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2023年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时间:2023-09-29 09:47:04 作者:灵魂曲2023年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篇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应运而生,这些教材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使用新信息技术教材的心得体会,以及它对我的学习和成长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段: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引领我们走向数字化时代

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引领我们走向数字化时代。现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和数字技术的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和交流各种信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获取信息。我们需要掌握并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而新的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助手,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带给我们,形成最佳的技能传递渠道。

第二段:新的信息技术教材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便利

在新的信息技术教材的帮助下,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知识点,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也能够更快地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今,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各种答案,了解最新的技术、APP和社交网络的变化。而且,信息技术教材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这些方法包括:图解、案例分析和演示等,这些方法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第三段:新的信息技术教材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当我们学习出现问题时,就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正是新的信息技术教材的作用。首先,新的信息技术教材运用了生动的图形、动画、文字和语音等方式,使得学习成为有趣的事情。其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现代化的科学更是需要一份热情,而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可以带来这种热情,从而激发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第四段:新的信息技术教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的信息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发展和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多角度、多方位的学习和适应。信息技术就是这个时代的灵魂。在新的信息技术教材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个数字化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寻找人生发展的机会。同时,新的信息技术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帮助我们在不同领域做更优秀的事情,这就是信息技术教材赋予我们的重要意义。

第五段:结语

总之,新的信息技术教材是一样珍贵的教育资源,它能够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创造更多的机遇,为未来的人生规划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把握教学的资源,打造更好的未来。

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篇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为适应这一趋势,教育部推出了全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在使用新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和创新思维。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新教材的课程设置

新教材的针对性很强,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例如,在小学阶段,教材重点讲解计算机基础、网络安全、多媒体应用。在初中阶段,教材会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机运行机理、数据库的应用等。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教育部的新课程要求相符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第二段:新教材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的教学方法也十分值得称道。传统的“学以致用”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教材更注重实践与应用,特别是在设计课时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更能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

第三段:新教材的知识点

新教材的知识点也有了大幅度的更新。针对新时代需要的技能和能力,新教材注重实用性,而不是陈旧的理论知识。例如,在教学常用软件的时候,新教材尝试将常用的软件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让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到软件应用的实际意义,更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四段:新教材的互动性

新教材更加注重互动性,尤其是多媒体辅助的教学。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手段构成了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获得及时的答复。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进而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

第五段:新教材的实际意义

新教材的出现为新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而现在,通过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说,新教材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教材本身,成为了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必经之路。

结论:

综上所述,新教材也让我们看到:教育理念在不断的变化。教育机构必须根据社会改变和教育要求的变化,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更符合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新教材的出现表明了教育部对新时代信息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良好途径。

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篇三

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也在逐渐变革,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早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期推出的《信息技术新教材》无疑是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和创新。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对这一新教材有哪些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总结。

1. 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在之前的教材中,内容比较抽象、离实际生活较远,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新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将所学知识和自身的生活相结合。在我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了知识。

2. 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新教材中涉及到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互动教学等多种形式,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等多种信息资源,进行课外拓展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 学生积极性更高

新教材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在课堂上,我通过提问、思维创新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能够主动思考、探究、运用所学知识。

4. 图表式表达更加直观灵活

在新教材中,图表式表达的运用更加直观灵活,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视觉习惯,便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我在教学中也十分注重这一方面,尽力鼓励学生主动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视觉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

新教材的出现,也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我在教学中运用的讲授、讨论、展示、研究等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例如,在教学展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运用各种创意来进行展示,让他们的展示更加出彩,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总体而言,新教材的出现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我们要不断跟进、拥抱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变革,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具价值的教育体验。

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篇四

信息技术还包括使用网上资源,现在老师们很多是上网下载课件甚至教案,资源共享非常好,但那是别人的虽然好未必对自己适用,所以下载的资料必须经过处理然后为我所用。运用网上资源还可能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育等等,信息技术的功能如此强大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去学习。

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篇五

摘要: 当前,我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但各个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不尽相同,由此造成对信息技术的评价方式参差不齐,存在着种种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评价的原则和方向、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方式的构建、评价量规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研究,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校本评价  研究报告

这几年,信息技术虽然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但对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信息技术目前还不是一门主课,也没有具体的考试模式,随便考,给个分就行。而对信息技术考试的评价,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许多学校都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即期末出一份考卷,有填空、选择、问答几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笔答(或在计算机上答题),教师评分。这种考查方式在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特别是在创造能力上,是不够客观和全面的。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所以现行的很多考试中又增加了上机操作部分。一些主管考试的人员,将计算机考试向着标准化考试的方向靠近,编制一个大的试题库,每次考试随机抽取试题,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按要求操作,教师按操作正确与否评分(或者是由计算机自动出题、自动判卷的方式)。这种方式比前一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考试方式仍没有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统一的考题、唯一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

特别是中考制度改革后,信息技术从原来的加分项目变为评价学生五方面能力中的一项,这更要求学校要抓紧制定出与之相符的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因此,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笔者试图在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制度及方法上作些尝试与改革,以推动评价工作向前发展。在对挑选的几所学校进行一年多的试验后,笔者在此方面有了一些心得,特撰文与大家交流经验。

一、评价的原则与方向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全面、科学、发展的原则建立评价方法多样、评价多元的校本评价体系:不但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使其逐步获得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生学习创造条件;不但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信息技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评价方向上,一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教师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慎用定量评价,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二要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并组织家长、学校、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并尽快反馈给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三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校本评价方案的构建

(一)评价目标的制定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从学生、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这三方面出发,通过评价,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目标。

通过新的评价体系,不仅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巩固原有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所提高,使其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完成考试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协作,克服困难,来磨练意志,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周期性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引进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形成课程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机制。

(二)评价内容的确定

把评价内容分为认知、操作两方面进行。在认知方面,以填空、选择为主;操作方面,总体上采取任务驱动式,每次评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考核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没有具体题目和统一的答案,学生无论用何种软件,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并达到了考核的基本要求,即考核合格。完成考核过程中可以看书、看笔记、求助帮助系统,甚至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但必须自己完成,不能由别人代替。

(三)评价方式的构建

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评价和考试也体现了这一理念,将考查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中,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袋的方式,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设置特定的作业、项目或任务来引发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用于过程性评价的作业、项目或任务应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任务是多层次的,可考察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任务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避免设置脱离学生生活或学习经验的任务情境;任务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不偏难或过于偏向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

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既可  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搜集、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也可在测验、考试时设计特定的典型作品设计任务,评价时不仅评价作品的优劣,而且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则可对学生活动过程、设计过程、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考查。我们可围绕以下方面制定评价指标:学生能否结合任务或问题情境的要求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学生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收集计划;学生能否根据问题要求采集和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清楚地表达观点、思想,呈现问题解决的答案;能否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评价各种可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工具和资源的潜在优势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设备、工具和资源解决问题;能否体会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能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合作;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相关能力。

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随时把握、及时引导。向学生呈现蕴含人文、道德、社会冲突的案例或问题情境,如“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知识产权”专题,让学生对这些案例或情境进行讨论、分析,或撰写短文,再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把握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各种信息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指导自己的实践。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最终落实为教师对学生的适时预防、关怀或引导,避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简单量化或脱离实际单纯打分。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随后的教与学。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上机测验是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测验,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教师和有关机构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选用上机测验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

在总评中,阶段性评价、创新能力测试、期末考核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考核成绩时,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请重考,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四)评价量规的制定

对于信息技术的评定,最关键的还是关于各个等级标准的制定。如果要求太高,学生难以达到,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要求太低,很容易达优,就既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等级标准制定前,要对学生整体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确定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案,制定出来的等级标准能使一部分同学经过努力能达到优,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良,最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达标。

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是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重要方面,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必要时,可以为不同的指标制定不同的权重。对于比较重要的评价,在正式评价之前挑选部分学生进行预试或预测验,考察评价指标是否合适,并进行调整和修改。评价量规的指标要全面、精练、可行。可组织学生参与制定量规,或者在评价前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评价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首先关注的是有没有达到规定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合格还是不合格。为了鼓励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进,不设“不合格”等级。对未合格的学生暂不评定,由任课教师找这位学生谈话,鼓励他下次继续努力,达到合格。

三、研究成效分析

信息技术校本评价方案的探索进行了一段时间,绝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都给予了肯定,这种评价具有很大的优势,效果也是明显的。

(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的教师说“提起考试,学生们都很讨厌”。实行校本评价后,学生从考前一周就开始收集材料,有的同学自己编写文章,绘制图片,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找,从报纸上剪辑,有的同学光资料就准备了两三套,可见兴趣之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

学生把考试内容当成自己的作品,觉得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能把美术课学到的知识用于绘画与美编,语文课学到的知识用于书写文章、组织整理材料,这些都成了学生信息技术考试的素材。

(三)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

这种评价没有统一命题,只有范围与操作评定标准,由此放开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有些不但完成了考试内容,而且含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内涵,画面中有飘扬的五星红旗、宇宙中的地球、雄伟的高山、腾空而起的火箭、可爱的猫咪、觅食的小鸡等。

(四)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这种评价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放弃面面俱到的传统做法,只告诉学生最关键的问题,然后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同学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许多是课本中不曾涉及的,要求教师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指导和解答。这些实际问题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方面的,还包括同学们选题中涉及的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所了解。

1、邓立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之我见·教育研究·.10

2、游铭均·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2

3、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1999.2

4、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5、任学宾·浅论我国21世纪的中小学信息教育·广西教育学报·.5

作者:叶静飞

单位: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

邮编:317500

e—mail: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