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篇一
五谷丰登的大地,绿水青山的家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民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有着一座座侗族苗寨,这些苗寨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民俗风情,还展示了侗族苗族人民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近期,我有幸游览了侗族苗寨,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独特魅力,使我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侗族苗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苗寨位于山区,环境幽美、空气清新,苗民们依山傍水而居,住在坚固的竹楼里。走进这些苗寨,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整个苗寨布局严谨,房屋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每个屋子的门前都有一片绿色的稻田,一颗颗欢快的稻谷摇曳生姿,让人不禁陶醉于这样的美景之中。另外,苗寨中还有许多古老的风俗和传统,比如隆重的苗族歌舞活动,每个村寨的苗族人民都会穿上锦衣华服,载歌载舞,向着上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这些印象深刻的风景和民俗让我感叹不已,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其次,侗族苗寨的民俗风情给了我许多启示。苗族人民勤劳善良,他们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团结一心,竭尽所能地保护家园。他们种田、做衣、砺剑,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还有苗族人民的文化底蕴,他们保留了古老的传统文化,比如苗族的手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制作,寓意深远。我从中明白到,只有保留和传承民族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才能走得更远。
再次,苗寨里的苗族人民淳朴善良,让我深感温暖。他们敞开心扉,待人如友,对待客人更是热情周到。有一次,我在一个村子里迷路了,一个苗族老人看到后,主动带我回到了酒店。在短暂的相处中,我感受到了苗寨里人民的善良和热情。他们虽然生活条件简单,但是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这种善良和热情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坎坷,但只要心怀善意,对待他人友好,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快乐。
最后,侗族苗寨的发展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过去,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苗族人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然而,随着交通和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苗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开设了餐馆、旅馆等服务业,为苗族人民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收入。苗族人民也开始重视教育,许多孩子走出山寨,进入城市学习。这些苗族人民的努力和进步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通过这次侗族苗寨的游览,我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苗族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勤劳智慧让我深感温暖和鼓舞,也使我明白了只有保持善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同时,苗族人民的发展也让我明白了只有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勇于创新,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侗族苗寨的经历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更加坚信自己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篇二
经过16个小时的旅途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贵州省的凯里市。导游领着我们上了一辆中巴车,汽车开始沿着凯里市区的街道向大山深处驰去。
导游要带我们去的地方是西江镇,那里居住着1200多户苗民。从凯里火车站到西江镇有36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只见公路两旁的民居有点特别,每座房子顶部的中央都有个形似牛角的东西,屋角也是弯弯向上翘起。苗族人信奉牛图腾,他们在建造房子时都会在屋顶正中央用青石砌一个大大的牛角。
越往里走,人烟越来越少,待汽车进入深山腹地,渐渐地可以看到半山腰有一些木头房子,房子下面用石块垒成,上面用木头柱子支撑整个房屋,远远看去,屋子好像悬在上面,这就是苗族人居住的`吊脚楼。据导游说,由于少数民族都是依山傍水而居,苗族人喜住山上,房子就用山上的树木建造,而布依族大多临水而居,住的是用石头搭建的石板房,因此有“苗族爱山、布依爱水”之说。吊脚楼的周围是层层梯田,这是苗族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上午九点,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
到了苗寨,不能不看苗家歌舞。来到芦笙场,演出正好开始。演员们都是当地的青年男女,他们穿着各种鲜艳的服装,姑娘们头上戴着的银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跳起舞来,身上佩挂的银饰“沙、沙”作响。他们在台上用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声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苗族人爱好歌舞,缘于他们的文化生活极少。在很早以前,苗族人一直过着较原始的生活,物资、精神匮乏,苗民们在一天的劳作之后,身心疲倦。为了驱散疲劳,他们就地取材,用树叶吹奏歌曲、用板凳即兴舞蹈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有的苗族文化,吹芦笙就是其中之一,在苗族有“不会吹芦笙就不是苗族人”之说。
到了苗寨,不能不吃苗家饭。按照苗家人的习俗,客人进门之前要先喝牛角酒。主人家的两个小姑娘一左一右站在门口,一个手里托着牛角,一个手里提着一把酒壶,还用苗家方言唱着歌,意思是“欢迎你,远方的客人。”进到屋里,是一排的长条桌,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有苗家风味的酸汤鱼、鼓藏肉、熏香肠、腌肉炒折耳根,还有各种凉拌小菜。吃到一半,主人家的两个姑娘开始为我们敬酒。来之前,导游已经交代了我们,如果不会喝酒,就用嘴唇轻轻碰一下碗边,千万不要用手去扶,否则被当作要喝,那结果是一碗一碗地往下灌,非把你喝倒不可。
入夜,苗寨家家户户亮起了灯,远远看去,整个苗寨掩映在点点灯火之中,好像天上的星星,给这个美丽的山寨增添了一抹亮色。
美丽的西江、美丽的苗寨,你用大自然的山水哺育了一个民族,你用勤劳和勇敢锻造了一个坚强的民族。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篇三
侗族苗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大瑰宝,这里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我有幸能够亲身体验侗族苗寨的美丽和魅力,带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我想分享一些关于侗族苗寨的心得体会。
首先,侗族苗寨的自然环境令人叹为观止。寨子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周围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山脚下的水田如同一块翠绿的毯子,反射着碧绿的天空。在阳光的照耀下,寨子的屋顶上瓦片闪烁着金光,整个寨子宛如一幅画卷,美不胜收。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心灵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享受。
其次,侗族苗寨的建筑风格独特精美。侗族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屋顶多采用青瓦,层层错落,犹如一座座宫殿。每个寨子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一座座巍峨的土楼屹立在山间,宛如巨人的守护。在寨子的西侧,有一片漂亮的苗寨,苗族人的房屋多为竹木结构,窗户边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瓣,墙上镶嵌着陶瓷,整个苗寨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再次,侗族苗寨的文化底蕴深厚。侗族和苗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的人民非常注重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每年的苗族火把节、侗族芦笙节等传统节日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这些传统节日中的舞蹈、音乐、服饰等都展示了侗族苗寨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我了解到了侗族苗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多民族文化。
最后,侗族苗寨的人民纯朴善良。在侗寨的居民中,我见识到了真正的善良和友好。他们热情地招待每一位来寨的游客,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文化和生活。在寨子的主街上,我看到了许多侗族妇女们手工织布的工作,她们认真而熟练地操作着,使得布料色彩鲜艳且花纹精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纯朴和淳朴,这种感觉让我难以忘怀。
总的来说,侗族苗寨给我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美丽的自然环境、精美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朴善良的人民,这一切都使得侗族苗寨成为一处令人向往的旅行目的地。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保护这片美丽乡土,让更多的人们有机会去亲近和体验侗族苗寨的美丽和魅力。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篇四
贵州省简称“黔”和“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第一天——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的少数民族十分多,有侗族、苗族…...今天,我要走进颇有风味的苗寨,感受苗族的风味及苗族人的热情。
哪里的苗家最多呢?当然是西江的千户苗寨,那里有近1400多户居民,个个都是土身土长的苗族人。一进大山,就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打开车窗,一阵阵凉风朝脸上吹来,感觉好极了!车子开了近1个小时,才到西江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我们的车穿过一座桥,开上了山顶,到了千户苗寨的最高点。当车子开进的时候,一群穿着鲜艳衣服的苗族人正在欢迎我们,他们有的在吹奏芦笙,有的在跳舞,也有的在放鞭炮。下了车,他们就立马迎上来,向我们问好。
大家往里走进,发现他们的房子大多为吊脚楼,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 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
这时,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拥了上来,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苗族衣服,请我们穿上,妈妈穿上了一件红色的长服,衣服上绣着许许多多鲜艳的花纹,有红色、蓝色、绿色、橘色的,五彩缤纷;头上戴着一个银色的头饰,头饰上有花,有星星;如果摇几下头,那些银器还会沙沙作响呢!真像一位苗家妇女。而我呢,却穿着一件黑色的戎服,衣服上有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头上则带着阿拉伯人戴的盘帽,帽子上挂下一条带子,带子下端有一个橘色的绒球;裤子黑黑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爸爸的衣服也和我一样,大家站在一起如同一个苗族家庭,我们拍了许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天越来越黑,我们来到了吃饭的地方,一进入寨子,就受到了苗族姑娘的热情款待,她们每人端着一碗自家酿的米酒,唱着敬酒歌,只要我们一上去,就必须得喝一小碗米酒,就连我这一个小朋友也得喝。轮到我喝的时候,我将嘴凑近碗里,一故刺鼻的酒味进入鼻子,好不容易喝下去了一杯,还要我再喝一杯,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手碰了碗,天哪,我大叫,出于礼貌,我强迫自己喝了下去。进入房间,发现有一中间有一张很长的矮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苗家菜。大家入位以后,开始吃起来,快要吃完的时候,苗族姑娘又来到了我爸爸的面前要我爸爸喝酒,我爸爸先是喝了一小杯,由于手碰到了杯子,要重喝一杯,只好再重喝,可爸爸却不同意了,喝了这么多酒,不能再喝了,苗族姑娘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筷子夹了一块白斩鸡,给爸爸吃,爸爸凑过去吃,就在这时,姑娘飞快地往爸爸的嘴里灌酒,爸爸实在吃不消了,夺过姑娘筷中的白斩鸡,往嘴里塞。敬酒结束了,姑娘又把矛头对准了妈妈…….后来我们才知道,唱歌敬酒是苗家对贵宾的招待。
天色已暗,往山头望去,点点灯光如同闪闪发光的星星煜煜生辉,把整一个山头、整一个苗寨都照亮了,这样的情景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苗寨之旅是我贵州之行的第一站。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篇五
侗族苗寨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乡村聚落,自古以来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最近我有幸前往侗族苗寨进行了一次旅行,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侗族苗寨的壮丽自然风景,还深入了解了侗族苗人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体验侗族苗寨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方式
侗族苗寨的人文景观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寨中,我看到了精美的木屋建筑、华丽的民族服饰以及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侗族苗人的独特婚嫁习俗和神秘的神蛊文化。他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历代祭祀和习俗传承至今,让人感叹古老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苗寨中的生活方式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侗族苗人过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们依靠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维护村庄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纯朴的人情味,还深刻体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第三段:领略侗族苗寨的大自然风光
侗族苗寨位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山区,自然风光壮丽,景色宜人。我在苗寨中登上了一座高山,远望群峰叠翠,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山中的溪水旁,我听到了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纯净与神秘。这里的空气清新,天空湛蓝,给人以无尽的宁静与美丽。
在苗寨中,我还探访了当地著名的风景胜地——千户苗寨。这个苗族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布局,其迷宫式的道路和湖泊相映成趣。这里的苗寨民居建筑独具特色,融合了傣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元素,给人一种异国情调和神秘感。
第四段:与侗族苗人的互动和交流
在侗族苗寨,我有幸与当地的侗族苗人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他们热情友好,乐于与我分享他们的故事和传统。我们一起分享了美食、跳起了独特的苗族舞蹈,我还学习了一些苗族的民歌和手工艺品制作技巧。通过这次互动和交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第五段:对侗族苗寨经历的总结和体会
这次侗族苗寨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了解了丰富多彩的侗族苗文化。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纯朴友善,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这让我深思,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生是一种可贵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次旅行让我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处。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保护好我们的这片美丽家园,让它的魅力永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