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优质9篇)

最新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优质9篇)

时间:2023-10-13 14:51:18 作者:温柔雨最新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优质9篇)

学期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教师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一

1、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4、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2、北部,(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北冰洋)。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还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人们还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8、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和“九曲回肠”的。

9、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1、黄河(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1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13、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地上河)。

14、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河口)、(桃花峪)。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二

具体的学习计划安排如下:

1、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5-6小时

3、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宜自己的学习计划。知识强化,合理利用时间,统筹规划。但主要是以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为主。例如:你数学定的是2个小时,但2小时过后任务还没有完成,建议你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复习科目。千万不要出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局面。

4、晚上学习的最后一个小时建议把安排设置为机动,目的是把白天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完成的任务再找补一下。可以把知识点没有吃牢做错的题目放在智能测评里我的错题本里面,做一个归纳,方便你们以后的查阅和复习。

5、每天至少进行三科的复习,文理分开,擅长/喜欢和厌恶的科目交叉进行。避免偏科现象。

6、不要前赶或后补作业。记住,完成作业不是目的,根据作业查缺补漏,复习一下薄弱环节才是根本。

7、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死抠或置之不理,应及时请教旁边的同学,或课任老师,及时解决掉!

8、每天晚饭前后应有自己的放松时间,可以到操场或马路上走一走,看一看风景,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又放松了紧张的学习压力。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三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开学。在开学之际,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期计划,希望自己在新的学期里能够以新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希望自己能够在语文方面更上一层楼。那么现在大家就一起来看一下我制定的学期计划吧。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上课的时候,我一定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努力争取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都记在脑海里;对于自己不懂的,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并且虚心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其次,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语文课的课前预。对于预习字词,成语,要先把它认会,弄懂意思;还要学会给课文分段,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每篇课文的课后题,要先试着去做;对于课文和课后题不理解和不会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书上划下来或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讲,还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或平时向同学请教。

第四,要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继续参加奥数、英语,多读课外书,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要挤出时间,多读语文课外书,增长语文功底。

这就是我制定的学期计划,希望自己在新的学期里都能按照计划完成,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一定能够每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当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学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6篇《七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四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他主张"兼""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五

1.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确立封建统治

2.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是在 春秋时期

3.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 春秋时期

4.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 战国时期

5.孔子的思想主要有 仁和 礼

6.商鞅变法后,要想获得爵位的最好方式是 建立军功

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 公元前356年

8.商鞅变法后,要想免除徭役、获得奖励可以通过 多种粮食多织布

9.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 建立县制

10.秦国贵族都讨厌商鞅变法的原因是 商鞅以军功为标准授予爵位

11.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12.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秦孝公

13.商鞅变法后,要受到严厉处罚的是 经商致贫的人

14.“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决定性因素是 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

15.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6.牛耕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战国时期

17.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重要原因是 商鞅变法

18.推崇法治和中央集权,主张变法强兵的思想家是 韩非子

19.孔子的思想中适合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0.墨子的主要思想是 兼爱非攻

21.孙子的军事名言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2. 古书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称为 千耦其耘

23.提倡对立统一、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 老子

24.我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学派被合称为 诸子百家

25.战国时期对各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派别是 法家

26.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7.提倡民贵君轻、施行仁政的思想家是 孟子

28.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对立统一的派别是 道家

29.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人是 孔子

30.战国七雄中,处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诸侯国是 齐楚 秦 燕

31.我国已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

3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朝代是 商朝

33.青铜器主要的用途是 祭祀和打仗

34.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在生产力方面最大的进步是 青铜器的使用

35.商朝最发达的手工业是 青铜器制造业

36.目前世界已知最大的青铜器是 后母戊鼎

37.都江堰修建的时期是 战国时期

38.都江堰的修建者是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39.都江堰的地点是 四川成都岷江流域

40.都江堰的主要作用是 防洪和灌溉(今天还有旅游的作用)

41.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宝瓶口 分水鱼嘴 飞沙堰

42.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于今天的 湖北随州

43.战国编钟主要使用的场合是 祭祀和宴会

44.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金文或铭文

45.甲骨文主要刻在 龟甲或兽骨上

46.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有 铜锡 铅

47.发现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地点主要都在 河南安阳的殷墟中

48.四川成都被称为是天府之国,主要得益于 都江堰

49.战国编钟从制造材料来讲,属于 青铜器

50.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 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

51.用甲骨文记载的商王室的占卜内容,被称为 卜辞

52.我国文字的源头是 甲骨文

54.都江堰中,用于灌溉的是 内江

55.都江堰中,用于分洪的是 外江

56.都江堰中,具有泄洪排沙功能的部分是 飞沙堰

57.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是 《论语》

58.都江堰中,用于对江水进行分流的是 分水鱼嘴

59.我国现在推行的县制,最早开始于 商鞅变法时期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六

a、情绪具有丰富多样性;b、情绪具有相通性;c、情绪具有感染性。

2、情绪的分类?p61喜、怒、哀、惧。

3、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p61;p65

a、情境的变化(情绪与情境的关系:情绪随情境的不同而变化);b、个人的态度

4、情绪的影响和作用?p62-p63

情绪是双刃剑,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a、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的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b、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5、情绪与个人态度的关系?p65

情绪与个人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6、情绪需要调控的原因?为什么青少年要学会调控情绪?p66

a、情绪对人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影响;

b、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c、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经历着丰富的情绪变化。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忧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

7、怎样调控情绪?调控情绪的方法?p66-p67

a、注意转移法。包括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像野外散步等。

b、合理发泄法。包括适当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剧烈运动;唱歌或大叫;

c、理智控制法。包括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

8、怎样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p68

a、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b、学会给予与别人更多关心,共享彼此的欢乐,分担彼此的痛苦。

9、情绪与兴趣的关系?p71

a、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情趣源于兴趣;b、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10、情趣有雅与俗之分,各自的作用与危害?p71;p73-p74

a、高雅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要求。他对个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b、生活情趣低级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11、高雅情趣的来源?p75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积极的和美的感受。

12、陶冶、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条件?p76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13、陶冶、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p78丰富的文化生活

14、盲目从众的危害?如何避免盲目从众心理?p77

a、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b、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怎样处理课堂学习与丰富文化生活的关系?p78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整段话。

16、怎样追求和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p75-p79

17、情操是什么?情趣与情操的关系?p79

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被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如热爱祖国、爱护集体、承担责任、匡扶正义等情感都是高尚情操的表现。

18、好奇心、兴趣、情趣、情操的关系?

先有好奇心,后发展为兴趣,兴趣变得专一和深入后成为情趣,在追求情趣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最后提升为情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4篇《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七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八

1.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2.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3.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4.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5.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6.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7.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8.“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9.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0.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1.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2.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3.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篇九

1、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濒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中东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运往西欧、美国、日本。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其次信仰____、犹太教,三教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中东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也是全球炎热中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故乡,又有“黑非洲”之称。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非洲具有“高原大陆”之称;“热带大陆”之称;“天然动物园”之称。

4、澳大利亚国徽上两个动物袋鼠、鸸鹋。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羊毛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三大地形东是大分水岭、中是大自流水盆地、西是西部高原。首都堪培拉,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有悉尼歌剧院。第二大城墨尔本,(各城分布会读图)。

5、一般把加拿大、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加拿大、南临墨西哥。面积由大到小俄、加、中、美、巴、澳,美国居第四位。美国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移民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华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唐人街”。美国以白种人为主。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长河非洲的尼罗河第一,南美洲的亚马孙河第二,长江第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第四,黄河第五。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产量出口量均第一的农产品玉米、大豆、棉花。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底特律是汽车城。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旧金山东南的硅谷(电子工业)。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

6、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白种人一半多,其次是混血种人40%。巴西具有“足球王国”“咖啡王国”之称。桑巴舞。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位于巴拉那河上)。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重要创汇产品。最大河(流域、水量)亚马孙河,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亚马孙平原。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最大城圣保罗。铁矿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7、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之称,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代表动物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乔治王岛长城站,南极大陆上中山站,都在2月份建站。

8、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2003年)。

9、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10、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

11、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12、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13、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14、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15、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形成重要的农业区。中南半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16、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为黄种人。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17、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18、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最大河流是恒河,印度河在巴基斯坦。注:看印度地形图7.34,找出印度所在经纬度、临海,地形的分布特点,主要邻国及方位,主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海得拉巴、班加罗尔。

19、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为抵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

20、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增长很快。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对照图7.34、7.41、7.42,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和甘蔗。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