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文解析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3、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图片、课文录音等。
两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
生交流:(春风、春花、春草、朗诵关于春天的诗歌。)
师:是啊,春天,暖意浓浓,草长莺飞,是纸鸢腾空翱翔的季节,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当那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地滋润着大地的时候,这更是一个植树造林绿化地球的季节。你们有没有植树过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2、板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读课题)
染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交流:(非常美妙,在绿色的世界上心情变得喜悦,脚步也变得轻盈)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默读课文.说说预习中在字词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3、交流(可学生间互相考问或互相帮助)
4、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细读,说说感受。(指导评价)
学生读3-5分钟后交流:
(小鸟彩色的翅膀,为荒山增添色彩。大树是小兔的保护伞。挥动锨镐的声音,丁丁当当,那么活泼。果树硕果累累,色彩缤纷。)
设想一下金色的.秋天,丰收的果园是怎样的美景?(交流)
5、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祖国的决心和豪情,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家园()的树丛()的秋天()的果园
()的荒山()的树林()的生活()的溪流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析语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一、复习。
1、默写词语。
2、按角色分配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少先队员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一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乡间野外那清新的泥土气息,同学们手中丁当碰撞的劳动工具,无不给我们的大自然送去了春天的问候,看到那清澈的泉水瞬间消失于泥土的缝隙时,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能读好这一段文字吗?)
锨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溪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默读第3-7节,
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4)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宁。)
(6)(放眼望去,满目青翠,有了绿茵,大地充满了生机,昔日那哭泣的土地在微笑,那混浊的河水又清亮如昔,还有那光秃秃的山岭,此时更是一片苍翠,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绿色的世界)指导朗读第3、4、7节。
听课文录音。自由练习。开火车朗读。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教师引读1、8两节
春光为何能染绿我们的双脚呢?(因为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苍翠,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所以地球上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小参加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美化地球,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用我们的爱心共创美好的未来。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3)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文解析篇二
2011.2.19
年 级
5
学 科
语文
说课人
刘岩
教学内容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共 2 课时
教学
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美化自然的豪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说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说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说教法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文字优美。学诗歌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便是读。因此教学本课时,我把读贯穿课堂始终。
说学法
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林涛、动物的家
作业
设计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说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理清诗歌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分析1、8小节,体会诗歌首尾呼应的特点,从而拎出“荒山野岭“青山碧岭”两个重点词语,为第二课时做好准备。
(一) 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拎出的两个词语,再让他们想像“荒山野岭”和“青山碧岭”两幅画面,从而在学生脑中形成一种对比。
(二) 学习三-七自然段
3—7自然段主要写了植树造林美化了自然,改变了生态环境。教学这一部分时,着重以学生自学为主,先引导他们读,在读中感悟,再说说令自己印象深的场景,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场景的体会,来感受植树造林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变化。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和上一部分调换了次序来理解的,主要是想通过3-7小节的学习,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从而顺利引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更深的感受植树造林的好处。教学时,还让学生再次补充植树造林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保护自然,共同美化环境的思想感情。
(四) 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在学生学完了整首诗歌后,让他们再次看开头结尾,从而更好地来理解学生在一开始便提出的“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的含义。
(五) 朗读背诵全诗
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朗读背诵是让文本中的美好情感,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深深的融合到一起,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化为自己下一步生活的经验,去发现更多的美好。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文解析篇三
一、教材解读:
1、本文是一首诗歌,生动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变化,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2、诗歌节奏整齐,音韵铿锵,琅琅上口。拟人手法大量使用,生动地表现了植树给荒山野岭带来的变化。对比手法的运用,荒山野岭和青山碧岭形成对比,表现了植树造林的巨大作用。
3、结构上首尾呼应,具有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重点部分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们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第二节写少先队员植树劳动的欢乐场面和愉悦之情。第三到七节写少先队员的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子组成的词语。
3、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美化自然的豪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课文读熟,有感情朗读及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是正确理解“春光让绿我们双脚” 的意思。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春天是怎样的一个季节,你能用哪些学过的成语或者诗句来描述一下?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细雨如丝……
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
是啊,春天到了,春意融融,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做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植树造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描写荒山植树造林的诗歌。
板书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读题,指导读好“春光”、“染绿”
二、出示生字词语
叮叮当当 歌谣 裸露 寂寞 叽叽直叫 又蹦又跳
咆哮 荒山野岭 枝繁叶茂 煎熬 锨镐
1、指名朗读,反复读。
2、词义质疑。
锨镐:锨是铲土用的工具,镐是刨土挖坑用的工具。
三、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二)指名朗读,齐读课文。
交流初读诗歌的感想: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春天到了,同学们去荒山野林植树,绿化了山岭,为小动物创造了美丽的家园。)
四、再读词语
师:在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们再读词语,请你展开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示例:
“裸露”――我仿佛看到荒山野岭上没有了小鸟翻飞的身影,到处飞砂走石,让人睁不开眼。
“荒山野岭”——没有树木,没有溪水、没有鸟鸣,没有花草……
“枝繁叶茂”——眼前一片绿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绿色的希望。
“煎熬”——我仿佛感到自己被束缚住了手脚,心中感到窒息,心中充满了怨言,我仿佛被困住了,不能动弹。
“咆哮”——我仿佛来到了黄河边,感受巨浪滔天的气势,我又来到了瀑布旁,聆听着瀑布从天而降的英姿。)
五:小结作业
1、抄写词语
生字指导书写:
叮叮当当 叽叽 咆哮 “口”要齐其上;
繁 笔画多,上宽下窄,注意展点在上,要紧凑
2、完成补充习题部分作业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二、教学要求: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同学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欢快心情,感受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一)第一部分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段。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质疑: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踏”体现了什么?
(脚步轻盈,心情欢快,一路上有说有笑。)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少先队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一片。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3、感情朗读,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二)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交流:这一部分写了两个内容:
(1)欢快热闹的植树场面。
(2)植树造岭给荒山野岭带来的变化(美好的遐想)。
2、出示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朗读
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清水/哗哗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
3、想像劳动场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4、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朗渎第3~?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写出了小动物的活泼可爱,以及他们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写出植树造林,美化了环境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美好和安宁。
(三)第三部分
1、出示课文第三部分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一段。
这首尾两段有什么异同之处?
(结构相同,内容差不多,但是第一段中的“荒山野岭”变成了“青山碧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写?
(首尾呼应,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2、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3、诗歌最后再一次提到“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呢?
(交流: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重在"春光"和"染"字上.首先,春光从哪里来?是少先队员的植树活动改变了环境,绿化了祖国,把荒山野岭变成了青山碧岭.其次是"染",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植树后荒山的巨大变化,寄托了少先队员对美好环境的无限向往,体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决心。)
三、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文解析篇四
知识:学习本课生字,“谣”、“裸”进行形近字比较,能正确书写。随班生读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随班生读课文
能力: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意:能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韵味。
对策:指导读准字音,如“锨镐”、“裸露”等词语;指导读通句子,注意停顿;让学生边读边想着画面。
[教学准备] 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一、修改: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
1、同学们,今年的大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大雪消融,万物复苏,春天已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诗歌。
2、板书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提醒学生注意写准确“染绿”。
同学们,读读这个课题,说说你对这个课题的理解。
3、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春光怎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呢?学完诗歌,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诗歌,流利通顺。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修改: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读。
3、检查初读情况。
出示词语随班生读词语
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枝繁叶茂
松鼠 咆哮 叽叽 撑起 锨镐 青山碧岭
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说说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注意节奏: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2)指名读第二小节。
读准音节:锨镐 叮叮当当 歌谣
锨镐:锨,铲土的工具;镐,刨土的工具。都是植树要用的工具。
注意节奏:奏响了/植树歌谣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指名读第三、四小节。
读准音节:裸露 煎熬 寂寞 枝繁叶茂
注意读好节奏。
(4)指名读第五、六小节。随班生读课文
读准字音:搭窝筑巢 叽叽直叫 又蹦又跳
彩翼:翼:翅膀。彩色的翅膀。
老雕:又叫鹫,是一种很凶猛的鸟,羽毛褐色,上嘴钩曲,眼大而深,钩抓锐利有力,飞行能力和视力都很强,捕食鸟兽。
(5)指名读第七小节。
读准字音:浑浊咆哮 轻抚 河畔
读好长句: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6)指名读第八小节。
三、再读诗歌,了解大意。
1、齐读诗歌,注意读准确,读流利。
2、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随班生读课文(轻快,充满激情)
3、自己试着把这种轻快和激情朗读出来,自由读。
4、通过朗读,你读明白了些什么?随班生读课文
引导学生基本理清诗歌的思路,搞清楚“我们”到哪里植树,怎样植树,植树以后荒山野岭的变化。
5、全文可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首尾呼应,“荒山野岭”与“青山碧岭”相对比。
6、配乐齐读课文。
解题
春光:春天的景色。
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2、让学生去发现这两小节的联系。
3、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如何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进军 荒山野岭
植树
走遍 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文解析篇五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两课时。
[课时目标]教学生字,练读课文,理解题意,把握诗歌内容。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
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
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
(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
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学生描红、临写)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文解析篇六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