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读后感的读后感悟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读后感(实用8篇)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读后感(实用8篇)

时间:2023-10-06 21:37:40 作者:MJ笔神读后感的读后感悟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读后感(实用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一

对于钱先生的解读《弟子规》以后,很感慨,在高节奏、高强度、高压力的当今,耳濡目染的是有人在为为生计奔忙,有人在为自己更好地生存而忙碌,讨论很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的不争气,或孩子的出息,很多是会与经济连在一起。看了钱文忠的解读《弟子规》颇为感慨,我们好像忘了本,我们太世俗,我们原来应该这样,我们是倒退了,这本书让我们净化了心灵,我们还能接受,但我们的孩子接受好像不能完全做到,但我们需要这样做。

本书提到了“孝”,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都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以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这话是对的,孩子其实是看父母怎么做会潜移默化受影响的。

我是很孝顺的,所以很能接受,每天和父母通电话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平时报喜不报忧,会专程带父母去玩,扫除父母的一切后顾之忧。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告诉我,其实真正的孝顺是要真正懂得他们需要什么,其实多陪伴父母说话,告诉他们你的快乐,比给他们金钱更有价值。一家人都受到我的影响,知道对老人要哄着的,孩子也会尊重你好多。

其实,很希望我们的教材也能处处透出这些做人的道理的,社会需要净化,需要一片温馨。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二

读《弟子规》感受

孩提时代就读过《弟子规》,却不甚理解,只是摇头晃脑地背诵以取悦长辈。通过钱文忠教授的解读,我对弟子规有了深刻的理解。

《弟子规》前身是清代教书先生李毓秀著的《训蒙文》,全书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展开的。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风范的最佳读物。

钱文忠教授在书的开篇就讲到,作为蒙学教材《三字经》和《弟子规》各有侧重,《三字经》偏重知识,而《弟子规》偏重规矩。原本是比《三字经》更容易被人淡忘的《弟子规》,近年来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资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使我不禁疑惑,一本浅显的蒙学教材如何能用做企业员工培训呢?奥义尽在书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规矩对于个人来说,事关他的人生及命运,那么对于企业就关乎其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规矩,于长远计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一个没有制度没有纪律的队伍是没有生命力和生产力的。但并不是有了制度就能够将员工管理好。就像一篇新闻里报道的,一个记者到一个企业去做卧底,发现那里的员工连上厕所都要请示领导,还要登记,批准以后才能去,然后还有时间限制。结果怎么样呢?员工的精神崩溃了。企业制度的执行载体是个人。也因此,在实际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无法用制度来规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弟子规》的约束和引导。

《弟子规》通篇都是在讲人的行为准则,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最细微处进行规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养成。当一个人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弟子规》时,他同样能在企业中做到,企业管理也就变得很简单了。只有统一了员工的价值观,才能发挥其最大潜能。而《弟子规》通过113件小事悄然塑造人的高尚正确的价值观和素养,从而给企业培养和宣传企业文化提供便捷:

首先是伦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兄道友,第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放在企业中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孝悌,在家孝敬父母才会忠于企业、上司,学会了尊重父母兄弟,才会在企业尊重上司、同事,与他们和睦相处。

其次是纪律,“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从日常起居培养好习惯,按时完成工作,遵守工作时间安排;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和事情难易,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然后是素质,“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等,规范个人精神面貌,提升个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恰当的职业礼仪不仅有利于个人形象,更加有利于团队合作。

最后是诚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古往经来的从商真理。《弟子规》中的“信”,就是讲做人应有的“诚”,这对培养企业的信誉,维护企业的口碑也是至关重要。

《弟子规》这本“凝结了先民的智慧”的书,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一千零八十字。钱文忠教授深入浅出逐一讲解,使我深刻感受到《弟子规》带来力量和震撼。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反思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哪些遗憾和不足,也更让我明白今后应该怎么做。

读《弟子规》感受

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

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弟弟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帮弟弟,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三

这本书是钱文忠把《弟子规》翻译成我们能够听得懂的话而写成的。它能够让我们讲文明树新风、有孝心,还有尊老爱幼......

其中有一句让我觉得说得特别的好,那就是:“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意思是说:你不要因为看到别人家里特别的富有就要去讨好他,献媚于这种财富;你也不要因为看到别人很贫穷就瞧不起他,自己却在旁边洋洋得意。你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旧了或者过时了,你就很讨厌它、厌弃它;你也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是新的或者是很时尚、很流行的,你就去喜欢它。“勿谄富,勿骄贫。”是叫我们不要欺软怕硬;“勿厌故,勿喜新。”是叫我们要清廉和节约,不要喜新厌旧。

还有一个词叫做“重且舒”,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我们说话时的声音要重而且还要很缓慢。在这个词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是:从前有一个人他叫侯思正,他在说话时总是吐字不清、咬字不正,但是他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因为告发别人从而当了官。他原来是一个衙役吗?所以当了官以后,武则天就命令他去审理案子。他就小人得志,一天比一天歹毒,他有一天去审理一件案子,他审理的是一位忠臣,很高的官,名字叫做魏元忠。但是,他说的话谁都听不懂,然后侯思正就拎起魏元忠的两只脚,把他放在地上拖来拖去,魏元忠火了,然后大声叫道:“你说话不清楚,我听不懂怎么回答你!”他说得既有力又缓慢,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然后侯思正又说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话,一个官员觉得这个侯思正实在是太逗了,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当场就笑得喘不过气来,然后她说:“竟然有这样一个人啊?这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还整天乱讲。”后来这个侯思正结果非常的`惨,而且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大笑柄。所以说话太急、吐字不清楚,是一个非常要命的毛病。

正如封面上写的一段话:《弟子规》毫无疑问就是祖先留下来的,教我们培养孩子尊重规矩、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四

论语让我明白了诚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口头承诺别人也许很容易,但在行动中就不见得人人都能付诸实行。诚信是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落伍的观念,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诚信,可大可小,可微可著。这不只是个人奉行的信念,更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论语》一书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诚信,能信守原则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相反,所谓小人也就是那不信守原则却又唯利是图的人,这样的人只沉于害人利己的事中。我们做人就要做信守承诺的君子!

《论语》中,孔老夫子有这样一句话:“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他说一个人要想坦坦荡荡规避风险走下去,凭的是他为人的正直,有正直去安身立命,这个人理所应当一生要走得远。但是,也有一些不正直,不守信用的人啊,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在世界上耍小聪明,去投机的人不也活得下来吗?那这些“罔之生是怎么回事呢?孔老夫子说,这叫“幸而免”,靠不守信誉去走,那你只能凭着侥幸。

诚信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结合今天生活的现实,用《论语》中的诚信来引导,那么最后会知道孔老夫子所说的一句话:“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让我明白了,诚信是社会风尚的一道净化剂,更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五

三字经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古代社会,它们是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核心价值观,在讲述完《论语》之后,这一讲将讲述《孟子》《中庸》《大学》。那么亚圣孟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代社会还应该提倡中庸之道吗?宋代大儒朱熹又为什么会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讲解读《三字经》第十集。

全文:

我们在上一讲用了整整一讲的篇幅讲了《三字经》关于《论语》的12个字,那么关于四书,按照《三字经》的排列顺序的第二部,也就是《孟子》。《三字经》又是怎么说的?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就是《孟子》一共七篇,它的核心内容是两个,道德、仁义,这是《孟子》的关键词语,用今天比较流行的话来讲。首先我们恐怕还是应该弄清楚孟子这个历史人物的一个大致情况,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孔子第四代弟子。孟子像孔子一样,曾经想投身于政治活动,也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遍访国君,但是同样也像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不怎么符合当时国君的需要,不怎么能够满足当时国君非常现实的要求,因此不被重视。有一次,孟子的故国邹国,孟子的家乡和孔子的家乡鲁国之间发生了争执,两边打起来了。打起来了以后,邹国的官吏,当官的,死了33个人,而邹国的老百姓在旁边束手旁观。照道理两国相争,官员都扑上去了,你老百姓还不跟着官员上吗?邹国的老百姓没有,在旁边看热闹,导致邹国的官员死了33个。那么邹国的国君会怎么看呢?那毫无疑问是指责老百姓的,怎么我官死了那么多,老百姓一个都没死。孟子怎么看,孟子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孟子对邹穆公讲:活该,谁叫你和你的臣子平时那么残忍地对待百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们的老百姓,今天总算是找到报复你们的机会了。这是孟子的思想,这是孟子的言论。孟子甚至还主张,坏的君主,不仁义的君主,是可以废掉的,是可以让好的君主替代的。这些思想的光芒,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依然能够让我们激动。孟子有一句话,经常被我们引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是最宝贵的,社稷,江山社稷,社稷第二位,君为轻,国君是最不重要的。国君在人民、社稷、国君三个里边,国君排老三。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样的思想,这在先秦诸子里边真正是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思想。

孟子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办法让统治者接受,更不必说他能讨得统治者的欢心了。举一个例子,朱元璋,明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就是因为读到了《孟子》里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朱元璋勃然大怒。虽然《孟子》在那个时候已经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了,四书已经是参加科举考试必读的书,题目就是在四书里出的,但是这个皇帝看到这些话,非常生气,采取了两个措施。哪两国措施大家知道吗?第一,下令将《孟子》撤出孔庙。因为原来孟子和孔子是在那陪祭的,是配享的。我们这边供奉着孔子,旁边有孟子,都可以享受后人的献祭,享受后人的敬礼。朱元璋觉得孟子不行,剥夺他这个资格,下令把孟子从孔子旁边给搬走,不让你待在庙里,当然等于剥夺了孟子的地位。第二,朱元璋更狠,朱元璋下令把《孟子》里面类似的话全给删了,编成一个比较“干净”的《孟子》的本子,当然这是他所谓的干净。所以我们要知道,在明朝的读书人参加科举的固然是各个要读《孟子》,但是,他们读的《孟子》和我们今天读的《孟子》不大一样。我刚才引用的这些话,在相当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明朝的《孟子》版本里是没有的,因为统治者不爱看。但是《孟子》毕竟有它的力量,所以统治者对《孟子》的心态很矛盾。还是拿朱元璋说,朱元璋开始时候那么强横,到他的晚年,朱元璋又去读《孟子》,是不是他读的是原本,还是他读的也是删掉的本子,我们不知道。他突然读到这么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大为赞叹。这段话的意思讲,就是如果上天要把大任,一个巨大的任务,一个使命,交给某一个人的话,那么首先要使他的心志,苦其心志,使他的心志能够忍受苦难。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我们讲筋骨强健,能够经受劳累疲倦。饿其体肤,还要饿他,使他能够忍受各种苦难,做好承担大任的准备。当朱元璋读到这里的时候,他又不禁拍案叫绝,一下又非常感动,觉得孟子说得好。干什么呢?下令把孟子的牌位再搬回去,再搬到孔子旁边,再享受后人的献祭。同样是朱元璋干的'事情,这很可以彰显《孟子》这部书和孟子这个人坎坷的命运。

和《论语》的这种简约、含蓄相比,《孟子》有非常多的长篇大论,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尖锐机智,而又从容舒缓,所以《孟子》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我们今天来读《孟子》可以看到好多精彩的地方,我在这里选取孟子和两个国王的谈话。有一天,孟子去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齐宣王:战国七雄之一)你要搞好的政治。那么齐宣王当然他心里是不打愿意干这个的,认为你孟子很迂腐,你又不能帮我一下子立竿见影富国强兵,你又不能帮我灭掉对方,你又不能叫对方规规矩矩向我磕头、向我臣服。他也说不过孟子,但是这齐宣王又不愿意背负这个恶名,就说我不愿意施仁政,他也不愿意背这个恶名。齐宣王干嘛,大家知道吗,耍无赖,就面对孟子耍无赖。这无赖是怎么耍的呢?他跟孟子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你说我要实行仁政,好的,但是寡人我有毛病,我有什么毛病呢?我好色,我实行不了仁政,我有病,孟子的回答是什么呢?孟子的回答说好啊,好色有什么关系啊!“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谁不爱自己的女人呢?假如国王你能够把自己好色之心推广开来,能够使普天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就好比谁啊,周文王的先祖太王也好色,但是并不妨碍你实行仁政,你只要把你好色之心推广去,你不也能施行仁政吗?你喜欢女人,你应该让世界上别的女人也有一个归宿,你应该尊重别的男人也喜欢自己的女人啊,这不就仁政了吗?这个齐宣王一想,好像光说自己好色,他自己躺地上打滚了,已经承认自己好色了,好像还挡不住孟子。又来了一个,还不行,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我还有个毛病啊,什么毛病,我比较好财,我开始好色,我现在好财,我也实行不了仁政。那孟子怎么说呢?孟子说,好啊,你好财好啊,好财有什么不好,谁不喜欢财物呢?周公的先祖公刘也喜欢财物,都喜欢财物,可是他老人家和百姓一起富国强兵,大王您如果能和百姓分享财物,这不就是实行仁政了吗?你实行仁政有什么毛病呢?没有啊。这就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段对话,极其精彩。

那还是这个齐宣王,孟子看看大概也说不动他,齐宣王反正躺倒了跟你干的,满地打滚,拿他没有什么办法。突然孟子又听说齐宣王喜欢音乐,齐宣王是个音乐迷。孟子说,好,如果大王能够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很不错了,齐国就有指望了。所以孟子的思路是非常的独特的。为什么喜欢音乐,而你这齐国就会好了呢?孟子就跑去找齐宣王,说大王,听说都在传,说您喜欢音乐,哪知道齐宣王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也不知道他是耍无赖,还是说真话,还是不好意思,齐宣王怎么回答呢“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就是寡人我不是喜欢先王高雅的庙堂音乐,我喜欢的是流行音乐,如此而已,那意思要给孟子挡回去。孟子说,好啊,国王你只要好音乐了,你真正喜爱音乐了,先王之乐和现在流行音乐是一样的,齐国有救了,齐国有希望了。国王这一下摸不到头脑了,我都说我好世俗音乐,那么不高雅了,你还说齐国有希望,那孟子说得是什么呢?这一段话历来有不同的读法,我比较认可的读法,应该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你一个人享受音乐快乐呢,还是与别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呢,哪种快乐?国王不傻,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得民心,他不能说我一个独乐,我一个人高兴,我谁都不理。他回答是不若与人,那当然不如和别人一起快乐啦。孟子说,好,你既然是有这个说法,孟子又问了“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与少一点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还是与多一点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这两种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国王一看,已经被孟子套进去了,只能回答不若与众,那肯定是跟人多的一起快乐了。大家看,孟子是多么会诱导人,多么会说服人。但是我们也只能很悲哀地看到,我们更多的只能领受到孟子的无奈,因为他也没有能够说服齐宣王。齐宣王依然好色,依然好货,依然好世俗之乐,没见他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仁政来。这是一个例子,他跟齐宣王的。

另外一个例子,他跟梁惠王。(梁惠王:战国时期梁国国王)孟子去找梁惠王,也是要说服他,你要好好把国家管理好,孟子找了哪个切入点呢?很绝,孟子问了梁惠王这个问题,说大王,用这个棒子,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这梁惠王也不傻,没什么不同,这能有什么不同呢?反正都把人给杀了,没什么不同。孟子问,既然这两者没什么不同,既然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都是一样的,那么请问大王,用刀杀死人和用那些恶劣的、坏的政治来杀死百姓,来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呢?他把这个逻辑给建立起来了,那国王也只能回答,那也没什么不同,那等于承认坏的政治可以杀人。所以孟子接下来就去直接教训这个梁惠王,说国王,您的厨房里现在挂满了那种皮薄膘厚的肥肉,你的马厩里头有健壮的马,可是您的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满了他们的尸体,这等于是居高位的人率领野兽来吃人。就说你居于高位,你是国王,你不施行仁政,率领一群野兽来吃人。野兽自相残杀,人都感觉到恶心,看到两只野兽自相残杀人人都不愿意看,何况做百姓父母官的主持政治,你居然公然率领野兽出来吃人,怎么能够做百姓的父母官呢?大家看,这就说孟子和两位国王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在《孟子》里比比皆是。多么的机智,多么的雄辩,多么的仁厚,但是终究是多么的无奈。

【童声】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我们讲了四书里的前两部,《三字经》排列当中,一部《论语》,一部《孟子》。那么四书里的其他两部,《大学》和《中庸》,它们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其实这两部经,我们在以前多少都涉及过,那么在这里呢,我们要花比较多的篇幅换一个角度去讲述它。《三字经》首先讲的是《中庸》,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就这12个字。这12个字,它的含量也很大,解释起来也很困难,这里边有相当的一些东西需要加以说明。《中庸》的作者是谁?《三字经》很明确说了,也就是说是子思写的。那我们前面多次地提到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其实在孔夫子去世以后,儒分为八。儒分为八的意思,实际上就说儒家后来有八个主要的派别,而子思之儒,子思这一脉的儒家就说八派当中的一派,现在看来还是相当重要的一派。《中庸》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毫无疑问,我们在这里不是一个长篇大论的场合,只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中庸》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儒家典籍里边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为浓厚。

文忠寄语:《中庸》在儒家典籍里,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浓厚。

那么,大家也许会问,那么能不能用尽量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一说《中庸》究竟在理论上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有什么特别的贡献?我想最好的办法,最老实的办法,表面上看也是最偷懒的办法就是用《三字经》的六个字来:中不偏庸不易。“中不偏”还比较好讲,就是讲处事、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不偏。不要走极端,以一种比较持中的态度来处事,来做事。“庸不易”就不那么好讲了,历来的解释都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多少有点差距。一种说法“庸”是指经常,永不变化,持久,永恒这样的一个意思。说法一:“庸”代表永恒。如果按照这种解释,中不偏庸不易就是讲中就是不走极端的这种德行,这种品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恒的。“中”乃是永恒的,如果要这么解释的话,中庸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种解释是,庸是庸常之意。说法二:“庸”代表平庸。用我们今天的大白话来讲,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那么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宋朝的理学大儒程子曾经说过,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那么看样子《三字经》很有可能是从程子的话里面总结出来的中不偏庸不易。所以我想结合宋朝儒学大师的话,大概是前一种解释比较稳妥一点。换句话说,“中”不走极端乃是永恒的德行。

文忠寄语:“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这是永恒的德行。

【童声】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那么四书的另一部《大学》,又有什么需要我们进一步解释的呢?《三字经》用了12个字: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12个字,修、齐、治、平,用12个字。这里的前六个字没有问题,《大学》的作者是曾子,这大概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最起码前面的一部分是曾子。(曾子,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儒家代表人物)书名《大学》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呢?这当然不是指今天的大学,不是指今天的大学、中学、小学这个大学。关于这个书名,我们的前人,也无非是两种说法。一种说大学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广博之学的意思。非常广大,非常博大的学问。另一种说法,这个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讲的,是指什么呢?君子达到从政之学,那等于讲大学讲的是君子去从政的这么一种学问。无非是这两种说法,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人之学。我想这两种说法其实可以互补的,并不见得就有什么冲突,不必非要否定一种,肯定一种,这两种解释可以并存。《大学》它的重要就在于,它提出了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这两个概念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核心观念。对于三纲领和八条目我们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什么是三纲领呢?那就是《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呢?《大学》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纲领,也就是说,《大学》的三条宗旨,《大学》开始的第一句。什么是八条目呢?这个八条目,《大学》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八个条目在里头,也就是说古代那些打算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首先如果你想这么做,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那么你首先要什么呢?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假如你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那么你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假如你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那么你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假如你想修养自己的品行,那么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你的心思要端正。假如你要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你先要使自己的意念很真诚,诚其意,你意念要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你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在于考究、了解、认识万物的道理。《大学》非常强调这个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在中国,无论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这八条目,在中国古代传统当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确实是按照这个八条目去度过他们一生的。有的人付出了生命,有的人付出了整个家族的生命。那么,这个八条目的核心在于哪里呢?这个八个条目的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呢?这个八条目最重要的条目是哪一个呢?《大学》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它明白告诉我们,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得以什么以修身为本,你都得修养好自己的品行,这是最中间的一个环节,一个枢纽。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说没有听说过本乱了的,你修身修不好的,你别的还能做得到。你自己的品行修不好,你家里还能太平吗?如果每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不太平,你这个国家还能太平吗?如果天下每一个国家都不太平,你这世界能太平吗?也就是说你天下能太平吗?这是《大学》告诉我们的中间环节。那么《三字经》还举出了哪些中国传统典籍希望学子们能够进一步去阅读呢?请大家听下一讲。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六

人们总少不了要学习,只有学思结合才能真正算学习。而论与之本书就是在叫我们学习,怎样学习。

“学’’

子曰:“由,辉汝知之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至句话说我们学习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们应该诚信对待自己的学习,职业是孔子告诫我们不要自称聪明,要分清至还是不知。对待一个新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制裁是求职的正确道路。自欺欺人,最终骗不了别人只能影响自己的名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已。”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复习过去学的知识,才会有更多的理解。我们只有深刻认识了过去,才能更好的学习新事物,新东西,新方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说我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同样的每个人都有优点。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研究学问上我们还要多向他人请教。所谓“不耻下问”才能学得更多还会学得更加好。

“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忘,思而不学则带”这句话向我们认证了思考的重要性。勤求学问而不思就只会迷惑,若只是思考而不体验学习也难获得确实的知识和学问。有了学问没有思想是没有用处的,不能领会贯通新的知识也不会新的发现。相反的,思想事要学文来互帮的。因此可知思于学必须两者关注,不学习终究一事无成,只学不像也会糊里糊涂。书只有读到只一步了,才算是真正的发挥了作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通向成功的要诀。我们只有在文化中汲取知识。只要我们学会学于思我们便打开只是世界的大门。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七

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很是受益,钱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三字经》,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三字经》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钱教授认为,《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读完之后我感觉《三字经》的学习对象是父母和教师,而教育对象才是儿童学生,《三字经》是一部供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用的读本而非儿童读物。

《三字经》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教的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像一根线,他的解读把文化、哲学、宗教、社会、经济、文学等等一颗颗珠子串起来。第三部分是学的部分,以众多学习的例子,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钱教授建议把第三部分前移。

读完之后,做为一名教师,“教不严,师之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地位之高,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就是老师。儒家思想讲究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教书先生甚至可以责罚不认真读书的皇子。书中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皇子老师的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很关心皇子的教育,满世界找有学问的人,终于找到教学水平很高的李希颜。这位老师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这些皇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只要他们不好好学习,就要打他们。朱元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说:“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给我揍的,都快揍死了。”皇帝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准备治老师的醉。但马皇后对他说:“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能责备他呢?”后来,皇帝对这位老师非常敬佩。那位老师退休时,朱元璋专门赏赐了黄袍,同时赏赐了大量的钱财。

现在好多家长不理解老师,如果对孩子要求严一点,动不动就兴师问罪。搞得我们老师很被动,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我们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当今社会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绝对不允许体罚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不严,师之惰”到了今天,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做老师的,教诲学生要讲究好的方法,不采取善教之方,就是做老师的过错、失职。重点是强调教师要有教师之道、善教之方。我的周围经常有一些成功的教育者,面对“习相远”的学生,他们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温馨的情调。首先采取诱人法,付与真情关爱和细心沟通,疏导学生明其志、晓之理,营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搭建学生自醒的平台。其次是采用循循善诱法。针对无法及时完成学业任务的学生,在他无助时给予有助,予以细心的指导和批阅。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和自爱,促成学生逐日提高,可谓教之善也!反之采用刻薄写生手法,以师道尊严的面孔出现,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结果,学生或畏而远之、或逃之夭夭、或破罐破摔、或赌气辍学,可叹惰之害也!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特别是当前我们开展国学经典教学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我们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国学经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坚持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和古诗词等的诵读活动,课间喇叭里播放着《弟子规》、《三字经》,《新学堂歌》……每当中午、晚上放学的时间朗朗的背诵声音就会响遍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园内东南角创设一条文化长廊,该长廊由三、四十米多长的竹简组成,上面汇集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每个教室门前的柱子上也有这样的竹简,楼梯间挂有古诗词、成语故事,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经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润物是无声的。经典,让学生爱读书了,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修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们的读书热更浓。学校为我们营造了读书的环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老师购买图书,如《四书五经》每位教师手里都有一本;并且保证了阅读时间:每周至少能抽出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青年教师每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经常全体教师收看于丹的《论语心得》。本学期一开始我们邀请山东大学的张德苏教授做了“国学简述暨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彩国学导读报告,后来山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仵从巨院长经典读书文化导读报告会。为推进书香校园特色品牌建设深入发展,有效推进教师读书文化品位和层次,着手与山大文学院合作,开展“专家教授进校园读书导读行动”和“书香名师读书研修活动”,专家学者将走进校园与教师学生面对面,部分教师将走进山大威海分校文学院进行选课研修。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体教师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品味!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读书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读书是一个终身的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读书是一种修养身心、增进知识的方式。古语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是一座山,人生是一片海,我们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才可以有权利期盼收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后感的读后感悟篇八

《水浒传》这本书大家应该很熟悉吧,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施耐庵老先生。行了话不多说,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人人都崇拜的晁盖,晁天王吧!

晁盖,本来很有名,自从劫走了生辰纲后更有名了。后来,又去做了梁山的山寨之主,许多好汉都愿意跟随他。

大家一定认为晁盖是一个不懂计谋,只管做事的粗大汉吧。不,不是,大错特错。晁盖其实比谁都会算计,他聪明的很,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做上山寨之主。

在后面,真的开始暗斗了事情是这样的,晁盖这伙人不管带回来的是谁,都收下了,而宋江这伙人只因带回来个偷鸡的就要砍头,你说这是不是非常可气呢?再说,晁盖当年偷了那么多钱,那么现在怎么还不砍头呢?所以说,明争暗斗早就开始了!

《水浒传》里有许多让人猜不透的地方,大家快去猜猜看吧!作者:吕彦辰

相关范文推荐
  • 10-06 2023年冰雪星球读后感(大全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
  • 10-06 2023年昆虫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大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
  • 10-06 五四读后感(优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接下来我就
  • 10-06 京瓷哲学成为开拓者读后感(通用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
  • 10-06 2023年刘胡兰读后感二年级(实用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 10-06 观看本色心得体会(精选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
  • 10-06 2023年论语读后感(汇总9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 10-06 最新感受自然读后感 自然史读后感(精选9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
  • 10-06 最新天才枪手读后感(优秀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 10-06 2023年蜜蜂的故事读后感 故事的读后感(优质7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