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中国好人榜事迹材料(精选5篇)

2023年中国好人榜事迹材料(精选5篇)

时间:2023-09-28 15:33:44 作者:琉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好人榜事迹材料篇一

唐亚水,男,1957年3月生,韶关市乳源县大布镇中心学校退休教师。2014年8月,唐亚水的儿子唐志良不幸患上脑出血。为了治疗儿子,他花光了几十年来的积蓄,卖了县城的房子,欠下近110万元的巨款,一家过着省吃俭用的清贫日子,只希望可以让儿子醒过来。但天不如人愿,2016年1月,唐志良因病情恶化,救治无效离开人世。在长达1年零5个月的治疗时间里,唐亚水从未放弃儿子,儿子去世后,他一边省吃俭用还债,一边尽最大努力照顾孙子孙女。唐亚水荣获“广东好人”称号。

无情的疾病,打碎原本幸福的家庭

唐亚水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一家人生活过得不算富裕,但也舒坦。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无情地打碎了这一切。2014年8月的一天,唐亚水的儿子唐志良在送女儿去学校的途中突然晕倒在路边,唐亚水得知后匆忙把儿子送到乳源县人民医院,经初步诊断是脑出血,送往市粤北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后,唐志良被确诊为脑出血,这个消息对于唐亚水犹如晴天霹雳般。

在粤北人民医院治疗期间,唐志良一直在icu病房治疗。为了照顾儿子,唐亚水买了折叠椅,晚上就在icu病房外的家属等候室休息。由于儿子的医保属于异地就医,只能报销20%的医疗费用,加上一些特定药物无法报销,昂贵的医药费和护理费让唐亚水日益憔悴。

花光积蓄、借遍亲友,只为救治儿子

儿子在医院治疗的第3个月,唐亚水已经花光了多年来的积蓄加上卖房子得来的50多万元,以及政府、学校、社会爱心人士等捐赠的8万多元。而唐志良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不少亲戚朋友劝他放弃,但唐亚水坚定地说:“那是我的儿,我就算砸锅卖铁也不会放弃他。”

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唐亚水将他转至医疗水平更高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治疗。积蓄用光了,他就向亲戚朋友借钱。在借钱的过程中,有人直接拒绝,有人委婉拒绝,也有人劝他放弃,但唐亚水依然决心尽最大努力救治儿子,为此欠下了近110万元债务。

2015年4月,唐亚水实在无法负担高昂的治疗费,只能将儿子转到大布镇卫生院疗养。回到大布后,唐亚水访亲问友,寻找良方,但儿子的病情还是没见起色。2016年1月,唐志良病情恶化,经医院抢救无效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唐亚水伤心欲绝。

为了弥补缺失的父爱,他精心照顾孙子孙女

儿子去世后,家里欠了近110万元债务。面对债务压力和丧子之痛,唐亚水没有灰心,及时调整了心态,给孙子孙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了减少家里的支出,唐亚水自己种蔬菜、养鸡,尽可能自给自足;为了弥补孙子孙女缺失的父爱,唐亚水全身心陪伴他们,精心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

为了尽快还完债务,唐亚水省吃俭用,每月取出自己的退休金和儿媳、女儿打回家的钱,除了给家里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其他的还没有“焐热”,就及时上门偿还给亲友。唐亚水乐观地说:“虽然现在日子过得苦点,但我还有退休金,可以逐月还债务,5年来,我已经累计还了80多万元,离还清债务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看到了希望。”

这名普通的退休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父爱如山”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诠释了 “爱亲”“诚信”的真谛。

中国好人榜事迹材料篇二

1

李树芳,男,1983年3月生,中共党员,茂名市高州市宝光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21年来,李树芳一直奋战在灭火抢险救援第一线,他多次参加带训比武,曾先后三次代表广东参加粤港澳消防运动会,获得两次冠军、一次季军,李树芳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嘉奖15次,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士官”“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执勤岗位练兵训练标兵”“广东好人”等称号。

行动快一分钟,就能多救一个人

加入消防救援队伍21年来,李树芳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5000余起,疏散抢救被困人员800余人。他常说:“我们行动快一分钟,就能多救一个人。”每次抢险救援行动,他都在与时间赛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012年槽罐车泄露火灾,2015年威龙化工厂火灾,2016年“妮妲”超强台风,2017年茂石化乙烯厂橡胶仓库火灾,2018年“贝碧嘉”“山竹”超强台风,2021年“3·15”茂名市高新区茂名石化化工分部闪爆灾害等重大事故现场,李树芳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其事迹被《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多家权威媒体转播刊载。

“消防铁人”是这样炼成的

李树芳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努力,将自己锻造为“消防铁人”,先后3次代表广东省消防总队参加粤港澳消防体育运动会,2次斩获5000米长跑冠军,并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在第34届粤港澳消防运动会上,脚部肌腱严重受伤的情况下他仍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广东消防救援队伍赢得了荣誉,被称为“广东消防第一跑”。面对“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他先后取得了舟艇驾驶、水域岸际救援技术、高空绳索救援技术等多个资格证书,成为灭火救援的行家里手。从历史悠久的公馆中队,到“尖刀队伍”特勤站,再到标兵单位宝光站,他总是冲在“最前线”,当好“急先锋”,协助单位8年获评全省消防基层建设标兵站,站获得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铁军教头”带出“李树芳党员突击队”

李树芳深知“传帮带”是岗位能力得以衔接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他手把手将“新兵蛋子”李祥祥打造成“4次参加粤港澳消防运动会5000米跑项目比赛获得2金1银1铜并打破项目赛事纪录”的新一代“广东消防跑男”。入职21年,他从未以“兵龄长”而摆架子、耍特权,始终以“父母心、兄长情”关心和帮助他人。在他的影响下,2021年支队成立“李树芳党员突击队”,先后涌现出“二等功臣”肖发亮、“南粤消防忠诚卫士”刘海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增多,李树芳慢慢从冲锋陷阵的“运动员”转变为退居幕后的“教练员”,在他的带领下,支队2015年至2021年在全省消防各类比武竞赛取得佳绩,尤其在2018年全省基础体能比武中,他带领集训队员勇亮利剑、乘风破浪,斩获全省消防团体总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称赞为“铁军教头”,多次被评为“优秀消防员”“工匠消防员”。

21载赴汤蹈火,21载精益求精,21载言传身教。李树芳凭着对消防救援事业的无限热爱,他用无悔的青春、无私的奉献,为广东消防事业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用忠诚和热血书写了精彩的消防华章!

中国好人榜事迹材料篇三

于薇,女,1974年2月生人,中共党员,现任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吉林市第七方舱医院院长。2022年吉林市此轮疫情防控期间,于薇同志带队先后接管吉林市第三方舱医院、第七方舱医院,截至4月7日,方舱医院共接收患者2319人,治愈出院人数1673人。曾荣获吉林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等荣誉。

迎难而上 逆行出征

2022年3月10日,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受上级部门委派接管吉林市第三方舱医院,在没有任何管理方舱医院经验且人员紧张、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于薇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当晚,于薇就带领医疗队各组组长进驻方舱医院,与国家感控专家及施工设计人员研究确定方舱医院布局,投入到接收患者前的准备工作当中。

于薇一边统筹安排方舱医院开舱前的准备工作,一边指挥各路医疗队的培训和统筹安排后勤保障工作,仅用时一天时间,3月11日当晚,吉林市第三方舱医院就收治了近三百名患者,解决了患者安置的燃眉之急。此时,于薇已经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可她还不能休息,患者入舱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工作衔接上、程序制度上、后勤保障上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她协调解决。于薇立即组织各组组长建立方舱医院工作手册,明确工作制度和流程,协调联系各方力量做好方舱医院的后勤保障,一天工作超18个小时、接打几百个电话成为工作常态。

不辱使命 向险而行

3月20日,于薇带领的医疗队接到了更为艰巨的任务,上级要求要立即转战至吉林市第七方舱医院,且床位数是原有床位数的三倍之多。于薇二话没说,又马上带着先遣部队赶往第七方舱医院完成接收患者前的准备工作,这一战又是连续“战斗”了超60个小时。

第七方舱医院床位数达1200张,于薇从方舱医院的基本运行出发,以感染控制为核心,医疗护理为主体,围绕实现隔离救治等功能成立若干工作小组,明确各组分工。方舱医院以集中隔离、分区自治式管理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原则,逐步完善制度方案,强化制度保障,切实把好收治、诊疗、出院三大关。于薇要求医疗组对全部入院患者实施中药治疗,同时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对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给予重点关注,截至目前,成功抢救了包含心肌梗塞、心衰、癫痫大发作等急危重症患者20多人,确保医疗安全。

不负初心 勇往直前

于薇不仅是方舱医院的管理者,更是医护人员的“大家长”。自己因为高强度工作已经疲惫不堪,却仍带病坚持工作,可总是要求队员们有病要去休息,不要逞强,医院送来的有限的补给品也总是先让给队员们。于薇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感动着方舱医院这个战场上的每一个战士。

巾帼不让须眉,于薇凭借着对工作严谨细致的作风,对疫情防控工作极度负责的态度,带领省内各地支援的三百余名队员维持方舱医院平稳运行27天。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在吉林市调研视察疫情防控工作时,都对方舱医院的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于薇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严格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严防院感问题出现,以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方舱医院成功关舱去迎接胜利的到来!

中国好人榜事迹材料篇四

许张氏,女,汉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1994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女儿许长荣说。许张氏说:“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议出资帮忙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就应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给政府添负担了,xxx好啊!”

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中国好人榜事迹材料篇五

王敏,女,197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鸿城街道东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小社区连着大社会。社区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枝枝叶叶都是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当年,30岁王敏地走到社区工作岗位,一晃就是17年。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王敏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四年中,她患了两种癌症,做过两次大手术,每次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又重新赶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她忠爱的事业。

大道至简,她用毅然的抉择从平凡走向不凡

东风社区老年人占比较大,为解决他们到社区办事、出门理发看病、收拾家务等难题,王敏联合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推出“微孝益家”“便民宅急送”服务项目,几年来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6900余次,温暖了老年晚年孤寂的心。她通过“五社联动”带动社区治理创新,先后引进16家社会组织进社区,为居民量身定制服务项目45个,服务人群达12000余人。她又组建了“五色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数量达7600人,开展的服务活动890次,营造了助人自助的幸福和谐社区氛围。为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社区居民高质量的需求,她推出了“一心四盟六合十二点”工作法,并于2018年获评国家民政部“优秀社区工作法”。

大善无言,她用亲人的温暖将呵护化作守护

为帮助社区内的困难居民家庭,王敏把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党员群众等力量整合起来,结成帮扶对子,使每户困难家庭都有人来包保,逢年过节有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多年来,她帮助了社区内81户困难家庭实现了脱贫。低保户孙付勤,一家五口,平时靠拾废品为生,当时3个孩子均未成年。六年里,王敏帮助他们从简单的衣食住行到最后解决了住房、孩子上学等事情,使孙付勤一家人实现脱贫,生活得到了保障,又作为代理妈妈帮助孩子完成了学业;她常年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帮助照顾社区内的两位孤寡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针对区域内物业小区、无物业小区、普通商品房、回迁安置房等17个居民小区不同特征、她通过分类治理的方式,努力____小区治理难题,取得了良好成效。针对有物业居民小区,她联合社会组织推出“中山和苑”法治社区建设项目,针对业主委员会选举和换届方面,形为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为全省社区在开展这项工作方面提供了借鉴。针对无物业居民小区,她推出“四式五型”居民自治工作模式,引导和推动了社区居民开展家园自治。就这样,社区内8个弃管小区都上下水畅通,外面道路平坦整洁,春天绿树成荫,芳草青青,辖区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大疫无我,她不畏风险守护一方百姓的平安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做过甲状腺癌手术的王敏,带头冲上一线。一天接听百余个电话,排查上百个住户,走访几万步,就是王敏工作的日常。2022年,奥密克戎突袭长春,她又逆行参战,她与社区工作者吃住在社区,奋战10余日,身心疲惫的王敏没有回家看一眼家人,突然就传来丈夫逝世的消息,她仅用一天时间处理丈夫后事,还来不及悲伤便快速回归“战场”。在面对工作者多数被隔离、疫情焦灼复杂。她重振精神,带领工作者线上线下齐心合力,保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社会治理不断地深入,她又推出了“365”三长联动工作法,把居民的力量发动起来,顽强拼搏,上下联动,共同织密一张防疫的网络。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