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最新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反思(优秀16篇)

最新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反思(优秀16篇)

时间:2023-10-13 11:53:10 作者:曼珠

导游词可以激发游客的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所游览的景点。导游词的内容要点有哪些,如何组织和安排语言,才能更好地达到解说的目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引人入胜的导游词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旅行体验。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一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诗歌以“我想变”的句式,充分体现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

一、字词教学“实”

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字词教学,所以整堂课字词教学始终贯彻其中,课开始就复习词语,随文教学两个生字“游”、“伞”,并在其中渗透字理知识。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字词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例如:在教学“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一段时,我先出示小鱼在水中游玩图,接着让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鱼,想象在小河会看见什么?有的说:“能看见河底的'水草和鹅卵石。”还有的说:“能看到很多的小伙伴在玩耍。”从而理解“清凌凌”的意思。然后,问学生:“小鱼们,你们在这清凌凌的河水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我在打水仗”,有的说“我和小伙伴在追逐”“我在玩鲤鱼跳龙门”……在理解“穿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带上“蝴蝶”头饰演小蝴蝶,在花丛(同学和家长中间)穿梭,并让学生想象小蝴蝶最想做什么?带着动作表演,从而形象地感受“穿梭”的意思和情趣。

二、创设情境“美”

借助头饰、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如在感悟“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时,我先让学生欣赏雨滴图,说一说:透明的雨滴像什么?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睡在绿叶上,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去移情体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我真是太舒服了。”有的说:“我很快乐。”然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复地朗读,真正地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了语言。

三、难点设计“巧”

课文的最后一节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我先出示荷叶图,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感受大大的荷叶的形象美。然后通过品读最后一个小节,想象省略号留给读者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说一说:来了,在荷叶。在学生通过想象创设了一个热闹、愉快地夏日荷塘的情境时,我问学生:荷叶呀,荷叶,你这样默默地举着,日晒雨淋,你不累吗?学生移情体会荷叶虽然累,但是看到自己能让小伙伴能够开心地游戏、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和方便,心里也非常开心。再通过让学生通过给荷叶说上几句话,表达对荷叶的赞美、感谢之情,从而体会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这样的设计,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巧妙而自然的融合一起,人文教育春风化雨,水到渠成。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二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第一段。

(1)自读第二段。

读后回答:我想变点什么?

(2)板书: 透明的雨滴(睡)一片绿叶

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a、谁来介绍一下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

b、雨滴落在一片绿叶上又是什么样子?

c、谁来介绍清凌凌的小河是什么样子?

d、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又是什么样子?

e、雨滴睡在绿叶上的心情怎样?

f、小鱼游动在清凌凌的小河里又是怎么想的?

(3)小结:透明的雨滴、绿绿的叶子、可爱的小鱼、清凌凌的小河,夏天姐姐送给我们的大自然美吗?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出夏天的美来。(齐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我又想变什么了?为什么要变那些东西呢。

(2)蝴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蝈蝈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4)这一段,你感觉夏天姐姐给我们带来的夏天是什么样子呢?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夏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3)我为什么想到变星星和月亮呢?

(4)我不仅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还把自己的遐想引申到遥远的天空。

将已经学过的课文连起来读读。

(6)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1)观察挂图。说说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

(2)你喜欢荷叶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3)读第五自然段。

1、认读生字卡片。

柄 伞 戏

2、老师师范写,学生书空。

柄: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伞:象形字,上下要紧凑。

戏: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吗?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三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它是一首很美的小诗。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变成各种夏天里的事物,最后当他看到小小的荷塘时却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体会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觉得快乐的感受。这个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基础上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诗的语言很优美,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好理解,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来体会美,感受美,呵护美。

在教学词语这一环节上,我用了以词带句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能读准单个的词语,也能在具体的语句中把他读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读准课文,为下面朗读指导做铺垫。

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出来。例如:在教学“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读好这句话,再看图理解“清凌凌”这个词,然后出示小鱼在水中游玩的情景,接着让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鱼,这些小鱼在河里会做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们会在小河里捉迷藏。”有的说:“我们会在小河里吐泡泡。”还有的说:“我们会在小河里做游戏!”又例如:在理解“穿梭”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一个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表演“穿梭”,其他学生就是那些花丛,学生感到新奇又有趣,相信一定会印象深刻。

课文的最后一节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我先出示荷叶图,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通过说,理解荷叶的美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之一。而在此基础上,想象小鱼、雨点的快乐。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我恰到好处地设计了:——来了,在荷叶——。这一句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帮助他们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这么多的小动物喜欢荷叶是因为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所以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主要原因。然后借此契机让学生积累关于荷叶的诗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露上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却能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主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让他们获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但是由于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经验不足,个别环节还没有达到诗意的境界:

1、读书时间还不太充分,学生精彩的个别读展示还是少了点。这是由于教学环节的过于“丰满”造成教学时间紧张直至学生个别读环节无法更好展示的结果。

2、在整堂课中,总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一直在那里啰嗦,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的时候,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说下去,而是照搬学生的话来作评价,这一点在以后的上课中还要注意。

3、我觉得在朗读指导的时候抓住重点的字词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好,在引导上不是很到位,没有注重实际教学的生成,所作的预设和自己的教学准备也不够充分。

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一节好课需要由教而研,再教再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就阅读课向其他老师学习,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四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它是一首很美的小诗。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变成各种夏天里的事物,最后当他看到小小的荷塘时却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体会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觉得快乐的感受。这个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基础上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诗的语言很优美,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好理解,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来体会美,感受美,呵护美。

词语教学我充分利用的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孩子理解词语,如:“嬉戏”利用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玩耍的样子,激发学生的想象,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会说:捉迷藏,做游戏等等,这样顺利引出“嬉戏“一词,自然顺当。接着让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鱼,想象在小河会看见什么?有的说:“能看见河底的水草和鹅卵石。”还有的说:“能看到很多的小伙伴在玩耍。”从而理解“清凌凌”的意思。 “穿梭”利用蝴蝶,蜻蜓在花丛中的飞舞,学生一看动画就明白,不用老师多讲解。

课堂上我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情境的创设能充分地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在感悟“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时,我先让学生欣赏雨滴图,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去移情体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我真是太舒服了。”有的说:“我很快乐。”然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复地朗读,真正地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了语言。

课文的最后一节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通过想象小鱼、雨点的快乐。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我恰到好处地设计了:——来了,在荷叶——。这一句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帮助他们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这么多的小动物喜欢荷叶是因为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所以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主要原因。

当然本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朗读指导的时候抓住重点的字词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好,在引导上不是很到位,没有注重实际教学的生成。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就阅读课向其他老师学习,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五

1、通过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培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由读而感,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画画。

根据“语标”二年级阅读的目标要求,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由感而发,真情表露。

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这首诗由第一节开始,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起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从整体出发,适时点拨,启发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采用多种方法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儿童是最富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勃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及至梦幻的想象力。而文中“想变点儿什么”的一问,启开了想象的闸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想象空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美、亲近美。而且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实践的欲望,他们对现实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让他们在读中感受美、想象美,再去创造美,步步渐进,使他们身临其境,趣味盎然。

遵循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努力构建知识向能力迁移的动态系统。本课使用的媒体:计算机动画软件。通过在网上的搜集与查寻,我有选择性地将有关图片与音乐下载,并以投影片的形式,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声形并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一、借助媒体,创设情境(6’)

1、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雷声,雨声,蛙声,知了声……(媒体出示1)

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师生共同进入夏天的情境中)

2、(媒体出示2)师: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穿着绚丽多彩的衣服,来到人间。她飞过高山,山峰变得更苍翠;她飞过小河,河水流得更欢快;她飞过树梢,知了唱起了欢快的歌……让我们变成草木虫鱼,一起去感受夏天的情怀,好吗?(听课文录音)(媒体出示3)一起来听一首优美的小诗吧,我想你会喜欢的!

3、揭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1、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读给同桌听,互相指点。

3、 谁愿意选一段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得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帮帮你。

4、 谁能正确流利的读完整首诗。

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20’)

1、师述导语(第一节: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小朋友,你最想变成什么?把有关的诗句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学生根据自己最想变成什么,自由组合成七个小组: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组。教师分发各组的形象标识。

3、小组合作,读中感悟(媒体出示4)

(1) 读(友情提示:读有关诗句,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一个人读,其余人欣赏)

(2) 说(友情提示: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3) 再读(友情提示:带着想象,再读一读,读出画面来)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教师参与其中,给予适当的点拨。

4、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 读(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一个人读,重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2) 说(指名汇报交流与同伴共同学习所获得的体会和感悟,以引起其余各组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加以补充。)

a透明的雨滴落在绿油油的树叶上,多美的景色呀;活泼的小鱼游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多么纯净的世界呀!

b绚丽的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多么自由自在呀;浓密的树阴里,蝈蝈在唱歌,这些小精灵生活得多么快乐呀!

c夏夜里的繁星离我们那么近,一闪一闪的,好象在眨着眼睛;弯弯的新月仿佛夜空中一只金色的小船,等着我们去乘坐,这一切多么美好啊!

d夏天,荷叶满塘,小鱼在荷叶下往来嬉戏,无拘无束。雨点在荷叶上跳动,晶莹似珠,叮叮作响,多像在为小鱼弹奏一首欢快的乐曲啊!

5、齐读全诗。

1、 课文中的小鱼,雨点喜欢荷叶,还有许多可爱的朋友也喜欢荷叶呢!你们瞧!(出示短文,学生自读,再师生配合进行感情朗读)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大舞台,。”小蝴蝶站在荷叶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蜜蜂说:“荷叶是我的小床。”小蜜蜂采花粉累了,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了。

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避风港。”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乌龟就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的游玩。

小刺猬说:“荷叶是我的电影院。”每当孤独的时候,听听美妙动听的音乐,看看优美的舞蹈,小刺猬的心里觉得很快乐。

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笑得比荷叶还美。

2、 师小结:这么多朋友愿意跟荷叶在一起,怪不得这首诗最后用了一个“……”呢!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能给小鱼,雨点,小蝴蝶,小青蛙它们带来欢乐,怪不得小诗人“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1、 小朋友,夏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你想变成什么呢?悄悄告诉周围的小伙伴吧!快拿出彩笔,把你美丽的想象画下来吧!喜欢写文章的小朋友还可以在画上写上几句诗呢!

(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媒体出示6)

2、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欣赏,与学生交谈

3、 学生完成后,自愿上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朗读自己的诗句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六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首儿童诗,是我代表学校参加由《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组织的全国青年教师个性大赛时上的一节课。这是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参赛级别最高的一次赛课。所以,当接到通知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当然更有一种沉甸甸的压力。非常荣幸的是,从精心备课、试教到正式赛课,我得到了我们曹校长手把手的指点和亲切的教诲,还有很多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我能取得大赛一等奖的成绩,完全是承蒙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厚爱。我为拥有这么多的关爱感到无比的幸福,这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出色地完成工作。(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这首诗歌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而且诗歌蕴涵丰富,语言浅显明快,亲切生动,学生的读诗兴趣很高。因此,在这课上,我努力体现激情导读的教学思想,以引导学生充分地感情诵读为主线,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努力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充分的朗读、体验、思考、说话等丰富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感染为教学目标,努力体现了以下教学特色: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诗句所描述的生动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2、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感情诵读的能力;

3、赏析关键词句,积累优美的语言,体现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4、适时随文说话写话,用学生的智慧去充实、丰富教材资源,致力实现教材的例子功能,让主题更鲜活,让课堂更丰满,让学生享受“活的语文”。

但由于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经验不足,个别环节还没有达到诗意的境界:

1、读书时间还不太充分,齐读较多,缺少学生精彩的个别读。

这是由于教学环节的过于“丰满”造成教学时间紧张直至学生个别读环节无法展示的结果。“外围的东西不要太多,立足于文本是关键。”适度的扩展和延伸是可取的,但“旅行包”式的课堂教学是不可取的。

2、注重感情朗读,缺少当堂熟读成诵,哪怕只是关键段的背诵。

现行小语教材中精选的课文,篇篇文质兼美,语言规范,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词汇丰富、语句隽咏,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大作。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练习背诵的时间。

3、“夏天来了,我想变成……”说话环节,不能用准确的教学语言及时纠正学生的发言,引领大家打开思路,展开丰富的想象。

学生先后想变成铅笔、课桌、粉笔,说明他们的思路仍局限于课堂的事物,并没有走进美好的大自然,这是我导语设计定位不明确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说得也不确切,“铅笔、课桌、粉笔”并不是夏天的景物,我应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界定。这是我上这节课最为自责的遗憾。鼓励学生发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在明辨是非面前决不是对错误的姑息敷衍,教师的疏忽误导就是失职不负责任。

当时,这一环节我应该这样导入:“小诗人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为了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夏天就要来了,你想变成大自然中的哪些美好的景物,也给大家带来快乐呢?”然后播放大自然夏季美丽的景物,让学生边看边说,边想边说。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纠正不妥之处。

课后,与会专家是这样点评了我的这节课:执教老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激情导读”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以后要在每节课上逐步达到导读的三个境界:触摸语言世界,走进对话天地,静赏万紫千红。希望我以后在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语言方面下功夫,时刻不忘叫醒孩子的耳朵,点燃语言的明灯,感受语言的体温,最后,提醒我注意让学生当堂练习背诵。我非常感谢这位语文教学专家的坦诚指教,如春风化雨沐浴我的心灵,我用心聆听,用心揣摩,并且会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心践行。

曹校长鼓励我说,课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位年轻教师都是在经历无数次的遗憾以后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会虔诚地珍视每一次遗憾,精心地收藏每一次遗憾,反复地咀嚼每一次遗憾,窃喜地享受每一次遗憾。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七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国标本第二册第21课的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5月20日,我有幸听了蔡静佳老师的这堂课,感受颇深,现将我的想法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多种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第一段时,老师问:小朋友,你想变成什么?教学第二段时,老师问:小鱼多可爱呀,你们想不想游一游,加入动作读一读。教学第三段时,老师问:小朋友见过蝈蝈吗?它是怎么叫的?你知道它在唱什么吗?老师创设的这些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课文中去。

思考:蔡老师虽然很多处都注意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方法还不够多,有些做法还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愿望。我想可以这样来做,一上课,就以文中“夏姐姐”的身份出现,手中握着“魔棒”,这样易与学生接近。接着,在教学每一段时,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可加入声音、动作,如讲到“小鱼”时,可以一挥“魔棒”,在课件中就出现一条激动的鱼,再激趣:“小朋友,我们现在都是小鱼了,你们游起来吧!”(学生离开座位游一游)。又如,当讲到变成“蝴蝶”时,也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做蝴蝶,一部分学生做花朵,让学生在“花朵”中飞来飞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很自然地理解了“穿梭”一词,最后,在引发学生联想更多变化时,也可以以“夏姐姐”的身份来讲,如果讲得好,“夏姐姐”魔棒一挥就变出相应的东西奖给他,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注意引导联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本节课中,蔡老师不断地创设情境,不断地创造话题,让学生不断地联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读了第一段,问学生:你想变成什么?第二段中,又引导问:你觉得小鱼怎样?第三段中,问学生:假如你是一只蝴蝶,你最想做什么?蝈蝈在唱什么?等等,学生通过训练,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也进一步帮助自己理解了文章。

思考:蔡老师注意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但形式比较单一,有些地方,学生想得不够合理,想象也不够丰富。我想,如果在教学时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你就是“我”想象成的“小鱼”、“蝴蝶”等,然后直接问:“小鱼,此时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做些什么?”这样就更自然,在联想蝈蝈唱歌时,直接让学生把歌词唱出来,其他“小蝈蝈”可以跟着唱。还有,在联想小鱼在荷叶下嬉戏时,可放一段相关的录像后问:小鱼会说些什么呀?我想,这样的提问会更直接,学生也更有趣接受。

这就是我对本堂课的两点最深的感受,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八

精读第五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为什么说池塘里的荷叶像一把大伞呢?

生:"嬉戏"是什么意思啊?

生:雨点怎么会在荷叶上唱歌,这是真的吗?

生:小池塘有小鱼,有蜻蜓,有风吹,怎么会是静静的呢?

……

师:大家弄明白刚才提的问题了吗? 

生:有些问题我知道了,可有些还是不太明白。

师:那就请大家再读读这一段,我相信大家会弄明白的。(生再读这段)

师:看大家读得多投入啊,我想大家肯定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吧。

师:还有学生要来交流吗?

……

师:大家能够通过自己读书弄明白文章中不懂的地方,真是了不起啊!

师;看这儿有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呢?谁来告诉一下老师? 

(生回答后明白小池塘里热闹着呢。)

师:你可真是一只又能干又快乐的小青蛙啊!

生:我想变一只小乌龟,在池塘里与小鱼、小虾一块玩捉迷藏!

生:我还想变一只蟋蟀,躲在池塘边的草丛里唱歌乘凉。 

……

评析:

2.课堂教学体现了情感体验性 

3.课堂教学体现了综合实践性。

本课课文后面有一题作业是要学生说说夏天来了,你还想变点什么?。课堂中老师创设了许多学生言语实践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说开去,在实践中学习了语言。其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课后布置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再想一想你还想变点儿什么?回到家动笔把夏天小池塘的美景画下来。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九

教学要求:

1.学会“眨”“柄”“蝈”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生字词,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2.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生字卡片|、课文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2、在夏天,我有很多想法,我都想变些什么呢?请看(播放碟片)

3、师结合学生回答贴图。

4、在这些想法中你最喜欢变成什么?请你打开课文,把你喜欢的内容大声读一读。

二、自读自悟,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哪些小朋友喜欢雨滴小鱼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段。

出示第二小节:

我想变透明的雨滴,

睡在一片绿叶上;

我想变一条小鱼,

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1、先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式(大声、轻声、同桌互读)自由读读这段话。

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

3、读后交流:说说你读后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说的真好,你真像雨滴一样惹人喜爱。)

4、小鱼在水里怎样地游呢?小朋友生活中见到的小鱼是怎样游的?

(生:摇着尾巴、忽上忽下-----)

5、师:就像我们学过的一首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生接)

6、感情朗读:雨滴在荷叶上睡觉,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

你能读出这种美吗?(生:能)好!那就先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这段话。

(1)学生自由读。

(3)让我们再一起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象吧!齐读![

设计目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这就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喜好,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受,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后再进行美读,顺其自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热爱。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哪些小朋友喜欢蝴蝶蝈蝈?请站起来。

我想变一只蝴蝶,

在花丛中穿梭;

我想变一只蝈蝈,

歌唱我们的生活。

2、出示

4、学生朗读表演。

5、小蝴蝶,你心里感觉怎样?蝈蝈,你们心里有如何?让我们也像蝈蝈一样歌唱吧!

(齐唱歌曲《颂祖国》)

设计目的:蝴蝶和蝈蝈是小学生夏天常见的昆虫,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生机。学蝴蝶非,学蝈蝈叫,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四、学习第四、五小节

1、出示夏夜星空图和池塘图,大家喜欢吗?

2、出示第四、五小节内容

荷叶像一柄大伞,}

静静地在荷塘举着。

小鱼来了,

在荷叶下嬉戏,

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

我想变眨眼的星星,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最后,

我看见小小的荷塘,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3、小朋友,请你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4、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5、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6、过渡:小朋友真爱动脑筋!可爱的小池塘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那荷叶静静地举着像一柄柄大伞,小鱼在下面做着游戏,雨点在荷叶上唱着欢乐的歌。

你们喜欢吗?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7、学生自由朗读。老师要从你们中选读的最好的,再配上音乐读。大家想不想?

8、指名配乐读。评读(你觉得他突出了哪个词)。再指名读。

9、大家想不想也配上音乐读?齐读。

10、雨点、小鱼喜欢荷叶,还有许多可爱的朋友也喜欢荷叶呢!你瞧!

出示短文:[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唱歌。

小蜜蜂说:“荷叶是我的小床。”小蜜蜂采花粉累了,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一觉。

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避风港。”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乌龟就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游玩。

小刺猬说:“荷叶是我的电影院。”每当孤独的时候,听听美妙动听的音乐,看看优美的舞蹈,小刺猬的心里觉得很快乐。

设计目的:“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是全诗理解的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从表面是很难理解的。通过补充阅读,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一步一步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诗歌的主旨,获得教育。

(1)指名读:谁来读一读?

(2)这些小动物都感觉到谁最重要?(荷叶)

(3)为什么呢?谁能结合这里的短文来说一说?

师举范例: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可以让小青蛙在我的歌台上唱歌。

生: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可以让******

荷叶给这么多的小朋友带来快乐,怪不得我———(生齐读课题变成大大的荷叶)

(4)小朋友,你想变成荷叶吗?为什么?

(5)除了荷叶,你还想变成什么,注意,要为别人带来方便?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

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背诵指导。

1、夏天的景色真美!大家想不想把这么美的画面记在心里?就请小朋友借着黑板上的图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或两段试着读一读,背一背。

2、请会背的小朋友一起站起来看着黑板上的图画背一背,不会背的就打开书读。

设计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诵读中理解、体会和感悟同时进行,学生背诵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可以借助贴画,学生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六、学写生字。

1、过渡:小朋友如果能写好生字,夏天姐姐一定更喜欢与你们交朋友。

出示生字:眨柄蝈

2、指名认读。谁来读一读这三个字。

3、分析字型结构。

小朋友,你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已经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5、播放音乐,学生描红。

设计目的: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且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识字,了解生字的特点,掌握生字的写字要领,学习的效果回更佳。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十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第四册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于遐想中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在“新课程下低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实践中,我尝试了《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课堂教学,现就这一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你觉得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会更有趣?你能用什么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常问的问题。在不断的学习与使用中,孩子们已习惯已喜欢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在第一课时,他们提出了三种学法:画一画眼中的夏天;变一变,演一演;学习课文句式作诗。第一种学法“画一画眼中的夏天”作为昨晚的作业回家去做,为课前展示与课中作诗埋下伏笔,创设条件。第二种学法“变一变,演一演”贯穿学习全过程。变中求趣,演中求学。在学习第五节诗,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最后,用第三种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的诗句当回小诗人。我想只要掌握了方法,就有获得知识的本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创设情境,诵读成趣。这一课主要在变的情境中,让学生的心灵与诗歌亲密接触,自主感悟诗歌的意境。如:展示作品眼中的夏天,让学生融入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变点什么?想做些什么?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张力和个性,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形成自己的审美的基础上,由课文所展示的美好事物延伸开去,抒发自己的理想,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像读、配乐读、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小鱼的幸福快乐、读出星星月亮的可爱、读出蝴蝶的轻巧、蝈蝈的嘹亮歌声,读出荷叶的快乐,读出对荷叶的赞美之情,读出对夏天自然万物的喜欢之情。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3、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还是字词教学,在阅读课中如何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字词的感悟来体验诗文,如“透明”“清凌凌”“穿梭”“歌唱”“眨眼”等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适当地表演,加深对“为什么想变”的情感体验。抓住第五节诗的省略号展开联想,想想还会有谁来,他们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些什么?诗歌篇幅是有限的,给学生个性化体验的空间应是无限的。让学生用诗的语言,仿照课文表达自己想变……在这个富有个性、自由表达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习得语言、发展语言的亮点。而教师的传授性语言、启发性语言为孩子创造一个浓厚的语言环境,为孩子描绘出一个美的情景,让孩子在大量倾听优美词句中不自觉地积累语言。

我在尽全力地努力,希望通过一节课,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体验、知识的积累,但是却总有许多缺憾与不足:

1、变一变、演一演贯穿全程,花费的时间是很多的,学习容量上就显得偏多,但这是一首很美的诗,我觉得丢了哪一节,都不行,再加上我也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把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想、教学风格完整地展现给在座的所有同行,提供参考与讨论的话题。所以在课时内容的取舍方面,就显得不够理想,上午第三节课也是我的语文课,我就问了孩子们,你们觉得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有一个孩子说对蝈蝈说说生活中快乐的事很有趣,可是说得太少了。如果时间能再宽松些,相信孩子们的课堂生成会更精彩,朗读与背诵环节也会更充分,为孩子尽情的表演留下更充足的空间。

2、在学习第三节诗,蝴蝶与蝈蝈时,本来还设计了认识夏天的小动物,读一首昆虫的儿歌作为课间调节与休息的环节,想为第五节诗的省略号的内容埋下伏笔,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说着自己的幸福生活都很高兴,读得也不错,我便把这一环节删去了,直接由变成蝈蝈放声歌唱,这样变多好啊,为什么却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我想这样处理既可以节省时间,情感过渡上也更自然,而在第五节最后的省略号处,有一个小组的学生经讨论还是说出了省略的内容,所以这一环节的处理我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恰当的'。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十一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变

假如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也想变,不信,你看——

出示: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

指名读,注意正音

2、多么神奇的想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标上小节。你读到几个小节?

2、是谁的出现引起了我们的想象呢?

引读第一小节

热情:谁来热情地问一问?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热”字吗?(反义词:冷)

我们还学过哪几个带有“灬”的字?

一起来读一读这位热情的小姐姐:齐读第一小节。

3、我想变的东西可多啦!开火车读2-4小节,相机正音,及时板书。

透明:你见过什么是透明的?

游入:有什么办法记住“游”?注意右边是“人”和“子”不是反文旁。

眨眼:眨是第三声,做动作,识记字形。

分组轮读:透明的雨滴、活泼的小鱼、美丽的蝴蝶、快乐的蝈蝈、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多么美好的想象呀!用笔圈出“我”想变的东西。

出示填空:我想变、()、()、()、()、(),最后想变()。

自由练说,指名说。

4、可是,最后“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指名读第5小节

一柄大伞:“柄”是后鼻音。

举着:“着”是多音字。

嬉戏:给它找个近义词?(玩耍、游戏)识记“戏”的字形。

三、细读感悟

1、诗歌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有感情的的,会说话的,知道老师读了这首诗后想变什么吗?

我想变透明的雨滴,(雨滴图片)因为……

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想成为雨滴?评价:你们真是我的知音!真正的美是能打动任何一个人的。

小朋友,你们想变得和我一样漂亮吗?

我们的游戏多有意思呀!玩累了,我们就睡在一片绿叶上。

指导读:什么感觉?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评价:透明的雨滴要睡着了。小雨滴,你睡的这张床好象有点硬!绿叶儿呀,什么感觉?睡得挺舒服的!

2、我想变……因为……

你想变?因为?指名读,说一说。

a活泼的小鱼游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多么纯净的世界呀!这条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多舒服,多快乐!

b小蝴蝶在翩翩起舞,多么自由呀!

c小蝈蝈生活得多么快乐呀!

d夏夜里的繁星一闪一闪的,好象在对我们眨眼睛呢!

e弯弯的新月多像金色的小船,想去乘坐吗?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2~4小节。指导背诵。

3、品读第5小节

出示:大大的荷叶荷叶什么样子呢?指名说。

指名读第5小节。小鱼和雨点真快乐!

启发想象:荷叶在静静地举着的时候,仅仅看到小鱼在嬉戏,雨点在唱歌吗?

你发现什么啦?板书……大家已经读懂了它。那么想一想,谁还会来呢?

创编诗歌:请你也当一回小诗人,来编一编吧!

出示句式:来了,在荷叶。

想一想,跟同桌说一说。请小朋友来说说。

荷叶在那儿静静地举着,可是他为那么多的伙伴带来了快乐,荷叶的心里也很快乐,所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指名配乐读,配乐齐读。

四、拓展延伸

1、你想变成什么来打扮迷人的夏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出示句式:夏天来了,我想变,。(同桌互相练习说,最后集体交流。)

2、仿写诗句。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培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由读而感,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画画。

教材分析,内容重、难点分析:

根据“语标”二年级阅读的目标要求,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由感而发,真情表露。

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这首诗由第一节开始,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起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从整体出发,适时点拨,启发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采用多种方法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

儿童是最富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勃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及至梦幻的想象力。而文中“想变点儿什么”的一问,启开了想象的闸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想象空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美、亲近美。而且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实践的欲望,他们对现实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让他们在读中感受美、想象美,再去创造美,步步渐进,使他们身临其境,趣味盎然。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

遵循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努力构建知识向能力迁移的动态系统。本课使用的媒体:计算机动画软件。通过在网上的搜集与查寻,我有选择性地将有关图片与音乐下载,并以投影片的形式,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声形并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教学过程:

一、借助媒体,创设情境(6’)

1、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雷声,雨声,蛙声,知了声……(媒体出示1)

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师生共同进入夏天的情境中)

2、(媒体出示2)师: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穿着绚丽多彩的衣服,来到人间。她飞过高山,山峰变得更苍翠;她飞过小河,河水流得更欢快;她飞过树梢,知了唱起了欢快的歌……让我们变成草木虫鱼,一起去感受夏天的情怀,好吗?(听课文录音)(媒体出示3)一起来听一首优美的小诗吧,我想你会喜欢的!

3、揭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给同桌听,互相指点。

3、谁愿意选一段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得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帮帮你。

4、谁能正确流利的读完整首诗。

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20’)

1、师述导语(第一节: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小朋友,你最想变成什么?把有关的诗句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学生根据自己最想变成什么,自由组合成七个小组: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组。教师分发各组的形象标识。

3、小组合作,读中感悟(媒体出示4)

(1)读(友情提示:读有关诗句,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一个人读,其余人欣赏)

(2)说(友情提示: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3)再读(友情提示:带着想象,再读一读,读出画面来)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教师参与其中,给予适当的点拨。

4、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读(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一个人读,重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2)说(指名汇报交流与同伴共同学习所获得的体会和感悟,以引起其余各组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加以补充。)

a透明的雨滴落在绿油油的树叶上,多美的景色呀;活泼的小鱼游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多么纯净的世界呀!

b绚丽的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多么自由自在呀;浓密的树阴里,蝈蝈在唱歌,这些小精灵生活得多么快乐呀!

c夏夜里的繁星离我们那么近,一闪一闪的,好象在眨着眼睛;弯弯的新月仿佛夜空中一只金色的小船,等着我们去乘坐,这一切多么美好啊!

d夏天,荷叶满塘,小鱼在荷叶下往来嬉戏,无拘无束。雨点在荷叶上跳动,晶莹似珠,叮叮作响,多像在为小鱼弹奏一首欢快的乐曲啊!

5、齐读全诗。

四、补充阅读,巧破难点

1、课文中的小鱼,雨点喜欢荷叶,还有许多可爱的朋友也喜欢荷叶呢!你们瞧!(出示短文,学生自读,再师生配合进行感情朗读)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大舞台,。”小蝴蝶站在荷叶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蜜蜂说:“荷叶是我的小床。”小蜜蜂采花粉累了,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了。

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避风港。”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乌龟就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的游玩。

小刺猬说:“荷叶是我的电影院。”每当孤独的时候,听听美妙动听的音乐,看看优美的舞蹈,小刺猬的心里觉得很快乐。

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笑得比荷叶还美。

2、师小结:这么多朋友愿意跟荷叶在一起,怪不得这首诗最后用了一个“……”呢!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能给小鱼,雨点,小蝴蝶,小青蛙它们带来欢乐,怪不得小诗人“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五、画笔生辉,拓展延伸(机动)

1、小朋友,夏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你想变成什么呢?悄悄告诉周围的小伙伴吧!快拿出彩笔,把你美丽的想象画下来吧!喜欢写文章的小朋友还可以在画上写上几句诗呢!

(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媒体出示6)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欣赏,与学生交谈

3、学生完成后,自愿上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朗读自己的诗句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十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由第一节开始,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起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从整体出发,适时点拨,启发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采用多种方法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学情分析:

儿童是最富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勃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及至梦幻的想象力。而文中“想变点儿什么”的一问,启开了想象的闸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想象空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美、亲近美。而且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实践的欲望,他们对现实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让他们在读中感受美、想象美,再去创造美,步步渐进,使他们身临其境,趣味盎然。

教学目标:

1、尝试在动作、表情辅助下诵读诗歌,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通过朗读感悟诗的意境,发挥想象力,体会阅读的乐趣。通过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

3、由读而感,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

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由感而发,真情表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这节课呢赵老师就先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高兴吗?那可要认真听好了我的要求:

(1)大声地说话;(2)大胆地想象;(3)大方地表演。大家能做到吗?我们的游戏就叫——真想变成……(板书)

(学生自由发言,用动作和语言说说自己真想变成……)

2、介绍作者王宜振,导入诗歌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小节读诗歌,随机纠正读音,特别是有特点的词语,比如:

清凌凌(abb)穿梭(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弯弯的(aab)

3、检测词语读音,课件出示,大家看,这荷叶下面还藏着几个词呢,你能读出来吗?

清凌凌热情穿梭透明眨眼嬉戏

4、指导词语的朗读,并随时放回句子中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为下面的朗读诗歌做铺垫。

5、这些生词困难全部解决了,接下来读书会更流利!请小朋友再大声的把课文朗读一次。把刚才读词语的感觉放进诗歌体会。。

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2、指名朗读有关诗句,(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在板书的同时指导朗读:

雨滴——小雨滴多可爱呀,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亮亮的,还闪闪发光呢,)它像什么?(珍珠,像珍珠一样透明的小雨滴,多美呀!睡在绿叶上面你感觉怎么样啊?(舒服极了!)

自己读读这句话,(出示诗句: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绿叶像摇篮,她摇呀摇呀,睡在绿叶上的雨滴心里会想什么?想着想着,小雨滴睡着了,你们看它睡得多香呢,说不定它还在做梦呢,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轻轻的别吵醒了它)有时候,并不是声音响就说明读得好。(指名2~3个读,指导读:“要睡觉了,再读轻点。”再读:你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太棒了!齐读。)

小鱼——快看,小雨在清凌凌的河里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清凌凌的小河,我们也可以说()的小河。(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小朋友们都来学学小雨游进小河。动起来,让赵老师也看到快乐的小鱼。

蝴蝶——你能用动作来表演你对“穿梭”的理解吗?(学生做蝴蝶飞舞穿梭的动作)好,就这样,飞过来飞过去。小朋友们赶紧都离开自己的座位,也来学着蝴蝶在百花丛中自由穿梭吧!蝴蝶问问你,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快乐)你能快活地读读这小节吗?看!夏天到了,地上开满了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所有想变蝴蝶的小朋友请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蝈蝈——夏天到了,蝈蝈在花丛中快乐地唱歌,你们听:咯咯、咯咯、咯咯……歌声真好听。它可是音乐天才,知道它喜欢在什么时间唱歌吗?对了,静悄悄的夏天的夜晚,你仔细倾听,一定会欣赏到绝妙的大自然的音乐!

星星和新月——我看看,哪颗星星最可爱?哦,还有弯弯的新月,你再读,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弯弯的新月。学星星,星星你眨着眼睛看到了什么?你想变成弯弯的新月干什么?说话:我想变眨眼的星星,在。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在。

生在前面朗读知道的基础上自己做动作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对王宜振爷爷什么样的了解啊,他是个什么样的老人?

是啊,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更是个童心未泯的人,看到夏天这么多迷人的东西自己也忍不住想变一变呢。爷爷不仅想变成身边的可爱的事物,还想变其他呢。来,我们一起读课文四、五小节。爷爷还想变成什么?(板贴:荷叶)

我就不明白了,有这么多好玩的可以变,可王爷爷最后为什么就想变荷叶啊?

生:荷叶可以带给小鱼阴凉……带给雨点快乐……

小鱼会对荷叶说什么呢?大家一起玩耍、游戏就叫作“嬉戏”,小鱼们在荷叶底下玩的可真高兴啊!下起大雨时,可爱的小雨点落在荷叶上,丁丁冬冬,真像是给小鱼们唱歌呢!

(谁来读读这句话,把小鱼、雨点的欢乐传播给大家)指名朗读,齐读。

师:哇,小朋友可真了不起!美丽可爱的荷叶不仅自己快乐更能和朋友们分享快乐,难怪王爷爷要把课题定位: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再读课题。我觉得啊,我们小朋友也和荷叶一样可爱美丽。赵老师好喜欢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荷叶的美丽和快乐读出来。齐读4、5小节。

四、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1、和你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一起游戏赵老师真的好开心啊!不过,还有一些可爱的小精灵也想参加我们的游戏呢,是谁呢?你们看课文最后的标点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大家再用心读读这个省略号,读出藏在它背后的意思。

2、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出示句式来了,在荷叶。

4、学生模仿诗歌语言,展开想象,请出更多的小动物一起参与到荷塘的快乐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整齐,比如:

小蝌蚪来了,在荷叶下捉迷藏;

小蜻蜓飞来了,在荷叶上休息;

小乌龟爬过来了,在荷叶上漫步。

小青蛙来了,在荷叶上歌唱。

小蝌蚪来了,在荷叶下捉迷藏;

小蜻蜓飞来了,在荷叶上休息;

小乌龟爬过来了,在荷叶上漫步。

小青蛙来了,在荷叶上歌唱;

小蟋蟀躲在池塘边的草丛里,望着美丽的荷叶演奏动听的音乐。

啊,我们这么一吆喝啊,夏天的荷塘就变得更热闹更快乐了!可是这些快乐的事情我们怎么就没发现啊?这得感谢谁啊?是啊,正因为大自然在作家的眼里是活泼泼的,也是因为我们的作家能经常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所以才能给我们创造这样优秀的诗歌。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感受快乐!齐读课文。

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耳朵仔细听,还有一只蝈蝈在豆叶上叫呢——

(播放录音)刚才大家听到的诗歌《豆叶上,一只蝈蝈在叫》也是王宜振爷爷写的。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多读些优秀的诗歌,多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乐趣!更希望大家能做个快乐使者,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六、布置作业

、小朋友,夏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你想变成什么呢?悄悄告诉周围的小伙伴吧!快拿出彩笔,把你美丽的想象画下来吧!喜欢写文章的小朋友还可以在画上写上几句诗呢!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十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由读,四个人小组读。

5、把句子读给同桌听。

6、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7、指名读全文。

8、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教学过程自我假减

9、再读课文,要求:不指着读,不出声音,边读边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0、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导生字。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齐读。

3、找朋友游戏

游戏

4、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5、学生描红。

6、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要求:领读的读准了就跟着读,读得不准就举起手帮助他纠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变成什么呢?

二、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5)指导朗读第二节。

3、第三节。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成“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三节。

4.第四、五小节。

(1)指导读第四节。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我”为什么想到“变”成星星和月亮呢?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受: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自读第五节。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

三、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你也来做一个小诗人,学着课文写

一写,还可以配上图。

教学过程

3、找描写夏天的诗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十五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诗歌以“我想变”的句式,充分体现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

上完这一课,听课的老师肯定了我以下做的这几个方面:

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字词教学,所以整堂课字词教学始终贯彻其中,课开始就复习词语,最后再教学两个生字“游”、“伞”。在阅读中进行字词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出来。例如:在教学“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一段时,我先出示小鱼在水中游玩图,接着让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鱼,看到这条小河想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有的说:“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清的能看见河底的水草和鹅卵石。”还有的说:“小河的水真绿,真美,我想在这儿安家。”然后让学生再去找文中也形容这河水的词语,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清凌凌”。又例如在理解“穿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蝴蝶在花中飞的图片(不动),接着问学生:“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蝴蝶,你最想做什么?”有学生说:“在花丛中采花粉。”有的说:“在花丛中自由地飞来飞去,翩翩起舞。”……等学生说完这一些,我就点击图片,出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情景,学生一目了然地找到了相应的词语“穿梭”,无须老师作更多的解释。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情境的创设能充分地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在感悟“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动画的雨滴图,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去移情体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我真是太舒服了。”有的说:“我很快乐。”然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复地朗读,真正地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了语言。

课文的最后一节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我先出示荷叶图,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通过说,理解荷叶的美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之一。而在此基础上,想象小鱼、雨点的快乐。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我恰到好处地设计了:——来了,在荷叶——。这一句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帮助他们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这么多的小动物喜欢荷叶是因为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所以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主要原因。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却能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主旨,让他们获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当然这一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篇十六

这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充满感情的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详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这首诗由第一节领启,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融于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应从整体出发,适时点拨,启发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采用多种方法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由感而发,真情表露。

难点:体会“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设计思路

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诗中的小朋友一起产生丰富的遐想,体验夏天的美好,从而感受语言的精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诵读感悟,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理解文本,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品读课文中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夏天的景色是五彩斑谰的,学生内心的感受又是丰富多彩、不尽相同的。营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放飞想象,使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以情激趣、以问激趣、以动激趣、情景激趣等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生动了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揭题导入

1. 我们先来猜个谜语:绿绿圆圆大玉盘,高高站在水中间,小鱼拿它当雨伞,水珠拿它当摇篮。(荷叶)

今天,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一首有趣的儿童诗。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小朋友的脑子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呢?

3、小结学生的质疑:是呀,那到底是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让我们一起读诗,从中你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要求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连贯并标上小节的序号。

2、请5位小朋友来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3、引导学生就“准”与“通”作相互评价与指导。

4、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小朋友,我想变成什么呢?请自读2、3、4、5自然段,思考填空。

出示:开始,我想变成________和________,接着想变成_______和______,然后还想变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最后真想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5、指名说。(根据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填写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大大的荷叶)。

夏姐姐问你们,你最想变点什么呢?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夏姐姐这么热情,小朋友和大姐姐打声招呼。

那你到底最喜欢变成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切入相关小节的.教学)

雨滴

1、你为什么想变成小雨滴呢?

2、小雨滴多可爱呀,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

4、指导朗读。

小鱼

1、你为什么想变成小鱼呢?

2、谁来当当小鱼?读读这一句。有什么不懂的词吗?师生共同解释“清凌凌”。

3、小鱼们,你们想在清凌凌的小河里干什么?此时,你们的心情如何?(指导朗读)

4、好吧,我们一起在这清凌凌的小河里快活地游吧。(加动作)游啊游啊(引背‘江南’后半部分)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 小鱼们,你们刚才都玩了些什么呀? (吐泡泡、捉迷藏……)

蝴蝶

1、你为什么想变成蝴蝶呢?

2、也想变蝴蝶的起立(师带头做动作),我们出发了,飞到左边看看盛开的牡丹,飞到右边瞧瞧娇艳的玫瑰,飞来飞去,在花丛中穿梭。

3、指导朗读。

蝈蝈

1、你为什么想变成蝈蝈呢? (出示图片)

2、猜猜蝈蝈会唱些什么歌?你能学着唱两句吗?你唱得这么开心,想变蝈蝈的站起来,一起唱“咯咯、咯咯、咯咯……”

3、蝈蝈在歌唱我们幸福的生活呢,谁能读出蝈蝈唱歌时的快乐心情。

星星、新月

大家玩累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放课件)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月亮出来了,弯弯的,亮亮的;星星也出来了,眨着机灵的小眼睛,看着我们呢,夏天的夜晚也是如此迷人,大家瞧,夜空是如此地令人向往,“看到这样的夜空,你最想做什么?”让学生遐想夜空,说想法。

第五小节

师:最后,当我看到小小的荷塘的时候,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四人合作学习:读读第5自然段,想想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推举代表向全班汇报。

[学生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交流:

生1:因为荷叶很美,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里举着,所以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生2::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夏天可以划船在荷塘采莲、唱歌,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生3:雨点来了,它可以在荷叶上唱歌,多么活泼、可爱的雨点啊。

生4:雨点来了,小朋友可以拿荷叶当雨伞,我感觉很快乐。

生5:太阳出来了,荷叶还可以帮我们遮阳呢。

生6:青蛙来了,把荷叶当成舞台,在上面唱歌、跳舞,所以我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生7:荷叶像一柄大伞,它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和快乐,所以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嬉戏是什么意思?

雨点怎么会在荷叶上唱歌?(雨点从天上掉下来,落在荷叶上会发出‘嗒嗒嗒‘的雨点声,那不就是像雨点在唱歌吗?)

师述:荷叶的作用真不少啊。可爱的小池塘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荷叶静静地举着真像一柄大伞,它还给别人带来了快乐,小鱼在它的下面做着游戏,雨点在荷叶上唱着欢乐的歌,多美的小池塘,多热闹的小池塘。指名读,我们一起来朗读。

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也来到了这里, 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所以句子后面有一个省略号,那么还给那些小伙伴带来了快乐呢?请同学们练习说话:

( )来了,在( )。

四、指导表演背诵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第一段我来背。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你们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配乐齐背全诗)

五、拓展延伸,放飞想象

小朋友们,夏天小姐姐穿着绚丽多彩的衣裳,来到人间,她飞过高山,山峰变得更苍翠;……她飞进我们教室,热情地问:小朋友们,夏天来了你们想变成什么呢?学生畅谈。

出示:我想变_______,

__________。

六.总结

看来,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夏天很美,夏天的荷塘也很可爱,我们的小朋友表现得更可爱!谢谢同学们,下课!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