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一
一、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分管工作
今年以来,我始终坚持以自治区“8337”和市委“1359”发展思路为指导,找准坐标,摆正位置,团结同志,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分管的各项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我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与牛俊雁副市长共同组织召开了4次经济调度会,专题研究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问题,及时深入企业调研并现场办公,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报批、立项、核准等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费用减免、用电补贴、审批权下放等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和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全面完成。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805亿元,增长14.8%,超额完成了预定800亿元的投资任务;全市128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92项,完成投资369.8亿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得到扎实推进。为了争取上级资金和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我多次带领发改、交通、商务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赴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汇报对接工作,今年全市共争取上级投资项目186项,总投资16.7亿元,排在全区各盟市前列;共审批核准项目210项,总投资440.9亿元。比如,联邦制药1600吨克拉维酸钾、众信能源公司年产100万吨铝合金和40万吨高精铝、中润化工1万吨kb超级抗磨剂等32个项目获得自治区发改委审批或取得“路条”,保证了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建设。
二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将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检查督促工程进度,现场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每个项目都要求倒排工期,确保按时按质量完成。目前,五原至刘召一级公路、青乌线东升庙西段、临河绕城一级公路、临河西出口道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成通车;临哈高速、甘其毛都口岸至海流图一级公路、刘召黄河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争取明年动工建设。此外,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成了临陕线、陕东线铺油罩面及黄河湿地生态公园、黄河渔村周边道路建设工程,切实减轻了交通建设资金压力。我高度重视农村牧区道路建设,全年完成新建农牧区公路765公里,新增通沥青或水泥路嘎查村116个,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牧区群众出行。同时,临河客运汽车新站于12月20日试运营,磴口汽车站、甘其毛都口岸客运站、巴彦淖尔国家运输枢纽货运东站等项目加快推进。今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达到35亿元,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84%。
民航方面,我通过与民航部门协调争取,于6月29日新开通了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银川新航线,机场客货流量大幅攀升。今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9万人次,同比增长66%;完成货邮吞吐量903吨,同比增长48.6%。乌中旗通用机场项目进展顺利,选址已获评审通过,可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铁路方面,神华甘泉铁路已全线铺轨完成,正在试运行。乌拉特物流园区、临河铁路物流园区、秋林物流园区、内蒙古大成远盛储运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市铁路运输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是狠抓服务业发展。服务业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为此,我在抓好重大项目、交通道路建设工作的同时,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旅游业方面,我多次深入纳林湖、黄河湿地公园、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乌兰布和沙漠、乌前旗公田村、黄河走西口民俗村等重点旅游点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了各景区的建设规划。积极协调自治区旅游局将我市纳入了蒙西核心旅游圈,深化了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合作。组织举办了首届全市旅游商品大赛,参赛单位达到70多家,参赛商品达到450余件,通过举办比赛,促进了全市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一条龙发展。筹建了xx市旅游集散中心,切实提升了全市旅游业配套服务水平。今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261.2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7.2%。
商贸物流方面,我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协调自治区相关部门支持等措施,加快推进了巴运物流甩挂运输、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秋林煤炭物流园区、临河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市场、萌业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等一批知名度和辐射力较强的消费和物流市场建设。多次研究推进四季青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东迁工程,目前已完成征地、规划设计,将于明年动工兴建。协助xx区申报了自治区羊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有望自治区立项批复。
四是大力推进口岸发展。为加快甘其毛都口岸建设,我组织乌中旗政府、市商务局有关同志,就对蒙经贸合作、对蒙煤炭贸易及口岸发展进行研究讨论,向国家外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及自治区相关部门提交甘其毛都口岸在劳务政策、运输政策、通关过货、煤炭价格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获得了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逐步解决口岸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甘其毛都口岸在蒙古国对外劳务和贸易政策趋紧、国内煤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进出口货运量仍达到了1081.3万吨,其中进口货运量1066.3万吨,铜精粉进口8.2万吨,过货量占到自治区公路口岸的47%。为缓解口岸货运车辆过剩问题,我多次与乌中旗政府和煤炭贸易企业协调沟通,目前企业已回购车辆617辆,减轻了车主经营压力,有效维护了口岸社会稳定。同时,通过积极协调,乌拉特海关、国检部门也完成进驻b型保税物流园区并开展业务;分别由乌海、包头承担的农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业务也将划规我市;b型保税物流园区公路港即将与天津港实行区港一体化联动,实现货物出口“属地申报、电子对接、天津港放行”的目标,形成巴彦淖尔至天津港的出海通道。
五是切实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我在抓好常规统计工作的同时,立足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和完善了服务业统计工作,在全市统计系统组建成立了服务业统计工作队伍,全市服务业统计网络基本形成,并开始有效运转,确保了服务业数据应统尽统,为市委、政府制定服务业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全面完成全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任务,我组织召开专项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一年来,我每天坚持安排时间,对党中央的精神进行系统自学,特别是对xx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新的经济理论进行重点学习,拓宽了思路,提高自己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是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做到了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公道正派。积极主动与其他班子成员沟通工作、交流思想,切实维护了班子团结。
三是保持优良作风。为了更好的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我经常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搞调研、抓督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对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都落实责任,明确时限,抢抓进度,做到了不拖泥带水,贻误时机。
四是坚持廉洁自律。始终牢记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亲友、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权,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
20xx年,自己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党中央和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学习上存在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多、看文件多,对分管工作专业学习少的情况。工作上存在日常事务多、系统调研少,常规性工作多、创造性举措少的问题。自身建设上,虽然能够按党内纪律和规定要求和约束自己,但存在标准不够高的情况。今后,我将积极克服自身不足,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加倍学习和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德能勤绩廉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怎么写 | 述职述廉报告
德能勤绩廉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怎么写 | 述职述廉报告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二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一)切实抓好敏感时期交通运输及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
(二)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三)切实落实好应急值班值守制度。最后强调:全国“两会”、 “三月三”、清明节敏感时期,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要迅速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认真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生产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大检查,认真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督查,加强安全防范控制,有效防止和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深入基层一线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检查,确保领域全覆盖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从20xx年元月10日至20xx年4月上旬。各乡镇(街道)坚持“属地监管”职责,对辖区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检查;各相关部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分管行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大检查中突出抓好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游乐设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中小学校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健全制度、认真整改,彻底排除安全隐患。
一是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三合一”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检查由公安消防部门牵头负责,经贸、建设、工商、文体、粮食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对休闲娱乐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地、宿舍楼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落实整改。对其他公众聚集较多的场所,如商场、娱乐等场所,做好防火灾、防拥挤工作,加强对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同时,对元旦春节期间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有关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承办单位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20xx年1月10日以来,消防大队共出动检查人次507次,检查单位189家,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356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47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78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0份,临时查封单位3家,三停单位4家,处罚金额x元。
二是公安交警、交通、农机等部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工作为重点,针对年底人流车流大幅增加的特点,加大对运输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各类运输企业严格自查自纠,坚决查处交通运输工具带病运行和车船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驾等行为,一是针对客流出行集中时段,农村群众搭乘拖拉机走亲访友行为高发,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等重点违法行为突出的情况,全国“两会”期间,交警四大队与农机局联合开展拖拉机(农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共开展路查15场次,出动检查人员85人次,共检查拖拉机35台次,查处、纠正违法违章拖拉机4台次,进一步规范农机安全生产秩序,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和事故防控力度。
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3月15日,区交通局港航管理所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渡船9艘次,重点对渡口安全管理员“一渡一岗”制度落实、渡船的船舶相关证书、船员证件、消防和救生设备、船舶声响、灯光信号、主机运转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处;检查砂场10个,重点对砂场业主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港口经营许可证、是否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砂场工作人员在作业时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砂场内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善、是否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能否及时整改、用电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3月24日,区交通局会同市海事局在—渡口开展渡运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活动,xx镇政府组织各有关村委会及渡口管理处、船主船工及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完善和优化渡运安全预警机制和渡运应急预案开展演练或无剧本演习。
3月2日至3月15日全国“两会”期间,交警一大队、交警四大队共出动警力3500余人次,出动警车1100余辆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5000余起,辖区未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未出现一起道路交通堵塞,圆满完成了20xx年全国“两会”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区文体局联合区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20xx年2月17日-20xx年3月16日,xx区文体局开展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安全大检查。对辖区内的42家网吧、各乡镇的30家网吧和20家ktv场所、2家电子游戏室进行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排查。检查人员对网吧和ktv场所、电子游戏室的安全通道、灭火器材、安全灯、电线线路、食品安全以及生产经营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此次总共检查94家娱乐场所,出动了376人次,检查105家次经营场所,发现了3处安全隐患,要求业主务必立即或限期整改。经复查已经全部整改到位,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是安监、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检查。在强化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部署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状况的检查,共组织联合督查企业7家,发现隐患6条,现场已整改6条,整改率100%。
五是安监、公安、经贸、建设、交通、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检查。重点加强对剧毒品、易燃易爆的液体化学品、液化气体等储存和经营环节的监督管理,严禁非法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严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运输危险化学品。同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重点检查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加油站、危险化学品零售(批发)企业和专业仓储企业、危险化学品新建、改、扩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现场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情况,防火灾、防静电、防爆炸、防泄露、防超温超压措施的落实情况。截至20xx年3月16日,区环保局共出动 28 人次,排查企业10家,其中涉重金属企业2家,化工企业2家,制糖企业1家,造纸企业1家,涉危险废物企业1家,建材企业4家,适逢春节期间,除xx市金地矿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和控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处于正常生产外,其余企业均处于春节停产放假中,未发现环境安全隐患。
六是安监、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强对烟花爆竹储存、运输、经销和燃放各环节的安全检查,坚决防止重特大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下发了《转发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烟花爆竹“打非”等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安委办〔20xx〕4号)和《转发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20xx年清明节、“壮族三月三”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xx〕15号),特别针对岁尾年初和清明节、“壮族三月三”期间烟花爆竹购销两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烟花爆竹销售点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储存、运输、经营等违法行为,规范民间自发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取缔非法燃放行为。这一期间共检查辖区两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6次,发现隐患5处,下责令整改书2份。共检查零售点83家,发现隐患9条,现场已整改9条,整改率100%。
七是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大对区在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组织施工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指导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组织施工。区建设局已对辖区内在建40个工地进行了全覆盖节后复工检查,在检查中,我局共下发了20份责令整改通知书,对19名项目管理人员实行动态扣分。
八是以经贸部门牵头,重点检查了辖区内制糖、化工、造纸、建材等企业和存在粉尘作业的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检查共15家,其中有5家是电动车企业。共发放“预防电动车引发自燃、爆炸宣传知识”宣传彩册500余册,并进行了现场讲解。
九是教育部门认真抓好学校的安全管理,特别是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和校车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宣传和教育广大学生出行时不要乘坐非法营运的车和船,认真做好学生放假前后安全工作。20xx年2月15日至20xx年3月25日,区教育局对全区8个乡镇(街道办)146间中小学进行了学校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上下学交通、接送车管理、校舍安全、教学设施安全、消防隐患、疏散通道、食堂食品安全、校园周边治安等10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3月份由市交警大队及区教育局牵头对民办学校幼儿园进行了校车专项检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深入贯彻学习、总理和自治区、主席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要求,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执法监管理念、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
2、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加强“三月三”、清明节和汛期期间的安全值班,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3、把辖区安全隐患排查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来抓,警钟长鸣、查缺补漏,狠抓事故源头管理,不断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长效机制,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确保xx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昌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二十四字”要求,始终坚持“四个聚焦”,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全面完成了经市人大会调整后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打造核心增长极“一年有势头”的阶段性目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0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12.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95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7亿元,增长13.5%;海关出口总额70亿美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29.06亿美元,增长10%。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58亿元,按省口径计算增长16.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1.9亿元,增长21.6%。
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顶住下行压力,呈现位次前移、占比提升的好势头;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是全省唯一保持在90%以上的设区市。
二是重点工作亮点纷呈。百大重大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累计完成投资478.51亿元。产业经济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临空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开辟了南昌未来发展的“第二战场”。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取得突破,拆违拆临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镇村联动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和全市人民高度评价。去年全市共获各类全国性荣誉和奖励37项。
三是百姓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93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预计达到10898元,增长12%,有望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大力实施了91件民生实事,民生投入达到了137.5亿元,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城乡居民。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升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江铃30万辆整车项目全面投产,欧菲光光学、光电、光显等项目相继投产或增资扩股,南昌航空城、江西五十铃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等项目进展顺利,洪都老工业区被列入首批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预计全年我市完成工业投资1230亿元。二是第三产业转型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顺利开业,累计90家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全省金融商务区;企业直接融资187.5亿元,增长39.7%。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茂广场等一批大型综合体相继开业,天虹华中区总部、新洪城大市场开工建设。滕王阁、小平小道扩建工程、北纬30°主题乐园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4a级景区已达6家,3a级景区9家,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景点79家;南昌都市圈国民旅游休闲年票开始发行,预计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317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3亿元,分别增长25%和25.2%。全市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57家,接包合同执行金额10.06亿美元,增长32.7%。中国绿博会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三是现代农业高效发展。预计粮食总产243.71万吨,实现“十连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7家,位居全省前列。百个重点都市现代农业项目、七大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65.47万亩。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7座,完成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1处。四是产业平台集聚发展。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经开区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小蓝经开区迅速崛起。临空经济区规划加紧编制,路网建设快速推进,标准厂房加快建设。南昌出口加工区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10.4亿美元,增长61.4%。五是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预计全年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1900亿元,增长11%。
(二)着力推进城乡一体,整体形象显著提升。
一是城乡规划一图覆盖。推进专项规划城乡对接,编制完成《南昌市旧城改造整体规划》、《旧城改造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九龙湖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规等。二是城乡建设齐头并进。重点推进了万寿宫街区、十字街等十个旧城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7215亩,房屋建筑面积154.35万平方米,全年共完成房屋拆迁675万平方米;“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行动累计拆除违建临建点位479处,总面积17.9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31万平方米,还建道路1.34万平方米。这次旧城改造、拆违拆临,规模之大、力度之强、速度之快、受益之多、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得到了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大力支持,呈现出“政府为人民、搬迁起高潮、百姓别棚户、旧城换新颜”的喜人局面!九龙湖新城22条主干路网建设全面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和绿地国际博览城全面开工,南昌西站投入运营,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红谷滩新区被列入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区、县、镇)试点。全面完成了第一批25条主要通道沿线“五化”综合整治、642个新农村村点整治和9个“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任务;完成67.54万亩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任务;全面启动了30个农村新社区建设;扎实推进了11个特色小镇打造;秀美乡村建设进展顺利,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三是城乡管理同步推进。清扫机械化率明显提高,环卫服务市场化试点进一步扩大,实现市容环卫作业和房管执法业务全部下移,治脏、治乱效果明显;“畅通省城”活动、媒体“啄木鸟”行动深入开展;赣江两岸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认真执行农村村民建房有关规定,农村违规建房得到有效遏制。大力推进了以村点环境整治和集镇卫生保洁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四是城乡交通更加完善。生米大桥西延段、红湾大道一期通车运行;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90%以上站点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有着千里赣江“第一隧”之称的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过江盾构区间顺利贯通,2号线已经开工建设;朝阳大桥、象湖隧道、九洲高架等“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加快推进。316国道路面重建主体完工。大力推动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农村公路485.2公里,新建改建桥梁16座,建成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3座。五是城乡生态保持良好。“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深入推进,艾溪湖绿道竣工,国家森林城市加紧创建,完成造林面积16.77万亩。“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品牌日益唱响,河道采砂治理经验全国推广,象湖、抚河清淤截污工程基本完工,幸福渠综合整治起步区建设启动,九龙湖、赣东大堤风光带、溪霞水库、幸福水库等综合整治工程进展良好,我市成功列入国家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卓有成效,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2天,优良率60.82%。
(三)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一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积极转化15项课题调研成果,启动了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26项,削减率达36.7%,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之一;深化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强市级投融资平台,推动企业债券融资;进一步规范了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措施;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出台了规范中介机构管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城乡发展一体化十项综合配套改革、强化科技协同创新等改革措施。二是开放型经济成效明显。成功引进了中国北车、艾炜特、王府井百货等一批重大项目,益海嘉里等项目继续加大投入、增资扩股,江联国际与埃塞俄比亚签署了全省单个合同额最大的海外工程项目。预计全年引进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9个,投资14.27亿美元;实际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67个,投资48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3个,超10亿元项目19个。三是区域合作纵深拓展。与武汉、长沙、合肥形成了“武汉共识”,主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与九江、宜春、抚州形成了“前湖共识”。昌九“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互补对接”全面展开,昌九高速四改八、昌九大道建设全面推进,开通了南昌到永修省内首条城际公交线路。
(四)着力推进社会建设,民生福祉得到改善。
一是民生实事成效显著。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85万人,发放小额贷款8.03亿元。补助各类贫困家庭学生3.79万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发放低保资金4.68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工作,将27.27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虚拟养老院”加快建设。城乡医保覆盖面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延伸到省内5个设区市。在全省率先实施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工作,全年免费救治贫困尿毒症患者1072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7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26例,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3023例。1.8万套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基本建成9123套,发放租赁补贴3128万元。更加注重造血型扶贫,共实施扶贫项目230个。顺利解决11.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近5万用户置换了天然气;建设改造集贸市场12家,建成100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和39家社区菜店,新增27家“放心粮油”供应网点。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学前教育三年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名校放大工程”有序展开,全年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45万平方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7家,新增专利授权量378件,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市,被授予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称号,晶安高科院士工作站实现了我市院士工作站零的突破。市洪都中医院红谷滩新院、市第三医院朝阳院区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稳步实施。率先在全国创建计生情感呵护模式,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进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建设,市瓷板画艺术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展览提升改造(二期)等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已经完工;社区文化在线项目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4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成使用;免费为农民送戏865场。成功举办10多项体育重大赛事和品牌赛事。三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南昌建设,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防汛消防、应急管理形势良好;防范打击“两抢一盗”等侵财型犯罪成效显著;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扎实有效,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五)着力推进自身建设,机关作风有所好转。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六五”普法,3件法规提请市人大审议,出台了《南昌市地名管理办法》等3件政府规章。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68件,政协提案261件,办复率100%。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万余条,政府行政更加透明。严格落实“八项规定”,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与此同时,国防建设、人民防空、拥军优属、国家安全、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外事侨务等工作继续加强;审计统计、工商税务、食品药品、质监安监、参事文史、社科研究、档案史志、地名水文、科普气象、老龄慈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防灾减灾、爱国卫生、红十字会、机关事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取得喜人成绩。
各位代表,20xx年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驻昌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离退休老同志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南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支柱产业不强、重大项目不多;城市建设欠账较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先行先试仍需加大探索、落实力度有待加强等。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将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深入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年,是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实现“两年有看头”的攻坚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经济复苏与下行压力并存、改革动力与利益藩篱并存、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并存,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奋力崛起的爬坡期。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红利是改革开放、最大责任是富民强市。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践行群众路线为保障,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十大关系”,充分用好先行先试的改革权、试验权,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务实奋进,强力实施工业、服务业、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四个三年强攻计划,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有看头”的目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
财政总收入增长13.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8%;
海关出口总额增长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9‰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是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以项目为导向,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强力实施三年强攻,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南昌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转型、以改革促民生改善,着力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合作中实现新跨越。三是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把群众利益摆到最高位置,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多补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各位代表,任何地方的发展,都是一场接力赛。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决不要有水份的增长,坚决不要有污染的增长,坚决不要过剩产能的增长,坚决不要不可持续的增长,立说立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为南昌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南昌的民生福祉改善,竭尽全力,不懈奋斗!
今年,我们将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改革攻坚争红利。按照“已经研究部署的要着力深化,时机基本成熟的要积极探索,攻克顽瘴痼疾的要深入研究”的要求,抓住事关南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稳妥、协调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是继续深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在严格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40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按照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进一步减少乃至消除歧视壁垒和投资限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做大做强市级投融资平台的同时,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权,积极推广“1 6 x”模式,大力整合现有各种市级政府性产业和项目扶持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共同组建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产业发展基金和城建基金,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和效应。三是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以简放为原则,以不简、不放为特例”的要求,继续实施简政放权,推进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新一轮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工商、质监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县区特别是开发区与市直有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利关系,加大对3个国家级开发区简政放权的力度,赋予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并且明确市级权限的下放不低于90%。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务用车、公务接待改革。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四是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全力推进南昌县、安义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安义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五是探索推进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重点推进竞争类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吸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竞争类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组建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六是探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公平正义、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原则,分步实施户口“一元化”登记工作,促进有稳定住所和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七是探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尽快推进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探索健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建立高效快捷的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和市直管人才制度。建立健全老年人优待政策,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大力度探索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力度探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八是探索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重大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突出项目导向,以引进项目、争取项目(要素)、推进项目、服务项目为主线设置考核指标,既体现科学化,又注重差异化,充分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九是深入研究亟需破题的难点改革。重点是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市与县区的财力格局、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备受关注的改革难点,尽快破题。
(二)突出开放攻坚激活力。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牢牢把握招商引资这一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是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突出项目核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突出资本招商、专业招商、活动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组建13支专业招商团队,积极参加或组织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招商活动,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用活用好市重点产业引导扶持资金,立足全球企业开展敲门式招商,争取年内再引进2—3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体量产业项目或综合性项目。建立完善“以项目考核为核心,以指标完成情况为辅”的招商考核机制。大力促进对外贸易,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二是大力提升区域合作水平。以临空经济区为主要平台,全力促进昌九一体化。创新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积极落实“前湖共识”,大力推进昌抚一体化、昌丰樟高一体化。继续加强与各协作区组织的密切联系,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大南昌都市圈城市间的交流互动,立足全国,放眼全球,深化各层次区域合作。
(三)突出产业攻坚强实力。坚持“二三并举、双轮驱动”的思路,努力推动“工业提量、服务业提速、农业提效”,加快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继续强化工业主导。坚持聚焦工业、真抓工业、大抓工业,按照“加大工业投入、强化龙头带动、做实平台载体、形成产业集群”的要求,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临空经济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86436”工业三年强攻计划。重点推进南昌航空城、江铃福特suv和轻型客车、江西五十铃、中国北车、欧菲光、济民可信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继续支持洪都老工业基地整体搬迁改造,在主城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楼宇工业;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促进各中心城区在园区发展“飞地经济”;突出资源聚焦,将县(区)50%、开发区7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重大产业项目,优先保障工业用地;完善工业考核体系,突出考核“新、特、大”工业项目的突破性成效,力争今年新增1个千亿产业(食品)、新增1个千亿园区(经开区)、新增1户百亿企业(欧菲光)、工业占全省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大力实施“5568”服务业三年强攻计划。着力推进绿地中央广场、新洪城大市场、王府井百货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特色商业街,发展“老字号”,建设夜市街区;积极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围绕扩大消费,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搞好各类促销活动。加快全省金融商务区建设,力争年底区内金融机构突破130家;引导具备条件的民营资本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做强做大融资平台,鼓励各类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筹资融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快文港文化产业基地等平台建设;扶持南昌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发展。抓好滕王阁景区改扩建、小平小道、陈云纪念园、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景区品牌创建力度,用两年时间打造100个上规模、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景区(点)。引进和办好大型会展,做大做强会展产业。三是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出精品、创特色、出品牌”,大力建设全省“菜篮子”产品主要供给区、农业先进要素聚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多功能开发样板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抓好农业生产,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推进百个重点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和七大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筹办好省第四届花博会,抓好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场、赣鄱博览园主会场等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总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作用,加快组建赣鄱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高标准农田25.51万亩,实施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2处、病险水闸和水库除险加固53座。发展规范性农民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100家。四是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把县区作为发展特色经济、非公经济的主阵地,采取放开、搞活、多予、少取的方式,赋予县域经济更多自主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各县区扬优成势、错位发展。
(四)突出城市攻坚提品位。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以水为特色”的理念,大力实施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以新城建设带动老城改造,以老城改造支撑新城建设,加快建设全国重要宜居都市。一是始终坚持聚焦新城。加快推进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国际博览城、联泰智慧城三大“引爆”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超前配置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争取各级优质资源聚焦新城;全面推动红谷滩智慧城市建设。二是强力推进旧城改造。继续做好征迁收储工作,突出抓好土地“五到位”落实,力争完成800万平方米的旧改征迁任务。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启动实施第二轮“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三是始终坚持建管并举。继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实现“1号线全线贯通、2号线全面开工、3号线前期启动”的目标,继续推进朝阳大桥、象湖隧道、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建设,开工建设沿江南大道南延、南外环快速路、前湖快速路、红谷隧道等项目。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狠抓城市管理“十大工程”,重点破解环境卫生差和街面秩序乱两个难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坚持“建管分离、管养分离、重心下移”,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水平。继续实施“畅通省城”活动,积极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四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强力推进城乡一体、镇村联动建设,加快以四县城关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全力打造8个全省“百强中心镇”和21个市特色小镇。继续推进第二批主要通道沿线“五化”综合整治、22个“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650个左右新农村建设村点整治和30个农村新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六好村庄、六好农户”的创建活动。继续加强农村村民建房规划建设管理。
(五)突出生态攻坚优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强治理、强保护、强建设,提前一年完成“”期间节能减排任务,着力建设南昌绿色家园,促进南昌永续发展。一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用途管制、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二是铁腕推进污染治理。以“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为主抓手,坚决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突出抓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建筑工地扬尘控制、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全面完成象湖、抚河截污工程,启动梅湖、玉带河截污工程,切实加强重点工业企业和农村污染防治,力争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悬浮颗粒物下降2%。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生活污水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推进污泥干化处置工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努力建设低碳城市。四是打造生态文明品牌。做好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实施扬子洲路堤结合、赣江两岸景观提升、河湖连通等工程,积极打造水景观、保护水生态、提升水文化,唱响“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品牌。深入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抓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休闲农业、秀美乡村“一县双十”等创建活动。
各位代表,南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宜居的环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将坚决保护南昌的山、南昌的水、南昌的土壤和空气,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干“前人砍树、后人遭殃”的蠢事,决不做“一时的好人,历史的罪人”!
(六)突出小康攻坚惠民生。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要求,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着力补足民生“短板”,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办好涉及八个方面的一批民生实事。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8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57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入推进“五险合一”征缴管理,加快实现县区五险统征管理新模式,重点抓好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险工作,特别是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做好大病救助。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发放标准,拓展法律援助范围。继续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做好贫困家庭学生入学资助等济困助学工作。继续开展送戏下乡、放映电影活动,新增“农民健身工程”100套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00套。启动220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安置小区建设,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300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7500户,积极做好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工作。整体推进100个重点扶贫村的扶贫开发,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加快应急水源建设和“二次供水”改造,加快备用水源地论证和选点工作;加快城区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继续推进全市天然气户户通工程;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区集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任务。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公办幼儿园建设管理水平;扩大学区化管理试点范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优化医院服务流程,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百团千人”阳光文化工程,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文化大院30分钟文化圈”。大力推进市档案馆、市青少年宫建设。新建一批体育健身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提升监管水平和效率。尽快落实“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提升人口计生服务水平。
(七)突出治理攻坚促和谐。坚持依法治市,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建设“法治南昌”、“平安南昌”。一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源头治理,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着力完善以街道为主的城区便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及时反映协调群众各层次利益诉求。二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推进依法信访,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引导征地拆迁、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鼓励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三是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大力开展以打击盗窃为主的侵财型犯罪以及毒品犯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四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各位代表,民生大于天、稳定重如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我们将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力措施、作出最大努力,让广大市民更公平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让广大市民工作更体面、收入有增长、生活有保障,未来充满阳光和希望!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出台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不断提高满意率。二是建设服务政府。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精简文电会务。全力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深入践行“六种作风”,持续开展纠风行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三是建设廉洁政府。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住房、车辆配备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总之,我们一定会勤勉尽责、廉洁自律,决不允许做慵懒官、吃喝官、“牛皮”官、无为官、腐败官,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放心!
各位代表,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核心增长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奋进,敢于担当、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有看头”的目标,为江西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两提两增四抓”,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呈现好态势。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新常态下,我市经济扭转了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下行的态势,实现逆势回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4.6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2981.1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3亿元,增长12.6%;外贸出口14.4亿美元,增长1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0.3亿元,增长11.2%。
——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32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8.2亿元,是年度目标的1.4倍。特别是一批谋划多年而没有干成的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获准开工,一个超千亿级的石化产业正呼之欲出;洛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获得文物、环保批复,即将取得国家核准;洛吉黄河大桥开工建设,黄河天堑又一条通途指日可待;引黄入洛工程主洞即将贯通,故县水库引水工程顺利开工,更优质的水资源将造福洛阳千家万户;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正式开工,隋唐城“一区一轴”九洲池、应天门项目加快推进,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将进一步彰显。
——先行先试带来新红利。我市先后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电子功能材料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央直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城市等,不仅为当前的发展带来了政策资金支持,而且为长远的发展赢得了主动。
——资源挖掘出现新亮点。工业、科技、文化、山水、生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扬帆起航,传统制造业借智能化之力加速提升;中油一建研制的世界最大单门吊装系统,中信重工研制的世界最大功率、技术最先进的自磨机,河柴重工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高速柴油机,轴研科技获准路试的高铁车辆轴承,让“洛阳创造”享誉海内外;“双申遗”成功再添世界级名片,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成绩斐然,中央新影华夏文化产业园区、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文化旅游业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华夏文明第一河、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等项目顺利推进,林业生态屏障日益完善,魅力独具的宜居之城未来可期。
——载体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显著提高。产业集聚区进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配套服务和集聚能力明显提升。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全面铺开,泉舜财富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创新载体加快建设,洛阳大学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意科技园开园运营,浙大科技园、莱普生智慧工场暨物联网创新科技园正式开工。都市生态农业风头正劲,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百花齐放”,形成了“一圈四带”的发展格局。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054元和9763元,增长9%和11.5%。1.98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2.3万户城镇居民入住安置房。652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保障房待遇。70852人实现脱贫。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从16万元提高到25万元,异地就医结算城市扩大到20个,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9.6%。
——干群精神有了新提振。广大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锤炼,作风明显转变,效能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新求变、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氛围日益浓厚、热情空前高涨,已经成为推动洛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面对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突出三大举措,加强运行调控,在新常态下实现了经济逆势增长。开放招商增活力。实施十大重点产业招商行动计划,全年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9个,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成功引进境内外500强企业12家,正威有色科技城、伊川汽车产业园、阿帕奇电动汽车产业园等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好项目相继落户。中信重工、一拖集团等一批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迈出新步伐,北企集团、北玻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入选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服务企业解难题。坚持领导分包、落实帮扶政策、搞好要素保障、推进产销对接,强力实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减负担、增效益”百日攻坚行动,支持优势企业扩能增产,帮助困难企业摆脱困境。深入开展银政、银企合作,通过组织银企洽谈会共签约项目5229个、资金793.4亿元,当年落实率超过98%。大力开展还贷周转金、增信基金、信用评级、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服务,缓解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难题。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34亿元;新增存贷比达到84.7%,创20xx年来新高。优化环境提效能。深入开展“庸懒散拖”专项治理、百姓问政、群众评诺等活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加大企业投诉案件查办力度,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达97.1%。加强企业周边环境治理,依法从严打击阻工扰工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企业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秩序。
(二)针对结构不优的突出矛盾,启动创新引擎,强化项目支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建设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出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十条新政,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增院士工作站6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83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4个,40家企业入围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
先后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计算所、微生物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合作在洛组建创新机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5项。专利申请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9.5%。高新区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扩大投资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实施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420个,带动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11.5亿元。围绕延链补链,启动有色金属、石化煤化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计划,中建材新型显示材料基地、恒阳铝业高档铝型材等162个项目开工建设;中信重工重装高科产业园、华茂新材料产业园等258个在建项目顺利推进;河南能源20万吨乙二醇、洛阳单晶硅半导体产业园等97个项目竣工投产。实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计划,以“一基地两园区”和30家骨干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引进培育电子信息企业150家,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中航锂电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中航光电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21个重大环保技术装备项目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目录,数量居全省首位。转变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和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6家、专业合作社148家,农业产业化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06个,完成土地流转101万亩。成功创建出口牡丹芍药花卉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洛建农业成为全省首家在上海股交中心e板上市的农业企业。多策并举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高成长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确定八大领域、六大园区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国移动呼叫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八里·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实施。哈他网络公司入选全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第3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成功举办。全省首家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顺利投用。全年接待游客94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增速高于全国9.3个百分点。
(三)针对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实施重点突破,加速释放发展活力。正式启动新型城镇化试点。编制完成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配套政策,扎实开展市民化体制机制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和实施计划,积极推动洛粮公司、有色矿业等通过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与央企、省企战略合作,启动32家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顺利完成白马集团纺织搬迁升级改造。多点突破推进投融资制度改革。引进北大方正等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经营。组建宏科创新创业公司,搭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平台。顺利争取到财政部和亚洲开发银行ppp模式试点城市。成功发行洛阳银行50亿元小微企业金融债、洛钼股份49亿元可转债和中信重工10亿元公司债。全省首家金融租赁公司和我市首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开业运营。8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通达电缆、轴研科技在资本市场再融资7.2亿元。深入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调整理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管理体制,减少市政府工作部门4个。稳步推进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加快网上审批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74项、下放37项。出台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增企业户数、新增企业资本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2.5%和198%。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实施“小巨人”培育工程和“百千万成长工程”,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7%。
(四)遵循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突出示范引领,完善基础功能,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增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引领作用。示范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中原大道等项目启动建设,华能热电联产二期工程第一台机组即将投运,高铁大道、希望路跨伊河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用。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四大智慧城市样板点部分建成投用。持续提升城市支撑能力。加紧实施东、西、南、北环城道路建设,连霍高速洛阳至三门峡段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26.7公里、高速公路28.9公里、县乡公路238公里。开工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华润首阳山电厂至洛阳市区长输供热管网。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西工、伊新南等6座变电站建成投用。3g网络覆盖城区,4g网络覆盖热点区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效运行。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县城建设。坚持安置优先,稳步推进旧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全年累计开工1884万平方米、竣工1788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县城提质扩容和重点镇、旅游名镇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885个行政村环境集中整治全部达标,81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顺利实施。硬化通组通户道路20xx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46.1万人。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269个,完成扶贫搬迁4.4万人,社会化扶贫工作受到国家表彰。老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5个重点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5个循环经济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竣工投用,14个综合节能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左右。137家工业企业实施废气治理,80项重点减排工程、27台电力机组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建成投用,拆除燃煤锅炉32台,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9万辆。大气质量、主要河道断面水质达到省定目标。完成造林45.3万亩、林业生态圈建设10.8万亩;市区新增绿地214.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6%。栾川县入选“国家园林县城”,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五)顺应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倾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96.1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1.9%。省定民生工程、市定民生实事全部完成。促进就业创业。强化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再就业3.5万人。在全省率先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助保贷款工作,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6亿元,扶持2.7万人成功创业。全年培训农民10.3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面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启动实施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加快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区医院、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二期等工程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新区医院建成开业。开工保障性住房2.7万套、竣工1.9万套。启动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农村老年幸福院284所,新增养老床位3200张。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4所,引进名牌学校6所。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普通高中改造。美丽园丁教育基金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教师1.59万人次。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和职教园区4所职业学校二期项目全面启动。我市顺利通过国家语言文字二类城市评估。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新编戏剧《穆桂英挂帅》《洛阳令》广受好评。组织文化惠民演出600余场。孟津、新安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新增全民健身活动场地50余万平方米。我市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和第12届省运会金牌数、奖牌数、总分一等奖。不断创新社会管理。110联动工作实现全覆盖,群众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5%以上。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依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六)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改进作风,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深入开展“五查五看五争当”活动,针对查摆出来的“四风”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着力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先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作风建设的常态化环境、长效化机制进一步形成。主动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制订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提高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等议案得到较好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效果良好。提请市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部,出台政府规章1件,清理规范性文件1788件。强力推进政府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公务消费、用车、住房管理制度,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8.8%。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共查办案件215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119人次;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284个,追究责任241人次。与此同时,军民融合发展质量和国防动员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审计、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残疾人工作、妇女儿童事业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不平凡、不容易、不简单!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尽管困难很多,但是结果超出预期。我们深切体会到:洛阳之所以能够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破浪前行、砥砺奋进,正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和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洛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各种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民增收、农村脱贫的难度增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和领域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xx年总体要求及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洛阳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战略的开局之年。
站在新起点,认识新常态,洛阳加快发展的政策利好很多、机遇十分难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洛阳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好的宏观条件和稳定的政策环境。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一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一带一路”重大经济战略加快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将密集面世,一大批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创业创新、扩大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将陆续出台。特别是我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惠民等试点城市,加之洛深合作全面启动,将在扩大有效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城乡建设等方面为我们注入新的活力。只要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新机遇,就一定能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打造洛阳经济的“升级版”!
站在新起点,明确新定位,洛阳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路径更加清晰!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提质增效的态度非常坚决,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四个河南”建设方兴未艾。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描绘了洛阳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美好蓝图,进一步明确了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开放创新城的战略定位。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与省会郑州错位发展,紧盯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把美好的愿景变成现实!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五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
政府所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
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质量。
二、加快城乡统筹步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全力改善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六
一是把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作为自己的一项最基本要求。始终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认真学习胡锦涛在党的xx大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导工作实践。同时,不断加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的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二是政治立场坚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决议,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能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以新精神、新姿态全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年来,坚持按照“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指导思想,围绕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自觉服从全局需要,配合班子及成员,协调一致,到位不越位;对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和自己分管的工作,主动承担,尽心尽责,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立足本职,全面推进经信委各项工作
一是抓好协调服务和生产要素保障工作。重点做好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的水、电、路、油和资金等保障工作,协调解决了风力发电设备道路运输问题,“328”省道沿线企业道路接口问题,上海泰胜、胜拓石材、佳音矿业、新世纪服装厂等供电问题。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合理配置用水规模,加快工业用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投入,保障企业发展用水。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范围,加强政、银、企合作,促进银行和企业“点对点”对接,加强双方沟通与了解,帮助企业完善融资自有条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努力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难贷款”问题。
二是抓好工业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作。积极推动哈密东南部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推进国网4×60万千瓦、国投2×66万千瓦、国电 2×66万千瓦电厂项目建设进度,督促石城子光伏产业园已核准项目企业加快项目进度,争取早日建成并网发电。重点抓好红石矿业、西拓矿业、新疆泰胜、新疆海装、天润、双瑞、中复联众等新建投产企业开拓市场,加快产能释放;加大对天之丰、炎鑫铜业、荣信电气、特变电工、金盛镁业、富兴通等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的力度,力促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日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力载体,围绕“打造国家级工业园区”的目标,按照“一园多区多点”的发展模式,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做好水、电、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快有色加工区规划,抓紧进行有色金属加工区道路建设;加快东南部风场道路建设;加快完成石城子光伏产业园主干道收尾工程、电缆隧道和供水等配套工程建设;督促光伏发电和东南部风力发电项目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并网发电。
四是抓好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增加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投入;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促进节能降耗机制、体制的建设;督促已责令停产的腾翔等4家环保不达标企业加快整改速度,实现达标排放;加快推进飞盛煤场搬迁重建工作。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扶持企业发展有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通过重点支持节能减排、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不断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协助常务副市长抓好工业经济、安全生产、商贸流通等分管工作
一是经常深入矿山及企业、工业重点建设项目现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了解企业产销存情况,鼓励企业及时开展设备维护和技术改造,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推动企业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质增效,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始终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经常带领相关部门下矿山、进企业,督导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培训,加大隐患排查,做到安全生产一刻不松懈,警钟长鸣。
三是结合哈密“疆煤东运”、“疆电东送”及风光电基地建设等大项目的实施,在煤机装备制造、电力装备制造、光伏组件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和矿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xx市优越的资源禀赋、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展示哈密“煤飞色舞、风光无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积极争取国内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来哈密考察投资。今年,先后有河南豫联能源、郑煤机、郑州宇通重工、荣信电子、特变电工、新奥集团等30 余家企业来哈密进行商务考察,目前在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风电装备产业链延伸、光伏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荣信电子、山西富兴通、特变电工等已落户哈密开工建设。
四是不断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和市场整规工作,提高商贸流通综合执法能力;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积极培育名牌产品;继续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初步形成,有效防范和处置了一批突发公共事件。
严格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8个“严禁”、52个“不准”的规定,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工作和生活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励。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倡导良好的政风,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公开透明,重大事项请示汇报或报请集体研究决定,虚心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偏改错,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回顾今年来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协作配合下,工作当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和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理论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还不够,二是新形势下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创新思维还不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照自己存在的不足,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廉洁自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服务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七
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亿元,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5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增长22%。外贸出口总额5.1亿美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00元,分别增长10%、12%。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发展质效同步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25%,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83.1%,首超省定苏中考核标准。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综合实力保持苏北领先,建成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市),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行中首次跻身前50强,上升至第48位。
三次产业加快转型,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末提高近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9.5%。新型工业提质发展。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成效明显,领胜移动互联产业城、东祥麟环保新材料、干细胞科技城、上海电气大功率风机、科马特数控设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外资项目相继落户。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453.1亿元,增长29.9%,四大特色产业开票销售209.2亿元,占规上工业60%。深入实施“222”工程、大企业培育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2家,总数达573家。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71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实现倍增,总数达8家,占盐城的五分之一。“双十”企业开票销售占规上工业45%,磊达集团、久兴集团纳税超亿元。新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设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5家,专利申请突破3000件,马佐里、东强等16家企业项目列入国家火炬、星火计划。富安茧丝绸创中国驰名商标已报国家工商总局,东台发绣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新增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7个。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通过省级评审,被列为全省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完成服务业投资116.5亿元,增长25.7%。新能源产业服务业集聚区、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永宁汽车城、德润广场、宋城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仁达物流保税仓库获得南京海关批准,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创成国家3a级景区。金融业加快发展,新引进民生银行、江南农商行设立分支机构,成立首家省信用再担保公司县级分公司,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近40亿元,18亿元城投二期债券获批发行。现代农业提效发展。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板块。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高效农业面积达132万亩,列全省首位。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设立家庭农场54家。重抓十大农业重点工程和20强龙头企业,建成省级园区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美丽东台展现新面貌。组织实施113项城建工程,城镇化率提高到55%。大力推进集镇建设项目148个,“两镇两村”试点建设加快步伐,安丰、弶港被列为省重点中心镇,富安进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行列。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梁垛临塔村被列为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五烈甘港村建成“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省三星级康居乡村达14个,被列为省首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示范县(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临海高等级公路、344国道市区北绕城段建成通车,610省道开工建设,352省道西延工程顺利推进。新建一级公路108公里、农村等级公路228公里。连申线东台段整治工程建成通航,泰东河拓浚工程加快推进。建成西气东输燃气管道42公里。220千伏衡绰变、110千伏北乐变、海堰变扩建工程竣工投运。
沿海开发加速推进,产城融合实现新突破。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港城生态环境、绿化和“风光渔”互补基地建设沿海领先。临港产业加快集聚,新能源产业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占全省四分之一。中节能三期、苏美达光伏电站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鹏涛供应链物流、东润医疗器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港城建设展现新貌,核心区“三纵三横”道路框架全面拉开,新建道路49公里,新增绿化19公顷,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港城功能逐步完善,科创大厦投入使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获批挂牌,豪瑞嘉缘生活广场、佛教文化园主体工程竣工,港城首府等商住项目有序推进,“东方湿地之都、海滨风光新城”初步呈现。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完成编制,条子泥围垦一期工程全面竣工。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财政用于民生投入达40.6亿元,增长20.1%,20件实事全面兑现。推进区域联网安全供水,新建管网超200公里,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全覆盖。一级客运站加快建设,新增城市公交43辆,公共交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新建保障性住房55万平方米,获评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实施敬老关爱工程,建成星级敬老院8家、居家养老服务站46家,老年公寓一期投入使用。免费为17万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为5530对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6091名残疾人实施保障救助,资助困难大学生227名,4110户农村低收入家庭全部脱贫。就业创业更加充分。新增就业、再就业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控标准,转移农村劳动力6079人,获评全省农民工工作先进市。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城乡职工、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基础养老金、尊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面调高城乡低保、五保标准,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1.9亿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东中城东校区顺利招生,医疗机构药品实现零差价,海春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列为全国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试点县(市)。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建成省技防城市,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城市创建扎实开展,生态文明有了新进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省级考评验收。新增市区绿地11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6.1%,新创国家级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镇8个。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列盐城第一。环境工程加快实施,国家1级标准的新曹垃圾填埋场建成投运,10个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严格控制新上“两高一低”项目,实施减排项目18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削减5%,全面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
20xx年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盐城市一系列工作要求和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的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在更高层次上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 %、13%,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做好今年工作,将以12类56条改革要点为抓手,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场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公共服务改革。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
一、以转型升级为首要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高端发展。壮大发展新特产业。坚持“高轻新”导向,以东祥麟环保新材料、生辉led新光源材料等项目为重点,加快新材料产业提质发展;以上海电气大功率风机、东达海工桩基设备为突破,推进新能源及装备产业互动发展;以久工重机、恒舜智能织机为支撑,推动机械装备产业规模发展;以中国台湾品青生物科技、光亚海产品深加工等项目为促进,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外向发展;以领胜移动互联产业城、捷士通移动通讯基站、干细胞科技城为引领,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新特产业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至65%以上。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不断提升竞争力。深入推进“222”工程,新开工技改项目135个、竣工125个。完成重组企业8家以上,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全年净增规上企业30家,开票销售超10亿元企业达12家,中粮肉食、宏泰纤维超20亿元,磊达集团超50亿元,“双十”企业开票销售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新培育注册商标660件,新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0个。
推动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要求,全力打造苏北现代服务业第一县(市)。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以及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扎实推进永宁汽车城二期、中储棉海东物流二期等项目,建成区域性重点物流企业5家。依托东湖科技城、科创大厦产业研发中心等载体,规划建设2.5产业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新兴服务业高地。着力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化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和重要节点安排,推进虹鼎万融城、华鑫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做优滨河路美食休闲商业街等特色街区,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升生态湿地、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和农业观光等特色旅游建设水平,西溪景区、永丰林生态园争创国家4a级景区,黄海森林公园、安丰古街、甘港村史馆、弶港佛教文化园争创国家3a级景区,打造长三角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致力现代农业率先发展。围绕打造“江苏农业第一县(市)”,放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效应,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0万亩以上。重抓十大农业重点工程,沿海农产品加工区争创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区,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省级农业产业园。继续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华大集团力争在盐城率先实现农业企业上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新发展农业“三品”品牌30个以上。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善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鼓励兴办家庭农场,试行联耕联种模式,全年新增适度规模经营5万亩,新发展家庭农场30个以上。加快推进“三大合作”,新增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组织65家,提高农民资金互助合作规范管理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争创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市)。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动物防疫与保险联动机制,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打造全国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
二、以沿海开发为主攻重点,加快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做大做强临海产业。大力招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项目,加快实施国华风电三期、苏美达光伏组件、东积电清洁能源等项目,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150兆瓦,打造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基地。加快实施中粮黄海场生猪产业化、赐百年螺旋藻深加工等项目,打造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积极培育临海新兴产业,统筹发展盐土农业、生态湿地旅游业,加快建设江苏沿海生态湿地旅游基地,推动沿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为沿海永续发展夯实基础。
建设生态海滨新城。围绕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以列入省临海城镇培育计划为契机,加快建设20平方公里先导区。推进重点区域、干道节点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25公顷,提升生态港城绿化品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秋季开始招生,建成佛教文化园,加快建设渔美人商业街二期、格林豪泰二期、主题广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启动建设市政务服务沿海分中心,设立金融分支机构,完善港城服务功能,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港城集聚,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海滨新城。
提高综合开发效益。配合省启动条子泥围垦二期工程,争取将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列入国家区域规划。积极开展海上风电产业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以战略资源赢取战略投资。加强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加快建设集“风光渔”互补、循环经济、高涂养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滩涂综合开发先导区工程。积极理顺滩涂权属关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滩涂资源发包、林木销售等为重点,加大国有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力度,提高滩涂综合开发效益。
三、以扩大开放为驱动力,构筑区域发展新高地
紧抓招商扩大有效投入。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化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突破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突出日韩港台和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用足用好境内外优质资本资源,力争与境外发达地区建立友好城市,推动经济合作发展。抓好上海自贸区成立、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新机遇,加快承接经济外溢和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基地型、领军型、科技型项目。完善境内外招商联络机构布局与功能,开展集中招商活动,新开工70个、新竣工40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分别达10个、6个,突破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扩大有效投入,大力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临海开发等八类重点工程,完成投入290亿元以上。
量质并举提高经济外向度。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支持外资以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实施项目建设,聚力招引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力争1亿美元以上项目实现新突破。加快外贸企业转型,鼓励企业申办自营进出口权,培植自营出口1千万美元以上企业25家,其中5千万美元以上企业2家。依托沿海农产品加工区,积极打造省级出口基地。建立国际市场贸易预警机制,鼓励企业进行国外出口产品认证,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提档升级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开展“载体建设年”活动,推进四区六园错位发展。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省创新型开发区。沿海经济区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园、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发展,建成省级开发区。城东新区着力打造纺织机械产业园、风光电产业园,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西溪景区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争创省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其他六园争创特色产业基地。积极争取设立海关办事处、商检办事机构、海关监管点等载体平台,提升园区功能。加快园区合作共建,推进与先进地区开发园区、央企国企、行业商会共建特色产业园区。
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新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2%。推进品牌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新创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8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30%。推进科技金融合作创新,完善知识产权质押机制,扩大省科技成果风险补偿资金规模,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引进科技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科技型企业融资规模达10亿元。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推动科技项目化、成果化。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以上,推进省级前瞻性研发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个以上。设立市政府专利奖,推动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转化,全年授权专利突破1600件,万人专利拥有量达50件。以新能源研发平台为依托,建设新能源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建中韩纺织机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健全企业引才激励政策,完善人才评价、资助和服务机制,提高人才待遇,重点园区试行人力资源“一站式”服务。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探索建立专利参与分配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充分发挥省科技镇长团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集聚。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担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鼓励社会机构开展专业培训、定向培养、管理代理。积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双创计划”人才,全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
五、以全民创业为抓手,激发社会财富创造活力
建优创业载体平台。充分发挥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加快培育汽车城、农副产品市场、网络营销平台等创业载体,东台镇等中小企业园争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厚实民营经济发展土壤。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建设创业园区,按照统一规划、多元开发模式,新建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120家以上,争创盐城市3a级中小企业园、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各2个。
培育壮大创业主体。加快建设省创业型城市,全面落实国家、省和盐城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和企业年度报告制,进一步放宽创业门槛,激发创业活力。建立部门挂钩指导创业机制,突出抓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和“个转企”升级创业,对初次创业者给予专项补贴,扶持科技人才、妇女、青年、大学生、村干部等不同群体投身创业。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万户、私营企业1500家。
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市镇两级创业服务网络,对重点创业项目提供政务代理、财务咨询、信息发布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清理和压降涉企收费,降低创业成本,试行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实行小额贷款贴息优惠,推行企业网上备案公告制,让创业者安心放心创业。鼓励企业参加高端培训,分类开展创业培训,全年培训1500人次以上。
六、以城乡统筹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提升中心城市建设品位。立足全省20个中心城市(组群)发展定位,大力实施101项城建工程,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高水平建设城东新区核心区、西溪景区等组团节点,做精做美城市。实施庆丰路东延、工农桥重建等路桥工程,完善市区道路循环网络。加快交通综合枢纽建设,建成一级客运站,实现公交客运零换乘。围绕让群众生活更舒适、更便利的要求,加快实施一批公共服务、生活配套、商务休闲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大型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文化艺术中心、东中游泳馆建成开放,打造10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提高城市经营效益,有序开展土地招商,稳步推进房屋征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探索国有公司参股股份制银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在盐城率先建成省级优秀管理城市。加大“四城同创”力度,年内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通过省级初评验收。
打造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壮大镇村经济实力,打造一批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村。编制各镇新镇区修建性详规,彰显个性特色。实施152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新镇区,完善提升老镇区。推进农村居住向集镇和规划点集中,加快商住小区和安置区建设,集聚镇区人气。鼓励各镇建设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专业市场,配套完善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项目,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扎实推进集镇环境整治,推动城市管理向镇区延伸,建立城乡环境联动管理体系,努力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集镇环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交通干道环境整治示范带,所有村庄环境整治到位,提前一年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争创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创建全国重点镇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各1个,建成省园林式小城镇2个,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个。
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610省道、352省道西延段建成通车,344国道高兴东段全面竣工,同步启动东延段前期工作,新建改造农村等级公路200公里、危窄桥梁68座,新开通市镇公交、镇村公交各2个镇。开工建设川东港拓浚工程,疏浚农村河道384万方,新建灌溉站50座、防渗渠35公里。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建成110千伏北海变和220千伏红金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110千伏子午变。加快通达管道天然气,沿海经济区等重点镇区启动管道天然气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完成有线电视改造任务,宽带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
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着力减排控尘让天更蓝。加快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减排项目15个,推进中玻、苏中热电等企业脱硝工程,削减二氧化硫2.2%、氮氧化物6.5%,全年空气优良天数继续保持盐城领先。推进烟尘控制区建设,加强施工场地扬尘排污以及渣土运输、堆场环境专项整治,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认证,确保达标排放。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持续加大秸秆禁烧禁抛力度,鼓励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年内2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0%以上。大力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年内淘汰落后产能4万吨以上、落后设备500台套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3.5%。
大力植树造林让地更绿。坚持增量与提质并举、植绿与造景并行,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6.5%以上。积极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城市主要干道为重点,加快建设生态走廊。加强沿海滩涂宜林荒地荒滩开发,推进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优化沿海生态环境。加快城镇绿化和园区绿化建设,着力实施镇区道路绿化、滨河绿化、公共绿地,重点镇绿地率不少于30%。注重城市林荫系统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00公顷,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30家以上。
强化水源保护让水更净。深入推进控源治污,全年削减氨氮1.8 %、化学需氧量2.1%。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水质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理,有效防治面源污染,确保水源安全、水质达标。重抓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试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环境联合执法力度,逐步推行排污企业出资、部门监管、第三方治理机制。加快河道拓浚整治以及村庄河塘疏浚,畅通水系水体,打造清水走廊。
八、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富足感。扎实推进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苏北领先。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开展用工洽谈、劳务集市等招聘活动,全年新增就业2.5万人。建立政府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三位一体”机制,以及“零就业”家庭、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政府托底就业服务制度,推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善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着力提高农民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继续开展牵手致富工程,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
完善保障体系增强幸福感。按照“保基本、补短板、托底线”的原则,推动民生保障普惠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五险合一”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财政补贴“一体化”。深化城乡居保“四个不出村”经办管理服务模式,发放社保一卡通10万张。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和重残人员等各类补助标准,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水平苏北领先。建立大病救助基金,推行城乡大病保险,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加强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建设,实施敬老关爱、残疾人康复、生育关怀、特困大学生资助等工程,惠及各类困难群体。
加强公共服务增进公平感。公平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建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加强基层医疗网络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畅通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渠道,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下乡,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群众文化合作社发展到400家以上,建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着力提升全民健身水平,新建10公里健身步道,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开展棚户区危房整治,改造提升后街背巷15条,新建保障性住房45万平方米,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兴办20件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促进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九、以社会治理为关键,不断增强社会发展合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成使用,镇村两级平台规范运行,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全面达标。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公共慈善、科技服务等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公益服务。坚持依法治理,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法律服务和援助,构建城乡社区法律便捷服务圈。深化法治东台建设,继续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建成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持综合治理,巩固平安东台创建成果,提升技防城建设水平。加大平安创建投入,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等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舆情引导、监管和应对机制,确保信息网络安全。加强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人民防空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源头治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基层司法所管理体制,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关注网络民意,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群众呼声。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三解三促一加强”、“金桥行动”等活动,建立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全市重点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5%以上。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将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加快转变职能,切实改进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狠抓工作落实。坚持依法行政,正确行使权力。坚持开拓创新,大力破解难题。坚持改进作风,倾力勤政为民。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八
总体工作思路:以教育局的一系列有关安全工作重要批示及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以“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实”为自我要求,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以面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制度为纲,以落实为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责任落到实处,工作做到细处,齐抓共管,确保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领导
科学分工
1 校安全工作负主管责任;其他中层领导,按照工作分工,对所分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班主任对本班级的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任课教师对所任教的课堂内或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值班人员对当日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重点项目和部位的责任人对本项目和部位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二、完善制度
责任明确
按照县教育局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安全常规工作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安全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使各项安全要求得以不折不扣地落实。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处室安全工作,防止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学校与各处室、班级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控传染病、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等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使各项制度职责更具体化、更细致化,同时我们还和教职工层层签订了各种责任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与学校考核相挂钩,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上级领导审批,制定活动预案。对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学校把所有教职工履行安全工作职责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评先评优相结合,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广泛宣传
加强教育
2 式,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充分利用晨会、主题班会、黑板报、专题讲座、观看录像资料、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或者根据工作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比如在11月29日,看到新疆一所学校发生踩踏事故的新闻报道后,我校迅速开展了“关注校内活动安全、预防踩踏事故”主题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非常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方式,及时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防范。
四、落实工作措施,实行有效管理
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并突出重点,持之以恒,努力抓出实效。
1、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实行“四排查两总结一通报”。值班人员每天早、中、晚巡查,政教处每周小查,学校每月大查,节、假日专查。值班教师、班级安全委员每天认真填写安全日志,遇到突发事件、发现重大隐患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每周例会上,由政教处向全体教师通报上一周安全情况。狠抓落实,及时整改立足防范变“堵”为“疏”,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开学前,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积极配合县卫生监督所对学校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对电线和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等重点区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2、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校园安全方面的规定和应急预案,各类人员积极参加安全知识培训;我们克服校园大,人员多,安全配备不是很到位,很合理的困难,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及时发现捕捉老师安全管理中的好方法并及时推广,例:推行班级学生安全员制度对工作中的不合理我们及时指导,老师们有的是对孩子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大家群策群力,安全无小事,上下一条心,为了我们的共同目标共建安全校园努力着。
3、切实加强重点部位、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学校建立并完善了对易燃、3 易爆、剧毒等危险品及其他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对实验室、财务室、微机室等重点部位配备了必要的防火、防盗等安全装置。今年暑假学校投资在校内关键部位安装了16个摄像头,4、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校由总务主任李红山同志具体负责分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规定,严把食堂工作人员健康关,严把食品采购关,严把好食品烹饪关,杜绝出售变质、过期食品,严把餐具卫生关,慎防食物中毒。
5、切实加强寄宿生管理。学校一方面培养寄宿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和独立生活能力的良好习惯,一方面加强管理力度。每天由值班教师配合宿舍管理人员督察学生就餐秩序、晚上就寝查铺,夜间定时不定时巡查,确保寄宿学生在校安全。
6、切实加强治安保卫工作。充分发挥“校园警务室”的作用,由派出所干警系统学校治安保卫组成员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整治。重视对门卫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并对学生实行离校请假登记制度。加大治安保卫投入,学校为门卫室添置警棍、钢叉等保安器材,并在学校重点部位安装了16个摄像头,完善了校园视频监控,对师生及校外人员进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确保校园全方位、全天侯安全可靠。
7、坚持24小时值班值勤制度。学校保安人员坚持24小时在校园治安巡逻,规定值班领导和值日组教师在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人在校园值班,这一值班值勤制度在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确保晚间校园平安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扎实工作,把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牟定县高平中学
2010年12月30日
肥城市政府报告篇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八)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5158人,新农保参保34162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546个。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96元和252元,发放高龄保健津贴147万元,农村低收入户冬季吨煤补贴及时兑现,市区水电气暖得到较好保障。采煤沉陷区安置房首期1030户分配到位,保障性住房开工20xx套、竣工598套。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店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落实城乡义务兵优待金370万元。农村1630户危房改造、60余套公租房建设、20xx平米创业孵化基地、36所寄宿制学校食堂标准化提升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此外,老龄、残联、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气象、人民武装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被评为太原市人社工作优秀县(市)和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市)。
二、20xx年工作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加快培育特色现代农业,切实巩固“三农”基础地位?
(三)全面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与品味?
(四)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古交?
(五)切实强化监督管理,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七)优先保障社会民生事业,加快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八)深入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不断强化服务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 “两集中两到位”制度,完成行政审批系统改造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现审批事项“一口受理,限时办结”,营造办事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完善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启动新建政务服务中心,逐步在乡街和500人以上的大村建立便民服务站、点。坚决查处“吃拿卡要”行为,严厉打击堵门、敲诈等不法行为,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九)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塑造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实现古交崛起必须凝聚全市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倍道兼程,提神增劲,锐意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繁荣发展、安全和谐、美丽宜居的新古交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