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篇一
我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不感兴趣!他的特立独行太过惊世骇俗,如果仅仅是惊世骇俗也就罢了。偏偏,他的惊世骇俗还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那些曾经爱过他,甚至给予他巨大帮助的人以巨大的伤害,这让我实在受不了。
尽管从小到老,我一向以为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相比,我简直太有人情味了。也许,正如书中所言:“假冒的特立独行也不能掩饰平庸的本质”。我想,我的特立独行只不过是想掩饰我平庸的本质罢了。
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迪尔柯·斯特罗伊夫。他是一位长相滑稽的荷兰画家。虽然绘画天赋不高,但是富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虽然为人有点傻里傻气,不谙世情,但是真诚善良,宽容大度;虽然朋友一再有负于他,但是他总是以德报怨。他给我的震撼:一是他的爱才之心,尽管此“才”并不与他惺惺相惜;一是他的爱人之情,尽管他所爱的人并不爱他。
这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的作品,感觉书的前面部分语言非常幽默,后面部分语言非常富有哲理。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尽管读完之后,我对“月亮”心生恐惧,对“六便士”却心有戚戚焉。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篇二
读这本书搞笑的是,你会对主人公克兰德哭笑不得,既爱又恨。他是个不懂人情世故,不近人情,不在乎他人看法,不在乎与画画无关的一切事物的人。爱他,是因为他的所做所为都为了他的梦想,我无力总结他的一生是怎样为了画画做出怎样的牺牲。用克兰德的话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而如今有多少个能像他这样为梦想不顾一切呢。恨他,是因为他牺牲一切,包括他人。(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克兰德的情况下,一个画家却认为他画得很好,是个了不起的画家,还经常借钱给他,帮助他。在他身无分文、邋里邋遢,病的几乎要死的时候把他带到自己家里,亲自贴身服侍他到病愈,没有一句感谢,还占用了人家的画室,拐了人家妻子,画家只好独自离家出走。三个月后,突然间,画家的妻子自杀了,而他什么表示都没有,像是没发生过一样。只留下了这个可怜女人的画。他还明说,他根本不爱她,只是需要一位模特,画完了,就没用了。)
不得不说毛姆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以第一人称“我”为线索,很多时候都在自言自语的对话,但是夹杂着各种心理学的细致描写,非常有趣。挺简单无聊的事情也被他描述得好像很有内容。刚开始读着枯燥,提不起什么兴趣,突然一个大转折让你爱不释手。(我表达能力实在太有限了,此刻感觉自己就像毛姆所描述的克兰德一样,想极力地表达自己,却挥手舞脚地都说不出一些完整的句子来。)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篇三
小说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了一个天才画家的心路历程和成长之路。
从世俗的角度说,他是一个自私卑劣的人,他抛家弃子,背叛朋友恋人,无视他人的感受;从个人的角度,他是一个不顾一切追求梦想的人,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非论断,任人评说。
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往往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我也没有太高的艺术素养,但是从文章中还是可以感受到画家对艺术执着的追求,超越了普通人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这些都变得云淡风轻。你可以说他是自私的,自私到活着只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境界,忽视了一切。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变得更有魅力,更加伟大。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好人,他抛弃了世俗的角色和束缚,任性的只求宣泄自己的艺术热情,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单纯的、幸福的和值得人敬仰的。
之前看介绍说,这是一本有关人生的意义的书,有伟大的梦想,坚定的追求个人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无疑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最难的往往是第一步,生活的琐碎、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现实的冰冷,让人忘了初心,丢失了自我,生命的意义更多的回归到社会对人最基本的要求,只是为了实现生命的延续,成为人类发展中微不足道的一颗尘埃。
艺术是画家的精神寄托,唯一的追求,在这条路上他会经历挫折、瓶颈、突破、打击,但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是痛苦和幸福的,即使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那又怎样?幸福这件事本就是唯心的。
一个人强大的内心源于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从小我们就学习各种知识,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认知体系,逐渐形成了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其实都是在修炼自己的精神世界。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多少年来是中国文人追求的境界,从内在到外在,从个人、到家、到社会,不能不说很好。而修身养性更是人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人生没有对与错,看看的别人的人生,思量一下自己的人生,是一种丰富、一种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本好书,值得一读。
关于书名――月亮就像艺术,高雅、高洁,六便士就像生活,琐碎而现实,一个生活在俗世里追求艺术的画家,为了追求艺术而活。
文档为doc格式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篇四
梦想是一种力量,梦想也是一种选择。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在追梦的路上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为梦想而进行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妻别子,弃家出走。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
月亮触不可及,六便士却触手可得,放弃所有的一切,只为追寻心中那可触不可及的绘画理想,这本就需要极大的勇气与个性。选择月亮的人很难为别人所理解,即使得不到金钱,那些追逐梦想的人在追逐的过程中依然很快乐。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书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是不被询问地来到这个世界,也许一开始命运就赋予他波折,让他不好活,也许有人到头来都没遇上大灾大难。但总的来说,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寻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一个人活着真正的意义所在。
也许我们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明明保证营养就够,但所谓饮食文化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舒适安居,但装潢文化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掩盖了我们的真实想法。
我们的生活真的不仅只有眼前的实例琐事,还有诗和远方,也许查理是一扇窗,请让属于我们自己的白月光照进我们的心窗。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选择恒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月亮与六便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篇五
反复拿起反复放下,磕磕巴巴拖拖拉拉,终于读完了好友推荐的这本书,好书!满地都是低头可拾的六便士,他——思特里克兰德,却固执孤傲地抬头望向那一轮月亮他就像屹立在天地间的一座高大黑暗的方尖碑,捡起六便士的众人不管看见还是没看见都不得不朝着这座方尖碑鞠躬弯腰,不管是出于本心的敬仰、崇拜还是无意识的行为,他们都向他朝拜。
这一幕是不是很滑稽?上天垂爱思特里克兰德,赐予他满腔如火的热情与才华,天地嫉恨思特里克兰德,带给他无尽的痛苦与折磨。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句话“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监狱中。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忍与能之间的夹角就是我们的生存空间。
你的目光落下的地方,就是你今生监狱的围墙!”如果这句话适用在思特里克兰德身上,他无疑是自由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关住思特里克兰德的围墙,因为,他的目光落在月亮上。但是,他也为这种自由付出巨大的代价,抛妻弃子,放弃优越富裕的生活与稳定的前程。但是,反过头来一想,这些东西对于思特里克兰德看来,压根就不值一提,比起他的梦想,这些东西实在无足轻重,平淡无聊。
对于我而言,我佩服他,敬仰他,因为他做的事情我很向往但是我做不到。每个人心中做决策的`时候,物质生活与追求理想都占有不同的权重。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我们都没办法也没有权利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评价。如果真要一个评价,那就交给时间,交给历史,交给后人吧。现在的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做真正的自己!我要六便士,但是我也要月亮。
我的家里没矿,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我必须先捡起我的六便士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我才有机会抬头看一看只属于我的明月亮。因为,我知道,我的的心中有一座矿,正在昼夜不停地燃烧!举杯问月,醉看人间,舞影徘徊;遥望天外,雾散云开,抱月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