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 金刚经主要思想(模板7篇)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 金刚经主要思想(模板7篇)

时间:2023-09-22 07:29:55 作者:笔尘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篇一

《金刚经》汉译本除了姚秦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外,后又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陈真谛相继翻译,名字都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的第四个译本是隋代达磨笈多翻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代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隋译名字略近,是第五次翻译。此后,唐代义净第六次翻译此经,称名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或《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以上六个版本在《大正藏》中均有收录,其中玄奘译本并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收入《大般若经》之第九会,即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另外,在《大正藏》中还有一种元魏留支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附于菩提流支译本之后,据此《大正藏》共收录七个本子。由于菩提流支的译本在宋以前已佚失,宋代《思溪大藏经》误将真谛的译本重出,当作菩提流支的译本纂入。元代刊刻《普宁大藏经》时,从菩提流支翻译的《金刚般若经论》中辑出经文,重新刻印流通。所以《大正藏》中所收的元魏留支译本是一个伪本。

这部经的六种译本中,前三个本子均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三个本子增加“能断”二字。玄奘曾谈及新译与旧译的差别时说:“据梵本,具云《能断金刚般若》,旧经直云《金刚般若》。欲明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故知,旧经失上二字”。玄奘认为,“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如所断的烦恼。烦恼如金刚一样坚硬而难以降伏,只有此经所宣示的无分别智慧才能净除。所以将此经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按照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则将“般若”比喻为金刚,因为世间之物金刚最为坚硬,能破坏一切物体却不被他物所坏。“般若”也是如此,能够破坏一切烦恼,但却不被烦恼所坏。所以从“金刚”所比喻的对象看二者确实有很大的差别:玄奘译本是将“金刚”比喻为所断的烦恼,而罗什的旧译本则将其比喻为能断的智慧。但是从二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来看,都是要说明“般若”能够断除一切邪见妄执等烦恼,所以其含义并无根本性的差异。太虚法师在讲《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时曾谈到这两种说法:“‘能断金刚’有两种解释:一、以金刚喻菩萨的智慧。菩萨有如金刚的般若慧,所以能断一切无明烦恼,于是金刚是能断,无明烦恼是所断。二、以金刚喻所断的分别疑惑。就是由颠倒分别所起的最坚、最利、最细的妄执疑惑,而以此经的般若慧能断尽无余,于是金刚又是所断了”。

“般若经系”庞大,《金刚经》是其中较早出现的经典之一,历来备受世人关注,多有发挥。《金刚经》主要阐发了“世俗世界的一切现象(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们所见所思维的一切对象(法相)均属虚妄;人们用言语表达的事物,包括佛所说法,都非真实。因此,佛所说法,不可以言取,佛不可以相取。把握佛的真髓(如来),就只有去把握实相,而实相则是非相,既不可言说,也不可思议。唯一能使菩萨修道者达到心清净的方法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心”[5]。早期禅宗主要以四部《楞伽经》为宗经,后来融摄《金刚经》思想加以阐发,更加完善了自身理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通过听闻《金刚经》而开悟的,他对《金刚经》的主旨做了很好的总结,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之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于诸境上,心不染著,不于境上生心,就是无念。念念不住,即是无住。

《金刚经》围绕须菩提长老的两个问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即是成佛之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展开,深入阐发了般若空观的奥义。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6]此说的是破相、去执、无我的道理,菩萨不应执着于相,但又不能落于绝对的空无。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并非无事可做,否则会堕入小乘的灰身灭智,放弃了大乘菩萨普度众生的.责任。接着佛又回答:“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7]菩萨一方面要不著于相,另一方面还得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只是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六度。破相讲的是空慧的道理,但修菩萨道还得积聚福德资粮,没有福德资粮也是成不了佛的,只有福慧双修,才能圆成佛道。修福德资粮以布施为最,包括财布施、身布施和法布施,其中以受持说法的功德最大。《金刚经》阐发的福慧双修的道理是进入佛道的关键,因此此经在佛教界极为受到重视。

《金刚经》阐释的是佛教最高深的智慧,即佛教的空性,而不是所谓的世俗聪明才智。能够体悟佛教的空性,就能见性成佛。如何才能体悟这种空性呢?要从破相、去执、无我三个方面去体会。

第一,破相。凡夫执著世间的名相,汲汲一生,无非为名为利,头出头没,没有了时。既没有认清世界的真相,也迷失了自己,很是悲哀。《金刚经》反复宣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指出世间的一切不能独立而自存,事物的存在有赖于因缘的凑合,缘散复归于无,如梦幻,如露电,这即是空。如能认识到空性,就能明白相即是非相的道理。

第二,去执。明白了相即是非相的道理,就能放下执著。凡夫追求的名利,到头来不过是过眼烟云,汲汲追逐,得不到会很痛苦,就算得到了,也只是暂时的保有,终究不能长久,虽然一时得到了满足,终究还是痛苦。只有放下执著,心境才能变得宽敞明亮。

第三,无我。人一生最放不下的是自己,把自己的身体执实为自己,于是与滋养、满足、放纵身体相关的财利名声都看作是自己的,不惜一切代价尽量攫取,牢牢不放。既造成自身的痛苦,也给他人带来困扰。有的人物欲淡泊一些,能够放下财色名利,但不一定能放下自我。本经一再宣说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何为我?我是谁?能把自己的身体看做自己吗?能把纷飞的妄念当做自己吗?身体没有了,自己在哪里?因此只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能放下自己,才能体认空性。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一)最胜威力。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在之处皆应敬故,如彼金刚胜诸宝物,故《涅盘经》云:“如诸宝中金刚最胜,随彼宝膜,成彼宝故。”

(二)难见威力。经义果报,皆不思义,乐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刚非余能见,故《正理经》云:“帝释頂宝,名曰金刚,非余能見,光赫夺故。”

(三)除灾威力。下品持经,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尚消灭故,如彼金刚能消灾毒,如《真谛记》云:“有六种宝,皆名金刚,青碧二色,除灾毒故。”

(四)称求威力。有目能见,普利众生,能严净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刚满人所愿,如六宝中其余四色,黃赤白空,随须游空,出水火故。

(五)坚实威力。能摧我人众生寿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刚非彼物所坏,故《涅盘经》云:“金刚擬处,物无不破,而是金剛无折损故。”

(六)利用威力。通达无我,得成于忍,以佛眼等,悉知见故,如彼金刚,穿通诸物,故《梁摄论》云:“譬如金刚其体锋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

(七)无间威力。不住行施,生无住心,相即非相,无所得故,如彼金刚非物不杂,故《对法论》云:“譬如金刚体无间隙,非沙石等所相杂故。”

(八)一味威力。皆以无为而有差別,诸法如义,皆佛法故,如彼金刚其体纯一,故《对法论》云:“譬如金刚其体一类,纯一无杂,不变异故。”

由此观之,《金刚经》有如是“十威力”,只要受持读诵此经,不但可以开慧(明心见性),而且又可以积福(积功累德),难怪禅宗五祖弘仁大师以《金刚经》代替初祖達达摩大师之《楞伽经》,传之于后,並由六祖慧能大师加以发扬光大,並因之而“明心见性”之禅师倍增,其来有自。如果我们要明心见性,又要积功累德,福慧双修,早日圆满,非受持读诵此经並为人演说,自利利他不可。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篇二

《金刚经》汉译本除了姚秦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外,后又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陈真谛相继翻译,名字都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的第四个译本是隋代达磨笈多翻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代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隋译名字略近,是第五次翻译。此后,唐代义净第六次翻译此经,称名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或《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以上六个版本在《大正藏》中均有收录,其中玄奘译本并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收入《大般若经》之第九会,即第五百七十七卷中。

另外,在《大正藏》中还有一种元魏留支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附于菩提流支译本之后,据此《大正藏》共收录七个本子。由于菩提流支的译本在宋以前已佚失,宋代《思溪大藏经》误将真谛的译本重出,当作菩提流支的译本纂入。元代刊刻《普宁大藏经》时,从菩提流支翻译的《金刚般若经论》中辑出经文,重新刻印流通。所以《大正藏》中所收的元魏留支译本是一个伪本。

这部经的六种译本中,前三个本子均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三个本子增加“能断”二字。玄奘曾谈及新译与旧译的差别时说:“据梵本,具云《能断金刚般若》,旧经直云《金刚般若》。欲明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故知,旧经失上二字”。

玄奘认为,“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如所断的烦恼。烦恼如金刚一样坚硬而难以降伏,只有此经所宣示的无分别智慧才能净除。所以将此经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按照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则将“般若”比喻为金刚,因为世间之物金刚最为坚硬,能破坏一切物体却不被他物所坏。“般若”也是如此,能够破坏一切烦恼,但却不被烦恼所坏。所以从“金刚”所比喻的对象看二者确实有很大的差别:玄奘译本是将“金刚”比喻为所断的烦恼,而罗什的旧译本则将其比喻为能断的智慧。但是从二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来看,都是要说明“般若”能够断除一切邪见妄执等烦恼,所以其含义并无根本性的差异。太虚法师在讲《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时曾谈到这两种说法:“‘能断金刚’有两种解释:一、以金刚喻菩萨的智慧。菩萨有如金刚的般若慧,所以能断一切无明烦恼,于是金刚是能断,无明烦恼是所断。二、以金刚喻所断的分别疑惑。就是由颠倒分别所起的最坚、最利、最细的妄执疑惑,而以此经的般若慧能断尽无余,于是金刚又是所断了”。

“般若经系”庞大,《金刚经》是其中较早出现的经典之一,历来备受世人关注,多有发挥。《金刚经》主要阐发了“世俗世界的一切现象(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们所见所思维的一切对象(法相)均属虚妄;人们用言语表达的事物,包括佛所说法,都非真实。因此,佛所说法,不可以言取,佛不可以相取。把握佛的真髓(如来),就只有去把握实相,而实相则是非相,既不可言说,也不可思议。唯一能使菩萨修道者达到心清净的方法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心”[5]。早期禅宗主要以四部《楞伽经》为宗经,后来融摄《金刚经》思想加以阐发,更加完善了自身理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通过听闻《金刚经》而开悟的,他对《金刚经》的主旨做了很好的总结,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之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于诸境上,心不染著,不于境上生心,就是无念。念念不住,即是无住。

《金刚经》围绕须菩提长老的两个问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即是成佛之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展开,深入阐发了般若空观的奥义。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6]此说的是破相、去执、无我的道理,菩萨不应执着于相,但又不能落于绝对的空无。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并非无事可做,否则会堕入小乘的灰身灭智,放弃了大乘菩萨普度众生的`责任。接着佛又回答:“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7]菩萨一方面要不著于相,另一方面还得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只是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六度。破相讲的是空慧的道理,但修菩萨道还得积聚福德资粮,没有福德资粮也是成不了佛的,只有福慧双修,才能圆成佛道。修福德资粮以布施为最,包括财布施、身布施和法布施,其中以受持说法的功德最大。《金刚经》阐发的福慧双修的道理是进入佛道的关键,因此此经在佛教界极为受到重视。

《金刚经》阐释的是佛教最高深的智慧,即佛教的空性,而不是所谓的世俗聪明才智。能够体悟佛教的空性,就能见性成佛。如何才能体悟这种空性呢?要从破相、去执、无我三个方面去体会。

第一,破相。凡夫执著世间的名相,汲汲一生,无非为名为利,头出头没,没有了时。既没有认清世界的真相,也迷失了自己,很是悲哀。《金刚经》反复宣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指出世间的一切不能独立而自存,事物的存在有赖于因缘的凑合,缘散复归于无,如梦幻,如露电,这即是空。如能认识到空性,就能明白相即是非相的道理。

第二,去执。明白了相即是非相的道理,就能放下执著。凡夫追求的名利,到头来不过是过眼烟云,汲汲追逐,得不到会很痛苦,就算得到了,也只是暂时的保有,终究不能长久,虽然一时得到了满足,终究还是痛苦。只有放下执著,心境才能变得宽敞明亮。

第三,无我。人一生最放不下的是自己,把自己的身体执实为自己,于是与滋养、满足、放纵身体相关的财利名声都看作是自己的,不惜一切代价尽量攫取,牢牢不放。既造成自身的痛苦,也给他人带来困扰。有的人物欲淡泊一些,能够放下财色名利,但不一定能放下自我。本经一再宣说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何为我?我是谁?能把自己的身体看做自己吗?能把纷飞的妄念当做自己吗?身体没有了,自己在哪里?因此只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能放下自己,才能体认空性。

拓展阅读:读金刚经的好处及作用

读金刚经的好处及作用

本人感觉佛学就类似科学,是研究宇宙生命的一种科学。佛教的许多理论按现有的科学还无法解释也无法企及。佛教经文众多,这些经文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宇宙和生命的知识。在这跟大家推荐下“金刚经的好处及作用”。

读金刚经的好处: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行荼毗时,出现了许多舍利子,舌头犹如金刚石般烧不坏,成为坚固舍利,用手敲时发出锵锵的声音。

获得人身

《楗椎经》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楗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甚至旁生听闻佛法亦获得极大利益。如世亲论师的弟子安慧,前世作鸽子时经常听世亲论师背诵般若经,死后获得人身,转生王族,依止世亲论师终成为班智达。《极乐愿文》中讲:乃至旁生以上人类以下,凡是聪明伶俐具有智慧者都是因往昔听闻过一句以上的佛法而得来。历史上记载了极多旁生听闻佛经,获得人身的公案。

唐朝贞观年,并州石壁寺有位明度法师,平日参禅,喜欢持诵《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有一对鸽子生活在殿堂的梁柱上,还孵出两只小鸽子,法师常用剩饭喂养它们,每天念《金刚经》发愿祝祷:“以我诵经的功德力,希望小鸽子脱离痛苦的恶趣,获得人身。”小鸽子逐渐长大。有一天,它们学起飞时,一同掉在地上死了。明度十分感叹,一边念《金刚经》为他们超度,一边将尸体埋葬。十天后明度梦见两个小孩对他说:“我们以宿世的罪业转为鸽子时,每天听师父诵《金刚经》,依此功德力,现在获得人身,在南方距离此地十里某家投生,非常感谢。”做了这样希有之梦。

十个月以后,明度按所说的地址寻找,果然在某家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咕咕噜噜的哭声就象鸽子在叫,他喊一声:“鸽儿”两个婴儿应声回头。一年以后,鸽子的习气没有了,开始学习人语。

降伏湖神

降伏是瑜伽士慈悲之心调化恶劣众生的殊胜方便法。如今时代,有许多人误解降伏法的含义,妄图以嗔恨心诵持猛咒制伏邪魔,这种南辕北辙的修法显然不合理,若深明教义,依法如理而行,生起慈悲心,至心念诵《金刚经》即可降伏一切鬼神。

在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坐亭湖神庙,传说湖神嗔心很大,非常凶恶,若有众生接近此地立即葬命,若是空中飞禽飞到此地上空便坠落于地,附近的众生无不畏惧。当时有一位修持多年密咒的僧人,能降伏种种邪魔。他来到亭湖庙,摆设降伏用的法器食子,准备诵咒诛伏湖神,不料忽然暴死。他的上师得知弟子死亡的消息,非常忿怒,立即赶到亭湖庙作法,湖神的嗔心入于他的心间,使他的头裂碎,脑浆四溢,也暴尸于此地。

与两位密咒师同住一寺的小沙弥,平日专持《金刚经》。听说师徒二人先后被湖神害死,便决定降伏此非人。师兄弟们都很担心他会死于非命,劝阻再三,然而沙弥意愿已定。他来到亭湖神庙开始诵经,不久见到一个身如山一样的怪物,眼光如电、青面獠牙、狰狞恐怖,还不时现出种种神变,众多虾头龟面的兵卒,手持利刃口出怪声,张牙舞爪,声势浩荡地来到小沙弥面前。但是小沙弥却神色泰然,诵经的声音越来越大,张牙舞爪的兵卒听到后无不抱头鼠窜。此时怪物变得乖乖的,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恭敬敬聆听法音。沙弥念完经,问道:“你是何怪物,长得如此凶相?”湖神回答说:“我是湖神,因前世业力而感召今生恶报。”沙弥疑惑地问:“为何两位法师都被你杀害,而你在我面前却如此恭敬呢?”湖神说:“想以嗔恨心降伏我,因而杀害他们。而您诵经威德力超胜我的魔威,所以恭敬听经,愿忏悔恶业早日获得人身。”说完向沙弥顶礼而去。

第二天清晨小沙弥就回到寺院。大家惊奇地问他是否降伏湖神,他将全部经过告诉他们,大家无不欢喜赞叹《金刚经》的威德力不可思议。此事传遍了远近,凡听到的人都合掌赞叹生起信心,发心念诵的人越来越多。

往生净土

本经是诸佛的心髓,三乘圣者的如意源泉。《般若摄颂》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不论修持哪一种法门皆应闻思般若教理,才能遣除相续中的恶见,树立正见奠定坚固的基础。上师法王如意宝说:“因为大般若空性的正见是大小乘显蜜一切佛法的基础……”由此可知依此经修持极为殊胜,尤为忏罪、往生之最胜法。

唐朝鄜州宝林寺比丘法藏,慈悲济人,精进修持佛法。于隋开皇十三年,买卖衣钵、佛像等物挣了一批钱,在洛交县苇城建造了一座寺院,有僧房二十余间,青砖硫璃瓦修建的宏伟大雄宝殿,一丈六尺高的观音像栩栩如生,倍及庄严,并且书写了八百卷的佛经。

唐武德二年,他身患重病,昏迷了一个月,见一身穿紫色衣服的金刚神手持一卷经,对他说:“你一生中建造寺院的功德很大,但买卖衣钵等造下严重的罪业,由于善恶掺杂,死后将堕入恶趣。若能发愿书写我手上这部《金刚经》,罪业就能消灭,病也会痊愈。”于是法藏发愿抄写此经,因为病情严重,便交代弟子说:“将衣钵卖掉,书写一百遍《金刚经》,施送一切僧俗读诵。”说完去世了。来到冥府,阎罗法王在高高的宝座上面严肃地问道:“师父,你一生作过哪些功德?”法藏比丘坦然地说:“建造塔寺,书写一百遍《金刚经》,送给一切僧俗读诵。”阎罗法王合掌说:“法师所作功德很大。”便命鬼卒拿取功德薄亲自查找,记录的功德与法藏比丘所说一致。阎罗法王欢喜赞叹地说:“希望法师返阳后精进修持《金刚经》,并劝大众读诵。”法藏比丘复活之后,昼夜六时精进,广泛弘扬此甚深经典,引导善男信女读诵授持。

法藏比丘九十九岁那年正月十五日,邀请很多净戒僧人书写《妙法莲华经》、《金刚经》。一生中所作的功德圆满,离开人间之际身体端坐而作偈:“今年九十九,看看无所有,更莫问如何,凭空打筋斗。”此时空中彩虹萦绕,花雨纷纭香气弥满,阿弥陀佛灿燃而现接引法藏比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篇三

对大乘佛教而言,《金刚经》及其思想有着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下面是《金刚经》思想,一起来看看吧。

1、无相布施

提到“布施”大家都知道,我们到寺院里,把钱往功德箱里一扔,那是布施;甚至我们买一条黄瓜、香蕉在佛前供养,那也是布施;在大街碰到很多穷人或者残疾人,我们发慈悲心,放上一个铜板,那也叫布施。《金刚经》中的布施是什么呢?它讲的是无相布施。什么叫无相布施?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三轮”可不是三个车轮。三轮中第一个是能布施的人,第二个是受布施的人,第三个是所布施的物。《金刚经》要求我们在布施时不能执著于这三样东西,要见到这三样事物的空性。这叫作“三轮体空”。为什么要讲三轮体空呢?因为我们众生第一个执著就是“我”。

我们总是认为“我”是能布施的人,“你”接受布施者。一个香蕉我送给你,香蕉就是所布施的物。就是因为如此,就会在这三样事物上产生执著。我布施5块钱,你布施1块钱,我的功德比你大,因为我布施的钱比你多;香蕉买2斤比1斤要多。这就是执著。《金刚经》就是要我们破除执著。《金刚经》中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它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要远离这种种境界。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求名,为了求利,或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这都是有相布施,就是说执著布施的相。佛教里讲有相布施的功德是有限的。无相的布施是不计较利益,不计较代价,更不存任何报偿的思想。这很难做到。就因为很难做到,我们才要去做,这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要转变我们的观念,并非拿一点钱、拿一点东西给人家就是布施,我们更要布施掉烦恼,这是最主要的。布施几块钱不是很主要的,把烦恼痛苦布施掉,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今年在居士林里作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居士很有意思。他说:“我出100块钱,那位居士出50块钱,我的功德是不是比他大一点呀?”我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功德比他大一点,那你的功德可能要小一点。”我们的观点像梁武帝一样,他建寺度僧,做种种功德,然后问达摩祖师:“我有无功德?”达摩祖师说:“无功德。”这是因为我们执著一个“相”在里面。如果事物产生一个相,那么你就住在这个相上。花很漂亮,我们就停留在花很漂亮上。哪一天花凋谢了,我们就很伤感:落花无意人有情!都是因为我们执著花的相啊。《金刚经》的破相就是要破除这样的烦恼。它并不是说,万物都空了,天也空,地也空,花也是空的。好,我花也不种了,我现在也不拿花供养佛了。《金刚经》的用意就是破除我们做事情时的那种认识、观念,让我们转变过来。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昨天晚上有一个同学问到如何培植福田,我说要从布施中培植福田,我说其实布施并不是平常所理解的光拿几块钱的事情。其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布施。我先讲一讲福田。佛教中的福田有两种:第一种是敬福田,就是说我们所尊敬的人,父母、师长、三宝是我们要尊敬的,我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供养三宝,这就是敬福田。第二种是悲福田,社会上有很多贫穷的、孤苦的、残疾的人,他们属于可悲悯的。我们去帮助他们,也是种福田。这叫作悲福田。参加希望工程、参加爱心运动,乃至参加志愿者运动,都是种福田。

布施种类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别人需要我们在物质上去帮助他,我们用物质来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困难,那就是财施。第二个是法施,是用佛法来帮助别人解决人生问题、解决人生的疑惑。第三个是无畏施,别人产生一种恐惧或悲伤的心理,我们去安慰他,这就是无畏施。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在做功德。功德不是需要你特意去做,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做。我们在身口意三个方面都可以做到布施。首先布施要从心里面发出来,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是最主要的。我们要同情别人,对别人慈悲,理解别人,然后从内在到外在,从身口两方面来付诸实践。语言很重要,我劝大家要在语言上多下功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口伤人六月寒”。为什么我们平时总是让别人讨厌?就是在语言上不注意。见到别人也没有好脸色看,别人以为你对他有意见了。我们应该有一颗欢喜的心,讲柔和的语言、欢喜的语言,让别人听得很高兴,那你就是布施。别人摔倒,你去扶他一下,那也是布施。

还有一条讲讲布施的原则。佛告诉我们,布施的原则是不自恼、不恼他。我母亲信佛很早,她大概在二十几岁时就开始信佛,我受她的影响很深。我母亲信佛很虔诚,80年代初到处建寺院,很多师父到我们家里来住。我母亲不但带师父到我们家里化缘,还带他们到别人家里去化缘。母亲把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拿去布施,钱啦,木材啦。每一位师父来她都给一点,有时候一天好几次。父亲回家发现有些东西不见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他很生气。所以大家要了解布施的原则,不自恼、不恼他。我们没这能力,但我们要有布施的心;即使有这个能力,也要注意到亲人、朋友,因为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不要使别人生烦恼。我们自己欢喜去布施,就不仅要使自己欢喜,还要使别人欢喜。佛经上讲:“令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大家碰到这种情况要多多劝导。现在这种情况比较严重,我回去很多人向我告状,说:“我们家里人信佛怎么信成这个样子啊!”我说:“这个样子不好,你们要改掉。”他说“我做得很好啊,我天天做布施啊。”要学会正确的布施,要有原则性。佛教并不是说,你信佛了,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你家庭可以不要、社会可以不要,你把什么东西都供养出来、都拿出来。佛教不会这样的。我们学佛要增进人生的快乐、增进家庭的幸福、增进社会的和平安稳。如果因为我们学佛,使家人烦恼,使朋友远离我们,社会也不稳定,那么学佛一点意义都没有。希望大家在今后几十年的学佛道路上要多多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我小时候也经常跑寺院。但是后来我发现,回家以后我母亲总是不在,老在寺院里。我们以后要注意这一点。以后我们会成家立业,成为别人的长辈,令下一代生欢喜心很重要。父母学佛了,如理如法,孩子跟着也会很欢喜,他会因为这下念欢喜种下善根。希望大多多注意。

我们还是回到《金刚经》里来。《金刚经》里讲无相布施,它劝我们要在日常生活里布施。我们虽然不能做到无相布施,但我们在布施时应该减少相的执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然这很难做到,我们要慢慢去做,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不可急于求成。

2、无我度生

佛教中讲发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奉献人生”的意思就是要度众生,这是用现代语言表达的。《金刚经》里说度众生要做到无我度生。“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说众生的种类有很多,有胎生的,我们就是胎生的;有卵生的,鸡就是卵生的;有化生的;有有色的,像我们有形体存在的是有色;还有无色的;还有一种有想,有思想的存在。十法界中,除佛界外,其他九界都要度化。要度所有的众生,这是发大心。怎么度?在寺院门口经常有很多讨钱的人,我们给他钱,这样并不究竟,我们度众生并不是说给他饭吃,给他钱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告诉他们道理,使他们能够产生一种向善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办法。《金刚经》里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大家都知道,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我们要使他们明白佛法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是我们度众生的最主要目的。《金刚经》中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所以说《金刚经》很徽妙,它劝你去做善行善,它劝你要产生般若智慧。要真正地度众生,要无众生可度才是真正的度众生。这是因为我们凡陵在观念上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种相都使我们产生执著。“我”是能度众生的人,“你”是所度化的对象,这种种都产生一种相,产生一种执著。就像我们平常在人际关系里面,我们讲,这是我的朋友,那不是我的朋友。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我之间产生一种差别。就是因为有这种差别,使我们的心量不能广大。你布施有相,布施有一个“我”存在,那么你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来。同样,度生有一个我存在,你度生的慈悲心就发不起来了。

为什么说我们发的是玻璃心而不是慈悲心?玻璃杯不是瓷杯,玻璃杯很容易打碎。有时我们发心发得很大,但发的不是恒心而是行心,我们的心一下子发起来,一碰到境界就不行了,就说算了吧。这一个算了吧,就倒退十万八千里了。就是因为有个“我”存在,他跟我是冤家仇人,要对他好太困难了。佛陀在经典中经常劝导我们,要以德报怨,不要以怨报怨。为什么?怨怨相报无了时。你跟他有意见,然后他跟你有意见,这意见永远也没有了结的时候。大家在学校里面,同学和同学间产生一点小矛盾,如果两个人中没有一个先去认错的话,那么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弄不好。两个人见面,远远地躲开了,没有勇气会面,说一声“你好啊”。这句话平常很容易出口,但是在这时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不出来了。这都是因为“我”的存在。度众生要做到无我度生。度众生要远离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佛说度众生,一要发广大心,要度尽所有众生;二要发无对待心,对事物容易产生对待心,有我有你有他,这就是对待,如果说无你、无他,这就是发无对待心;第三个要发最上乘心,就是你明白的道理是最究竟的,不是枝末小节;第四是无颠倒心。有一个营员学佛很早,他的同事告诉他一些很颠倒的道理,其实就是一些离佛法较远的道理,听起来很相似。有些东西自己没有明白,就是不确切的,我们不能告诉别人这些道理。禅宗里有一个公案,有人问惟宽法师:“道在何处?”答曰:“只在目前。”“我何不见?”“汝有我故,所以不见!”我怎么看不到?因为你有一个“我”存在。他又说:“既有一个我存在,和尚你见到没有?”和尚就说:“有你有我,那怎么还能见得到?”他又问:“没有一个你,没有一个我,见得到见不到?”和尚答:“没有一个你,没有一个我,谁去见到?”这就是关于我跟无我的道理。平常我们总是认为,既然没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有用没用呢?我叫圣凯,我还有其他名字,叫圣凯是我,叫其他名字是不是我呢?身体是属于我的,手也是我的,脚也是我的,眼睛也是我的。但是“我”在哪里?请大家找一找。坐禅就是参究“我”在哪里、念佛是谁。脚很痛,是不是我在痛?就这样一直参究下去。佛教讲的无我,是在指出我们认识上的一种错误。我们平常总是认为,我们的身体乃至这个外在世界都有一个自在的、可以主宰的东西。“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家白我一眼,我很生气,因为“我”被侵犯了。我们平常的种观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颠倒烦恼。

佛教讲的无我,指示我们一种真正的存在,一种境界的转变,它劝我们在对待上、在人我上摆脱种种束缚,使我们安住在无人我无对待上面。这是佛教说无我的真谛。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众生才可能超越自己,如果不能打破我的界限,就永远不能超越自己。你有一个我存在,你的朋友关系可能相处得不好。朋友侵犯了你的利益,你很不高兴,就因为“我”的界限没有打掉。佛教讲的度众生,是心佛众生原无差别。一切众生,是我们心中的众生;一切诸佛,是心中的诸佛;一切万事万物,都在我们心中。

功课本里有句话,“自性众生誓愿度”。这是真正度众生的道理。因为众生是自性中的众生,是我们心中的众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才能符合般若空性的道理。

3、无住生活

无住生活就是在生活中不要迷执五欲六尘的外境,在衣食住行上不要贪著。《金刚经》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原来是停留的意思,引申出来是执著的意思。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执著,就因为我们停留在一个境界上。《金刚经》讲,我们要无住生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面,我们很容易产生执著。如果说我们住在名利里,那么就是执著于名利,名利变化了,就会很苦恼。我们住在爱情上,就被爱情所迷惑,爱情变了,我们很苦恼,就是因为产生一种执著。无住生活并不是叫我们不要生活,而要我们生活得更好。这就是佛说“无住生活”的目的,这主要是改变我们的思想和态度。有句话:“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一种态度,不要随外境而转,心不要为外物所扰,要境随心动。

宁朝理学家有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的性格差别很大,程颢的性格比较随和,他的心胸很宽宏,度量很大;程颐的性格很刚毅。有一个故事,两个兄弟参加宫廷宴请,朝中男女欢笑歌舞,生活浪漫奢侈,程颢很随和,参予各种娱乐活动,同他们一起作乐。弟弟没有参加,他觉得哥哥太不像话。他心中一直放不下,过了好几个月,终于忍不住问哥哥为什么参加那些唱歌、跳舞,那样是否有违他们的本性?程颢说:“宴会结束时我就已经忘记了,你现在还没忘记,多累呀。”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人生不能没有生活,我们要在思想上、观念上有真正的超越,这才是目的。有句话叫作:“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春天我们去赏花,但是没有一片花沾在我们的身上。《维摩经》里有天女散花的故事,维摩诘居士演说经教,天女散花供养。这些花散在佛菩萨的身上,抖一下就掉了。散在居士、阿罗汉的身上,就怎么抖也抖不掉。这是因为菩萨的心证得空性,就不会执著,花是空的,自会随风飘落。阿罗汉想,这个“花”不符合戒律,掉在身上怎么行,就赶快拍,却怎么也拍不掉,这就是因为执著。我们就是需要这么一种生活态度。无住生活应该是一种最美好的生活,大家今天之所以来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就是为着这个目的,学会一种生活态度,改变我们过去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我们夏令营的意义所在。这种生活态度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只有在生活里去提升,我们才能学会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中说无住生活的重要。

4、无得而修

《金刚经》告诉我们,要无得而修。无得才是真得,无得而修才是真正的修行。《金刚经》中讲:“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开示我们要建立这样一种修行理念。我们平常总是认为我们在修行,我们在修行上也产生一种执著,有些人修行很执著,大家可能见得比较少。广化寺藏经阁上有一位老修行,整天很少下楼,总在藏经阁上看藏经。他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这是因为他有一种修行道德,这种道德使他有这种想法,看到我们不修行很着急。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的执著很大。无得而修就是因为我们在修行中会产生一种执著。《金刚经》中讲,要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奢者,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还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能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还要修一切善法。这二者是二轮并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金刚经》。在修一切善法之上,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样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跟佛一样,我们的自性跟佛是一模一样的,一切诸佛是我们心中的诸佛。我们成佛了,我们才是得到一个真正的自己。

我们修行修什么?修的是我们心中的一些染污,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即禅宗中讲的“本地风光”。只有真正地悟到本地风光,认识本来面目,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无得而得才是真得,无修而修才是真修,无证而证才是真证。平常我们认为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是不对的,“无”并非没有。佛说:“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一个人看起来很没用,但他有他的价值,往往是我们认识不到的。《金刚经》中的这个“无”、这个“空”,它看起来是一无所有,其实它很有用,这个空其实是有。

今天比较热,我送大家一句话:“安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大家要用这句话来抵抗外界的热气。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意蕴

佛法东传,佛教与中国文化撞击和交融,伴随着印度佛教经籍的不断译介、阐释的进程。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

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领袖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禅宗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得悟,从此中国禅宗与《金刚经》结下不解之缘。《金刚经》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必要了解《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为最刚硬的金属,是金中之精坚者,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以大智慧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为音译,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罗蜜”也是音译,是“到彼岸”的意思。该经经名的全部含义就是说,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

《金刚经》属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相当于唐代高僧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十六会、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第九会“金刚能断分”(《金刚般若》),被视为般若类经典的总纲。般若类经典的主要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没有一个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无所,所以只有以深广无边的般若智慧,洞见宇宙万物的真实相状、本来面目,无住无著,广破见执,显诸实相,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般若类理论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而被历代高僧称之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般若思想也成为大乘佛教的共通思想。

吕澂先生认为,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得最早,在各种各样的般若类经典中,又以《金刚经》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历代僧俗各界都对《金刚经》倍加重视,所以它曾多次被译出,现存的主要译本有:

(一)姚秦印度来华高僧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二)北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三)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四)隋南印度三藏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五)唐三藏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六)唐三藏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今有清代同治十一年金陵刻经处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译》行世。

历史上《金刚经》虽有以上六个译本,但最为流行的.,还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需要指出的是,唐三藏玄奘的译本,是他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一部分,并非专门另译,后来唐代长安崇福寺律宗高僧智升将其单独分出流行。后世通常所说的《金刚经》一般是指鸠摩罗什所译的本子。

《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大致内容是: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世尊)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在一块儿。日头将午,快到了吃饭的时辰,释迦牟尼便穿衣持钵到城中去乞化,然后又将乞化而来的食物带回祗树给孤独园。饭后,释迦牟尼收起衣钵,洗完脚,铺好座位,然后端端正正坐下。这时,一位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人群中走出,上前恭恭敬敬地向世尊行礼,然后问道:如果有人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当守持什么?怎样才能降伏自我的妄想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佛陀觉悟的最高智慧,它能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具备这种觉悟就是成佛。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成就无上智慧,无上大道,即发愿成佛,这也是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和目的。

须菩提提出问题后,世尊感到很高兴,便回答了这一问题,通过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要成就无上智觉,破除一切执著,扫除一切法相。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篇四

佛法东传,佛教与中国文化撞击和交融,伴随着印度佛教经籍的不断译介、阐释的进程。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

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领袖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禅宗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得悟,从此中国禅宗与《金刚经》结下不解之缘。《金刚经》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必要了解《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为最刚硬的金属,是金中之精坚者,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以大智慧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为音译,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罗蜜”也是音译,是“到彼岸”的意思。该经经名的全部含义就是说,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

《金刚经》属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相当于唐代高僧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十六会、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第九会“金刚能断分”(《金刚般若》),被视为般若类经典的总纲。般若类经典的主要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没有一个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无所,所以只有以深广无边的般若智慧,洞见宇宙万物的真实相状、本来面目,无住无著,广破见执,显诸实相,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般若类理论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而被历代高僧称之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般若思想也成为大乘佛教的共通思想。

吕澂先生认为,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得最早,在各种各样的般若类经典中,又以《金刚经》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历代僧俗各界都对《金刚经》倍加重视,所以它曾多次被译出,现存的主要译本有:

(一)姚秦印度来华高僧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二)北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三)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四)隋南印度三藏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五)唐三藏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六)唐三藏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今有清代同治十一年金陵刻经处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译》行世。

历史上《金刚经》虽有以上六个译本,但最为流行的,还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需要指出的是,唐三藏玄奘的译本,是他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一部分,并非专门另译,后来唐代长安崇福寺律宗高僧智升将其单独分出流行。后世通常所说的《金刚经》一般是指鸠摩罗什所译的本子。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篇五

《金刚经》是我们日常念诵的了义经之一,亦为《大般若经》之精华片段。社会上,人家只要提起《金刚经》,就知道是佛教的经典。

1、无相布施

提到“布施”大家都知道,我们到寺院里,把钱往功德箱里一扔,那是布施;甚至我们买一条黄瓜、香蕉在佛前供养,那也是布施;在大街碰到很多穷人或者残疾人,我们发慈悲心,放上一个铜板,那也叫布施。《金刚经》中的布施是什么呢?它讲的是无相布施。什么叫无相布施?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三轮”可不是三个车轮。三轮中第一个是能布施的人,第二个是受布施的人,第三个是所布施的物。《金刚经》要求我们在布施时不能执著于这三样东西,要见到这三样事物的空性。这叫作“三轮体空”。为什么要讲三轮体空呢?因为我们众生第一个执著就是“我”。我们总是认为“我”是能布施的人,“你”接受布施者。一个香蕉我送给你,香蕉就是所布施的物。就是因为如此,就会在这三样事物上产生执著。

我布施5块钱,你布施1块钱,我的功德比你大,因为我布施的钱比你多;香蕉买2斤比1斤要多。这就是执著。《金刚经》就是要我们破除执著。《金刚经》中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它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要远离这种种境界。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求名,为了求利,或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这都是有相布施,就是说执著布施的相。佛教里讲有相布施的功德是有限的。无相的布施是不计较利益,不计较代价,更不存任何报偿的思想。这很难做到。就因为很难做到,我们才要去做,这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要转变我们的观念,并非拿一点钱、拿一点东西给人家就是布施,我们更要布施掉烦恼,这是最主要的。布施几块钱不是很主要的,把烦恼痛苦布施掉,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今年在居士林里作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居士很有意思。他说:“我出100块钱,那位居士出50块钱,我的功德是不是比他大一点呀?”我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功德比他大一点,那你的功德可能要小一点。”我们的观点像梁武帝一样,他建寺度僧,做种种功德,然后问达摩祖师:“我有无功德?”达摩祖师说:“无功德。”这是因为我们执著一个“相”在里面。如果事物产生一个相,那么你就住在这个相上。花很漂亮,我们就停留在花很漂亮上。哪一天花凋谢了,我们就很伤感:落花无意人有情!都是因为我们执著花的相啊。《金刚经》的破相就是要破除这样的烦恼。它并不是说,万物都空了,天也空,地也空,花也是空的。好,我花也不种了,我现在也不拿花供养佛了。《金刚经》的用意就是破除我们做事情时的那种认识、观念,让我们转变过来。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昨天晚上有一个同学问到如何培植福田,我说要从布施中培植福田,我说其实布施并不是平常所理解的光拿几块钱的事情。其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布施。我先讲一讲福田。佛教中的福田有两种:第一种是敬福田,就是说我们所尊敬的人,父母、师长、三宝是我们要尊敬的,我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供养三宝,这就是敬福田。第二种是悲福田,社会上有很多贫穷的、孤苦的、残疾的人,他们属于可悲悯的。我们去帮助他们,也是种福田。这叫作悲福田。参加希望工程、参加爱心运动,乃至参加志愿者运动,都是种福田。

布施种类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别人需要我们在物质上去帮助他,我们用物质来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困难,那就是财施。第二个是法施,是用佛法来帮助别人解决人生问题、解决人生的疑惑。第三个是无畏施,别人产生一种恐惧或悲伤的心理,我们去安慰他,这就是无畏施。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在做功德。功德不是需要你特意去做,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做。我们在身口意三个方面都可以做到布施。首先布施要从心里面发出来,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是最主要的。我们要同情别人,对别人慈悲,理解别人,然后从内在到外在,从身口两方面来付诸实践。语言很重要,我劝大家要在语言上多下功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口伤人六月寒”。为什么我们平时总是让别人讨厌?就是在语言上不注意。见到别人也没有好脸色看,别人以为你对他有意见了。我们应该有一颗欢喜的心,讲柔和的语言、欢喜的语言,让别人听得很高兴,那你就是布施。别人摔倒,你去扶他一下,那也是布施。

还有一条讲讲布施的原则。佛告诉我们,布施的原则是不自恼、不恼他。我母亲信佛很早,她大概在二十几岁时就开始信佛,我受她的影响很深。我母亲信佛很虔诚,80年代初到处建寺院,很多师父到我们家里来住。我母亲不但带师父到我们家里化缘,还带他们到别人家里去化缘。母亲把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拿去布施,钱啦,木材啦。每一位师父来她都给一点,有时候一天好几次。父亲回家发现有些东西不见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他很生气。所以大家要了解布施的原则,不自恼、不恼他。我们没这能力,但我们要有布施的心;即使有这个能力,也要注意到亲人、朋友,因为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不要使别人生烦恼。

我们自己欢喜去布施,就不仅要使自己欢喜,还要使别人欢喜。佛经上讲:“令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大家碰到这种情况要多多劝导。现在这种情况比较严重,我回去很多人向我告状,说:“我们家里人信佛怎么信成这个样子啊!”我说:“这个样子不好,你们要改掉。”他说“我做得很好啊,我天天做布施啊。”要学会正确的布施,要有原则性。佛教并不是说,你信佛了,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你家庭可以不要、社会可以不要,你把什么东西都供养出来、都拿出来。佛教不会这样的。我们学佛要增进人生的快乐、增进家庭的幸福、增进社会的和平安稳。如果因为我们学佛,使家人烦恼,使朋友远离我们,社会也不稳定,那么学佛一点意义都没有。希望大家在今后几十年的学佛道路上要多多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我小时候也经常跑寺院。但是后来我发现,回家以后我母亲总是不在,老在寺院里。我们以后要注意这一点。以后我们会成家立业,成为别人的长辈,令下一代生欢喜心很重要。父母学佛了,如理如法,孩子跟着也会很欢喜,他会因为这下念欢喜种下善根。希望大多多注意。

我们还是回到《金刚经》里来。《金刚经》里讲无相布施,它劝我们要在日常生活里布施。我们虽然不能做到无相布施,但我们在布施时应该减少相的执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然这很难做到,我们要慢慢去做,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不可急于求成。

2、无我度生

佛教中讲发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奉献人生”的意思就是要度众生,这是用现代语言表达的。《金刚经》里说度众生要做到无我度生。“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说众生的种类有很多,有胎生的,我们就是胎生的;有卵生的,鸡就是卵生的;有化生的;有有色的,像我们有形体存在的是有色;还有无色的;还有一种有想,有思想的存在。十法界中,除佛界外,其他九界都要度化。要度所有的众生,这是发大心。怎么度?在寺院门口经常有很多讨钱的人,我们给他钱,这样并不究竟,我们度众生并不是说给他饭吃,给他钱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告诉他们道理,使他们能够产生一种向善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办法。

《金刚经》里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大家都知道,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我们要使他们明白佛法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是我们度众生的最主要目的。《金刚经》中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所以说《金刚经》很徽妙,它劝你去做善行善,它劝你要产生般若智慧。要真正地度众生,要无众生可度才是真正的度众生。这是因为我们凡陵在观念上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种相都使我们产生执著。“我”是能度众生的人,“你”是所度化的对象,这种种都产生一种相,产生一种执著。就像我们平常在人际关系里面,我们讲,这是我的朋友,那不是我的朋友。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我之间产生一种差别。就是因为有这种差别,使我们的心量不能广大。你布施有相,布施有一个“我”存在,那么你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来。同样,度生有一个我存在,你度生的慈悲心就发不起来了。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篇六

1、孟子一般来说是对孔子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仁的方面,直接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性善论。

认为仁、意、礼、智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不过不曾切己反思罢了。作为性善论的基础就是“四心”,即所谓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又叫作良心和本心。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2、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王道主义”。就是要学习古代圣王的做法,崇尚德治,“以德服人”,使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3、在提倡王道主义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就是名贵君轻论。“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核心是讲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了说明民贵君轻的合理性,还借助了天的力量。“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名受之”《万章上》这就是说,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天意的真正意义在于民意。

4、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继承。“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然这里要明确的是,孟子的利,有两个不同的向度。首先是治国方略意义上的。“义”特指王道,“利”特指霸道,分别代表不同的治国方略,是对立的。

其次,是人畜之分意义上的。在这里孟子不否定人必须有一定的利才能生存。主要是一种选择:凡是只选择利,便与禽兽无异;凡事都选择义,便成为一个善人。如何才是真正的善?用孔子的话说是:过犹不及。就是所谓的“中庸”,切记这里的中庸有“时中”的意思,它要求人们必须不断考察事情的客观环境,随客观环境的变而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

大致来说就这几个重要的方面吧,感兴趣还可以具体深入的研究,比如孟子性善论的可能性问题等。

日语课文日常の思想总结篇七

首先,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提出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党力求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所要经历的初级阶段。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得全局性、总体性判断。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20xx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基于这一背景,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xx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该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基本途径。“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党的xx大在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之后,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内容是: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三方面同时进行,整体推进。

其次,党的纪律是根据党的性质、纲领,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确立的各种党规党法的总称,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xx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章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大法。每一个共产党员模范地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党的纪律又具体分为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等等。党员在党内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既是党的纪律的执行者,又是党的纪律的制定者。党的任何一项纪律都是在党员或者通过其代表进行充分自由讨论和批评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既符合党的根本利益,也集中体现了大多数党员个人的意志。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