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大全14篇)

最新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大全14篇)

时间:2023-10-17 04:22:35 作者:雨中梧最新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大全14篇)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教案的范文,希望能够给您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一

课题     no.3-5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2、在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掌握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掌握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补充之后由老师进行点拨,最后巩固知识。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9-p40页

2、直接写出得数。

3、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1)、杨树比柳树少   。

2)、柳树比杨树多   。

二、合作探究:

例1、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比航模小组多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要求:1)、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2)、用方程和算术方法两种方法解答。

小结: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关键是:

要点提示:解答分数应用题,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还要看清所要求的问题与单位“1”的关系。

三、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1)、空调比彩电少  ,列式是(                        )。

2)、150除以(1 -    ),条件是(                        )。

3)、空调比彩电多   ,列式是(                        )。

4)、彩电比空调多   ,列式是(                        )。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   是   的   ,求这个数。

2)、   与    的积再除以    ,商是多少?

3)、   的倒数的3倍减去   ,差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3)、一筐苹果的   是16千克,吃去这筐苹果的   ,还剩多少千克?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二

课题    no.3-4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数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7-p39页

思考: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2、填空。

1)、   米是   米的(       );   米相当于(       )米   。

2)、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把(             )看作单位“1”。

3)、一个数的   是    ,这个数是(           )。

4)、一根卅绳长54米,剪去   ,还剩(         )米,把(         )看作单位“1” 。

3、解方程。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小结:(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关键: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方程解法:

算术解法:

三、学以致用:

1、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

1)、鸡的只数是鸭的   。

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2、列式计算新课 标 第 一 网

1)、一个数的   是64,求这个数。

2)、12的   与什么数的2倍相等?

3)、   加上一个数的   ,和是1,求这个数。

四、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了76页,是未看页数的   ,这本书小红还有多少页未看?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感知“倒推”策略,揭示课题:

揭题:同学们真聪明,其实你们刚才的想法就是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策略,叫做“倒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这种策略。

二、应用“倒推“,深化理解: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图,问:从屏幕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这句话的?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答,适时问:这时甲杯会怎样?乙杯呢?)

问:听懂了吗?那你们能将果汁倒回去的过程操作一下吗?没果汁?不要忘了以前学过的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展示一生作品,问:看了他画的图,你有什么建议吗?老师有点建议:因为是把果汁往回倒,所以最好将一样多的两杯果汁画在后面,往前画。

问:你们画对了吗?那你能结合刚才倒回去的过程,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提醒:请同学们结合画图的过程边填边思考表中的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指答表格:谁来说说甲杯的情况?你是怎么想的?乙杯呢?(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问:同意吗?回想一下,这道题在思考时和以前学的题有什么不同呢?在解决这题时我们应用了什么策略呢?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解决的?同桌说说看。(指答,适时问:为什么这样想?)

指答。小结: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用到画图、列表的策略,主要还要用到“倒推”的策略。数量的变化都从开始,经过变化的过程,最后得出结果,这里的“甲倒出40毫升就是变化的过程,最后得到”两杯都是100毫升的结果,求开始是多少,我们就可以用倒着往前推的想法求得开始时的状况。(板书:开始-变化-结果)

2、专项练习:

谈话:这是什么?喜欢吗?我们班的同学也很喜欢。我班陈杰、王琪同学就收集了不少这样的卡片,一起看看。(出示课件题目)

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提醒:遇到困难不要忘记用用以前学的画图、列表等策略,也可和你的同桌或老师商量一下。

指名一生板演,说说想法。

问: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呢?

3、教学例2:

我们班的汪武同学也是一位数码宝贝迷,也收集了不少卡片,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问:谁能来分析一下这题的开始、变化过程和结果?你们能用简便的方法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看。

指答,板书:原有?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陈平30张--还剩52张(投影其他方式)

问:你觉得哪种方式简单又清楚?

师:遇到这种经过多次的变化过程,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摘录的方式进行整理,便于我们理解题意。

问:求汪武原来有多少张卡片,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为什么?怎么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呢?和同桌说说想法,再试着列式解答。做好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答,说说想法。

谈话:老师发现这位同学的思路和老师回家的路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先经过下坝,再经过青山,最后到达东坝,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先跑到这儿,再跑到这儿,思路真清晰!

问:那算出来52张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板书验算算式)因此我们倒推完之后,要顺的再算一遍,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比较一下这两次计算,你有什么想说的?(1、从开始入手,经过变化,得出结果。2、从结果入手,倒的变化两次,得出开始的状况)

三、应用练习,形成策略应用的自觉性:

1、练一练:

问:你们都理解了吗?把书翻到89页,将题目认真默读一遍。

问:那你觉得解题前该作点什么准备呢?做事真有条理!试着动动手吧!

指名两生板演,说说想法,问:你用的是什么策略解决的?为什么呢?

问:他们做对了吗?怎么知道的?你检验了吗?下次可要注意,每次注意到,就会养成习惯。

2、拓展练习:

谈话:说到习惯,我想在座的每位同学肯定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比如早上起床都要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来学校上课。有没不刷牙、洗脸的?有没有不吃早饭的?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早上的一些情况。(出示课件:小明早上起床后穿衣、洗漱要用10分钟,在家吃早餐用5分钟,骑车到学校要15分钟,要在上早读课(8:00)前到学校,最迟什么时候就得起床?)

问:你能先整理一下,再算出来吗?

指答,问:同意吗?你怎么想的?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在什么时候起床?为什么?

谈话:其实我们做事前也常用到倒推的策略来计算时间,做好安排,才不至于慌慌张张,做事才更有条理。

四、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学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你们的开心让我不禁想到一首歌:嘻唰唰。最后老师就把这首歌送给大家,好好听!(课件播放)问:听懂了吗?请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这就是“倒推”获“还原”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四

本课时教学的是“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基于教材的内容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能有效地发挥类比迁移的作用,学生能够借助原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新知,从而实现知识的同化。由于本节课教学的这类应用题实际上与相应的分数乘法应用题非常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是百分数的形式。所以教学时注意以分数乘法应用题为基础,借助知识间的联系,采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新知。

2、注重引导思考。

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学生在思考、分析、交流中,通过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能更好地掌握这类应用题,逐渐提高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解法的多样化。

解法多样化的训练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掌握此类应用题结构特征及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拓宽学生的思路,实现解法的多样化,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一堆沙子用去200t,剩下的比用去的多,剩下多少吨?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表示单位“1”的量并列式计算。

3、思考:如果把题中的“”改写成“25%”,解题思路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引导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相同)

4、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及改写已知条件的形式,使学生在体验知识迁移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相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复述信息。

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找学生复述教师刚才说的信息)

(2)提出问题,引入例题。

师:根据老师口述的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预设

生1:增加了多少册图书?

生2: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生3:今年有多少册图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去思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

学生解答后汇报。

(2)学习教材90页例4。

师: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课件出示教材90页例4)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每组三张数字卡片、人民币学具。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学生汇报(黑板演示)(2分)

(2)(黑板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哦刚才用几摆的呢?轻轻地闭上眼睛,张开双眼看一看,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想一想,    和同桌说一说 ,    拿出数字卡片,一人摆卡片,一人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汇报结果。

1、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2、怎样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其他学生一起说数。

3、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

4、谁发现了他们小组排数的规律?(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5、看来呀,每个组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6、教师小结: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

看来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

像这道题: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再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12和13,我接着把数字2放在十位,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又分别组成了21和23,最后把数字3放在十位,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了31和32,这样就不会漏也不会重复了。(8分)

随机练习:听明白吗?那么你能试着说几个数吗?

3.感知组合(5分)

师:咱们合作的真是太愉快!让老师握握你的小手吧!

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

学生汇报表演。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对比:三个小朋友握手只有三次,那刚才三个数去摆了六个数,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

三、应用拓展,深化探究(15分)

1、搭配衣服

(课件出示)有几种搭配的选择呢?

师:谁愿意起来告诉我们大家究竟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1):一件上衣可以配两条不同的裤子,这样有2种,另一件上衣又可以配两条不同的裤子,又有两种,这样一共有4种。

(2):上衣 1号和裤子1号,上衣 1号和裤子2号,上衣 2号和裤子1号,上衣 2号和裤子1号。

师:运动员们穿上你们搭配的漂亮衣服,非常高兴,邀请大家去观看比赛。

2、乒乓球比赛

师:三人参加乒乓球比赛,如果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三个人要打几场比赛呢?

师:运动员的参赛激情很高,如果有4个人参加比赛,那又要打几场呢?

3、买奖品

比赛结束了,老师想给他们买些作业本,买一个作业本可以怎样付钱?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5分)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玩游戏,也观看了精彩的比赛,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谈收获)

师:原来生活有这么多数学问题,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解决问题"(p72—73)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生活情境的模拟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1、看一看

师:你看到这副画,想说什么?

生:一和同样多。

师:你怎么知道是同样多?

生1:有5个,也有5个。

生2:和一个一个可以相对的。

师:小朋友都回答的非常好,给你们小组各加一颗五角星。(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教师要及时给该小组加五角星。)

2、摆一摆

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7个

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数学问题。

生1:比少几个?

生2:比多几个?

1、跳绳比赛

小白兔和小猫在比赛跳绳,我们看看谁能赢?

小白兔比小猫多跳了下?

小猫比小白兔少跳了下?

2、采松果

两只松鼠在比赛采松果,哪只松鼠采的更多呢?

3、钓鱼比赛

三只小猫每人拿了一只水桶,一根鱼竿,你猜它们在比赛什么?

对在比赛钓鱼,它们可认真了?我们赶紧去看看!

看着这幅钓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组比赛,哪一组问题提的多,答的好,就能获"星级小组"!

小组讨论汇报情况,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现在我们来看看各小组得到了多少五角星,哪一组最少,哪一组最多?

你根据各小组的五角星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如: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生:第一组比第二组少1个;第四组比第三组多个,比第1组多2个……

p73做一做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七

1、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能不遗漏,不重复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通过反思和交流,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会策略的价值,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使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提升对策略的认识。

一、导入

出示草原牛羊成群图。

二、探究策略

1、初次探究

小黑板出示: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

问:根据这句话的信息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帮牧民叔叔呢?

2、进一步探究

问: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吗?

学生填写第63页的表格。

3、体会列表的特点

问:反思一下刚才的思考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有序(有条理)一一列举不遗漏不重复。

让学生再次说说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思考。

出示:像这样有条理的把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叫列举。在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进一步引导

这几种围法中牧民叔叔会喜欢那种呢?为什么呢?

出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差越大,面积就越小;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三、体会策略中的技巧

出示例题2。

读题后问:“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并集体交流。

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

(1)用1、2、3代表不同的杂志。

(2)用a、b、c代表不同的杂志。

(3)用甲、乙、丙代表不同的杂志。

(4)用(0、00、000)代表不同的杂志……

3+3+1=7种。

(有一定的规律列举,不重复,不遗漏。)

四、巩固练习

问:根据题意你想到了什么?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说出列举思考的过程。

五、交流中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一列举”对我们解决生活问题有什么好处?

六、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采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例1利用学生对长方形与它的长和宽关系的已有认识,要求学生找出用18根1米的栅栏围成长方形的各种方法,在寻找策略中体会“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过程。在探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具体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运用所学到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兴趣。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八

1、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有序、有效地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初步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有序、有效地思考、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

课件、导学单、教具

一、复习铺垫

1、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列式解答。

把720毫升果汁倒人9个同样的小杯子里,正好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数量关系:个小杯的容量=720毫升

口头列式解答

提问:和第1题相比,这道题难在哪里?(第1题是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一种杯子里,可以直接用除法计,这一道题是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两种杯子里,题中有两个未知数量。)

3、揭示课题: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索策略

1、教学例1。

(1)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先观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根据题意,你

能找到怎样的数量关系,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数量关系的。

揭示: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证=720毫升

大杯的容量x=小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x3=大杯的容量

(2)确定思路。

谈话:我们知道,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要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你有办法把这个问题变得简单吗?请先联系刚才理解数量关系式想一想,再和同学说说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反馈:请把你的解题思路分享给大家。

学生想到的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结合学生的交流,分别作如下引导:

思路一: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

问:把720毫升果计全部倒入小杯,1个大杯要换成几个小杯?把大杯换成小杯后,正好倒满多少个小杯?先画线段图分析。

思路二: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6个小杯换成几个大杯?把小杯换成大杯后,正好倒满多少个大杯?先画线段图分析。

思路三:列方程解。

小结: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同学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上面的'几种思路都是抓住哪一个数量关系展开思考的?像这样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方法,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假设)。

(3)列式解答并检验。

谈话:选择一种方法完成解答,并检验解题的过程和结果。

完成解答后,让学生说说列式、检验的方法和结果。

(4)回顾反思。

(5)教学第二种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指名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以及列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6)比较和回顾。

提回: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2、完成“练一练”。

(1)出示题目,提问: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可以怎样进行假设?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完成解答,教师巡视。

(2)让不同思路的学生展示自己解题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1—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问?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九

(6)教师对学生的进行补充讲解。再让学生板演在黑板上。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适时表扬鼓励。

(7)师生共同总结出两种解答方法。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优。学生纷纷陈述自己的理由。

(8)比较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不同点: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百分数来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了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并且注意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最优化。)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幸福镇去年收粮食300万吨,今年比去年多20%,今年生产粮食多少万吨?

2、.龙泉镇去年有小生28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3、思考:如果例3改成: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568册,比原有图书册数增加了12%,图书室原有多少册图书?(这题单位“1”的量不变,要比较的量也不变,例3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这题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迁移。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表示形式不一样而已。

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三)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1400+1400×12%                1400×(1+12%)

=1400+168                     =1400×112%

=1568 (册)                     =1568 (册)

答:现在图书室有1568册图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4.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抄写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说的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利用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

2.听写词语。

问题错误答案

(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的正确姿势。)

抽生说。

问:孩子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本文讲的谁的问题吗?生:是科学家的问题。

教师板书:科学家的问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抽生读科学家提的问题。齐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离奇的答案呢?

师引渡:所有的孩子们都相信了吗?生:玛丽亚不相信。

2.学习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能体会玛丽亚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句子。抽学生说。

当孩子说到玛丽亚“满腹疑惑”一词,想象她会想些什么呢?从而理解这一词语。

(3)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请一名学生读。

(4)玛丽亚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插图和回家实践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结论后,玛丽亚很生气。思考:她为什么生气呢?

抽学生说。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会生气吗?

师引渡:是呀,玛丽亚的确很生气,我很崇拜的科学家怎么会骗小孩呢?得找那个科学家问问。

3、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玛利亚的问的句子。抽学生回答。

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比较强烈。为什么她会这样问呢?联系前文说。体会玛利亚这是心情怎样的?把这种生气的语气送进句子中读。指名学生玛丽亚的话。从你读中我听出来了你是很生气的。

(2)科学家听后,他有什么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哈哈大笑?

生:科学家为自己提的问题而发笑。

生:科学家看到玛利亚的认真实践而高兴。

(3)科学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生自由回答。勾画出反复读。出示小黑板。齐读。

(3)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权威,多动手做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三、作业:

(1)抄写科学家的话。这道题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求学生:把一句默记完整后再抄,不能看一个字或词就写。(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没掌握方法及时纠正)

(2)抄写词语。

议论纷纷满腹疑惑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十二

1、使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

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经历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过程,灵活确定解题思路

课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信息的?(列表整理)当条件比较多时,我们可以根据问题选择条件列表整理。

我们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么想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找到基本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那么在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有个水库管理员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帮帮他,好吗?)

一座水库某天从7:00起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他列表整理了数据)

时间

9:00

11:00

13:00

15:00

与7:00比水位下降/cm

12

24

36

48

1、(1)这张表格该怎么理解呢?

a.我们先来看时间这一栏,你发现了什么?

每次观测的时间都间隔2小时。

b.再看这一行,你是怎么理解的?谁来说一说?

与7:00比,到9:00下降12cm,到11:00下降24cm,到13:00下降36cm,到15:00下降48cm。

7:00—9:00,2小时下降12cm,9:00—11:00,2小时下降12cm,11:00—13:00,2小时下降12cm,13:00—15:00,2小时下降12cm。

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我们可以算出什么?

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就表示每小时下降的速度。速度是不变的。

(3)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

“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照什么样的速度?

(题目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要求我们按照每2小时下降12厘米的速度计算。)

请一位同学把我们从表格中找出的这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读一遍。

2、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理解题意,明白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想呢?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还可以有其他的`想法。

把你的想法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指名交流。(预设学生的想法)

(1)从条件想起,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可以先算出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3)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通过列表找出答案;

(4)根据120厘米是12厘米的10倍,想到所需要的时间是2小时的10倍。

3、(1)根据刚才我们所想的解题思路,把你的方法写下来。(写在作业纸上)

(2)指名展示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时,说一说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

a.12÷2=6厘米b.120÷12=10

120÷6=20小时2×10=20小时

c.

时间

15:00

17:00

19:00

21:00

23:00

1:00

3:00

与7:00比水位下降/cm

48

60

72

84

96

108

120

7:00—15:00是经过了8个小时,2小时2小时地增加。到3:00一共要放水20小时。

(1)学生说检验的方法:把问题的答案20小时变成已知条件,带到原来的题目中去算一算。

也就是这样变一变: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照这样的速度,经过20小时?

谁来补充一下问题?(经过20小时,水位一共下降了多少厘米?)

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算式写在检验的方框里。

12÷2=6厘米20×6=120厘米

我们算出的.120厘米正好是题目中原来的条件,那就说明我们原来解决的问题算出的答案20小时就是正确的。

学生一起口答,教师板书:一共要放水20小时。

(2)把问题变成条件,代入原来的题目中去算一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这是检验的一般方法。其实还有检验的方法。这个问题有2种不同的解法,我们在检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解题,如果两种不同方法的答案相同,也能检验出你所算的答案是正确的。这种检验方法适用于有不同解法的实际问题。(多种方法相互检验)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试做,交流解法(你是怎么想的)

a.12÷2=6厘米b.16÷2=8

16×6=96厘米12×8=96厘米

答:经过16小时水位一共下降96厘米。

6、请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的解题过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1)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住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速度是不变的,这是解题的关键。

(2)有多种方法时,我们要灵活选择,多种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练习

带着我们的收获和体会,我们试着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练一练1

(1)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本笔记本价格不变)

2、练一练2

(1)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本字典的厚度不变)

机动题目:

3、练习九第4题

(1)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瓶果汁的容量不变)

(4)检验一下,看做对了没有。我们可以进行口头检验。

4、练习九第5题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十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情境: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要根据植树要求“动脑筋,领树苗”。

问题:有一条12米长的.小路,一小组要在小路的一边植树,要求每隔2米栽一棵(两端都栽),该领多少棵树苗呢?(大屏幕出示)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1)初步感知,大胆猜想

你们认为一小组的同学该领多少棵树苗呢?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用画图法或摆一摆的方法“栽一栽”。

2.尝试不同的栽法,积累研究素材

(1)激发兴趣谈栽法

(2)自由选择试栽法

(3)交流汇报作记录

3.观察分析,发现规律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老师记录的这些数据,你会不会有所发现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们思考的结果互相说一说。

(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集思广益

(3)班级汇报,总结规律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运用规律,解答117页的例1。

2.运用规律,解答118页的“做一做”。

3.运用规律,解答119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小结:安装路灯问题也是一种植树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觉“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替换策略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对替换前后数量关系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有谁带了钢笔吗?

老师真是健忘啊,今天忘了带钢笔,谁能借老师用一下?

要不这样吧,有谁愿意让老师用一枝铅笔来换你的钢笔?(学生困惑)

(严肃,让学生觉得真换)

怎么啦?(学生说说)

是啊!

那你倒是说说看希望老师拿几枝铅笔,你才肯和我交换?

为什么?(老师:成交!)

用铅笔换钢笔依据

板书:十枝铅笔---------换(黄色粉笔写)---------一支钢笔 ( 价格相当)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非要老师用十支铅笔才肯换呢?

(引导学生说出价钱差不多)

紧接板书:价格相当

十枝铅笔和一支钢笔价格相当,这正是公平交换的前提和依据。

板书:依据

二、温故知新:

课件打开到曹冲称象图片。

(他用什么替换了什么?)

你能联系上面情节讲一讲它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呢?

(鼓励性评价:真聪明)

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作为替换的依据。

那曹冲是怎样来保证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呢?

板书:一堆石头---------替换----------一头大象 ( 重量相同)

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替换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对,替换。

板书:添上----替换两字

三、协作创新

曹冲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谈到三国,大家一定都知道赤壁大战吧。这场著名的战斗主要是在水上进行的。

三国时期的水上兵器比较多,有走舸,艨艟,斗舰和楼船等等,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简略介绍其中的走舸和楼船。)

题目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面也有。

生一起读题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这道题目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题目下面的要求,来亲身体验一下替换。

同桌合作:

1 用什么替换什么? (把题目中替换的双方圈一圈)

2 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在题目关键句的下面画一画)

3 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分别把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写一写,也可以用图画或者线段图表示)

小组交流:

知道怎么替换了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在替换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替换有什么好处啊?

请你在四人小组里面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同学们是不是想的都和你一样?

1 替换有什么好处?

2 你替换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完全一样吗?

结合课件画面讲解,板书

一艘楼船--替换--5艘走舸(每条走舸乘坐的士兵数量是楼船上士兵人数的1/5)

课件展示:

替换前

(10走舸与1楼船横排,出示数量关系:10艘走舸和1艘楼船上一共装了105名士兵)

替换后

(15走舸,出示数量关系:15艘走舸一共装了105名士兵) 让学生计算。并讲一讲过程(数量关系)。

(注重: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还有其他的替换方法吗?(课件要可以在两种方法间自由切换)

两种方法都讲解完后,让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四、巩固立新: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个问题还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请学生说说如何替换?

板书:一条运粮船----------替换----------(一辆马车+15袋)

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实物投影展示替换方法。(最好选文字和图画各一份)

数学是需要简洁和凝练的,看赵老师怎么来做。。。

强调计算的时候是个倒推的过程,是先减还是先除,不能忘记什么?

课件演示思考过程。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己列算式解答。

请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五、博古通今:

学校阅览室为了让大家能阅读三国的故事,进了3套《四大名著》和8本《三国演义》,一共花费了410.4元。每本《三国演义》比每套《四大名著》便宜31.2元。分别求《三国演义》和《四大名著》的单价。

学生独立完成

让一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力求作出示意图)。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把四大名著换成三国演义

并让学生体会把三国演义换成四大名著虽然也可以计算,但是比较繁琐。

六、自编自演:

大家家里都买过名著没有?小红她也想买些书来阅读,所以她就把平时的零花钱都放到储蓄罐里储存起来。

请大家开动脑筋,根据 5角硬币 1元硬币 储蓄罐 三个词语,抽象出一道可以用替换策略解决的应用题。(可适当加上数据条件)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准备以后经常使用这个策略吗?说说原因。对于这个策略,你有什么要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学的呢?经验也可以。

相关范文推荐
  • 10-17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巨人的花园教案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汇总9篇)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教授的具体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掌握一些优秀小学教案的编写技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四年级巨人的花园教案篇一
  • 10-17 社区七夕活动策划方案 七夕活动策划方案(大全16篇)
    在进行调研之前,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新人和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爱情的美好,我们用心打造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婚礼盛宴。社
  • 10-17 最新祝老弟生日祝福语霸气卡片 祝老弟生日祝福语霸气(模板12篇)
    祝老弟生日祝福语霸气卡片篇一1、献上我对你的爱,祝你生日快乐充满温馨,都因为你是最可爱的弟弟。2、聪明的弟弟,哥哥姐姐们,祝你生日快乐,心想事成,往事如意。3、
  • 10-17 最新房屋租赁合同(优质8篇)
    在租赁合同中,租赁方通常是出租人,被租赁方则是承租人。合伙协议的范例可以帮助合伙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房屋租赁合同篇一出租方:_____________
  • 10-17 2023年银行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优质8篇)
    随着医院工作的不断推进,我深刻意识到总结工作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工作成果,还可以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工作总结
  • 10-17 最新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1篇)
    会计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经营状况、评估盈利能力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篇一八3班
  • 10-17 2023年一年级开学第一天日记(模板11篇)
    不同类型的条据书信,其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也是有所差异的,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对于条据书信的写作,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和格式要求,以保证其有效性
  • 10-17 2023年医生辞职信个人原因辞职信(精选19篇)
    医生辞职信个人原因辞职信篇一尊敬的领导:您好!我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查阅这份报告。我是本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自19年xx月xx日在我院工作至今,同志们之间相互
  • 10-17 2023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彩旗飘飘(模板5篇)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课程标准、学生特点和教学资源等因素。以下这些高一教案范文,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值得一读。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彩旗飘飘篇一
  • 10-17 六年级感恩演讲稿(汇总10篇)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你能想象的,就能实现。继续往下看,你将会看到一些精选的征文片段和作者的心得体会。六年级感恩演讲稿篇一转眼间,六年的时光在我们身边匆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