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精选7篇)

2023年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精选7篇)

时间:2023-10-02 14:14:10 作者:念青松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篇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治理成为了当代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个乡村治理工作人员,我深感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和挑战。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积累了一些关于乡村治理的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认为乡村治理需要顶层设计,坚持科学规划。乡村治理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我们要研究乡村资源禀赋,了解乡村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制定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和布局。只有通过顶层设计,我们才能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次,乡村治理需要坚持德治为先,以文化建设为引导。乡村发展的根本在于人,而人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引领。要在乡村治理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只有在道德的引领下,我们才能稳定农民的心态,增强他们对乡村治理工作的参与度,推动乡村稳定发展。

第三,乡村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以往的乡村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政府“包办式”管理,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制约。而要想推动乡村治理,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我们要鼓励农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只有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才能够实现乡村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乡村治理需要注重产业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振兴。乡村经济的振兴是乡村治理的核心任务之一。要加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同时,要发挥乡村的特有资源优势,加强农村产业扶贫,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产业发展,才能够实现乡村经济的振兴,推动乡村治理的全面发展。

最后,乡村治理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形成合力。乡村治理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农民等各类力量的合力。我们要加强各类组织的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够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乡村治理的目标。

总之,乡村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正确的发展思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有通过顶层设计、德治为先、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注重产业发展和加强组织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我们才能够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乡村治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和县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方案,按照省、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结合县乡乡村治理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宣传推动。各村要采取多样化宣传媒介,坚持因时、因事、因人制宜地选择适当的宣传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把《指导意见》精神讲全面、讲明白、讲透彻,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村要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全面学习传达、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认真硏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各站办所每年在乡里发表以“乡村治理”为主题的宣传稿件。

(ニ)强化组织推动。各村要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各村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时,要将乡村治理工作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三)抓好试点示范创建。在乡村分别开展试点示范创建,根据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发展情况,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三治结合”新路径、新模式。

(四)纳入绩效考核。各村要认真对照重点任务清单,对涉及本村的工作任务逐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

(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村级组织体系,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履行好各自职能。组织党员在议事决策中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组织决定,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

(二)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全面实施阳光工程

清理整顿村级组织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各种检查评比事项多问题。规范村级各种工作台账和各类盖章证明事项,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推进村级事务即时公开。

(三)増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鼓励农村开展村民说事、民情垦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値观、培育乡风文明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等渠道,组织农民群众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乡村文化体育活动。

(五)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

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程序,加强村里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六)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

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扎实开展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

(七)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健全小微权力监督制度

织密农村基层权力运行“廉政防护网”,大力开展农村基层腐败整治,推进农村巡察工作,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

(一)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

加强妇联、团支部、残协等组织建设。积极发挥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坚持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完善培养选拔机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

(二)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严格落实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建立乡村治理工作协同运行机制。乡党委农村工作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对乡村治理工作情况开展督导,对乡村治理政策措施开展评估。组织、宣传、政法、民政司法行政、公安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各项保障

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聚合各类人才资源。加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设施装备保障,落实乡村治理经费。切实保障村干部基本报酬,建立健全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报酬兑现机制。有计划、分层次开展村干部培训。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鼓励各地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组织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大力选树宣传乡村治理各类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輿论氛围。

(四)加强分类指导

对于需要普遍执行和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逐级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进度,尽快取得实效。对于需要继续探索的事项,要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勇于探索创新,及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快在面上推广。对于鼓励提倡的做法,要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形成适合本地的乡村治理机制。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篇三

;

序言

一、乡村治理

三、接受本课的知识储备

四、开设本课的当前意义

讨论题:书本知识与个人发展

第一编:乡村及其基础

学习讨论题:

1、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有不同,请你举例说明你所了解的乡村特点?

2、自然经济的特色是什么?

3、乡村与城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怎样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三位一体的整体?

推荐书目导读:

费孝通:江村经济。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另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 乡村与

一、地理环境会的作用影响

加强我关的研究

村与人口

一村人口的构成

村口与村关系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经济构成关系。人口的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思想品行、修养操守等等。

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人口素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先天遗传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体质、智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与学习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的依存关系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因素农村人口发展对策

祝卓人口地理学

本书的研究人口发展过程和人口现象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地域差异,以及它们与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社会学

本书主要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的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类型、人口基本构成等是其研究的重点。它从社会变量和人口变量的相互关系中,探讨社会发展对人口过程的影响,研究人口变化造成社会发展的后果。基本特征是:深入城乡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调查方法通常可分为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回顾调查、跟踪调查等,在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定性结合、微观宏观结合中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

4、乡村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口多,加上现阶段广大民众政治素质不高,如果有很多党派的话,每个党派都能够吸引到相当数量的支持者,进而导致党派林立、互相攻击,政局不稳,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地大物博的中国,如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还会导致地方割据。

部分党支部书记的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比较淡薄,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差。少数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工作中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我行我素,落实措施不力。个别村党员年龄偏大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村部分党员政治素质和论文化程度偏低,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党员队伍科技知识贫乏,致富能力较差。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党支部职村民委员会

复习思考题:

1、新形势下乡村党支部建设如何创新

2、当前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如何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第五讲 治理的基本制度

一、户籍制度

二、土地制度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讲要点:

一、户籍制度

1、概念: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

历史特征

地域性

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在农业社会,以土地为主的生产经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具有制约人口流动的客观条件,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外部加强了这种安土重迁的特征,人身的束缚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等级性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

世袭性

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体现在对人口等级、职业的控制上,即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

治安职能

户籍管理一般应是人口的统计和管理工作,与社会治安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各种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

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

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

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

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由此生成,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

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宪法》上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确认不论城乡居民都具有自由迁徙、择业和居住的权利。

2.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

3.改革户籍制度不是取消“户口”,而是剥离户口的附加功能,应取消粘附在户口上的各项利益差别,体现社会身份与“国民待遇”的平等性。

4.改革户籍制度后,户籍管理还是必要的。通过公民身份登记,可以证明其身份并确立其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可以为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户籍管理还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的内涵

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核心的土地制度,包括了上述广义土地制度的全部内容。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我国全部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土地的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形式,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占有属于全民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土地的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该组织的全体农民占有属于该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对该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经营、管理权。

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村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

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目前土地制度问题的根源

1集体土地产权残缺,没有处置权。

市居民。

集体土地所有者缺位,没有代表。

乡镇政府是国家机关,许多乡镇又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究竟谁是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也就模糊不清了;村民小组虽是基础,但一没有法律地位,二没有经济核算形式,三没有办公地点,有的甚至连小组长也没有,遇事由各户联合推举一名代表。正是出于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个人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原则上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而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又是缺位的或虚构的,所以,本来对集体土地仅仅具有经营、管理权限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便往往以集体所有者的名义为农民做主,在土地征用、承包、流转以及机动地的处置中侵害农民的利益。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稳定承包权相矛盾。

这种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农地的集体所有制:由于一个地区的农地是由这 个地区的农民集体所有的,那么当单个的农户离开这个地区的时候,他就必须放弃该地区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而当该地区出现新的农户时,别的农户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必然要被重新分配,以满足新的农户的土地需求。结果就是,随着地区人口的变化,土地的分配必须不断做出调整。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导致的严重后果

工业化、城市化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土地腐败已经与国企改制腐败、重大工程腐败并称为“当代中国三大类腐败”。集体所有制为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因为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长期以来,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成为实际上的地方政府所有制。致使农村土地被各级政府不断以各种名目低价征用,土地财政成为政府提升政绩的捷径和官员腐败的沃土。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膨胀,抬高房价

在很多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 37%以上。

2008年北京市土地相关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42.5%。

土地制度改革的效用

社会效益分析

(1)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

可行性分析

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和谐。(2)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降低土地交易成本。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管理机构上移便于社会保障统筹。

激活市场要素运作可以促进城镇化持续滚动推进。

战略意义

(1)有利于构建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身的动力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有利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多社会结构优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具体形式有(1)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2)包产到户。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目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优缺点

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3.2.1 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不存在。政社合一的体制废除后,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中还是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的乡农民合作社。其次,村民委员会也不能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

由于土地权属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征地制度不规范。

经营狭小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由于耕地面积,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化大生产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生产效益低下。

资源市场配置承包制使许多农民不能真正离开土地,安心从事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又使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不能通过扩大生产面积取得规模效益。因此,承包制既阻碍了广大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又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它是在对传统官僚制管理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治理,相比先前统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治理更加强调自由的价值,推崇诉求的多元化和彰显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1.1 治理的内涵界定

西方解说:

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法的综合。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中,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相互调适并能采取合作行动。它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安排。

世界银行的定义:治理是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行使权力的方式。治理的内容主要有:构建政治管理系统;为了推进发展而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运用权威的过程;政府制定、执行政策以及承担相应职能的能力。

联合国开发署的定义:治理是行使经济、政治和行政的权威来管理一国所有层次上的事务。它包括机制、过程和制度。公民及其各类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利益、行使合法权利、承担其义务以及弥补他们之间的差异。

罗兹(rhodes)对治理的概念研究比较全面。他认为:“治理”在当代主要有六种用法:

作为最小化政府: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减少政府的范围和公共开支。

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同时适用于和公共部门管理的新方式。

作为新公共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激励结构引入政府部门,用更多的“掌舵”代替“划桨”。

作为“善治”的管理:它从政府的合法性和管理效率上定义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

作为 社会-控制系统论的治理:它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等级制的新的结构或模式来定义治理,政府不再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个发号施令者,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彼此依赖的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由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共同组合而成的问题导向型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没有权威的自主与自治是其特征。

1.2 关于治理理论的三个观点

(一)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待治理。主张采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二)将治理视为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

(三)将治理视为由政府和其他参与者构成的合作网络。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其他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重新构建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治理理论的思想特点

2.1 治理强调了自由的价值

公共治理重视政府以外公民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主张有限政府,要求重新建立公共权威、分享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都体现着消极自由的理念。其目的正是为了反对福利国家的扩张对自由造成的损害。

2.2 公共治理彰显了公共性

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同时宣称没有包容和参与,公共性就会堕落为狭隘性和私利性。只要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各种社会行为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中。

2.3 公共治理推崇诉求的多元化

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体现在四个层面上。政府治理工具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外,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治理的手段,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形态。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方面都没有单独应对所有公共问题的资源与能力,各尽所能成为实现良好治理的前提条件。公共权力的多中心化:要实现各尽所能的良好治理,就必须让治理的各个主体参与权力度分享。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合作:公共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合作网络管理。共同的目标,与相互信任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协商对话的行动方式,确保了合作网络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弥补各自不足,在公共利益中携手共进。

3、治理理论包含的宝贵思想和理念

3.1 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

治理鼓励公民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广泛地参与公共行政,从而使公共行政更能响应公众的呼声。

巴伯指出,政府的无能表现在三方面,即行政机构的瘫痪、公共事务的私有化及民众对政府的疏离和冷漠。如欲解决政府无能和自由民主主义所产生的危机,宜将“强民主”建立在公民参与和公民义务上,而非只是建立在个人良好品德和利他主义之上。公民与基层行政组织互动就是在公民自愿组织的原则下,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使公共行政的服务和效率达到最佳。

汉(ham)指出:“官员在面临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是比较习惯采用‘控制’手段来解决问题,而非坚持公共服务理念的落实,也很少采取鼓励公民参与的形式,长期看来,反孕生许多行政问题。因此,应当尽量加强公民个人与行政人员之问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机会,使基层行政人员了解公民的意愿倾向,并引导和鼓励公民参与基层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对决策执行的监督。”

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治理的四种模式中,参与式政府模式相比其他政府治理模式来说,更注意到国家与社会问的关系以及广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参与式政府致力于寻求一个政治性更强、更民主、更集体性的机制来向政府传达信号。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就怎样才能从社团和个人那里寻求和接受意见做出决定。政府要强调发展第三部门,即有别于公共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来解决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同时,也要指导这些组织使之符合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并且有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参与模式的出现强化了公民的作用,并试图以投票以外的方法来诱导民主参与。

3.2 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

从理论上,治理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治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在今天,以公民积极参与和公民自治能力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冲击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使得传统国家或政府组织的作用逐渐缩小,而公民社会正在不断强大起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治理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治理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从某个小范围的社群来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不能没有公共管理。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

所以,治理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公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理。因此,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一个繁荣、活跃的公民社会,是治理的本质要求。因而,在实践中,政府放松对社会的过度管制,向社会分权,赋权于社区和居民,允许公民组织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地方和社区的公共事务,倡导培育和提升公民自主管理的能力,就成了治道变革的中心任务。

3.3 自组织的多中心治理。“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 。

由于国家的失效和市民社会的“不自主性”同时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地借助自上而下的国家干预或凭借社会的自发调节方式得到解决,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却能够行之有效。正如政治学家科曼所指出的:“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政治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权威,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自组织治理网络作为一种合作性的共同体能够使得理性的个人超越集体行动的悖论。” 自组织治理网络是个人和机构、公家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首先就应当互动合作。在治理过程中,无论哪个组织,都不可能拥有知识和资源两个方面的充足能力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它们必须通过与其他组织交换知识和资源达到目的。有的组织可能在某一特定的交换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宜轻易发号施令,因为任何组织都不会乐于一味地仰仗和屈从于他人,也会用拥有知识和资源的筹码对此加以抵制。

治理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库依曼指出:“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将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这些组织的权利也将得到社会和公民的认可。这一变革的内在逻辑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公民的个人责任以及个人对自己决定承担的后果将上升为社会选择过程中的主要法则。公共行政之参与者的多元化,多元化主体之间的权力依赖和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必然形成一种社会自治的合作网络 ”。

3.4 社会合作网络体系的构建。

既然政府不是治理依赖的唯一组织载体,那么,依靠谁来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以及怎样依靠这些力量进行治理呢?显而易见,治理依靠的应当是以问题和管理事务性质为导向而构建起来的多种形态的社会合作网络体系。面对着国际、区域、国家、地方、社区等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公共问题,国际组织、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公民组织等治理主体围绕某些公共问题或公共事务,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妥协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达成共同治理目标,并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和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组织结构,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纵向、横向的或两者结合的社会合作网络。

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高度弹性化的合作网络的构建涉及多样化的治理主体的参与,这一多层治理体系及包括各个层级政府或公共组织之间,以及跨国家区域性政府和公共组织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互惠、合作关系结构,也包含公共组织与私营企业组织、公民组织之间建立的交换、互惠、合作、共同处理公共问题的组织结构。治理运动的扩展表现为纵向、横向及纵横交错的、重叠的社会共同治理网络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因此,治理的关键是建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网络体系的构建、信任关系的形成与合作方式的建立。

3.5 社会资本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

如果说统治运行依靠的是强有力的垂直控制和命令,那么治理运行则依靠的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力量,依赖于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积极合作的态度。这些要素构成了治理过程中资源共享、组织间协调、有效沟通、伙伴关系的内在道德基础,也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治理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充裕的社会资本储备是公民社会的结构性支撑。社会资本就是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或者网络关系、规范、相互信任。社会资本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防止现代民主制度引发的过度的个人主义,以及提高人们结社的能力并以集体的力量抗衡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所以,治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育社会资本。

二、治理理论的现代构建

三、概括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主体间权力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

3、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

4、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

四、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1 治理内涵深刻化和外延扩大化。

什么是治理?治理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大部分的定义都认为,治理是和他人合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治理必须要至少有两个人。然而,“一人公司”的出现对这种看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为照此看法,“一人公司”就不存在治理,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类似的能引发治理变革的治理实践还有好多,而且将来会出现更多,这势必将为治理理论的研究提供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治理内涵深刻化和外延扩大化。

2 治理的理论基础——对人性的假设。

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能力人和目的人假设转变早期治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taylor)为代表的科学治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治理理论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熟悉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治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如同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治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在现代西方,人们对物质方面的爱好开始淡薄,而对人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作为人最高需要的自我实现(按照人的爱好、能力从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面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沉重代价,许多思想家从文化价值观和人性上思考问题,认为实行“人的革命”是避免最高代价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人的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目的,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把人塑造成“能力人”。

21世纪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灵魂是创新,人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将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且包含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的增长也至关重要。历史发展的这种趋势将引起企业治理的创新。其任务之一就是把人作为企业治理的目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营造一个能发挥人创造能力的环境。其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人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治理,即以人的能力为本的治理。

3 新的理论基础——“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年以前,亚当.斯密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治理学家创建治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治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假如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非凡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治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

与分工理论相比,合工理论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即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将几道工序合并,归一人完成,也可将分别负责不同工序的人员组合成工作小组或团队,以利于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另外,减少治理层次,提高治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打破官僚体制,减少了审核与监督程序,降低了治理成本,减少了内部冲突,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

4 研究重点从治理科学向治理艺术的转变。

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二战后的二十多年里,治理是科学的观点占了上风。但是,治理科学的研究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该说的好象都说了:治理的原理方法等似乎已经充分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除了用更新更时髦的字句去描述已被揭示的问题外,人们似乎再也提不出真正新奇的观点了。从事实践治理的人们正越来越多的熟悉到,治理的原则是简单的,治理的方法是明确的,但正是这些原则和方法的不同组合和运用构成了不同组织治理成败的原因;成功的治理是一种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对象用适当的方法和原则的艺术。

5 治理决策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

前面提到的数量方法曾对治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许多企业也开始用一些数量模型来进行决策。但在21世纪,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由于环境日趋复杂,其变化速度也日趋加快,影响环境的许多因素也难以定量的加以描述,人们逐渐熟悉到数学方法的局限性。治理人员不得不重新依靠他们那虽然难以证实,难以描述,但经常是正确的直觉,并根据这种直觉来判定环境的变化,制定行动方案。治理理论也势必将重视对如何更好的利用直觉进行决策的研究。

6 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

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是指在研究治理理论一般规律的同时,必须结合当地的社会制度、社会性质以及文化传统和治理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这一点对我国治理理论的发展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治理实践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我国古代文化里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思想精髓。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中西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论是摆在众多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7 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

将日益受到重视道德通常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治理实践的发展,给治理理论提出了许多道德两难问题。而且,治理道德问题对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巨大。因此,对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8 治理理论体系的系统化。

治理理论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有系统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但目前治理的发展离此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公认的理论体系。因此治理理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9 治理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

如何把现在的治理理论丛林发展成统一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今后的治理学将何去何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只有天才的治理大师才能解决。综观20世纪,似乎只有德鲁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他的许多天才般的预言,对20世纪后半段治理理论丛林的出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现代治理理论都是在德鲁克预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现在该到了治理理论走向统一的时期。时势造英雄,21世纪治理理论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也势必将产生真正的治理大师。

第七讲:目前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二、乡村治理的十大难题

三、破解难题的新思路

本讲要点:

一、 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1、村民增收难

农民增收缓慢一直是“三农”最核心的问题,更是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民增收难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无组织的单家独户分散生产的小生产方式,是只能满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个体农民无法解决市场、科技、农资与金融问题。

2、农产品销售难

农业经济有一个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增产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不是农产品过剩形成的,而是农业组织系统中市场流通不畅造成的。

3、农科入户难

在原有体制、运作方式以及普及手段情况下,农业实用技术到镇到村难到户,到了农业技术人员到不了农民。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实时实用农科知识每天入户到人。

4、农资质量保障难

目前农资市场时有发生的骗农、坑农、损农、害农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农资质量,

5、村民贷款难

要调整农业结构和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农业发展,仅靠农业和农民自身原始积累是很难的,一般金融部门从资金安全和业务成本考虑也不愿意贷款给农民。

6、乡村环境整治难

(一)以整治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突出改厕、改水、改路、改人畜分居、改建排污渠;有规划,有垃圾屋,有生态沟,有绿化树,有宣传栏的“五改五有”创建生态文明村。

(二)帮助农民改善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条件。

7、乡村事业建设难

(一)“六进村”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文化信息和文体设施“六进村”.

(二)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双高普九”全面达标。

(三)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退伍军人培训转移就业等,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

(四)大力实施便民廉医工程。实现了村村有卫生站,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乡村矛盾调处难

目前农村矛盾纠纷进入高发期和呈错综复杂态势,而乡镇机构体制及干部素质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相适应。整合集中乡镇的司法、信访、综治、国土、妇联、林业等基层维稳资源。

9、乡村财务村务监管难

村干部挪用侵占集体财物的事时有发生,监管难。

10、干群关系融洽难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干群鱼水关系。

二、乡村治理的十件大事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问题。

2.1 村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要务

1、“三农”问题的聚焦:农民增收

2、农民增收要先跳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3、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2.2 结构调整:科学安排“三农”的空间与布局

1、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目标

2、走产业化道路,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水平

3、市场与科技:农业腾飞的两只翅膀

4、跳出农业抓农业:做好二、三产业文章

5、合作化,再来一次又如何

2.3 完善现有土地制度:破解“三农”问题

1、土地问题:“三农”问题的聚焦

2、保护好农民手中脆弱的“泥饭碗”

2.4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拓“三农”的绿色通道

1、现代农业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

2、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新需求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4、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2.5 反贫困:破解“三农”难题的攻坚战

1、认识贫困问题的新视角

2、20世纪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3、21世纪的反贫困思路

4、关于中国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2.6 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纺织农民“安全网”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战略意义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新构想

2.7 城镇化:“三农”新一轮发展的高平台

2.8 村民自治:“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之路

2.9 提高农民素质: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2.10 乡镇治理:重建党与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第四编: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现代化

第八讲 境内外乡村治理的经验教训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二、台湾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本讲要点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新村运动

韩国新村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并延续至今,是韩国在城乡失衡的背景下由政府实施的国民运动项目。新村运动已成为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到2011年,人均gdp由70年代初的70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32000美元,增长了近400倍,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二)新村运动的主要内涵

1、精神改造立意,组织发动农民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城乡差距巨大,农民生活艰苦、居住简陋,农村无序现象普遍存在。新村运动初期,他们通过机制创新,在农村大力培育“勤勉、自助、协同”精神,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整个运动营造了强大的思想氛围,纯正了民风;尔后,将乡村分为基础村、自助村、自立村三类,通过分类补贴来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民间自发的社会运动,进而形成了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2、环境整治破题,美化乡村

运动之初,韩国政府选择了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环境整治作为新村建设的突破口,提出了拓宽村庄马路、改良屋顶、修缮院墙、挖井引水、建设公共洗衣场、架设桥梁、拉线安电、设置堆肥场、整治溪流、整顿卫生环境等十大项目建议,由农民自行选择实施;之后的若干年来始终不渝坚持推进,农村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整理耕地、整治河川、修建道路、开发农业用水、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乡村会馆及敬老院等诸多方面,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农协内外联动

韩国农业和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篇四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注重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各项措施逐渐完善。参与了乡村治理工作的我深感其重要性,通过实践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围绕乡村治理的目标、效果、问题、解决措施以及未来展望,展开论述。

首先,乡村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全面发展。乡村治理旨在构建良好的农村社会秩序,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村治理的目标是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其次,乡村治理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乡村治理,农村社会秩序得到了良好维护,乡风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农村经济得到了有效支持和规划,农村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乡村治理使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然而,乡村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乡村治理的标准和方法亟待统一。目前,各地乡村治理的标准和方法存在差异,导致效果不一。其次,一些地区的乡村治理资源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一些乡村治理项目存在过于注重表面,忽视根本的问题的现象。此外,乡村治理中的民主参与和信息公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对乡村治理的长期发展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应加强乡村治理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其次,应加大对乡村治理的资金投入,保障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同时,应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专属化的乡村治理人才。在乡村治理中,应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开展民主参与,促进农民的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未来,乡村治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资源丰富,乡村发展潜力巨大。乡村治理应当继续深入推进,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在乡村治理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乡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免费程度。同时,还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好乡村的传统文化,增强乡村的文化软实力。

总之,乡村治理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实践乡村治理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乡村人民的声音,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注重系统性思维,从整体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要加强乡村治理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乡村的创新和实践,推动乡村治理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希望乡村治理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保障。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篇五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乡村地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转型。而这种变化和转型离不开乡村治理的改革与创新。作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我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乡村治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首先,乡村治理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乡村治理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和自发行为,更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政府在乡村治理中承担着制定和落实政策的重要角色。只有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引导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管理,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政府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其次,乡村治理需要注重培育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社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能够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乡村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动员和组织他们参与到乡村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例如,在乡村治理中,可以成立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集中资源,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和经营水平。此外,乡村社会组织还可以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三,乡村治理需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基础,直接联系和服务于广大农民。只有基层组织健全、规范,才能保证乡村治理的顺利进行。乡村基层组织应该具备能够代表和维护农民利益的能力,承担好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的职责。此外,基层组织还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四,乡村治理需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工作技能培训。乡村治理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农产品的附加值,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技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此外,还要加大农民工作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通过改善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最后,乡村治理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严禁乱占、乱建和乱倒垃圾等行为,保护农田、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供水条件,提高农民使用水资源的能力。只有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乡村居民的幸福生活。

总之,乡村治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推动,培育乡村社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工作技能培训,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乡村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篇六

;

序言

一、乡村治理

三、接受本课的知识储备

四、开设本课的当前意义

讨论题:书本知识与个人发展

第一编:乡村及其基础

学习讨论题:

1、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有不同,请你举例说明你所了解的乡村特点?

2、自然经济的特色是什么?

3、乡村与城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怎样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三位一体的整体?

推荐书目导读:

费孝通:江村经济。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另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 乡村与

一、地理环境会的作用影响

加强我关的研究

村与人口

一村人口的构成

村口与村关系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经济构成关系。人口的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思想品行、修养操守等等。

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人口素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先天遗传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体质、智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与学习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的依存关系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因素农村人口发展对策

祝卓人口地理学

本书的研究人口发展过程和人口现象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地域差异,以及它们与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社会学

本书主要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的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类型、人口基本构成等是其研究的重点。它从社会变量和人口变量的相互关系中,探讨社会发展对人口过程的影响,研究人口变化造成社会发展的后果。基本特征是:深入城乡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调查方法通常可分为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回顾调查、跟踪调查等,在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定性结合、微观宏观结合中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

4、乡村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口多,加上现阶段广大民众政治素质不高,如果有很多党派的话,每个党派都能够吸引到相当数量的支持者,进而导致党派林立、互相攻击,政局不稳,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地大物博的中国,如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还会导致地方割据。

部分党支部书记的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比较淡薄,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差。少数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工作中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我行我素,落实措施不力。个别村党员年龄偏大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村部分党员政治素质和论文化程度偏低,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党员队伍科技知识贫乏,致富能力较差。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党支部职村民委员会

复习思考题:

1、新形势下乡村党支部建设如何创新

2、当前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如何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第五讲 治理的基本制度

一、户籍制度

二、土地制度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讲要点:

一、户籍制度

1、概念: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

历史特征

地域性

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在农业社会,以土地为主的生产经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具有制约人口流动的客观条件,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外部加强了这种安土重迁的特征,人身的束缚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等级性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

世袭性

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体现在对人口等级、职业的控制上,即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

治安职能

户籍管理一般应是人口的统计和管理工作,与社会治安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各种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

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

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

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

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由此生成,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

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宪法》上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确认不论城乡居民都具有自由迁徙、择业和居住的权利。

2.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

3.改革户籍制度不是取消“户口”,而是剥离户口的附加功能,应取消粘附在户口上的各项利益差别,体现社会身份与“国民待遇”的平等性。

4.改革户籍制度后,户籍管理还是必要的。通过公民身份登记,可以证明其身份并确立其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可以为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户籍管理还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的内涵

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核心的土地制度,包括了上述广义土地制度的全部内容。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我国全部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土地的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形式,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占有属于全民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土地的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该组织的全体农民占有属于该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对该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经营、管理权。

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村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

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目前土地制度问题的根源

1集体土地产权残缺,没有处置权。

市居民。

集体土地所有者缺位,没有代表。

乡镇政府是国家机关,许多乡镇又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究竟谁是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也就模糊不清了;村民小组虽是基础,但一没有法律地位,二没有经济核算形式,三没有办公地点,有的甚至连小组长也没有,遇事由各户联合推举一名代表。正是出于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个人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原则上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而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又是缺位的或虚构的,所以,本来对集体土地仅仅具有经营、管理权限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便往往以集体所有者的名义为农民做主,在土地征用、承包、流转以及机动地的处置中侵害农民的利益。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稳定承包权相矛盾。

这种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农地的集体所有制:由于一个地区的农地是由这 个地区的农民集体所有的,那么当单个的农户离开这个地区的时候,他就必须放弃该地区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而当该地区出现新的农户时,别的农户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必然要被重新分配,以满足新的农户的土地需求。结果就是,随着地区人口的变化,土地的分配必须不断做出调整。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导致的严重后果

工业化、城市化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土地腐败已经与国企改制腐败、重大工程腐败并称为“当代中国三大类腐败”。集体所有制为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因为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长期以来,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成为实际上的地方政府所有制。致使农村土地被各级政府不断以各种名目低价征用,土地财政成为政府提升政绩的捷径和官员腐败的沃土。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膨胀,抬高房价

在很多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 37%以上。

2008年北京市土地相关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42.5%。

土地制度改革的效用

社会效益分析

(1)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

可行性分析

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和谐。(2)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降低土地交易成本。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管理机构上移便于社会保障统筹。

激活市场要素运作可以促进城镇化持续滚动推进。

战略意义

(1)有利于构建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身的动力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有利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多社会结构优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具体形式有(1)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2)包产到户。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目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优缺点

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3.2.1 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不存在。政社合一的体制废除后,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中还是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的乡农民合作社。其次,村民委员会也不能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

由于土地权属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征地制度不规范。

经营狭小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由于耕地面积,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化大生产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生产效益低下。

资源市场配置承包制使许多农民不能真正离开土地,安心从事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又使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不能通过扩大生产面积取得规模效益。因此,承包制既阻碍了广大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又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它是在对传统官僚制管理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治理,相比先前统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治理更加强调自由的价值,推崇诉求的多元化和彰显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1.1 治理的内涵界定

西方解说:

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法的综合。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中,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相互调适并能采取合作行动。它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安排。

世界银行的定义:治理是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行使权力的方式。治理的内容主要有:构建政治管理系统;为了推进发展而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运用权威的过程;政府制定、执行政策以及承担相应职能的能力。

联合国开发署的定义:治理是行使经济、政治和行政的权威来管理一国所有层次上的事务。它包括机制、过程和制度。公民及其各类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利益、行使合法权利、承担其义务以及弥补他们之间的差异。

罗兹(rhodes)对治理的概念研究比较全面。他认为:“治理”在当代主要有六种用法:

作为最小化政府: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减少政府的范围和公共开支。

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同时适用于和公共部门管理的新方式。

作为新公共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激励结构引入政府部门,用更多的“掌舵”代替“划桨”。

作为“善治”的管理:它从政府的合法性和管理效率上定义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

作为 社会-控制系统论的治理:它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等级制的新的结构或模式来定义治理,政府不再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个发号施令者,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彼此依赖的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由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共同组合而成的问题导向型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没有权威的自主与自治是其特征。

1.2 关于治理理论的三个观点

(一)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待治理。主张采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二)将治理视为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

(三)将治理视为由政府和其他参与者构成的合作网络。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其他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重新构建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治理理论的思想特点

2.1 治理强调了自由的价值

公共治理重视政府以外公民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主张有限政府,要求重新建立公共权威、分享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都体现着消极自由的理念。其目的正是为了反对福利国家的扩张对自由造成的损害。

2.2 公共治理彰显了公共性

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同时宣称没有包容和参与,公共性就会堕落为狭隘性和私利性。只要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各种社会行为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中。

2.3 公共治理推崇诉求的多元化

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体现在四个层面上。政府治理工具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外,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治理的手段,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形态。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方面都没有单独应对所有公共问题的资源与能力,各尽所能成为实现良好治理的前提条件。公共权力的多中心化:要实现各尽所能的良好治理,就必须让治理的各个主体参与权力度分享。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合作:公共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合作网络管理。共同的目标,与相互信任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协商对话的行动方式,确保了合作网络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弥补各自不足,在公共利益中携手共进。

3、治理理论包含的宝贵思想和理念

3.1 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

治理鼓励公民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广泛地参与公共行政,从而使公共行政更能响应公众的呼声。

巴伯指出,政府的无能表现在三方面,即行政机构的瘫痪、公共事务的私有化及民众对政府的疏离和冷漠。如欲解决政府无能和自由民主主义所产生的危机,宜将“强民主”建立在公民参与和公民义务上,而非只是建立在个人良好品德和利他主义之上。公民与基层行政组织互动就是在公民自愿组织的原则下,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使公共行政的服务和效率达到最佳。

汉(ham)指出:“官员在面临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是比较习惯采用‘控制’手段来解决问题,而非坚持公共服务理念的落实,也很少采取鼓励公民参与的形式,长期看来,反孕生许多行政问题。因此,应当尽量加强公民个人与行政人员之问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机会,使基层行政人员了解公民的意愿倾向,并引导和鼓励公民参与基层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对决策执行的监督。”

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治理的四种模式中,参与式政府模式相比其他政府治理模式来说,更注意到国家与社会问的关系以及广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参与式政府致力于寻求一个政治性更强、更民主、更集体性的机制来向政府传达信号。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就怎样才能从社团和个人那里寻求和接受意见做出决定。政府要强调发展第三部门,即有别于公共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来解决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同时,也要指导这些组织使之符合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并且有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参与模式的出现强化了公民的作用,并试图以投票以外的方法来诱导民主参与。

3.2 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

从理论上,治理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治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在今天,以公民积极参与和公民自治能力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冲击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使得传统国家或政府组织的作用逐渐缩小,而公民社会正在不断强大起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治理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治理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从某个小范围的社群来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不能没有公共管理。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

所以,治理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公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理。因此,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一个繁荣、活跃的公民社会,是治理的本质要求。因而,在实践中,政府放松对社会的过度管制,向社会分权,赋权于社区和居民,允许公民组织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地方和社区的公共事务,倡导培育和提升公民自主管理的能力,就成了治道变革的中心任务。

3.3 自组织的多中心治理。“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 。

由于国家的失效和市民社会的“不自主性”同时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地借助自上而下的国家干预或凭借社会的自发调节方式得到解决,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却能够行之有效。正如政治学家科曼所指出的:“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政治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权威,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自组织治理网络作为一种合作性的共同体能够使得理性的个人超越集体行动的悖论。” 自组织治理网络是个人和机构、公家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首先就应当互动合作。在治理过程中,无论哪个组织,都不可能拥有知识和资源两个方面的充足能力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它们必须通过与其他组织交换知识和资源达到目的。有的组织可能在某一特定的交换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宜轻易发号施令,因为任何组织都不会乐于一味地仰仗和屈从于他人,也会用拥有知识和资源的筹码对此加以抵制。

治理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库依曼指出:“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将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这些组织的权利也将得到社会和公民的认可。这一变革的内在逻辑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公民的个人责任以及个人对自己决定承担的后果将上升为社会选择过程中的主要法则。公共行政之参与者的多元化,多元化主体之间的权力依赖和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必然形成一种社会自治的合作网络 ”。

3.4 社会合作网络体系的构建。

既然政府不是治理依赖的唯一组织载体,那么,依靠谁来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以及怎样依靠这些力量进行治理呢?显而易见,治理依靠的应当是以问题和管理事务性质为导向而构建起来的多种形态的社会合作网络体系。面对着国际、区域、国家、地方、社区等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公共问题,国际组织、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公民组织等治理主体围绕某些公共问题或公共事务,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妥协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达成共同治理目标,并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和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组织结构,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纵向、横向的或两者结合的社会合作网络。

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高度弹性化的合作网络的构建涉及多样化的治理主体的参与,这一多层治理体系及包括各个层级政府或公共组织之间,以及跨国家区域性政府和公共组织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互惠、合作关系结构,也包含公共组织与私营企业组织、公民组织之间建立的交换、互惠、合作、共同处理公共问题的组织结构。治理运动的扩展表现为纵向、横向及纵横交错的、重叠的社会共同治理网络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因此,治理的关键是建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网络体系的构建、信任关系的形成与合作方式的建立。

3.5 社会资本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

如果说统治运行依靠的是强有力的垂直控制和命令,那么治理运行则依靠的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力量,依赖于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积极合作的态度。这些要素构成了治理过程中资源共享、组织间协调、有效沟通、伙伴关系的内在道德基础,也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治理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充裕的社会资本储备是公民社会的结构性支撑。社会资本就是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或者网络关系、规范、相互信任。社会资本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防止现代民主制度引发的过度的个人主义,以及提高人们结社的能力并以集体的力量抗衡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所以,治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育社会资本。

二、治理理论的现代构建

三、概括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主体间权力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

3、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

4、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

四、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1 治理内涵深刻化和外延扩大化。

什么是治理?治理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大部分的定义都认为,治理是和他人合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治理必须要至少有两个人。然而,“一人公司”的出现对这种看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为照此看法,“一人公司”就不存在治理,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类似的能引发治理变革的治理实践还有好多,而且将来会出现更多,这势必将为治理理论的研究提供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治理内涵深刻化和外延扩大化。

2 治理的理论基础——对人性的假设。

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能力人和目的人假设转变早期治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taylor)为代表的科学治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治理理论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熟悉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治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如同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治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在现代西方,人们对物质方面的爱好开始淡薄,而对人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作为人最高需要的自我实现(按照人的爱好、能力从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面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沉重代价,许多思想家从文化价值观和人性上思考问题,认为实行“人的革命”是避免最高代价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人的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目的,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把人塑造成“能力人”。

21世纪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灵魂是创新,人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将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且包含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的增长也至关重要。历史发展的这种趋势将引起企业治理的创新。其任务之一就是把人作为企业治理的目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营造一个能发挥人创造能力的环境。其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人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治理,即以人的能力为本的治理。

3 新的理论基础——“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年以前,亚当.斯密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治理学家创建治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治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假如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非凡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治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

与分工理论相比,合工理论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即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将几道工序合并,归一人完成,也可将分别负责不同工序的人员组合成工作小组或团队,以利于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另外,减少治理层次,提高治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打破官僚体制,减少了审核与监督程序,降低了治理成本,减少了内部冲突,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

4 研究重点从治理科学向治理艺术的转变。

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二战后的二十多年里,治理是科学的观点占了上风。但是,治理科学的研究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该说的好象都说了:治理的原理方法等似乎已经充分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除了用更新更时髦的字句去描述已被揭示的问题外,人们似乎再也提不出真正新奇的观点了。从事实践治理的人们正越来越多的熟悉到,治理的原则是简单的,治理的方法是明确的,但正是这些原则和方法的不同组合和运用构成了不同组织治理成败的原因;成功的治理是一种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对象用适当的方法和原则的艺术。

5 治理决策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

前面提到的数量方法曾对治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许多企业也开始用一些数量模型来进行决策。但在21世纪,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由于环境日趋复杂,其变化速度也日趋加快,影响环境的许多因素也难以定量的加以描述,人们逐渐熟悉到数学方法的局限性。治理人员不得不重新依靠他们那虽然难以证实,难以描述,但经常是正确的直觉,并根据这种直觉来判定环境的变化,制定行动方案。治理理论也势必将重视对如何更好的利用直觉进行决策的研究。

6 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

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是指在研究治理理论一般规律的同时,必须结合当地的社会制度、社会性质以及文化传统和治理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这一点对我国治理理论的发展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治理实践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我国古代文化里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思想精髓。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中西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论是摆在众多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7 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

将日益受到重视道德通常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治理实践的发展,给治理理论提出了许多道德两难问题。而且,治理道德问题对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巨大。因此,对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8 治理理论体系的系统化。

治理理论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有系统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但目前治理的发展离此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公认的理论体系。因此治理理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9 治理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

如何把现在的治理理论丛林发展成统一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今后的治理学将何去何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只有天才的治理大师才能解决。综观20世纪,似乎只有德鲁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他的许多天才般的预言,对20世纪后半段治理理论丛林的出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现代治理理论都是在德鲁克预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现在该到了治理理论走向统一的时期。时势造英雄,21世纪治理理论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也势必将产生真正的治理大师。

第七讲:目前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二、乡村治理的十大难题

三、破解难题的新思路

本讲要点:

一、 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1、村民增收难

农民增收缓慢一直是“三农”最核心的问题,更是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民增收难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无组织的单家独户分散生产的小生产方式,是只能满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个体农民无法解决市场、科技、农资与金融问题。

2、农产品销售难

农业经济有一个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增产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不是农产品过剩形成的,而是农业组织系统中市场流通不畅造成的。

3、农科入户难

在原有体制、运作方式以及普及手段情况下,农业实用技术到镇到村难到户,到了农业技术人员到不了农民。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实时实用农科知识每天入户到人。

4、农资质量保障难

目前农资市场时有发生的骗农、坑农、损农、害农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农资质量,

5、村民贷款难

要调整农业结构和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农业发展,仅靠农业和农民自身原始积累是很难的,一般金融部门从资金安全和业务成本考虑也不愿意贷款给农民。

6、乡村环境整治难

(一)以整治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突出改厕、改水、改路、改人畜分居、改建排污渠;有规划,有垃圾屋,有生态沟,有绿化树,有宣传栏的“五改五有”创建生态文明村。

(二)帮助农民改善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条件。

7、乡村事业建设难

(一)“六进村”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文化信息和文体设施“六进村”.

(二)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双高普九”全面达标。

(三)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退伍军人培训转移就业等,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

(四)大力实施便民廉医工程。实现了村村有卫生站,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乡村矛盾调处难

目前农村矛盾纠纷进入高发期和呈错综复杂态势,而乡镇机构体制及干部素质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相适应。整合集中乡镇的司法、信访、综治、国土、妇联、林业等基层维稳资源。

9、乡村财务村务监管难

村干部挪用侵占集体财物的事时有发生,监管难。

10、干群关系融洽难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干群鱼水关系。

二、乡村治理的十件大事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问题。

2.1 村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要务

1、“三农”问题的聚焦:农民增收

2、农民增收要先跳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3、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2.2 结构调整:科学安排“三农”的空间与布局

1、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目标

2、走产业化道路,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水平

3、市场与科技:农业腾飞的两只翅膀

4、跳出农业抓农业:做好二、三产业文章

5、合作化,再来一次又如何

2.3 完善现有土地制度:破解“三农”问题

1、土地问题:“三农”问题的聚焦

2、保护好农民手中脆弱的“泥饭碗”

2.4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拓“三农”的绿色通道

1、现代农业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

2、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新需求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4、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2.5 反贫困:破解“三农”难题的攻坚战

1、认识贫困问题的新视角

2、20世纪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3、21世纪的反贫困思路

4、关于中国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2.6 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纺织农民“安全网”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战略意义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新构想

2.7 城镇化:“三农”新一轮发展的高平台

2.8 村民自治:“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之路

2.9 提高农民素质: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2.10 乡镇治理:重建党与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第四编: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现代化

第八讲 境内外乡村治理的经验教训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二、台湾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本讲要点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新村运动

韩国新村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并延续至今,是韩国在城乡失衡的背景下由政府实施的国民运动项目。新村运动已成为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到2011年,人均gdp由70年代初的70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32000美元,增长了近400倍,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二)新村运动的主要内涵

1、精神改造立意,组织发动农民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城乡差距巨大,农民生活艰苦、居住简陋,农村无序现象普遍存在。新村运动初期,他们通过机制创新,在农村大力培育“勤勉、自助、协同”精神,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整个运动营造了强大的思想氛围,纯正了民风;尔后,将乡村分为基础村、自助村、自立村三类,通过分类补贴来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民间自发的社会运动,进而形成了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2、环境整治破题,美化乡村

运动之初,韩国政府选择了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环境整治作为新村建设的突破口,提出了拓宽村庄马路、改良屋顶、修缮院墙、挖井引水、建设公共洗衣场、架设桥梁、拉线安电、设置堆肥场、整治溪流、整顿卫生环境等十大项目建议,由农民自行选择实施;之后的若干年来始终不渝坚持推进,农村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整理耕地、整治河川、修建道路、开发农业用水、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乡村会馆及敬老院等诸多方面,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农协内外联动

韩国农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篇七

乡村治理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这个话题中,人们对乡村治理的思考和探索也正逐渐深入。作为一个关注乡村发展的人士,我从近年来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对乡村治理主题的一些连贯的体会。

首先,乡村治理需要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乡村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很多乡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乡村治理需要注重对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利用,合理分配各类资源,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合作,实现互补和共赢,提高乡村发展的效益。

其次,乡村治理需要有效的组织架构。乡村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参与和配合。为了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乡村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至关重要。应该建立起既能够集中统一决策,又能够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的决策机制。同时,还要建立起透明、公正、高效的决策程序,确保权力的公平分配和合理使用。

第三,乡村治理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乡村治理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外界文化的引入和吸收,推动乡村的文化创新,让乡村在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中焕发新的活力。

第四,乡村治理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乡村地区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农田和水源的质量,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要注重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推动农业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

最后,乡村治理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乡村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应该注重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公平,保障农民的权益,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治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合理资源配置、有效的组织架构、文化传承和创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个关注乡村发展的人士,我将继续关注乡村治理的进展,积极参与其中,为乡村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 10-02 2023年无烟校园广播稿(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 10-02 2023年爸爸是党员我该入党申请书(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 10-02 最新学校自我介绍说 学校面试自我介绍(模板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学校自
  • 10-02 2023年小区物业社区活动计划(优质5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下面
  • 10-02 最新家访心得体会家长评语(精选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
  • 10-02 银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不足简报(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 10-02 2023年道德与法治主持稿(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 10-02 征兵宣讲主持词 学校征兵宣讲稿必备(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 10-02 2023年四个意识自检自查报告总结(汇总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 10-02 2023年开展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大全5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