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一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依照《xxx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负总责)的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制。
三、制定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做到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学校内传染病蔓延。
四、学校要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五、采取积极措施,严格处理各种疫情,接受并配合xxx门对学校传染病工作的指导,严格晨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排查制度。
六、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校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疾病的发生,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学校应在xxx门的指导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七、传染病暴发期间,到过传染病疫区的师生返校时应进行入校前排查。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二
为进一步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对院内各种突发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能力,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本预案适用于在全院范围突然发生各种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安全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
组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报告人:
(一)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定期与当地爱国卫生委员会配合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三)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五)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六)做好学相关部位的检测、消毒、空气流通及其它疾病预防工作。
(七)院医务室应建立与开发区医院、开发区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单位的有效联络机制。
(一)应急响应行动
凡学院内发生重大传染病等应急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全部到位,迅速开展救助工作,并及时向总务处及学院有关领导汇报,并按有关程序向当地卫生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上报。
(二)现场急救
1.学院发生突发各类传染病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在统一指挥下,组织医疗卫生救治。在第一时间内立即通知区疾控中心。
2.迅速将病员转移到安全地区。
3.要本着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
4.对突发传染病,要在救治的同时做好隔离和疫源地的消毒。
5.对危重病人做到及时转院。
6.必要时要尽早求助上级医院的帮助。
7.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院隔离室休息,并立即通知疾控中心。
(一)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把预案方案落实到实处。
(二)经常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全体应急队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到突发事件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四)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发现各种可疑事件及苗头,及时请示汇报。
(五)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把服务质量关,对可疑病例要认真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杜绝各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六)及时做好各种急救,治疗,预防,消毒药物,器材,设备及救措施的准备,确保应急药品和应急物资准备齐全,设备完好,随时调用。
(七)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做好各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素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管理,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服务。根据省卫生厅、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辖区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科学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调动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督促指导乡村医生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在农村居民获得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改善乡村医生的待遇,促进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
(三)坚持奖优罚劣,以考兑补。根据乡村医生绩效考核结果和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情况,发放补助。
(一)考核对象: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一定区域内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为辖区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基本健康档案,并逐年完善。
2、健康教育。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对辖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资料留底存档备查。
3、预防接种。协助组织适龄儿童到乡镇卫生院接种及配合做好登记工作等。
4、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
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完成辖区内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并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协助好辖区内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定期接受孕产妇保健管理;进行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协助追踪高危孕产妇,动员孕妇住院分娩;开展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7、儿童保健。协助好辖区内的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积极宣传儿童保健知识和开展必要的健康指导。
8、老年人保健。协助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协助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上级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0、村卫生所管理。规范执行村卫生所建设标准和要求,积极宣传各项卫生政策(新农合)。
11、各类卫生信息登记、统计、报告。要存档备查。
12、居民满意度评价。
(一)成立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小组,负责考核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12个村卫生站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进行考核。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查核实、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
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三)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的基础上,组织考核小组进行抽查复核。考核中要求充分听取乡村医生、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客观、准确评价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发放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依据。
对辖区内乡村医生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考核。
(一)考核总分100分。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分值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合格,60-7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优秀的比例不超过10%。
(二)考核结果应与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挂钩;并将年度考核成绩以70%的比例记入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考核,纳入乡村医生定期执业考核范畴。
(三)补助经费分为基础补助和绩效补助两部分。
1、基础补助经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基础补助经费标准为人均100元/人.月。其经费来源和发放渠道按原规定执行。
2、绩效考核补助。
(1)绩效考核补助经费标准(以卫生局文件为准)。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四
为有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加强全省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使城市、农村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70%以上。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一)明确健康教育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健康教育年度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计划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
2.发放、播放健康教育资料。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供居民免费索取。印刷资料种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分别不少于12种、8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不少于6种、3种。
二是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应诊时间,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播放种类不少于6种;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播放种类不少于4种。
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显眼处,距地面1.5-1.6米高的位置。专栏应标有机构名称,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每年更新不少于6次。
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并利用会议、集会、电影放映等社会活动,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咨询每季度分别不少于2次、1次。
5.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等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必要的健康技能,从而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举办讲座每季度分别不少于2次、1次。
6.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管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妥善保存,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三)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
1.将健康教育列为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主要服务内容,列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
2.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配备1名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3.为保证健康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设健康教育室、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应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四)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1.基层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方法进行;培训对象为各级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相关医务工作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容、方法、技巧和基本设备使用、效果评价等;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至少接受上一级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2.城市社区和农村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定期参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了解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和纠正,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当好参谋。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机构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也要根据自己的职责、服务内容等,加强对城乡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3.积极与大众媒体合作。主动邀请媒体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效果。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
2.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具体实施。相关工作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支付。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项目。各级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省、市级每年不少于1次,县、区级每年不少于2次,考核结果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补助发放依据,以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调动人员积极性为原则,对补助经费可进行适当调整和浮动。
(二)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三)主要评价指标
1.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和任务完成情况;
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
3.城乡重点人群及居民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
4.居民满意度。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五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周四上午10:10―――10:30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哨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连续长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两个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讯号: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10分钟)
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6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六
为进一步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对院内各种突发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能力,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本预案适用于在全院范围突然发生各种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安全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
组 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报告人:
(一)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定期与当地爱国卫生委员会配合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三)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五)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六)做好学相关部位的检测、消毒、空气流通及其它疾病预防工作。
(七)院医务室应建立与开发区医院、开发区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单位的有效联络机制。
(一)应急响应行动
凡学院内发生重大传染病等应急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全部到位,迅速开展救助工作,并及时向总务处及学院有关领导汇报,并按有关程序向当地卫生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上报。
(二)现场急救
1.学院发生突发各类传染病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在统一指挥下,组织医疗卫生救治。在第一时间内立即通知区疾控中心。
2.迅速将病员转移到安全地区。
3.要本着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
4.对突发传染病,要在救治的同时做好隔离和疫源地的消毒。
5.对危重病人做到及时转院。
6.必要时要尽早求助上级医院的帮助。
7.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院隔离室休息,并立即通知疾控中心。
四、院医务室的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把预案方案落实到实处。
(二)经常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全体应急队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到突发事件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四)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发现各种可疑事件及苗头,及时请示汇报。
(五)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把服务质量关,对可疑病例要认真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杜绝各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六)及时做好各种急救,治疗,预防,消毒药物,器材,设备及救措施的准备,确保应急药品和应急物资准备齐全,设备完好,随时调用。
(七)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做好各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素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七
我市及周边市县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学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立即启动本预案。
组长(总指挥):在场学校最高领导
副组长(副总指挥):其他在场校领导
组员:总务处、卫生(保健)室、保卫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老师等
地震发生时,一般伴有隆隆的地声、地光及地面振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无目地乱跑,必须在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避险。
(一)震时室内、外避险(就近避震)
听到地震警报后,处于教学楼内的师生立即停止教学活动,教师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边,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
在操场或教学楼外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二)紧急疏散避险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线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预先设定。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在操场等。
有电时广播发布疏散信号,停电时用喊话器或哨声发布疏散信号,全体师生听到疏散的信号后,立即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1、要有顺序地疏散,从就近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行动要迅速,但是应该排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过程中,可以用书包、双手等护头,以防被砸伤。
5、疏散途中尽可能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全部学生撤离到操场后以班为单位按升旗仪式队形排好队后,各班班主任应立即清点人数并报给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向组长(总指挥)报告。
震后次生灾害主要是伤员和火灾。学校若有伤员和发生火灾启动如下程序:
1、副组长迅速拨打120和119求助。
2、立即组织队伍抢救伤员。止血、包扎、简单处理创伤。骨折的伤员要固定伤口,不要轻易搬动。
3、学校义务消防队立即集中,消防官兵未到之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组织灭火,减少损失。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的命令、指示,通过电话、口授、会议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老师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顺利落实。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八
4、加强学生们新冠疫情防控意识,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1、加强心理健康线上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心态
辅导员通过专题网文、网课、晚点名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线上引导,为同学们讲解同学们如何在低效率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有效的身心锻炼;如何发现并及时调整自我不良情绪。征集学生在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线上学习方面的优秀典型和好的做法,通过“西电计科学工”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引导,为学生们提供确实有效、可复制、可借鉴的案例和方法。
2、建立线上四级防控体系,及时掌握心理健康数据
各年级建立“辅导员——班长——宿舍长——学生个人”的线上四级防控体系,逐级细致摸排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数据。
3、开展线上活动,提供网络服务,全面满足学生需求
针对在学业压力、就业困难、身体疾病和心理危机等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接学校和学院层面的相关服务。
(1)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2)学校就业指导服务:
(3)学校资助服务:
(4)学院就业指导服务:学院副书记、16级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助理,7*24小时在线提供咨询。
(5)学院心理健康服务:学院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助理,7*24小时在线提供咨询。
(6)年级/班级线上活动:各年级、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就业指导、学涯规划、心理健康等线上主题周点名和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委员为同学们进行专题讲解,班级策划开展线上心理交流活动。各宿舍长组织同学们进行线上视频交流,创新线上交流方式,以解压降压为主题,开展线上ktv降压、学习辅导等活动。
(7)党员先锋岗专题活动: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基于党员先锋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学习困难学生,一对一负责湖北地区学生日常问题反馈以及心理疏导工作。
4、丰富心理健康宣传形式,扩大教育引导影响力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征文评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网络摄影、摄像大赛,征集师生在疫情中相关心理问题方面(心理状态、心理转变、心理调适方法、亲子关系等)的文章,鼓励全体师生用不同的形式和载体,积极分享线上学习、居家防疫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将优秀作品进行整理,通过学校学院网络平台进行推送,积极传递正能量。
(1)征文要求
1、投稿作品: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作品。
注:作品要体现真实情感,不得编造、抄袭。稿件内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学号(工号)、电话、邮箱、详细通信地址等信息。
(2)征文时间
即日起开始征稿,终止日期为xx月xx日。
(3)投文方式
投稿人请将稿件投至邮箱:
学校隔离点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隔离点改造方案篇九
1.基本情况。学校在校内设置2个集中隔离观察区,驻地政府校外提供部分床位,总共183个房间、366个床位。其中,校医院18间,学术交流中心120间(三室一厅套房),驻地政府(辛安街道办事处)为我校提供附近格林豪泰酒店90个床位供隔离观察使用(按照45个房间核算)。
2.功能分区。按功能将隔离观察区分为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
3.条件准备。校医院、学术交流中心具备基本住宿、医务工作、消杀防护等条件。隔离观察对象需要自备个人学习生活日常用品。
4.规范标识。集中隔离区各功能分区、设施设备、走廊通道等制作醒目标识;制作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板标识上墙。
隔离观察区主要用于确诊者治愈出院后隔离观察,出现发烧、咳嗽等异常症状但尚未确诊师生员工的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以及疾控部门要求在校隔离观察的其他人员。
1.确定隔离对象。学生管理组、防控医疗组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下,按照健康风险判定标准,确定应集中隔离人员。
2.建立人员信息档案。学生管理组、防控医疗组按照“一人一档案”“一档四留存”原则,建立隔离人员信息档案,主要包含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号,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所在学院、班级、宿舍、辅导员及联系方式,旅行史、居住史、接触史、健康状况、新冠肺炎诊治情况、原隔离情况,风险等级,既往病史、目前服药用药情况等信息(见附件1)。信息档案分别由学生所在学院、学生管理组、防控医疗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留存。信息采集主要采取网络方式填报,尽可能避免人员接触。
3.确定具体隔离地点。防控医疗组根据隔离对象的风险等级等因素,确定隔离的区域、房间,建立隔离人员信息表(见附件2),明确隔离对象应自行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入区隔离注意事项,通知学生管理组。
4.前往隔离地点。学生管理组通知隔离对象进行隔离,阅知《隔离观察告知书》并签字确认,隔离对象带齐个人物品,自行前往隔离地点。
5.接收隔离对象入区。隔离对象持《隔离观察告知书》到指定隔离地点。防控医疗组医务人员负责办理入区办理手续,发放《隔离观察人员须知》(见附件3)并由隔离对象签字确认,入住隔离房间,开始14天集中隔离。
1.根据隔离人员信息档案,对需要进一步追踪的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追踪。
2.指导隔离对象随时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状况。
3.组织隔离对象进行体温监测。每日分别进行晨午晚三次体温测量(体温测量时间为:7:00、13:30、21:30),指导监督隔离对象自行按照要求规范测量体温,填写体温测量及健康监测登记表(见附件4),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报告,异常情况直接用呼叫器或电话直报。
4.督促提醒隔离对象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可疑症状体征时,立即报告。
5.指导监督隔离对象按照技术规范,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清洁所在房间卫生,做好房间消毒。
6.对隔离对象出现的一般身体异常情况进行初期处置,对出现的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情况立即报告,启动转诊转运程序。
1.负责落实健康观察内容及流程。
2.负责做好隔离观察对象的日常管理,对健康监测情况做好登记(登记表见附件5)。
3.负责及时发现隔离观察对象异常情况和突发状况,做好初期处置,第一时间报告。
4.负责指导隔离对象、保洁人员按照技术规范对居住房间、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通风。
5.落实24小时上岗值班制度,做好轮岗轮班工作交接。
6.执行省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第118号文中关于高校隔离观察区工作人管理要求。
1.后勤保障组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校医院、学术交流中心集中隔离区的卫生保洁、公共区域消毒等工作。
2.负责隔离区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
3.负责隔离区公共区域地面、桌面、洗手间及公共物品表面等环境消毒。
4.定时收集隔离区公共区域、隔离对象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物,并按照规范进行清运处置。
5.详实准确、规范填写卫生清洁、通风消毒记录表(见附件6、附件7)。
1.教育引导工作。学生管理组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以非接触方式,对隔离对象进行日常教育,引导其积极配合隔离观察,遵守各项制度和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作息及卫生习惯;加强思想教育,关注学生情绪;对应届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防控医疗组医务人员在开展健康观察、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隔离对象的引导、指导和疏导,积极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加强沟通,解答隔离对象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其实际困难。
2.学习指导工作。教学工作组组织授课教师、主要班干部尽可能通过课堂授课直播、线上完成作业、线上答疑或课堂视频录制等方式,开展学业指导,确保课程不断线,尽可能减少因隔离观察给学生学业造成影响。
3.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组安排专人负责隔离区的安全管理、外来人员管控等。
4.隔离观察对象日常管理要求见《集中隔离观察人员须知》,并签字承诺。
1.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处置。在进行健康观察过程中,经医务人员初步判断,隔离对象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症状时,医务人员立即报告防控医疗组负责人,稳控学生情绪,做好教育引导。防控医疗组负责人立即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领导小组指令,报告疾控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由定点医疗机构或拨打120及时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就诊,期间做好隔离区和隔离对象的就诊转运等工作准备。如被确诊为疑似病例,配合疾控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好消毒以及密切接触者隔离等后续措施。各专项工作组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做好相应工作。
2.其他特殊状况处置。在隔离观察过程中,隔离观察对象如果出现不服从管理、情绪失控、人身安全事件等情形时,医务人员及时稳控相关人员情绪,报告防控医疗组负责人,防控医疗组负责人根据情况报学生管理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处置,处置时尽可能采取人员不接触方式进行。
1.隔离观察对象隔离期满14天后,医护人员综合隔离期内健康观察情况,经初步评估后,认为适宜解除隔离观察时,向防控医疗组提出解除隔离观察建议。
2.防控医疗组会同防控专家组根据医护人员建议,综合评估分析,认为可以接触隔离观察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报解除隔离观察建议。
3.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建议,报经青岛西海岸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或教育部门等同意后,解除隔离观察。
4.防控医疗组向解除隔离观察人员发放《解除隔离观察告知书》,并签字确认,由辅导员负责在校医院或学术交流中心清洁区接转隔离对象,并做好后续工作。
1.隔离区公共区域消毒。隔离区走廊、楼梯通道、公共洗手间、公共厕所由保洁人员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消毒,每日消毒2次。每天进行2次公共区域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详实做好消毒通风记录。
2.隔离对象居住房间消毒。隔离对象居住房间的消毒通风由隔离对象自行负责,每日2次室内消毒,2次开窗通风(注意通风期间保暖,以防感冒),每次通风30分钟,做好消毒通风记录(见附件8),医护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和督促落实。学术交流中心套房内的公共洗漱间、厕所由居住隔离对象负责。
1.实行配餐工作人员与隔离对象不接触方式进行配送。
2.学校负责隔离对象隔离期间的用餐费用。
3.后勤保障组负责统一配餐服务。指定专人每天早上7:00、中午12:00、下午17:30,配餐到隔离区。
4.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将餐食放置在隔离对象居住房间门口并离开(门口放置专用餐食取用椅凳),由隔离对象自行取用。
5.隔离对象用餐后,将餐余垃圾自行放置在室内垃圾桶。
6.配餐前,应充分掌握隔离对象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习俗。
7.加强原材料采购、饮食加工、配送过程中的饮食安全管理。
1.医护、保洁、配餐等工作人员产生的一次性防护用品等废弃物,每次脱下消毒后放入医疗垃圾专用袋扎紧袋口,装入固定区域医疗垃圾桶。
2.隔离对象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物,及时放置在房间垃圾桶内,垃圾桶内套双层黄色垃圾袋,垃圾袋装至3/4满后封口系紧,每天下午16:00放置于居住房间门口外。
3.每天一次集中收集废弃物。保洁人员做好防护,于每天下午16:30到隔离办公区及隔离房间门口收集垃圾袋,通过专门通道运送至固定地点,并做消毒处理,事后在指定地点按照规程穿脱防护用品、进行个人消毒。隔离观察区废弃物消毒登记表见附件9。
4.废弃物每天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隔离观察区废弃物收集转运登记表见附件10。
附件:1.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个人基本档案表
2.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管理信息汇总表
3.集中隔离观察人员须知
4.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健康状况自测登记表
5.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健康状况每日监测登记表
6.集中隔离观察区公共卫生消毒记录表
7.集中隔离观察区公共区域通风记录表
8.集中隔离观察区隔离人员房间通风消毒记录表
9.集中隔离观察区废弃物及暂存点消毒登记表
10.集中隔离区废弃物收集转运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