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实用8篇)

最新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5 23:20:19 作者:书香墨最新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实用8篇)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会及时向相关部门请示,以获得有效的支持和指导。总结的写作技巧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以下是一些请示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请示和沟通。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设想:《天净沙·秋思》反映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而《君子于役》则反映的是妻子思夫之情。这两篇文章能不能结合起来学呢?)

师:同学们学过历史,知道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吗?(《诗经》)

师:请参照注释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正音,释义:君子:曷:栖:埘:)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恬静的气氛)

师: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妻子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

师:此诗写法上的一个特点是什么?(情景交融)

师:如果我们把在家苦苦等候的妻子理解为所有盼望在外亲人归来的家人,如果我们把在外服役的丈夫理解为所有在外流浪的游子,我们没想到啊,家人的这一望就是一千多年!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游子啊,他还在外面流浪。不信,请看这首曲——《天净沙·秋思》。(投影《天净沙·秋思》)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注意节奏、重音、情感。)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轻声读,将曲中描绘的所有的景象组成一幅画。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 

师:你认为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羁旅之情或思乡之情)

师: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学生研读赏析。) 

师:我们现在读到这首曲仍能被曲中所表达的感情所深深感染。你有过“断肠人”的经历或者你看过、听过其他“断肠人”的故事吗?(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强化这种感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君子于役》与《天净沙·秋思》为了表达“思”之情,各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景”。你如果要表现某种“情”,你将选择哪些“景”呢?(生自由答)

师:一曲短短28字的《秋思》,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一下此曲的作者?(简介马致远,元曲以及前人对此曲的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两首诗(曲),一个望归,一个思回。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再来深情地再现离我们遥远而又很近的感情吧。(投影,放背景音乐,学生读诗、曲)

师: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一首歌唱道:“都说那海水又苦又咸,谁知道流浪的悲痛心酸,满腔的愁怨,啊,游子的脚印啊,血迹斑斑……” 有千年的流浪,就有千年的等待。游子啊,回来吧(音频:费翔《故乡的云》)

2004年5月6日青分楚豫于东江之畔

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wangdaqi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305 瑞文币 

存款: 1434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17 时 19 分 04 秒 

总发贴数: 60 篇 

注册日期: 2003/11/01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白银溪流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3236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56 时 58 分 21 秒 

总发贴数: 157 篇 

注册日期: 2004/03/25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wangdaqi老师的教法也拿出来看看?  

青分楚豫   头衔: 论坛版主

信息:   

威望: +3 

魅力:  

经验:  

现金: 9104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168 时 35 分 19 秒 

总发贴数: 720 篇 

注册日期: 2003/10/04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二

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

品读课

[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课题及作者:

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2、学生自由诵读。

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3、检查诵读情况。

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4、听范读。

5、给这首曲配一幅画。

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

(1)学生动笔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2)完成后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3)出示教师的简笔画。(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读成诵。

三、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现手法。

1、思考:

(1)曲中哪些语句写景?写了多少种景物?(用“”画出),并用“()”括出这些景物特征的修饰语。

(2)文中哪句抒情?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它与曲中的景物描写有

何关联?

2、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作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间。

让学生用“从(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或用“我认为用得好(或写得好),好在”的句式说话,体会其奇特的表现手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

对于想象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3、教师在学生将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挖掘够了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

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4、当堂抽查学生的改写,并作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刘禹锡的《秋词》作比较。(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不强求说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可从以下三方面比较1体裁不同;2所抒之情不同;3表现手法不同

2、填空

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脑海里浮现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三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歌大意,在读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语言,体会其情味,感悟曲中创设的意境,领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揣摩古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延伸,体验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小令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在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创设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鉴赏表现秋景的意象,体会曲中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生平资料、古筝曲《香山射鼓》)胡琴曲《悲秋》)

学生准备: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采用品味、诵读、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理解课题

1.学生用一至两个词语表达对秋天的印象。2.温故知新,学生重温与秋有关的古诗词。3.导入新课,解题,简介元曲的有关知识。

二、初读疏言,感悟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读这首元曲,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通,读顺。2.指名学生朗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指导读出曲的节奏、韵味。3.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同桌合作学习理解诗歌大意。4.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大意。

教师随机提问:对“残霞、轻烟、寒鸦、飞鸿影下”等词的理解。

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本曲,把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图景用朗诵表达出来。

三、细读悟象,把握诗境

1.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朗读第一句中的景物。

(1)这些景物让你感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

(暗淡、萧瑟、冷清)

(特别注意:孤、落、残、轻、老、寒六个字。)

(2)想一想第一句中,“孤村??寒鸦”这些景物容易让我们产生哪些情感?为什么?)

(3)请同学们把这种凄凉、冷清、孤寂的情感读出来,声音要轻、缓。

(4)引入一组写秋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悲秋”。3.朗读最后两句的景物。(1)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物又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秋天?(灿烂的、明朗的、绚丽的、美好的、恬淡的)

(2)用读展示出最后两句一个多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

(3)第二句选择“青山??黄花”写来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青山绿水:充满生机;白草红叶黄花:色彩艳丽、多变。这些景物不仅美丽,而且象征着生命鲜活明亮。表达作者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

4.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5.两者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一点飞鸿影下。”

(1)鸿雁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充满活力)

(2)读出作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6.小结,引读。

(1)小结:整首曲全都由一些自然景物构成,前二句呈现出一片萧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使寂寞的秋景图,鲜明活跃起来。最后,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结束,增添了五彩缤纷的亮丽色泽。

四、研读悟意,体察诗蕴

作者将秋日傍晚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还要考虑到作者写这首散曲时的背景和作者生平这个因素。(渗透“了解背景,知人论诗”的学习诗词方法)

(1)学生阅读白朴的生平资料。

(2)本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自己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表达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

五、诵读顿悟,表达诗情

朗读全曲,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情感。

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渗透吟诵的技法“平长仄短,依字行腔”读出诗文的声韵之美。

六、拓读积累,赏析延情

(一)总结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反复朗读,了解诗意;品味语言,感悟意境;情景交融,体会感情;了解背景,知人论诗。

(二)出示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对比阅读

思考题: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天净沙·秋思》与《天净沙·秋》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汇报交流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1)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孤寂、萧索、荒涼的景象)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2)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2.配乐引读《天净沙·秋思》想象意境,读出情感。

3.讨论汇报第二个问题:《天净沙·秋思》与《天净沙·秋》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1)曲牌相同(2)作者朝代相同(3)都写了秋季、秋景,都写了老树、乌鸦(写景的特点是将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4)写了夕阳西下傍晚时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凉的感觉。

板书设计:

萧瑟孤寂

天净沙·秋充满活力美丽秋景

明朗绚丽

凄凉之景

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

思乡之情

课外拓展作业:

请你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读懂一首著名的散曲,感受曲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小学生必备古诗词93首》《朝天门咏喇叭》(明王磐)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四

人生不如意有八九,为了派遣心中的孤寂苦闷,我骑上了那匹与我朝夕相伴的、瘦骨嶙峋的老马,踏上了寄情山水的旅程。

一路游山玩水,也见过不少的灵山秀水,但是我惆怅寂寥的心情并未有多少改变,我眼中见到的是破败、凄惨,黄昏的时候,我与老马来到了一个垂垂老已的大树下。遥想当年,它是何等的生机勃勃,但是,今天我看不到它身上具有的生命的影子,一条粗粗的藤挂在它身上,已经枯萎了,当初,藤靠着树成长得是多么迅速啊,攀援地多么高,树也因为有了藤的缠绕而美丽异常,可是今天当树老去的时候,这藤也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枯了。在这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唯有黄昏归宿的乌鸦的叫声显出一点生机,但是单调难听。

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寒冷一次次向我袭来,我只能牵着我那匹老马走在古道上,不知要走向何方,西边,一轮如血的红日正在慢慢西坠,半边天空被它浸染的如火般绚丽。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我只能发出感叹:断肠人在天涯,流浪、流浪,流浪到远方。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紧紧围绕“短文长教”通用方法和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精妙的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问题设计具有指引性。

但整堂课下来,发现对学情预估过高,教学内容设计超出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课堂学生不能主动自如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上跟得较为吃力。

今后教学应充分把握学情,有的放矢。且在预习上多加于指导,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预习、有效预习。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领会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学情分析:

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坳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学生合作探究

1、学生闭目,随着教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__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才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同了,太阳也要回家了还没有找到抽空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学生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笔画,加深思考。

3、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4、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作业

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郑仁法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六

闭眼,沉思,低吟。

枯藤老树昏鸦

溪边小路,稀稀落落地长着几株枯草,一根蔫黄的树藤仍顽强地扒着一颗老歪脖树。藤稍正虚弱地吐着嫩黄的芽儿,即使是这样,那样嫩小的芽儿,也会在不久夭折。有什么办法呢?唉,几张枯叶迎着凛冽的寒风摇曳着,呻吟着。它们裹紧自己的身子,迫使自己牢牢地抓住那粗糙不平的树干。老树也活不下去啦,水源干涸,土地贫瘠,若不是对这个世界仍存有一丝依恋,早已化作养料。可这样的大树,又能独立多久呢?树丫上,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翠叶,唯有一只步入暮年的乌鸦僵立在树上。那一身暗黑的毛因为几日的疲累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只剩皮包骨头的腿也伤痕累累,在寒风中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尖利的喙也因为岁月的磨损变得又秃又脆,再也不能使用。不知发现了什么,乌鸦沙着喉咙,凄厉地叫着,叫声混着风声,显得如此凄凉,如此不真实。

小桥流水人家

思绪飘向了几年前。潺潺流水,波光粼粼。小鱼小虾的游戏仍在继续。流水旁的桃花,也被柔柔的微风吹下了几片花瓣,与水底的水草交映着。架在水面上的石板桥,并没有因为年久失修就显得衰败不堪,青苔泥土的衬托反而让它更显古朴,它自己也在为这些独特的点缀自傲着,因为那样让它感到自己在世上的经验比其他桥要多一点。鸡的叫声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不远处,炊烟渐渐升起,饭菜的香味溢满这一方土地。是有客人来了吗?还是在庆祝什么呢?清风吹淡了酒菜的浓香,却送来了淡雅的花香,花香正如精灵一般,在你身边舞蹈。

古道西风瘦马

远处的乌鸦叫喊了一声,把他的回忆中止了。睁开眼,风夹带着黄沙扑面而来,风吹在脸上,刀割一般地疼。他骑着马走上古道,道路崎岖,坑洼不平,一派被风侵蚀过的痕迹。胯下的马,瘦弱不堪,走几步便大口喘气,体力也早已不支。颈上的鬃毛也被拉扯得长短不一,佩戴马鞍之处,也是血迹斑斑。它咬着牙,摇摇晃晃地走着,心中只想找一片草地,美美地吃上一顿。正迷迷糊糊地想着,腿一软,倒了下去。

夕阳西下

望着倒在地上的马,他无奈地叹气,风却带走了他叹气的声音。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黄沙,拢了拢单薄的衣衫,便背着夕阳离开了。狂风带着黄沙肆虐着,模糊了他的身影。夕阳渐渐退回了地平线。

断肠人在天涯

夜幕落下,他独自一人走到了一个悬崖。月亮渐渐升起,如水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银光。

他的眼神,却空洞的望向天空。良久,他放声长啸,仿佛要将心中的阴霾尽数吐出。太久的啸声使他喘不过气来。他一边喘息,一边缓缓跪下,口中呢喃:“爹···娘···我好想你们!我好想回家啊!”回声久久不绝,他身后一块石碑上,赫然刻着“断肠崖”

……。

远处,溪边小路旁的老歪脖树上,一只昏鸦稍稍收敛了翅膀,似乎还没有从被过路人惊吓的恐慌中回过神。它僵立在丫杈上,静静凝视着干涸的河床,似乎想起了这里昔日的情景:流水潺潺,落英缤纷,有户人家摆出酒席,为归家的游子接风洗尘。昏鸦仿佛也嗅到了那似曾相识的味道,缓缓地,永远地合上了眼。

初二:双子最霸气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七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悟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

2、通过与《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

3、完成背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借助品读、想象,领会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的思想感情。

2、难点: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通过两首小令描写的景物上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训练与评价(见附页)

附:学生学习工具纸

《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 ___。天净沙是__ 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 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 ___,是______代著名___ ___作家、___ ___家。他与_____ __、______ _、____ 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6.比较《天净沙·秋》与《天净沙·秋思》的异同,填写下表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篇八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歌大意,在读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语言,体会其情味,感悟曲中创设的意境,领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揣摩古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延伸,体验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小令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在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通过朗读、品味,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创设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鉴赏表现秋景的意象,体会曲中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生平资料、古筝曲《香山射鼓》)胡琴曲《悲秋》)

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相关资料。

采用品味、诵读、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

一、交流导入,理解课题

1、学生用一至两个词语表达对秋天的印象。

2、温故知新,学生重温与秋有关的古诗词。

3、导入新课,解题,简介元曲的有关知识。

二、初读疏言,感悟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读这首元曲,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2、指名学生朗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指导读出曲的节奏、韵味。

3、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同桌合作学习理解诗歌大意。

4、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大意。

教师随机提问:对“残霞、轻烟、寒鸦、飞鸿影下”等词的理解。

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本曲,把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图景用朗诵表达出来。

三、细读悟象,把握诗境

1、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朗读第一句中的景物。

(1)这些景物让你感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

(暗淡、萧瑟、冷清)

(特别注意:孤、落、残、轻、老、寒六个字。)

(2)想一想第一句中,“孤村??寒鸦”这些景物容易让我们产生哪些情感?为什么?)

(3)请同学们把这种凄凉、冷清、孤寂的情感读出来,声音要轻、缓。

(4)引入一组写秋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悲秋”。

3、朗读最后两句的景物。

(1)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物又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秋天?(灿烂的、明朗的、绚丽的、美好的、恬淡的)

(2)用读展示出最后两句一个多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

(3)第二句选择“青山??黄花”写来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青山绿水:充满生机;白草红叶黄花:色彩艳丽、多变。这些景物不仅美丽,而且象征着生命鲜活明亮。表达作者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

4、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

5、两者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一点飞鸿影下。”

(1)鸿雁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充满活力)

(2)读出作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

6、小结,引读。

(1)小结:整首曲全都由一些自然景物构成,前二句呈现出一片萧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使寂寞的秋景图,鲜明活跃起来。最后,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结束,增添了五彩缤纷的亮丽色泽。

四、研读悟意,体察诗蕴

作者将秋日傍晚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还要考虑到作者写这首散曲时的背景和作者生平这个因素。(渗透“了解背景,知人论诗”的学习诗词方法)

(1)学生阅读白朴的生平资料。

(2)本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自己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表达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

五、诵读顿悟,表达诗情

朗读全曲,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情感。

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渗透吟诵的技法“平长仄短,依字行腔”读出诗文的声韵之美。

六、拓读积累,赏析延情

(一)总结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反复朗读,了解诗意;品味语言,感悟意境;情景交融,体会感情;了解背景,知人论诗。

(二)出示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对比阅读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天净沙·秋思》与《天净沙·秋》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汇报交流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1)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孤寂、萧索、荒涼的景象)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2)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2、配乐引读《天净沙·秋思》想象意境,读出情感。

3、讨论汇报第二个问题:《天净沙·秋思》与《天净沙·秋》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1)曲牌相同

(2)作者朝代相同

(3)都写了秋季、秋景,都写了老树、乌鸦(写景的特点是将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

(4)写了夕阳西下傍晚时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凉的感觉。

不同点:

(1)题目不同

(2)作者不同

(3)景色也有不同

(4)表达的情感不同。《天净沙·秋》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天净沙·秋思》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孤寂之情。

4、配乐诵读两首元曲

萧瑟孤寂

天净沙·秋充满活力美丽秋景

明朗绚丽

凄凉之景

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

思乡之情

课外拓展作业:

请你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读懂一首著名的散曲,感受曲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小学生必备古诗词93首》《朝天门咏喇叭》(明王磐)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最新写一个水果日记三年级(通用8篇)
    环保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行为和活动。总结的结构要合理有序,各个部分之间要有逻辑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以下是一些环保志愿者的总结分享,可
  • 10-15 2023年长跑运动员加油稿 给长跑运动员的加油稿(优秀8篇)
    辩论可以促进个人的自信心和口才表达能力的提升,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辩论的写作也需要多读多写,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辩论技巧。请注
  • 10-15 上学期三年级英语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出纳工作是一项负责管理公司财务流程的重要职责,对公司资金的收支进行核对和记录。借鉴以下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合理规划和组织学生会的工作。上学期三
  • 10-15 2023年学前班教学工作计划表 学前班的教学计划(汇总9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有助于我们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里有一些护师计划的模板可以下载,供大家参考使用。学前班教学工作计划表篇一爱国主义是我国人
  • 10-15 2023年企业年会创意的口号标语(精选8篇)
    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迎接辉煌的成功。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独特的环保标语,希望能激发你对环保的热爱。企业年会创意的口号标语篇一口号是我们士气的体现,是我们团结一致
  • 10-15 农村危房改造的申请书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汇总16篇)
    党员转正申请书的填写要符合党内纪律和规定。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助学金申请书样本,希望能给申请者带来一些启示。农村危房改造的申请书篇一xx乡人民政府,xx村
  • 10-15 2023年乡镇重点工作汇报(通用8篇)
    欢迎各位观众,希望您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在欢迎词中,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经历,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欢迎词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乡镇重
  • 10-15 美好的早安微信祝福语摘录 美好的早安祝福语短信摘录(汇总9篇)
    竞聘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能帮助我们寻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候选人需要准备一份个人陈述,清晰地展示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接下来将为大家提供一些
  • 10-15 最新学校消防灭火的演练总结与反思(优质12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考试总结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学校消防灭火的演练总结与反思篇一x年11月8日上
  • 10-15 2023年不倒翁的教案大班(优质18篇)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小班教案的编写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倒翁的教案大班篇一1、通过幼儿自身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