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最新教案小学英语(实用7篇)

最新教案小学英语(实用7篇)

时间:2023-09-24 01:18:44 作者:温柔雨最新教案小学英语(实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案小学英语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通过算一算、比一次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能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互动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兴趣。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周长以及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今天我们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长方形有哪些特征呢?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观看一场精彩的短跑比赛,参赛的选手分别是乌龟和兔子,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当小裁判。谁愿意呢?大家准备好,比赛马上开始。比赛开始了,(课件演示比赛过程)。

师:到底需要多少花边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计算黑板一周的长度,那黑板一周的长度是什么呢? 生:黑板的周长。

师:黑板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那也就是要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就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经过测量长是34分米,宽是12分米,知道了长和宽怎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师:我们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离出来,按长宽长宽的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一条线段,那这条线段的长度和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生:它们相等。

师:那只要算出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了,谁能列出算式呢?

生:34+12+34+12=92(分米)

师:谁能用文字描述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呢?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师:这是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第一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下面大家自己探索。

师:谁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算法?

生1: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12+34+12=92(分米)师板书

师:你能用文字来表示这种计算方法吗? 生1:长+宽+长+宽

师板书

师:同学们,这种方法可以吗?你回答得很好,请坐。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2: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34×2+12×2=92(分米)师板书。

你能用文字来表示这种计算方法吗? 生2:长×2+宽×2

师板书

34、12、2所表示的含义吗?34是?12是?为什么乘2?

师:这个图形的周长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答完整。师:同学们,这几种算法都可以求长方形的周长,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检验一下大家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三.巩固练习

1.长方形水池的长是36米,宽是20米,求长方形水池的周长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交流。

2.你能求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吗?

8厘米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3.学校靠墙边有一片草地,准备用篱笆把它围起来,已知草地长10米,宽6米,共需要多少米长的篱笆?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12厘米 学生从周长的定义入手计算图形的周长,再通过长方形的特点,注意算式的简化,得到用乘法计算比用加法要快很多的结论。

通过课件演示以及老师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说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发现新的方法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对边相等”,我们还可以算出长方形的一个长和宽,再用乘法意义就得到最简单的计算公式。

借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试着来做一些练习题,有的学生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有的用了一般的方法来计算,只要方法对就应该鼓励。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正确计算出结果,就不必限定必须用哪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优劣,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教学就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方法、发展思维,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合作。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真正融入他们,融入课堂。课堂实际教学时应注意:

1.让学生明确球花边的长度其实就是求黑板的周长这一环节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不能盲目的下结论。

2.在得到长方形周长的几种计算方法之后,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对各种方法的相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劣,不是马上就让学生求长方形的周长,以免造成做习题时,学生不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周长。

3.应该多注意细节,对于学生所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比如,没写单位或是答得不够完整等等)应该及时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在做练习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两人一组量一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本、或是作业本)的长和宽,一人量,一人记录,最后计算出周长,这样不但复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小学英语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对比欣赏这篇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 教学重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难点: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独特的感悟

一、导入

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也深深打动了我,是啊,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今天我们接着上一节课《蝉》来学习另一篇《贝壳》,看看那小小的贝壳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思考,我们又能从中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呢?(打开书本)

二、走近作者

1、请同学读作者介绍

席慕蓉,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师:她把她内心的那个小小世界仔细雕琢,精心刻画,呈现给读者的就是精美的让人回味无穷的诗和散文了。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让她写出了这一篇充盈着生命张力的散文《贝壳》,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生命的乐章吧。

三、朗诵生命乐章

师:分为两步,第一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提示;第二步,选两位同学来比赛朗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四、感悟生命意义

1、文章一开始是怎么赞美贝壳的?作者由此生发了哪些联想?(结合板书,注意引导,提示:在3、4自然段里)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过渡:作者由贝壳的生命联想到自己的生命之后,他要怎样来过好自己的生命呢?)

过渡:因为热爱生命,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因为热爱生命,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师:(借助板书,文章的感悟是从一枚小小的贝壳生发出来的,这种手法叫什么呢?)

3、托物言志(出示幻灯),不多说。

过渡:作者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她希望别人怎么看她呢?

固执:仔细、执着、一丝不苟做出的东西或事情。

简单: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

命做出一些精美的回馈。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达了作者执着而单纯的美的愿望和追求。

小结文章:本文由一枚小小的贝壳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作者不只是积极面对生命好好活,更是表明作者自己要怎样好好活,就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那么,《蝉》和《贝壳》这两篇同围绕生命主题的文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出示表格)相同点: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点: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过渡:从蝉和贝壳这两个平凡的事物中,作者都能感悟生命的意义,你也来当当小作家,来抒写生命的真谛吧。

五、抒写生命真谛

六、扬起生命风帆

学生答后作结:作者从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既然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我们要高扬起生命的风帆,把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或者在这个世界上时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七、拓展阅读

师:老师特别喜欢席慕容的这一首诗,一棵开花的树,推荐给大家(范读)

2、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或小思的几篇诗文,写出读后感

教案小学英语篇三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

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

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小说中如何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 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目标重点、难点】

1、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优秀品质。

2、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及交流 关于作家及时代背景的简单介绍

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他的作品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笔自然流畅,描述细致深入,语言简洁确切,笔调含蓄讥讽,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是比较突出的。

《有产者》(1906)是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所描写的福尔赛世家正处于由兴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福尔赛一家是金融家、交易所经纪人、拥有房地产或者股票的资产阶级,他们对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对衣食住行、家庭关系,对殖民地、不列颠帝国等都形成了本质上相同的看法,这就是书中所讲的“福尔赛精神”,它的主要特征是“紧抓住财产不放,不管是老婆,还是房子,还是金钱,还是名誉”。

《有产者》中的主人公索米斯被作者称为“福尔赛军队的先锋”。他把一切东西都当作商品、当作资本,每看见一幅名画、一件古玩,总要想到这在拍卖行里能拍卖上多少钱;他买地造屋,首先考虑的是地价会不会上涨,房子将来能不能卖上高价。在对待妻子伊琳的态度上,更加明显地暴露了这种观念。他看中了美女伊琳,想占为己有,便用金钱收买了伊琳的后母,达到了目的。但他并没有把伊琳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只是象收藏名画一样占有她,自己则由于"在全伦敦人面前感到是这个尤物的占有者“而沾沾自喜,自觉身价百倍”。婚后,他象保护自已的财产一样紧盯着她,不让她与别人接触。当他发现伊琳不爱他、甚至恨他时,他认为这简直是违反了一切法律中最基本的规定--财产法,便想在乡下造一所别墅把她禁锢起来。当伊琳爱上建筑师波辛尼以后,他坚决不同意离婚,而用蛮横手段“行使了丈夫的权力”,还卑鄙地利用建筑别墅的财务纠纷向法院控告波辛尼,造成了波辛尼走投无路、神志恍惚、被马车撞死的悲剧。小说对于福尔赛一家表面上一团和气、你来我往,骨子里勾心斗角、互相猜忌、幸灾乐祸的自私心理,也作了细致的揭露。

《品质》写于1911年。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课堂教学步骤

1 导入:同学们,之前通过预习和交流,我们简单了解了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 高尔斯华绥,我们还大致地了解了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长篇小说《有产者》。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位大作家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品质》。

2 整体感知

小说这种文体,同学们应该相当熟悉,一般的小说不外乎就是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这篇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在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一个同学将这个简单的故事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

明确:格斯拉是个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却越来越清淡,可怜的老头儿后来就饿死了。

3 文本品析

简述:格斯拉的饿死是由于他不会经营,没有了顾客,他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整天在做靴子,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当时的人们觉得格斯拉是个“怪人”,他的死“真是怪事”。

(2)格斯拉先生的确是奇怪的,除了这个年轻人讲的,在小说前面的叙述中,我们也能充分领略到这个鞋匠的“怪”,他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请找出文章里写出格斯拉的 “怪”的一些细节,并说说你怎么看待他的“怪”,试着根据你的理解用更具体一些的词语来概括他与众不同的特征。

——第5小节: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格斯拉先生长得也是奇怪的,像“皮革制成”,有点僵硬和迟钝,但眼睛里却闪着“迷恋理想”的光芒。(僵硬迟钝 朴实严肃 迷恋理想)

情和心血,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12-21小节“有些靴子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讲究诚信 追求完美)

——

25、26小节:“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过后你会明白的。”(对不顾体面不诚信的大公司无比蔑视和憎恨。)

——注意:格斯拉先生是一个鞋匠,他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手艺高超的鞋匠,他能做顶好的靴子,这是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他做的靴子,用文章中的话来讲就是“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小说的开始作者就向我们描述了陈列在格斯拉先生橱窗里的几双近乎艺术品的靴子,请齐读第二小节中的这五行文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手艺高超的格斯拉先生的杰作。

明确:28小节,格斯拉的店堂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对比第一次,感觉有些凄凉,也让人对格斯拉先生的命运隐隐地担心。

54小节,格斯拉先生已经死了,店铺过户给了别人,“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这个能做出顶好靴子的鞋匠凄凉地死去了,只留下了自己用心用生命去制作的靴子,格斯拉先生的杰作成了别人的样品,大概是已经没有人可以做出比这些靴子更好的靴子了——令人有无限哀叹的感觉。

4 主题探讨:

(1)这样一个手艺高超、朴实严肃、踏实诚信的鞋匠最后饿死了,这在当时的社会中究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还是一个必然的悲剧?结合大家课前对作品背景资料的查阅了解,来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明确:这是一个必然的悲剧,因为格斯拉先生恪守的原则恰恰是被这个追求利益讲究表面浮华的虚荣的虚伪的社会所遗落的东西,格斯拉先生明知自己要失业了,也不愿意偷工减料,反而将靴子越做越结实经穿,格斯拉先生不懂变通,不懂经营,不打广告,他的一切做法都与这个社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的死是必然的悲剧。

(2)作家讲述这样一个悲剧,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为格斯拉先生洒一把辛酸泪么?格斯拉先生经常断炊,后来饿死,因为最后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人们不再去定做格斯拉先生的靴子了,因为“顾客可不愿意等待呀”,这是那个年轻人所讲述的原因。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么?从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原先人们对格斯拉先生以及他的靴子是怎样的态度?找出原文依据,把它大声读出来。

明确:除了不愿意等待,人们对靴子的质量也不是那么看重了,“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在大公司的广告诱惑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适应了也进一步地去推动了这个社会的发展,人们再也无法理解格斯拉先生这个固执和怪异的老头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们遗弃了格斯拉,积极顺应了这个物质社会发展的人们在一种无意识里把这个“像皮革一样”“死板板”的老鞋匠推到了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里。(结合现实的名牌效应)

***从我们今天的阅读来看,高尔斯华绥创作这篇小说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就像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所指出的物质的进步和文明的倒退呈二律悖反,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却在消失,高尔斯华绥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鞋匠格斯拉这个人物形象,用这个执着而本分的手艺人在无奈的现实社会被淘汰、被毁灭的悲剧惊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这部短篇小说留给我们的遗憾和嗟叹就像主人公的闪光品质一样,令人回味深远。

6 总结:

手艺是鞋匠的生命,对手艺的执著实际上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坚守。即便面临生存危机,本分的鞋匠格斯拉仍执着于自己的“靴子理想”,“他做了顶好的靴子”,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靴子里。他被认为是那个物质社会中的怪人,但他的身上却闪烁着朴素而又温润的光辉,在物质的社会里,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

教案小学英语篇四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文中所介绍的建筑的布局及其功用。

3、了解作者的介绍顺序,体会关键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正解、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整体把握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请本文说明顺序;

2、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组织谈话:对于北京的名胜古迹,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2、教师小结、导入:北京是一座文明古城,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介绍北京故宫的文章,通过文字的描述,去感受这明清两代的皇宫的壮丽与辉煌。

3、播放课件,展示故宫的辉煌建筑艺术,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4、板书课题:故宫

二、识字学词,读通课文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评议正音。

(2)重点强调读准音节。

(3)理解词语

玲珑矗立湛蓝缭绕永恒

2、逐段开火车读课文

3、找出文中比较难读的段落,再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顺序

1、指名反馈分段情况,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故宫的悠久历史与宏大规模。

第二部分(第3~10自然段):具体介绍的各个建筑。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总结全文,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圈出各个自然段所介绍的建筑,并用“——”画出表示地点转换的语句,说说作者的介绍顺序。

3、小组派代表反馈,全班交流。

(1)作者是按照参观浏览的顺序

从南到北来介绍故宫建筑的。

(2)具体顺序如下: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对于故宫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作者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为我们作了有序的介绍,读起来感觉仿佛有一位向导在带领我们参加故宫一样。看来介绍一个物体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这样文章才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加深理解与认识。

教案小学英语篇五

1、在欣赏的基础上,继续了解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对版画活动产生兴趣。

2、尝试制作粉印版画,初步掌握粉印版画的操作方法,体验创作的快乐。

3、用正确的姿势握铅笔和水粉笔,学习在调色盘上调颜色的方法。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幼儿已熟悉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

2、课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系列作品。

3、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5b铅笔等。

4、小组共用的材料:装有颜料的调色盘两个,抹布两块,桌布,水罐。

1、出示粉印版画的工具材料,帮助幼儿回忆材料使用的规则。

(2)教师:共用的颜料怎么调到自己的调色盘里? (用水粉笔当小勺挖一点放在自己的调色盘里)换颜色的时候先要干什么? (洗笔)2、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构成》,引出"格子布"的创作话题。

(1)教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猜猜,可能画了什么?像什么?

(2)教师:画家在画格子布的时候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

3、幼儿进行粉印版画创作活动。

(1)重点:学习用5b铅笔在吹塑纸上画格子布;沿铅笔轮廓线在吹塑纸上涂上水粉颜料;换颜色的时候用抹布把笔上的颜料擦干净;学习用压一压、抹一抹的方法印制粉印版硎。

(2)难点:掌握用笔的轻重(不能把吹翅纸画破,也不能太轻看不出印痕);颜料涂在轮廓线上的时候要用铅笔再勾画下。

要点提示:

(1)由于是抽象画欣赏和创作,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并不一定非要像"格子布"。

(2)帮助幼儿在使用铅笔的过程中感受吹塑纸柔软、厚实的质感和5b铅笔粗粗深深的划痕。

4.相互欣赏粉印版画作品,交流在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1)教师:看看谁的格子布印得比较清楚,相互介绍一下好的方法。

(2)教师:你在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日常活动 师幼共同欣赏幼儿的粉印版画作品,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好方法。

角活动 美术区:展示幼儿第一次的粉印版画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家园共育请爸爸妈妈来园欣赏幼儿的第一次版画作品,增进家园交流。

教案小学英语篇六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蜜蜂、检查”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形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1.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2.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今天我们的探究对象是蜜蜂。(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认读。(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2)学习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亲自捉了二十只左右的蜜蜂,做了记号,放在纸袋里,带到四公里之外放飞,结果至少有十五只蜜蜂飞了回来。作者由此得出结论:蜜蜂能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

(6)辨析:实验与试验的区别。(试验指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实验是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

3.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4.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我想做个实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

5.过渡:作者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呢?实验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共同学习。

三、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认为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容易写错的?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教师重点指导:“蜜蜂”不要写成“密峰”;注意“辨”与“辩、瓣、辫”的区别。)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大家默读课文,说一说: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实验?这次实验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如何?(自由举手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法布尔是怎么做实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做实验的句子。(捉蜜蜂、放纸袋、做记号、四公里外、放蜜蜂)

2.引导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实验过程,同桌互相补充。

3.质疑探究。

(1)法布尔为什么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为了证实飞回来的蜜蜂是他放出去的)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些什么呢?(法布尔还让自己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这样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2)从法布尔的做法中你想到了什么?(做实验应该考虑细致周到,这样才会得到科学的结论)

(3)法布尔来到陌生的地方放飞蜜蜂时,看见它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怎样推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4)放飞了蜜蜂后,“我”的想法是什么?(“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互相讨论)

(5)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4.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实验步骤任意去掉一个行吗?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细读感悟,探究结果

1.学习第3—4自然段。思考:实验的结果怎样?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1)作者认为蜜蜂能回来吗?(不能)你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我”想,它们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2)第一批回来了几只蜜蜂?(两只)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三刻钟,一刻钟是十五分钟)

(3)小女儿看见“我”回来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如果此时你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3—4自然段。

2.学习第5—7自然段。思考:第二天,法布尔在检查蜂窝的时候,又发现了什么?(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至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了家。

(1)蜜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飞回来的呢?(出示相关句子,教师总结:逆风而飞,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

(2)学生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对蜜蜂的赞叹)

3.学习第8自然段。默读课文。

(1)法布尔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法布尔证明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蜜蜂并不熟悉,而且它们被闷在纸袋里走了四公里路,也根本看不到周围的景物。

(2)思考:蜜蜂能辨认方向,靠的是什么呢?(生讨论,师总结:法布尔还不知道原因,所以说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3)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实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向法布尔学习什么?(学习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你认为将来这个“无法解释的本能”会有科学的解释吗?(师小结:相信法布尔和其他科学家一定会不断地去研究、观察,解开其中的秘密的。)

2.谁能说说从今天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做事严谨,实事求是)

五、拓展训练

其实蜜蜂身上还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识等着爱思考、细心观察的孩子去发现呢,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来解开谜团吧。

14.蜜蜂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步骤:把二十只左右的蜜蜂闷在纸袋里带出四公里做上记号放出,让小女儿在蜂房旁等着。

实验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归纳实验的几个步骤,从实验步骤的重要性来引导学生推论法布尔是一个细心、严谨的人。我在让学生了解了实验步骤后,又创设了一个开放型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独特思考,给出了有创造力和个性化的答案。在这堂课上,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

教案小学英语篇七

一.教学目标

课堂板书:田字格,笔顺,组词,三.教学重难点

1.汉字正确笔顺

2.汉字的正确格式 四.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师生问好

(2)老师自我介绍:名字由汉字组成;

2.基本部分

(1)游戏《高低声》:学习笔画“点”,并以游戏操练;

(2)认识汉字“火”的正确笔顺,读音 huo,笔画数4画;

(3)认识词组:教师讲解词意,幼儿复述;

(4)幼儿读写新字笔顺,并表明几画(手在空中写,边读边写)

(6)教师提问汉字规范格式,幼儿回答;

(7)书本书写:笔画“点”,汉字“火”,限时20分钟完成;要求速度,质量有保障;

3.结束部分

(1)作业批改:错的及时纠正,要有量化;

(2)作业评析:根据孩子书写质量,给予不同量的昂立印章奖励;

4.延伸部分

幼儿自己抄写家庭作业; 课后评析: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