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班主任德育论文篇一
【摘 要】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即使在科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道德教育也依然不容忽视。高中生作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更应加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这就需要加强对班主任道德的培养,以加强其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成班级的积极学风与良好班风,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性,并且懂得怎样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主任;高中
一、注重道德教育促进时代发展
在这个工程中,班主任应注意到既要将德育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注重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正确合理性,通过总结,创新将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通过社会、家庭、校园三个有机的个体进行合作,为学生的德育培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由于德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所以只有整个社会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并让学生融入社会去才能具体地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班主任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其具体方法可以是与对学生进行家访、开展相关讲座、进行调查问卷等。最后,因为学生在校园的时间较长,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即是班主任在校园生活中对道德素养的培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也让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成长,实现学生与校园文化共同发展。通过这三者的共同发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并实现对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有很大提高的目标。
二、正确选择德育内容,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在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时,既要源于实际,又要适当超越。首先,班主任应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德育内容,这样做有利于保证德育取得实效。其次,在依据纲要选择内容时,既要切合时代内容,还要顾及学生的发展实际,总之,要正确处理好几者的关系。然而,现实却是,在关于指导学生生存发展的德育内容上,教育系统却没有给予多大的重视。
在班主任德育上,应多关注学生的日常消费是否合理、人际交往是否正常、校园安全是否受益,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使之理解生活真谛,学会独立生活。在学校德育内容上,要以社会教育、社会德育为目标,不仅要以学生年龄性格特征、品德发展方向为依据进行基础的、系统的教育,同时,又必须思考做法的效应性,是否适应学生个体发展,是否对其有促进作用。这样,既保证了实施内容的较为完整、具体,同时又兼具了学生的实际的接受情况。
三、不断探索总结,实现德育价值
采取怎样的方法决定了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成果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教育理念、德育目标、班主任与采取方法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者,德育目标是由教育理念与班主任所确立的,而不同的德育目标对所要采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再者,班主任只有采取了适当的德育方法才能使得德育目标更好地实现。所以,根据以上情况,德育工作应注意到:
将德育工作从封闭转化为开放,结合学校的有限的课堂和社会的这个大讲堂。
把户外实践、社会调研、多校合作等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通过给学生切身的实地感受体验和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的政治理念、道德水准、思想价值与社会行为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做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达到让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强调班主任的以身作则,避免一味的说教。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具有很好的示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方式。这就意味着,班主任需要做到通过自身榜样作用的,即借助语言、行动、形象等体现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也要注重对班级文化的培养,即利用相关的书籍、材料实现课下教育,发扬积极向上的和谐班级相处氛围等。最终实习班主任对道德素养提高的榜样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自身道德素养提高的积极性。
在德育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即是如何让学生接受道德素养教育,其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在于提高学生对其的认同度。这就要求了班主任需要将传统的教导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即将学生这个主体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使得学生乐于接受对其道德素养的要求,并能够实现长效性,让其成为学生的内在特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方法采取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实时情况,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想要更好地推动这个过程的发展,就需要班主任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明白了解学生的想法、需求以及独特的见解。改变以往的将自己作为教育的中心,真正的走进学生,给予学生最需要的帮助,完成德育的目的。
四、总结
想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完成对高中生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的具体目标。这既是对班主任的挑战,也是对班主任加强自身培养的要求,只有班主任在不断提高知识水平、纠正不足性格、总结失败经验、创新教育方法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家庭、校园与学生的密切关系,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道德素养培育,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巧英.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3,(10):128.
[2]刘平.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11):330.
高中班主任德育论文篇二
1. 贯彻全新德育教学观念。
明确德育工作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德育工作是大方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充分理解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充分认识德育工作在学生全方位综合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新设立德育的教学目标, 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综合性的, 区别于单纯的管理的工作。正确理解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正确认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 从生活和学习上切实发挥作用。工作中与学生、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 并结合当前社会切实需求, 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2. 把握现实需求、结合实际现象进行德育工作。
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要具有针对性以适应现实需求, 从学生本身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都是不同的, 班主任应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完善对学生个体的了解, 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加以归类, 对学生个体的问题加以标记。并根据共性和个体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德育内容, 并结合生活实践, 避免单纯的说教教学, 充分发挥德育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牢牢把握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根据社会需求作为参考项制定部分德育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期未来进入高等学府的深造学习中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人才培养。
3. 创新开拓德育新方法。
要实现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将德育教育与科学发展理论结合。高中班主任应在充分理解贯彻教育科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科学发展, 开拓新的教学方法, 使德育与当下的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更容易渗透理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还应当结合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科学发展倡导素质教育,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恰当结合素质教育, 可以充分发挥德育的本质特性。另外, 可以将德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采用事实说话的教育方法, 使学生能够理解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进而使学生重视德育课堂。
高中班主任德育论文篇三
最近在一个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个教师的提问:按道理来说,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但事实上,各个重点高中都在为抓分数、抓重点人数而奋力拼搏。重点指标统领着全校的工作。那么德育工作呢?德育是为教学服务的。理由是德育工作做得好,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就会上升。
这其实是目前国内重点高中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很多教师的困惑与无奈。德育与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不能简单地说谁为谁服务。对于学生而言,两者并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的第一要素,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育人与育才的同等重要性。对一个人的整体发展来说,成人应该比成才更重要,对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来说,做好“人师”要比做好“经师”更重要。班主任只有自我内心充满了正能量,才有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正能量,学生才会敬重你,才会服从你的管教。这正是古人所说的:“教育有道,道在心灵。”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知识,而是要把自己的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维护学生的心力,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内心强、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而学生这种尽力的生成是靠养成的,是一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外到内的精神熏染,而非终端结果的速成。
有位教育专家说:“如果我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必须成为那样的人。我希望他们举止优雅,我也必须非常优雅,即使我想对他们发火的时候,也必须非常优雅,即使他们气得我想扔他们到窗外,我也必须保持优雅。我想让孩子们努力,我自己就必须成为我孩子从没见过的那么努力工作的人。”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用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那就非常了不起了,这样的德育教育必然成功。
[1] 李长伟,徐莹晖.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与人的工具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9):5-7.
高中班主任德育论文篇四
1. 教育观念落后。
在教育过程中, 不能确切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全方位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狭隘片面, 使得教育工作的主旨有所偏颇。当下很多班主任对自身的教育工作理解片面, 仅仅是将班主任工作定义为管理工作,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片面的管理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班级风气。只有有灵魂的班集体, 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建设。班主任对教育的片面理解导致班主任不能与学生, 家庭, 社会这些具象的方面相连接, 不能从各个方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就脱离了现实意义。
2. 德育工作脱离实际。
在现阶段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德育教育的设定应该从实际出发, 在生活和学习上加以引导, 而不是宽泛片面的书本教育。仅仅从书本理论上进行灌输性教育是不会有实质性作用的。宽泛的教学设定使得学生个体不能很好地理解吸收。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 宽泛的德育教育失去强有力的针对性, 变得不痛不痒, 不能切实发挥作用。
3. 德育工作方法单一。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但是当前德育工作方法片面单一, 宽泛的说教方法不能与科学发展相结合, 不能与素质教育学相贯通。单纯的说教课程不能使学生有主观认知, 也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感, 致使德育工作的实效低。
高中班主任德育论文篇五
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目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对策。
班主任;德育;问题;原因;对策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班主任德育工作将成为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
1.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队伍水平不高。目前,德育工作队伍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班主任工作队伍思想不稳定,信心不足,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够,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学生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工作效果达不到要求等。
德育途径和手段单一。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而忽视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现象。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往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灌输轻行为养成;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而使德育手段和途径陈旧、单一。
2.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的成因。
学生原因。许多学生获得的信息,并不完全来源于课堂,而是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体,但学生已形成的基本观点以及仅有的生活经验,并不具备处理众多信息的本领,特别是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太少,这是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贫血病”。
家庭原因。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奖惩也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班主任不仅在德育和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占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校原因。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特点、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灌输轻行为养成;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德育工作缺乏保障机制和队伍激励机制,往往是领导重视就红红火火,领导不重视就是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