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 购物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 购物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

时间:2023-09-24 19:55:36 作者:字海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 购物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一

计算活动《去超市购物》是《克隆专家》这个主题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并且能够讲述购物过程,学习用算式表示。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

因为是课题是以《去超市购物》这么一个情节作为主线,那么在购物时首先要用到的是钱币,所以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前,先要让孩子认识一下钱币,纸币太小,所以我采用了视频的展示,将纸币放大后,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和认识,现在的孩子接触钱币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对钱币的面额都能够认出来,100、50、20、10、5、1、5角、1角,一个个都能说出来,只是,孩子们在认识这些钱币的时候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每一张钱上都有一个毛爷爷呢?我说:因为毛爷爷是我们新中国成立时的第一位领导人,是我们祖国的主席,所以啊,每张纸币上都有个毛爷爷。

认识了纸币,我出示了一张超市的图片,在图片上有好多的物品,而且都标有价格1元、2元、3元、4元,告诉幼儿每次只能买两样东西,加起来不能超过5元钱。孩子们纷纷观察图片上的物品和价格,然后举起了小手,有的孩子说:“我要买一辆小汽车和一个小熊玩具,正好是5元钱。”我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小汽车2元钱,小熊玩具3元钱,2+3=5。”“真棒!”我给这个孩子竖起了大拇指。有了这位小朋友的回答,其他的小朋友得到了启发,一个个都举起了手,说出自己买的东西,并列出了算式。随后,我又说:如果你有5元钱,每次只买一样东西,还剩几元钱?请把结果写在减法算式中。这下,有的小朋友的反应很快,一会就算好了,还有几个能力弱的孩子对减法掌握的不够好,不知道减法的实际含义,还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多地练习和指导。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二

本课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探究问题时,让学生自主研究,尝试将问题转化为已有知识进行解决,如课题的引出,请学生帮淘气选家具并计算需要多少钱。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多种解法,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并且这一情境的设计,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在单纯地计算,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本节课最后设计的小结,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学生通过总结,认识自我,建立了学习信心,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效果较好。

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愿望。这节课上,我由创设帮淘气家买家具的情景引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问题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效果会比较好。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自主探索和体验,更好地理解了计算方法,学生在探究中,教师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和引导者。

我们知道,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本节课中,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这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获得信息、处理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又使问题解决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课一开始,教师由一个生活问题引入到数学问题,当学生掌握了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后,并没有马上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而是让学生先练一练,以此来强化所学的知识,然后再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这样做,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既体会到计算的价值,又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出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较好。

文档为doc格式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三

小数加减法综合应用

1

学生准备超市购物小票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书上。

4、还可以怎样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4.2+12.3+5.8+2.7,15—1.2—3.8仔细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1、第17页第2题。

2、第16页第2题。

3、第17页第3、4题。

教学反思:教材创设了核对电脑小票的情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课改精神。学生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找出更简便的方法。这样联系实际,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四

在教学《购物》一课时,让学生利用购物活动,通过操作、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思这节课,我在第一个班的教学中,只是在教室里把课件作为内容展示的工具,当课件一展示出来时,学生们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小手都举得高高的,盼望着我叫他(她)的名字,试一试购物的滋味,可是,由于时间有限,只有一部分同学有机会到老师机上进行操作,没能进行操作的同学都有一点失望,因为,他们只当了一回旁观者。当小组讨论:在付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表现积极的也只是刚才有机会进行操作的同学。从这可以看到,如果课件只是作为内容展示的工具,会打击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阻碍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于是,在后面一个班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探索规律的工具,让学生利用购物活动,使全班同学都能亲历规律的发现过程。当小组讨论:你买了几样东西?在付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同学们都表现积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发现,还会边说边演示付钱的过程,这时,信息技术又作为了交流讨论、表达的工具。当交流汇报后,反思:你已经学会了哪些付钱方法?还有哪些不会?时,学生就不同的意见再次购物,共同发现,深化了对多种付钱方法的理解,信息技术又作为了练习、巩固、探究的工具。这一改,使我想到:在课堂里,如果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作为数学实验的工具来探究数学规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多元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经过两次购物教学,收获不同。使我深深体会了利用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好处,也深刻理解了布鲁纳提出的: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只是被动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结果。通过发现这种方式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体验科学家发明、发现、创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的态度和创造的能力。同时,也使我感受到:教学资源无处不有,只要适时适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教师既要教中学,也要学中教,只有充分、合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五

索11月14日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完成了我从教以来的第一次作文指导公开课。我指导的作文题是《记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上完这节课,我真的很兴奋。应该说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总的来说我的感悟有二: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要越殂代疱。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要低估他们,甚至要有向他们学习的想法。二是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时,要凭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为学生“引”好路。努力去点燃他们思考的“火把”,切忌将答案一古脑地“灌”给他们,而“贪污”了对他们来说最可贵的思维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问题入手:你们有没有自己买过东西?买过什么呀?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很高,因为问题很简单,也是他们所熟悉的问题,他们有话可说,所以给整节课开了个好头,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个问题:有没有哪一次的经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和同学们说说吗?这个问题贴近生活,也是他们所经历过的事,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不过,我紧接着给他们提出了说的要求,毕竟他们只是三年级的学生,如果让他们泛泛地说,那肯定毫无边境,给他们明确说的要求可以规范他们的语言,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时,要凭借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为学生“引”好路。

另外,在学生动笔写之前,我给学生们出示了一篇范文。三年级的写作刚入门,主要是以仿写为主,我希望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有话可写。同时,出示范文的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点燃学习较好的学生思考的“火把”,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创新或写得更好。能从他们的文章中体现他们可贵的思维过程。

不过上完课后我觉得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作文指导课毕竟不同于口语交际课,讲是为了促写,最后也应落实到写上,本节课侧重于指导如何讲具体,讲清楚,而耽误了不少写的时间和展示作品的机会。

这节课无论是从学生身上还从领导的评课中,我都学到很多,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六

数学活动《购物》是引导幼儿用一定的钱数购买两样或三样物品,钱全部花完,训练幼儿的计算能力。这个活动是《小小的银行》活动的延伸,所以在进行完《小小的银行》一课时,我就要求幼儿要保管好自己的假币,下次数学活动再用。

我现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物品,标上价格。然后提出用几元钱来购买。我先提出用8元钱来买两样东西,都可以买什么。幼儿手里拿着钱,到前边说出自己的购买计划。我先检查钱数是否正确,然后在让小朋友回答可以买什么,其他小朋友给以评价。8元钱会买两样东西了,我有让幼儿用8元钱买三样东西,让幼儿思考回答。这个问题考住了一部分年龄相对小一些的小朋友,大部分小朋友还是跃跃欲试,答案都说得正确。

接着我让小朋友拿出4元钱,购买两样物品。有人做起来很容易,纷纷说自己的想法。我又问:“能用这些钱买三样吗?”这个问题可有点难,小朋友都积极思考,只过了一会儿,就有很多小手举了起来。回答很明确:“不能,钱不够。”

活动进行到这里,我让幼儿自己来卖东西,其他幼儿分别按我说的钱数来买。这一环节的进行,让幼儿更有兴趣,更有成就感,加深了对钱币的认识。

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但是班里6岁的小朋友理解不了所学的内容,没办法参与活动。家长们拔苗助长的想法,让这些孩子鸭子听雷,没有什么收获。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七

2月24日下午教学大对话,王芳老师上了一节计算课:《小熊购物》。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境。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步运算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王老师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先算乘、后算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先算乘、后算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节课王方老师比较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王老师平时课上的训练。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都令人感到吃惊!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评价方式、方法单一。教师没有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当然年轻教师成长路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文明购物活动反思大班篇八

《购物策略》是一节专题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课之前,教材已有类似内容分别编排在其他各册中,学生已有初步的活动经历、体验,因此这节课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商店的各种促销策略融入教材,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生成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内在有机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上力求做到: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动人的春景,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购买果汁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学法上力求做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汇报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上课伊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动和学生交流沟通,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春天景色,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到模拟购物的活动中,积极为春游前的'准备工作出谋献策,并引导学生发现与本次春游相关的问题,如:参加这样的春游应考虑好哪些方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自然地提出应考虑吃饭、喝水等问题。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以学生为本,模拟生活实际,逐一创设购买果汁和设计购买方案2个活动情境,如:首先创设的是购买果汁的情境,于是就运用多媒体出示三家超市促销果汁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先观察,在根据春游需要做购买果汁的作业,再进行汇报,最后是总结购物策略,为后面解决设计购买方案问题作好铺垫。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其次是创设设计购买方案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先观察,在小组内沟通讨论设计购买方案,接着小组汇报。

总结时问学生:“在这次的模拟购物的活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反思交流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懂得数学的真价值,从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形成技能,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