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一
一、设计意图:
每逢过节,父母及长辈总会想尽办法取悦孩子,这当中就包括为孩子的腰包“充电”。没有通过任何劳动,孩子就能够得到报酬,钱来得如此容易,他们自然不会珍惜。如今在幼儿之间存在乱花钱,乱买东西的现象,经常看到他们把自己买的一些小玩意儿带到幼儿园来,如:动画片贴纸、卡片、质量非常差的玩具等。归根到底是他们理财能力差,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金钱,不知道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金钱。这次活动以幼儿中最常见的“花零用钱”现象为例,引导他们学会理财,其实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学会花钱,更是一种构建生活的方式,相当于一种技能,学会理财这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以后孩子的独立生活也将起到重要影响。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正确树立消费观念。
2、 通过言传声教使他们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3、 通过感受亲情,懂得珍惜零用钱。
三、活动准备:
1、准备两则关于幼儿花零用钱的小故事。
2、人民币1张。
四、教法:
1、提问法: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懂得平时我们应注意健康消费。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正反两个故事启发幼儿讨论两个人的做法,谁对谁错。
五、学法:
交流讨论法:幼儿通过探讨、交流,,既有师生互动,也有幼儿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获得更多有关消费的知识。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人民币,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引导幼儿讨论:用零用钱干什么?
教师:“这是老师的妈妈给老师的零用钱,你们有零用钱吗?你们会用你们的零用钱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幼儿欣赏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1)讲故事一:豆豆平时很听妈妈的话,妈妈在开心的时候都会给豆豆十元钱零用钱,让豆豆自己分配。可是妈妈发现,她给豆豆的钱,没几天就没有了,家里出现了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卡片、动画片贴纸等。问了豆豆才知道,这些都是豆豆用妈妈给他的零用钱买的。妈妈听了,很生气,狠狠地对他进行了批评。
(2)组织幼儿讨论
1、豆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花这些零用钱?
教师小结:豆豆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他只知道只知道这钱是妈妈给的,用光了也不心疼,自己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没有考虑到自己买的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处,最后买了一堆没有用的东西回家。但他没有想到爸爸、妈妈们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我们上幼儿园,我们应从小懂得劳动获得报酬的道理,理解爸爸妈妈的辛劳。不要再乱花零用钱。
(3)讲故事二:小小很喜欢帮妈妈做事情,喜欢帮妈妈擦桌子、拿拖鞋、洗碗等。每次她帮妈妈做完事,妈妈都会给她一块钱。小小把妈妈给的钱全部都放到了自己的小熊储蓄罐里。一天天下来,小小的小熊里装满了钱。当爸爸和妈妈过生日时,小小都会从自己的小熊里拿一些钱出来,买一朵花送给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一天,小小在家看电视,看到灾区的小朋友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觉得他们很可怜,于是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把自己的小熊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妈妈笑着对她说:“小小,你真有爱心!”
(4)组织幼儿讨论
1、小小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小小这样做,非常棒。它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到零用钱。他没有像豆豆那样马上把钱用掉,而是存到自己的储蓄罐里。在家人过生日时,她还能想到用自己的钱给家人买礼物,使爸爸妈妈感到非常的开心。当看到灾区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时,把自己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让零花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四)集体讨论
1、豆豆和小小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2、以后你们会怎样花零用钱呢?
教师总结:爸爸妈妈赚钱都很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给我们的零用钱,把零用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去。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二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学会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知道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2.让幼儿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懂得微笑的意义。
活动准备:
1. 故事课件。
2. 笑得照片一组。
3. 照相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导语,引出主题.
孩子们今天爸爸妈妈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开心吗?你们开心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表情呢?(教师及时抢拍孩子开心的表情)当你遇到伤心难过的表情时,你又是什么表情呢?(教师拍孩子难过的表情)
2.幼儿欣赏两组照片,提问:你们喜欢开心时的表情还是喜欢难受时的表情呢?(喜欢开心时的样子)
教师小结:当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让幼儿知道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3.讲述故事《微笑》的前半部分。
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把快乐带给别人,它们是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呢?让我们一起听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教师边引导幼儿看课件,边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小鸟是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它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方法的呢?
大象是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象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方法的呢?
小兔是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它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方法的呢?
小动物们运用自己的方法让同伴带来了快乐,它的朋友感觉怎么样?
只有小蜗牛不开心,它为什么不开心?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帮助小蜗牛想出各种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方法。
4.教师讲述故事《微笑》的后半部分。
提问:小蜗牛是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呢?
小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小,爬得慢,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给同伴带去快乐,就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了不起。
5.拓展幼儿的思维,联系实际让幼儿说说,怎样把快乐带给周围的人。
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给别人带来了快乐,真了不起。老师送给你们一个甜甜的微笑。
6.欣赏一组“笑得照片”。
小结:是啊,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微笑,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它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体现了我们相互友善的态度。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着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
2、以热情大方的态度帮助弟弟妹妹,萌发当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制作小礼物的材料、笔、纸等。
活动过程:
1、讨论怎样当哥哥姐姐。
(1)、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我们怎样当哥哥姐姐去帮助弟弟妹妹呢?"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一块玩,帮他们穿衣服、叠被子等。)
(2)、遇到困难时怎么办?
2、制定帮助计划。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帮助计划,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幼儿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展与弟弟妹妹交朋友的活动,教师跟随幼儿,并提醒注意安全。
(1)、为刚入园的小朋友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讲故事等。
(2)、我当小向导。带领弟弟妹妹参观幼儿园,引导他们辨认相应的标志,学习向工作人员问好。
(3)、我来帮助你,帮助小班小朋友学会根据标志取放物品等,叫小朋友入厕、盥洗的方法。
(4)、一起做游戏,邀请小班小朋友共同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育目标。我在活动的组织中注重观察、引发大小幼儿之间的互动。但偏多考虑的还是大班幼儿,其实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也同样值得去挖掘和重视。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对孩子们的经验储备不是特别了解,同时大带小的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储备,所以在活动现场孩子们还是有一些陌生感,但是孩子们的发展都是很不错的。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喜爱的灯的名称、所用材料及喜爱的原因。
2、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民俗节日——元宵节,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3、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自制或购买的各式花灯;
2、网上收集花灯图片文字资料;
3、民族乐曲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话说“三十的烟火,十五的灯”,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又一个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
1)介绍元宵节的由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2)介绍元宵节的主要活动:
看灯会:元宵节的中心内容是观灯,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自古到今,元宵灯会、灯谜会总是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家家户户,亲人相携相伴而出,赏灯猜谜,其乐无穷。
吃汤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猜灯谜提灯笼
2、介绍元宵节: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你们是怎么欢度元宵节的呢? (幼儿讲述过元宵节的经验)
3、我们都知道元宵节的花灯是最漂亮的了!那你见过哪些好看的花灯呢?它们的名字叫什么?!网"
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它的颜色,怎么样?什么造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哪些好看的灯。
1)引导幼儿观察网上下载花灯图片;
2)引导幼儿看小朋友带来的灯。
4、学古诗
《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5、延伸活动:运用腊光纸等材料,进行花灯的制作。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五
1、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谈话,大胆发言。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春节的留影
1、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的春节是在哪里过的?开不开心?有哪些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2、鼓励幼儿到前面来讲,带相片的讲述相片的内容也行。
3、请老师讲讲:新年的趣事
4、交流过年拜年的祝福语:新年好!恭喜发财!祝身体健康!等等。
5、小结:把开心的事讲给大家听,是让大家也开心!快乐!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六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所有老人的节日,了解爷爷奶奶的辛苦,感受老人对他们的爱。
2、激发幼儿尊敬和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愿意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1)爷爷接送小朋友入园,离园。(2)奶奶在摘菜,准备晚饭。(3)爷爷生病了,躺在床上休息。
皱纸、笔、信封等材料。
与一名幼儿的爷爷奶奶联系,并邀请其父母,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
准备几张与爷爷奶奶的合影照片。
1.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九月九日是一个传统节日,称重阳节。在这一天,老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谈谈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将感到非常快乐。因此,重阳节亦称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
2.请一幼儿家长谈谈自己的经历,让幼儿感受祖辈的辛苦。
(1)请爷爷奶奶谈自己年轻时辛勤工作、养育子女的艰辛请父母谈上一辈对自己的关心、照料。
讨论:爷爷奶奶辛苦吗?为什么?
小结:爷爷奶奶真辛苦。
(2)请爷爷奶奶谈谈对小朋友的爱,平时是怎样关心小朋友的。请幼儿借助照片边看边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
讨论:你喜欢你的爷爷奶奶吗?他们是怎样关心你的?
小结:爷爷奶奶真爱小朋友。
3观看情景表演,激发幼儿愿意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讨论;这时你可以做什么?
小结;我们也要关心爷爷奶奶,听他们的话,让他们开心。
4.每位幼儿自制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七
1、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认识火车票的各种组成因素。
2、通过“坐火车”游戏,练习使用火车票,加深对火车票的认识,体会火车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重、难点:认识火车票的四个基本组成要素
一、幼儿分组观察、讨论、认识火车票
2、幼儿充分讨论,教师巡回观察,适时参与讨论。
二、集体分享、认识火车票的四个基本要素
2、请幼儿就自己知道的信息和大家进行分享,幼儿不知道的教师进行补充、提升。共同认识火车票的四个基本要素。
三、游戏“坐火车”
1、幼儿听广播,手拿车票在规定时间内上车,寻找到自己的座位。
2、交换火车票,再来玩一次坐火车的游戏。
四、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火车票),有了火车票我们就可以坐着火车去远方旅行,下次和爸爸妈妈坐火车你就可以自己来找到自己的座位了。火车票上还藏有其他的秘密呢,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把自己找到的秘密告诉大家吧!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八
1、懂的微笑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2、探索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有一定的爱心。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微笑字卡、爱心记录卡、音乐、小动物形象。
(一)、故事导入微笑主题。
1、讲述故事《小蜗牛送微笑》,小蜗牛看到大家都在为别人服务,而自己什么也帮不上,正在犯愁。小鸟告诉他,你的微笑很甜,小蜗牛就想,我要把我的微笑送给每一个好朋友,于是他便做了很多微笑卡片,托小鸟送给森林里的每个好朋友。(出示微笑卡片)。
2、提问:小蜗牛为什么要给大家送微笑卡片?
小结:微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小卡片能传递小蜗牛的心意。故事让幼儿直观的理解了微笑的.涵义,也知道了微笑的重要和可贵。
(二)、展开部分,用微笑传递快乐。
1、体验微笑:你会微笑吗?来,笑一个。教师给幼儿拍照。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分享着微笑带来的快乐。
2、送微笑:你想把微笑送给谁?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给幼儿足够的表现、表达的机会)
3、微笑送老师。进一步启发幼儿,还想把微笑送给谁?教室里有一位大人每天很辛苦的关心大家,我们把微笑送给她并引导幼儿送上一句好听的话。背景音乐《歌声与微笑》响起。
(三)、探索多种带来快乐的方法。
1、说说让别人快乐的方法。除了微笑还有什么办法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幼儿自由讨论)
2、记录各种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办法。
重点介绍心型的爱心卡片,他是爱心的体现,也是爱心的浓缩。我们可以把对朋友的爱记录在这张爱心卡片上送给好朋友。
3、请幼儿给好朋友绘画爱心卡片,可以是“微笑”也可以是其他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办法。完成后,布置成一个大的心型墙饰,平时大家可以来讲一讲,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四)、结束活动。放音乐《歌声与微笑》大家快乐的跳舞。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九
类别:幼儿园社会活动编号:
设计思路:在我们生活中,标志是生活中对人们行动的一种指示、是简单形象的图画语言,尤其是安全标志在生活中能对我们进行提示、警告。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然而标志也随处可见,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并知道自己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并进行分类,知道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
2、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造设计出与幼儿园环境相匹配的标志。
3、增强安全意识,引发对安全标志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并进行分类,知道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
活动难点
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造设计出与幼儿园环境相匹配的标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老鼠进城》、《安全标志小知识》、幼儿制作标志的纸、笔等、供幼儿张贴的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1)师出示一只小老鼠说:
——“小老鼠要进城了,你们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发表各自想法)
师接着说:
——“要想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那就来听听《小老鼠进城》的故事吧.”
(2)观看ppt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故事完后教师提问:
——“你们现在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吧?”
(3)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讨论并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标志是会说话的,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就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小老鼠的这个教训噢!”
二、交流介绍,分享经验
(1)师出示观看课件中的标志与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提问。
——“你认识哪些标志?”
幼儿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这些标志中有哪些是你们还不认识的呢?”
(3)师生互动交流,解决问题.
三、归纳总结,提升经验
(1)猜一猜,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套安全标志操作图,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分享对标志的认识。
(2)师提问。
——“你在哪见过这些标志?它们有什么意思?
请个别幼儿讲述,结合课件《安全标志小知识》进行验证,掌握安全标志的相关知识.
(2)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随便乱贴,必须贴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事物的良好习惯。
四、操作运用,拓展经验
1、幼儿园需要标志吗?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2、师出示幼儿园各个方位的相片,幼儿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会说话的标志。
五、活动延伸
(1)幼儿展示、讲解自己设计的标志。
(2)师帮助幼儿将设计好的安全标志贴相应的地方上。
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信心教案篇十
1、感受色彩的美,培养涂色的兴趣。
2、复习认识颜色,能够均匀的将礼品袋用自己喜欢的'几种颜色涂满。
[活动准备]教具礼品袋;白纸、油画棒若干。
1、参观礼品袋商店,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商店里有什么?礼品袋上有什么颜色?
2、幼儿示范涂礼品袋,师生共同评价。
(1)请4-5个幼儿每人选一种颜色共同涂染礼品袋。
(2)根据涂色是否均匀的情况,师生共同评价。
3、幼儿涂色,教师指导。
(1)提请幼儿使用多种颜色将礼品袋涂满。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先画礼品袋在涂色。
[活动延伸]给幼儿提供多种工具材料:棉签、颜料、水彩笔等让幼儿选择。
[活动评价]幼儿对色彩很感兴趣,涂色很不错,效果好。
活动3:花窗帘(纸团印画)
1、感受花纹疏密排列的美。
2、养成自己收拾物品、爱惜画面、保持卫生的好习惯。
3、学习用纸团蘸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废报纸,颜料,纸篓。
1、展示几长老师用纸团印上花的花纸,供幼儿观赏。
提问:织布厂最近印出许多花布,你们知道它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2、教师示范印画的步骤与方法。
(1)先用搓好的纸团蘸上颜色,在压印在纸上。
(2)每人准备三个纸团,每个纸团只蘸一种颜色。印画时,可将不同颜色的纸团有规律的排列压印,也可将不同颜色的纸团覆盖着压印。
(3)印出的花纹可以有疏有密,随意排列。
(4)印好后将纸团丢在废纸篓中,将画摆在桌上,带晾干后在收拾。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指导语:小兔家里没有窗帘,我们印一幅漂亮的花窗帘送给他。好吗?
(1)每个纸团只蘸一种颜色,颜料不宜太多。
(2)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和自身的卫生。
4、展出幼儿作品,逐件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提供纸笔幼儿画各种窗帘布。
[活动评析]幼儿比较喜欢这种形式,但有点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