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老子的论文(实用5篇)

2023年老子的论文(实用5篇)

时间:2023-10-02 15:55:32 作者:QJ墨客2023年老子的论文(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子的论文篇一

《老子》作为先秦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专家、学者纷纷对《老子》进行研究,主要侧重于哲学、伦理及政治思想等方面,行政管理方面较少。

事实上,《老子》五千言中蕴含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理念和主张,如“无为而治”、“治人事天,莫若啬”以及“轻诺必寡信”等等。这些行政管理理念和主张对于现代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对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做更多的思考。

一、“无为而治”的行政管理方式

“无为而治”可以称得上是老子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实际上指的是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去做,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道”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境界。

“无为”对现代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者而言,有着行政领导方法的要求。

“无为”告诉领导者们要善于抓关键和重点,做好方向上的指引和工作中协调,使行政管理对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展其长。具体来说,就是行政领导者们在看似清闲和游刃有余中,恰到好处地发挥行政机构和人员作用,井井有条,取得佳绩,就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无不为”。

相反,如果行政领导者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管,容易顾此失彼,贻误全局,得不偿失。

另外,行政领导者事事过问,会使员工束手束脚,产生依赖性,从而失去工作责任感和活力,无法很好地发挥行政机构的作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行政机构丧失斗志甚至瘫痪。

“无为而治”还要求行政机关在治理国家与企业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不扰民,要尽最大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平安幸福、和谐美满的日子。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照行政管理之“道”--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进行,不恣意妄为,不强加干预。但同时也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客观行政管理政策、法则的正确制定这个前提,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行政管理的最佳效果。

二、“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维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老子把人看得如同道、天、地一样之伟大,不难看出,他具有浓厚的.“以人为本”行政管理思维。

进而老子认为行政管理者要做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言。”(第四十九章)即行政管理者对于百姓要以百姓的心为心,社会地位高的人,要善待他;社会地位低的人,要同样善待他,不因百姓的地位、背景、长相等方面的差异和自己的喜恶而有所不同。

只有无条件地善待关爱每一个“人”,才能使人人都产生被尊重感,并将这种人本思想不断扩散和传递,使整个行政机构内的所有人的集体向心力更强、凝聚力更牢固,这样行政机构的目标更容易实现,进而促进整个机构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三、“勤俭厚德”的行政管理素养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从字面意思上看,老子在这里认为治人与事天都要朴素、节俭,因为欲望太多,过度奢靡必然会带来灾祸,甚至覆灭。

从行政管理学角度看,他提出的俭啬其实追求的就是人的一种内在修养,在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现实世界里,行政管理者要始终保持一种平淡沉稳、从容自若的心态,要始终执着于内心品德的纯洁与高尚,这样顺应自然规律才不会产生坏的结果,这也是老子辨证思想的重要体现。

与此同时,老子还向人们表达了“重积德”是万物可以长久的根本,行政管理者尤其要“重积德”,惟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长久保有自己的位置,否则很容易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竞争中被淘汰。

四、“矛盾转化”的行政管理辩证态度

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这里“反”的范畴则含有“相反相成”和“返本复初”两方面含义,是矛盾对立斗争的体现,而对立斗争是“道”的动力,是客观规律,这是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高度概括。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祸福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这要求现在的行政管理者要学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这里老子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质变总是由量变引起,它一方面鼓励行政管理者要勇于尝试,科学实践,不能光空喊口号,成功源于不断的积累;另一方面他还告诫人们要注意“坏”的点滴的积累,许多祸患都是从小“恶”开始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老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十分深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协调人与人、人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老子》行政管理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洗礼,既使在行政管理高度发达的今天,其现实意义依然十分明显,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寻。

参考文献:

[1]李艳中.老子“行政管理”思想扬弃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6

[2]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老子的论文篇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干好一切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克服盲目性和经验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自身以及事物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人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串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通俗地说,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都有两点,因此,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待问题。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两个方面,即学习和常规,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学习和常规管理相互促进,相互依赖。抓好常规,可以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课堂和自习纪律,午晚休,教室和宿舍卫生,等等方面,管理好了,就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反过来,一个班级学习风气好了,学生精力、注意力用在学习上了,常规的一些方面自然而然也会好起来。比如,课堂和自习纪律、午晚休。其次,学习和常规也存在对立的一面。比如,打扫卫生,一方面为学习创造了整洁的环境,但是客观上总是要花费学生一些时间的。但反过来,就是不打扫卫生,学生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学习,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明确了学习和常规管理之间的关系,就要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常规管理的“度”。做到学习和常规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避免两者的对立,也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如果把这个道理给学生讲通,学生思想上很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班主任适当的督促及同学之间的相互提醒和监督,自习纪律、两操、教室和宿舍卫生、午晚休等常规管理工作就会好管得多,也定会有大的改善。常规的`井然有序,反过来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学习和常规管理的良性循环。

唯物辨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叫做主要矛盾;其他不占支配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这就要求处理复杂事情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有利于事情的解决。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准确定位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更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该管什么,哪些事情可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避免保姆式的一切都管和“大撒把”两种极端。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并且学生犯错误大多由于认识问题,而非品质问题,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这样既省劲,又有好的效果。培养好的学风、班风,是班主任的根本任务,班主任必须抓住这个工作重点。

文档为doc格式

老子的论文篇三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已经出版,内容是《老子》,这是继马王堆帛书《老子》、郭店竹简《老子》公布以来,又一先秦、西汉前期的《老子》文本,相信会对《老子》与《老子》学的研究,再起一个积极的作用。

一、校读(一)校勘、通假后之第六十章隶定文字

《老子》第六十章:“治(1)大国(2)(3),若(4)烹(5)小鲜(鳝)(6)。以道筱(7)天下(8)。其鬼不神(伸)(9)。非(10)其鬼不神(伸),其神(伸)不伤人(11)。非其神(伸)不伤人,(12)圣人亦不伤0(13)夫两不相伤,(14)故其文德(15)交归焉。景龙碑本不分章,四十七字。敦煌本、河上公本同,王弼本、范应元本四十八字,傅奕本四十九字。敦煌本题为“治大国章”,河上公题“居位第六十”,王弼本题“六十章”,范应元本题“治大国章第六十”。

(二)校勘、训读

(1)“治”,《后汉书·循吏传》注引、《后汉书·逸民传》引作“理”。

(2)“大国”,《诗经·桧风·匪风》之《序》云:“思周道也。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itsas指的是“治小国”。“大国”“小国”,儒家、道家都有定义,《老子》书中之“小国寡民”,应指诸侯之国,此处之“大国”则指天下;儒家的部分,请参考拙文《马王堆帛书经法·君正章试解—兼论老子乙卷前古佚书之性质与先秦汉初论语之传》所论,此不赘述。《北堂书钞》二十七引无“大”字。

二、集释

(一)《韩非子·解老》:“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二)《文子·道德》:“故治大国若烹小鲜,曰勿挠而已。

(三)河上公注:“‘鲜’,鱼也。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

三、说明

对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训解,传统的说法,以“不扰民”之说,最为大宗。但是,这样的见解,不是不能商量的'。我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这一章的主旨,只是一个意思或概念的结论,它的说明,是从“以道在天下”至“故其文德交归焉”的文字,这些文字,只是在形容“天”与“圣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圣人”都是指“君王”,“人”是一般的君王,“圣人”是高等的君王。

结论

《说文》.”懈(蟹),有二敖(鳌)八足,旁行,非它(蛇)鲜(鳝)之穴无所庇。从虫,解声。”段玉裁注:“‘鲜’者,今之‘鳄’字‘鳄’者,鱼名,见《鱼部》,鱼之似蛇者也,常演切。又作伙龟旦’,今《大戴礼》作气龟旦’,或误‘焦月’。《荀子》作‘擅’,许书古本多作‘鲜’,盖汉人多假貉国‘鲜鱼’之字为之,本无正字也。玄应曰:“‘负罩”又作“鳝”、“鲜”二形,同。’《劝学》篇曰:‘蟹二鳌八足,非她焦旦之穴而无所寄者,用心躁也。是以知,“它”即“蛇”;而“鲜”字,在其他传世典籍中。

老子的论文篇四

园林设计要根据图式将业主所需要的设计表达出来,包括设计样式和设计理念,都需要用平面图先展示给业主,然后建造。在设计图中需要包括场地的选址、场地特征、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还要在这些的基础上构建思维,进行合理的立意,最后再形成方案的设计[1]。而图形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可以直观地向人们所要表达出的含义和设计理念。这是一种逻辑思维,而这种逻辑思维从始至终都要根据“图形”才能被表达出来的。这个逻辑过程需要人的头、手、脑一起配合,就像与自己进行对话一样。而这种“对话”就是园林设计教学中的思维方式,利用图形进行表达,可以让设计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业主更容易接受。

1图式思维的概念

图式一词早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就已出现。在近代心理学研究中,最早对图式给以理论上高度重视的是格式塔心理学。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也十分重视图式概念,他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当人进入一个熟悉的环境,就可能根据记忆中原有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思维或行动反应。比如看到在一个台子上有2名壮汉挥舞着拳头攻击对方,而周围有许多人观看,依据原有的认知结构可以知道这是在进行拳击比赛。如果还具备对拳击比赛规则(进一步的认知结构)的一般了解,还可以进一步欣赏比赛,否则就只看到台上台下的“野蛮”行动了。这个例子说明人们会自然地把个别刺激物放在一个预存的认知结构,即图式中去认识。图式化认知常常是无意识进行的,它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加工及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特定的行为方式。比如一个在学校里学习过几何图形分类的学生能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快地识别图形;再比如一位熟悉社交宴会的人与一位初次赴宴的人相比,由于固有图式的作用,前者能表现出更多的适应性,并采取适当的行动。研究表明,图式以一般期待的形式存在,并通过个体的知觉、记忆和推理过程来预测和控制个人的外部世界现代图式理论是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深入到心理学领域,使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认知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之后于21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2图式思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图式思维是一种表达视觉信息的方式,图式思维是设计师在设计园林设计图时,用来记录数据和研究设计的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而图式思维最终的目的是设计师通过点、线、面、色彩和图形表达在园林设计图纸上最后被业主所知道的。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园林设计师会通过大量的信息、符号、色彩和图形在脑海中进行关于整个园林的构造,在大脑中整合和分析这些信息,然后在纸上绘制大量的草图,然后设计中轴线、空间之间的组合形态,才能进一步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只有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定的图形和图案,才能在纸上进行完美的表达,而业主也才能够通过完美的表达才知道自己想要的设计。通过这些可以看出,要想为业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设计师想要设计的形式和设计理念,一定要充分利用图式思维。即只有通过图式思维在大脑中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况,才能知道设计师接下来需要干什么。这种图式思维的概念和文字概念相比,可以更为直观方便准确地表达出设计师想要向业主表达的一些设计信息,业主也更容易领会。而且利用这种图式思维进行创作,是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换成具体的图形,再通过设计师的理解转换成文字语言向业主表达,把自己的思维结果进行展示,这样不但可以让业主直观地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还可以更好地锻炼设计师的思维,促进思维的灵活运用。

3图式思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培养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图式思维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们的构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养成随手记录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然后将文字转换成图形,因为一直用文字进行记录会马上让学生们进入思维僵化的一个程度,而图形活灵活现,更为直观、醒目。图形可以是简单的树状图、分析图等。经常这样进行练习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图式思维在风景园林中进行图形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受众更为直观地了解设计意图,另一方面可以让设计师的思维和绘图能力得到锻炼。所以教师在课上一定要注重学生图式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唐燕.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图式思维的培养与运用[j].现代园艺,(4)

老子的论文篇五

《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一语,历来被理解为一种功业成就后即当急流勇退的人生智慧。河上公本此文作“功成、名遂、身退”,其注云:“言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显然视其为避害的政治智慧。想尔本作“名成、功遂、身退”,下更直接注明:“范蠡乘舟去,道意谦信,不隐身形剥,是其效也。”河上公章句与想尔注俱是较早的《老子》注本,可知此语被视为明哲保身的政治箴言已经很久了。然而后人对《老子》此文句的这一理解是否合于老子本义,尚需斟酌。

一、功成名遂身退

我们将先考察前述常见看法的思路,由于该说法所据各本文字相近,不妨即以河上公本“功成、名遂、身退”为例。先考虑“功成、名遂”与“身退”之间,也即功成名就与急流勇退之间的关系。“功成、名遂”意味着功与名的达致,也即个人对功业名位的获得,而“身退”意味着对已获取的功业名位的主动放弃,两者之间隐含着一个转折,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那么为何要先得后弃呢?论者的答案基本可用河上公注“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一语概括,即从否定的角度论述放弃功业名位的必要性。而这一否定判断的建立,按其论据的差异可分为两个层面。

二、黄老侵入老子

根据前文的.分析,论者在谈到“功遂身退”时,所期待的是在功名的利与害之间寻找平衡,以达到既成就功名又保全身体的结果。然而,这种权衡之术似乎并不合于我们对老子的一般了解,反而与黄老道家一贯的立场一致。正如《经法・论约》中所言:“功溢于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无名;功合于天,名乃大成。”为了规避死刑并保有名誉,他们认为必须按着功的合理限度行事,使“功合于天”,达到身与名的平衡。《论约》中这一观点,恰恰与前文所分析的论述者们的看法完全相符,非常清晰地体现了黄老学者和前文论述者们思路的一致性。本文认为,“功遂身退”之所以会出现前文所述的理解方式,正是黄老学者们对老子思想进行改造的结果。

三、“名”误导“功”

当我们彻底将“名”对“功遂身退”的影响剥离开来,“功”之意义也随之需要重新检视。是否还能够按通常观点将“功”解作功业、功劳?似乎不应如此。因为功业、功劳仍羁系于人名,更与名誉挂钩,彰显其拥有者的社会地位。本文以为,老子此处所用之“功”与“事”意义相近,当解作工作、事役而非成绩、成就,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功”“事”对举,足可为证。《老子》“功遂身退”辨正。

四、功遂身退

前面分析了将“功遂身退”解作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并非是老子思想的本来面目,而是黄老学者的重新解读。而若仍将“功遂”和“身退”断为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的两节,视其为转折关系,那么无论如何都会再次陷入前文所叙述的黄老解所面临的问题,即:无法从行为本身找到转折之依据,而只能归纳否定性的外在经验事实用以旁证转折之必要,从而引发对功成的态度之矛盾。于是,“功遂”和“身退”不当被理解为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而应被理解为同时存续的统一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功遂”和“身退”又当如何解读呢?不妨先回归《老子》文本,寻找线索。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