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大全5篇)

最新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22:20:07 作者:雨中梧最新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大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篇一

在这个世界上十拿九稳的事情不多,但每个网络和布线工程完工后必须经过测试是确定无疑的。没有测试,就无从知晓网络线缆实际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今后网络设备投入运行后的工作状况。而且,每一个网络维护和管理人员都不愿意对自己的网络系统一无所知。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因为用户的需求,网络综合布线测试的方法和能力已经随着新技术和标准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在某些方面,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网络综合布线测试人员和最终用户很难分辨和了解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在不同层面上定义和描述当前网络的测试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有哪些进步。

识别

为了测试网络线缆或端口,首先是要识别网络系统的类型和它所提供的服务;简单的网络测试仪一般可以识别网线另一端的设备类型,是10兆、100兆或是1000兆的网络设备,以及双工状态等等。识别网络类型能够让用户了解网络系统能够支持的服务类型和在数据传输能力和容量方面的潜在问题。

早期的局域网是按照不同的网络标准建设,例如令牌环、decthinnet、ibm716等等;最终ieee提议的以太网系统标准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了当前99%网络系统的绝对标准。这个ieee802.3标准,定义了网络速度的三个级别:10mb/s,100mb/s和1000mb/s。

这个标准使得网络识别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和清楚。现在,网络维护和管理者能够方便地了解所使用网络设备的类型和性能参数等信息;还有,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网络中所有的组件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测试,那就是:网络传输速率。

尽管网络识别是网络测试中最低的一个层面,但它却是一个重要和快速的方式使用户了解网络系统的目前状况。

验证

网络测试的更高层次是验证。在这个层面上,网络维护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网络系统。在这个阶段,跳线、插座、模块等网络系统中各个连接部件的实际物理特性都可以被了解。验证测试可以显示网络中每个连接部件和线缆敷设的具体路由,这样网络安装人员和维护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每根线缆是怎样被安装以及它们是否被正确端接。

绝大多数符合ansi/tia/eia-568a/b互连标准的验证测试仪都带有识别开路、短路、错对和分叉等线对故障的功能,这些常见故障很可能是在压接模块和打线过程中就出现了。通过显示每个独立线对状态可以容易地了解每根线缆端接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好的验证测试仪还应该具有电池节电、音频发生和测试其他传输介质如:电话线、同轴电缆、普通单对线缆的功能。这些功能和特点可以使用户增加了解决和维护多种多样线缆的综合能力。

验证测试仪是每一个布线安装者和网络技术人员都应该配备的测试工具。验证测试仪可以解决基本的网络综合布线测试故障,及早发现布线安装中的问题和排除今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认证

认证是网络综合布线测试的最高层次技术,它具有认证线缆传输数据效率的能力。以前,认证过程通常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标准如tia/eia568a/b进行;然而,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认证也可以测试线缆实际的性能指标,如线缆可实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度等。认证测试将确保网络的性能并保证网络可以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以往,带有实际性能测试的认证只是应用于一些大型的网络系统,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它已经成为保障包括所有网络系统,无论规模大小正常使用和运行所必需的测试手段。

认证不仅是最高级的测试方法,同时也是最全面和最复杂的。然而,因为传统认证测试仪昂贵的价格,使很多布线安装人员对其望而却步,因此造成他们不能够完成这项重要的测试工作。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千兆网络设备的日趋成熟,现在,这个现状正在逐渐改变,应用了最新科技成果的新型认证测试已经出现,与传统认证产品只能进行类似示波器的频率测试不同,这类新产品的设计理念更加符合现场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它能够更快速地评估线缆的实际性能指标,它除了包括tia/eia568标准中所指定的电气参数外,还增加了网线性能和速度测试能力。

通过使用最新的千兆收发器,这类速度和性能认证测试仪不仅可以完成传统测试仪中近端串扰、衰减、回波损耗、延迟偏移等测试项目。还可以进行诸如误码率、信噪比、千兆网速认证等面向实际应用的测试功能。误码率测试(bert)是通过在特定时间内在被测网线中所有四个线对上,同时发送高达数千兆的数据流量,并在接收端检测错误数据包的数目和每个线对数据传输时间的差异。通过这些高级的测试功能,可以确定是否被测线缆能够以高达1000mb/s或100mb/s的速率传输数据,由于这些测试速率与目前所有以太网网络设备如交换机、集线器的端口速率吻合,因此如果线缆可以通过这项测试,那也就说明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也能够正常使用。可以说,这种新的认证产品改变了的方法,使用户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了解自己的网络和布线系统的实际性能,同时,它也将认证测试产品的价位降低到一个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水平。

因此,现在网络安装和技术人员已经可以拥有一个既可以认证网络线缆质量和性能,又可以测量网线的实际应用能力的真正实用工具。将认证测试的成本降低有利于网络性能认证的普及和发展,并能够更专业和更有效地进行网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结论

对于任何的网络和网络综合布线测试,测试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最新的技术进步应用于测试将显著地提高测试能力并且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选择和更多便利。网络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相应的网络测试产品也需要跟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更新和提高。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篇二

垂直干线子系统图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1对,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双绞线,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话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房,则宜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干线(垂直)子系统话音和数据的需要。当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系统予以满足。

2.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图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2.5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图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

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等标志。交接间及二级交接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交接设备连接方式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2.5.1对楼层上的线路进行较少修改、移位或重新组合时,宜使用夹接线方式;

2.5.2在经常需要重组线路时应使用插接线方式,

2.5.3在交接场之间应留出空间,以便容纳未来扩充的交接硬件。

2.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图

建筑群子系统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cd),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宜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埋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沟内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电话局引入的电缆应进入一个阻燃接头箱,再接至保护装置。

2.7光缆传输系统

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一个建筑群之间敷设较长距离的线路,或者在建筑物内信息系统要求组成高速率网络,或者与外界其它网络特别与电力电缆网络一起敷设有抗电磁干扰要求时,应采用光缆作为传输媒体。光缆传输系统应能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环境对电话、数据、计算机、电视等综合传输要求,当用于计算机局域网络时,宜采用多模光缆;作为远距离电信网的一部分时应采用单模光缆。

综合布线系统的交接硬件采用光缆部件时,设备间可作为光缆主交接场的设置地点。干线光缆从这个集中的端接和进出口点出发延伸到其它楼层,在各楼层经过光缆级连接装置沿水平方向分布光缆。

光缆传输系统应使用标准单元光缆连接器,连接器可端接于光缆交接单元,陶瓷头的连接应保证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0.4db.塑料头的连接器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0.5db.

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光纤直径62.5μm光纤包层直径125μm的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缆,标称波长为850nm或1300nm;也可采用标称波长为1310nm或1550nm的单模光缆。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数字系列比特率、数字接口特性,应符合如下系列规定:

2.7.2数字接口的比特率偏差、脉冲波形特性、码型、输入口与输出口规范等,应符合国家标准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的规定。

光缆传输系统宜采用松套式或骨架式光纤束合光缆,也可采用带状光纤光缆。光缆传输系统中标准光缆连接装置硬件交接设备,除应支持连接器外,还应直接支持束合光缆和跨接线光缆。各种光缆的接续应采用通用光缆盒,为束合光缆、带状光缆或跨接线光缆的接合处提供可靠的连接和保护外壳。通用光缆盒提供的光缆入口应能同时容纳多根建筑物光缆。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篇三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中,满足高带宽应用需要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布线系统所支持的带宽已从最初10mhz发展到今天的250mhz。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采用与以往超五类之前完全不同的线缆结构,可支持高达250mhz的网络传输带宽。尽管布线厂商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和布线结构,但是殊途同归,最后必须满足六类标准规定的250mhz带宽要求。

6月,tia/eia组织最终核准了六类布线标准,这是对电信业及智能建筑业的巨大贡献。六类标准的推出,将最终促使所有厂商的布线产品实现标准化,而网络设备制造商也将保证它们的设备在六类布线上高速运行。

选择六类的重要因素

尽管六类线缆被认为是一种标准的4对线缆,但是,它与五类或超五类线缆完全不同。六类线缆一般由稍粗一些的线缆构成,具体情况视各布线厂商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而定。由于采用较粗的线缆规格,六类线缆能够支持更高的网络传输带宽。此外,与五类或超五类线缆不同,六类线缆通常在线缆护套中包含隔离构件,这种构件用来隔离不同的线缆对。通过将同一条线缆中的线缆对相互隔离,减少了串音干扰,并提高了传输质量。因此,六类线缆的总直径略粗一些,线缆体一般也更硬。

除了六类线缆本身的物理差异之外,六类连接硬件的差异也必须予以考虑。由于线缆中采用更粗的导线,因此,六类连接硬件(插座、面板等)一般使用更粗规格的端接针。与五类或超五类连接硬件不同,这些端接针常常是偏置排列(offset)而非平行(inline)排列,因此,选择六类布线产品时,一定要同时关注六类连接硬件和六类线缆两方面的因素。

这方面的设计应当遵循光纤系统通常遵守的设计标准。最后,还应更多地关注六类线缆的正确安装。在某些情况下,正确地进行线缆端接操作需要使用特殊的六类端接工具来完成。在施工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线缆对的隔离、弯曲和支撑。安装人员接受有关安装六类线缆和六类连接硬件的培训对于六类布线系统的成功安装至关重要。由于六类布线系统比超五类系统更严格、更复杂,工程设计、安装一定要严格按照六类的国际布线标准来执行,否则,六类布线系统所具有的高性能传输以及高容量将无法实现。

设计、安装六类系统时需要考虑6个关键问题:

1.所考虑的六类布线系统应当满足4个连接头、100米信道模型的六类信道测试指标。

2.信道中的每一个部件必须满足六类标准布线参数。

3.信道中的所有部件都应当满足双向提供至少250mhz的带宽要求。

4.系统中使用部件应当向后兼容。

5.部件和线缆的制造商应当能够提供独立的试验室检测环境,以测试它们的信道和设备是否符合六类布线性能指标。

6.应当提供覆盖产品、安装和未来网络应用的全面质量保证。

六类布线系统的未来

根据预测,对高容量布线系统的需要将随着对更多带宽需要的增加而继续增长。因为六类标准已经最终完成,六类布线系统应当在2~3年内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此后,新一代超六类布线系统将进一步发展完善。超六类布线系统之后,光缆可能取代基于铜线的线缆系统支持未来高带宽的用户需求。

随着千兆应用对高容量布线系统需求的增加,设计、安装时必须特别注意遵守六类标准规定的国际化设计和安装理念。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六类布线这类高容量布线系统必须予以更密切的关注。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那些不接受、不遵循六类布线标准的产品,将由于系统的设计不佳和安装低劣而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失败。

结论

在考虑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时,需要考虑许多问题。由于六类系统与超五类系统差异很大,因此,必须仔细研究六类标准的规范定义。所设计的六类系统的任何部件都必须满足或超过标准要求,这点至关重要,尤其在涉及到性能时,系统中的所有部件都必须满足标准中的最小性能参数。高质量六类系统应当是所有的部件都得到认证、由获得认证的合同商安装、并得到制造商支持的系统。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篇四

网络布线知识小结

1.如何选择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通信介质?

答:选择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通信介质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选择光纤还是铜缆双绞线。首先要考虑通信距离。对于大多数办公环境来说,通常要求的布线长度一般都低于铜缆的100m距离限制,如果不存在保密问题,铜缆发射或接收的电磁信号对大多数办公环境影响不大。因此,目前大多数普通办公环境用户选择的网络布线通信介质仍然为双铜缆绞线。对于要求提供千兆位网络通信能力到桌面的用户机构,所遵循的标准最低应为eia/tia和iso公布的超5类标准。这些性能标准满足了基本的高速网络应用的需要。6类布线系统支持的频率为200mhz,以200mhz运行的编码系统实现的通信速率将更高。

光纤布线的成本较高,但是传输距离更长,通信带宽更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不会受到电力电缆的电磁干扰,在许多方面解决了非屏蔽双绞线通信的缺点。为了提高局域网主干系统的通信性能,通常在结构化布线的垂直子系统中采用光纤,在水平子系统布线中也不排斥安装光纤系统。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在安装铜缆的同时可以安装光纤系统。对于布线距离可能超过100m限制的远端局域网用户,直接安装光纤信道而不是单独建立一个配线间,在成本上可以更加节约。目前在结构化布线的垂直主干子系统中通常采用多模光纤,但是为了满足未来的带宽要求,不妨稍微增加一点投资,在安装多模光纤主干子系统的同时再加装相应的单模光纤系统,并可暂时将单模光纤系统隐藏起来或不进行端接。这样,当将来需要更高带宽时,可以方便启用这些单模光纤。

2.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施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由于网络布线工程实施设计对布线的全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实施的设计机构应慎之又慎。在实施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符合规范化标准

结构化布线的实施设计不仅要做到设计严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还要使其造价合理,符合规范化标准。国际和国内对结构化布线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一系列规范化标准,这些标准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的定义,规定了其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2)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首先要对工程实施的建筑物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和其他有关工程的图纸资料,并充分考虑用户的建设投资预算要求、应用需求及施工进度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如果建筑物尚在筹建之中就确定了结构化布线方案,则可以根据建筑的整体布局、走线的需求向建筑的设计机构提出有关结构化布线的特定要求,以便在建筑施工的同时将一些布线的前期工程完成。如果是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与室内装修工程同步实施的布线工程,则必须根据原有建筑物的情况、装修工程设计和实际勘查结果进行布线实施设计。

(3)注意选材和布局

如果各个楼层设置配线间,最好设置在楼层的中段。这样设计不但可以尽量缩短垂直和水平主干子系统的布线长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道传输距离,有利丁通信质量的提高。

3.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涉及多方面因素,施工部门现场负责人必须要有较高调度运筹能力、部门协调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其临场决断能力往往取决于对设计的理解和对布线技术规范的掌握。建网机构应该时时关注布线实施的进展,与工程的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及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布线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资质合格的施工单位

结构化布线对应的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物理层,是最关键的一层。计算机网络中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来自该层。在选择布线施工单位时,除了要看其具备时间有效的施工资质证明外,最好还持有所使用布线产品厂商的施工资质认证。

(2)加强工程协调

结构化布线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常常与建筑物的室内装修工程同时进行。布线施工应该争取尽早进场,布线用的材料要及时到位,布线施工部门与室内装修部门要及时沟通,使布线实施始终在协调的环境下进行。

(3)照顾后续施工步骤

在布线施工进行管道预埋时,一定要留够余地。要注意选用口径合理的管道,在转弯较多的情况下尽量留出空隙,充分考虑后续工序的施工难度。线缆穿引时,应注意在线缆两端做好标记。线缆布设到位后,通常要等待室内装修的其他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插座模块和面板安装,特别是要等待墙壁粉刷全部都完工之后才可进行。

(4)把好产品关

布线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好产品关。要选择信誉良好、有实力的公司的产品。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线缆、插头、插座和配线架等最好选一个厂商的产品,并从正规渠道进货。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始前,应该将所使用材料样品交网络建设机构作封样。施工单位开启材料包装时,应该将包装内的质保书与产品合格证留存并交建网机构备档。使用前一定要对产品进行性能抽测。布线实施中必须做到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及时返工。

(5)把好工程质量关

结构化布线系统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外,各类线缆系统都必须经过施工安装才能完成,布线实施过程对线缆系统的性能发挥影响很大。在布线实施过程中,施工部门必须对所安装的线缆系统进行相关标准的测试以保证质量。

(6)布线安装需要普遍注意的问题

线缆布设时首先要特别关注走线的可用空间,包括天花极(吊项)内、地板下、走线槽内和走线管道内的空间。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实施设计中考虑不周到的地方。通常线缆生产厂商将给出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和最大拉力等指标。在布线的国际标准中,对走线管道的长度、内部弯曲半径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线缆布设时还必须时刻注意线缆的长度不能够超过规范要求,这个长度包括水平主干布线长度和所用跳线长度。一条线缆布设完毕后,应该立刻用测试仪进行测试,不要等全部线缆布设完工后再进行测试。仪器上的基本链接(basiclink)测试就是供施工单位在布设线缆过程中进行测试用的,而通道(channel)测试是在布线系统整体验收时使用的。网络的转接点往往是网络中潜在的薄弱环节。转接点通常为线缆插座,用户设备通过跳线从这里连接网络。插座的位置和安装质量等在布线设计中有严格要求。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总结篇五

垂直干线子系统图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1对,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双绞线,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话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房,则宜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干线(垂直)子系统话音和数据的需要。当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系统予以满足。

2.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图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2.5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图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

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等标志。交接间及二级交接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交接设备连接方式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2.5.1对楼层上的线路进行较少修改、移位或重新组合时,宜使用夹接线方式;

2.5.2在经常需要重组线路时应使用插接线方式,

2.5.3在交接场之间应留出空间,以便容纳未来扩充的交接硬件。

2.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图

建筑群子系统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cd),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宜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埋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沟内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电话局引入的电缆应进入一个阻燃接头箱,再接至保护装置。

2.7光缆传输系统

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一个建筑群之间敷设较长距离的线路,或者在建筑物内信息系统要求组成高速率网络,或者与外界其它网络特别与电力电缆网络一起敷设有抗电磁干扰要求时,应采用光缆作为传输媒体。光缆传输系统应能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环境对电话、数据、计算机、电视等综合传输要求,当用于计算机局域网络时,宜采用多模光缆;作为远距离电信网的一部分时应采用单模光缆。

综合布线系统的交接硬件采用光缆部件时,设备间可作为光缆主交接场的设置地点。干线光缆从这个集中的端接和进出口点出发延伸到其它楼层,在各楼层经过光缆级连接装置沿水平方向分布光缆。

光缆传输系统应使用标准单元光缆连接器,连接器可端接于光缆交接单元,陶瓷头的连接应保证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0.4db.塑料头的连接器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0.5db.

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光纤直径62.5μm光纤包层直径125μm的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缆,标称波长为850nm或1300nm;也可采用标称波长为1310nm或1550nm的单模光缆。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数字系列比特率、数字接口特性,应符合如下系列规定:

2.7.2数字接口的比特率偏差、脉冲波形特性、码型、输入口与输出口规范等,应符合国家标准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的规定。

光缆传输系统宜采用松套式或骨架式光纤束合光缆,也可采用带状光纤光缆。光缆传输系统中标准光缆连接装置硬件交接设备,除应支持连接器外,还应直接支持束合光缆和跨接线光缆。各种光缆的接续应采用通用光缆盒,为束合光缆、带状光缆或跨接线光缆的接合处提供可靠的连接和保护外壳。通用光缆盒提供的光缆入口应能同时容纳多根建筑物光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