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园林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通用5篇)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10-09 04:16:18 作者:ZS文王园林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通用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篇一

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篇二

xx年5月22日早上,我们专业准备前往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进行为期五天的“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野外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

xxx

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

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东考红海湾,西临大鹏湾。

(一)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植物学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类

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

木兰科:木兰

榆科:朴树

桑科:垂叶榕、斜叶榕、木菠萝

桃金娘科:乌墨葡桃、番石榴

苋科:红龙草、刺苋、野苋菜、土牛膝、空心莲子草

锦葵科:大红花、赛葵、黄花棯

含羞草科:台湾相思,含羞草

椴树科:布渣木

大戟科:细叶洒金榕、土密树、大飞扬、小飞扬、毛果算盘子、叶下珠、蓖麻

炸酱草科:炸酱草

无患子科:龙眼、荔枝、倒地苓

炸酱草科:炸酱草

葡萄科:爬墙虎

茄科:少花龙葵、水茄

茜草科:龙船花,九节,白花蛇舌草

菊科:白花鬼针草、银交菊、加拿大飞蓬、一点红、胜红蓟、长柄菊

杉科:杉树

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篇三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动员大会

6月25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6月29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6月30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7月1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7月2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著名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篇四

前言:

通过接近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接触了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有了初步理解和兴趣。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8、学会了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

9、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实习地点

铜仁市江口县梵净山凯里市施秉县云台山

四、关于实习地点的介绍:

1、江口县

梵净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金顶海拔2493米。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自明代以来即为佛教朝拜圣地。明万历四十六年(16)所立《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中称它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国300多年间,“信男善女,时往时来,若城市然”。可见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现有明建承恩寺、金顶摩崖、敕赐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区风光,雄奇壮丽,有数不清的险峰怪石,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飞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观赏。山区还保存着40多万亩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国内外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被科学工作者誉为重要的“自然基因库”。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义一带)杨应龙叛乱中,梵净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区庙宇中毁坏殆尽。万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经她捐资倡议重修,由国舅李颖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圆通殿、释迦殿和金顶上的天桥,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坝梅寺),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竖碑于老金顶脚,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据山区现存碑刻,摩崖记载香客不仅来自云、贵、川、湘,甚至有从江西、安徽、江浙一带远道而来者,茶殿碑文记述“数百年进香男妇,时往时来,若城市然”,这种盛况延续了200多年。

清咸丰5年,(1855),铜仁府爆发了以徐廷杰、梅济鼎为首的红号军起义,起义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达之久。期间山上庙宇陆续被毁,僧众风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净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烟寂寞”。同治九年(1870),铜仁东山寺隆参和尚上山主持修复工作,经他十方募化,“道剪荆棘,路劈蚕虫”,5年内修建了报恩寺,回香坪等庙宇。光绪元年(1875),清军中参加哥老会起义失败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刘满率领进入梵净山,据险与清军周旋。同年,贵州巡抚岑毓英奉命征讨,次年平复,。经隆参和尚继续努力,大力恢复了山上受破坏的庙宇,还在江口境内修建了3条朝山大路。民国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国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抢劫,朝山活动猝然大减。

解放后,朝山活动停止,山上庙宇不耐风蚀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庙宇多被修建成为学校,食堂,仓库或被拆除烧毁,至今县境内仅存朝阳寺1座。然而,梵净山却以它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壮丽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从50年代起便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在保护区管理处主持下,科学考察工作更加频繁、系统,为了适应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拨款支持下,先后投资55.3万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点拓修了鱼坳至金顶5公里,1984年,全线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险处或凿石为梯,或浇铸混凝土台阶,共8250级,称“万步云梯”。险峻处置铁链或钢、钢筋混凝土护栏,建进山桥涵9座,歇息台38处,食宿站2处。1985年省文物处拨款修建了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现每年进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数以逾万,且呈与年俱增之势。

净山铸造全球最大的弥勒金佛。)、法华庵,兴建梵净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佛教文化广场等。由此可见,江口梵净山的发展正随着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得到开发,然而值得笔者担忧的是,在梵净山佛教地位正在进一步考证进行中,还未得到明确认同时,过于繁盛的商业气息融入了梵净山佛香气焰中会不会给这个古朴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过一场好的商业开发,让我国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烧的同时可以让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们心灵的净地,我只能默默的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祈祷着。

2、施秉县概况

(1)地理位置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是贵州东线旅游中心,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南连台江县可达广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至湖面怀化市220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3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镇4乡,末总人口15.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8.17万人;非农业人口1.28万人),系国务院批准的早期对外开放甲级县,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

(2)地形地貌

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式陵山脉延伸,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系,属黔东南凹陷。平均海拨526米,全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云台山、杉木河、上下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五、实习内容

1、注意事项

5月20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江口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7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江口县黑湾河生态园酒家。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2)5月22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梵净山脚。我们9点准时出发,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撑起雨伞继续进行着。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3点回到了旅馆。晚饭后7点我们开始压标本,9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5月23日我们爬梵净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后我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出发,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终于在最后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篇五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出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出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出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山公园,岱王山),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现在我将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在这短短的几次植物学出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出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出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丽,烟台的风光。从这几次的实习中,我们收获颇多。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