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正式推行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改革,提出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在新出让土地上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海南成为全国首个出台省级现房销售政策的省份。
时任海南省住建厅厅长霍巨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因商品住房实行预售制度引发的质量投诉、合同纠纷、延期交房、配套设施不落实、违规销售甚至开发商收钱跑路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房地产投诉和纠纷的最主要因素。为从根本上杜绝因预售制度带来的系列问题,海南提出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此前提现房销售和现在提现房销售,它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此前现房销售的目的是通过现房的模式来限制一些企业非理性的拿地动作,这和土地的限价政策有关系。随着市场降温,各地优化或者取消了现房销售政策。而现在提现房销售则是跟保交楼挂钩,各地从保交楼、保护购房者权益的角度出发,提出现房销售模式。
现房销售,就是指开发商出售可直接入住的商品房。现房是开发商已办理大产证的房子,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之后,就可直接办理产权证并入住。正常情况下,只有取得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的房子,才可被称为是现房。
买现房有很多好处,比如购买期房都会担心房子还没有修建好,在等待房子修建的这段时间里出现变故,购买现房的话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现房的优势很明显,看得见、摸得着,能切身考察楼盘的真实情况,给人以一种安全感。就算购房者本身对选房没有什么技巧,但是也可以通过实地看房去挑选到好的房子。
一个楼盘的修建周期大概在两三年,这期间房子周边的各项配套也在逐渐的完善,所以购买现房的话,一般房子周边的各项配套都已经落实了,这对于比较注重房子周边配套的购房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大家可以考察所买的组团到小区配套的幼儿园的距离,又或者可以从规划的地铁线路上,找到哪个组团更适合自己。
现房大多数都是手续齐全,并且已经完工了的房子,购买现房的话,只要购房者的手续办理齐全了,就可以接房入住了,而购买期房到交付使用,消费者往往要等待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如果是急于购房入住的朋友就比较适合购买现房一些。
1、细读合同:
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购买的是现房就放松了警惕,要知道一切的交易行为都是有可能产生纠纷的,避免纠纷以及处理纠纷都是依靠的购房合同,所以在购买现房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认真细读合同的内容。很多业主维权事件中,都会以没看清合同条款作为抗辩理由,但“没看清条款”这一理由在法律面前是不成立的。
2、注意物业管理:
购买期房的话,可能购房者不知道如何去了解物业管理服务,但是现房的话,物业已经是定好了的哪家公司,所以买房之前针对物业公司也要考察清楚。一个好的物业不仅能为居住者提供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还能给居住者带来好心情,如果是大的开发商的话一般是自有的物业公司,更值得信赖一些。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号篇四
我们该如何看待供销社的再度“走红”?国是直通车推出“国是问答”栏目,综合官方和专家权威观点回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供销社重出江湖释放什么信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张继行表示,供销社的“再度走红”,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第一,国家高度重视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2021年6月,商务部、供销总社等17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供销总社将在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开展企业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建设改造产地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等。
第二,供销社以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为契机,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畅通“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的是双向流通渠道。
供销社充分发挥系统点多、线长、面广的网点优势,牢牢把握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
现在和过去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是直通车: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几乎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化肥种子和燃料,一应俱全。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必须通过供销社才能走向全国各地。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国营服务组织。
如今随着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供销社能做得更多了。尽管农产品流通依然是供销社的传统主营业务,但助农的作用日趋凸显。
比如“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服务,包括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经济”的问题;还有农业科技“上山下乡”,将无人机、绿色生物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新兴技术引进田间地头;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依托农村经营服务网点代办银行基础金融业务,破解农民融资难等。
国是直通车: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供销社盈利上升趋势明显。
1999年,《国务院关于解决供销合作社当前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正式出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全系统全年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号篇五
20条优化措施,较之前有所松动,比如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次密接)、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纠正纠正“一天两检”或“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在大家最为关心的隔离问题上,也进行了优化,比如密接从“7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隔离”,天数上少了两天;再比如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总之,20条发布之后,防控更科学、更精准、更优化了,通俗点说就是相较于过去,不那么“紧”了。
但是,20条的发布并非意味着将来会放松防控,也绝对不是放开、躺平,至少现在还看不到撒手不管、任之由之的迹象,这是大家理解上的误区。
实际上防控形势依然复杂,而且病毒呈现出快速传播的特点,但是基于疫情要防住的同时,我们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比如经济要发展、企业要生产、发展要稳定,因此在平衡和考量各项因素的基础上,我们的防控要进一步的优化、科学化、精准化。直白地说就是既要保障大家的健康和安全,又要进一步减轻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影响。
所以,不要误认为这是放开的节奏,事实上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与疫情作斗争,坚持动态清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是不变的。
综上来说,除非是再次调整,否则基于目前“20条”,依然是不会放开的,这一点大家要理解透彻。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防控措施优化了,国外有些国家也不同程度的放开了,而且大概率新冠不会像当年的sars一样“一夜消失”,而是长期与人类并存,且致死率、重症率在降低。
作为一个经历过三年疫情的普通人,个人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其一,疫苗是盾牌,符合接种条件的,一定要及时接种
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免疫能力几乎大同小异,谁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免疫系统和免疫能力,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一定要抓紧接种,包括第三种加强剂。
无论如何变异,事实和临床数据已经证明疫苗对病毒有“盾牌”效应,同样是感染,接种了疫苗和没接种疫苗的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前者在致死率、重症率方面的比例都较低,而且还有很多是自己都不知道已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
疫苗就像是一个盾牌,在病毒和人体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是我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第一道屏障,一定要及时接种,除非是不适合接种的人群。
当然,也不要过度依赖疫苗,千万不要认为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这个道理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一样的道理,该做好防护的还是要做好防护,切不可掉以轻心。
其二,继续遵照当地的防控政策、防控措施,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虽然新20条发布了,要求各地不要再加码、要落实到位,但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需要时间去领悟和执行的过程,所以短时间内,某些地方和20条中的要求可能还会存在冲突的地方。
再就是各地的形势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长时间没有病患了,有些地方现存病例还很多,或者还在陆续检出,所以这并不意味着新措施在短时间内都“放之四海而皆准”,需要时间去慢慢的调整、优化、落实。
如果当地出现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请大家也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过度质疑、不要抱怨,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该执行的执行、该服从的服从。
其三,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在疫情面前,谁的免疫力高、谁的抵抗力强,他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提高免疫力最好、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加强身体锻炼,这是我们的“本钱”,任何时候都有用。
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自身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更应该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患于未然。
当然,这里说的锻炼,最好到室外空旷的环境中去,比如公园、露天足球场、篮球场等,不要迷恋室内健身房,封闭的环境下空气不流通,再就是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远不如室外锻炼。
第四,家庭必备一些药品、蔬菜肉食、米面粮油等
之所以准备上述这些生活用品,其实用意还是出于防患于未然,虽然当下疫情只是在个别地区零星式的出现,但谁也不能保证就不会落到自己居住的小区、居住的单元。
如果需要居家隔离,那么储备上述物资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至少不会饿肚子。
说到药品的储备,随着冬季的来临,流感多发的季节又来了,储备药品不能仅限于连花清瘟等,也要备一些感冒药,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有孩子,在寒冷季节不方便出门就医的情况下。当然,这说的是轻症,如果症状较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单靠吃药效果不大。
第五,做好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聚集,时刻为家人着想
3,公共场所,尤其是密闭的、不通风的、人员大量聚集的公共场所,能少去的就少去;如果必须要去,该有的防范措施还是要有的,比如别扎堆、勤擦手、少碰触公共扶手栏杆等等。
一些都是为了自己和共同居住人的健康,相信大家在这方面也总结了不少经验,如何搞好个人卫生的问题就不过多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