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社会分层书籍 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模板5篇)

最新社会分层书籍 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模板5篇)

时间:2023-09-23 19:41:17 作者:翰墨最新社会分层书籍 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会分层书籍篇一

者:(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主编:方文 译者:高明华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专论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之间发生了什么,社会群体内部又发生了什么;群际行为和群体过程是怎样的;成为一名群体成员(即“归属”某个群体)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本书讨论了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目的是为了指出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的局限和缺点,并进而提出代替它们的社会认同路径。这本书对于社会心理学当中的社会认同路径提供了一种导论性和概览性的介绍。

p18社会认同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和方法(approach),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理论类型(type),一种接近社会心理的独特方式(way)。同时,它也是一种理论(theory),因为它包含一系列相关联的命题,经验上可检验的假设就来自于这些命题。

本书精心总结社各认同论的主要概念基础:一是关注群际关景和积极特异性,此谓群际关系的社会认同论;二是关注群体作为整体和范畴化认知过程,此谓群体的社会认同论或自我归类论。

社会认同在社会影响、语言和沟通中的作用,尽在此书之中。时光流逝,社会认同论的权能且用且涨,魅力不减反增,全球学界从者云集。二十年来,社会认同业已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家思考群体和群际关系的方式为之一新。作者简介:

迈克尔·a·豪格(mictlael ),现任克莱蒙研究大学行为与组织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同时,他也是《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的副主编。他与本书的另一位作者阿布拉姆斯共同创办了《群体过程与群际关系期刊》,并任该刊物的编辑。

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dominic abrams),现任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群体过程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心理学会研究委员会主席,实验社会心理学欧洲协会执行委员。关于译丛主编:

方文,男,汉族,1966年生,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主要内容:

一、社会认同路径:背景与内容

二、群际行为

三、从刻板化到意识形态

四、内群行为:群体内过程

五、社会在场和社会表现

六、从众与社会影响

七、语言、言语和沟通 重要概念:

1、社会范畴与范畴化p18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的发展进程中。社会认同被定义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group membership)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taifel ,1972a:31)。在这里,社会群体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体,这些人有共享的社会认同,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感知到他们这些人属于同一个社会范畴。”(turner , 1982:15)认同,尤其是社会认同,和群体是不可分割的。

p24人们主要是从他们所归属的社会范畴那里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概念)。p25范畴化产生了一种增强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tajfel,1957,1959)。个体属于许多不同的范畴,因而,他们潜在地有许多不同的认同资源可资利用。

p27当范畴对于个体来说是重要的、显著的、密切相关的、关乎个人价值的时候,增强效应更加明显。那些认为某一特定范畴更加重要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加刻板化——我们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有偏见的”。对人的范畴化很少(如果曾经有过的话)是以公正客观、不掺杂私人感情的方式进行的,中立的立场只有在鸟类学家对鸟进行分类时会存在。p40“范畴化”基于相对无意义和任意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

人们倾向于根据他人与自我的相同与相异来对其他人进行分类;人们不断地将其他人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同一范畴的成员(内群成员),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不同范畴的成员(外群成员)。

自我范畴化过程的结果是自我与其他内群成员相似性的增强,以及自我与其他外群成员相异性的增强,这就是自我刻板化。确切地说,自我范畴化使自我感知和自我定义更加需要参照个体对群体或群体原型的定义性特征的再现/表征。

p28自我范畴化同时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它使某人认为自己与该范畴的其他成员是相似的,而且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自我范畴化将某人自身放置在相关的社会范畴里,或者将群体置入他/她的头脑当中;另一方面,自我范畴化会让个体在某些维度上做出与范畴相符的行为,这些维度就是划分范畴的那些刻板化维度。自我范畴化是将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

2、“还原论”p16

一种阻碍我们正确理解事物或现象的元理论缺陷,倾向于以更低层次的概念或语言来解释某种现象。以我们的目的为例,分析的层次(从高到低)是社会历史学、社会学、小群体动力学、个体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也就是说社会历史学可以被社会学所解释,社会学现象可以被群体动力学解释,群体动力学可以被个体特征所解释,以此类推。这看起来意味着,到最后我们可以用物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原型)解释所有更高层次的现象。

许多传统的社会心理学都是还原论的,因为它以个体特质解释社会群体,也就是说它们是个体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危机可以被归因于还原主义的理论化过程。

p17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欧洲路径能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变动关系,同时又没有将其社会学化和个人化,也就是说,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的目的是要探求人类行为的社会维度。(hogg 和abrams,1985;tajfel,1984)

p19社会认同论用社会范畴来表明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这一点与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视角有相同之处。

p21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受自我概念的调节,“自我”本身产生于生活中个体间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不断调整。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性的(symbolic),因为行为不仅仅是实用的(functional),它更是表达的(expressive)。象征符号是在成员之间达成共识的或者是共享的(为了实现交流的功能,它们必须这样),因而通过以和他人相同的方式将自身符号化,或者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我们将自身建构为社会之物(social objects),或者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p22在我们、我群或内群与他们、他群或外群之间存在着分别。我群内部人之间的关系是和平、有序、规范、治理和互相帮助的。内群成员与所有外人或他群的关系是斗争或掠夺的,只有双方达成共识,状况才会发生改变。(summer,1906:12)

个世界;内群感知被积极地评价,因为它们提供了“真实的”理解。事实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出,人们通常倾向于积极评价内群的所有刻板化特质,因为这些特质将一个人所赞同的共识与他所不赞同的共识区别开来。

p66社会比较背后的动机是获得良好的自我感知,而实现的途径是偏好内群(即通过偏好内群而偏好自我),因而社会比较过程就会选择具体在哪一维度上增强/夸大相似性或差异。一般它会选择这样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内群比外群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它也会放大内群相对于外群的优越性和有利地位,或者说社会比较过程会最大化内群的积极特异性。

4、挫折——侵犯假说p45

5、相对剥夺p47

7、最简群体范式p60

8、刻板印象p83 刻板印象具有惰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只有在社会、政治或经济发生变迁时,刻板印象才会发生些许变化。当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变得紧张时,刻板印象会变得更加显著,并且充满敌意。如果群体间不是敌对关系,刻板印象不会引发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群际间处于紧张和冲突的社会氛围之中,刻板印象就是有害的,并且也极难改变。

p84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根据的概括化推论,而向最坏处估计,刻板印象是一套完全错误的假定。

9、社会表征p99 社会表征是共享的认知构念,它们来源于日常的社会互动,对于个体在世界中的体验提供常识性的理解。

p101社会表征的出现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社会过程:对熟悉现象的不熟悉的解释因为日常沟通而被同化(曲解、简化等),进而将不熟悉的解释变成了熟悉的,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确切地说,由“合格的”的个体(即“科学家”——最广义上的)组成的小群体为熟悉的现象建构出了高度正式的、非显而易见的、不熟悉的解释。虽然这种解释可以通过正式的教育而得以传播,但是,它们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朋友之间在咖啡馆里的闲谈等)。这就导致了系统曲解的产生,不熟悉的解释经过系统曲解之后就会与人们事先存在的常识性理解和解释框架相协调。这样,一种社会表征就形成了,一种正式的科学理论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而无论社会表征还是常识性理解都是以简化和曲解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以世俗化和庸俗化的形式实现的。荣格清楚地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这样写道:“当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假设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它们是陌生而奇怪的,但是很快人们就会占有这种假设,并且把它们当做熟悉的概念来使用。”

10、意识形态p102 p103意识形态是一系列系统关联的信念、看法和主张的集合,它的基本功能是解释。当然,意识形态不仅仅“解释”,它也决定某种东西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也就是说,它设定了一个问题域。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一套参照术语限定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使“打破”它设定的框架、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感知事物变得几乎不可能。意识形态会将一些矛盾和话题遮蔽起来(人们看不到它们的存在),原因就是这些矛盾和话题没有进入意识形态的具体范围。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某种“思想体系”,具有正统共识的特征,因为意识形态设定了狭窄的解释框架,所以它阻碍认知替代物存在的可能(认知替代物,即能够代替既有社会安排的其他可能的社会安排)。

与群体资格紧密相连。

11、群体盲思p139

12、领导p140

13、聚众p171与从众p199

14、群体极化p223

15、语言p235,包括第二语言习得p255

内容总结:p105 人们不仅需要对世界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通常以一种有利于自我感知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和给世界划分范畴,这样就促生了一个异质性的社会:它包含许多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为争夺支配地位和承认而斗争。个体的范畴化认知过程会导致对群体的认同、群体在心理上的形成以及一种增强效应。在群际背景下,增强效应是一种刻板化行为。之所以说它是刻板化的,是因为它极尽可能地增强或夸大内群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体现在信念、态度、价值、归因和行为等方面。整个过程在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这样一种需求:偏好于内群而不是外群,维持或获得一种社会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某些他群的支配地位)。每个群体自身的规范行为和信念,以及他们对内群和他群所持有的刻板印象,都植根于群际关系的动态变化当中,群际关系的变化是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具体地说,社会群体被社会表征或意识形态所形塑,它们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群体存在的背景,社会表征和意识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解释事物本质的需要。大规模的复杂事件促生了服务于事件自身的社会解释或意识形态。它们可以是新形成的解释,或者是对既有解释的改变,也可能是那些长期被压制或者处于休眠状态的解释。

理论进展:p273

社会认同路径深化了我们对一系列现象的理解,它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这一分析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大部分理论主张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群际关系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下列因素而得以解释:人格特征、心理动力机制,或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群际关系也不能以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冲突来界定。伴随着群际行为而产生的刻板印象也不仅仅反映对经验事实错误的认知理解。相反,只有诉诸集体对群体资格的主观感知,群际关系才能被理解,群际关系可以被解释为心理上的冲突、差异等。刻板印象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群体,同时,与大部分群际行为一样,它并不总是直接有利于单个的群体成员。

其次,群体凝聚力、群体内的行为、对群体规范的遵从和集体性的群体行为,所有这些现象都不能以个体之间因满足需要或寻求信息而产生的互依来解释。群体被认为是一个心理实体,对于那些被吸引进入群体的人,群体会告诉他/她什么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应当遵循哪种规范,集体行为的恰切目标是什么。将自我范畴化为某一群体成员的过程会引导信息的寻求、与他人情感纽带的建立以及自我在规范中的融入。

p274最后,不能认为语言和沟通的本质是稳定的和限制性的,相反,语言和沟通是一个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认同才能成为他人的象征;同时,语言和沟通过程也界定了群体间的关系。社会不能被当做是一个仅仅提供背景的外生变量,这种主张贯穿我们分析的始终。

社会认同路径正充满着勃勃生机,它不断为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和研究注入令人振奋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现象可以应用社会认同路径来进行解释(如群际接触、少数人影响、领导研究、个体间吸引、第二语言习得、权力、多元群体背景、服从和显著性等)。

社会分层书籍篇二

在过度组织化的社会中,人竭尽全力也无法跳出这张大网,我们只有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才能反过来影响社会。这点是弗罗姆从人性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体现,对此,我对马克思更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弗罗姆的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关于人异化的思想,因而他坚信马克思晚年的思想中已经种下了集权主义的种子。但他对马克思的批评是谨慎的,怀有敬意的,他试图保存他的思想中所有有价值的因素。

弗罗姆在书中分析了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性格特征。在19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性格是:竞争、囤积、剥削、权威、侵略以及个人主义;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社会性格方面有了较大的不同,市场型社会性格占主导,剥削方式更加“合理”,社会更加文明,上个世纪的禁忌、抑制系统几乎完全消失了。弗罗姆在论述资本主义兴起时表达了是社会制度把人摆在了第二的位置上,在这样的社会之下,人与他的自然本性和他的真正需要异化了,正如马克思所说:“并不是个人被自由竞争解放了,而是资本使他自由。”由此得出了市场逐渐统治人的结论。书中提到了梭罗的一些观点。梭罗说:“如果一个人因喜欢森林而每天在林子里散步半天,那他就有游手好闲之嫌;如果他是一个投机商,整体督促人砍伐树木,弄得土地一毛不拔,他反倒被尊为勤奋,有事业心的好公民。”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利己主义的囚徒,感到不安全、孤独,而无法享受天真、单纯、朴质的生活。而人只有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才能在尽管短暂、危险的生命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中也提到了罗伯特·欧文的看法,在欧文看来,新社会的目标不是增加生产为主,而是要完善人类,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性格的心理学分析基础上的。最后弗罗姆借助杜尔凯姆的观点总结出,个人摆脱了一切真正的社会束缚后,却发现自己被遗弃,被孤立,从而日益消沉,社会成了“一盘散沙”。换句话说,我们有了繁荣和自由,却依然是“机器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加强了对自然的统治,然而,在建立一个新的工业机器时,人类却掉进了自己一手设计的陷阱中,在使人成为机器人,并简单地死去这一点上,弗罗姆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完全毁灭核战争,或者在“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主义”的形式下重新发现我们人类。我们发展科技,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为了追求更便捷、更文明的生活,而不是使人成为机器的“傀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在课堂上,我第一次听到老师说奴隶不想获得解放时,我不禁感到惊讶,一直以来不都强调要解放奴隶,使他们获得自由和人权,为什么他们不想获得解放呢?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才有所了解,科技的发展使大机器生产普遍出现,在机器面前,人类成了机器的奴隶,工人的工作甚至比奴隶还辛苦,因为奴隶在工作时,起码可以找机会偷懒,但是在机器面前,工人只有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稍微有点不注意,就会中断整个流水线工程。正如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里面的片段一样,卓别林演的夏洛克就是在混乱时代的下层小人物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因为他在再也受不了工厂里不断加快的传代式的工作线,最终被弄的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出院后经历了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使他觉得最好的容身之地竟然是监狱。夏洛克从一个被压迫的工人到精神病者,最后成为要为温饱而甘愿进监狱的流浪者,这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吗?从一个受尽压迫的小人物身上反映的是社会的黑暗,资本主义的罪恶。而这部电影正是选择了这样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特定的角度来诠释流浪者的悲哀,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也表现了人类在机器面的异化的表现。

弗罗姆在字里行间突出地表明了人类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激烈的谴责,但作为一名仁慈、充满人性的学者,他又考虑了从何处才能找到诊断社会“病理”的问题,最后他认为必须建立在必要的人性概念之上。他把人的诸多根本需求总结为“交往的需求、超越的需求、寻根的额需求、身份感的需求、方向嗯和贡献结构的需求。”在对人的社会性进行详细的解剖后,对如何建立健全的社会给出了种种探究。弗罗姆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类的需求的社会,这里所说的需求是客观的,可以通过人类的研究确定下来的。书中提到了弗洛伊德主张现代人的痛苦是由于本能冲动受到过多的压抑,以及由此造成的神经症的现象。根据弗洛伊德的主张,弗罗姆得出了结论:“只有当工业和政治的体制、精神和哲学的倾向、性格结构以及文化活动同时发生变化,社会才能达到健全和精神健康。

弗罗姆主张个人是否健康从根本上将并非个人的事情,而取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结构。对此,他作出解析,一个健全的社会能够提高人爱自己同胞的能力,去享有创造地工作,发展他的理性和客观性。相反,一个不够健全的社会是一个制作相互敌对和猜疑的社会,它把人变作供他人利用和剥削的工具,剥夺热闹的自我意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既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又能阻碍人的健康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要健全社会的重要原因。弗罗姆提出了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是他人实现其目标的手段,而永远是他自己的目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是中心,而所有的政治经济活动都服从于人的发展这一目的。按着良心去行事,被看作是根本而必要的品质,每个人都关心社会的事务就像关心自己的事务一样。健全的社会是人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而负责人的参与者,还能促进人的团结,激发人的理智的展现。此外,弗罗姆还特别强调了文化转型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人物是让人们牢记我们的文明指导我们前进的理想和准则,他还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远远不够表示遗憾。对此,他主张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保证成人教育的可能,正像今天的社会能够保证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一样。

弗罗姆最后归纳说,人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才能保护自己,免受自己的疯狂所引起的后果的影响。健全的社会适合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根深蒂固于人的 3 生存条件。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相爱相处,使人通过创造而不是破坏来超越自然,让每个人获得自我意识。然而,建立这样的社会,人类还需迈进一步。我很认同弗罗姆的这一看法,使社会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最终获益的仍是我们。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同他人、同社会、同自然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不断探索中走向社会健全的道路。

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他把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方法与历史学的、社会学的和哲学的见解进行综合的本领。读了《健全的社会》,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对人的主体性研究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科的交汇点。另一方面,从弗罗姆的论述中,客观地揭示了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深刻的精神危机。当然,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处于弗罗姆固有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在《健全的社会》中,弗洛姆的观点中有许多根本性的缺陷,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评论有些也有失偏颇,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探索社会潮流的同时要对作者的观点加以分析、鉴别,吸收其中的有益观点,做到科学、实事求是的研究。

读完弗罗姆的著作,让我获益匪浅,从书中我看到了热闹的主体性以及人的社会性,也了解到了弗罗姆对通往健全社会的一些观点。在众多的西方哲人的思想论潮中,我虽不能一一理解透彻,却也有些许领会。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收益所在。从弗罗姆的著作延伸到现实的文学作品阅读,我也明白了,作者在论述某些观点时,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个人信仰等固有的局限性,会导致一些观点上的偏见。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著作中要对作者以及其生活的年代有大概的了解,方便我们在阅读是,不至于被某些局限性的观点所影响。这样有利于我们分辨著作中的有益成分与不切实际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并使阅读获得最大收益。从书中我们也可以感悟到人类应该致力于关注社会现实,不仅要从自身的角度找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而且要批判的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与社会、自然形成和谐的平衡关系。

通过对弗罗姆的《健全的社会》的阅读,引发了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事实 4 上,正如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所言,“与其他有生命之物结合在一起,与他们相关联,这是人的迫切需要,人的精神健全有赖于这种需要的满足。”社会属性的建构也正是人的生存所需。这种社会属性的生成与延续,需要的是人对自身社会性的明确、对社会中的他者的认知与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群体的渗透与融合。弗罗姆眼中的健全社会,需要的是在充分唤醒自身存在感的自我基础上,能够充分融入社会环境之中,积极而有创造性的构建起真正由人所创造的社会。弗罗姆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虽然物质丰足、科技发达,却是一个不健全的社会。在我们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片面追求利润等社会疾病。我们应该真正做到,既努力发展经济,又做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避免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人的问题,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关心人的利益问题,加强人格精神的培养。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了解现实社会的积弊,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高效的解决办法,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利于建立健全的社会。

社会分层书籍篇三

——读《社会实在问题》

吴俊蓉(2014级114030505001)

《社会实在问题》是阿尔弗雷德·许茨许茨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学术论文集,但生前并未来出版。该书通过人的“常识世界”的视角来观察整体世界,探索和概括它的基本特色,并且勾勒出它的多方面联系,以建立关于世俗实在的哲学——有关自然态度的现象学。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社会科学方法论;现象学与社会科学;符号,实在和社会。理解常识生活的最高实在是理解许茨的著作的线索,也是反观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一种新的视角。

许茨认为,“常识世界”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着,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并且是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它是我们进行各种行动的场所,是我们对行动作出反应的场所:我们不仅在这个世界中活动,而且也影响这个世界。常识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自然态度获得的,自然态度就是类型化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活动、并且解释这个世界。个体的“生平情景”、“现有知识储备”、“社会基质的坐标”构成了其认识世界的基础,个体与个体的“主体间性”、“行动”和“设计与角色”构成了交互式的“常识世界”,并使其自身得以解释。

许茨对“常识世界”的哲学阐释以社会现象学为其基本构架,结合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打开了有别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方式的另一扇窗。再结合现象学其他流派所关注的有关意向性的理论和“在场”与“缺席”、“充实”与“空虚”、“居间”等等范畴,我们就会发现,现象学其也给人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同样异彩纷呈,并充满了人文关怀。现象学所构筑的这个世界,在谈论整体的时候,也让心灵想到自我;它不仅反对现代科学的自我遗忘,也反对后现代的自我否定;它帮助我们思考最初与最终的议题,而且有助于认识我们自己。

由此反观我们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输方式的知识化和科学化与所处地位的边缘化的现状,这其间当然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直接相关性,但地位的边缘化又何尝不是传输方式的知识化和科学化所导致的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路径恰恰就在于其对主体生活世界的认识与介入。这也即是现象学的“常识世界”能为我所用的缘由所在。

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的现象学对世界的整体观照与以人的实践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世界观照无疑是我们把握世界的完美结合,但二者如何相互贯通却依然悬而未决。

社会分层书籍篇四

尚会鹏先生于2001年出版的《种姓与印度教社会》这本书利用社会人类学家的调查报告和大量的文献材料,对种姓制度的起源、概念、构造特点、变化、种姓与印度教社会的理论等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共十一章,内容详实,我主要选取了部分章节对印度种姓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种姓制度与瓦尔纳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在印度种姓制度中,除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为数较多的贱民阶层——不可接触者。贱民的来源是复杂的, 但总的来看由两大类构成:第一类大多数是居住在雅利安社会圈以外的落后部落。第二类来自瓦尔纳社会的分化,如世代从事“ 不净”的职业,而成为不可接触者或是由于战乱、迁移、违犯种姓法规、杂婚、犯罪等原因离开或被开除种姓集团者。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备受歧视。

二、种姓的隔离与对立 印度种姓的隔离与对立可归为以下六点:

(一)血缘。在种姓制度下一个人生下来就被认为属于他父母所属的集团。种姓成员的资格不是由于自己的选择, 而是由出身决定的。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不像现代社会那样基本上取决于职业、学历、基于、能力等后天因素,而是取决于其侥幸出生的那个种姓。

(二)等级制。除了四个“瓦尔纳” 等级之外,各瓦尔纳中又有很多以职业区分的种姓集团——阁提, 他们又分为很多等级, 并一直为各自等级的高低争吵不休。

(三)饮食与社交的限制。一般说来, 一个人只能接受本种姓成员的食物, 但低等种姓可接受高等种姓的食物, 而后者则绝不能接受前者的食物。高等种姓不能和低等种姓接触, 而且要保持一定即离, 以免受到沽污。

(四)职业的限制。每个种姓或种姓集团都有其世袭的职业, 职业的贵贱和种姓的高低相符合。但农业和从军却似乎是人人都能从事的职业。一个印度教徒出生后必须按照其种姓的职业谋求生路, 如果违反规定, 从事高于或者低于自己种姓的职业, 都会被视为有罪而受到惩罚。地位最高的职业是从事祭祀的婆罗门, 地位最低的则是那些从事清扫工作的贱民。

(五)婚姻的限制。种姓内婚制是种姓制度的主要特征。按照印度教法典的规定, 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通婚。如果违反规定, 就会受到处罚。由于印度教重男轻女, 在婚姻制度上也对男子网开一面, 允许高种姓的男子娶比自己低一个种姓的女子为妻,这种情况称为“顺婚”, 虽不鼓励, 但可以容忍。而一个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则被视为大逆不道, 被称为“逆婚”, 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被开除出种姓, 他们的子女沦为“贱民”, 在社会上永远抬不起头来。

三、种姓的结合

种姓制度在印度存在了几千年而且至今还如此有生命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入手的,即贾吉曼尼制度和印度教宗教哲学。

(一)贾吉曼尼制度——种姓结合的纽带

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将社会中的人隔离起来,但是同时这种隔离是相对的,在另一方面由于种姓制度中贾吉曼尼制度的存在,使得种姓制度成为一种高度协调而精妙的机器,它的好处在于避免了不同种姓集团之间的冲突。这种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分工同种姓法规的结合。在这种体制下,服务种姓处在奴役地位,为高种姓提供的服务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一切杂役。双方没有任何协议、合同,完全凭感情和信用维持。报酬一般也是不计量的,除了付给粮食和提供服务外,有时还给予小块土地或借给耕牛、农具,在重大节庆日子给一些礼物和“小费”等。而所有这些交换都是由礼仪和习俗规定了的,世代不变。在这种以劳动分工为主要内容的贾吉曼尼制度下,种姓间的利益要求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由于种姓法规的规定,某些种姓不能从事种职业而只能依赖其它职业种姓。比如,清扫、搬运尸体、洗衣等被认为是污秽的,高种姓不能从事,只能由“污秽”种姓来完成。这样,便把彼此对立的种姓集团从经济上联系起来了,就连那些最下层的不可接触者,也成为这个体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印度教的宗教哲学——种姓结合的胶合剂

仅仅是社会的宗教追求方面的事实上的需要, 还不足以必然地促成对不同种姓的区分。而在宗教理论上为区分出高低贵贱的种姓制度提供必然性根据的主要思想, 是印度教的业报轮回学说、洁净与污秽观念。

1、业报轮回学说 轮回转生观念是印度教最基本的信条之一。按照印度教的轮回学说, 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生命之物都有灵魂, 而个人灵魂(阿特曼)则是宇宙精神(梵)的直接表现, 它是永恒不灭的。个人灵魂寓于现世的身体之中, 随着此世生命的结束, 灵魂从朽坏了的身体又转生入另一个新的身体。灵魂在世界上的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轮回流转中, 其自身所施行的一切行为的总和, 构成了一个连续的、首尾一贯的因果报应的链条, 这就是印度教徒所相信的、神秘地决定人生命运的“业”, 而人们在现实身体、能力、财富、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就是由这种神秘的“业力”所决定的——不管有没有一种隐秘的超自然力量,在背后记录每个人的行迹并安排其命运。更具体地说, 在灵魂不断转生的过程中, 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实际上是业力在伦理上的善恶属性: 善业有善果, 恶业则有恶报。

2、洁净与污秽观念 以上所说的个人灵魂的业力, 实际上是难以被用来具体地测量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神圣性程度的, 因为它太过于抽象精微, 不便切实掌握。然而, 印度教关于洁净与污秽的思想, 却提供了具体到现实社会中种姓划割所依据的可以操作的标准,尽管这种划分有些模糊。印度教倾向于把宇宙万物看作一个有差等的序列,人类世界只是其中的一段。在复归于梵的阶梯上每一个人都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种姓地位实际上表明了人和梵的距离,或者说是人在这个阶梯上所处的位置。而在这个序列中, 自然界、超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物, 同时又是依据“洁净” 与“污秽”的标准来分类定级的。

这种观念用之于人类社会, 便成为种姓划分的重要思想依据。社会中各类职业连同从事这些职业的人, 也划分出洁净与不净来, 并依此排列人的地位。祭神、讲诵吠陀经典等与神有关的职业, 被认为是最洁净的, 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婆罗门)当然也是最洁净的。被认为最污秽的职业则是与杀生有关的职业和接触人畜排泄物的职业, 以及亵读牛的职业。从事这类职业的人, 也被看作是最污秽的, 他们通常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贱民”。

四、种姓制度的影响与作用

种姓制度使等级观念成为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它深深地影响了印度社会。其一,它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百姓的思想。受剥削、受压迫最深重的贫困阶层对于社会压迫和歧视逆来顺受, 从而减少了对国家统一和文化传统构成严重冲击的大的社会动荡, 一定程度保护了传统社会、文化的继承。同时, 这种保守的思想特性也直接影响了社会进步的速度, 使得许多陋习糟粕继续存在, 不少人抵制新鲜事物、特别是吸纳外国文化等, 对引进外资等方面顾虑较多。其二,种姓意识妨碍了受压迫最深重的人民的团结。不同种姓集团因利益的差异相互倾轧以及印度教扩散分离的世界观使得他们无法团结一致, 从而削弱了其战斗力, 其作用也相应受到影响。而不同种姓间的冲突至今仍是一些地区血腥仇杀的导火索, 成为社会暴力的起源之一。其三,有些低种姓人一方面通过反对高种姓婆罗门的运动争取平等的地位, 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仿效高种姓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改变自己的宗教仪式和传统, 直至宣称自己为较高种姓。某些亚种姓群体通过这种做法提升了自己的等级。体现了在消除歧视、争取平等的过程中, 不少人依然看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作用。

总之, 种姓作为在印度存在了几千年的社会制度, 其特点和作用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 但短期内难以彻底消亡, 它对印度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值得研究。

社会分层书籍篇五

《决策过程》一书是由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在1968年撰写的,拿上这本比自己年龄还要大许多的书,体会到了前人的智慧和经典的魅力,给了我很多反思和思考。

一、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是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当代西方著名学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首席讲座教授,曾于1980年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作为政治学家和比较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教授在政治学领域的研究中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他以对“政策”的分析研究饮誉美国政治学界。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和福利》、《政策分析》、《渐进调试》、《民主的智慧》、《决策过程》、《政治与市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可用的知识:社会科学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等等。本书的部分思想是《渐进调试》的进一步阐发。

本书的主要理论“渐进决策”模式产生的理论背景主要是基于对理性决策模式的挑战。在二战后,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行政学家关注政治决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理性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是从规范的角度考察问题,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早期经济理论的影响。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人”知道全部可能的行动,知道那种行动能得到最大的效果,知道所有的可行行动中挑选最好的一种。受这种理论的影响,理性的决策模式认为人在政治决策中也是可以非常理性的。

不久,理性决策受到了另外两种决策模式的挑战。一是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二是本书的作者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两种模式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都从实证的角度对理性的模式作了分析和批评。如果说西蒙也还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探讨政治决策的话,那么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政治决策。

二、书中主要观点

《决策过程》一书以渐进的决策分析战略和多元的决策模式对一些长期以来较有影响的决策理论和模式,特别是理性决策模式和精英决策模式作了回答。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过程只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的政策稍加修改而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看上去似乎行动缓慢,但积小变为大变,其实际速度要大于一次大的变革。政策上大起大落的变化是不可取的,往往“欲速则不达”,它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作者认为,决策所以是渐进的,在于西方民主体制中政府推行的政治是渐进的政治,这表现在政党和政治领袖对基本国策的看法是一致的。在竞选时,他们仅对每次政策提出渐进的修改。政党本身的政策也是渐进的改变。林德布洛姆在书中极力赞扬渐进主义的优点,称渐进主义为“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

三、著作结构分析

作者将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决策分析;第二部分为权力运用;第三部分为总的观察。在本书的第一部分(1-4章)作者批判了理性决策模式,并阐述了他的渐进决策分析理论,接着就在第二部分(5-11章)转入了对决策过程的具体分析。其分析是围绕着社会中各种力量在决策中的权力运用而展开的,环环相扣,逐步展现了西方国家决策过程的真实面貌和面临的种种困难。最后一部分是对整本书的一个补充内容,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决策的整个过程,对政治的偏爱、统治精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首先,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认为理性决策模式的缺陷在于五点:(1)界说政策问题的困难;(2)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充分的信息;(3)确立目标或价值观的困难;(4)时间限制;(5)分析的代价昂贵。除此之外林德布洛姆还认为,在政策中还含有分析无法解决的价值因素、效率因素、其它分析不能取代的政治因素等。但是分析并非没有一点用处,分析往往作为说服工具,在政治相互作用中成为官员控制其他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其次,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作者阐述了人们如何依照准则在政治相互作对中运用说服、权威、威胁交换、党派分析、讨价还价、相互控制和调节的手段达到影响决策过程的和目的。一方面,在政策制定主体问题上,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政党、直接决策者、利益集团、投票人、公民等多个政治主体。各个主体在政治活动中处于动态的、相互影响的环境下。另一方面,在政策的制定问题上,他认为,在行政、立法、司法部门制定的少数最重要的政策过程中,政策制定权被广泛地分散化,但仍掌握在少数精英阶层中。在行政、立法、司法部门所制定的政策之中,大部分政策是由官僚所制定,精英阶层对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大的影响,普通公民阶层也参与政治的相互作用,但在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林德布洛姆认为,官僚的政策制定即公共行政决策其实是个渐进过程。

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决策梯子和重建性领导、政党、直接决策者、利益集团领袖以及其他领带人并不是只对公众的偏爱作出反应,他们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告知、说服和教导公众。因此,政治领袖在决策中具有巨大的回旋余地。此外,在现实中不存在统治精英,决策一定是一个复杂的合作过程,“虽然大多数公民对政策的影响很小,一些精力充沛,富有才干的公民对政策产生相当的影响。”

总之,本书主要分析了渐进决策模式和多元决策结构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使我们的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美国政治的动态方面。

四、本书观点评述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基友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的小心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对比渐进决策模式的是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渐进决策模式不同的是:西蒙仍然是在传统的纯粹理性主义决策模式的框架下,进行了相关的改进,并提出了他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有限理性”模式对“理性”模式做出了逐条批驳。认为:

1、决策者事实并不具有有关决策状况的所有信息;

2、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3、决策者的选择行为受所得信息的实质和先后次序的影响;

5、决策者的能力在复杂的决策状况中受到限制;

6、决策行动受到决策者过去经历的影响;

7、决策行动受决策者个性的影响。林德布洛姆则不同,他的决策思路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计划,主要是依据复杂的准则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互相作用来一步一步地确定政策内容,最后才形成在这以前不为人知的决策,这基本上属于一种非理性的、非程序性的渐进过程。

这两种决策模式并没有对错之分,两者的运用只是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来具体的运用,依据两种模型的相关理论。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适用于技术类决策或用于特定组织的决策过程中,如企业,学校等组织。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更适用于政治生活的现实,适合作出一些较重要的国家决策时使用。

五、现实的思考

在阅读本书的渐进决策模式过程中,不断浮现的是我国即将出台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历来是两会最热民生话题之一。“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是指将来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

从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的优缺点来分析我国的渐进式延退政策可以看到,首先,考虑到原先退休政策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长,如贸然实行一步到位的延退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利益相关者的排斥,加之社保政策关乎每个国民的生老病死,国民的关注程度较高,一步到位的政策会造成人们心理和行为习惯的震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为保证现行计划的连续性,延退政策只能是渐进的。其次,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的渐进性也是由技术的困难造成的,任何一项决策的作出必然要与时间、信息等因素相关,因此,必须在作出决策后对所做决策边执行边修补。社保政策的重大性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采用渐进式的决策模式有助于及时对已实行的政策进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总之,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将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目标,这点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目标相一致。

但是,本书的一些缺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作者回避了一些问题,如决策阶层是属于什么样的人?他们有没有因自身的阶级和地位而产生的价值观和利益?如有,这些因素在决策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次,渐进决策比较适宜安稳的、变动不大的环境,一旦社会动荡或者发生巨大变动的时候,渐进决策的特点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随意的使用。

相关范文推荐
  • 09-23 最新工作经验简历英语(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 09-23 2023年三年级下学期英语教育计划表(通用5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
  • 09-23 2023年公司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实用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
  • 09-23 最新中班美术活动乐器教案及反思(汇总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给大
  • 09-23 2023年安装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
  • 09-23 2023年制作活动钟面 小班亲子制作活动方案(汇总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 09-23 2023年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反思(模板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
  • 09-23 最新期末总结的自我评价(优秀5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 09-23 2023年初中数学计划书(优质6篇)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初中数学计划书篇一
  • 09-23 2023年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优秀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