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条据书信>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优质7篇)

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优质7篇)

时间:2023-10-08 23:14:55 作者:XY字客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优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篇一

本节课除完成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外,特别重视对学生大数数感的培养,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在完成三维目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争恰到好处地运用。

确定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往教学重点是传授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概念,知道有更大的数,记住数的读法,能根据读法读更大的数等,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忽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更大的数。所以,学生虽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了抽象的概念,但对更大的数没有感受,在生活中不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在生活中遇到事物的数量很多时,却不能感受或估计出数量的多少,对大数的知识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会不深。因此本课教学重视数感的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从几十、几百、几千到几万、几亿,逐步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抓住“万”这个大数的基本单位,多次建立数感。本节出现的数据来源于生活,是真实、有用、有趣的,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和传播这些信息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意图,特别是学生对枯燥的大数的认识,学习得生动,参与意识强,较好地在小学阶段掌握了“十进制”这一重要的计数方式,落实了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的课题。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另外大数的信息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学得情趣盎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五是传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结合,恰当使用,不可替代,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总之,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深入挖掘,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几点需要商榷和调整。一是课时紧张,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多,哪一个都不可偏废,课堂容量太大,一些学生有不消化的现象。二是对大数表象的建立,以人的数量为素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用价值,能否再多着笔墨,重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篇二

1.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了“爱“的主题。《平分生命》和《倾斜的伞》反映的是亲情之爱,《七颗钻石》和《一颗小豌豆》反映的是无私的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学会给自己的心中注满爱,并把爱心献给亲人,也要把爱心献给别人,让人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人物特点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儿童情趣,可读性强,富有感染力。《倾斜的伞》托物于情,寄情于伞,以一把倾斜的伞贯穿全文。全文9个自然段,写了外公和外孙女两代人互相为对方打伞的场景,表达了祖孙间至真至纯的亲情。

2. 课文对前后两个场景的描写,反映外公的爱幼之爱和“我“的爱老之爱都是一种亲情之爱,而且抓住人物的神态,反映人物当时内心的感情,反映人物的感情变化。

1.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是三年级学生,班上有20个男同学,13个女同学,男同学比较活泼、好动,女同学相对有些害羞,回答问题怕出错。从平时交谈和作业、检测情况看,同学们基本功不够扎实,积累的字、词、句也少,课外阅读很少,欠缺独立说话写话能力。

2. 学生的认知发展分析:农村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迟钝,本阶段是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地提高注意品质,一边读一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3. 学生的认知障碍:农村的孩子见识少,大多数只是一味的得到关爱,还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全面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掌握的教养和习惯。

1.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理解“仍然”的意思,并会用它写一句话。

2. 能力目标: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能力,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结合词句,抓住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一边读一边想,从中感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领会祖孙之间的爱,从而使孩子们受到熏陶感染,学习关爱他人,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边读边想,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篇三

“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是沪教版第六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整节课课堂氛围良好,学生能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练习,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本课中,我从复习导入,通过口算让学生再次建立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让学生感知做除法可以想乘法。最后一题180÷6 揭示今天所学的内容: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揭示课题后,第一部分让学生自主探究180÷6的算法(师:在你的k本上写出你的计算方法),通过学生总结出计算整十数除法的方法,一种是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之前的口算已经为此方法打下基础;另一种是推算,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学习过推算,但是在迁移到除法时,学生还是通过适当的提示才想到了利用推算的方法。接着反问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对于不同方法都要给予肯定。随后我设计了即时的口算训练,检测同学对于整十数除法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探究180÷60,通过两列算式的比较,学生发现被除数与除数都是整十数时,末尾的零可以划去,使计算更加简便。第三部分是将整十数的除法迁移到整百数的除法,直接通过练习让同学们发现整百数的除法与整十数的除法方法是相同的。第四部分就是除法的读法,分别介绍了“除以”、 “除”、“被除”三种表示方法。在练习环节设计中,第一部分为模仿性的训练,利用乘除法关系进行计算以及利用推算进行计算;第二部分为除法的读法训练;第三部分为应用题,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我对自己的这堂课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优点与不足。

1.课前做了比较好的准备

课前对教材进行了解读,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口算导入也是比较有针对性,引出了整十数、整百数除法的一种方法。

2.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由于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属于计算课,学生在学习计算课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为了帮助学生对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算理的掌握,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多说多问,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因此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氛围也比较好。

1.教姿教态要进一步改善

上课时的教姿教态没有体现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有的样子,所以在日后的教学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姿教态,体现出一名青年教师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

2.板书的完整性需进一步改善

首先,板书的字迹有待提高,在平时写板书时要认真写每一个字。其次,板书的完整性不够,在写180÷6这个算式时,最后答案要出现在横式上,但我在书写时遗漏了,以后板书时要更加严谨。

3.对算理的讲解不够深入

在学生探究整十数的除法时,学生能利用推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我对于算理的讲解没有,只是让学生知道可以利用推算,数学的学习应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日后的教学生涯中,要对算理算法,知识点最本质的东西更加地关注。

4.练习设计不够合理

本节课在练习设计上,量不是很多,导致整节课的容量比较小。练习的坡度也不是很明显,更多的是一种基础知识的训练。日后的教学生涯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总的来说,这堂课上出了我的预期效果,大多数同学都能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还有许多不足,希望能通过每次的反思,总结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本领,早日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篇四

通过教授《秋天的雨》,我发现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是多元的,有些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例如,在体会语言表达的美时,一个孩子说到他觉得银杏树的叶子“扇哪扇哪”这个动作很美,我一时语快,问了一句“为什么”,学生一时说不出来。后来我自己想想,也觉得确实很难回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点到即止,而不应该穷追猛打,紧追不舍。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深意浓的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丰收美丽快乐的秋天。文章的语言富有儿童气息,通过比喻、泥人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美景,并运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从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香味、秋天的小动物几个方面描绘了秋天。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设计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同时,通过模仿句式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在初读后,老师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从整体感受秋天的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谈自己的初读体会,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到每一个自然段开头的总起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然后,再从一把钥匙入手,带领孩子一起走进秋天,去一一欣赏秋天的美景。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状态。真正体现了顺学而导,以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课文中的生字有很多是读轻声的,教学中,我将这些词语进行了归类,并让学生去朗读体会,让学生自己发现词语的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做到有的放矢。多音字“扇”字,则采用动手做一做的方法,体会它词性不同,读音不同的特点。

课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迁移积累。比如“五彩缤纷”,我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体会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积累运用。

其次,我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对本文的重点句式“它把什么颜色给谁,像什么”进行了练习指导,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发挥想象,进行了说话的迁移训练。

教学中,老师营造了一个美的氛围,通过音乐、图片等渲染,创设了良好的气氛,并通过教师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秋天的美,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在朗读中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并没严格按照课文中句子的排列顺序来指导学生朗读,而是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性地进行对句子的朗读指导,并没有过多理论上的要求,只是用了一个动作,一张图片,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体验。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篇五

《纺织材料》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第三课,根据本册书的总体要求、单元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为:科学知识: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羊毛、尼龙的主要特点和来源,并能大致根据来源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科学探究: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以及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对常见纺织材料的结实程度、吸水性进行简单探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和人类的需求分不开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总观整节课,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比较好,本课导入部分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纺织材料的来源,纺织材料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快速出示课题,围绕课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问题。孩子天生对我们的世界,对各种物质充满了好奇,爱问问题也是他们的天性,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更有想去探究的*和兴趣。因此,我采用了‘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的方式直接开课,大家看到,在课堂上,仅用了两分钟的时间就简单明了的出示了今天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展活动,在思考中不断探究。通过这个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围绕主体提出较多、较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又让他们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探究内容。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纺织材料的认识,再看影片验证。让学生体验了先猜测再验证的过程,同时,也可让猜测正确的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课堂中学生们的表情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在猜测时,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疑惑,可是当影片放完,当大多数学生知道自己猜对了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让学生利用自己想用的感觉器官观察不同纺织材料的特点。不同的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因此,我没有要求他们按顺序从眼到手一一对纺织材料进行观察,而且,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一个孩子都运用到所有的感官,时间不够。所以我让学生先站起来说说自己想用哪一个感官观察纺织材料,想观察它的什么?教师对他们的语言描述和观察方法加以引导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这样,在用时不长的观察之后,学生汇报出来的信息却显得比较丰富,在全班达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想想:老师提供的简单工具研究纺织材料有什么特点。任何工具的用途都不是的,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向学生出示各种工具,让他们想想这些简单工具可以研究纺织材料的什么特点。我们也看到,在老师没有介绍的情况下,学生基本能说出这些工具的作用,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利用工具开展探究活动的方法,不是远比教师直接给他介绍的要来得自然、轻松,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同时,也可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方法不是教师强行给予的,而是学生自己利用教师提供的工具自己设计的。当然,由于学生还小,所以在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还是要及时的给予归纳总结,并演示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验方法、现象的表述等进行引导、校正和规范。真正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探究,而不是完全的教师讲解。

三年级是学生接触《科学》的起始年级,对学生的自主探究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因此,本课实验三是教师演示实验,以示范性、‘扶一把’的方式教孩子探究。本单元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新内容的开始,与前几个单元没有必然联系,是孩子们认识材料的起点,因此,教学环节设计的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利用简单工具探究不同纺织材料的特点时,我将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并用幻灯一一出示了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注意事项,使得整个探究活动的开展显得井然有序。通过调查,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用文字进行表述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活动报告单我也进行了简单处理,让学生明确对比内容,简化实验难度,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上课班的学生很‘乖’,特别是在这种上公开课的时候,怕说错话,所以都不敢举手发言。介于以上原因,结合该年段学生心理特点和本课具体内容,我打算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以教师在现场的观察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为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鼓励星星。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在课后研究纺织材料,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延伸。教学中,对课件的合理利用。多媒体是教学活动的一个辅助工具,合理地运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打破教学时空限制的作用。在本课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内容:一、播放棉布、丝绸、羊毛的大致来源和生产过程,让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辅助探究活动,有效的突破了本课重点。二、出示实验表格:对表格进行细致的填写方法介绍之后,再让他们边实验边记录,使得整个探究过程显得井然有序。三、出示探究活动的实验要求,把它放在投影下,学生一边看教师一边讲,给了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让他们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随时提醒小组成员按要求有序进行实验。

本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本课的设计中,应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进行设计教学内容,特别是在选取材料部分,棉布和尼龙的结实程度对比不明显,用棉线比较时,现象较为明显,但是个别孩子的感知的不同,此部分还是有些差异性的。今后可以选取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进行,比如现场取某种衣物的布料进行对比,学生会更有兴趣,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将课堂再设计的开放些,更大幅度的体现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在课堂中留白,充分准备多种实验材料,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的选择研究内容和材料,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篇六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教学了这一课,颇有感触。

一、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几项活动:

1.力求把数学课堂变成活动的课堂。

开始,我用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苹果,一方面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巩固平均分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再让学生说一说半个的表示方法,体验学习分数的重要性;让学生折一折,再次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

2、强调学生对概念建立的理解、感悟过程。

本节课学生对几分之一概念的建立过程,我重点安排了让他们经历:“分——说——折——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实物初步描述出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这些是他们自己通过操作、实践得来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加深了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感悟。

3、加强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二、在教学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存在的不足。

1.没有准确估计学生的学习起点。如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平均分苹果,引出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就让学生一目了然了。

一般来说,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其学习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习的逻辑起点。在该课中,从逻辑起点的角度来看,教材第一次编排分数,学生也是第一次学习,但从现实起点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左右的成长过程中,已或多或少见过或听说过分数,课堂教学究竟该选择哪一个学习起点进行教学呢?课前我犹豫了再三,采用了该种导入方法,先让学生感知,再让其自主引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等;但实际教学中出乎我意料,有的学生不知不觉的认识了五分之二。在教学预设时,只有教师正确估计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把握教学起点;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学生的这些起点,教师才能占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对概念的引入过急。对概念的教学学生应经历“具体形象——抽象——具体化”这一认识过程,而低年级更应侧重于第一环节。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刚接触时,学生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我给予了他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分一分——说一说——折一折”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理解几分之一。我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不应该为完成任务而缩短时间,以个别学生的思维结果代替整体,必要时,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力度,促进整体提高。”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篇七

在备课的时候,看到教参上说这首诗在理解的时候会有些困难。但上下来,我感觉还不错的。在上之前,我先让学生回顾了一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在故事结尾的时候,我有意地进行了渗透,“嫦娥离开了后羿,一个人住在月宫里,虽然做了神仙,但她心里快乐吗?”学生这时候就说她是孤独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诗歌教学,在大致了解诗歌内容之后,我又讲了关于作者李商隐的一些相关资料,渗透之后,提问学生:作者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很长时间,他为什么会想到嫦娥呢?为什么会觉得嫦娥应该后悔呢?这时候,就有出挑的学生举手说:“因为作者心里也感到很孤单,就像嫦娥一样。”这时候,我就顺机问,“那么,其实,作者在写嫦娥其实就是在写?”“他自己!”学生就马上回答出来了。接着,我就让学生再回过头,自己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当时的意境,像“烛影深”,再进行诗歌吟诵。我觉得,整个环节还满顺的,上得还满舒服的。

《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古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期内容,全诗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关于此诗,过去的注家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而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孤寂,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奔月的故事书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诗歌想象很丰富,内涵也很丰富,因此结合单元特点,我先从神话故事引入,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嫦娥孤寂的缘由,而对于《嫦娥》多义的解释并不多讲,将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2在情景中了解诗意。围绕这两个目标,我带领学生由以下几步展开学习:

首先,初读诗歌,采用多种方式激趣,如指名读、同桌互相读、分组读、齐读等,力争指导学生将诗读正确,为后段学习奠定基础。其次,细读诗歌,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诗歌,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注释、课前预习和查找工具书的学习方法了解诗句内容,提出心中的困惑。再次,品读诗句,感悟诗中情,这一环节中,将后两行诗作为重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其中抓住一个“悔”字,以教师的提问为主,激发学生思考与想象,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这两行诗,感悟诗中流露的孤寂以及对亲人的浓浓思念。最后,走进诗人,通过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升华主旨,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不仅是在歌咏嫦娥的幽居寂处,更是在写诗人自己的伤怀内心,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整首诗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读起来更是琅琅上口、声情并茂。

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层次较为清晰,体现了教学中的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感觉有这样几处亮点:1.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除了在初读中有各种形式的朗读,在理解诗句大意时也设计了教师范读、指名读与分男女生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随着朗读的提高,诗意也就自然呈现在学生心里,也所谓“好诗不厌百回读”,我鼓励学生将读诗的情趣一直延伸到课外,将好诗珍藏;2.尊重学生的感悟,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再设计凄美的文字为学生营造意境、美化想象,提升对诗中情的.领会,各种引导语的创设为整堂课增色不少。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开头引入的神话故事与诗中的“悔”意并不是特别的贴切,尽管参见了教师用书,但是在选材的基础上还要多加斟酌。再比如:设计学生想象说话时所引用的句式并不具备典型性,也显得过于呆板,相对束缚了学生的表达也不利于充分想象,如果在教学中再多一份机智,我想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自己用心准备了这堂常规课,在反复修改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古诗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想,我还将继续努力,争取啃下古诗教学这块硬骨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