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通用20篇)

最新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通用20篇)

时间:2023-10-27 23:34:13 作者:文轩最新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通用20篇)

范文是对某一类作品进行统一整理归纳的一种模板式写作。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独特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晚上,心急的我,还没等电饭锅里的饭热气消退,就打开电饭锅盛饭。没想到被冲上来的热气烫着了的手腕。虽然手腕上没有起水泡,但是红红的一小块,痛得钻心。奶奶见了,一边心疼地责备我一边拿来酱油,在我烫伤的地方涂抹上了几滴酱油,并告诉我,“不要擦掉它,它能防止起水泡,防止留疤痕。”

我问奶奶为什么酱油有这样的作用,奶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查了书,书上说酱油治烫伤的土办法是不科学的。我很担心奶奶的这种土办法是否有效,又上网搜索了一下。网上的说法不一,有的说这是治疗烫伤的好偏方;有的说不可以的,弄不好还会引发皮肤溃烂的。这下,我不知该怎么办了?时不时地看被烫伤的地方,是好了点还是厉害了点。

这样忐忑不安地过了一晚,第二天我起床一看,昨天烫伤的地方不疼了,而且一点伤痕也没有了。

难道酱油真的能治烫伤?带着疑问来到学校,我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王老师说了一边。王老师说,酱油是有咸味的色液体,涂抹它从理论上来说好像不行,但到底能不能治疗烫伤,她也说不上来。她建议我查找酱油的各种成份,对比治疗烫伤的药,看看能不能找出答案。

我查找的结果是:酱油的各种成份——甘草、砂糖、小麦对治疗烫伤都有一定的作用。可我又查了一下烫伤后最不能涂抹的是什么,答案却偏偏是调味品。

王老师见状,就跟我说,傍晚她带我去医院问个明白。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下,我明白了,酱油并不能治疗烫伤,因为它里面含有盐的成份,是刺激物,如果烫伤严重的话,会伤到皮肤组织。而昨天奶奶在我烫伤的地方涂抹酱油,第二天不再疼痛,是因为我被烫得不是很厉害,即使没有涂抹酱油,第二天它也会好的。最后,医生还跟我说,前几天有个烫伤的病人,来医院前也涂抹了酱油,结果伤口反而变得更加厉害了,严重影响了后期治疗。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科学课,王老师让我们带花岗岩观察。我带了两块。可是当我拿出来准备观察时,发现它们紧紧地贴在了一起。我试图把它们分开,可是两块花岗石却像有磁力似的,仍然贴在一起。我加大了力气,才把它们给分开了。我很奇怪,又把它们合在了一起,结果它们又好像有磁力似的,吸在了一起。

这是为什么呢?花岗石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的,它里面又没有磁铁,怎么会互相吸引呢?我找了块磁铁放在花岗石上,它没有被吸住;我再把花岗石放在桌子上,花岗石也没有和桌子吸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下课后,我拿着两块花岗石去问王老师。王老师接过花岗石,耐心地解释给我听:“你看,花岗石的表面很光滑,当你把花岗石光滑的两面贴在一起时,里面的空气就很少很少了,外面空气的压力就把它们压紧了,所以你想把它们分开是会感觉有点吃力。而当你把花岗石放在有点粗糙的桌面上时,它们里面的空气压力和外面的差不多,所以你拿起它比较方便。如果,你在两块花岗石的中间沾上点水再把它们合在一起,你要分开它们的话,就更难了!”

“为什么呀?”我很好奇,马上弄了点水滴在花岗石上,把它们合在了一起。嘿,还真比刚才没沾水时吸得更紧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摸摸头问王老师。

“如果说刚才两块花岗石中间还有点空气,那么你说现在呢?”王老师笑着反问我。

“水把空气又挤走了一点?”我不确定地说。

“对呀,就是这个道理。两块花岗石中间的空气变少变没了,所以你要分开它们就感觉更难了。呵呵,科学奇妙吧!”

原来都是空气在捣蛋。不过今天还真的感谢这调皮的空气,使我又额外地从王老师那里收获了不少科学知识。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精彩

这几天,我老是感觉喉咙有点痛,有时还干裂干裂的。妈妈知道了,就给我泡了杯盐水来,说:“高峰,你只要喝几天盐水,你的喉咙痛就会好的。”

“盐水?为什么呀?”我咂了咂嘴,说,“每天喝,多难喝呀!”

“这是最简单的治疗喉咙痛的方法。妈妈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药,喉咙痛了,你外婆就是用盐水给我治喉咙痛的。”

“真的?”我半信半疑,喝完了妈妈给我泡的盐水,又问妈妈,“那为什么盐水可以治喉咙痛呢?”

“这个我也说不上了。反正是你外婆传下来到,我经常用这种办法治好喉咙痛的。”

“盐水为什么能治疗喉咙痛?”看来,在妈妈那里我是得不到问题的答案了,于是我就打开电脑上网查找。

嘿,网络真好。打开百度百科,输入“盐水”一搜,盐水的所有资料都出来了。原来这普普通通的盐水,还有那么多的作用呢!它不但可以呵护咽喉,治疗喉咙痛,也可以清污解毒、消炎治牙、自然止血,甚至还可以防治脱发、除脂美容呢!

我惊喜地把盐水的这么多作用说给了妈妈听,特别是盐水为什么能治疗喉咙痛我给妈妈做了详细的解答:

盐水能治疗喉咙痛,其实是盐水有消炎杀菌的作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咽喉容易发炎,在发病初期是可以用盐汤医治。比如,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可用盐汤当作晨间漱口剂;当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汤漱口5至6次,都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妈妈听完我给她的介绍,开心地说:“原来外婆传给妈妈的盐水治疗喉咙痛的土办法也有科学依据呀。”

是呀,生活处处有科学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科学探究的心,到处都有科学发现。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三月十六日,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遂昌中国竹炭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讲解员阿姨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竹炭的烧制过程和竹炭在日常生活的作用。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竹炭的神奇。

竹炭是利用竹子为原料,经过高温热解,无氧炭化烧制而成。竹炭比表面积高达700平方米/克的竹炭(一克竹炭的内部面积相当于一个蓝球场那么大)。经炭化干馏后,会产生无数个孔隙。这种炭质气孔具有极强的吸附力,能有效吸收多种浮游物质。因此,竹炭不仅能吸收蔬菜、茶叶、大米等表面的残留农药,还对人体及衣饰所沾带的细菌、异味能强力吸收,对居室内的硫化物、氮化物、苯等有害物质亦能进行吸收、分解,并防止静电和辐射对人体的侵害,起到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以竹炭填铺而成的炭包,利用竹炭的多孔结构,能够快速吸附居室中的不良气味,强力脱臭及去除有害物质,防虫蛀、防霉、防潮。适用于新居装修后、居室内、衣柜抽屉、文件柜、摄影摄像材柜、米缸等。

竹炭组织中矿物质含量丰富,不同大小的孔隙多,所以它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其分子表面所附生的微生物可将所吸附的物质彻底分解。竹炭还具有释放远红外线的作用,产生负离子,对电磁波有吸收作用等性能。竹炭所产生波长在8um—25um的远红外线,其中4um—14um波长的红外线与人体红外线吸收谱匠配完美可引起人体表面微血管的血液循环,达到保暖保健、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对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炎、失眠等症有明显作用。竹炭还具有抑菌、防臭等功能。竹炭所产生负氧离子有着“空气中的维生素”“长寿素”和的美称。负离子有镇静、催眠、镇痛、镇压、镇咳、止痒、利尿、增食欲、降血压之效。

选取上好质量的竹炭经精心制作而成的各类用品,是大自然赐于我们的纯绿色保健产品,对人体的有益作用是真实可信的。

选择竹炭解决室内装修污染问题是既明智又有效的最佳方案,同时其廉价又能被大众所接受。通常10平米居室内放500g炭包四个或1000g炭包二个即可起到效果,如果污染严重要尽可能多放一些。每月数次将竹炭包凉晒,可保持竹炭制品的长久功效。

对于温度高的地区,选用竹炭调湿所起到的除味、抑杀菌和防腐、防霉同样是作用显著有效。

你说,竹炭的保健功能神奇吗?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你们知道吗?宇宙中有八大行星,这八大行星都各有各的特点,下面,就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名不副实的行星——水星。水星是由水组成的星星吗?事实并非如此,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离太阳最近,最受太阳的“疼爱”,它得到的太阳光照相当于地球赤道上太阳光照的六倍,因此表面温度高达500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水荡然无存。所以,水星是一颗名不副实的行星。

地球的“孪生姐妹”——金星。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构造也和地球比较接近,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姐妹”。

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南极、北极,有高山、峡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因此,有的人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太阳系的钻石——地球。地球就是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地球上万物生长,它就像茫茫宇宙中的一颗宝贵的钻石,放射出夺目的生命之光。

星中“美人”——土星。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美丽的行星。它的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光环,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漂亮草帽的“大美人”。

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八星之王”。木星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的木星卫星有16颗。

“躺着”旋转地星球——天王星。天王星离太阳比较远,它以“躺着”的姿势绕着太阳运动,因此四季和昼夜变化比较复杂,天王星上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42年的夏日白昼和42年的冬天夜晚交替出现。

“背着”风暴前进的星球——海王星。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由气体组成,星球上经常狂风呼啸,天气变化很快,是一颗“背着”风暴前进的星球。

怎么样?八大行星都很神奇吧?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太阳系中不是九大行星,而是八大行星呢?其实啊,冥王星原来也是行星之一,可是在8月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冥王星失去了“行星”的地位,被划为“矮行星”,原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就变成了八大行星。在茫茫宇宙中其实还有很多神奇的星球呢。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精彩

你们知道吗?宇宙中有八大行星,这八大行星都各有各的特点,下面,就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名不副实的行星——水星。水星是由水组成的星星吗?事实并非如此,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离太阳最近,最受太阳的“疼爱”,它得到的太阳光照相当于地球赤道上太阳光照的六倍,因此表面温度高达500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水荡然无存。所以,水星是一颗名不副实的行星。

地球的“孪生姐妹”——金星。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构造也和地球比较接近,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姐妹”。

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南极、北极,有高山、峡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因此,有的人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太阳系的钻石——地球。地球就是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地球上万物生长,它就像茫茫宇宙中的一颗宝贵的钻石,放射出夺目的生命之光。

星中“美人”——土星。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美丽的行星。它的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光环,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漂亮草帽的“大美人”。

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八星之王”。木星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的木星卫星有16颗。

“躺着”旋转地星球——天王星。天王星离太阳比较远,它以“躺着”的姿势绕着太阳运动,因此四季和昼夜变化比较复杂,天王星上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42年的夏日白昼和42年的冬天夜晚交替出现。

“背着”风暴前进的星球——海王星。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由气体组成,星球上经常狂风呼啸,天气变化很快,是一颗“背着”风暴前进的星球。

怎么样?八大行星都很神奇吧?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太阳系中不是九大行星,而是八大行星呢?其实啊,冥王星原来也是行星之一,可是在2006年8月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冥王星失去了“行星”的地位,被划为“矮行星”,原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就变成了八大行星。在茫茫宇宙中其实还有很多神奇的星球呢。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我最喜欢的植物是:高大的杨树。春天过去了,夏天又回来了。高大的杨树是乘凉的好地方。杨树主要分布在中国、欧洲、亚洲和北美的温暖和寒冷地区,仅中国就有50多种。白杨树高大,密密麻麻的树叶亮绿色,粗大的树枝像巨臂一样保护着美丽的大地。杨树长满了珍宝,像树干一样,可以用来做木头,做家具火柴杆,做人造纤维。树叶和树皮是纯天然饲料。杨树可以制造新鲜空气,抵御风沙。想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树会发生什么。如果有外星人,他们会怎么看待我们地球人?他们会嘲笑我们的无能。如果地球上到处都是树,会发生什么?地球将成为整个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我们将成为宇宙生物史上最有能力的人。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这几天,我妈妈都不敢去市场买菜了,什么毒豆芽、假猪耳、人工鸡蛋……听了都叫人害怕。前几天,新闻里刚刚曝光的毒胶囊,还让我们胆战心惊,这不,最近又传出了“甲醛白菜”一说。妈妈告诉我:“菜里藏刀呀!因为这些白菜看上去非常鲜嫩,其实在白菜上喷洒了‘甲醛’,使白菜看上去更新鲜,人如果长期这样吃的话,就有可能得癌症。”

“啊,太恐怖了!”我听了,吓吓出了一身冷汗。

可是“甲醛”到底什么东西呢?又有怎样的危害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问问爸爸,爸爸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大家都说有毒,具体有什么样的毒谁也说不清楚。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研究起“甲醛”来。傍晚做好作业,我认真地坐到电脑前,开始用我的毕生所学,研究起来。我先在“百度”中打入“甲醛”两个字,然后在百度百科中找到了它。原来,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再看甲醛的用途,居然是用来分析测定铵盐和氨基酸的,用做各种制剂的固定剂、消毒剂、杀菌剂、还原剂、保存动物尸体作标本、合成树脂、杀虫剂、仓库熏蒸剂。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家伙,能吃吗?我不禁咧开了嘴。既然不能食用,那为什么还要往白菜里面喷“甲醛”呢?我又继续查找,很快,一条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适当的喷洒一些“甲醛”,可以使大白菜保鲜。怪不得那些昧着良心的商贩要用这一招了。

明白了“甲醛”的危害,我的心更沉重了,我真想做一块大大的广告牌,写上食用甲醛的危害,放在这些商贩每天吃饭的地方,让他们迷途知返,不再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蜗牛也“洗澡”

这个星期天,我和小伙伴门在小区的花园里玩,因为隔壁的小英上科学课要抓蜗牛,我们几个决定来一场抓蜗牛比赛。比赛开始了,我和青青一组,小英和亮子一组。可是,我和青青老半天都没找到一只蜗牛,我不禁有点泄气了。

就在这时,几个五年级的哥哥姐姐过来了,问我们干啥呢?我和青青愁眉苦脸地说:“我们要找蜗牛,可是一只也没找到。”其中的一个哥哥说:“我说你们啊,怎么一点都不了解蜗牛,要去潮湿一点的地方找啊,在这里早,恐怕你们找到明年也找不到。”于是,在这位哥哥的帮助下,我们顺利找到了一只蜗牛,接着,第二只、第三只……我和青青兴奋极了!最后当然是我和青青赢得了这场找蜗牛比赛。

带着胜利的喜悦,我回到了家。可是有一个疑惑一直在我的脑中盘旋,怎么也赶不出去:为什么蜗牛喜欢呆在潮湿的地方呢?于是,我找来《百科全书》,仔细地翻阅,可是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我又来到电脑前,求助于这位不开口的好老师。终于,我找到了线索。原来,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不喜欢强光,喜欢疏松的腐殖质,这样它们才容易生存。不过,蜗牛喜欢潮湿,却不能呆在水里,因为这样它们就会窒息而死。蜗牛在干燥的地方会很危险,有些蜗牛会用黏液做封口,以防水分流失;有些蜗牛则天生就有口盖来保持水分、防御敌害。所以,大部分蜗牛如果长时间不呆在潮湿的地方,超过它们自身的承受能力,它们就会死亡。

哈哈!今天的比赛太有意思了,不但让我品尝了胜利的滋味,还让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小蜗牛就像我们一样,喜欢“洗澡”、喜欢“玩水”,却不能用水淹。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宇宙是极其魅力的大家,我们似乎从穿越古老的历史之时就已经迷恋于他的蔚蓝和它这般神话史,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们特别的追求,更是盼望着随烟随云在天空自由的舞动,或是登临比泰山更高格的境界,能俯仰大地的每一处荟萃......如今祈求已经不是简单的幻想,也不是梦里的童话;在科技于时代并肩,一直向前,时代在进步,人类的思想在进步,我们积极的合力探索宇宙,向着时代的步伐行进。

航天--一项多么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啊!从航天飞机到宇宙飞机,实现了突破水平飞行的一般飞机,突破了简单的飞行领域,让直立发射的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把人类世界从地球改观跨入另类世界,从无人驾驶到一只狗的旅行再到有人载行,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着科技上存在的严重不足,以用以补足和完善宇宙飞船,把人类带入新世界。

科学家们也在做不懈努力,把航天事业做得能够造福人类,从高亿一直在缩小差距。这次运载"神舟九号"的"长征-2f",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的研制的运载火箭。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长度最长的火箭。而它也是神九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的必备条件,用来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这样不断地进取,相信我们的升天梦将不会是梦了。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为航天拼搏,努力,献身,近而,就是为祖国奉献,这是多么神圣,美好的事啊!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民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在心中勾勒蓝图,在白纸上共创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双休日,我去田间玩,发现一只青蛙蹲在草丛里。因为知道青蛙对静的东西视而不见而对动的东西非常敏锐,所以我立刻屏息凝神,趴在地上,想好好看看青蛙的眼睛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回到家,我问妈妈:“为什么青蛙吃虫子的时候要闭眼?是不是虫子很难吃?”

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还以为是我们人呀?只有在吃很难吃的东西的时候会眨眼闭眼。青蛙吃东西眨眼睛是因为它的嘴里没有牙齿。”

“那奶奶也没牙齿了,她吃东西的时候怎么没有眨眼呢?”我打破沙锅问到底。

妈妈见我还是不明白,就建议我上网查找。我迫不及待地进入百度搜索,才更清楚地弄明白了为什么青蛙吃东西的时候要眨眼。原来青蛙没有牙齿,只能把食物整个都吞下去。更主要的是它的眼睛底部没有骨头,眼球和口腔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膜。吞咽食物时,它的眼肌会发生收缩,眼球向口腔突出,形成一种压力,把食物推入食道。于是青蛙在吞食时就频频眨眼。

有趣的科学知识科普小论文作文

宇宙是极其魅力的大家,我们似乎从穿越古老的历史之时就已经迷恋于他的蔚蓝和它这般神话史,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们特别的追求,更是盼望着随烟随云在天空自由的舞动,或是登临比泰山更高格的境界,能俯仰大地的每一处荟萃。如今祈求已经不是简单的幻想,也不是梦里的童话;在科技于时代并肩,一直向前,时代在进步,人类的思想在进步,我们积极的合力探索宇宙,向着时代的步伐行进。

航天--一项多么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啊!从航天飞机到宇宙飞机,实现了突破水平飞行的一般飞机,突破了简单的飞行领域,让直立发射的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把人类世界从地球改观跨入另类世界,从无人驾驶到一只狗的旅行再到有人载行,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着科技上存在的严重不足,以用以补足和完善宇宙飞船,把人类带入新世界。

科学家们也在做不懈努力,把航天事业做得能够造福人类,从高亿一直在缩小差距。这次运载"神舟九号"的"长征-2f",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的研制的运载火箭。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长度最长的火箭。而它也是神九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的必备条件,用来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这样不断地进取,相信我们的升天梦将不会是梦了。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为航天拼搏,努力,献身,近而,就是为祖国奉献,这是多么神圣,美好的事啊!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民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在心中勾勒蓝图,在白纸上共创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

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论文

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哲学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库恩哲学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提供了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启示,并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工作模式。科学知识社会学继承并发展了库恩的哲学,具体表现在强纲领的出现以及相对主义的彻底化。

科学知识学会学家们一致认为库恩是他们的先驱,是库恩为他们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使他们的研究成为可能。在他们的著作中,“库恩”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极高,而且总是笼罩在光环之中。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m.马尔凯在其1979年出版的《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一书中指出,正是库恩等人发起了科学革命,使得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分析成为了可能。他在同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库恩与科学社会学》的论文中写道:“当库恩的著作首次发表的时候,许多社会学家认为这好是对他们学科的科学惯例的观点发起了引人注目的挑战。”碰巧的是,库恩也在1979年出版的《必要的张力》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他的理论“会为那些想探索外部影响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显现出来的人们提供某种初步工具。”’1982年巴恩斯又写了(库恩与社会科学》来专门论述库恩与ssk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前者认为后者是其思想上的源泉。在库恩的思想中,有两个关键的概念:“范式”与“不可通约性”,而前者其实也是来自后者的范畴,库恩的范式概念正如他的研究者所说,模糊不清,这也许就是库恩遭受非议的原因,也是此概念在其思想中慢慢消失的原因。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不可通约性”这个概念,并一再为其合理性辩护。在库恩的词典里,“不可通约”指科学革命前后的两种范式,即使大部分概念相同,但这些概念在新范式中是以一种新的组合出现,因此它们的意义也改变了。科学理论的取舍是两个范式的更替,而范式的更替不是认识的深化,而是心理上的信念的变化。库恩主要考察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理论选择的影响,这样,非理性因素就在科学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概念引申出的相对主义成为一般理解库恩思想酌依据,科学社会学家们接受和继承了库恩的思想。库恩的相对性的科学理论选择标准和非理性思想,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工作开辟了道路。

1962年,库恩发表了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掀起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革命,从此科学哲学史上出现了一个以他为代表的新的派别―历史主义。历史主义反对逻辑经验主义,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只注重逻辑推理和逻辑演算的做法是不对的,而应该把研究的`基础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之上。库恩在《结构》一书中阐明了其历史主义的观点:他把科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常规科学阶段与科学革命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共同体有统一的范式来指导研究,常规科学是依靠范式的确定而确定的,范式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了研究对象、研究方向、方法论标准以及理论选择的客观标准,因此,在此阶段,科学研究是相对稳定的;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家共同体没有大家承认的唯一范式,而其结果往往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冲破旧理论建立新理论,但是这并不代表人类更进一步接近客观真理,只代表了新的范式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在这里,库恩特别强调了灵感、知觉等非理性因素。因此,从历史上看,科学的发展是非积累性的,是不连续的,科学的一切都可能随社会和文化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认为科学家应当设身处地去思考,就是对科学做动态的考察。

库恩从一个物理学专业的博士发展成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两个领域功勋卓著的大师,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典范。库恩是20世纪一位比较全面的思想家,他的研究不仅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两方面的重大成就,而且,更是科学社会学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在《必要的张力》一书的序言中,他就说到:“我的书本质上是属于社会学的。库恩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并使之与整个社会过程联系起来,初步探讨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科学“范式”转换的影响,可以说,实际上他已经提前开始了科学知识社会学从事的工作。库恩在《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一文中讨论了哥白尼革命和历史的关系。他指出,正是改革日历的社会压力,促使技术的中断发展成一场危机,导致天文学历史上的哥白尼革命。马尔凯也曾指出,他们(社会学家)把库恩所提出的,尽管是完全初步的方法作为一种模式,来说明科学家的信仰和科学判断如何受到他们研究共同体内部的社会立场变化的影响。

(一)强纲领对“范式”的激进解读。

强纲领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阐述的较为系统的知识社会学主张,是布鲁尔在《知识与社会意向》一书中提出的,强纲领认为,对一切科学知识内容的解释都必须遵守四个原则:因果性、公平性、对称性和反身性。事实上,库恩范式理论的本质是把社会科学解释学的理解模式引人到对科学的理解过程中,使科学的成因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揭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本质特征,解构了科学的特权地位。正如库恩所言:“我的观点一直是这样的:在任何时候,自然科学家都要基于一系列概念,当代研究者从他们最近的先辈那里继承的也是这些概念。这些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包含在文化中。当代研究者通过训练,并且只有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用来理解其他思维模式的解释学方法,才能进人这种文化。有时我叫它为特定阶段的解释学基础。……它与我曾称的范式很相似。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科学知识累积解释的批判,强烈地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与区别的再认识。科学知识社会学派正是其中的生力军。巴恩斯指出:“科学没有任何特权。因为其信念与理性或实在有一定的相应联系,因而其文化传播过程与其他领域所采取的相比,决没有更重要之处。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看来,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内容的影响,不仅是始终存在的,而且也是决定的。这也是他们关于科学知识社会学强纲领的主旨。

(二)相对主义的彻底化。

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待相对主义的态度与库恩大不相同。库恩被称为相对主义者,原因在于库恩否认真理是对自然界的真实陈述,而认为当理论能支持对经验的检验时,就是真的;反之就是假的,而且库恩还认为不存在客观的中性观察。但库恩在主观上拒绝承认自己是相对主义者,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被称为“相对主义者”,是因为他和批评者对相对主义有着不同的认识,“按照这个术语的一种意思,我可能是个相对主义者;但按它更本质的含义,我又不是的。

而科学知识社会学却公开承认自己的哲学认识立场是相对主义的,并极力为之辩护。作为科学知识社会学代表人物的巴恩斯和布鲁尔认为相对主义对于科学地理解“知识形式’,并不构成威胁,相反却是这种理解本身所要求的。h.m.柯林斯则公开对相对主义赞美有加,他说“相对主义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林间空地,他距离我们通常所处的直觉大道不算太远。的确,相对主义的林间空地中有许多小径,它们通向碎石路的多数目的地。但它们并不引向某种预定的道路。林间小径呼唤探索,它有许多条道路,对于观察风景它比普通大道能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三、结语。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的哲学思想在历史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虽然前者在某些领域里过度使用了后者的思想,但是库恩哲学直接催生了科学知识社会者这门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并对其核心纲领和理论框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库恩哲学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提供了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启示,并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工作模式。科学知识社会学继承并发展了库恩的哲学,具体表现在强纲领的出现以及相对主义的彻底化,可见,科学知识社会学库恩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想进行了激烈的解读.将相对主义思想推向了极致。

公路系统科学化水平论文公路科普

公路系统信息管理过程极易发生突发问题,加之公路建设与生产加工、原料采集、供给营销等等相关,无疑都使得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具备了高复杂性、高难度等等特点。公路系统档案数据包含了众多的内容(生产销售、客户及供应商数据等),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全面提高公路项目建设质量,此项工作的重点在现阶段被放置在了全面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方面。由于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缺乏完整性,很多工作的重心被放在了工程项目进度层面,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加大,因而档案管理一直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此外,由于缺乏重视度,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大多为非专业人士,这些人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在落实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极容易随意操作,加之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不仅加大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更降低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如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记录缺失难以为后续公路通车提供历史依据,公路档案的作用难以发挥,公路资料的整理也因此被复杂化。

二、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缺乏连续性。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于前后大范围开展,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我们必须得承认,在国家号召之下,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档案管理部门也因此设立了长、短期奋斗目标。然而就现阶段实际情况看来,很多单位在实现了短期目标以后,极容易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继而无意识地出现了管理松懈问题。管理松懈导致长期目标的实现难以落实,加之档案管理无法快速取得成效,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也随之降低,愿意投入进此项工作的精力、财力以及人力都有所下降,进而导致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出现工作淡化、边缘化等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单位受制于编制、职数等等的限制,大肆缩减专业管理人员而聘用兼职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档案管理的业务水平因此备受制约,档案管理的发展也因此遭遇瓶颈。

(二)收集归纳缺乏全面性。公路系统的档案内容包括声像资料、实物档案以及数据资料,然而很多基层单位只注重数据质量,对于声像资料以及实物档案的整理归档并不重视,很多声像资料及实物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流失,或是被控制在个别档案管理人员手中,一旦出现诸如档案管理人员调岗等等问题,那么档案信息随之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遗失问题。加之很多单位的信息档案未能及时纳入档案室管理,电子档案建设不到位,管理者缺乏操作电脑的能力,无一不加剧了档案丢失的风险。

(三)管理利用缺乏实用性。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很少能够在短期之内就获得成效,很多管理工作都是在系统的长远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带动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由于未能迅速获益,很多管理者因此难以科学地把握“藏”与“用”之间的关系,继而出现重“藏”轻“用”问题。此外,现阶段不存在科学定位档案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档案管理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广泛宣传,档案管理人员不知道科学的档案管理与自身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档案信息的开发严重不足,档案的利用效率差强人意。

(四)队伍建设缺乏长期性。一直来,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一直由办公室负责,受客观条件制约,办公室人员的变动相对频繁,新人由于不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加之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专业培训,往往难有较高的档案管理科学性意识,在落实相关管理工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质量参差不齐,致使档案工作的结果与期望值出现较大偏差,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缺乏长期性。

(一)加强经常性教育提高认识。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良好的档案管理思想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公路系统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者们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强化档案部门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尽可能避免档案移交等等过程,确保档案管理过程科学化、合理化。其次,积极开展与档案管理相关的教育活动,提高相关者的重视程度,确保领导者们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众所周知,领导者是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只有确保领导们重视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才能够上行下令使所有的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怀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地对待档案管理工作,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二)定期归档保证档案齐全完整。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是其基础性工作。对公路系统而言,档案不仅包括文书档案,还包括实物档案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等等,涉及的范围极广。管理者在定期对档案进行归档的时候,需要全方位考虑现实情况,在保证档案质量的同时,保证档案齐全完整。管理人员应该怀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整理、细致鉴别与档案相关的各类信息材料,对符合归档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对手续不齐全的材料需要及时退回并责令相关部门补办,以保证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备后查。

(三)强化利用发挥档案信息功能。档案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使档案资源得到共享利用。实现档案价值的最主要途径是档案利用,而档案利用开发是档案管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想要有效提高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从加强档案管理基础出发,确保档案人员能够在科学落实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档案编目、检索等工作,编制科学的、与实际相匹配的检索工具,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管理优势健全检索、汇编等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信息的组织化、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档案资料的使用率,因此应被予以重视。

(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与科技相关的事物越来越多,设备的更新、载体的多样化等无一不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出高要求。为了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企业方面应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当然,想要整体拔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企业方面还应有意识地吸纳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专业技能,进而带动整个档案管理队伍向着高素质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在公路系统建设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状况不容乐观,档案管理存在问题,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科学化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前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档案管理在各个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高,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科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管理者们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科学的办法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速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相信通过相关人士的不懈努力,我国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水平一定能够获得发展,我国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也一定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论文

[论文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解构了知识的客观性与合理性,用信念取代知识,试图建构科学的“社会实在论”。本文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在解构与建构两个层次的理论结构,指出ssk的论述定位于知识的部分因果分析这一理论旨趣,而不预设自然世界与理性的概念,其无法获得对知识自洽的说明。

科学知识社会学又称为ssk,是科学哲学在后现代的一种理论视角,其理论观点与科学哲学传统思维方式及理论旨趣谨然相异。科学知识社会学批判传统科学哲学倡导的理性、真理与客观性观念,提出非理性、社会影响、政治协商是知识产生与科学进步的核心原因。夏皮尔指出“我们们生活在一个缺乏确定性的年代,我们不再相信科学知识的传统特征,这种特征是把科学进步描述为它的充分实在性。布鲁尔认为“所有科学知识―无论是经验科学方面的知识,还是数学方面的知识―都当作需要调查研究的材料来对待。柯林斯断言知识的生产是科学行动者之间偶然“谈判”的结果,并声称“自然世界在科学知识的建构中起着很小的作用或者根本不起作用。”拉图尔和伍尔加在《试验室的生活》中,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实验室中跟随科学家的研究实践,其主题在于指明科学事实是社会建构的,是各种利益集团间协商的产物。谢延娜在《知识的制造》中展示了科学家的研究材料不是自然的,而是建构的。ssk源起于英国,后来扩展到美国及欧洲大陆,内部各流派其研究方法,理论倾向和认识论倾向都不尽相同,研究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综合其所有主张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观点:第一,反对把科学仅仅看成是理性活动这一传统的科学观;第二,强调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弱势决定,削弱甚至完全否定经验世界在限定科学知识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第三,自然科学的实际认识内容只能被看成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结果,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ssk采用的论证策略及理论旨趣可归结为在解构和建构二个层面的证明:解构层面,ssk解构了传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的理性说明模型,批判科学史及其科学发现的理性描述模式,否认自然世界在科学认识实践中的决定性作用;建构层面,ssk建构起科学实践认识的社会因果说明模型,取消科学与信仰之间径渭分明的界限,用社会因素取代自然世界决定科学认识的核心地位,认为科学知识必须作为一种社会产品来理解,科学探索过程直至其知识内核都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结果。

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方法是ssk首当其冲必须征服的障碍。理性主义认为科学的历史由理性主宰,只有在理性解释不起作用的地方,非理性的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才有存在的必要。拉卡托斯把科学史分为“内史”和“外史”,理性认识构成科学的内史,非理性认识构成科学的外史。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内史是第一位的,外史是第二位的”。即或在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曼海姆看来,“社会因素”即是“理论之外的因素”,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客观知识内容是社会学分析无法界人的领域。在知识社会学的纲领性著作《知识与社会意象》中,布鲁尔批判了这种赋予理性优先地位的观念是受到源自弗拉格一帕拉图主义对客观性理解的影响,是一种目的论解释模型,以这种客观性概念为基础,弗拉格区分了理性的逻辑维度与心理维度。布鲁尔批判了拉图尔的客观性概念是理解科学与理性的一种非自然主义的神秘方法,在这种非对称理性思想中,社会被理解为非理性的根源,用来解释认识论的缺撼,这是极为不公正的,是一种误导的方法。一与目的论模型相对应的是因果关系模型,“它们是两种相对立的立场。”ssk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方法,就是为了给知识社会学开辟出一块新天地。

客观性、真理与合理性是理性主义认识论中的核心概念.与理性主义认识方法一脉相承。客观性、合理性标准是语言可翻译可理解的标准,这是理性主义反驳ssk主张的一个强有理的证据。在巴恩斯与布鲁尔合著的《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知识社会学》中,ssk解构了“使翻译成为可能的‘合理性的桥头堡”’。解构的策略其一是否认存在标准的意义,“在词语的使用方面并不存在什么优先的理由(不存在什么‘简单的与知觉相关的情境’),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末被文化变量使之复杂化地‘标准的意义”,“所有概念和所有惯用语是等价的”其二是借用库恩的不可通约思想,承认“绝对理想的翻译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可能只是根据偶然的和局部的标准判断,对产用目的来说可接受的翻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ssk的解构策略并不能贯彻到底。虽然ssk否认“绝对理想的翻译”,但也不得不承认可理解的异族文化,也不得不承认“适当的和普遍认可的惯例”。ssk用来否认翻译的合理性基础的一个例子就是卡拉姆人使用“yakt”的事例。卡拉姆人把我们称为鸟的许多实例称之为“yakt“,但在卡拉姆人看来,蝙蝠也属于“yakt’,之类,而食火鸡则不包括在其中。ssk证明,因为卡拉姆人的‘yakt’不能完全被翻译为我们所说的鸟,如果存在客观标准,存在“合理性的桥头堡”,那么就应该存在跨文化意义上的鸟这样的词,正因为存在不同文化对正如鸟之类最显而易见的概念的不同理解,因此,理性主义者的客观性是要受到质疑的。但是不是我们就完全不能理解卡拉姆文化了,当然不是这样。“要了解‘yakt’并不难,只要注意卡拉姆人所指的‘yakt’是什么,最终就能像卡拉姆人一样辨别`yakt’o”此处证明假设了前提p(如果概念存在可理解的客观性基础,则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有相同外延的概念a)。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存在具有相同外延的概念a,所以概念不存在可理解的客观性基础。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客观性与合理性并不能先验得确定概念的所指,而只是为理解概念的所指提供根据,是为理解卡拉姆人所指的“`yakt’是什么”中“什么”存在的根据,也是我们得以判断我们确实知道了卡拉姆人所指的“yakt”是什么的根据。如果从这一点来理解,也许确实不存在“绝对理想的翻译”,但绝对存在“可理解的翻译”,而不仅仅是“可接受的翻译”。

“对于学习者来说,没有必要假设存在一些共享的概念。”那么,我们如果理解异域文化呢?ssk认为根据“概念的特性”,我们可以作出“相同性判断”,由此理解成为可能。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概念的特性”如何导致明确的含义?相同性判断怎么可能?相同性判断之所以相同的根据在哪里?彻底解构真理、合理性与客观性,漠视知识的客观经验基础,把自然世界逐出知识的认识论领域,这显然违背对科学知识的常规理解。

科学知识的经验基础仍是ssk无法逾越的问题。“理论确实对经验作出反应,但是不是与它所说明的经验一起被人们给定的,也不仅仅受到这种经验的支持,要想引导和支持这种知识成分,人们还需要除自然界之外的另一种能动力量。知识的力量成分是一种社会性成分,它是真理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关于错误的指导。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布鲁尔并不准备否定理论受到经验的支持这一事实,只是提出我们不应该忽视理论知识中除自然界之外的另一影响因素―社会因素。但承认理论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由此推导出这种社会性成分就是科学理论和真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或说是真理主要的影响因素。拉卡托斯也承认完整的科学史应是内史与外史的结合,在理性说明的基础上,应由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给予补充说明。波普尔也承认科学发现的逻辑中不能排除心理因素的影响。但如果布鲁尔要证明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和真理的决定性因素,他必须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真理的社会本性以及何种具体的社会原因影响与决定了哪一部分科学知识的核心内容。ssk在解构层面模棱两可的论证,对建构层面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层面,ssk从本体论上用信念取代了传统的知识概念。“对于社会学家来说,人们认为什么是知识,什么就是知识,它是由人们满怀信心地坚持,并且以之作为生活支柱的那些信念组成的。……当然,必须把知识与纯粹信念区别开来。我们通过用知识这个证词专门表示得到集体认可的信念,同时把个体与具有个体特征的的当作纯粹的信念来考虑,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从一开始,ssk就给出了“社会学家”对知识的理解,知识就是信念,由人们满怀信心地坚持并且以之作为生活支柱的那些信念组成。如果知识只是纯粹的信念,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只具有心理学基础而不具有任何可理解的共识,这显然有驳于我们的常识。怎样在纯粹的信念与知识之间作出区分?ssk又指出,知识是得到集体认可的信念,而任何具有个体特征的都只能当作纯粹信念,不成其为科学。由此一来,我们根本无法区分“知识”与“信仰”、“理性”与“非理性”、“理解”与“相信”、“证据”与“认为”之间的分别。但是在这段话中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也是关键的一点),在所有的定义与结论作出之前,有一个限定状语“对于社会学家来说”,这也就指出了知识社会学看问题的角度,讨论问题的层次只是“对于社会学家来说”,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知识社会学就只准备讨论以信念为特征的社会因素对知识形成的影响。那么,我们并不把对“科学家”、“传统的科学哲学家”、“理性主义者”探求科学的客观性基础,认为科学是一种由证据给出证明的真理。显然,ssk不但陷入本体论上的相对主义,而且从方法论上承诺了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ssk的理论命题“我承认我对你的知识只是一种信念,但同样的你对我的知识也只是一种信念”,虽然这不具有任何建设性的含义,但符合于ssk倡导的对称性假设,同时也没有给他的理性主义对手留下逻辑的漏洞。当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知识最终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完全排除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是一种理想化,也是不现实的、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由信念一统不论是自相驳斥的亦或是各说其是的理论呢?如果说ssk的最终目的只是反驳理性主义的一统天下,而不准备在推倒理性主义之后再建立由社会因果说明一统天下的权威,那么,此一目的显然已经达到。ssk的最终目的,是用社会因素取代自然世界对科学知识的决定性影响,而把知识的经验基础退变成无需讨论的动物本能。

“个人与无语言的动物共同具有一些技巧。他们是我们的智能真实而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这种技巧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天然的直觉能力。ssk并不准备讨论这种能力已经形成的经验印象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他们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动物的航行能力的特性应当看作是对知识社会学的一种批判这观点所表现出的不过是对‘知识’这个词的解释方式的一种个人主义的偏见”,“混淆了个人技能与社会技能”。ssk完全将客观性排斥于讨论的范围之外,而认为这是一种完全无需讨论的动物本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自然知觉。我们的自然知识与知识或说信念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知识社会学没有给出任何说明,如果说把所有知识等同于信念而所有诸如,"#l伊尔河上的.独木渡舟”之类归弄种动物的本能认识,则我们在宇航飞船上看到地坏围绕太阳转无疑也应归于这样一种本能认识,那么在电子经过盖革计数器时发出的咔哒声是否也应归于一种本能认识,如果说听到咔哒声是一种动物式的本能,而判断是电子通过则是一种知识,是社会建构的,那么我们可以逻辑的推导这是我们所称之为电子的东西通过的信号这又可不可以看作是一种作为人这种动物的本能呢?如此一来,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本能,我们根本无从界定。

布鲁尔的强纲领从方法论上给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定下应当遵守的四个信条。第一,因果性假设认为应当从因果关系角度涉及那些导致信念和知识状态的条件;第二,无偏见性假设认为应当客观公正地地真理和谬误、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成功和失败;第三,对称性假设认为应当用同一些原因类型既说明真实的信念、也说明虚假的信念;第四,反身性假设认为应当可以把一种学说的各种说明模式运用于它自身。其中第三条对称性假设或说等值性假设受到了普遍的质疑,用同样的因果原因说明真理与谬误,这显然是与传统的二值逻辑背谬的。因果理论模型tt,既可作为命题p成立的证据,也可作为p的反命题成立的证据,这在二值逻辑的语境中是不成立的,也是违背我们的常识逻辑的。对此,ssk在其此后一系列论述中进一步指明:“我们的等值假设是:所有信念,就它们可信性的原因而言,都是彼此平等的……我们将为之辩护的观点是,所有信念的影响,无一例外都需要经验研究,并且必须通过找出其可信性特有的、特殊的原因来加以说明。由此可见,ssk并不是认为同样特殊的原因同时说明真理与谬误,而只是强调,所有信念的影响(或说社会影响)都应该经过经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社会原因,同样,这也只是一种在科学中有关理性、有关科学的“观察基础”问题上有限相对主义的立场而非有关真与假的本体论的相对主义。

ssk对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对真理、客观性、合理性、科学进步等观念都赋予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解释,甚至试图解构外部自然在科学知识中的决定性地位。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ssk指出了理性主义反映论认识中存在的缺撼,但是因此我们就可以用社会因素取代自然世界在认识中的核心地位,完全放弃科学的客观性基础呢?如果一个社会学家试图证明社会变量影响科学的认知内容,她就必须细心地刻划被影响的究竟是什么科学内容。正如科尔所言:“在他们的工作中,他们确实描写了社会过程如何影响科学的动作,但是他们未能证明,对于我所说的知识结果或者科学片段―它们最终被科学共同体作为真理接受并随后成为那一领域的核心知识―有一种实质性的影响。并非ssk不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某此信念的自然主义解释与知识的自然主义解释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导,后者需要一种相当的认识论与其它理性手段”,不求助于自然世界与动物本能的结合,“集体信念的可接受性”无法获得完备的说明,勿宁说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理性主义作为两种理解科学知识的视角成为互补的关系。

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论文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代替了默顿的科学社会学,并以其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知识主张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尽管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目标是要揭示科学知识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但研究进路却是多元的,先后出现了以巴恩斯、布鲁尔为代表的爱丁堡学派和以科林斯、平奇、特拉维斯为代表的巴斯学派的科学争论研究;以拉都尔、伍尔加、谢廷娜为代表的实验室研究;以马尔凯和他的约克小组为代表的文本与话语分析研究。这些都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场点,但实验室研究在这些研究场点中是较少受到批判的一种,且它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论主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实现ssk目标的重要途径。鉴于实验室研究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就其研究的基本理论策略、研究方法、主要代表人物及研究进路进行叙述并作简要评价。

科学知识社会学把实验室研究引人其研究范围并作为重要研究场点是与整个科学知识的认识转向有关的,它是传统的知识观和科学标准受到普遍的怀疑和挑战的结果。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自然界的客观描述,科学是由自然界决定的,人只是被动地反映自然;科学知识是被证明为真的命题,是客观的、标准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不带有任何主观性和直觉的成分,也与社会因素无关。而科学知识社会学则一反传统的把科学知识看作“自然之镜”的观点,认为原先被认为是纯粹的、客观合理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科学更多的是社会建构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自然在知识的产生及确定其真理性的问题上是无发言权的,正如科林斯所说的:“在科学知识的建构中,自然世界只起很小的作用或不起作用。

1962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开拓了对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其知识的社会学转向的主要含义说明,知识不再是纯粹真理的载体,而包含了许多社会的因素,对知识的研究必须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科学知识社会学承袭了库恩的社会学研究传统并对其进行激进的解读,把实验室研究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这是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目标纲领分不开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全部工作重心是说明科学知识的认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结合,说明在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无不包含着社会方面的成分。为了揭示科学知识的社会构成,打开“既成科学”的黑箱,一些人继承库恩的相对主义认识论,选择案例进行争论研究,认为知识社会学应当公平同等地对待真理与谬误、理性与非理性、成功与失败,这些对立的两方面都应当得到说明,从而认为科学知识是科学共同体谈判和妥协的结果;一些人把文本与话语作为分析单元,更多地采用了符号学、修辞学、解释学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一些人则走进实验室对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人类学方法研究,通过观察科学家做了些什么、怎么做来揭示知识的制造过程。真正能够更好地贯彻ssk社会建构论主张的正是后者,因为科学知识社会学“主要研究科学对象如何在实验室中被生产出来,而不是事实如何被保存于关于自然的科学陈述过程中”。

二、知识的实验室制造。

实验室研究是人类学方法(民族志方法)在科学社会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运用。它最早起源于人们对化学、高等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神经心理学和野生生态学的观察报告,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论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一度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的主要研究进路并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著名亚纲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斯华茨在加州大学实验室、加拿大人类学家安德森在费米实验室,最早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运用于“实验室研究”,但他们的工作没有重视实验室的常规实践,没有对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及交谈进行分析。80年代实验室研究迅猛增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人类学领域。其中,拉都尔和伍尔加、谢廷娜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他们用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研究知识哲学和知识社会学的问题,把实验室看作原始部落,对之直接观察和描述,获得丰富的资料,包括笔录、实室论文分析、实验室成员的手稿、通信、谈话、备忘录和其它由实验室科学家们提供的资料。

类历史应当看作是一套碑铭整体”。文学铭写暗示了科学实践主要是一种文学的和解释的劝服活动,科学事实是以书面陈述的形式被建构、传播和评价的。拉都尔和伍尔加认为科学家所研究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由技术人员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陈述。科学家就是要劝说论文的读者相信,他的陈述应当被接受为事实。

如何才能使陈述被接受为事实,这就需要进行争论,其“成功与否要取决于该争论场中的人数、观点和立场、作者的个性和他所属的机构,以及论文本身的风格等”。这就是说,自然事实是科学家根据实验制造出来的数据进行争论的结果,实在是争论解决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即事实是科学家进行实验和磋商的结果。

拉都尔和伍尔加非常重视环境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环境不是像过去被认为的那样与科学实践是不相干的,环境不但影响对科学事实的建构,而且整个科学就是由环境制作而成的。环境与科学实践是不可分的、一体的。环境决定着科学家的地位、生活、工作、行为及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对象、材料来源,从而决定着所生产出的产品,并且环境是不确定的,可变的,有很大的权宜性。

对实验室场点进行研究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是谢廷娜。她于1976年10月至1977年10月对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她通过日常观察、访谈、收集实验室备忘录、论文手稿和相关出版物,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谢廷娜与拉都尔和伍尔加一样,主张对实验室知识生产实践进行研究。在建构主义论题上,她认为,“它把现实的总体看成是装配而成的,现实的齐一性是异质的,现实的光滑外表包裹着一种内在结构。对建构主义者来说,不存在最初的、未加掩饰的事实”。但她更强调科学的复杂性,认为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家也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因而实验室知识的生产也具有不确定性。

在《知识的制造》这本书中,谢廷娜表述了她的经验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她把实验室比作是生产知识的工厂,认为知识是在实验室中人为地生产出来的。实验室里的一切都人工化了。实验仪器、工具是早已制造好的,实验对象也是经过精心挑选或人工培育出来的,因而产品(知识)也就无涉于自然,完全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她还认为知识的生产过程是决策负荷的,科学实践中包含着选择机制。它贯穿于整个知识生产过程和结果之中。

实验室研究从发生学视角对科学知识的生产进行分析,着重从内部探讨了科学知识形成的实践过程,实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转换。在这种转换中,科学家的主体主动性得以突显,而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约束,直观地描述客观外在世界。他们认为实验室研究场点的开辟为打开科学“黑箱”找到了一把新的钥匙。实验室研究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研究者能直接观察到科学家日常实践的微观互动过程,探究科学知识是如何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被具体地生产出来的。从而揭示了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不仅“介入”了自然界,而且也深深地“介入”了社会世界,科学知识本身是一种文化存在而不是被“发现”的自然给定。

三、评价。

科学知识社会学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建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批判传统的科学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尽管它在所有的研究场点中是较少受到批判的,但它与其它研究场点一样,面临着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其优点和不足,以便为我们找到科学的方法论提供新的思维视角。社会学家通过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科学知识的`生产是受到社会各利益团体制约的,如政府、工商界、出版界、科学基金组织、慈善机构等。这一点,对批判传统的、与社会因素无关、价值无涉、情感中立的科学观,打破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和科学霸权,有着积极的意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必定包含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种因素。如果知识的研究忽视了这些社会的组成部分,就会导致对虚妄的研究。传统的知识观把知识看作是自然的给定,这是一种祛魅的世界观。它排斥了自由、价值,崇尚物质主义、决定论、还原论及虚无主义。这种知识理性的无限扩张及对科学方法的无限信仰,导致了主体对自身历史存在的“自我遗忘”。也就是说,它失去了主体的性质。实际上,知识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性质。这就是建构论者所主张的,也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社会学家通过对实验室的考查发现,实验室“实在”是社会建构的,即实验所需要的一切都是社会建构的。这一视角的切人非常新颖,但问题是这种建构的成分有多大,实验者可以根据需要挑选仪器、对象、原料,这是一个建构过程,但被挑选出来的一切又是否是被建构的呢?即使所有的“实在”的建构性都比较强,那么,必定无疑,实验产品――知识,也是建构的,这样知识的确证无误的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因为没有了客观性,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出来的,也就不存在普遍有效的评判知识的标准,知识也就不存在了。从另一个方面讲,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建构体制,即使它们所使用的仪器、对象、材料,物理环境及人力资源都是一样的,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不相同的。按照库恩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所有的知识就不具有可比性了,那么知识不就成了谁说了都算、“怎么都行”了吗?可见建构主义者在这一点上走得太远了。

实验室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实验的不确定性,即情境和情感的制约性。这一点面临的诘难也是与知识的确证度及批判标准的普遍一致性有关。按照建构主义者的说法,所有的情境都是变化莫测的,非稳定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个人的情感因素也是变幻无常的,每个实验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偏爱行事。这样一来,没有谁能捕捉到稳定的信息,实验的结果也就不具有共相性了。这种相对主义结果恐怕建构主义者自己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论所批判和主张的本是无可非议的。诚然,科学是认知主体对自然客体的把握,作为主体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肯定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科学知识是一种文化、一种社会建制,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实施、实验结果的评价、论文的发表、观点的提出与被接受都要受到个人的主观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公正,“但是当这一切成为常识之后,是否还存在一种大写的科学,一种不依赖个人意志和特殊文化特性的不断进步的客观性的科学呢?”很显然是有的。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以及相对应的普遍理性,要求人们要采用科学的世界观和理性去认识和改造自然,要求人们寻求经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所有理性都是逻辑式的,要求人们用同一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来看待和处理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真理、理性和客观性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们,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批判力量。因此,笔者认为,客观性和社会性是科学知识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基石;但如果没有后者,科学就会使主体消失,科学就成了没有主体的科学,成了没有认识者的认识论。科学证明和科学证明的背景是不可分的。

全国科普日名言:科学知识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小编收集了全国科普日名言:关于科学知识,欢迎阅读。

6、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伽利略。

7、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

8、不去实践的科学家,就象不酿蜜的蜜蜂。

9、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

10、灿烂的科学需要美好的理想,美好的理想需要行动来实现。谚语。

14、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卢梭。

19、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0、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23、搞科学工作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行不通的。朱冼。

25、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歌德。

26、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歌德。

27、妓女和科学家是最好的两个职业。霍金。

28、科学的大胆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应该有止境。高尔基。

29、科学的敌人,不比朋友少。(土耳其)谚语。

30、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31、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布莱希特。

32、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的劳动和他们的发明的价值。巴斯德。

37、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39、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爱迪生。

41、开拓者的足迹是历史前进的起点;奋斗者的肩头是科学登高的阶梯。

45、科学不会舍弃真诚爱它的人们。季米里亚捷夫。

46、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称作科学的。普朗克。

49、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钱三强。

51、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康普顿。

53、科学的领域是广大的,人类的生命却是很短的。巴尔扎克。

54、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托尔斯泰。

56、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伽利略。

57、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杜威。

58、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巴甫洛夫。

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论文

70年代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在20世纪后期算得上引领西方学术思潮的大手笔了,只是直到世纪末,在各流派纷呈的多彩图景中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才渐入国人视野,但由于国内主流知识界先入为主地将ssk定位在了反科学思潮上,抱有一种本能的拒斥,加之解读文本的实际难度,恐怕只有少数学人愿意仔细了解他们的具体主张。包括至今硝烟未尽的这场“科学大战”,人们更热中于谈论战争的氛围,而不是争论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建构”已经被人们作为时髦语汇广而用之,但与科学的社会-文化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诸纲领相比,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建构论似乎有被国内学界“黑箱化”的倾向,也缺少适当范围的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争鸣。

那么,借用ssk的语言,ssk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场域,采用何种话语系统展开他们的理论体系的,他们所建构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与境如何,他们真正的社会学和哲学的理论抱负是什么?他们为自己的信念提供的辩护策略是什么?显然,系统回答这些问题是有相当大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ssk的研究者本身是一个边界相当模糊的群体,而且内部歧见甚大,反对者阵营也难以达成共识,形成有效合力在学理上对其进行深入批判。但是,透过霍桂桓、鲁旭东、刘华杰等国内几位有见地的学者精心设计的《知识与社会译丛》中ssk的几位先锋派人物的纲领性文本,我们有可能聚焦于ssk的相对主义纲领进行一番知识社会学的“反身性”追问。

一、ssk的智力资源:对标准观点的修正。

ssk的倡导者无疑是20世纪反叛传统之一族。与西方思潮中以考察科学为对象的其他纲领不同的显著特征是,他们是聚焦于微观的科学知识的产生和科学实践活动,对科学进行社会-文化的经验研究。ssk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们或者热衷于论证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或者致力于祛除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实践的无功利性的神秘。一些人从人类学家视野观察科学家在干什么和他们声称在干什么,强调以局外人的眼光和术语真实描述实验室生活;另一些人则关注如何从与境和“行动者网络范畴”,理解和解释科学知识的生产;一批案例分析者们试图剖析科学争论是如何面对社会-文化这一“终极法庭”的,说明科学权威和专家统治的形成如何是利益驱动的……。如果仔细检视ssk最核心的理论主张,至少可以看到,在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说明时,他们充分借重了后实证主义知识社会理论、库恩科学哲学和解释学方法几大智力资源,向传统的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科学观开战,即ssk学者声称的“对标准观点的修正”。

自18世纪启蒙理性主义诞生以来,大多数知识社会学家采纳了舍夫勒所称的“某种形式的标准科学观”,这种观点包含四项核心假定:自然界具有一致性;可以明确区分事实和理论,并且它们具有不同的认识论特征;科学观察是不带偏见的对客观事实的单纯关注;存在对科学主张做出评价的统一标准和明确规则。

在ssk学者看来,正是在这种标准科学观的引导下,传统知识社会学一直把科学知识视为具有认识论特权地位的真理体系。因此,自舍勒创立“知识社会学”起,虽然如迪尔凯姆和曼海姆等人曾将社会学理论用于科学知识的分析,但最终所获得的结论是,与文学、艺术或伦理、宗教等其他知识形态相比,科学知识是不受社会历史和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的知识。社会学可以分析客观世界解释的社会条件,也可以分析客观知识的社会影响,但不能分析科学知识自身的形式和内容,科学的结论完全是由自然界决定的,科学知识理应排除在社会学分析之外免于社会学诘难。虽然默顿学派首开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先河,但研究的也仅是一种科学体制社会学,是把科学看作在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四大基本原则指导下运行良好的社会建制,一如默顿本人所言,“科学社会学一贯和永恒的主题是科学共同体成员所信守的价值和规范的复合体”,他所关注的是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组织的规范结构,并未企图对科学知识自身进行深层剖析。

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社会和西方学术在反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浪潮冲击下,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各类文化的和理论的困境。究竟是要寻求一种普遍理论,还是站在相对主义立场上,知识社会学在所谓“认识论的两难”中终于引发了后实证主义变革。在讥讽着前辈们执著于追求纯粹的客观知识和普遍理论的幼稚的同时,一批人在大呼“理性缺场”的情境中,义无返顾地转向了与境主义和相对主义。在这种关头,社会学中能够取代缺场理性和实证主义的唯一选择,似乎就是建构一种相对主义的知识社会学,就是要把信念和权力这种非经验事实的东西提升为可以证实和证伪理论的力量。因此,在这种与境下,对于作为知识典范的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深度怀疑和批判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2.“自然之镜”的破碎与相对主义的激进解读。

瓦解传统知识社会学家所坚持的“科学是例外”这一假设之最大的外部力量,事实上是传统科学观受到了自蒯因以来的某些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的质疑,特别是经过库恩、费耶阿本德和罗蒂的阐释后,真理的与境化和多元化主张打开了科学事业通往非理性主义的大门,也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供了相对主义建构论的智力之源。在他们看来,以往建立在自然界的一致性基础上的科学知识主张都是大可怀疑的。因为,依他们之见,科学事实的陈述已被证明依赖于推测性理论假设;观察已被证明受语言框架的指导;逻辑和经验证据对科学理论的不非决定性已经蕴涵着对于科学主张判定标准的可变性;科学家信念的多样性要求科学的内容和意义将不断根据语境和社会背景重新解释。因此,正是科学标准的不确定性、科学基本主张的非决定性、科学结论对社会符号资源的依赖性这一切,说明科学的结论不仅仅受自然界影响,而更多地是社会产生的。于是,ssk的倡导者主张,长期被误导的“科学是自然之镜”的单一观念,必须接受相对主义观念的修正,而代之以科学之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甚至心理的多结构复合观念。

这种修正的观念无疑还源于对库恩理论中的相对主义哲学义蕴的激进解读。库恩关于不同共同体中科学认知标准的不同、概念意义的变迁、以及世界观差异的理论,的确为世人“提供了柔性的解释资源,使社会学家可以用极为不同的方式利用它”,尽管库恩后期一再否认他早期引入的“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概念中包含有相对主义倾向,但是“激进主义解释者看到的却正是范式和不可通约性概念中蕴涵的革命性,他们将其视作库恩思想真正的意义所在”,也因此被当作ssk相对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重要基础。何况库恩确实还曾明确指出,经验和观察材料并非科学发展过程的决定因素,一个科学家会去寻找什么证据和认真地使用它,是由他心目中的理论决定的。经验的真正功能不是检验理论,理论往往在支持它的经验事实出现之前就被人们接受了。对于已被接受的理论,人们往往注意那些能证实它的证据,而对反对它的证据却视而不见。

如果经验证据不是理论得以确立的仲裁,科学术语和科学命题的意义依赖于它们所在的整个观念系统,就难以判定任何两个理论是对立的,或者是与事实陈述不相符的。表面上看似相同的陈述,在不同的理论参考框架中可能具有不同意义,分享共同的解释框架才是科学共同体存在的基础,运用不同分析框架的科学家会去考察不同的世界,一旦共同体一致的解释框架解体,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沟通。因此,如果自然界不是科学知识的决定因素,主观框架不可避免地介入科学认知过程,实验证据和逻辑分析不能判定一种范式比另一种范式更为优越,就没有理由以一种自然信念排斥另一种自然信念,也就只有依赖社会文化的信念、共同体的协商机制和科学权威的话语权力了,于是,科学理论的选择就失去了真正的理性之维,科学知识就必然是由社会强决定的了。

虽然科学知识社会学不是在社会学体制下产生的,也不是职业科学哲学家的独创,ssk阵营中的研究者也不都是专业的社会学家,更多的是曾受过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科学哲学、科学史训练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但正是在热衷相对主义和建构论方面的“家族相似”,决定了他们相同的理论诉求,特别是他们独有的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视域和相对主义哲学倾向是构建ssk理论体系共享的智力资源。

二、ssk的方法论利器:科学解释学。

究竟何为科学知识?一直以来是大有争议的问题。从科学知识“是被经验证实了的科学结论”、“是没有认识主体的客观知识”,到“是科学文献档案中积累的知识”,直到ssk的“科学知识是可被社会接受的信念”……,体现了各路知识论者完全不同的主张。但是,科学知识是有意义的,科学知识是可理解的,这一点显然是已达成基本共识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学就是在寻求可理解的对于世界的解释模型,区别只在于这种模型是自然之镜还是理论构造或社会协商之物。ssk试图对科学知识黑箱进行双重破解的重要利器之一是解释学哲学方法。

狄尔泰最初创立解释学,并宣称“我们解释自然,我们理解精神”时,原本是要区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独特性,将解释当作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随后,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在解释学内部的争论,推进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相互渗透;当海德格尔声称解释学从认识论转向本体论后,解释已不单纯是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成为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变成实际存在的事实的自我解释了。而伽达默尔倡导的“作为理论和实践双重任务的解释学”在于重新恢复亚里士多德倡导的,与纯粹科学技术理性相区别的“实践智慧”。ssk的理论家们显然深得解释学一路发展所提供的思想精髓,而且在不同与境中采取不同取向加以灵活运用,他们相信,运用解释学说明科学知识是得出社会建构论的一条有效途径。

解释学主张的与境关联和所宣称的重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的功能,恰是ssk引入社会向度解构科学知识所必需的,与境主义解释学的一种立场就是强调解释的情境关联,强调任何特定的文本都是认识主体在具体的历史社会境遇中通过语言形式完成的。同时解释学也强调,由于不同社会背景中的社会行动者本身不可避免地是负荷意向性的,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就是认识主体重建知识及其内在意向的过程,就是重建意义图景的过程。只有经过这种意义重建的过程,知识所提供的语义图景、行动者内在的意向与认识主体的价值趋向才能相统一,而在共同体中这种重建的意义又是主体间可通达的。于是,依照扩张到科学知识领域的解释学,对科学世界作内在意义的解释也如同对其他人文社会世界意义进行解释,就不需要任何先验的假定了。

既然不存在制约人类理性活动的普遍的合理性标准,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的评价标准是以共享的文化的合理性为基础的,那么,我们关于世界的图景就不是从世界产生的,而是我们强加给世界的。既然信念不可能超越环境和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又会随时间和地域有所变化,就没有任何一种信念是唯一合理的或是唯一真理,ssk把这一点称为“自然信念的多样性”。马尔凯和卡林诺尔-塞蒂纳具体分析了描述自然图景的科学家话语和文本对情境的依赖。在他们看来,对同一事件,不仅不同科学家的说明不一样,即使同一科学家的话语也会因不同语境有所改变,甚至还会由分析者的介入而发生变化。ssk的任务就是说明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的解释实践,并表明这些解释程序如何随社会情境而变化,以及科学家对行动和信念的说明如何是社会产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就是要搞清楚,在什么意义和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有理由地说,科学知识是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的。”

三、ssk的辩护策略:关注科学实践的经验主义。

在ssk的相对主义社会建构论的理论阐述和社会实践中,随处可见他们所采取的行动方略大抵是:以经验替代理性;以具体场景的现实深描取代普适的典范模型;以针对个案的解释学取缔对认知真理的单方诉求;以共识和文化信念阻断对自然界客观性的通达。因为他们坚信,通过历史案例的考察、通过科学争论的研究、通过实验室生活透视,以及通过科学话语的分析,可以准确地将科学实践和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一一呈现出来,而这种呈现本身就是支持相对主义建构论假说,而不支持理性主义实在论假说的有力证据。但是,另一方面,在许多场合,他们又声称自己的基本主张是科学事业的一部分,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术语,以客观的、理性的姿态理解科学活动的努力,强调ssk的工作也具有标准科学的可重复性、主体间性和客观性,只是其文化目标是为了沟通“两种文化”而已。依我们之见,要深入分析ssk的理论脉络及其有内在逻辑缺陷的辩护策略,就必须将ssk的知识社会学抱负和他们的认识论哲学抱负区分开来。

首先,ssk引入社会学纬度说明科学知识,其不同于哲学家之处在于把一种建构论与经验主义联系起来,不把“证据的不完全决定性”、“观察渗透理论”等问题当作纯哲学争论,而是倡导一种自然主义手法,试图通过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描述,来代替先验的理性思辩,去揭示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希望以经验社会学进路取代抽象哲学的进路。而另一方面,从哲学角度讲,与其说ssk采取的是一种方法论的相对主义和经验相对主义,不如说,是通过建立相对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反驳传统的认识论,其真正的哲学旨趣或抱负是企图张扬一种集体主义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他们认为,深入考察科学实践对于理解科学知识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知识本质不能简单地通过对孤立个体的行为和信念进行哲学的或心理学的分析来确立,还需要用社会学的分析来考虑他们的集体劳动和表现。而且他们相信,以自然主义视角将科学实践看作一种文化形态,将推进从认识论角度对科学共同体的体制性规范的探讨,而这显然是关于学院科学的强势社会学几乎不曾涉及的。

如果ssk学者采取第一种意义的相对主义,不会引起主流科学哲学家那么强烈的非议,关键是第三种义蕴的相对主义确实对人们一直以来秉持的标准立场提出了巨大挑战,也是引起90年代科学大战中某些科学家对ssk激烈批判的根源所在。仔细解读ssk先锋派人物的经典文本不难看出,ssk在其理论和元理论的不同系统中事实上对三种义蕴的相对主义采取了不同的辩护策略,即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理论说明时,坚持一种经验主义(自然主义)策略,在寻求“科学知识社会学何以可能”的哲学基础时,除了某种激进的工具主义策略外,还采取了一种诉诸自然理性的辩护策略。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ssk的社会学辩护策略和哲学辩护策略。

2.经验主义的社会学辩护策略。

首先,必须明确,布鲁尔和他的追随者最初的理论实践并不是要建立一种替代理性主义的相对主义知识哲学,而是以一种微观经验研究进路,把一种相对主义的知识哲学转化成一门经验主义的知识社会学。在他们看来,相对主义不是与理性主义或实在论相对立的,而是一种避免实证论偏见的方法论策略。他们自己也声称,相对主义强纲领所主张的因果性、公正性、对称性、反身性等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上是ssk得以建立的方法论原则。巴恩斯和布鲁尔特别强调,这种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在于揭示,“所有的信念、就其可信性原因来讲完全都是等价的。这并不是说,所有信念都是同样真实或同样虚假的,而是无论其真假与否,他们的可信性的事实都同样应当使视为有疑问的。我们准备辩护的观点是,所有信念的影响应毫无例外地要求经验研究,必须通过找出信念可信性的特殊的、局部的原因来加以说明。”

ssk之前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已经告诉人们,“科学观察是负载理论的,”ssk的研究者则是要更一般地通过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手法揭示,科学知识如同其他知识一样是负载利益、负载文化、负载实践、负载情境的。诺尔-塞蒂纳和拉图尔正是从经验主义和与境主义出发,对于处于科学核心地带的实验室进行经验研究,揭示出了实验室生活如何集中体现了现代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特征。这种建构,一方面是实验室中知识的建构,一方面是科学文本的社会建构。《制造知识》和《实验室生活》正是对于ssk方法论相对主义策略的具体实施。巴恩斯在《局外人看科学》中也指出,在高度专业化的现代社会,当今科学中已经确立的关于科学的观念,大多是从科学家报告的情境中,并以这些情境为基础塑造的。常规科学并不总是诉诸直接的观察这一终极法庭的,而是诉诸从属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科学专业中的科学权威,甚至是由专家统治的社会裁定的。

而最重要的是,ssk反复强调,相对主义在经验上是有效的,它既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经验研究的结果,同时又是通过经验证据的支持而获得其合理性的。

3.追求自然理性的哲学辩护策略。

依照传统理性主义的主张,是应当区分“理性模型和社会模型”的,但布鲁尔认为,存在一种自然理性的理论,使自然主义的社会模型并不与理性模型冲突。为了获得哲学上的立论基础,也为了将其理论纳入科学的一部分,除了某种经验主义和工具主义策略外,ssk还采取了一种诉诸自然理性的哲学辩护策略。尽管ssk始终关注的是科学知识的社会文化的因果关联,强调的是非理性因素对科学知识建构的介入。但其领袖人物却反复辩解说,“相对主义的对立面不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而是绝对主义。”“总的来说,科学和常识一样,是诉诸因果关系的,理论性的,价值中立的,时常还是还原论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经验主义的,而且归根结底是唯物主义的,这意味着它是与目的论、拟人论以及超验的东西是对立的。”布鲁尔、巴恩斯和亨利合著了《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分析》一书,提出了一种有限主义理论为ssk的相对主义纲领辩护,在我们看来,这一次的辩护显然采取了一种借重理性的策略。他们认为,“人们能够把科学知识社会学当作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因为它包含了可以运用于它自身的科学方法”。

ssk认为,虽然“知识”的含义是指“已被接受的信念”,而不是指“正确的信念”。但知识所“分享”的东西确实存在,只是这种分享并不是柏拉图分享“理念”意义上的分享。存在于知识“之外”的东西,比知识更加伟大的东西,使知识得以存在的东西,正是社会本身。“如果我们极其珍视的那些科学成就不具有社会制度的特征,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像它们实际存在的那样而存在。”

实际上,在ssk那里,解释学的与境理解并不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对立面,为了摆脱认识论两难,他们反对断然的二分:要么接受永恒的非历史的合理性标准(纯粹的客观主义),要么接受随意的社会标准和实践(绝对的相对主义),而他们企图寻求第三种道路,或称第三种替代物。在我们看来,是在寻找另一种理性,这种理性实际上相当于他们宣称的“植根于科学实践的自然理性”。实际上,伽达默尔倡导的“作为理论和实践的解释学”的核心观念也贯彻着类似的信念:主观性和情境在现实中创造了人们所拥有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在科学研究中这些规范是具有主体间性的。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方法中,普遍性和祛个人的规范都是可能的。”这种规范恰是ssk所寻求的集体主义的认识论的客观基础。但是,同样可以断定的是,ssk的自然理性并非真正意义的伽达默尔式的实践理性,以这种自然理性为ssk作哲学辩护也不免牵强。

科学知识社会学各派人物在放弃了基于科学真理的实证主义,放弃了基于数学和逻辑分析的理性之梦之后,其中的大多数仍然还是想把理性当作最后的希望,把科学进步当作现实的可能。只是他们一方面不无遗憾地看着非理性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无孔不入,一方面仍然试图理性地展示非理性是如何在科学的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运作,又是如何产生各种科学成果的。实际上,他们是在理性和相对主义的冲突中寻求一种深植于科学实践的理性,希望采取一种第三条路线为无法否认的非个人化的科学知识作主观框架介入的与境解释,并未完全排斥对科学客观性的合理性辩护,而且在辩护中不可避免地要诉诸某种理性的力量,这恐怕也是当今整个西方思想界,特别是知识论不能摆脱的一种理论境遇。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ssk虽然更加关注了科学实践的社会纬度,扩展了相对主义知识论的意含,但这种相对主义建构论的最大危机显然是对于科学规范性和科学统一性的破坏,也无法内在一致地解释自17世纪以来,科学的社会建制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尽管ssk对我们的标准观念发起了挑战,而且许多论断未免武断激进,甚至在ssk的经典表述中会看到“自然界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的荒谬说法,然而,不容否认的事实是,ssk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阈,使我们探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科学知识的合法性时,不再无视社会情境的作用和科学共同体的集体认知过程,这是后学院科学社会运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ssk相对主义强纲领的提出,有其不同的社会学抱负和哲学抱负,而且是与20世纪后半期整个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和学术背景密切关联的,我们仅仅用传统科学哲学的观念对其社会学分析进行批判,的确有一定的局限。合理的做法是,将它放在20世纪后半期整个西方社会的学术文化与境中审视其具体的理论主张及其渊源。同时认识到,任何主张的辩护策略是与理论体系密不可分的,仔细剖析理论主张和辩护证据才能获得对于一种理论的完整理解。《知识与社会译丛》至少提供了我们深入了解ssk基本主张和辩护策略的纲领性文本,使我们可以从中发掘ssk学者最初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与境和场景,并达到对于这一理论内核的深层透视,也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学理上的批判。

参考文献:

1.大卫布鲁尔著,艾彦译,《知识和社会意象》,东方出版社,。

2.巴里巴恩斯著,鲁旭东译,《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东方出版社,20。

3.巴里巴恩斯著,鲁旭东译,《局外人看科学》,东方出版社,年。

4.迈克尔马尔凯著,林聚任等译,《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东方出版社,2001年。

5.和卡林诺尔-谢蒂纳著,王善博等译,《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东方出版社,2001年。

6.大卫布鲁尔、巴里巴恩斯,《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合理性》,《哲学译丛》,-1。

7.史蒂芬科尔著,林建成、王毅译,《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8.史蒂文夏平著,赵万里译,《真理的社会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9.哈里科林斯,特雷弗平奇著,潘非、何永刚译,《人人应知的科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10.哈里科林斯,特雷弗平奇著,周亮、李玉琴译,《人人应知的技术》,江苏人民出版社,20。

11.约翰齐曼著,曾国屏等译,《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

12.诺里塔克瑞杰著,蔡仲译,《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话暴光》,南京大学出版社,。

13.杰夫瑞c.亚历山大著,张旅平译,《世纪末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

14.赵万里著,《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年。

15.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

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论文

摘要:《沉思录》是两千年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对人生进行的深刻哲学思考,通过认真学习和拜读此书,有以下诸多感悟:他告诫在喧哗都市中整日忙碌的人们,要有闲暇时间反省自我,不断学习历练人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减少欲望淡泊名利;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坚持“理性”的人生观,遵从“本性”地生活。这些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人生思考。

古罗马卓越的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公元121―180年),是一位骑在马背上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勤于政事,是古罗马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他的伟大也许不在于他的战功,不在于他的励精图治,而在于他留给后人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一本二千余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震撼人心的书:《沉思录》。

这本《沉思录》是一个身居高位者,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主要探讨什么是善,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这是一本很难读的哲学著作,但是一本可以安顿灵魂的书,更是一本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纯净和高贵的哲学自省书。书中凝聚着作者思想的结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它以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至今仍给我们带来许多教益与启迪。

一、自我反省,历练人生。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喧哗的都市中,整日忙忙碌碌内心深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东西,终日在乎名利得失,活的很累,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反省自己。在《沉思录》中,作者这样告诫自己:“生活中总要有一点闲暇。”[1]83在这闲暇中让我们浮躁的内心回归到平静,对自己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责任良知、行为习惯等方面多做反省,看自己的这些作为人的必要元素是否套上了无形的和有形的枷锁,是否以一颗平常的心看待人生。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此阶段要做的事和特定的人生轨迹。每走过一段路,回头看一看,做些适时的反思,能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且不可一味低头盲目地向前走。要常用正确的思想方法,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的同时,还要和其他优秀的人进行横向比较对照,即所谓的“见贤思齐”。通过比较,在感受进步的同时,从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寻求改进之道,找准努力方向自我提升。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应时刻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应当坚定地站立,准备着对付突如其来的进攻。”[2]112在不进则退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要通过持续地学习,想方设法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磨砺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和改进;只有在不断地反省中才能历练完美的人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宁静中,淡泊名利。

中国圣者们自古重视“静”的作用: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孔子曰:“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静”奥勒留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通过考虑它们,他马上进入了完全的宁静。我坚持认为: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3]36-37。

人之一世,颇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我们不禁要自问:痛苦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呢?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不属于痛苦的东西当做痛苦,把原本该属于快乐的看得很平淡。撇开外在的灾难和内在的疾病带来的不说,奥勒留认为人生的痛苦是自身的“不满”造成的,进而可以归纳出造成“不满”的缘由:“是对人们的邪恶不满吗?”,“也许你是不满于从宇宙中分配给你的东西”,“也许是对于所谓名声的愿望将要折磨你”,“也许是肉体的苦恼抓住了你。”……[3]37人生中的大多数人,抱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抱怨着我们的生活太沉重了,生活的重负如同一块巨石压身,常会觉得身心疲惫喘不过气来。于是,便时常为生活的重负而苦恼,并时常有一种摆脱的欲望。我们该如何减轻心的重负,保护这颗脆弱的心灵?如何做到心灵的“宁静”?奥勒留嘱咐我们,不要执着倏忽不定的外物世界,不要执着于身外的名与利,不要活在外力的迫使下;而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按照社会理性的要求活动,放弃那些只对作为动物存在的人有用的东西。我们的苦恼更多的是迷失于外在的纷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宋・苏轼《满庭芳》)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既然不能改变现实情况,就改变对现实情况的心境和态度。超越名利,把一切烦恼抛于脑后,保持自己心灵一方宁静的净土,泰然自若地生活。

三、珍惜眼前,把握现在。

面对生与死要顺其自然。死亡,是很多人所畏惧的,提及它总会心怀恐惧,无法安宁。但我认为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这样一个羞愧: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4]83。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认识它?马可・奥勒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死亡是感官印象的中止、是欲望系列的中断,是思想的散漫运动的停息,是对肉体服务的结束。”[4]82死亡与生殖一样,都是宇宙的自然行为,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是善的。人所拥有的只是现在,无论是长寿的人,还是濒临死亡的人都一样,他们失去的只是现在。

的确,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真实的,它直接与生命等同,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拥有的。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也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正如奥勒留所说:“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5]20这就是让我们对过去已发生的事情不必过多地悔恨,对将来未发生的事情不必过多地焦虑,我们只需做的,也是应该做的是理性地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把握好现在才是重要的。

四、本性生活,理性思考。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场的竞争,面对世事的烦恼,你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按照理性生活,进行反思自我调节,能够保持内心和谐,达到宁静状态。对于社会中差异巨大的不同个体来说,要想做到“理性”地面对人生可能会存在着很多困难。因此,马可・奥勒留在反复强调“理性”原则的同时,又鲜明地指出“本性”的重要性:记住做一个好人是你的义务,无论人的本性要求什么,做所要求的事而不要搁置;说你看来是最恰当的话,只要是以一种好的气质、以谦虚和毫不虚伪的态度说出来[1]120。如果一个人既坚持“理性”的人生观,又在“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遵从本性”地生活,他就拥有了某种独立的力量:“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没有任何违反宇宙理智本性的事情对你发生。”[4]93而这种“力量”,或许就是能引领我们正确地在人生之路上前行的钥匙。

“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仍然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6]5我们要怀着宽恕之心、仁爱之情,友善待人,做人以品为先。好的人品,不是建立在权力、职位之上,而是在高尚的精神境界中产生。你可能不是身居高官要职,你可能也不是亿万富翁,你也可能不是什么社会名流;但平凡中的你仍旧可以成为高尚的人,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你仍旧可以干出辉煌的业绩,为社会更加和谐安定贡献一份一己之力。只有我们自身行动高贵了,动机纯正了,人品高尚了,才能摒弃外表让人眼花缭乱的光耀和浮华,多为他人办一些实事和好事。

通过认真拜读《沉思录》,聆听着这位伟大哲人思想的教诲,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人生智慧与精神鼓舞。在今天物化的社会里,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时常反省自己的高度,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马可・奥勒留给我们灵魂的洗礼,时刻历练心态,历练人生。书中意蕴人生的真谛远远不限于哲学家的著作,而是植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指导我们以开放的心态观察世界,向身边的人学习,在生活中“沉思”,才能读懂社会和人生的这本“大书”。

参考文献:

[1]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8[m].梁实秋,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7[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4[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6[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2[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马可・奥勒留.沉思录:译者前言[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科学知识植物科普

植物有许多医学用途,可以用于缓解病症、调节生理功能和治疗疾病,如植物中的化合物可以用作抗菌剂、抗氧化剂和治疗癌症的药物等。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科学知识植物科普,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在庞大的植物世界中有一个特殊的类群,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自己捕食昆虫。由于植物本身是无法移动的,所以它们将自己的叶或花变得千奇百怪,巧妙地设下各种“陷阱”。可能你已经猜到了,它们便是食虫植物。

植物也会设置“陷阱”

食虫植物属于自养型植物,因为它们能够自己设置“陷阱”,通过捕食昆虫或节肢动物来获取生长的养料。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30种以上的食虫植物,另外还有超过300种植物具有捕虫功能,但无法将捕捉到的虫子消化掉。某些食虫植物能够捕食小型的爬行动物或哺乳动物,所以食虫植物又可以被叫做食肉植物。

食虫植物的外表看起来和其他植物没有太大的不同,根、茎、叶和花都很正常。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设置“陷阱”来捕食昆虫的呢?原来,食虫植物都有自己的“捕虫器”——它是植物叶的“变态”,形式也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的。“捕虫器”能够分泌一种粘液,只要昆虫一碰上,就很难逃脱了。而且,粘液里还含有强烈的麻醉剂,能够让昆虫全身麻醉,无法动弹。当昆虫被捕捉之后,捕虫器内的腺体还会分泌出一种消化液,它能够消化昆虫的身体,从而将昆虫“吃掉”。

英国植物学家艾得里安·斯莱克在自己的著作《食肉植物》中写道:“这些植物的叶子看上去千奇百怪,有的像小口袋,有的像小瓶子,还有的'像蚌壳,还有一些食肉植物的叶子上长满了腺毛,能够分泌出粘液来捕捉蚊蝇这样的小虫,或者蜻蜓那样的大昆虫……”

可见,有的植物能够自己设置“陷阱”,然后通过守株待兔的方式捕获自己的“猎物”。

有的植物爱“吃肉”

许多植物学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而且在这方面达成了共识——他们在对食肉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食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比较贫瘠。由于受到雨水的冲刷,或者风沙的侵袭,它们生活的地方缺少矿物质,土壤中所含的氮素养料也是微乎其微,而植物生长最离不开的便是氮素。十分有趣的是,土壤中缺乏氮,可是地面之上却有取之不尽的“氮素养料”,它们便是各种小昆虫,因为这些小昆虫的体内含有丰富的氮。

在这样特殊的生长环境中,食肉植物才渐渐养成了爱“吃肉”的习惯。我们可以说这是植物进化的必然性选择,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体现。

灵敏的捕蝇草。

只要一说到食肉植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捕蝇草。它的叶片看起来十分独特,在靠近茎的部分和普通的叶子没有两样,可是到了叶端就变得肥厚起来,中间还长出一条线,将叶片一分为二,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半开半闭的绿色蚌壳。

平时,捕蝇草将自己的古怪叶片铺在地面上,可以看到叶片上面还有几根尖尖的感应毛,叶片的边缘还长着许多锋利的齿牙。捕蝇草的叶片可以随意打开或关闭,长在叶片上的感应毛非常灵敏,只要一有昆虫触动它,它就会发出信号,让两片叶子立刻合拢,而叶片边缘的齿牙也会相互交错咬合,让猎物无法轻易逃脱。

植物学家在对捕蝇草进行观察时发现,只有当猎物触到了感应毛,而且使感应毛被碰压弯曲时,捕蝇草的两片叶子才会迅速合拢。于是,植物学家做出大胆的假设,捕蝇草的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是感应毛发出了某种信号给叶片内部的运动细胞,才能够使叶片做出那样迅速的反应,就像人类神经中的电脉冲一样。

医学上把那些大脑受伤后完全失去知觉的病人称为“植物人”。那么,植物到底有没有感觉呢?美国科学家曾进行过一次实验,他们在一盆仙人掌前安排了几个人进行“搏斗”。结果,他们发现,连接在仙人掌上的电流测试仪居然测出了整个过程的电波曲线图!这是因为,植物在目击“搏斗”过程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愤怒”反应,这种反应会在电波曲线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知识小扩充: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密林中生长着一种树,人们称它为“痒痒树:。这种树看上去与普通的树没什么区别,但是当人们用手抚摸或抓挠树皮时,树枝就会左右摆动起来,就好像怕痒痒似的。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不会像人或动物那样用它肺呼吸。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一样会利用氧气和葡萄糖来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叫做呼吸。除了呼吸植物细胞会进行一种光合作用——这是植物智造自己食物的一种方式。与呼吸相反,二氧化碳、水和阳光(能量)被转换成氧气和葡萄糖。

呼吸作用:氧气+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能量(阳光)氧+葡萄糖。

植物一直都在呼吸,但只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白天,植物生产的氧气比他们消耗的多——这就是为什么植物是如此重要,我们和其他动物的生存都需要氧气。

氧气和二氧化碳会通过植物中的孔(气孔)扩散。当植物被淹没在水里时,氧气或二氧化碳释放的气泡被困在水里,它们会暂时附着在树叶或花瓣上。因为这些气体比水轻,如果你轻轻摇动这些植物,气泡会迅速上升到水的表面并破裂啦!这个过程就类似于你在水下呼出一口气。

植物小知识-眼镜蛇瓶子草。

眼镜蛇瓶子草。

科属:瓶子草科眼镜蛇瓶子草属。

分布情况。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与奥勒冈州。

形态特征。

眼镜蛇瓶子草为丛生多年生草本。其茎常沿地表匍匐分支生长,匍匐茎长20至80厘米。匍匐茎又可发育为独立植株。眼镜蛇瓶子草的根呈棕色,长10至25厘米。

眼镜蛇瓶子草的叶片具两型。叶片呈莲座状分布,每个成年生长点由3至14片叶组成。种苗在2至3年内叶片均为简单的筒状,末端渐尖。幼叶一般长1至3厘米,呈红绿色至红色。之后,眼镜蛇瓶子草的叶片转变的成熟状态。成熟叶片已具捕虫功能,长20至80厘米,中空,其中下部为管状,上部为球状并向前膨大。叶前隆处底部有一个10至20毫米的空洞,为叶片的唯一开口。瓶口边缘内弯,形成类似龙虾笼笼口的形状。瓶口链接着一个二叉的鱼尾状附属物。附属物背侧及瓶口周围存在蜜腺。叶片球状部及管状部上端表面具大量不规则的半透明白色斑纹。叶球状部分内表面无毛,光滑具蜡质。管状部分下三分之一内表面具下向毛,长2至8毫米。

每个眼镜蛇瓶子草的成熟植株在春天只会产生一朵花。萼片为黄绿色,披针形,长3至5厘米。花瓣呈暗红色至紫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至3厘米,无毛,具横向脉。子房位于花朵中心,绿色,5室,长1至2厘米。柱头星形,由子房末端伸出。雄蕊15至25枚,分布于子房基部周围。花药长2至3毫米,长圆形,黄色。花茎长25至90厘米,通常比成熟的叶片高10至25厘米。花期4月至6月。花开后1至2天,柱头可接受花粉,而花粉亦开始飘散花粉。6至10天后,花瓣和雄蕊萎蔫脱落。雌蕊若授粉成功则继续膨大,并在8至14周后形成长3至4厘米的种荚。种荚顶裂,内含40至300枚长1至3毫米的浅棕色种子。种子表面具不规则的突刺。

植物学史。

1841年,植物学家j·d·布拉肯里奇(j.d.brackenridge)在一次对西部偏远地区的考察中于加利福尼亚州沙斯塔山发现了眼镜蛇瓶子草。

1853年,约翰·托里(johntorrey)描述了眼镜蛇瓶子草属,并以威廉·达林顿的名字命名了该属。

种植方法。

栽培基质:泥炭、水苔、珍珠岩、沙等。

环境湿度:50%。

原产地:美国。

眼镜蛇瓶子草是较难栽培的食虫植物之一。其需要较高的日间温度及较低的夜间温度。其原生地为终年有冰凉山泉流入的沼泽或河岸,根部能一直保持较低的温度。所以在栽培最佳的模拟方法即是以冷凉的纯净水培养。天气炎热时可将冰块放于土壤表面降温。在高湿度、温暖的环境下,可以给予植株充足日照;若湿度低或变化幅度大,则需稍微遮荫。

眼镜蛇瓶子草从种苗开始种植是非常困难且缓慢的,所以通常在晚冬或春季以其匍匐茎繁殖。通常在春分至晚春时,匍匐茎节间上会长出许多小牙。将匍匐茎剪成数段,每段带一些根。再将这些茎段放在凉爽潮湿的碎水苔上,保持明亮高湿的环境。数周后即可见到芽发育。

与其他生长于温带地区的食虫植物一样,眼镜蛇瓶子草需要在冬季休眠才能长期存活。植株在冬季会停止生长3至5个月。直到邻近春天,成熟植株会长出单一朵花,并于数周后长出数个大型的捕虫瓶。整个夏季其都会不断长出捕虫瓶,但其尺寸都远小于春季的捕虫瓶。

许多栽培者都已成功栽培了眼镜蛇瓶子草,并发现了三个变型:全绿、全红、红绿。野生的眼镜蛇瓶子草,在一般强度的日照下为全绿,强光下则呈现红绿色。

浇水需使用矿物质含量低的水(如雨水、纯净水等);耐冷怕热,尤其是根部要保持冰凉,日夜要有较大的温差;喜欢强光,在温度不至于过高的情况下,可接受阳光的照射,植株顶部会呈现红色的网纹,非常的漂亮;如需施肥可按指示浓度的1/5以上喷施。

捕虫机制。

眼镜蛇瓶子草的鱼尾状附属物背侧会分泌大量糖蜜,并散发出强烈的气味。黄蜂及苍蝇等昆虫会被这种气味吸引至瓶口。顺着蜜腺爬行的昆虫可能被引入捕虫瓶内,而捕虫瓶内透光的斑纹又会迷惑昆虫,使其将这些斑纹误认为出口而被困在捕虫瓶内。由于捕虫瓶蜡质的顶部及带下向毛的中下部,昆虫会逐渐落入捕虫瓶基部的消化液内。之后,其尸体被消化,植株即可从中吸收分解出来的营养物。与此捕虫机制类似的物种还有鹦鹉瓶子草(sarraceniapsittacina)、小瓶子草(sarraceniaminor)、克洛斯猪笼草(nepenthesklossii)及马兜铃猪笼草(n.aristolochioides)。

眼镜蛇瓶子草是美洲的三种瓶子草植物之一。其捕虫瓶并不搜集雨水,而是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再分泌于捕虫瓶内。人们曾认为眼镜蛇瓶子草的捕虫瓶不会分泌消化酶,而必需依靠共生菌及原生动物将猎物分解为可吸收的养分。但后来的研究表明,眼镜蛇瓶子草至少能分泌一种蛋白水解酶来消化猎物。捕虫瓶内壁细胞从消化液中吸收养分与根系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是类似的。但眼镜蛇瓶子草与一些动物及微生物之间仍存在着密切的互利互惠关系。

价值。

瓶子草是一种相对体形较大气质高雅的食虫植物,叶子成瓶状直立或侧卧,大多颜色鲜艳有绚丽的斑点或网纹,形态和猪笼草的笼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诱的昆虫失足掉落瓶中,瓶内的消化液会把昆虫消化吸收。

浇水常识。

给植物浇水不在勤,而在透。最忌讳浇水时只淋湿表面一层土或者水流如注,猛浇猛灌。应该用细流一点一点浇灌,直到把整盆土浇透,有水从盆底流出为止。

春天宜午后浇;夏天宜早晚浇;秋天宜少浇;冬天根据盆土的干湿,几天浇一次为宜。浇花水一般要困一天后再用。

小贴士:困水是指借助于空气的流通和阳光的照射,使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和化学物质挥发,同时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使自来水变为适宜饲养水生动物的水。

浇花小诀窍。

__残茶浇花。

残茶用来浇花,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能给植物增添氮等养料。但要定期的浇,不能频繁地浇。

__变质奶浇花。

牛奶变质后,加水用来浇花,有益于花儿的生长,但水的比例要多些。未发酵的牛奶不宜浇花,会导致烂根。

__凉开水浇花。

能使花木叶茂花艳,并能促使其早开花。若用来浇文竹,可使其枝叶横向发展,矮生密生。

__温水浇花。

冬季天冷水凉,用温水浇花为宜。最好将水放置在室内,待其同温室相近时再浇。

__淘米水浇花。

经常用淘米水浇米兰等花卉,可使其枝叶茂盛,花色鲜艳。

土壤的选择。

这就需要选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土,根据花卉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按比例混合而成,满足不同花卉生长的需要。一般花草的培养土比例为:腐叶土3份、园土5份、河沙2份。木本类的培养土的比例为: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河沙2份。

自制腐叶土。

腐叶土是培养盆花常用的材料。有条件的可到山间林下直接挖取腐叶土。自制腐叶土的'方法是:秋天收集阔叶或针叶树的落叶、杂草等物,堆入长方形坑内。堆制时先放入一层树叶,再放一层园土,反复堆放数层后,再浇灌少量污水,最后在顶部盖上约10厘米厚的园土。来年暮春和盛夏各打开一次,翻动并捣碎堆积物,再按原样堆好。深秋即可挖出,进一步捣碎后过筛后使用。如果没有精力和时间制作,就只能直接到花市上购买了。

追肥的讲究。

施肥时要注意:

1.施肥时要根据花卉的种类有所区分。如观叶为主的花卉,偏重于施氮肥;观花的花卉,在开花期需要施适量的完全肥料,才能使花开得多而艳丽。

2.施肥要注意季节。冬季植物生长缓慢,一般不施肥;春秋季正值花卉生长旺期,需要较多肥料,应适当多追肥;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又是花卉生长旺期,所施的肥浓度要小,次数可多些。

3.施用有机肥料时,一定要充分腐熟,不可用生肥。另外,忌施浓肥,忌肥料直接与植物根部接触。栽花时盆底施基肥,要在肥上加一层土,然后再将花载入盆中。

自制花肥5法。

__啤酒肥料。

用水和啤酒按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喷洒叶片,能收到根外施肥的效果。

__碎蛋壳肥。

将蛋壳压碎埋入花盆中,是很好的肥料,可以使盆花叶繁花艳。

__煮熟少量黄豆待用。

每盆花穿3个穴,放入熟黄豆3~5粒,深2~3厘米,不伤花根,并覆土如常。

__将平日废弃的猪骨、鱼骨等捶碎,施放盆底或盆面。

__雨水和鱼缸里的废水,含有一定的氮、磷、钾,适量使用会起到促进花木生长的作用。

出差、外出时的花卉护理。

如果要长期出差或者长时间外出,一定要事先准备好对室内植物的养护工作,保证这些植物不会干枯、生病致死。

养护贴士。

__植物浇透水后,把花盆放在背阴无风的地方,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__浇完水后,可以在盆土表面铺一层湿青苔或盖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水分。

__在花盆旁放一盆水将一条厚布带,一端浸在水盆里,一端压在花盆底部排水孔下面。厚布中的水分可以慢慢释放出来,滋润盆土。

__在植物上方悬挂一个塑料袋,里面装入适量的水,在袋的下方用细针扎几个小孔,这样,水就会以小水滴的形式慢慢滴下来,滋润盆内的植物。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不过要注意把塑料袋系牢,以免掉下来。

相关范文推荐
  • 10-27 实用文明礼仪在校园演讲稿(通用18篇)
    文明礼仪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搭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 10-27 最新未婚同居协议书范文(18篇)
    合同协议涉及到诸多细节和条款,需经过双方充分协商和确认。合同协议范文中包含了常见的商业合作、租赁、销售等场景下的合同样本。男方:,年月日出生,族,身份证号。
  • 10-27 实用美国青训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验和感受的总结和归纳,是我们成长路上重要的一笔财富。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美国历史作为一个极
  • 10-27 优秀文明祭祀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发展轨迹的一个总结和呈现,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10-27 2023年财务出纳下一年工作计划范文(16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
  • 10-27 最新教师个人述职报告(通用17篇)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述职报告是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是一些精选的高质量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领导:您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时常做工
  • 10-27 最优建材销售总结报告大全(18篇)
    报告范文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某个事件、问题或主题的重要细节和背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样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销售,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从商品或服务到货币的
  • 10-27 优秀银行柜员工作总结(通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自己工作的一个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找到不足并进行改进。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将展示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优秀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
  • 10-27 优质农村信用社员工个人总结(通用19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个人总结,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
  • 10-27 专业制作环保酵素的体会(汇总23篇)
    节约资源是环保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这些环保团体和组织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多贡献,值得我们学习。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