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 在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优质8篇)

最新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 在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优质8篇)

时间:2023-10-08 19:41:46 作者:字海最新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 在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优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一

同志们:

这次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再就业会议和重庆市再就业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市的再就业工作。刚才xx同志对我市近年来再就业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市委、市政府对近五年来在实施再就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再就业明星进行了通报表彰。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就业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下岗失业人员十分关心。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第一,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改革发展稳定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这些年来,我们按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企业改革中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现再就业工程”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等政策措施,确保了绝大多数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并在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难度仍然很大,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市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新增就业人员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出现。同时,我市的劳动密集性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吸收下岗失业人员的能量不大。对此,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做好。

第二,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扩大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快就能促进充分就业,就业越充分,又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以此达到良性互动。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我们的就业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说到底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把就业问题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与坚持实施全市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总体思路紧密结合起来,与认真落实各大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子紧密结合起来,与努力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

二是加快以xx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建设,以民营企业为主导,通过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发展扩大就业;三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第二,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拓宽就业渠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劳务输出的意见》,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务求实效。要面向国内外、省内外市场,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到市外就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国际劳务合作,鼓励劳动者境外就业;结合五大产业发展,支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去承包土地,从事种植和养殖业,谋求新的发展。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为扩大就业提供重要保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庆和我市的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多方引导就业。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切实落实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第四,加快建立城市社区社会保障平台,为就业和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要抓好社区建设,今年底要完成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方案,并在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实施。市编委、财政、民政、镇街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相互协作,落实好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及时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网络建设计划,尽快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快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就业机制,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第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探索就业新机制。要建立以劳动者自主择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推动就业为动力的新机制。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树立自强、自立、不挑不拣、不依不靠的市场就业观念。二是要不断完善以竞争机制为基础,以价格信号为引导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和双向选择。

三是要积极稳妥解决好下岗职工出中心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问题,及时接续下岗职工社会保险,确保201x年实现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和失业保险的转移。三、加强领导,把就业和再就业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镇街一定要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精心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第一,要坚持常抓不懈。职工下岗分流安置和再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各部门、镇街既要着眼当前、明确重点,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制定长期规划,打好持久战,以确保这项工作,持续有效地向前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第二,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市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责,共同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各企业要挖掘内部潜力,主动做好下岗职工的转岗分流工作;社会各界要关心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下岗职工开展送温暖、送岗位、送技术活动,帮助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第三,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每年市委、市政府都下达了帮助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工作指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地的再就业工作负总责,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制度,把控制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投入纳入领导干部年度综合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兑现奖惩。第四,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工作量大面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下岗失业职工家庭,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着重宣传下岗职工中自强不息的典型,引导下岗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激励下岗失业人员勇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积极创造新生活。同志们,做好再就业工作,是全面建设xx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切实把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二

同志们:

在全市人民关注的建市20周年庆典暨第四届中华龙文化活动周、杂技艺术节即将开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听了各县(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可以看出,同志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些做法还很有特点。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还需要继续强化措施,争取更大成效。盛道同志认真分析了我市就业再就业面临的形势,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检验我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试金石。我们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满怀深情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利。增加就业,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劳动力资源增加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我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足3万个,而实际每年需要新安置5.3万人,农村40万剩余劳动力也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再就业形势非常严竣,就业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其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召开全国性的再就业工作会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参加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要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民以食为天,如果生活无着落就会发生一系列问题。失业率达到一定比例,社会将会出现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如果失业率很高,那么如何能说明我们认真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此,省里、市里也多次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位置,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精力,不断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第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如果就业再就业工作问题解决得不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国企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就难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就不可能有明显推进,各项发展规划也难以落实。只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才能体现经济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和源泉。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在种植面积下调3%的情况下,夏季粮食产量117.54万吨,同比增长1%,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1—8月完成工业增加值66.35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加值居全省第七位;工业经济运行指数126.7%,居全省前列。但由于非典疫情冲击,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我市工业总量少、规模小,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可以说,就业再就业是一个伴随着我市小康社会建设全过程甚至于更长时期的重要工作。要保证我市经济在未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富有成效地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二、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创造性地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要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强力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再就业,关键要有岗位。增加就业岗位,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可以说,发展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根本之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积极培育和扩展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就业空间,广开就业门路。一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加就业岗位。要把盘活存量,安置职工作为首要任务,尽最大可能使职工不下岗或少下岗,不能简单地把职工推向社会。二是要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应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三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他们在促进就业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四是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增岗位。要充分发挥好我市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优质绿色农产品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地处三省交界的商贸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增强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和大财团来濮投资,共同发展。五是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环保、绿化、卫生、治安、交通、便民服务等结合在一起,既使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实惠,又使城市发展受到益处。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三

同志们:

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接着就召开全省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表彰“充分就业社区”。下面,我受邵汉生厅长委托,向会议报告工作。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

20xx年,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特别是就业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全面落实新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完成帮扶“双10万”困难群体人员就业目标为重点,紧紧围绕全年目标,突破难点,创造亮点,整体推进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xx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3.6万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5%,这是继去年首次突破70万人之后创造的又一新高。其他各项目标任务也都超额完成,其中,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万人;劳动保障部门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50万人,组织转移就业5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低于4.5%的控制目标。荆州市沙市区开展了扶持百姓创家业活动,初见成效。

(二)下岗向失业保险并轨任务基本完成。自年6月以来,我省共有209万职工下岗、5000余家国有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168万名下岗职工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保生活、寻求再就业。截止20xx年6月,进入“中心”的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其中156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实施10年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终止,实现了由暂时性政策向长效制度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省在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建国以来第四次城镇失业高峰已经平稳渡过。解决这次失业高峰与前三次的方针、政策、措施、办法、机制都不同,是在打开农门、敞开城门、城乡劳动力相互流动的情况下来解决的,而且是用市场就业机制主动解决的,既扩大了就业,又促进了发展,非常可贵。

(三)“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成效显著。继去年评选表彰314个“充分就业社区”后,今年,经过社区自评公示,街道推荐,市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复核,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组织检查和统一考评,全省有368个城镇社区被评为20xx年度“充分就业社区”。在“充分就业社区”内,无“零就业家庭”、无一家多人同时失业户、无长期失业人员、无就业援助对象未就业。全省范围内基本无“零就业家庭”,并建立了动态“消零”的工作机制,确保新的“零就业家庭”出现三个月内有1人实现就业。黄石、宜昌、襄樊等地创办“再就业服务联社”、“再就业超市”和“爱心捐助中心”,把就业服务送到援助对象手中,社会反响良好。

(四)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惠及面扩大。一是惠及了实现就业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去年,全省落实社保补贴支出9.4亿元,是历年来使用额度最高的一年,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6.2亿元,分别占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总额的31%、20.5%,比上年增长139%、342%。襄樊、荆门、仙桃、黄石等地社保补贴支出分别占当地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总额的36%、48%、56%、72%。二是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促进了隐性就业的显性化,使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增强。三是推动了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效应非常大。四是显示了政府就业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在促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省政府承诺的帮扶“双10万”就业目标圆满实现。各地将“双10万”帮扶任务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解决“招工难”问题结合起来,采取实名制动态管理的办法,通过免费就业服务,落实各项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录用和自谋职业等措施,全年帮助城镇“4050”人员和11个重点独立工矿区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援助对象13.3万人实现再就业;帮助33个贫困县及库坝区培训困难农业劳动力10.6万人,转移就业10.7万人,圆满实现了省政府的郑重承诺,为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再立新功。

(六)失业保险工作实现了四个“净增长”。全省实际参保和缴费人数连续四年实现净增长,均较上年净增15万人;人均月实际缴费额达27.4元,比上年净增6.6元;征收失业保险费创历史新高,达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夷陵、大冶、钟祥、当阳等县市征缴额达600万元以上;全省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减少近3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23.8%,比去年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全省实行统一申报核定的统筹地区达65个,实行财政代扣代缴的22个,实行“一票征缴”的43个。黄石市建立了失业人员失业保障机制;宜昌市制定了失业保险内部控制制度;十堰市积极落实两项补贴政策;武汉市把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形成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服务网络。

(七)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有了新的进展。省就业局升格为副厅级,内设4个处2个中心,84个编制。很多地方落实省编办的25号文件,争取了编制,充实了力量,解决了人员、工作经费。恩施州在乡镇设立非企业单位性质的就业服务中心,为农业富余劳动者转移就业服务。孝感、宜昌、谷城、钟祥、英山、秭归等地方政府将闲置学校和收购关闭破产企业房地产用于扩建就业训练中心,极大改善了就业培训的条件。天门、仙桃、汉川等地在破解招工难题上取得成效,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当地党委、政府中的地位和社会影响。

(八)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初见成效。潜江、宜都、大冶等试点城市基本建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制度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完善了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石首市成功组织举办了湘鄂边大型劳务交流大会暨湘鄂边人力资源开发协作?的“迎接新市民工程”,取得了积极进展,已有1万多名进城多年的农民在城镇落户成为新市民。武汉市政府评选表彰了666名优秀农民工,并将他们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转为武汉新市民。在“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会”上,我省十大劳务品牌被评为“优秀劳务品牌”,影响力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石首、钟祥、通城继英山、郧西后被确定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洪湖、谷城、利川、阳新、夷陵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示范县”。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和美国惠普公司合作实施的“农业富余劳动者创业培训”项目在英山县实施,取得很好的效果和影响。

(九)学习宣传贯彻《就业促进法》效果良好。省厅下发5个文件,组织市州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成立宣讲组配合各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全省上下采取一级抓一级的培训模式,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运用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学习宣传力度,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格局和学习宣传贯彻《就业促进法》的热潮。11月8日,全省统一行动,将原劳动力市场换牌为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所)统一更名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夷陵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中午与双休日照常开放服务,极大方便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过去的一年,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成效之大,令人振奋。成绩来之不易,是同志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凝结出来的,在此,我代表邵汉生厅长、省就业局和省厅失业保险就业处向大家表示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新一年的形势和任务

正确分析判断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是科学谋划今年工作的前提。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做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社会热点、焦点将更加集中,责任、压力也随之增大。

(一)两个“防止”的经济调控政策可能影响经济增速和就业增量。国家和我省经济已连续八年高速增长。针对去年国内物价消费指数持续走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局部过热等问题,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个“防止”的宏观调控政策,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预示着国家将紧缩银根,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增速。经济增速放缓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总量增长。

(二)人民币升值和外贸摩擦可能导致外向型企业效益下滑和对劳动力需求下降。虽然我省的外贸依赖性不强,占10%左右,但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对外贸的依赖较强,人民币升值和外贸摩擦可能会导致以上省市对劳动力需求下降,从而使我省大量务工的劳动力出现回流。同时,人民币连续加息,将加大创业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带动就业。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导致企业更严格地节约和选择用人。《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颁布实施,规范了劳动关系,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客观上提高了人工资本价值和劳动价值。《劳动合同法》对加班工资、最低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作出了很多规定,这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年,全国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了近三成,今年预计至少要再上升15%,我省还将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促使用人单位更加严格节约和选择用人,这对就业也是有影响的。

(四)“两法”的实施可能伴随就业维权争议上升。积极的就业政策上升为法律后,必将加大政策实施的强制力。“两法”实施,中央和地方政策上的衔接问题,可能导致对就业政策落实认定的争议;法律强制性与政策落实条件性的矛盾,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争议;公平就业政策与就业歧视的矛盾,导致就业维权的争议,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保持社会和谐的任务更加艰巨。

(五)依靠现行扶持政策就业再就业的劳动者随着享受政策期满可能面临再次失业。有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是在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政策的支撑下走上就业岗位的。今年是现行就业政策审批的最后一年,享受扶持政策到期,这些人员特别是困难就业人员可能要面临再次失业。

(六)法律规定保护劳动者公平稳定就业的权利可能带来灵活就业人员减少和隐性就业人数增加。“两法”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将已就业公民统称为“劳动者”,对女职工有特殊保护,为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者的身份、户口、社保等制约就业的因素逐步弱化,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就业稳定性。但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推行和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劳动者一生中可能经历失业-就业-再就业-再就业多次转换以及就业的地区、单位、工种和就业形式的多次转换。特别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人单位近期内将会谨慎用人,不敢违规用人,但又需要用人,由此可能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减少,隐性就业人数将会增加。

(七)价值规律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可能造成部分行业和企业用人更加困难。价值规律作用范围是全国性的,全球化的,不分地区的,哪个地方工资高,劳动力就向哪里去。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差,给职工更高的工资难以做到,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差,优质人力资源招不进、留不住,用人更难。

(八)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可能使“就业难”和“招工难”长期并存。据不完全调查,我省招工难问题20xx年比20xx年更突出,全省季节性缺工70万人,常年缺工约50万人。今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将非常突出。而与此同时,全省每年仅城镇需要就业人员在120万人左右。

(九)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可能造成农民工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工问题很复杂,如家庭问题(老人、孩子)、心理问题(长期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孤独寂寞)、待遇问题(工资、社保受歧视)、健康问题(性饥渴导致性病、艾滋病)等等。有关专家呼吁,农民工问题如果长期如此,终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十)致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下降。如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机关一样管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与干少一个样,这样的机制必然导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低效化。如果出现低效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地位就会矮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前景就会令人忧虑。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三点:一是尽管去年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4.23%,但失业人数总量依然很大。因为没有进行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准失业的下岗人员、待岗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及失地农民等均未计入统计范围。我省城镇实际调查失业率为7.7%,仍处于高失业率。二是尽管基本完成了下岗向失业保险并轨的任务,但遗留问题还很多。比如“白条子”不能兑现问题、低价买断工龄的职工扯皮的问题、原内退职工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问题、部分年大体弱的持优惠证下岗失业人员未再就业的问题、部分企业虽然长期停产但因各种因素难以破产或改组改制问题。三是尽管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大,但质量差,就业很不稳定。

就业工作有利条件也很多:一是国家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期;二是《就业促进法》使我们的就业工作有法可依,同时明确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优化了就业工作的领导环境;将积极的就业政策上升为法律保障的长效机制,强化了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和落实力度,可能催生新一轮更为积极的有效的就业政策出台;国家长期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安排有一大笔专项就业资金;三是有比较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四是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对解决失业问题、扩大就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总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有利条件也是存在的。我说的“十大可能”,要尽量不要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尽量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根据就业形势和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要求,确定20xx年全省就业和失业保险目标任务是: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万人;劳动保障部门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42万人,组织转移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8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1亿元。

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

20xx年,全省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统领,以创业带动就业、市场引导就业、政策援助就业、城乡统筹就业、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为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贯彻《就业促进法》

要重点建立和落实六项制度。一是就业工作政府负责制度;二是县以上政府就业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制度;三是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特别是消除“零就业家庭”动态机制,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三个月内必须解决;四是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五是城乡统筹和公平就业制度;六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对就业、失业登记等原来已经有的制度进行完善。

(二)确保实现“3+10”创带就业目标

今年,省政府把“帮助3万人成功创业、带动10万人就业”作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这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就业促进法》的具体行动和重大部署,各地要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不折不扣地抓好抓实。省厅将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落实创带目标文件,将目标任务分解下去。要准确界定创业,从无业到有业和从小业到大业都是创业。创业对象可包括从事个体经营者和合伙经营的领办人。创业范围应为本省城乡劳动者在本省创业。统计范围为创业所在地。要抓好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把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人员,作为创业培训的对象。要注意创业培训的形式,syb培训是档次比较高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各种形式都可以用,只要创业成功都行。要对参加创业培训人员给予培训补贴。但不能为了获得创业培训补贴而对创业培训对象不作筛选,不注重培训质量,要提高创业培训人员的创业成功率。要收集和发布创业项目和创业点子,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个人贷款额度可达2-5万元,合伙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要实行创业场地的优先优惠安排。对于创业成功新办的经营实体或企业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要帮助创业成功者招聘职工,实现带动就业。要落实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保、岗位补贴和以奖代补。

总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必须跟踪创业服务全过程。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西、河南等省市都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吉林、重庆、河南、江西将担保机构设在劳动保障部门。我们要向这些省市学习,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同时承担小额贷款担保职能。省厅已向省政府报告,争取解决编制、人员问题。若一时难以解决,各地可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先行设立创业指导中心,人员内部调整或聘用,实行“以钱养事”,先把工作开展起来,再解决机构、编制问题。

(三)落实和完善积极就业政策

一是原有的政策规定在没有新的政策替代之前,必须继续不折不扣执行,不必有任何犹豫。二是用好最后一年特定政策补助来解决并轨遗留问题。三是加大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的落实力度。从全省看,20xx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落实比较好,资金使用结构比较合理,符合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的要求。但是,这只是劳动保障部门快报,最后要以财政部门的决算为准。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资金使用不合理,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比较少。各地一定要注意,原有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审批截止期是到今年底,《再就业优惠证》发放也截止今年底,今后不再有《再就业优惠证》了。中央转移支付就业专项资金,省里将继续与各地政策落实程度、资金使用状况和工作完成情况挂钩,半年据实通报。

(四)坚持开展年度“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活动

要以消除“零就业家庭”为重点,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建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援助就业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落实责任。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责任在县、市、区政府,工作在街道,落实在社区,主管和推动在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日常工作在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这个责任体系务必明确。二是坚持标准。“充分就业社区”的四条标准不能打折扣和缩水,即无“零就业家庭”、无长期失业人员、无就业援助对象未就业、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三是求真务实。“充分就业社区”必须是经过创建得来的,未经过创建自然形成的应该不算。创建工作重点应放在困难比较大、企业比较集中和独立工矿区所在的社区,创建要真实可靠,不搞人为制造。四是继续实行奖励。对奖励资金,希望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不要冲抵,不要截留,不要挪用,要切实落实到社区。各地政府另奖的资金,可以奖发到有关工作人员。五是实行退进机制。“充分就业社区”是年度性的,一年一评定,不是一劳永逸。达不到标准的要退出,达到标准的要进入,不搞“特保”,不搞地区平衡。

(五)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一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开展劳务输出。《就业促进法》、党的十七大、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要求。要注意当地农业劳动力是否富余,防止转移过度特别是输出过度。转移和输出不要损害农业,不要损害新农村建设。转移一定要坚持先本地再外地,先就近就地转移再搞劳务输出。但也不能用行政的办法阻碍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如仙桃、宜都、汉川经济发展较快,本来就缺工,还搞劳务输出宣传,大张旗鼓的开展劳务输出,就不符合实际。

二是吸引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温家宝高度关注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亲自批示要求劳动保障部研究。各地要防止招商引资重大轻小,重外地轻本地,重劳务输出轻资本引入。要把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对象,劳务输出只能帮助农民增收,靠劳务经济来富民强县是很难做到的。可以说,在现行制度下,劳务经济对于输出地是亏本无利,对于输入地是一本万利。输出的优质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和税收都在输入地,但他们老了病了不能干的时候还是回来了,不是亏了么?一定要从战略的角度,大力吸引和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只有靠劳动者在本地创业,创造税收,创造岗位,本地的区域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三是加大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计划”力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训练中心一定要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培训的数量要多,质量要好,但不能转卖定点权,不能盘剥其他培训机构,不能变相垄断。要动员利用全社会培训力量,开展“农村技能就业计划”的培训。要改善和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根据培训时间的长短、培训工种的繁易、培训投入的多少、培训后的就业状况确定培训补贴的不同标准。要学习借鉴“阳光工程”的公开、透明、不垄断等机制,逐步实行培训券和招投标制度,做到公开透明,禁止垄断行为。

四是培育更多的劳务品牌。在现有十大品牌基础上,培育更多的劳务品牌,像阳新鞋匠、潜江裁缝等。

五是开展评选表彰。争取以省政府发文表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先进县市、乡镇和先进工作者。

六是加强驻外劳务机构建设。省厅今年准备发一个文,开一个会,主要解决四个问题:其一,要重新明确驻外劳务机构的性质。驻外劳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一个部分,人员和工作经费等应由财政列支,至少是财政补助。对此,鄂政发[20xx]1号文有明确规定,我省基本做到了。其二,要调整职能。首先,应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提供所在地劳务需求信息、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工资指导价位、新的政策规定,处理劳务争议、为湖北民工维权等。其次,开展有偿性服务。政府的服务并不等于全部免费,可向用工企业适当收费,但不能向劳动者收费。再就是代理服务。我省境内劳务派遣机构若委托驻外劳务机构对被派遣劳动者实行代管,可收取代理费。除此之外,还有委托服务、接待服务。其三,要转换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和报酬与绩效挂钩机制。驻外机构开展公益性服务,要有记录制度,所需经费由财政据实拨付;代理服务由谁委托谁出钱。其四,要统一体制。在同一个地方,我省只能设立一个驻外劳务机构,若需要设点,也须在省驻外劳务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开展工作。驻外劳务工作机构,必须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专职人员。

(六)充分发挥和扩大失业保险的功能作用

一是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随着最低工资标准和物价水平的上涨,计划今年适当上调失业保险金。各地要保证失业保险金按月足额发放。二是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必须提高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期间的再就业率。我省去年再就业率有所提高,虽在全国不靠后,但还是偏低。失业保险机构务必要和培训、职介机构联合,协调起来,共同做好再就业服务工作。三是预防、调控失业。减少失业人员存量,控制失业人员增量,是调控失业的主要手段。减少存量要靠促进就业;控制失业人员的增量,主要是预防由就业转失业人员的增长。企业特别是大型优势集团型企业和垄断性企业不能将减员增效变为减员增薪,减员前必须先减薪。失业保险除了保生活、促就业功能外,还要有预防、调控失业功能。今年国务院将发布新的《失业保险条例》,省政府也将制定新的《失业保险实施办法》。实现失业保险的三大功能,务必确保参保缴数人数、人均年缴费额、年征缴总额和享受失业保险期间再就业率“四个净增长”。

(七)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组织体系上,要注意加强城市的区,加强乡镇,解决城市区弱、乡镇虚的问题。在业务体系上,一定要把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融为一体,同时要从有利工作出发,理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业管理机构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二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邵厅长要求,从今年起,就业训练中心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建设将实施五年计划。就业训练中心建设继续按鄂劳社发[20xx]96号文件执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建设,省里将制定新的标准和评估办法,综合服务场所必须功能完善、制度健全、网络畅通、服务高效。三是加强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就业服务要有专业知识人才,提高信息水平。四是加强机制建设。就业训练中心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要实行独立核算法人制,独立核算考核,不能机关化。只有实现了法人制后,才有可能实现人员聘用制、工资待遇与工作业绩挂钩制以及建立以效果为主导的项目运作管理制。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是我们就业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如果这两个方面效率不高或作用不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就显示不出来,政府不可能长期出资包养一个无作为或高成本服务的就业机构。

四、弘扬认真、务实、创新的思想作风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认真、务实、创新是我们做好就业工作之本,是所有就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最低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航天探月工程庆功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着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他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扎扎实实做好每个部门、每个行业、每个岗位的工作;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当中的紧迫问题上,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我们就业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自觉贯彻落实胡的指示,把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做好。

第一,要认真。认真就是要把就业工作当作学问来研究,当作事业去奋斗,当作承诺去履行。这是成都市市长对成都市就业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毛泽东同志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认真的反义词是马虎。我们研究一个问题,落实一件工作,开展一个活动,印发一个文件,发表一席讲话,召开一个会议,提一条建议,都要认真准备,不能马虎应付,不能当马大哈的领导。要认真,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不起来。要认真,必须要不怕得罪人,对的就要表彰,错的就要批评,要理直气壮,不能当老好人。要认真,就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看一篇文章,改一个文稿,哪怕改一个字,没有知识水平,不熟悉业务,就看不出问题。

第二,要务实。务实就是要在就业工作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说实话,使实劲,干实事,求实效。一是察实情,心中有数,反对主观主义。比如我们制定今年的就业计划目标,必须摸清当地今年劳动力需求就业的人力资源数,即供给有多大(包括上年结转人数、当年应届大中专技校毕业人数、就业转失业人数、复转退伍军人人数、城市农村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人数);需求有多少(包括个体户增长多少;当地新建或开工企业多少,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人;需要扩建企业多少,能增加多少人)。我们很多同志拍脑袋想数字,按要求报数字,这样怎么能制定好本地今年就业目标任务呢?二是干实事,真抓实干,反对形,三是求实效,不图虚荣,反对功利主义。要务实,要实干,要敢挑担子。完成并轨任务、消除“零就业家庭”,我省对部里始终不报100%,因为100%不符合实际。

第三、要创新。就是在就业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业绩。创新必须思想解放,不教条,不保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就业工作与社会保险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弹性大,涉及面广,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善抓机遇。创新必须有迎难而上的斗志。要象广告词所说的“我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但是我也坚决反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湖北很多创新都走在全国前列,被劳动保障部采纳并予以推广。如宜昌的再就业援助,鄂州的《再就业优惠证》,荆州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现在的“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按1.5%的比例预算就业资金、社保援助、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等都是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来的。创新必须看准方向,遵循客观规律。比如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方向肯定是农业人口必须大量减少,城市人口必然大量增加,中国发展必须是工业化、城镇化,按照劳动者居住地和就业地落户,让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方向肯定是对的,省就业促进会提出的“迎接新市民工程”是绝对的符合客观规律。

同志们,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就业促进法》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就业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省就业工作新局面!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四

保险工作会议讲话二: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学习贯彻刚刚闭幕的国务院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3号文件精神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王文华书记、张先平主任、张纪良主席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夏耕市长专门发来了贺信,肯定了保险业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特别是中国保监会对这次会议非常关心和重视,周延礼副主席在百忙当中专程到会,看望大家,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我感到深受启发和教育。周副主席在讲话中对全国保险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们新的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使我们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对做好今年保险工作充满了信心。刚才青岛保监局王甲军局长总结了我市保险业改革发展情况,传达了全保会有关精神,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我们事先作了沟通,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保险业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青岛保险业在中国保监会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监管水平逐步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0.51亿元,同比增长22.08%,人均达到818元,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增幅在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名列第7位,保险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青岛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保监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提出的“六个一工程”的思路,在工作实践中进展顺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保险监管部门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强风险防范。几年来,整个行业没有出现大的风险和问题,切实保护了参保群众的利益,维护了行业和社会的稳定。全市保险业把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基本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一是发挥保险在防灾减灾、经济补偿方面的功能作用,保障和促进了经济发展。去年全市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19.38亿元,同比增长34.45%,使受灾企业和群众能够及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二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胶州市胶北镇“保险村镇”试点建设初见成效,农机保险、农民工大额医疗保险、胶南等市开展的小麦火灾保险以及城阳区和开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扩大试点积累了经验。三是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企业年金市场拓展上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商业健康险公司承保了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保险。保险业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管理机制的辅助作用,推动了公众聚集场所责任险和医疗责任保险的普及工作。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先进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城市相比,我市保险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保险的深度和密度比较低。保险深度(保费占gdp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8%,我市为2%(全国为2.8%);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市为105美元(全国为55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差距不小,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保险深度的差距一方面因为我市近几年gdp高速增长,一方面说明了我市保险业发展规模还有待提高,要缩小这个差距,保险业需要超过gdp增长的稳定而高速的增长幅度。2006年青岛保险业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希望,虽然我市保险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说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广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增强对保险业改革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温家宝在刚刚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这一切都说明,保险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相比较而言,大家对银行业、证券业研究更多一些,因为通过银行贷款、证券融资可以筹集资金,加速经济发展。但是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注重稳定。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还不雄厚的情况下,在各种应急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做好保险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所以说,各级各部门要对保险业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三、努力实现青岛保险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保险业的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保险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好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全面贯彻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6〕23号文件精神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解决好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推动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青岛保险业的发展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保险业的发展,既要遵循吴主席提出的“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要服务于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提出的“三个走在前面”的要求,确定青岛保险业今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去年我市gdp超过了310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人均gdp达到5300多美元,已经大大超过了国际上所谓的小康生活标准。但这还远远不够,“小康生活”除了gdp标准,还有人均住房、受教育程度、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环境生态等一系列标准,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远远没有健全。因此,建立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仅仅是指多少现金收入,社会保障健全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反映。这种情况下,更好地发挥好商业保险的作用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需要,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来解决好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大力推进保险业的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推进保险业的创新,增加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大力推进保险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特别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积极发展责任保险,推动保险业参加平安青岛、和谐青岛的建设;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保险机构,发展保险的中介机构,加快发展再保险机构,增加保险业的产品种类,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许多保险公司经常感叹竞争激烈,经营困难,这其实是创新能力不够。我在以前的会议上说过,要做大蛋糕,怎么做大?就看你的产品怎么样,服务水平怎么样,营销水平怎么样,宣传能力怎么样。还要研究错位经营,研究细分市场,研究专业化分工。所以,差异化发展是我们下一步做大蛋糕、膨胀规模的一个方向。

(三)要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保险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给予了充分重视,今年中央以一号文的形式下发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市也出台了相关贯彻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进行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各级财政对农户参保给予保费补贴。探索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拟定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帮助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比较弱,是个弱势产业。我市已进行了“保险村镇”试点并初见成效,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试点范围,最好每一个市要搞一个试点,有条件的地方逐渐放宽试点。现在我们的农业还主要是靠天吃饭,受灾害的影响比较频繁,所以农业保险的试点需要政府来推动。在推进农业保险过程中,各级政府要给予支持,市长办公会已经通过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下一步要尽快落实资金和补贴方式。我市对农业非常重视,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年都有十几个亿的资金投入农业,去年新增的财力基本都用到农业中去,资金量虽然非常大,但如何用到农民最急需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文章。其中农业保险应该是我们支出的重点方向,但是现在唯一缺陷就是我们经验不足,过去没做过,希望各个保险公司,特别是专业人员加强这方面调研。今年市长办公会已经通过了对农业保险给予政府支持的意见,省政府也专门定了一个比例,但是我们在研究具体配套资金的落实上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项目,我们希望各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险种、具体项目能够加快调研,提出产品,没有产品,财政资金无法使用,这将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另外,我们没有专业的农业保险机构,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人才问题,我们希望在引进专业的农业保险机构方面有所突破。希望地方政府、各级财政按照市长办公会的要求,安排落实配套资金,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合理地确定农业保险补贴的方式、品种和比例,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进一步优化保险业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对保险业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一是要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险宣传我觉得现在做的还不够,老百姓了解得还不清楚,跟风的情况比较多。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除了保险机构的宣传,我们的政府部门、媒体要多给一些正面宣传,使大家都了解保险的功能、了解保险的作用,增加大家自觉参加保险的意识。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根据不同险种的性质来采取适当的政策给予支持,鼓励人民群众和企业参加保险,比如有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如农业保险、学校的校园保险、责任保险等,各级政府要给予一定支持,给予一些政策。今年市政府重点要办的10件实事中,有一条就是在全市3646所中小学推行校方责任险,防范和化解学校安全事故风险,强化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教育风险转移机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下一步争取在其它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在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方面,我们希望各有关部门都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三是政府各个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展保险事业,政府不要大包大揽,政府能退则退,尽量地让保险公司去做。我们最近在研究提高政府防范风险能力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上一出问题往往一味地靠着政府、依赖政府,补偿找政府、就业找政府,一切风险都由政府担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和能力是有限的,政府包不过来,所以在去年的市长办公会上政府定了个原则,即能够让市场去做的尽量让市场做。比如保险,能够保险公司去做的,我们首先让保险公司去做,政府鼓励给予政策支持。有些市场做不了的,由政府来做。将来政府在公共服务职能上将多做些工作,希望商业保险能够在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些作用。我们去年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方面走得非常好,城阳区和开发区做的很好。有些事应该由市场做而政府去做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要办一件事,就要建一个机构,配一套人马,定编制,拨经费,安排办公用房,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后成为包袱。当然,政府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有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但也应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其他社会管理手段分散风险的功能作用,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保险业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就找到了一条不新设机构、不多配人员,同样把事情办好这样一条市场化的路子,希望在这方面各个市有关部门能够抓紧时间研究。四是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对市场行为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加强保险行业自律建设,加快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来解决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现在市场上有一些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业的形象。如果想让老百姓自觉地参加保险、更多地参加保险,很重要的关键一条是服务,包括销售和理赔。要站在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保险品种全不全、多不多,回报率怎么样等等。条款要通俗化,服务要标准化,理赔要快速合理。监管当局要抓好保险市场的整顿和规范,政府各部门、保险协会,包括各个保险公司,也要把市场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鼓励有序、合理竞争,避免无序、恶性竞争。我刚才讲了,青岛保险业的监管工作做得很好,我们没有出大的风险,但是随着我们的业务量做得越来越大,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也增加,所以下一步要继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希望青岛保险业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取得大发展,为诚信青岛、平安青岛建设,为青岛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借此机会给周主席、给在座各位拜个早年,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五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保险工作会议讲话,欢迎大家阅读。

保险工作会议讲话一:

尊敬的王文华副书记、张先平副主任,尊敬的张锐副市长、张纪良副主席,齐国生市长助理和各县市区领导同志,以及保险行业的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青岛市保险工作会议。今天,青岛市政府召开全市保险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务院23号文件和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青岛保险业改革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保险工作。大家知道1月19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这次工作会议是在2月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对全国金融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在会上温做了一次重要讲话,对五年来我国金融工作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也提出这次会议是总结五年来金融工作的经验,并对金融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金融工作,保险工作是其中之一。前不久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了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文件,也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3号文件,3号文件对下一步金融业及保险业发展都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在这之前去年国务院正式下发了23号文件,23号文件实际上也是对保险业过去经验的总结,对下一步保险业发展的指导,内容非常丰富。前不久又召开了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保险工作会议上吴主席也总结了五年来保险业发展所取得的一些经验,特别是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怎样发展保险业、如何发展保险业做了全面阐述,对下一步做好保险业改革发展工作、保险监管工作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今天我们这次会议就是深入贯彻国务院23号文件、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保险业如何在促进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召开这次会议也充分表明了青岛市政府对保险业的高度重视,这必将有力地促进青岛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地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此,我代表中国保监会向青岛市委、市政府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志长期以来对保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当前保险业发展形势和青岛市保险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当前保险业的发展形势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大家知道去年的gdp增长10.7%,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700美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的gdp超过了21万亿,这些都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面对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保险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防范风险为主线,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的,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当前,保险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保险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保险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增长质量较好、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一是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保险业务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实现保费收入5641亿元,同比增长14.4%,去年青岛的增长幅度要更大一些。2006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97万亿元。保险公司达到9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110家,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二是保险改革向纵深推进。继续推进保险公司改制上市,去年,民安控股和中国人寿分别在香港h股和国内a股上市,到目前为止,在境内外上市的中资保险公司达到5家,随着保险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将来会有更多的保险公司实现上市,这将有效的提高其管理水平、高管人员素质及核心竞争力。继续推动国有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大家知道中再集团已获得汇金公司注资40亿美元,这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三是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保险业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形成了中外资保险公司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局面。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国际社会影响很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机构及领导更加关注中国金融保险业,这也说明我们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国际保险监管合作也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温家宝会见了部分与会代表,黄菊副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辞,宣传了我国金融保险业这几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界各国的高管对我国金融保险业取得的成绩赞叹不已,他们都认为,中国的金融保险行业处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四是保险监管得到加强。不断推进保险监管创新,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大家知道我们的监管工作也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市场行为监管为主要内容,如假保单问题、市场欺诈问题等。第二个阶段是随着保险发展,我们开始强调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现在也就是第三个阶段,我们在强调前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加上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和监管创新,逐步形成“三支柱”的监管体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防范化解保险风险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保险监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家都知道保险业在服务和谐社会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各保险公司要努力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当前我们要在服务“三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金融改革和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拓宽保险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覆盖面。

(二)国务院23号文件得到深入贯彻落实,保险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国务院23号文件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十六大以来的保险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行了高度概括,对关系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是指导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23号文件发布半年多来,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反响,贯彻落实工作全面扎实推进。2006年6月23日,黄菊副对保险业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对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和做好保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6月26日和7月9日,分南北两片召开了由各省(区、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保险工作座谈会,华建敏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就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作出部署。截至目前,已有32个省(区、市)政府召开了保险工作会议,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当地保险业改革发展工作。有30个省(区、市)政府专门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各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共出台了117个保险工作文件。相关部委也十分重视国务院2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主动研究如何利用保险机制促进本部门工作。随着国务院23号文件的深入贯彻落实,社会各界对保险业越来越关注,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支持,为保险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对保险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险业高度重视,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保险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保险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在今年的1号文件中历史上首次用整段的篇幅对保险业如何做好“三农”服务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要求从试点开始就要不断总结经验,并提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要加大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补贴,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将农业保险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一个亮点来抓。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又对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发展、监管、防范风险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二是进一步明确了保险的功能和定位,指出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对于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和谐安全网,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提出了保险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要求保险业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以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为着力点,深化保险企业改革。以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创新,积极发展群众有需要、经营有效益、风险有管控的新产品新业务。大力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加强诚信建设,规范承保和理赔服务。切实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摸清和掌握风险底数,保险资金运用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同时,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是提高我国农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体系,加快对部分粮棉主产区的主要农产品品种实行农业保险试点并逐步推广,开发适合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的“三农”保险产品与服务,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再保险体系。

二、青岛保险业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新局面

近年来,青岛保险业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青岛保险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一是发展理念更趋成熟。青岛保险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坚持服务全局,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十五”时期,青岛保险业年均增长17.7%,2006年保费收入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2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保险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三是市场体系逐步健全。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选择在青岛设立营业机构,开拓保险市场。市场主体的增加,促进了市场竞争,优化了市场结构,增强了市场活力。

(二)政府支持和政策推动为青岛保险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青岛市对保险工作非常重视,主动将保险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一谋划,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是政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出席保险业的有关会议,听取保险工作汇报,对青岛保险业发展做出重要批示。同时,经常深入保险机构进行调研,协调解决保险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青岛市有关部门对保险业越来越支持。根据国务院23号文件精神,有多个部门与青岛保监局通过联合发文等形式,推动相关领域保险业务发展。三是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青岛市在推动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发展企业年金、探索补充医疗保险和推广责任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三)保险监管逐步加强和完善。青岛保险业坚持一手抓加快发展,一手抓防范风险,不断加强和改善监管,规范保险市场秩序,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为实现区域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认真组织开展现场检查。结合青岛保险市场实际,从市场集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入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近年来,现场检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青岛保险市场秩序逐步好转。二是创新监管手段,积极探索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初步建立了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风险监测体系,提高了监管效率。三是加强诚信建设。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研究建立保险行业服务标准,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承保、理赔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认真做好信访投诉工作,切实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四)青岛保险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服务意识不断增强。青岛保险业坚持“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把自身发展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断开拓自身的发展空间。二是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了小麦火灾保险、农民工大额医疗保险和农机保险等农村保险业务。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探索发展企业年金业务和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在支持出口经济发展方面,为海尔、海信等200多家企业的出口业务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三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青岛保险市场产品种类日益增多,机构网点不断完善,人员素质逐步提高,为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青岛保险业还存在较大差距。青岛保险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经营粗放、人才短缺、诚信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三、加快青岛保险业发展,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当前,青岛保险业处于非常好的发展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保险需求日益增加,保险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趋成熟。今后一个时期,青岛保险业要认真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加快改革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加强改善监管,维护市场稳定,努力为青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青岛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立足于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实现青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摒弃传统的铺摊子、上规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激活发展动力,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提高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以发展重点领域为突破口,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一是积极发展“三农”保险。稳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继续推动“保险示范村镇”创建和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农民工保险和被征地农民保险。二是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发展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积极参与企业年金业务,拓展补充养老保险服务领域。三是大力发展责任保险。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试点等方式,积极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责任保险业务,争取在部分领域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第三,不断加强改善保险监管,确保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切实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对偿付能力不足的重点公司、市场秩序较差的重点地区,以及违规行为较突出的重点业务,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开展检查,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集中整治理赔难、销售误导、非理性价格竞争和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利益。要将非现场分析和现场检查有效结合起来,根据非现场分析中发现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项检查,力争做到对风险早发现、早处理。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加快青岛保险业发展,既需要保险业自身努力,也需要青岛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首先,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青岛保险业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青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各市区分管保险工作的负责同志,大家对保险工作非常熟悉,在促进保险业发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我们诚挚地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保险工作,为青岛保险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希望更多地运用保险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保险的各项功能和作用,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险保障。第三,希望对保险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保险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对保险业提出许多新要求。希望大家对保险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保险业能够吸收借鉴各地区、各部门在改革发展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促进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有青岛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有青岛保险业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青岛保险业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地为青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

谢谢大家。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六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这次全市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是我到局里后参加的第一个系统业务会议,虽然是座谈会,但更是动员会、部署会。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是整个人力社保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之一。今年2月20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了集体学习,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以就业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狠抓全年就业目标,推动我市就业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一起交流。等会,具体工作正瑞副局长还要部署,请大家认真贯彻执行。

一、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准确把握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提高做好就业工作重要性认识。胡锦涛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还把就业工作纳入宏观调控四大指标(就业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国际收支)之一,充分说明就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特别要指出的是以来,北非、西亚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并在多国引发政治危机,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失业率高有直接关系。我们要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就业工作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二)深刻认识就业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就业总量压力将持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xx情况看,一是我市经济,特别是一季度以来,并不乐观,出口增速下降和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势必影响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二是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结构性失业风险。我市是民营经济大市,传统“三高”企业占比较高。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节能减排以及企业提升改造、兼并重组都会对就业造成“挤出效应”,带来岗位流失,增大结构性失业风险。三是部分企业“招工难”现象仍然存在。低端制造业吸纳就业的主体地位将逐步削弱,中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人才需求不断上升,“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将同时存在。我们要对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就业形势的复杂性、促进充分就业的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履行好促进就业的职责使命。

(三)紧紧围绕就业目标任务,进一步坚定做好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胡锦涛指出,要继续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努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失业风险有效控制,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省、市对我们的要求也已经非常明确,这里最重要、最关键的有四大指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落实好今年的各项目标和要求,拓宽思路、坚定信心,切实完成好各项任务要求。

同志们,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当前面临着复杂的就业形势,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我们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我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四大战略”的实施、“四大平台”的建设和xx湾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的推进,将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这是我们优化就业结构的契机;三是落实结构性减税和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进一步缓解企业税负重、融资难等问题,有利于企业转型发展。这些为我们拓展就业空间、扩大就业容量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还有这几年我们制定实施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框架体系和比较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炼就了一支比较过硬的工作队伍。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就一定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二、全力以赴,善作善为,扎实做好今年就业各项工作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还将迎来党的召开,做好今年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意义重大。结合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做好今年的就业工作,应着重在求实、贴近、创新上下功夫。

(一)求实,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中央到地方,就业工作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目标任务也十分明确,关键是要重实践,讲实干,求实效。一是要全面落实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要根据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就业的决策和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密切关注就业局势和发展变化,加强对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研究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通过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各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层层下达,切实落实责任,确保落到实处,确保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二是要加强对就业形势的分析研判。当前,要重点关注经济形势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化对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经济转型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者素质、就业结构带来的影响,辩证分析、审慎决策,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科学化水平。要高度重视就业统计工作,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质量,为准确把握形势和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提供依据。三是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在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提高政策扶持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体系,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稳定灵活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最近,市政府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惠民创业富民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上一轮促进就业政策进行提升完善。下阶段各地要加强宣传和贯彻力度,努力提高政策绩效。

(二)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群众。就业再就业是群众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近距离搞好服务。一是贴近基层。完善就业服务集约化、便民化,近距离为劳动者做好就业服务。推进基层人力保障平台建设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要通过对农村(社区)人力保障平台的规范提质,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着力完善服务功能。目前,平台都已建设,关键是发挥作用。要大力开展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服务,组织推荐辖区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组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动态管理工作,协助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等,近距离为基层做好就业服务。二是贴近企业。采用固定式和流动式相结合的模式,近距离为用人单位做好人力资源招聘服务。在完善人力资源招聘集市和季节性大型招聘等固定式招聘服务的基础上,要按照精细化管理、差别化服务的原则,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搭建更具针对性招聘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招聘服务的有效性。同时,更要探索动态性的招聘服务方式。三是贴近广大劳动者。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近距离为劳动者搞好素质提升服务。张德江副在今年全国系统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力社保部门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一张“王牌”拿在手里,把这个品牌打响。各地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一项事业,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促使职业培训从生存型培训到素质型培训转变,从以提升技能为主到培养能力为主转变。

(三)创新,就是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就业服务贵在创新,创新是推动就业工作的灵魂和动力。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一是要创新促进就业工作的理念。现在许多年轻一代特别是80、90后,存在不再愿意从事“蓝领”职业,而是希望从事“白领”岗位的倾向。我们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劳动者正确定位,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更要加强素质培训,引导广大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努力成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知识型工人和一线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劳动者学习成才的引导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努力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二是创新促进重点人群就业的举措。重点人群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今年在台高校和xx籍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3.8万人,加上往年结余,总量压力较大。要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加以推进。这次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各地务必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要在引导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方面,切实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三是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近年来,各地以创建创业型为抓手,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路桥区创业导航、天台县青年创业协会、三门县大学生创业互助社等创业帮扶组织,得到了蔡奇、陈加元等省领导的肯定,积累了不少的好经验。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带动就业能产生巨大的“倍增效应”,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空间很大、潜力巨大。各地要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拓展到各县(市)、镇街,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要围绕培训助创业,创业促就业的思路,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要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特别是要发挥xx的民营金融优势,加大创业贷款直通车项目的推进力度,着力解决创业者资金瓶颈,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三、借势而上,争先进位,努力凝聚做好就业工作强大合力促进就业是一项很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以争先创优的激情,攻坚克难,奋发有为。4月10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有效投资暨“大干二季度”活动动员大会,全市各部门现在干劲都很大,动作也很快,我们全市人力社保系统也要借势借力,顺势而上,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争取向前移位。一是要养成一流作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业务性强、普惠性强。要接通通向基层一线的地气,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底气。特别是要发扬好吴市长提出的“说干就干、紧张快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四干”精神和“快决策、快落实、快推进、快见效”的“四快”作风,通过改进服务、上门服务、政务微博等方式,把我们的作风展示在第一线,把我们的服务延伸到最基层。二是要建设一流队伍。具体来讲要注重提高四种能力。要提高学习能力,更好适应新形势工作的要求。要提高服务大局能力,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找准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要提高开拓进取能力,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切实把精、气、神提起来,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奋力开创事业新天地。要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创造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要争创一流业绩。要切实贯彻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各级有关促进就业的决策部署,聚精会神,扎实推进,既要有进度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标准。既要善于实干、苦干、巧干,更要善于总结、提炼、宣传,做到能出成绩、出成果,也能出经验,出品牌,以就业服务的一流业绩,惠及更多的劳动者。

同志们,做好20xx年就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看过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去年全省保险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主要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应对挑战,促进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过去一年主要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全省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全行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特殊一年。我们在中国保监会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年初确定的“三点一面四提高”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稳妥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着力提高保险业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在极端复杂困难的环境中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一)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行业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面对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政策调整,全省保险业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20.2%;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45.8%;累计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额度近1.3万亿元。赔款和给付31.1亿元,同比增长8.3%。保险总资产达到191.3亿元,较年初增长21.6%,行业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年新增保险分支机构223家,全省保险机构达到989家,其中省级分公司19家,中心支公司118家,支公司236家,营业部63家,营销服务部553家;各类专业中介机构26家,兼业代理机构1448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4.6万多名,服务能力有了新的提升。行业经营效益整体有所改善,截止12月末,产险机构亏损同比减少7749万元,应收保费率、综合费用率水平不同程度下降;代理、经纪行业实现整体盈利。基本实现年初提出的又好又快目标。

(二)传统保险业务稳步发展,重点领域保险业务取得新突破

一是“三农”保险稳步推进。全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加大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种植业保险的承保面进一步拓宽。截至12月末,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5537.4万元,赔付2799.1万元,雪灾、震灾中的涉农保险理赔全部完成。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9个试点市(县)实现保费58.1万元,为1.3万农民提供了保险保障。二是项目保险保持较快增长。截止12月末,工程险实现保费收入3895.6万元,同比增长139.8%;企财险实现保费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6.9%;累计为12个重大工程项目赔款1730万元。三是责任保险领域进一步拓宽。全行业抓住省政府关于发展责任险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两个意见出台的机遇,积极推动校园、运输、旅游、建设等领域责任保险发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截至12月末,责任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0576.4万元,同比增长45.8%。特别是校园方责任保险首次覆盖到大中专院校,实现保费收入700多万元,为140多万名学生提供保险保障2.1亿元。四是传统保险业务稳步发展。养老险、健康险业务稳步健康发展;车险业务平稳发展,质量有所改善;企业年金业务继续推进,累计受托年金1.2亿元。此外,开展车船税代收代缴工作,全省财产险公司累计为地方政府代收代缴5590多万元。

(三)积极履行保险业社会责任,举行业之力参与抗灾救灾

在雨雪冰冻和5·12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全省保险业发扬行业精神,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面对重大灾情,各保险机构迅速反应,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快速查勘,及时理赔,提供了较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两次灾害中,全省保险业累计赔款已超过1.5亿元,在稳定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和支持灾后重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保险干部职工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以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无私奉献的行动,展现了保险业良好的精神风貌,经受住了灾害的考验。全行业广泛开展捐款捐物,全力支援灾后重建,累计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1200多万元,捐建希望学校13所。

(四)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市场健康稳定

一是以防范退保风险为重点,全力维护行业安全。面对日益蔓延的全球金融动荡,全行业始终保持了高度的警觉性,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和业务状况,积极防范和主动应对。针对寿险退保风险隐患,成立退保风险防范领导小组,建立了退保业务报告和分析制度,对退保业务进行监测,确保公司保持充足现金流。目前,我省保险业总体运行平稳,没有出现群体性退保等异常情况,年度寿险给付高峰也平稳度过。二是着力推进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针对银保业务井喷式发展态势,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调控,推进业务转型,防范风险集聚。加强对银保业务的分析监测和检查,跟踪业务转型效果。经过共同努力,与调整基期8月份相比,9月份以来的月均银保业务量下降了30%左右,实现了软着陆。针对产险市场车险业务偏重、质量不高的实际,通过加强费率和手续费监管,促进业务结构调整,防范业务过度集中的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是加强全行业经营风险日常监控。建立保险机构关键指标预警分析体系,对5类风险划分“正常、关注、警戒”三个风险等级,实时进行风险监测。加强保险公司内控管理,开展寿险公司综合测评和内控评价,建立风险信息提示制度,加强与总公司的信息通报,有效防范内控风险。积极开展车险“见费出单”和寿险收付费管理的调研、筹备和验收工作。

(五)探索实施监管新政,促进了市场秩序逐步好转

一是加强行业基础建设。开展依法合规教育,推动合规管理工作。送法上门,巡回培训,年初对全省14个市州保险分支机构近千名高管人员进行了依法合规培训。开展以规范经营为主题的中心组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增强了高管人员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制定保险营销员业内流动管理办法和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启动。改进考试服务,增设市州电子化考试点,提高从业人员持证率水平。加强行业自律,指导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省内保险机构签订7项自律公约和2项服务承诺,建立自律执行小组和自律保证金制度。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和学会建设。授予市州行业协会11项工作职能,支持各级协会依据授权参与监管工作,延伸了监管触角。加强市州行业协会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完成了天水等6市协会的换届工作。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和诚信建设,举办了以“竞争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保险高峰论坛。加强行业交流合作,举办行业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暨经验交流会。三是加强机关建设和作风建设。去年我国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突发事件多,监管部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任务很重。为了统筹好各项工作,我们突出“快”字抓落实,突出“精”字抓质量,突出“实”字抓成效,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我局机关和部分保险机构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全局深入开展从八个方面创建新时期合格监管集体活动。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六条禁令”,执行廉政监督卡制度,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

20xx年,全省保险业在规范中调整步伐,在困境中谋求发展,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我们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大家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甘肃保监局,向全省保险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

20xx年,是保险业坚持科学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保险业既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应对,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更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奋发有为,共克时艰。

(一)全面认识和把握保险业面临的主要形势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下,我省保险业科学发展面临着新的内外部形势。

从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要看到:20xx年,在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面前,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我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灾后重建进展顺利,民生进一步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变;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保险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运行正在经受多方面严峻考验,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加上我省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较低、社会事业欠账多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省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明显增加。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支柱产业价格回落,效益下滑,经营困难,我省一些工矿型城市受影响比较明显。

从行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来看,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同在。首先,要看到:20xx年我国保险业总体保持了安全稳健运行,所受影响有限,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是好的。面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提振经济,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以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以投资带动内需、以改善民生扩大消费。这些都为保险业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保险业自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保险业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行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监管体系日趋完善,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应对复杂局面、克服困难、化解风险、应对挑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保险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给保险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可能会逐渐加深。国内经济运行困难增加,保险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在股票市场低迷、债券市场收益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保险资产面临低效配置和错配风险,稳定和提高投资收益十分困难。

(二)着力解决好当前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我省保险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给我们全行业实现科学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潜藏着一定风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面对,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要着力克服当前保险业面临的困难。一是着力克服在金融市场格局中被动的不利局面。人民银行经过连续1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之后,20xx年10月起又调整货币政策,先后4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货币政策反复调整,宏观经济不断演变,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越来越突出,保险业务结构、产品设计、价格厘定、资金运用难度加大,经营容易受到影响,业务容易产生波动。二是着力克服保险的社会需求受到抑制的不利局面。当前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逐步显现,何时见底难以预计,一些城乡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不明,消费信心受到较大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重,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支付能力下降,容易产生保险需求下降、退保增加等问题。三是着力防范和化解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对我省来说,要警惕金融信任危机传导风险,重点应对退保风险。面对危机,一些保险公司采取了“过冬”措施,开始大幅压缩经营费用,调整人员薪酬,收缩业务口径。因此,我们还要积极防范由于费用收紧导致的保险机构运行的风险,薪酬调整导致人员流失的风险,经济困难导致的大型项目、大宗业务脱保风险。此外,在我省分支机构法人的偿付能力风险和资金运用风险,也会引起连锁反应。

着力解决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解决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一些公司内控管理比较薄弱,经营比较粗放,发展质量不高,经营效益下滑,业务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过度依赖车险和投资型业务,存在一定风险;还有一些省分公司对分支机构约束力不强,对一些分支机构放任自流,高管人员变动频繁,许可证管理混乱等等。二是解决服务能力不高的问题。行业的服务广度、服务深度和服务质量存在差距,覆盖面不宽,保障层次较低,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尤其是行业普遍存在的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反应速度不快、服务能力不高的问题,在汶川大地震中暴露得比较充分。三是解决行业基础薄弱的问题。行业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强;保险人才队伍总量、质量、结构跟不上发展需要,高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营销队伍整体水平不高,高素质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方面创新能力不强;行业诚信建设任务还比较艰巨。四是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个别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不强,不严格执行报备的条款费率,违规批改退费,违规支付手续费,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的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个别领域的恶性竞争和不正当交易愈演愈烈,扰乱了市场秩序,加大了经营风险;个别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抓得不紧,四个百分百制度在执行中打了折扣,拖赔、惜赔、无理拒赔的问题经常发生,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事情屡见不鲜,理赔服务亟待改善。

(三)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做好保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做好今年的保险工作,要坚持做到五个不动摇: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开创我省保险改革发展新局面。改革开放30年来,保险业不断突破旧的观念的束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保险业的生产力。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可以讲,解放思想已成为我们解决危机的重要法宝。面对当前的挑战,推动保险业科学发展,需要我们全行业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热潮。当前解放思想,要立足初级阶段,增强发展意识;要瞄准服务全局,增强机遇意识;要突出科学发展,增强效益意识;要大胆探索实践,增强创新意识。

二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确保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保险行业来说,发展是行业的第一要务,不发展就是最大的风险,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越是在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不移地促进发展。要把促进平稳健康发展作为保险行业全年的重要任务,深入把握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特别是研究在经济下行周期如何促进行业平稳发展。

三要坚持防范风险不动摇,确保保险市场安全稳定。要尊重保险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转变发展方式,避免盲目发展,防止风险失控。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在保发展的同时,必须将防范化解风险置于保险监管工作的首位,确保市场安全稳定。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利益。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关系保险业发展稳定的大问题。越是困难时期,我们越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好保险消费者利益,越是市场缺乏信心的时候,我们越要不折不扣地做好消保工作。消费者权益保护既是监管部门的天职,也是保险机构和广大从业人员的重要职责。

五要坚定信心决心不动摇,勇于攻坚克难。当前,保险业面临的形势既充满困难和挑战,也蕴涵着重大机遇,把握得好,危机可以转化为机遇,把握不好,全行业则要面临重大风险。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首先要提振消费信心。温家宝讲过一句名言:“信心比黄金和钞票更重要”。保险业不仅仅要接受资本市场波动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增强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信心,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广大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信心。保险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在危机和风险面前决不能退缩,要强化使命意识,勇担行业责任,攻坚克难,在危机中实现保险价值。要正确地对待形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下决心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面对困难,关键是要坚定信心和决心。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改革开放以来积淀的良好发展基础,有强大的国内需求,有独具特色的政策优势,困难一定能够克服,发展必将持续。

三、20xx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可能是保险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做好今年的保险工作,对于积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保持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全省保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目标,进一步深化“三点一面四提高”的发展思路,紧扣“防起落,保发展,防风险,保权益”工作重点,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力促进甘肃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防起落”,就是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业务结构调整,降低业务波动幅度,防止业务大上大下、大起大落。“保发展”,就是要把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作为全年保险工作的首要目标,切实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新成效。“防风险”,就是要未雨绸缪、沉着应对,着力防范退保风险,密切关注偿付能力风险、资金运用风险和机构运营风险,避免系统风险。“保权益”,就是要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改进保险服务,保障行业安全,维护好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按照“两防两保”的思路,今年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保障经济建设,服务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服务甘肃发展大局

要围绕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以及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着眼甘肃发展大局,继续坚持“三点一面”的发展思路,围绕全省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加快重点领域业务发展,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在服务全局中谋求发展。

一是继续稳步推进“三农”保险。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建议有关部门,争取将我省纳入国家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补贴范围,为我省玉米制种、马铃薯、啤酒大麦等优势特色产业提供保险保障。建议将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资金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建立补助资金正常增长机制。研究逐步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协调推动农房、农机具等其他农村保险发展,为农民提供广泛的保险保障。扩大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范围和试点公司。开展外出务工人员保险保障试点工作,促进我省劳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农村保险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服务网络,简化理赔程序,让农民满意,让政府满意。组织开展全省第二批保险先进县乡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典型引路,重点带动,推进全面工作。

二是大力做好项目保险保障服务。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我省的项目建设将会迎来一个高峰。我们要坚持“立足保险搞服务,贴近省情谋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和产业重点,围绕我省项目建设和灾区恢复重建,积极做好保险进项目、进企业工作,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咨询。

三是抢抓政策机遇推动责任保险。当前我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比较宽松,我们首先要用足用活现有的政策资源,着力抓好已出台政策和文件的落实,重点推进火灾公众责任险、校园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责任保险的发展。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性保险业务,研究推动科技创新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等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新兴保险服务。大家要认识到,政策资源也是生产力,政策文件中蕴涵着保费。政策性业务来之不易,业务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各公司珍惜机会,抓好落实。

四是积极开拓业务发展新领域。在大力推动“三农”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重点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开拓业务发展新领域。结合我省实际,今年重点围绕国家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落实保险业促进我省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稳步发展与住房、汽车消费等相关的保险业务。围绕国家鼓励出口贸易的政策导向,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积极推动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发展,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信用销售发展,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鼓励各省分公司积极“跑上去、请下来”,向总公司推介项目,吸引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方式投资我省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五是大力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着眼于打造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大战略,省政府制定了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五项具体的支持政策,设立了省长金融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新入驻金融机构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的金融机构。保险行业要围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加强产业聚集,增强辐射功能。积极营造有利于保险主体入驻和发展的投资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继续推动城乡市场、区域市场、民族地区市场的协调发展。稳步发展保险专业中介市场,规范发展兼业代理市场,通过改制重组,补充资本金,提升中介组织规范度和竞争力。

六是积极履行行业社会责任。突出交强险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特点,规范业务发展,提高交强险覆盖面,努力做到应保尽保;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倾力把交强险打造成金字品牌。继续做好车船税代收代缴业务管理和宣传,加强与地方税务部门的配合协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积极做好灾后理赔服务,加快理赔进度。做好地震灾区保险服务,为灾区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服务。重视和抓好灾区保险机构恢复重建,落实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积极参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改进保险从业资格考试,使更多的人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进入保险行业实现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业务结构,促进科学发展,实现平稳健康目标要围绕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提出的“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发展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保险业科学发展。

一是继续深化保险改革。保险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解决保险业初级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也迫切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当前,各保险机构要把解决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矛盾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应对金融危机这个时机,查问题、揭矛盾、调思路,真正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要增强敏锐性、灵活性,善于扬长避短,注重统筹兼顾,切实化危机为机遇,在有效应对危机中壮大公司实力,壮大保险行业。

二是强化公司内控管理。要改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规范要效益,向调整要效益。要强化公司治理,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内控管理,切实提高公司的竞争力。要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提升保险行业的服务能力。困难面前,还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优良作风,开源节流,堵塞漏洞。

三是着力提高行业盈利能力和水平。各公司要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盈利周期规律,增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商业持续率。要通过抓承保、抓管理,来提高承保业务的质量,堵塞跑冒滴漏,提高盈利水平。要按照突出主业的原则,促进保险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效益有市场的保险业务,鼓励发展保障型产品,稳步发展投资型产品,巩固提高传统保险,有序发展新兴保险,做优做强车辆保险,努力使各种保险业务协调发展。要坚决扭转“三高一低”的状况,力争今年产险公司整体经营效益再有一个大的提高。特别要强调的是,面对不利的市场局面,各公司要进一步加强竞争中的合作,避免自食违规降费、贴费等价格方面恶性竞争的“苦果”。各公司要自觉遵守业已签署的行业自律公约,共同维护行业利益,提高经营质量。

四是防止业务大起大落。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确保平稳健康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应对当前的市场变化和风险,通过加强结构调整、产品创新、内控管理,积极化解市场风险,防止业务大上大下、行业大起大落。今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公司要积极应对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变化对保险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各人身险公司要进一步推进销售渠道调整,维护好银保渠道业务,提高期交业务比例,保持合理的业务结构,实现银保业务进一步优化。要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加强客户管理,改进保险服务,努力提高续保率,保持寿险业务稳定。

(三)加强基础建设,严格内部管控,防范化解风险,确保行业经营安全

防风险,需要重点应对的是退保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在甘分支机构法人的偿付能力风险和资金运用风险,同时防范经营中利差损等其它风险,避免引起连锁反应。

一是制定和完善风险预警制度,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各公司要建立健全风险应急管理机制,落实风险管理“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预案,做好保险业发展日常监测和月度分析工作。加强业务预测,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做好应对给付高峰准备,确保行业经营安全。要强化跟踪评估和预警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防止风险积聚与沉淀。要严密防范风险传递,重点关注一些风险点较为突出的公司和地区,避免风险由点到面、由局部向行业蔓延,防止个别公司或地区的风险演变成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止个别不稳定因素演变成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做好新型产品信息公开工作,增强信息透明度,稳定保险消费者信心。

二是推进交易制度改革,防范收付费风险。20xx年,我们决心在全省行业力推两项重大交易制度改革:一个是推进车险业务“见费出单”制度,防范应收保费过高带来的经营风险;另一个是推进寿险业务收付费环节管理规范,也就是大额业务“零现金”管理制度,防范现金收付环节中的风险。通过这两项重要市场交易制度的实施,带动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等领域的管理创新和服务提升,促使保险业务规范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全面加强保险业基础建设。结合各公司即将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行业建设,打牢科学发展的基础。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按照科学发展、制度先行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市场交易、市场竞争的行业规范和制度体系建设。推进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工作,继续开展保险高管人员合规培训,健全高管培训档案,加大高管资格核准中法规制度和监管政策的考察。加强营销员教育管理,大力推进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加快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人才培训教育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狠抓理赔环节,提高服务水平,用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我们保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采取具体措施,共同构建机构、高管、从业人员、政府监管、社会舆论五位一体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完善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制度体系。要严格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四个百分百”制度,进一步加大这四个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全行业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真心爱客户,真心为客户,切实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要在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理赔等过程中,切实体现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原则。开展理赔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保监会今年将要颁布的理赔服务标准。建立完善保险赔付程序公开制度,执行好风险信息消费提示制度。要切实改进保险服务,着力解决好销售误导、售后服务及理赔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提振信心,赢得市场,共渡难关。

畅通渠道,保障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权。各公司要加强客服部门、信访部门建设,增开网上投诉信箱,设立总经理接待日,认真接待信访投诉,倾听客户诉求,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投诉信访案件的督办力度,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复。要进一步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保险合同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和多渠道纠纷解决机制,使保险纠纷能够得到快速妥善解决,使被保险人的合理诉求都能得到回应。要不断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倡导科学理性的保险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

加大对关系消费者权益问题的查处力度。20xx年,监管部门将加大消费侵权问题的查处力度,从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入手,依法严肃查处各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对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公司,实施重点监管,加大检查力度。对漠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存在刻意侵害消费者利益行为的保险机构,依法严肃追究高管责任。加强社会监督和信息披露,对问题严重的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开披露和曝光。

(五)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全力规范市场秩序

面对风险和挑战,推进保险业科学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增强监管的科学性、合法性、有效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探索加强对保险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保险区域市场、城乡市场的宏观把握,有规划、有针对、有选择地开展机构准入,把握好市场总体布局。对保险业的发展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既要保持平稳持续发展速度,防止大起大落,又要增强业务结构的协调性,防止保险资源被破坏,防止酿成新的潜在风险。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政策性和灵活性,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保险业客观实际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开展保险业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摸清行业底数,为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二是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坚持扶优限劣的原则,支持一些经营管理好的机构发展壮大,扩大服务覆盖面。坚持总量调控原则,防止特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机构增加过快,市场无法承受。坚持从严从高原则,严格机构审批和高管资格核准,提高准入主体质量。试行依法合规经营承诺书制度,今年凡新设机构,一律与保险监管部门签订依法合规经营承诺书,强化公司自我管控责任和高管人员管理责任。试行高管任职资格核准前公示制度,今年,凡受理的高管核准事项,一律通过外网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和行业监督。

三是建立和完善分类监管制度。在深化我省保险区域市场和机构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保监会即将推出的分类监管制度。根据保险经营主体在资本结构、业务特点、风险状况等方面的情况,提出分类监管的标准,确立不同的监管重点。把公司的偿付能力、内控建设、合规经营等状况与市场准入、高管核准、业务审批等挂钩,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要求做好信息收集、沟通协调、政策执行等具体工作。加大对偿付能力不足公司分支机构的监管力度,落实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政策。按照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要求,将偿付能力监管与分支机构批设、高管人员任职资格、新产品新业务发展报备等监管事项密切挂钩,加大监控力度,该停批机构高管的停批,该限制业务的限制业务。

四是下大力气规范市场秩序。在今年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同志对20xx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情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20xx年市场整规工作安排意见,这次会议之后,我局还要专门进行研究部署。今年,监管部门将认真落实保监会70号文件精神和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要加强对20xx年9月份以来的业务检查,特别是招标业务、大宗业务的跟踪检查。二要以车险为抓手,加强产险公司费率执行情况、数据真实性和信息系统的监督检查。三要以规范银保业务为重点,加强对人身险领域销售误导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四要以规范手续费管理和中介招投标业务监管为重点,加强中介市场监管,强化保险公司对中间业务的管控责任,按照同查同处的原则,严肃查处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相互串谋、共同违法违规行为。五要适时开展保险综合性检查,加强对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违规开展业务、非法集资以及许可证管理、高管管理的监管,实施市场退出机制。在责任追究方面,实行领导责任上追一级,进一步强化高管人员责任。对违法违规问题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要严肃追究,涉嫌犯罪的,按规定及时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发挥各级保险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促进全省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五是扎实推进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堵塞管理漏洞。增强监管联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联系组的作用,加强对区域市场的监管巡查,加强与各市州党政部门的沟通交流。加强与地方司法部门的监管协作,为各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强监管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督,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查处分离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加大监管信息通报和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机关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六条禁令”,打造合格监管集体。

六是加强行业执行力建设。要狠抓行业执行力,步调一致,令行禁止。要着力强化省级分公司对所属分支机构的管控,提高自我管控、自我约束能力。要强化领导责任制,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试行省分公司主要负责人依法合规履职情况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公司及高管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要求的情况。要狠抓制度的执行力,使违规者受损、守法者获益。

七是加强行业协会、学会工作。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工作的指导,加强市州保险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提升工作水平。支持各级行业协会依照职责和授权更好地开展工作,对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健全行业自律的社会监督机制,指导开展行业自律情况互查。加强保险学会工作,推进保险理论研究、繁荣保险文化、推进保险创新。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凝聚行业精神,改善行业形象。

同志们,20xx年,我们共同度过了很不平凡的一年,20xx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更紧、任务更重。全行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全省保险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新春佳节将至,在此,我代表甘肃保监局向在座的各位以及全省保险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拜个早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篇八

全体员工:

大家好!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20xx年工作总结暨20xx年工作安排大会,也是我们第一次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会议对20xx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对20xx年经营、管理各项工作进行了前瞻性的计划于安排,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做了部署。上面董事长、郭总、刘总都做了重要讲话,对当前乃至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战略目标及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的相关要求和当前工作的实际,我谈以下几点实施意见:

一、从严从实,切实做好管理工作。酒店尚处在试营业运行阶段,由于前期各岗位人员零星招入,一些管理制度半路出台,员工来源地、年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构成复杂,人员培训不是很到位,因而目前人员思想复杂,管理还比较混乱,距离星级酒店的要求相差甚远,也不能满足酒店正常运营的客观需要。首先,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流程,使管理经营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要学习制度,知法才能守法,不能凭经验、甚至凭感觉办事,要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和工作行为;第三,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突出细节,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按制度要求办事;第四,各级管理人员要认识问题有高度,研究问题有深度,解决问题有力度,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经好权,理好事,带好人,管好物。

二、认真排查,解决存在问题。各部门在试营业运行过程中,要对所有设施设备、配置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特别是一些工程方面隐性遗留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做到调试到位,运行正常。同时,各部门和工程部要加强对设施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培训,建立管理、使用责任制,以确保设备完好及工作性能良好。

三、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试营业运行的情况来看,结合客人反馈意见,目前的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基本可以,但距离我们酒店定位标准差距还很大,距离客人要求还很远。我们要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高标准,严要求,着力提高服务的主动性、灵活性和速度。

四、精益求精,稳定产品质量。客房要做好房间卫生,保持房间的整洁度、舒适度;餐饮后厨要不断听取顾客意见,从色、香、味、型、量诸多方面入手,突出精、新、全,形成高质量的菜品系列,地方菜同样要抓好。

五、无微不至,关心员工生活。各部门要切实关心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为员工成长进步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员工饭堂要进一步改进员工的伙食质量,增加花样品种。财务要尽快和各个营业部门共同出台员工销售提成办法,并兑现员工的销售提成。

六、警钟长鸣,重视安全工作。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把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置于日常工作的首位,严防死守,绝不可掉以轻心。

七、对各部门的工作做一具体要求:

1、行政办公室

一、制定酒店各项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协调各部门全面贯彻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修改完善,适应管理提升的需要。

二、根据总经理的指令,发布总经理的指示、命令,督催、检查各项指示、命令落实情况,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三、统筹酒店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各部门经理、副经理的出勤考核,协调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沟通酒店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

四、根据总经理的指示,负责组织召集总经理办公会议,召集酒店例会和组织安排酒店各种会议,起草和下达会议决议,检查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负责酒店各种文件的起草、印发、传阅和文书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整理、通报、传递酒店经营管理信息,执行酒店保密制度。

六、负责酒店各个部门经济合同的审查、监督工作,管好合同档案。

七、负责酒店企业文化的策划、宣传,协调各部门共同落实,组织员工文化娱乐活动,管理文体活动设施,活跃员工文化生活。

八、负责管理后勤事务,管好员工食堂、宿舍和酒店车辆的调配及维修保养。

九、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尽可能解脱总经理事务纠缠。广泛收集、整理各种酒店管理信息,及时向总经理提供,当好总经理的参谋助手。

十、酒店各个部办公用品设施、设备、用品的计划编制,严格控制办公费、电话费、车辆费、员工膳食费,力求节约。

十一、操办和管理酒店各种证照,负责进行年检和换证工作。

十二、负责人力资源的招聘、使用、管理、开发和培训提高,确保各个岗位人力配备达到品优、专业、精简、高效的要求。

十三、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保证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最佳设定,实行定员、定岗、定薪,认真进行人本控制。

十四、制定工资、劳保、福利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起草、修改,并监督各个部门全面贯彻执行。

十五、按照人事工作程序,负责人员的考勤、考核、奖惩、任免和调配,选贤择能,吐故纳新,合理配置,增强活力。

十六、掌握和了解各个时期、各个部门的员工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和纪律整治,重点解决共性问题,力争全员思想端正,纪律严明,生机勃勃。

十七、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专业内培和外培工作,常年坚持不间断,努力提高员工队伍专业素质,建立起精明能干的各类专业队伍。

十八、掌握人才信息,收集、整理人才资料,建立人才资源库,同时与有关专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实习代培条件。

十九、按照有关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组织实施合同条款,保障酒店、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科学地建立和管理人事档案,做到资料齐全,内容详尽,真实可靠。

2、财务部

(1)账务及核算工作(酒店总体计划指标:营业收入、成本率、营业费用率、营业利润、管理费用、净利润)

一、全面贯彻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实现酒店利润、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管理、监督、控制酒店一切财务活动。

二、负责具体落实酒店的各项财务制度、规定和政策,确保营业收入、费用开支、成本核算和资金周转有序进行。

三、坚持对市场变化、企业商机和经营运行的分析、研究。编制、平衡、调整酒店和各个部门的年度、月份计划,明确其不同时段的经营任务和目标,并进行定期考核,实施奖惩条例。

四、负责酒店财务活动数据的记录、分类、总结、分析。掌握财务活动情况,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有效地检查、监督和控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五、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并根据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提供各种财务报告和统计资料。

六、及时准确地向酒店高管层报告财务活动情况和财务活动分析,为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负责酒店资金的筹集、分配、运用和平衡,搞好资本运营,盘活资金周转,合理调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

八、负责管理酒店的所有财产、物资,做好验收、保管、分配、建档、盘查、维修和监督其使用、维护、保养、报废工作,确保酒店财产、物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查处一切违犯财产管理的行为。

九、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市场物价,监督调整采购部、供应商物品采购供应价格,做到物美价廉,从源头控制成本。

十、管理酒店一切销售价格,根据市场、季节价格变动情况,准确核算后厨成本,核定后厨产品和各个营业点商品销售价格,与有关部门协调、协商,提出客房、康乐等服务价格建议,按程序报批后监督其执行。

十一、负责与税务、银行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其支持和帮助,为开展经营活动创造和谐的外围条件。

十二、组织财务人员定期开展财务分析,考核各部门经营成果,分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总经理提出建议,当好参谋。

十三、负责保存酒店财务工作方面的文件、资料、合同、协议,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完整地保管财务帐册、报表、凭证和原始单据,建好财务档案。

十四、监督酒店一切经济合同的执行和结算,管好经济往来帐项,及时清收欠款。 十五、负责本部门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搞好财务工作。

(2)采购供应工作

一、认真贯彻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签订合同并索证,保障酒店物品采购。

二、负责酒店一切设备、材料、原料、商品、用品、装备的采购供应。

三、根据酒店各部门物资需求计划,汇总编制全酒店年度、季度、月份采购供应计划,使采购工作计划化、条理化地有序进行。

四、坚持调查了解市场,随时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适时调整合同价格,调查对比市场价格,使供应商的供货价、市场采购价公平、公正、合理。

五、负责审核供应商资质,与供应商洽谈和草拟供货合同,按程序报批后,具体组织合同的实施。

六、负责审批、办理供应商商品进入酒店营业场所推销手续,组织供应商在酒店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和参与酒店的庆典活动。

七、认真搞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尤其是采购一些专业性的物品、配件,必须征得使用部门的同意,并与专业部门联合采购,以保证采购质量。

八、认真听取酒店各个部门对采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采购工作质量,全力做好支持保障。

九、开展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提高素质,恪守职业道德,领悟经营之道,学会做生意,使每个人员都成为采购的内行。

十、有权拒绝采购不符合批准程序的物品和虽符合批准程序而申购的物品为货不对路或质次价高的物品。

十一、严格管理供应商,对不按时、按量、按质、按要求送货的,有权进行处罚。

3、工程部

(一)认真贯彻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上级的命令、指示,定期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

(二)负责管理土建、装饰和水、电、空调、电梯、消防、弱电系统等设施、设备的使用、运行、保养、维修、更新改造以及全店家具的维修。

(三)确保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制冷、供风系统和弱电系统时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四)整理、建立和保管土建、装饰及水、电、空调、天然气、电梯、消防工程和弱电工程等技术资料及设备档案,并由专人保管。

(五)编制工程建设、维修和水、电、空调、天然气、电梯、消防设备和弱电系统设备保养维修费用计划。

(六)按照上级分配指标,管理、控制全酒店的水电费、燃气费、工程设备保养维修费用,执行“超支扣罚,节约奖励”的规定。

(七)对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技术鉴定,提出事故原因分析报告和处理意见。

(八)有权随时检查监督酒店各部门用水、用气、用电、空调和机电设备使用情况,对违规、违章和浪费行为,有按规定进行处理或上报处理的权力。

(九)全力以赴服务于一线,对一线部门的报修、报检,要发扬“宁肯自己千辛万苦,也不让一线为难”的精神,闻风而动,争分夺秒地抢检、抢修。

(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好涉及工程部的投诉和突发性运行故障。

(十一)对本部门员工坚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模范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

(十二)对本部门员工的招聘、任用、处分、辞退,按有关规定有处置和建议处置权。

4、保安部

酒店保安部坚决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群防群治”的原则,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安全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酒店每一个部门或每个现场的第一把手是该部门或现场的当然的治安、消防安全负责人,并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

具体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贯彻落实“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

(四)对全酒店实施安全检查、管理和监督。

(五)严格治安管理,查控可疑人员和司法机关通缉的嫌犯。

(六)查处酒店发生的案件、事故。

(七)落实消防制度的规定,进行消防演习及灭火、抢险战斗。

(八)做好以消防、治安、监控等为主的档案管理工作。

(九)坚持抓好保安队伍的业务培训,协助酒店人事部做好有关的培训工作。

(十)vip接待和重要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5、餐饮部

(一)全面贯彻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上级的指示、命令,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

(二)对外搞好餐饮社会营销,对内搞好房客、团队、会议餐饮服务营销,满足宾客餐饮需求与享受,发挥营销窗口作用。

(三)不断调查了解市场,全面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制订各个阶段切实可行的、具有竞争力的营销计划、目标和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付诸实施,扩大营销成果。

(四)策划实施餐饮营销广告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组织各种促销活动。

(五)以“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个性化、人情化、灵活化”为目标,优化服务质量,稳定老客户,开辟新客源,建好客户档案,增强经营活力,以新、特、奇的出品占居市场巅峰。

(六)搞好出品研发,不断推陈出新,实施品牌、特色战略。

(七)把好原料、材料购进质量、价格关,科学配料,规范组合,控制成本,合理制订销售价格,统筹兼顾酒店、消费者利益。

(八)认真抓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从严、从高要求,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造先决条件。

(九)加强布草、厨具和一次性用品管理和使用,减少损耗、节约费用,尽最大努力提高物品使用效益。

(十)管好用好各类设施设备和餐具,认真保养,规范使用,精心爱护,努力提高使用寿命。

(十一)广泛征求和听取宾客的意见和建议,受理宾客、员工投诉,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十二)搞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主动协调、衔接。

6、房务部

(一)认真贯彻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上级的命令、指示,组织实施酒店下达的经营服务目标,定期向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汇报工作。

(二)全面搞好客房服务质量,做到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真正达到星级服务质量标准。

(三)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酒店的公共环境卫生和地毯、大理石、门窗玻璃、楼顶、楼体外观的清洁、擦光和保养,搞好绿化,使酒店到处呈现干净、明亮、舒适、清雅的气氛。

(四)管好、用好客房楼层、公卫、公共区域的设施、设备、家具、用具和装饰,勤维修、勤保养、精心爱护,实行责任到人,包干负责,损坏必究,丢失必赔。

(五)严格管理和控制一次性用品,包括客房配置品、洗涤用品、电器装备,实行定额、定项管理,建立健全各项领发报表制度,从严控制领取、发放,堵塞漏洞,节约使用,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六)坚持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跟上酒店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七)要推心置腹地关心爱护员工,尽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而有纪律、紧张而有秩序、忙碌而舒畅的工作、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

(八)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把客房经营推向市场,树立高度竞争意识,主动出击,拓展销售,把重点放在通过优质服务使宾客进得来、留得住、多回头上。并要不断分析市场变化,改善服务方式和内容,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九)牢固树立“宾客第一”的思想,对待客人的投诉,一要虚心接受,二要认真处理,三要完满回复,要无微不至地牢记“客人永远是对的”信条,处理好每件投诉,对待来自酒店部门的投诉也应如此。

(十)按时编报营销计划和各项费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准时报送房态、营销、费用开支等各种报表。

(十一)积极主动地搞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互相服务、互相支持、紧密团结,促使工作顺利进行。

(十二)负责制定酒店各类布草、工服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各部门全面贯彻执行。 (十三)负责酒店布草、工服的保管、领发、洗涤、修补,确保干净、舒展、有效使用。

(十四)精心选择洗涤用料,坚持科学配方,合理用料,节约用料,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十五)努力提高洗涤质量,适时为一线提供干净、平展、规范、整齐的布草,维护酒店形象;合理为员工提供美观、大方、洁净、标准的服装,规范每位员工着装仪表。

(十六)监督检查全酒店布草、服装使用情况,纠正一切损坏浪费行为,鉴定报损,上报批准。

(十七)按规定做好洗涤设备维护和维修,确保设备运行永处良好状态。

7、康乐部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酒店各项规章制度。

二、积极调查市场,掌握市场动态,捕捉市场信息,准确定位营销目标、项目和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适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酒店下达的各项计划任务。

四、广开思路,分析形势,审时度势,创造良好的经营、消费环境,保持正常经营氛围和秩序。

五、根据市场变化和行业情报,及时调整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和营销思路,保证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六、灵活运作,机智应变,扩大营销网络,固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并建立客户档案,坚持对客户回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处理好客人投诉。

七、坚持进行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专业培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考评、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优质管理,优质服务。

八、认真管理和维护设施设备,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维修率,从严控制各项费用,降低成本。

九、严格执行和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确保营业场所绝对安全。

十、认真做好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协调,取得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齐心合力,创造最佳效益。

十一、积极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8、营销策划部

(一)认真执行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

(二)统管酒店营销,并进行市场的调查和预测,确定营销目标、定位,进行营销策划。

(三)制定酒店营销具体实施计划和执行计划的策略及措施,督促各部门付诸实施。

(四)收集营销信息,掌握市场导向,了解竞争行情。走访调查社会、客户需求,及时向高管层和各部门反馈,并积极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适应市场发展,提高竞争能力。

(五)参与营销价格的制定和调整,在规定权限内签订销售合同,知达有关部门,并进行协调落实。

(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形式,深入开展全方位的促销活动,不断扩大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对消费群体和对象分类建立档案。

(七)协同有关部门进行vip、团队、会议、长包房等营销接待。受理客人投诉,并将投诉和处理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

(八)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并进行严格的考评、考核,提出招聘、任用、奖惩意见和建议。

(九)积极与酒店各部门协作和协调工作,全面促进整体营销的连琐效应、质量效应、时值效应。

八、各部门都安排好春节期间的休假、值班、接待工作,特别注意春节期间的安全。 通过本次会议,希望大家能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推进酒店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稳步发展。

谢谢大家!预祝你们春节愉快,来年有更新的进步和更大的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 10-08 2023年英语自我介绍中学生演讲稿英语(模板10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
  • 10-08 2023年幼师个人成长计划书短(精选5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
  • 10-08 最新公司财务部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0篇)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
  • 10-08 病例讨论的体会和收获 病例讨论心得体会(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10-08 中国的英语演讲稿初一一分钟(模板5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那么你知道演讲稿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中国的英语演讲稿
  • 10-08 2023年期末汇报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 工作汇报会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 10-08 创新创业路演演讲稿(大全9篇)
    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
  • 10-08 最新护士模拟面试心得体会(优质10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 10-08 最新大学生的创业论文(优秀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 10-08 最新紧急集合的要领 安全生产紧急工作会议总结(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