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2023年孔子的思想仁政 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汇总6篇)

2023年孔子的思想仁政 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汇总6篇)

时间:2023-09-23 21:10:57 作者:LZ文人2023年孔子的思想仁政 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汇总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孔子的思想仁政篇一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士可忍,孰不可忍?

4)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9)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1)不学礼,无以立。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的思想仁政篇二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过,则匆惮改。

10)不迁怒,不二过。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孔子曰:“有教无类。”

13)孔子曰:“因材施教。”

14)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5)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的思想仁政篇三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1】

摘要:在东方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产生影响。

解读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教育具有启发和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因材施教仁教学思想启示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据记载,孔子门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是因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无论贫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都有接受的权利。

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这并非孔子受他的礼,而愿意教他学习,只是“束”是当时人们都能承担的,任何人均可到他们下接受学习。

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故事跟能说明孔子对待受教育者资格的要求。

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

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肯进取,不管其曾经怎样,只要现在能洁身自爱,以求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就不可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

充分说明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二、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

1.教育方法

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因材施教,根据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子路》)这就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了解。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雍也》第21章)意思是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

此举虽无“因材施教”四字,但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充分说明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指: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

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

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句中一“启”一“发”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这个方法对当代教育具有启示的作用。

2.教育内容

孔子教育内容:“孔子教学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道德教育内容:仁与礼、孝悌、忠信。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意指: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说明仁礼在教学的重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意指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这是孝悌充分体现。

子曰:“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意指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强调忠信在教育上重要性。

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儒学思想中教学内容后又增加“六艺”,包括为礼、乐、射、御、书、数。

包含了道德修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和训练。

孔子教学不以书本为学习全部资料,而是在书本学习同时,在生活中也同时学习。

这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3.教育目标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意指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人学习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而在培养目标上,孔子注重“举贤才”为国家培养人才也是孔子教育的目标。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与孔子的举贤才是一致的,从这句话中就体现了孔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

孔子告诫学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孔子推荐学生担当政治事务,在举荐人才时有原则,首先,学习不优异,不可做官:其次,要在国家政治开明时才可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所以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只有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和“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对历史的贡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展了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重视文化的传承,对教材进行建设,为后世儒家奠定了进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更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通过他自己证明了这一说法,对教育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思想,从而选择适合学生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从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宋).《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刘嘉铭.《教育公共基础笔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论文期刊:

[3]曲红艳.《孔子教育思想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期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2】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我针对孔子著名的“有教无类”、“乐学”、“因材施教”以及一些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进行浅析。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乐学”“因材施教”“变通”

正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的思想仁政篇四

假期里,再一次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在思想上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生本教育最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

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为“生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要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规范,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范畴。“仁”的含义,《论语》中多次提到,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等。“仁”为众德之首,而作为最高准则,孔子的“仁”学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先天的道德范畴。《论语·宪问》中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从中可以看出,“仁”是先天的道德属性,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仁”,小人是绝对不行的,从而“仁”成为先天的道德精神。

其次,是主观的道德修养。依孔子之见,“仁”是天赋道德,故小人中不会有仁人,君子当都是仁者。然而,现实却会有相悖现象,所以能否达到“仁”又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所以,孔子又谈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等。从中可以清楚看到,孔子思想中的“仁”,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以求达到思想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孔子的德育标准和目标。

“孝”和“悌”是孔子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孝”是父子之间的爱,“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这是“仁”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仁”的学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的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这也正是我们德育的首要目标。

孔子强调德育,并且把他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其实施德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培养学生的道德知识。孔子在认识论方面虽然承认有“生知”、“学知”,但他更重视“学知”。其本人也承认:“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并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其大半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并认为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才能不迷惑,是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才能把遵守规范视为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是所谓“知者乐”(《论语·雍也》)。孔子亦强调知德的重要性,“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第二,孔子强调道德信念与意志的培养。人不仅要知德,而且还要把它转化为道德信念,才能乐之不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必要时要为道德而献身,即“志士仁人,无求生而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还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意志,方能为学修德,他自身的德育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更要求学生要经得起艰苦的锤炼,“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道德的成长,必须克服内外障碍与困难,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第三,孔子强调“行”的重要性。孔子认为“行”比“知”更重要,“行”是德的归结,“的”不能离开“行”。所以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孔子的德育过程,就是要求言行如一的过程,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是听其说,而是看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不能做到知行如一的话,则意味着德育的失败。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将知行合一并纳入德育过程,形成了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对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孔子在毕生的德育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第一,志恒。孔子在德育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要立志有恒,进行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故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立志就要不怕吃苦,不能追求享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不应追求眼前小利,造成半途而废,悔恨终生“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善人,无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述而》)孔子为宣传自己的学说,为天下太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毅然选择苦难之路,一生不变。

第二,律己。孔子的德育重视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孔子言传身教,要求别人做到时,自己先要做到,是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自己先做到了,自己的学生必然也会做的较好。自己做不好,又怎能要求别人优秀呢?“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主张先做后说,或者言出必行,视为“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第三,扬弃。道德的规范就是公共的社会契约,德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过程。人要修德、讲学,否则,会令人担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有错非但要不怕别人知道,而且要决心改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他反对有过错而不改的做法,“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论语·卫灵公》)。他有特别强调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不断地自我监督与反省,“克己复礼以为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同时要勇于自我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对别人的良性发展,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这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修养,对我们今天加强自身之修为,实施德育之目标计划仍为良策。

第四,爱生。今天讲求遵守师德,不体罚学生,其意无外乎是爱生。故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对待学生,坦率真诚,主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弟子情深似海,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泥,孔子闻耗,在院子里仰天恸哭,其情动天地。孔子爱生如子,其德也高,其情也深,所以深受弟子敬爱。他去世后,学生们为其守坟三年,而子路还是不肯离去,又守了三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孔子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春秋末期,在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动荡时期,孔子以其丰富的德育思想和毕生的实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为后人披荆斩棘,杀出了一条德育的道路。他以渊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培养出了许多品学兼优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这在当时和以后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成为“万世师表”。这是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不曾有过的历史地位。

孔子的德育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可穿越时空的界限,其德育思想和方法,今天我们可以批判地继承,并进行发展,吸收借鉴先进合理的部分,充分改造利用,从而推动学校德育的开展和深化。保证社会主义道德在吸收传统道德精华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孔子的思想仁政篇五

孔子的美学思想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从美学角度 研究 礼乐,它的核心是美与善的关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誉满全球,其美学思想更是其思想的精髓之一。一定意义上讲,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美学家之一,他在美学上的贡献体现在诗教、乐教或艺术教育等论述之中。在孔子之前,虽然有关于美的论述,但大多是只言片语的言论,没有形成系统的美学思想。而孔子之美学思想则较为系统完善,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他的“仁学”思想体系出发,对先前的美学思想做了高度的概括,并向前发展了它,以前所未有的形态,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构架。

关键词:论美;感美;审美;用美;美学思想

一、孔子论美

(一)孔子认为美要符合“仁”。所谓“里仁为美”(《论语99里仁》)就是讲的这种美。里仁,代表村里的生活非常文雅温馨,孔子认为这就是“美”。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的美学以“仁学”为基础。孔子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99八佾》)也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的里面没有“仁”的精神作主宰,只去讲究外在的礼节,此时,再去追求什么音乐之美,便没有意义了。所以孔子强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99阳货》)即“美”并不是只看外表的玉帛或形式的华丽,也不是只从表面听些钟鼓声,就以为美,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而是内心里先被“仁”感动。孔子论美的要义必先符合“仁”,孔自特别重视“温柔敦厚”的诗教,正是“美”符合“仁”的最好证明。

(二)孔子认为美要符合“善”。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美学和伦理学的问题常常结合在一起。如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又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99尧曰》)孔子强调之从政应当遵循五项美德、摒弃四项坏的习惯。那何谓五“美”呢?孔子在此处表面上虽用了“美”字,但实际内容却指“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99颜渊》)故而,孔子所言之“美”与“善”明显是相通的。孔子论美,要符合中庸、符合善。

(三)孔子认为美要符合“真”。孔子所论之“美”与“真”也是相通的。事实上,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善真彼此旁通,且有一贯性,相互联结。孔子的“吾与点也”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真”的追求。曾点之“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整个气氛代表一种既无造作,也无矫情,轻松自然、平易近人、亲切真诚的“真”情景。

二、孔子感美,即孔子美感经验形成论

(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即审美主体首先应有理解力,加上被欣赏客体的特性,才能产生美感经验。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99雍也》)根据孔子的看法,如果一个人本身比较倾向仁厚型,他会较喜欢山,觉得山很美。那么这种喜欢山的美感经验是如何形成的呢?此中“智者动”,是一种主体的智力活动,隐含着对主体性的肯定。审美主体要先有种意向去喜欢山,而山又能表现出厚重的现象,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形成“仁者乐山”的美感经验。

(二)主观的生命情调首先要有充分的人文素养,然后才能深刻体悟意境之美。孔子曾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99述而》)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先需经过三层教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然后才能修养出高尚的美感与品味,即达到“游于艺”的境界。由此可见,孔子所认定的美感经验,指的是审美主体的心灵先需经过高尚其志的升华,等充分变化气质之后,才能产生高雅的品味,进而追求意境之美。中国艺术特重意境之美,可说深受孔子“游于艺”的影响。

(三)根据孔子的看法,美感经验的形成,除了审美主体经过仁学的熏陶外,还因为主体性向的不同,才会有不同的抉择,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经验。这种原创性的观点对中国艺术影响极为深远,既开创了中国艺术重“写意”而不重“写实”的传统,也同时肯定了美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通,心中一定先要有高度的人文修养,然后才能对艺术珍品欣赏与“会意”。

三、孔子用美,即孔子美学思想教化社会的作用

孔子的突出贡献还在于把美学作为一种进行社会教育的工具,即通过美育,提升个人的精神人格,进而提升社会高尚风气,从而匡正人心,端正治国之道,也就是要通过艺术的功能来不断激浊扬清,以美育辅助为邦之道、治理国家。如孔子反对“郑卫之声”,就是因为他认为郑声是“淫声”,“雅”“颂”是和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99阳货》)。这也是《乐记》中明确强调的道理:“乐之道,与政相通”。孔子的美育思想在他提倡的“诗教”“乐教”中均可见一斑。

四、结语

本文从孔子论美、孔子感美、孔子用美三部分来浅陋论述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意在唤起世人对孔子美学思想在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孔子的思想仁政篇六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的至今仍被我国教育界沿用。孔子招生的宗旨是“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内容分文、行、忠、信四科,以《诗》、《书》、《礼》、《乐》为教材,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本领。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主要体现在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和言传身教三个方面。孔子的学生对他的道德、学问无比崇拜、景仰,死心塌地追随他,努力实践他的主张和理想。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将他比作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推崇倍至。而这都是孔子言传、身教的结果。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在孔子之前,中国教育主要是“学在官府”,由官府办学,教授贵族子弟。从孔子聚徒讲学开始,才有私人办学,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孔子招收学生的宗旨是“有教无类”。孔子先后共有学生三千人,其中最优秀的七十二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德才兼备、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内容分文、行、忠、信四科,以《诗》、《书》、《礼》、《乐》为教材,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本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的至今仍被我国教育界沿用。综观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具有以下特征:

一、孔子的教学对象是“有教无类”。孔子从30多岁起,即开始他的教学生涯,此后从无间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主张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招收学生,学费并不贵,只要学生象征性地送他几斤腊肉就可以。所以,他的学生有很多出自寒门,譬如颜回和原宪就是著名的穷学生。由于孔子很有学问,而且只是象征性收学费,所以有很多人来跟他学习。他的学生多数是鲁国人,但也有不少是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投师问学的。据说,他前后共有学生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的就有72人。私人讲学,而有这样的规模和成效,是空前绝后的。孔子教学有谋生的考虑,但主要还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人才。孔子鼓励学生从政,还常常把得意门生派出去做官。孔子讲学的目的,实际是借学生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改变社会。由于孔子的门生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的性格才情也各有不同。所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孔子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先进》篇有一则著名故事:政事科的两大高才生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听到了道理,马上就去做吗?”孔子对子路说:“你有娘老子在呀,怎么能随随便便自己做主呢?”对冉有的答复则是“好的,去干吧!”同样一个问题,对子路和冉有的答复却截然相反。孔子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人个性不同。子路是个冒失鬼,要压压他的冒失劲;冉有却有胆小鬼的嫌疑,要给他打打气,把他的劲头鼓起来。“仁”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宗旨和目的,但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又赋予了“仁”以各不相同的意义。例如: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仁。”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所有这些,与其说是孔子对“仁”的解释,倒不如说这是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他们提出的完善自我的具体要求。所以范文澜说:“孔子虽然讲了很多条的仁,一般是讲士的修身法。”这里的“修身”就是“修己”,它是一个人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若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先修其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自己献身事业、献身祖国乃至献身人类的远大理想。

二、孔子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述而》篇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文指文献知识,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本知识;行指礼乐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技能;忠、信则属道德修养范围。《先进》篇又有所谓的孔子四科之说,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门类,也可以说明孔门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人的修养(德行);实用的政治技能(言语、政事);古代文化知识(文学)。而在德、才二者之间,孔子更重视德;在实践与知识二者之间,孔子更重视实践。所以孔门四科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德行,排在最后的是文学。如孔子说过“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表明孔子虽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但却强调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子夏特别爱念书,针对这个学生的特点,孔子特意提醒他不要念成个书呆子。还如在人格问题上,孔子作了严格分界的,它主要包括士、君子、成人、贤人、仁人、圣人。这实际上也就是四种人,因为这里面层次最高的圣人是没有的。尧、舜、禹都是孔子很崇拜的人物,但孔子却从来没有称他们为圣人,譬如,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果有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不是可以称得上仁人?孔子说:“何止是仁人!那简直是圣人!就是尧舜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呢!”仁人是孔子理想人格中的第二层次,尽管他评论一般人的学业和言行时,也都是以'仁'为根据的,可他却从不轻易以此许人。一些国家的贤臣,如楚国的子文,齐国的陈子文,郑国的子产,在孔子面前只是被称为“忠”、“清”和“有君子之道”;而唯独管仲因为辅佐齐桓公“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才得到了孔子“如其仁”的称赞,。另外,还有一种人也可以称作仁人,这就是个体人格相当完善的人。遗憾的是,孔子还不曾承认有谁的人格达到了这一完美的境界,就是他自己也不敢以仁人自居,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如《论语》中有许多篇幅都对德育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例如《学而》篇的第6章对学生进行了伦理道德教育,一共提出了七个要求:孝、悌、恭谨、信、博爱、仁、学文。七者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在家里孝顺父母、尊重兄长是基础,由此类推,才可以做到对大众有爱心。而第8章是教育学生修身之道,提出了五项要求:仪表庄重,努力学习,为人忠信、善于择友,勇于改过。“君子”有特定的社会性含义,是指有一定身份且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第13章主张做人要遵循三个原则:守信用、态度恭敬和依靠亲族。《论语》第14章讲君子的美德,既是夫子自道,也是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不要贪图物质享受,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要走正道。此外,孔子在教学中也很重视美育、即重视音乐和诗的社会作用。孔子认为音乐和诗最能感染人,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养成个人的道德情操。《泰伯》篇提到过“兴于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迩:近的意思。)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说明学诗的目的是做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文艺有普及知识的作用。“可以观”,是说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可以怨”,是说文艺作品能泻导不满情绪,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兴”则是文艺作品中最独特、最本质的作用。“兴”即激发个人的情感,使其努力向上,实际上指文艺作品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孔子最重视的就是这个“兴”。孔子提倡“诗教”,把文艺欣赏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艺活动当作陶治情操、改革社会的重要手段。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现代提倡的美育精神。

三、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孔子很注重教学方法,他的一些教学经验至今仍为后人争相传诵,对今天的教学仍具指导意义。孔子的教学方法,最主要的表现在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和言传身教三个方面。孔子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点拨学生。《述而》篇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弄明白大多数地方,到最后一点疑难的时候,再给以指点。这样,学生的印象才最深刻。孔子还强调做学生要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采取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最生动的体现在教学中经常大量使用比喻手法。如《子罕》篇记子贡和孔子之间的一段回答。子贡问孔子:“有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是把它藏起来呢?还是卖掉?”孔子说:“卖呀!卖呀!有大价钱我就卖。”而从各情况看,子贡实际上是要试探老师是否要出来做官,但他问得很巧妙,也很含蓄。师生双方都是在用隐语,设喻问答,心照不宣,委婉而又风趣。教学相长即理论联系实际,是孔子教学的又一特点。孔子在给学生讲授六经时经常结合当时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六经的思想精神领会得较深,孔子也从学生的发言中得到启发。学生一旦有精彩意见,孔子总是不忘及时给以表扬,并且说自己也从中受益。孔子教学生,不但进行言教,也进行身教。孔子本身就是儒家伦理的楷模,他有高度的原则性,百折不挠的精神毅力,丰富的古文献知识,多种多样的实用技能,达观的生活态度,谦虚和善的待人之道,并且热爱教育事业,从内心深处爱护学生。孔子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还充分体现了自己幽默、亲切的一面。《阳货》篇记载,子游在一个叫武城的小地方做官,把那个地方建成了一个礼乐文明样板小区,孔子一看就乐了,笑着说:“杀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就这么一个小地方,也犯得着这样的力气?子游听了就反驳孔子,说:“人民受礼乐熏陶,就容易管理呀。老师您平时不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么?”孔子马上不笑了,一本正经地说:“子游说得对!我刚才是在玩笑。你们别当真!”还有一次,孔子说自己不想再说什么话了,子贡就说:“您老人家不说话了,那我们跟谁学习人生的道理呢?”孔子说:“你看见天说话么?天不说话,地球不也一样地转么?万物不也一样地生长么?天说过话么?”这简直是小孩和人斗嘴时的口气!《阳货》篇还有两个故事也说明孔子性格中幽默天真的一面。一是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愿意见阳货。阳货让人给孔子送了一只烤乳猪,孔子不好不上门答谢,但又实在不愿意见到阳货,就让学生事先打探明白,专门挑阳货出门的时候,上门到阳货家还礼。谁知活该倒霉,在回来的路上和阳货狭路相逢,阳货狠狠损了孔子一回,孔子只好吃瘪。孔子挨训的神情,和一个偷糖果吃被大人当场捉住的小孩也没什么两样。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孺悲的倒霉蛋去看孔子,孔子不愿意见他,便让学生回话,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不方便见客。可就在学生转告孺悲的时候,孔子又是弹琴又是唱歌。这分明是想活活气死孺悲。可见,孔子有时候也任性而为。综上所述,孔子的这种丰富自然的感情和他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所以,学生们才对他的道德、学问无比崇拜、景仰,死心塌地追随他,努力去实践他的主张和理想。孔子死后,学生将他比作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并且集体在他墓旁服丧三年。这都是孔子言传、身教并重的结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