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7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7篇)

时间:2023-09-24 15:54:04 作者:薇儿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我们的民主生活”和“我爱祖国山和水”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对祖国山河了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二

本班本学期共有同学6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3人。同学思维活跃,集体观念强,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有爱心,敢于表示自我,个性好强,但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善于反省自身,爱模仿电视明星,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错误。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和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和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同学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战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规范》中的教学内容要求。

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

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实际生活 。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

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

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同学主体

引导同学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身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引导同学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证了我们的权益。

了解国家所蒙受的羞耻,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通过生动的事例,协助同学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同学的人文精神。

让同学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溢机遇和挑战。

必需注重与同学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同学,以所有同学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中强调"必需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身的世界动身,用自身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身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身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需与同学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出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需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同学一起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同学和社会的联系。

必需注重同学的实践

实践是小朋友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需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笼统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同学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坚持用钢笔写字并养成习惯。

2,培养浓厚的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能有选择的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培养专心听他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语句简洁完整。

5,培养课前预习课文,上课认真听讲,积极考虑,做好笔记的习惯。

6,培养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7,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1,对毛俊杰等喜欢打闹的同学,引导其明白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

2,引导计智慧等不爱科学的女生,树立科学的道德观。

3,用"学校里的红绿灯"教育常犯纪律的张浩然等,使其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听课与评课;投身课题研究,不时提高业务水平;辅导同学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活动。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3课 10~14课时

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3课 7~9课时

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4课 8~12课时

第四单元:科技发明新生活 4课 7~9课时

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 4课 9~12课时

总计: 41—— 56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三

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任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1、成长的快乐与烦恼;2、追根寻源;3、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4、我们生活的地球。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资源。

周别 教学内容和课时

1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1 生活中的快乐(3课时)

2 拥有好心情(3课时)

3 尝尝苦滋味(2课时)

4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

5 吃穿住话古今(一)(2课时)

6 吃穿住话古今(二)(2课时)

7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3课时)

8 汉字和书的故事(4课时)

9 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10 伟大的先人(2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四

五年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是全家人的核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的依赖性很强。他们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但缺少社会经历。教学时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热爱祖国、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勤劳、节俭、文明、礼貌等思想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较强的有用人才。

1、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培。人人争做我是小小主人翁。

2、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3、向人民英雄致敬,勿忘国耻,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树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遇到失败和挫折不灰心、不气馁。

4.:自尊自爱,不骄傲自满,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不为小事生气。

5、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6、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7、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1.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周一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踏青、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周次:教学内容

1-3周:好大一个家

4-6周:壮丽的山河

7-9周: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五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要,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

本学年本班有学生17人,根据对学生的摸底学生品德素质不够好,行为习惯也有待于提高,社会知识了解的很少,综合能力素质较差需要再今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善。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6、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7、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8、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9、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10、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周次

教学内容

一善待他人

二男生女生

三与友同行

四好大一个家

五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六民族团结一家亲

七艰辛的求索

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十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十一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翻开新的一页

十三从小村庄看大变化

十四我的中国结

十五复习备考

附:个人教研安排

时间

教研内容

二、三月份确立研究主题

四月份强化培养学生探究品德

五月份做一次品德探究活动

六月份复习备考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六

上学期教学中学生对地理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其感兴趣,对历史类教材兴趣相对弱。本期,我在教学时将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更多的体验活动,注重对他们进行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热爱祖国、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热爱和平、勤劳节俭、文明礼貌、热心助人等思想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较强的有用人才。

教材分为三个单元,16课。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三单元《迅猛发展的现代工业》。

2、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通过这些历史激发孩子们的忧患意识,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富不忘本,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从小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3、让学生知道战争的危害,明确和平的重要意义,知道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知道联合国组织和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维护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4、让学生了解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及通过课题研究《蒸蒸日上的新农村》来感受现代农业的变化,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5、使学生了解地震等自然灾害,知道灾难时必须要互帮互助,众志成城。并且学习自救自护的小常识,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和科技所带来的便利。

6、通过研究课题《体验工作流程》,让学生学习了解现代工业的变化。

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多说、多疑来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现代生活。

3、通过体验、观看、交流、查询、了解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网上查询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法律的重要、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生活。

(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二)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1、第1周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2、第2周多种多样的住房

3、第3周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4、第4周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5、第5周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6、第6周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7、第7周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8、第8周我们的衣食之源

9、第9周农业大家庭

10、第10周面对自然灾害

11、第11周“考察”农业的历史

12、第12周蒸蒸日上的新农村

13、第13周生活中处处有工业

14、第14周我们的生活在变化

15、第15周我国工业的发展

16、第16周体验工作流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七

本册教科书包括4个单元,14个活动主题和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综合了《课程标准》中“我在成长”、“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比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法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教育性、综合性、参与性、直观性。

1、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工作的社会意义,小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我国的自然概况,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我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及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究。

2、使学生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热爱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增强作为学校小主人的责任感。

3、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了解,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

4、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活动。

5、引导学生采用实际调查、动手操作、查阅资料、分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多种探究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对`话教学策略。

2、活动化教学策略。

3、体验性教学策略。

第一单元5课时

第二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第四单元9课时

研究课题3课时

预计37课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