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水孩子读后感篇一
清澈碧海,辽阔蓝天;纯洁海子,永念心间。
——题记
桌上的台灯洒下一片柔和的光芒,泛黄的纸张在风中扑簌。越过纸张,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边礁石上,是驻足远望的海子。浪花片片扑打着岸边,一点点,一点点地淹没我的心绪。
海子曾说:"我要做远方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他心向远方却又被现实捆绑,,渴望浪漫却又饥寒交迫。他有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和对于生命的世俗崇高的激动和关怀。他的诗率真且热情,脆弱而敏感。他从不甘于寂寞,在他压抑的心灵深处,有着奔腾不息,永不言弃的地火。“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是诗人的勇敢!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呐喊!
海子的诗,从《亚洲铜》开始,到《春天,十个海子》结束。无一不抒发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赞美,和对无法融入的遗憾。可海子就是海子,他不会为了别的放弃自己所深爱的诗歌。他渴望现实社会,却又独自活在自己构造的童话般的世界里。一天又一天,海子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深,在此之下,偏执的海子横卧在铁轨上,听着远方传来的火车鸣笛声,微笑着闭上了眼睛。蓝天依旧清澈,花儿开得正好。诗人海子放下了心中的执念,轻轻地,悄悄地,飞向自己理想的天堂国度。
我读到这,不由得心下可惜。海子,你为什么不能放下手中的笔杆,走出房间来看一看?为什么不能学着与现实好好相处?你曾说:“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这,也是你内心深处永恒的渴望吧。你也知道自己与现实背离,却始终不肯逃脱诗歌。它是你的生命,是你崇高的信仰。你为了它,放弃了世俗的美好,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可海子,也有内心深处的柔情。他说:“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他怀念故乡,他热爱祖国,他怀念父亲。他也曾有过心动,“翻过沙漠,你是镇子上最令人难忘的姑娘。”他也是普通人,如你我一样。他也需要关怀,渴望温暖。可没有人真正懂他。
轻风拂过,海子伫立在那里,无声地,却悄悄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海子的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水孩子读后感篇二
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文体,它可以直击一个人的内心,而这个人却往往无法道出其中的奥妙。而想要了解一个人,读他的诗,如果这个人写诗的话,往往胜过读他的文,因为写出每一首诗,作者都是要将自己的心儿肝儿肺通通掏出来的,这才是最真实的他。
长久以来,海子和许多诗人一道,活在我的脑子里,但我读过顾城,读过徐志摩,读过席慕容,可就是没有读过海子。不是不想,是害怕,从了解了他是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一种轻微的恐惧感就油然而生。顾城说过,当他写诗写到一定的境界之后,精神就会停留在“死”的境界,这对于热爱生活的我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但许多诗人大概都是这样的,顾城自己就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海子亦然,但他是卧轨,他的头和他的脚也许就躺在铁轨的一段,这样的恐怖的形式确实在几年前给我留下了阴影。
但是虽然他人死了,他的诗依然还在,还活在这个世上,还潇洒的活在这个世上。生活在诗歌走向没落的时代的海子,用自己的死,换来了诗歌的一次短暂的新生。之所以说短暂,是因为现在乐得读诗的人寥寥无几,反正远远少于读颓*都市校园言情官场小说的人了;而现在诗歌的发展走向越来越偏向于所谓的“现代派”,甚至“后现代派”的`方向,这类诗反正我是看不懂,毫无逻辑可言,也许我本身才疏学浅,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是我所倾向的诗,不求多么浅显,但至少让人,让大部分人,一阅即懂;不求多么深奥,但至少要有哪怕那么一点点哲理在里头;也不求多灵动,但至少要有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可以有所“意会”;可以忧伤,但不能颓废;可以阳光,但也不要过度张扬。还有作者,现在真的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诗人”可言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缺乏诗人的时代,所有人认为把一句话拆分成两句哪怕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都能形成诗歌,而面对他人的疑问,一句“这是现代诗,尔等岂知其奥妙?”便可把质疑硬生生堵将回去。
而海子的诗,在我今日匆匆翻阅一遍后发现,其意象大多不离“大地”、“土地”、“麦子”、“村庄”之类,他是热爱土地的,土地是自然的母亲,因此海子也是热爱自然的,可是他的诗有一种不完整感充斥于其中,破碎的意象和语句和他的对死亡的向往糅合在一起,而使阅读它的我感觉像被一只针管击中,给我注射了满满一管的镇静剂,没有纯净的快乐,只有纯净的死亡。我不喜欢这个感觉,但我觉得我必须至少了解他,这是一种经历。我不是一名诗人,也不敢以诗人自诩,诗人是热爱一切的,包括死亡,他们为一切写诗,而我不同,我只为两个人写诗——我自己和我所爱的人。海子是一名诗人,他热爱他的事业,任何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水孩子读后感篇三
我从小就很喜欢散文诗歌之类的,尤其是比较文艺一点的。以前读过一遍《海子诗全集》,记得当时感触特别多,但时间一长,记忆也有些模糊了,最近又抽出时间来读了一遍,感触颇多。
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我最喜欢的是海子的短篇诗歌,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阅读海子的这些诗歌,我能深切的体会到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当阅读《活在珍贵的人间》、《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时,那些热烈而汹涌的诗情就扑面而来。但这似乎还不是海子诗歌最动人的地方,要体会海子最具个性和才情的诗歌内涵,就需要阅读《亚洲铜》、《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祖国》、《黎明》等诗。
水孩子读后感篇四
蓝色的水
盛满陶罐
还有十几只南方的星辰
火种
最初由上的别离
岁月呵
你是穿黑色衣服的人
在野地里发现第一枝植物
脚插进土地
再也拔不出
那些寂寞的花朵
是春天遗失的最初
岁月呵。岁月
公元前我们太小
公元后我们又太老
没有谁见过
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
但我还是举手敲门
带来的象形文字
洒落一地
岁月呵
岁月
到家了
我缓缓摘下帽子
靠着爱我的人
合上眼睛
一座古老的铜像坐在墙壁中间
青铜浸透了泪水
岁月呵
水孩子读后感篇五
为什么
头朝着天地
躺着许多束朴素的光线
菩提,菩提想起
石头
那么多被天空磨平的面孔
都很陌生
堆积着世界的一半
摸摸周围
你就会拣起一块
砸碎另一块
我为什么
喝下自己的影子
揪着头发作为翅膀
离开
也不知天黑了没有
穿过自己的手掌比穿过别人的墙壁还难
单翅鸟
为什么要飞呢
肥胖的花朵
喷出水
我眯着眼睛离开
居住了很久的心和世界
你们都不醒来
我为什么
为什么要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