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优质7篇)

2023年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优质7篇)

时间:2023-10-08 14:11:38 作者:雁落霞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篇一

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接触最多,是群众眼中的“政府”,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数量在“干部”中应该算是较为庞大的,但他们的身份也是“干部”中最为特殊的,有媒体比喻农村基层干部“是官非官,是民非民,两头不占”。当前,农村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斗争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一)村(社区)干部基本情况

**区辖14个镇(街道),有134个村(社区),村(社区)两委成员共670人,其中:35岁以下147人,36岁至45岁302人,46岁至55岁201人,56岁以上20人;高中以下学历214人,高中学历288人,大专以上学历168人。

(二)目前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

1、文化素质偏低。从村(社区)两委成员的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的502人,占74.9%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5.1%。大量的村(社区)两委委员都是学历较低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思维的能力。

2、思想意识僵化。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经济的发展,群众观念也随之改变,村(社区)已经从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服务模式,但大多数村(社区)两委干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转变,还在习惯于用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来办事,或者是感受到了转变但是没有好的办法和思路来应对,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个别村(社区)两委干部遇到问题只看表面现象,缺少理性思考,不做深层次分析,处理问题简单。

3、法律意识淡漠。从**区近两年查处的案件来看,涉及村组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占58% ,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部分村(社区)干部社会、科学、法律等方面知识欠缺,对腐朽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村(社区)干部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党纪国法,也有的认为自己为群众做事情,拿点、贪点是理所应当,更有少数村(社区)干部心存侥幸,认为自己贪腐手段高明,无视法律规定,谋取私利、为所欲为。

4、作风上存有差距。一是工作积极性不高。随着工作方式的转变,工作内容的增加、工作要求的提高,一些村(社区)干部作风软、散、拖,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存在畏难情绪以及等、靠、要思想,出现给工作经费办多少事,不给工作经费就拖着不办的情况。二是民主意识淡薄。村级事务决策权往往集中在书记、主任等少数人手中,部分村(社区)干部习惯于“一言谈”或者少数人说了算,不善于发挥群众的能力和智慧。三是为官不够清廉。少数村(社区)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村级事务管理随意性大,存在优亲厚友、假公济私等现象,腐朽现象呈多发易发态势。

(一)选人入口不畅。村(社区)干部的产生主要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由党员公推直选或是村民海选产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农村党员和村民的意志,但在过程中也有部分人员为谋求私利通过非正常手段成功获选,因此出现宗派轮流“坐庄”或是“村霸”当庄的情况。部分村(社区)发展基础薄弱,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不愿意回到村(社区)中任村干部,导致干部来源一定程度上受限。优秀人才长期在外,即便有合适人员愿意到村(社区)任职,但群众基础薄弱,常常会出现想选选不上的情况。干部来源渠道不畅通,村(社区)干部难以选到合适的人,对整个队伍结构和干部素质产生不良影响。

(二)工作权责不明。“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是对目前村(社区)工作的形象概括。在各级基层组织职能由管理转向服务的大背景下,各级各部门把服务“末梢”延伸至村(社区),安排村(社区)干部推动各项具体工作,村(社区)成为了“责任很大,权力很小”的机构。但是村(社区)干部拥有哪些职权,应该负责哪些具体职责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大量行政性、事务性、任务性的工作耗费了村(社区)干部绝大部分精力,村(社区)干部整日忙于应付各类会议、检查、考核,无法腾出时间和精力做群众最关心和希望解决的具体工作。群众提出的问题没解决好,群众不满意,不仅降低了群众对村(社区)干部的公认度,还会导致以后开展村级工作受到影响。

(三)干部待遇不高。**区村(社区)书记、主任、副书记生活补贴平均约为1800元/月,其他人员补贴约1200元/月,小组干部约为120元/月,虽然近年建立村(社区)干部保障机制,为村(社区)干部书记、主任、副书记购买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同时制定离职补偿办法缓解村(社)干部的后顾之忧。但由于财力有限,还是无法将所有村(社区)干部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经济待遇较低,政治待遇的激励效应也不明显,一定程度上打击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出现留不住好干部的状况。

(四)监督管理不严。大多数村民忙于自家生产,对村级事务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一般是不问不管,群众监督难以落实;有的村民对村级事务有意见,但是怕村(社区)干部或者其背后的宗派家族势力打击报复,经常也是想监督而不敢监督。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于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不掌握工作方法,对村(社区)重大问题、重大事项了解甚少,出现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善监督的情况。

(一)改进人选产生方式。一是改革《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体现村民自治的同时,加强选举时党的领导,由上级党委把好关,提出合适人选进行差额选举,对选举出的人选加大监管力度。对不适应工作的人员可由上级党委提出免职建议,由村民代表进行表决,作出免职决定。二是严把村党组织党员发展“入口”。发展党员不定名额,不下任务,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

(二)厘清基层工作权责。在政府工作部门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防止责任下移的情况,让村(社区)减轻所负责任,由疲于奔命、应付上级变为优质高效服务群众。明确村(社区)干部的职责界限,建立相应的职责清单,整合村(社区)内及周边的服务资源,便于统筹指导、协调、规范村级工作。

(三)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以各级党校为培训主体加大对村(社区)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培训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作风教育为重点,加强政策法规教育、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交流发言、外出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村(社区)干部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打通村(社区)干部上升通道,拓宽村(社区)干部的出路。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对优秀的村(社区)干部可通过招考、招聘等方式选拔到乡(镇)政府工作,特别优秀的可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打消村(社区)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把干好和干不好工作从经济待遇和发展空间上区分出来,让他们更有工作积极性也更有“盼头”。

(四)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实行村(社区)干部定额工资制度。按照在村(社区)任职的具体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最高和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由省、市、县三级共同承担并逐步纳入财政预算,乡(镇)、街道根据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情况确定村(社区)干部工资的上浮率,并严格将工资控制在最高标准额内。推行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制度,采取集体出一点、社会筹一点、个人交一点的方式,逐年为他们投保,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村民认可的村(社区)干部进行物质或精神表彰,并作为推荐干部的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五)完善村(社区)干部监督机制。建立自我监督机制,通过专题教育、培训等方式让村(社区)干部摆正位置,树立服务理念,增强监督的自觉性;强化民主测评机制,年初要公开工作目标任务,年终要分别对上级政府和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述职,接受群众评议,加强群众监督;加大镇(街道)纪(工)委监督力度,建立廉政档案,坚持落实“五必谈一约谈”制度,早提醒、早预防;按照民主监督、权力制衡、公开透明、村民自治的要求,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明确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及成员职责范围,确保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篇二

我乡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组织专职人员,积极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增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好服务。现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廉政建设的着力点、廉政教育的现状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明确,定位准确。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责任制是党的“十六大”依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而提出来的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重要制度,是党的政治纪律,这项制度体现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向纵深发展,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明确,准确定位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由各级党委(党组)、政府(行政)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承担责任的制度。近几年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之所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是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结果。

二、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提高认识,紧密结合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应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亿万人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层次,也是检验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不满意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乡、村这一层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基,上连党政,下连群众,几乎整天和老百姓在一起,工作离不开老百姓,生活离不开老百姓。从一定意义上讲公文写作,基层党员干部的言行和作风,代表、反映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作风和形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群众就拥护我们。反过来,作风粗暴,甚至违法违纪,坑害群众利益,群众就会骂我们。大量的事实证明,目前我们基层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是值得信赖的。但是,也确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党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淡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不强,放松对自已的要求,有权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在群众面前作威作福,甚至欺压、坑害群众,给党和政府抹黑。如果不加强农村基层学风廉政建设,不抓反腐败,那些少数不按政策办事、欺压老百姓的人得不到及时处理,消极腐败现象继续蔓延,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干扰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2、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同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抓好基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深入开展。加强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措施。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会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同基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为地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也不能相互替代。在安排部署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时,不能离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去孤立地研究反腐败的措施方法,要站在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贯彻执行,党员干部的作风能不能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能不能密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能不能进一步增强,来看待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会进一步暴露出来,新的情况和问题会不断出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和繁重。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党风廉政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根据改革开放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基础工作的新途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不断拓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域,进一步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引向深入,为实现“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实现干部作风的全面好转。

1、加强宗旨观教育,奠定干部作风好转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关键是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甘做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明白了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就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当前,要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线,进行党纪政和廉洁自律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纪检监察机关要与宣传部门、组织部门相互配合,采取专题教育与普遍教育、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榜样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突出教育的自主性、经常性、生动性和典型性,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使干部转变作风学有榜样,干有动力。通过教育,在干部中形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形成埋头苦干、干事创业的风气。

2、强化制约监督,保证干部作风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各级干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为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党员干部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办实事。首先要强化干部的监督意识。作为被监督者,应克服“不让监督”、“权威受损”的心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作为监督者,应克服“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监督不了”的心态,增强履行监督职责的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权力动作的途径和办法,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管理就实行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要经常检查、监督各级干部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确保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再者要强化群众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受理工作,主动听取民声,了解民意,从群众的来信来访中了解和掌握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转变干部作风的措施。

3、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被世人称为“灰色癌症”的腐败,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公敌,它像毒瘤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无不演戏到腐败现象的困扰。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部署。反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和人民病房关心的热点问题,面对日益严惩的腐败现象,为了维护我党和政府肌体的健康,当作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案件要坚决查处,对作风恶劣的干部要坚决追究,使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政治上身败名裂。通过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达到教育干部的目的,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公款吃后喝、公款旅游、超标准乘车等群众看得见的奢侈问题,狠刹得用职权乱反派、乱罚款、乱收费等部门和待业不正之风。通过惩处腐败分子,惩处作风恶劣的干部,使干部不敢有腐败之念,不敢行恶之风,真正实现干部作风清正廉明、一心为公。

4、与时俱进,探索转变干部作风的新路子、新方法。要进一步推选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在管理上实现民主化,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积极推进民主评议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接受对干部作风的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遏止干部腐败行为。

5、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现干部作风全面好转。在选人用人上,要坚持全面、客观、真实、公正原则,公开选拔干部要实行“考试、答辩、考察、定人”的全过程,党委研究确定选拔干部时增加透明度,不搞暗箱操作,同时要注重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不能仅凭一次干部考察定优劣,在干部考察中要真正使那些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对那些做表面文章、做唱功的干部不使用、不提拔。大力保护和宣传作风优良的干部,弘扬正气,让那些实干事创业、勤勤恳恳、不计名利、不争地位的人有地位、得实惠,让那些作风不良、争名夺利、拉关系、接选票的人没有地位,没有市场。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向干部看齐,干部作风才会根本好转。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篇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胜利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少数经济发展滞后、各项工作落后的行政村,问题沉淀,矛盾重重,成了 “集体经济没实力、社会服务没能力、公益事业没财力、干部工作没魄力”的薄弱村,农村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难点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农民收入提高难。时下,部分地区农户增产不增收的现状值得重视,特别是一些纯农户,单靠耕种,收入微薄。一些村在引导农民致富上没路子,少招子,加之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多种经营生产也容易大起大落,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熟“水性”,实际收入有限。

二是公益事业兴办难。少数村由于集体收入匮乏、财务管理不严、非生产性开支失控等原因,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甚至债务累累,导致修桥、铺路、改水等公益事业缺少必要的财力。加之一些村农民经济上并不宽裕,对频繁实施的有线电视村、电话村、自来水村等达标升级活动热情不高,使村干部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三是村政村务公开难。少数地方村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主要问题是村务公开不规范,没有形成正常的工作制度。有的迫于上级检查,应付了事;有的公开栏虽然比较气派,但里面没有多少实质的内容;有的干脆写一张纸,往墙上一贴,日晒雨淋,很快就无影无踪,群众对此有不满情绪。

当前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 : 1、道路建设问题。2、饮水问题。3、教育问题。4、水利设施建设问题。5、农村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及收费问题。6、生产资料价格。7、粮食保护价格问题。8、农业科技下乡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9、村级领导班子后备力量建设问题。

对于农村涌现出的这些难点问题,要抓住一个,解决一个,以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理清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致力于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当前,解决农村难点问题,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方面以强班子为主体,形成凝聚力,擦亮干部“正衣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是新形势下解决农村难点问题的保证。一是在支部建设方面,一班人要具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有群众观念;团结一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二是在村民自治方面,实行民主选举,将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人选进村委会;实行民主决策,崐遇事多和群众商量,注意听取多方面意见;实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实行民主监督,为您整理,感谢您的支持!村干部办事有章法,行为有约束,工作有考核。三是在干部素质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摔打和锻炼干部,向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解决农村各种难点问题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增强工作能力。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篇四

(一)采取有效措施,村级组织建设上台阶

1.搭建载体强责任,提升工作执行能力。20**年,全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20**年,全区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工作;20xx年,全区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工作,大力加强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镇村两级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实施办法(试行)》,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镇村两级的述职评议考核,督促突出问题整改落实。20xx年,按照党建工作三强三好目标要求,实施一书两单与述、评、考相结合的方式,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即:签订一项责任书;下发两份任务清单;举行一次述职报告;组织一次评议;开展一次考核;安排一轮督查,形成党委抓、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2.创新特色抓换届,配齐配强村级组织。通过采取四帮工作法(区级领导帮扶联系、组织部门帮带督导、区直部门帮解难题、乡镇干部帮治到村),联动式做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在此基础上,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配强一把手。换届中,鼓励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积极参选。20xx年6月至9月,圆满完成全区38个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

3.帮扶结对强基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做好选派第六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厅〔20xx〕22号)精神,全区共选派7名选派干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有2名选派干部挂任镇党委副书记。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加快贫困村发展步伐,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实施意见》(皖扶组〔20xx〕10号)精神,结合实际,区扶贫办向全区8个贫困村派驻8个扶贫工作队,7名选派干部和1名区直机关干部任扶贫工作队长,有力地促进贫困村脱贫致富。全区现有大学生村官11名,20xx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7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当选为村党组织副书记3名,村党组织委员3名,村委会委员1名。同时,区工委建立了区级领导干部结对联系选派干部和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区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结对联系7名选派干部,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区级领导干部结对帮带12名大学生村官,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4.加大资金强投入,提高经费保障力度。村干部报酬稳步提升。区工委组织部印发了《毛集实验区在职村干部报酬发放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从20xx年1月起,全区村干部正职生活补贴部分每人每月为1100元,副职及其他每人每月为900元;浮动激励部分平均每人每月为400元。把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建立了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制度,按每年每个村分别不低于1万元落实。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实施方案》,对全区5个未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村级活动场所要求的毛集镇陆庄村、河口村,夏集镇王相村、立新村,焦岗湖镇焦岗村,明确新建或改扩建任务、时间表和奖补资金。

(二)健全制度建设,教育管理水平上层次

1.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制定下发《毛集实验区20xx发展党员工作规划》,运用《发展党员工作指导手册》,指导农村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每年发展党员计划,重视在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

2.规范党员管理和村级民主管理。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小学教活动。确定每月28日为党员活动日,重点围绕九个一开展活动。20xx年至20xx年,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创五星级党组织、争当五星级党员活动。建立了全区村级党建工作台帐制度,强化对村级党建工作的指导。在村级组织中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印制下发了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记录簿。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开展财务审计,对民主管理工作不力的'村进行专项整顿。为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渠道不畅通、想入党找不到党组织这一难题,结合实际,20xx年,在xx市xx区七宝镇,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地成立了驻xx市流动党支部。

(三)增强服务意识,服务群众工作上水平

1.健全为民服务机构。全区38个村分别在村部(办事大厅)设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即两个工作站)。村两委干部作为代理员,采取轮值方式受理群众申办事项,负责将事项登记后移交镇代理中心或办理后回复。

2.规范为民服务程序。主要包括受理、承办和回复三个程序。在受理环节,代理员向申办人说明可以代理的项目和应该提供的材料。材料齐全的,开具材料接收单,承诺办理时限,进入代理程序。在承办环节,能直接办理的即时办理或限期办理;不能直接办理的移交镇代理中心办理;不能办理的在承办单上写明原因并签名盖章。在回复环节,办理完毕后将相关材料交回代理室,由代理室将办理结果送达申办人。

3.完善为民服务项目。对不需申办人亲自到场且能够办理的,列为全程代理项目;对需申办人到场或审批权不在区内的列为咨询服务项目。切实把服务项目由为群众签字盖章向农业科技、农业生产销售等领域延伸;由为民办事向宣传党在农村的大政方针、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拓展,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全区各村两个工作站工作人员共有261人,实行挂牌上岗。20xx年共为群众代理事项4561件次,办结率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部分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弱化。部分村级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农村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党组织战斗力削弱。还有一些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

(二)基层干部的领导水平偏低。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存在打折扣现象;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没有太多门路,带头没有准确方向,使得农村面貌得不到较大改善。

(三)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部分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甚至出现空白村。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

三、对策和措施

(一)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促进村干部队伍建设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1.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村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班子中。重点选好党组织书记,通过两推一选把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同时,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到村任职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级班子。

2.完善村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理顺村级配套组织建设,把村委会、农民合作社、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营等组织建设好,重视党小组、村民小组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农村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4.健全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积极从农村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优秀务工人员、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后备村干部。坚持重素质、重能力、重作风,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按照每村2-3人建立后备村干部人才库,通过上岗锻炼、跟踪考察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并不断充实新的优秀人选。适当给村级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级后备干部的成长。适时通过组织程序,大胆选拔任用一批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有效缓解村级班子无人办事问题。

(二)以提高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加大党建工作力度

1.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强化村级班子领导,立足实际,合理制定创建规划,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加强对五个好村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标准,坚持三年一评比,推动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广泛开展。进一步抓好小学教活动。继续开展村级党组织量化考评工作。组织开展村级组织述职评议考核,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工作任务清单得到落实。

2.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村级党组织现有典型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老典型上新层次,新典型出新经验,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一村一品一特色,增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典型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健全完善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3.推进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整顿转化工作。建立整顿组织和目标方案,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力度,理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加强选派干部的工作指导,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三)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根本,夯实村级建设基础

1.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针对各村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有资源的地方合理规划,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广合作社+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

2.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村级零接待、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

3.加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减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篇五

本文目录
  1. 2020年农村基层调研报告
  2. 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3. 关于农村基层工会组织经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4.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的实质是在村民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归纳分析,发现我省村民自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村民自治现状与问题

(一)村民选举普遍性低,公正性较差

调查表明,对选举持积极态度的样本仅占合格样本(指1299份村民样本,下同)的53%,参加过最近一次选举的村民也只占被调查对象的70.7%。更突出的问题是:投票方式是逐户收选票,使得这种低普遍性的村民选举带有“暗箱操作”的可能;认为选举前上级打招呼和村党支部指定候选人的样本占31.4%;认为私下做工作和贿选的样本占23.4%;认为宗族势力干扰村民选举的样本占5.1%。这些因素显然会影响村民选举的公正性,影响村民对选举的态度,从而导致村民选举的普遍性降低。

(二)村民民主监督意识不高,对村务公开的信任度低

民主监督是实行村民自治的保障,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村务公开是民主监督的唯一平台。调查显示,完全知道村务公开的样本仅占35.3%,知道一点的占39.3%,令人遗憾的是竟然还有25.4%的人不知道村务公开,这个比率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经常去看村务公开栏的被调查村民有362人,占27.9%;有34.6%的人根本不去看或根本不知道有村务公开栏。同时,被调查村民对村务公开的理解比较狭隘,虽有65.6%的村民对村务公开感兴趣,但其中的70.3%仅对“村务账目”感兴趣。对村务公开内容完全相信的样本仅22.3%,有一点相信的36.9%。

(三)村民民主决策参与意识薄弱,决策者漠视民意

被调查村民只有不到50%愿向村干部反映自己的意见,72%认为村里的事情村民没有必要介入;仅有54.5%的村民认为村里的重要事情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调查表明,当村民意见和乡(镇)政府指示有矛盾时,有33.5%的村民样本和57.4%的村干部(村干部总样本204份,下同)认为应该按照乡(镇)政府的指示去做,74.9%的村民和78.4%的村干部样本都认为乡(镇)政府的指示应优先,而认为村民意见优先的村民样本和村干部分别只有27.6%和17.6%。另外有98.3%的村干部认为应把“完成乡政府布置的任务”放在首位,认为向乡(镇)政府反映村民意见非常重要的也只有30.4%。同时,有的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干预严重,无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随意撤换村委会干部。

二、改进我省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为改进我省的村民自治,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改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务公开的操作者是村委会,到头来还是自己监督自己,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并不是最合理。为此,一方面要逐渐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切合农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制度的本义进行实际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村民自治改革的关联面很大,尤其会涉及到相关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所以,村民自治制度的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与农村工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二)努力增强村民民主政治意识,完善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我省村民对村务活动参与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民主政治意识薄弱,必须把提高村民民主政治意识,作为当前我省村民自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省以村务公开为核心内容的监督并未达到应有效果。由抽样调查可知,其原因除了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不强外,最主要的是“村官”及少数乡镇的领导层漠视民意。真正的监督应该是主动的,因此,必须完善村民代表会议等监督机构,构建更为有效的监督平台。

(三)推行“组合竞选制”,真正实观“村官民选”。好的选举制度必须保证自由意志表达、低干预、高参与以及使选举行为与人们的利益建立联系。目前全国农村在若干年的实践中,创造了“海选”制、和我省的“组合竞选”制筹方法,“组合竞选”先由村民小组推荐村委会主任及委员候选人,主任候选人从委员候选人中自主组合村委会竞选班子,报村选举委员会张榜公布,然后再经全村选民两轮差额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及委员。抽样调查数据间接证明,“组合竞选”出来的村委员会是相对优化的村班子,而且村民参与率也会相对提高。所以我认为,“组合竞选”是一种较好的村民选举制度。这种制度能有效地排除制度外干扰,能使村民充分表达意志,更有利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四个实质问题的落实,使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得到强化。

2020年农村基层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按照州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

石屏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年末,中共石屏县委共设15个基层党委(工委),147个党总支,833个党支部,党员13148名,平均每个党支部有党员15名。其中,乡镇基层党委9个,党总支128个,党支部669个;机关单位党委6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109个;企业单位党总支3个,党支部64个;事业单位党总支4个,党支部74个。

(二)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石屏县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党建工作点。为加强对非公企业等新社会阶层党建工作领导,石屏县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一是向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和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联络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帮助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二是在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按照党组织设置原则,在党员的生产和生活所在地,采取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形式,设置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党员的教育管理。目前,全县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个,全部为党支部,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1个;三是按照“五好五带头”目标要求,对后进党组织进行整顿。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重点,先后对43个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基层党支部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加合理,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逐步适应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双带”作用,我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一是按照各地的经济产业优势,走“支部+协会”、“支部+协会+公司”、“党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党总支(支部)的领导下建立各种农产品民间协会。目前,全县共组建烤烟协会、青枣协会、甘蔗协会、竹编协会等10多类产业协会,并在会员之间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保障农户的权益,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化运作;二是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明确职责、量才定位的原则,在全县50岁以下的农村无职务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分别设置了经济发展、政策宣传、村务监督、技术服务、科技示范、环境卫生、治安管理、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等多种岗位。目前,全县共有3024名党员参与设岗定责,占无职务党员的60.5%,使农村党员丢掉“无事牌”,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同时,在党员工作岗位上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岗位,共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1122个,以此来增强农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实行“云岭先锋”星级挂牌管理,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党员的有效机制。以“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为“五星”标准,明确考核评议内容、标准和方法,每年开展一次评星活动,对星级党员户实行动态管理。并把星级考核评定结果作为各类评先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县共有6148户党员户参加评星,占农村党员户总数的85.37%,其中,“五星”级党员户855户,占13.91%。

(四)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我县以“云岭先锋”工程和“三级联创”为载体,按照“五好五带头”和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一是在*年,在全县9个乡镇开展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试点工作,由选民直选选举产生乡镇长。在此基础上,xx年按照州委的统一安排,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对9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进行直选,改变了“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把推荐权和选择权交给党员和群众,让选民和全体党员直接参与乡镇党政领导选举,把“四权”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党内民主;二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采取10人联名推荐和“海选”的方式,坚持“两推一选”,精心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群众参与面,选准和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三是建立村帐镇管的长效机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堵塞开支漏洞,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坚持村务、政务定期公开制度,增加村级债务管理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对所有的村集体大事均召开群众会或群众代表会共同协商决定,不搞“一言谈”和个人说了算,进一步扩大村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

(五)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一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在坚持“两推一选”基础上,在部分村委会实行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委员交叉任职,充分体现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解决班子人员分工重叠问题。在*年村级换届中,全县115个村(社区)党总支有43个村委会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占村党总支总数的37.39%;二是按照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提出的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以大中专毕业、退伍返乡人员为党员发展重点,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为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保障;三是坚持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采取党课教育、素质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每一位农村党员、干部都能熟练掌握2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种植技能,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县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在56个县级机关党总支(支部)与45个农村党支部间深入开展以“四村”建设为主体的“支部共建、党员互帮、永葆先进、建设小康”活动,以支部为龙头、党员为骨干,带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推进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建设。建立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机关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实施县级部门挂钩“云岭先锋”工程党建联系点和先进性教育党建联系点制度,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定期深入到挂钩联系点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挂钩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把挂钩联系点建成“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三是实行困难党员互助金制度。*年,哨冲镇实施党员互助金取得成功后,在全县各基层党委(工委)中进行推广,各基层党委结合实际,在农村党员、在职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困难党员互助金,用于对困难党员帮扶救济、看望生病老党员、慰问病故老党员家属和重大节庆日对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以互助的形式帮助困难老党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目前,全县9个基层党委(工委)设立了党员互助金,共筹集互助资金6.2万元。

四是制定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额补助制度。*年10月牛街镇党委出台措施,对农村无固定收入、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党员实行生活定额补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扩大对农村困难党员的补助面,同年第四季度,在全县9个乡镇党委全面推广实施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补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每人每月给予20元补助,年补助困难老党员1600多人,占农村老党员总数的50%以上,补助资金近40万元,使农村老党员能够安度晚年,充分体现党组织对老党员的关怀。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薄弱,党建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年,全县共有136家非公有制企业,其中,建立党组织的13家,占9.6%,大部分非公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企业,企业职工大部分为当地农民,党员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不顺,给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带来不便。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年末,全县35岁以下的党员2890名,占党员总数的21.98%,而60岁以上老党员3644名,占党员总数的27.7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847名,占党员总数的14.05%,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8773名,占党员总数的66.73%。从总体上看,全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稍显偏大,总体素质不高,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党加大对农村老党员的关心和支持,建立健全各项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救济制度,像对农村老党员实行按月定额补助制度落实执行等,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入党的愿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新发展的党员中农村党员占多数,*年新发展的443名党员中,仅农村党员就有379名,占新发展党员的85.55%。

三是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强。据统计,仅异龙镇25个行政村,负债的村就有 12 个,占行政村总数的 48 %,负债总额为269万元,负债面大,负债数额大。

四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部分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工作职责不明确,一部分村党总支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而一部分村委会干部又片面认为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以村民自治说了算,事事包揽,未体现村党总支的领导地位。

,同时大力开拓新领域党组织建设。比如,在城市社区,要围绕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在完善党组织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切实形成有利于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明确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合理设置党组织,探索开展党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规律;在流动人员中党员比较集中、发展比较稳定的“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社会团体中介组织,要确定科学有效的党建管理体制,加大组建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形成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发展要求的基层党组织构架。

(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制定村“两委”工作规范,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明确村“两委”职能,强化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党支部中的主心骨作用。

(三)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关键是集体经济要有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强化对“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的认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级土地、矿产、河流等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真正为民排忧解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积累制度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加强村级集体生产增值,逐步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善党员结构。按照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坚持发展党员“十六”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返乡青年为重点对象,重视在优秀青年、优秀妇女、高知识群体和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2020年农村基层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我们刘家店镇现有机关工会1个,企业工会11个,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工会9个,共有工会组织21个今年8月,我们以全面把握全镇各级工会经审工作动态现状,科学的推动镇域各级工会组织经审工作日益规范为宗旨,对全镇工会组织经审工作情况进行了现状调研。调研的结果表明,全镇各级工会组织经审工作基础稳固,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创新的措施,突出发挥作用。

通过对镇域内的北京敬业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实力得机电有限公司,北京鑫利源等11个企业工会经审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表明,全镇多数企业工会经审工作初步形成了“四个基础建设”不断增强。

(一)、经审组织基础不断增强。从对镇域内11个企业工会经审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的情况来看,均按照全总、市总和区总工会的要求,在工会换届选举时,坚持经审会与同级工会委员会同时考察、同时报批、同时选举,注重选配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员兼任经审员,积极组织经审员参加上级工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11个企业工会中,经审组建率达100%。在所调研的单位中,基层基层工会经审组织建设情况大至为三种模式,一是1个机关工会,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配备兼职经审员为1至3人。二是11个企业工会,选举产生了1名经审员,负责日常具体事务。这些单位经审组织健全,人员配备到位。三是9个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工会,因为没有独立的经费来源,只选举产生一名经审员,负责具体经审工作,为推动工会经审工作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审环境基础不断增强。通过加强工会经审组织建设,把经审工作与修改后的《工会法》及其他制度文件一起发到到基层,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同其他业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等多种方法,得到了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视,切实研究解决经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从机构设置、人员落实、经费保障等各方面为经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生活环境。

(三)、经审制度基础不断增强。健立完善审查监督机制。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的意见》、《关于对下级工会经费审计监督办法》、《关于对计提拨解工会经费实施审查审计监督的规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议事规则》、《工会经审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经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工会经审工作信息制度》、《经审人员学习制度》,并对各项制度进行广泛的宣传,逐步落实,通过各项制度的健全完善来规范工会经审工作,促进工会经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经审效能基础不断增强。提高经审监督效能。一是开展同级审查审计,坚持每年或半年对本级工会经费预决算进行审查。二是对重大事项,如工会文体活动、职工度假,购置电脑,电视等固定资产和大额资金的运行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积极催缴拨解就、上解经费入库。三是是开展对送温暖物资等专项审计,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困难职工身上,保障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各种审计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工会经费的增收,促进各级工会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带动基层的全面发展。

通过调研和我们平常掌握的情况分析,全镇各级工会组织经审工作还存在着三个方面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经审机构形同虚设,经审工作难以开展。部分基层单位建立工会组织及经审组织目的只为完成任务,至于组织建立后如何完善制度,对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审工作难以开展。

(二)、经审人员形同虚设,经审工作难以开展。包括镇乡街道一级工会组织在内的基层工会经审机构都是以“一人多职”的方式设置配备,经审人员兼职过多,精力有限,难以开展经审工作;少数工会经审人员不具备会计、审计等专业技能,对国家和工会财经法规制度不熟悉,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胜任审计工作;个别经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经审人员对经审工作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积极主动性差,难以做好经审工作。

(三)、经审效能形同虚设,经审工作难以开展。审查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完善,以审查代替审计的情况带有一定普遍性;审计方式方法、内容单一,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审计质量较低;对审计结论意见的整改落实力度不够,制约了审计监督、服务职能的全面履行和发挥。同时在基层工会还存在审查审计工作开展缺乏基础,无对象可审的情况。比如职工人数少、工会经费少的单位及部分非公企业工会,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工会经费由企业财务管理,无专户,审计工作无对象,无资料,经审工作无从谈起,没有着落。

通过对全镇农村基层工会组织经审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今后做好我镇农村基层工会组织经审工作应该进一步完善“四个建设”。

(一)、完善经审工作机构建设。借着北京市工会工作会议的“东风”,抓住组建镇、乡、街道联合工会工作机遇,继续抓好新建工会组织及工会组织换届时经审组织的健全完善;抓好经审人员的配备,把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有责任心的工会会员选调到经审部门,依据市级以上党政部门,工会组织的相关政策,配备专职工会经审干部,落实政治和经济待遇,定编定职岗定责,严格考核,责权利奖惩兑现。规范经审干部的培训,通过举办专业知识培训、以会代训、参加上级举办的审计干部后续教育培训班等灵活多样的业务培训方式提高经审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农村基层工会组织经审工作新水平。

(二)、完善经审工作制度建设。认真抓好工会经审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加大对农村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考核力度,将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向基层工会延伸,使基层工会经审工作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经审人员素质提高以及审查审计职责的全面履行上逐步规范和完善,建立经审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经审工作持久深入的开展,确保经审监督职能的正常履行。建立完善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控制防范审计风险。制定审计程序、文书方面的规定,制定审计操作规程,对审计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合规、内容完整、方法恰当,推动工会审计程序和文书规范,制定审计质量控制规定,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质量效率。

(三)、完善经审工作效能建设。审计是经审工作的根本,要按制度规定开展审计工作,规范物资管理、服务大局的角度全面履行审查审计职能,进一步扩大审计的工作面,拓宽审计内容,加大跟踪检查力度,促进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到位。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不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村基层工会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计拨审计,找出经费收缴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经费收缴率;通过对工会经费使用情况方向、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审计,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经费多为会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四)、完善经审工作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工会组织经审工作情况调研,加强理论调研,及时发现经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措施和对策。通过调研,及时发现亮点,帮助好的单位总结经验,用以指导和带动面上工作,帮助较差的单位找出差距,督促改进提高,进一步明确新形势工会经审工作的重点和任务,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研究探索新的审计机制,确保各项审计监督任务的落实,为促进工会工作的健康发展,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赢得各级党政部门,工会组织领导及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争创农村基层工会组织经审工作一流佳绩。

2020年农村基层调研报告(4) | 返回目录

一、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而所用的人不少缺乏为群众办事的能力。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比较低一些村集体经济总是发展不起来,缺乏搞好服务的物质基础。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村收入减少,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不少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层次不高,只满足于收取税费和抓计划生育工作;只想着应付上面的各项检查;只要求信访不出事,少为上级惹麻烦,对如何发展经济想得少,加上本领不强,服务质量比较低,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少。

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科技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太好

农村党员干部应当是科技致富的示范者,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技术的带头人。但是从目前看,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各种途径自己致富的明显偏少,有的甚至处在相对贫困线和绝对贫困线以下,成为组织的救济对象。从农村党员干部致富的途径上来看,真正通过调整结构致富、科技种养致富、流通致富、办企业致富的并不多,致富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市场含量偏低。由于很多党员干部没有致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没有起到照亮一片,带动一村的作用。加上外出党员较多,由于管理跟不上,他们难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4、税费改革后,农村无职党员的增多,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我县税费改革后,通过精简村组干部,农村无职党员增多,农村无职党员存在的问题:一是素质不高。在农村无职党员中,他们文化素质低,先进思想、先进科技、先进实用技术在农村无职党员身上严重缺乏。二是觉悟上有差距。农村无职党员不能较好地处理公与私、亲与疏、上与下的关系。有的农村无职党员只埋头经营自己的“责任田”,对集体经济不热心、不参与;在开展党员“联户带创”活动时,一些无职党员只愿与亲戚邻里结成帮带,对组织上分配的非亲非故的帮带对象,感情上不投入,工作上不卖力;一些党员从村组干部岗位上卸职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有的拒办移交手续,有的损坏在任干部形象,挑拨班子成员矛盾,有的甚至干扰民主选举等,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1、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

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纳入视野,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四是根据税费改革后农村无职党员增多的实际,根据农村工作需要的党员的特长,设置小型的如普法民调、致富示范、市场信息、村务监督等党小组,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

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4、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上,既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章、重要思想,又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重强化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可采取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民主评议、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和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加强目标管理,引导农村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促进农村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平;二是

5、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适应法制化社会的需要,通过了解法律法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以扎实的作风示范群众,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帮助企业增效益,帮助群众增收入,大力开展党员“联户带创”活动,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约束,营造廉政为民的良好氛围。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深层次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根本上讲,发展农村经济是治本之策。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收入减少,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的压力增大,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要有比任何时候都强的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发展为主题,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着力点,千方百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服务支持,带领农民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只有这样,农村基层组织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村党员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篇六

为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桐庐县委组织部委托县统计局对全县基层党建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现将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随机抽取了全县12个乡镇(街道)各3个村、库区管委会1个村和桐君街道2个社区的村(居)民代表、干部、党员、群众,共计400人,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400份。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上看,30岁以下有1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8%;31-45岁的有14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5.2%;46-60岁的有24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0%。

从调查对象的身份上看,党员219人(含38名村(居)干部),占54.8%。非党员181名,占45.2%(其中普通群众86人,占21.5%;村(居)民代表95人,占23.7%)。

二、工作成效及原因分析

1、“网组片”工作成效明显。调查中,76.5%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此项工作,认为有必要在全县开展“网组片”工作的占82.5%;有54.8%和32.5%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组片”应该在加强服务、落实责任工作上加以改进和完善。分析认为:去年以来,桐庐县不断加大“网组片”组织力度和宣传力度,实现民情联系全覆盖,建立了长效制度,保持了“网组片”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

2、党员队伍整体状况较好。调查显示,81.8%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员队伍总体比较好,87.8%的被调查党员对组建程序比较熟悉,十分关心党组织建设;90.0%的党员认为党的基层组织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分析认为:今年桐庐县深化了陈柱平、钟伟良两位英雄乡长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了“春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力争在全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培育一批符合“五个好”条件且业绩突出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树立一批优秀党员标兵,营造了党员学先进、当先锋、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3、党员教育培训活动效果好。调查中,100%的党员认为有必要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来提高、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56.4%的被调查者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效果很好,应当坚持。分析认为:近年来,桐庐县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农村各党支部均建立了“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党群结对帮扶制度等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远教新视通”直播系统的建立,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直播网络,使党员教育方式从单一的以会带训到电话教育、多媒体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扩大了党员受教育面,提高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

4、基层党建工作满意率较高。调查显示,81.8%的被调查者对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表示满意;72.9%的被调查者对身边的党员表示认可,认为大多数党员都肯奉献、能助人。分析认为:近年来,桐庐县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阳光八步法”和“阳光议事决策日”等制度,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管理和决策水平。今年初,又在全县探索试行了“党员议事会”和“五议两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党员议事效率,规范了村级组织运转机制度,促使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调查中,对“当前党员干部自身素质情况”,认为“文化偏低”、“双带能力不强”和“奉献精神不强”的分别占30.3%、49.8%和57.0%。另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的党员缺乏责任感,不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4.6%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有的党员为自己的利益损人利己”。原因分析:33.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自身思想素质不高”导致的、49.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自身条件有限”导致的。74.2%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员应多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工作,63.0%和62.5%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员应在结对帮扶、公益服务活动中发挥作用。

2、基层组织生活内容比较单一。调查显示,目前党员教育仍有薄弱环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53.8%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空洞枯燥,引不起大家的兴趣”;43.2%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结合实际,收获不大”;35.2%的被调查者认为“形式呆板没有新意”。当被问及“您参与组织生活的主要方式”时,69.9%的被调查者反映为“学习文件、读报纸”;55.9%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领导讲话”。在“您能接受的党员培训形式”里,68.1%选择远程教育,66.1%选择上党课,47.0%选择党校培训,41.1%选择专题讲座,25.4%选择以会代训。

3、党员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中,当问及“关于当前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问题”时,认为“重发展、轻培养考察”的占63.0%;认为“重发展数量、轻发展质量”的占33.3%。对制约优秀中青年人才加入党组织的因素,56.3%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是“自身入党意愿不强”,58.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人员流动性大、组织没有及时跟进教育引导”。

四、下步工作建议

1、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结合农村特点和村干部队伍的实际,多层次开展培训教育,以理论辅导、工作研讨、经验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形式,转变党员干部作风,让他们及时掌握党建理论及组织工作业务知识,增强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的本领,切实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拓宽渠道,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把那些政治文化素质较高、富有开创精神、双带能力较强的党员骨干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让他们成为农村奔小康的“领头雁”。要动员一批有能力的在外务工经商的党员回来参选村支“两委”。选派一批优秀年轻机关干部,选拔一批年青力强的致富能手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题目篇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保持和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前一段时间,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党员座谈等形式,对我镇各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情况

全镇共有党支部xx个,党员x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大部分农民党员切实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此次调查显示,半数的农户认为党员在劳动致富方面有发挥作用,多数农民党员能积极参与村“两委”工作,绝大多数村支部能够代表群众积极参加村务管理,较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

1.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党员素质总体偏低,存在“一高三低”现象,即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科技水平偏低,“双带”能力偏低。

2.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农民党员组织纪律涣散、思想观念陈旧、党性修养偏低,一些农民党员包括外出党员对村党组织活动不感兴趣,很少参加甚至不参加组织生活,消极对待组织分派的工作,不愿缴纳党费。

3.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些农村干部素质低,业务水平差,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履行职责不到位,使上级的政策,精神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造成政令不畅,群众有怨言。

4.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1.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善党员结构。按照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返乡青年为重点对象,重视在优秀青年、优秀妇女、高知识群体和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2.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德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

3.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关键是集体经济要有实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级土地、矿产、河流等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点问题,真正为民排忧解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把创先争优同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