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优质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教案范文(13篇)

优质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教案范文(13篇)

时间:2023-11-01 18:32:06 作者:笔舞优质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教案范文(13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设计教学课程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练习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

8-2-3=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说计算5+3+2和10-5-3时分别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

二、新课引入。

在复习题后面的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10-5+3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要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4+3。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4+3的后面加写-2,把算式写完整。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在减2?

(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说说算是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混报交流讨论,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4+3-2中表明的计算顺序依次表示出这两部分。

教师:第2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2、学习例2:

(1)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后,又飞来了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是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教师在配合学生的叙述板书。

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第2步是那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的得数2和3相加。

(3)引导学生总结夹剪混合计算的计算过程,谁能说说他们的计算顺序。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巩固练习。

完成67页做一做的练习。

(1)小鸭子戏水,水潭里有6只小鸭,又来了3只。然后又走了4只.(2)让学生根据鸭子来去的的过程把算式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3)让学生结合鸭子来去的过程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计算:5-2+3=。

8-7+8=。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顺序和第2步分别是几加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完成练习十五的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利用日常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用有序的思维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思考的过程。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掌握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口算卡,实物投影等。

一、导入

谈话:还记得前几天大猴和小猴采桃子的情景吗?那些桃子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探究新知

1、课件显示例题情境。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几个已知条件,你能按顺序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共42个 吃了3天 每天吃9个)

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板书:还剩多少个?)

2、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a“ 还剩多少个?”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b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么算?想好了自己列式计算,想不出来的可以与同桌商量。

c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

3、指名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怎么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板书答句)

1、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第一步先算3天吃了多少个的?同桌交流。

班内交流:

(1) 根据吃了3天,每天吃9个,能够算出3天吃了多少个。(从已知条件想起的。)

(2) 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的个数和吃了的个数,吃了的个数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关键是想出先算什么,下一步就容易了。

三、应用

1、出示教学“试一试”题目,学生自己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四、巩固练习

谈话: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有信心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读题解答在课堂本上。

(2)交流:根据回答课件出示算式,问:先算什么?怎么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读题解答在课堂本上。

(2)交流:根据回答课件出示算式,问:先算什么?怎么想的?

(3)还有不同方法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读题(2)提问: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乘车)乘过车的小朋友来说一说,是怎样的情况?(在途中停靠车站的时候,有些人会下车,有些人会上车,一般规定先下后上。)

(3)各自列式计算解答。

(4)交流展示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你能看懂着些统计表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要求:自己独立把算式列在课堂本上,并写出答句。然后填写表格。

五、课堂小结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要求:先读算式,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例如:34+20+5=,34加20,再加5等于几?先算34加20等于54,再算54加5等于59)。

指着后两张口算卡片提问,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

像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我们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加减混合的知识。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出示例3。

师:你瞧,一辆5路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它停在哪里?

1、仔细观察,说一说画面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上车的有28人,下车的有25人)。

根据上车的有28人,下车的有25人,你能求出什么问题?(学生会的不多,师引导)。

到了这一站之后,车上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多了几人?(3人)。

根据这两个信息,我们可以求出到了这一站之后,车上多了3人,如果老师想问你,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你会算吗?(个别学生回答,用28+25,其余学生予以否定,不能算)。

(还少一个信息,还不知道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对,现在把这个信息告诉你,车上原来有67人,让学生先找出图中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再完整地说一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几个算式:

3、探究算法。

计算方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书写方面,画横线用尺子,别忘写横式得数)。

把书翻到28页做一做选你喜欢的题目,笔算在练习本上。

(2)学生计算,师巡视。选出错例。

(3)指名讲解第一、二道题目,讲讲如何笔算。

(4)出示错例。请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予以纠正。

(5)生齐说,师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共同订正。

(二)笔算。

(三)拓展题谁来当大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本节课最大的的特点是“老师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计算,放手让学生自己讲解算法。效果还可以。练习有坡度。我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使内容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解答问题。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情境中探索新知,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实践、计算。

感觉不足的有:学生课堂气氛不活跃。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参与教学,但是有个别学生走神,而且学生还有拉长腔的毛病。总是觉得学生大了,不再注重物资奖励了,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是时刻要注意的事。

另外我也有一点感触,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

(2010至2011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学习。

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

案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流1、学习例4。

(1)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在小组内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每个同学的回答,小组合作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2、3、4题。

展作业:练习九第5--9题。

审核人:

文档为doc格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课件出示)。

美吗?(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复习旧知。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2、交流、反馈。

同学们真棒!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三)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反馈交流。

(1)72-44=28(2)72-44+85=113。

28+85=113。

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

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2)列式。

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

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有加有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总结评价。

“冰雪天地”参观得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到学校去了。路比较远,咱们就乘公交车吧!

(1)请学生快速地列出算式。

(2)完成后同桌说一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运算顺序又是怎么样的?

(五)全课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哪里还掌握得不够好?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第60~6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观察、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知道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演示两个情景。

(1)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增减情况。(不能确定)。

2、讲述:同学们,要弄清每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动画片: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上车。

提问:(1)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吗?(7-2+3=□)。

2、揭示课题。

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

3、探究算法。

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7-2+3=8。

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动画。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一起说。

2、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高兴地带领大家往前走,穿过田野,前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假山、亭子,引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意,填空。

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做错的改正。

3、多媒体继续演示:穿过草地,绕过池塘,大家来到了森林,出现“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熊猫,还有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请在小组里填空。填好后,在销赃里先说一说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4、提问:白兔跳篱笆跳累了,我们帮它摘丝瓜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连线、交流。

四、课堂。

总结。

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说:“小朋友今天的表现不错,其实,不只是大森林里有数学知识,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你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大森林里做客。小朋友,再见!”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五、教学后记: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贴积膏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情境导入

师:星期天,小刚和小林来到新华书店,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二、自主探究

(出示教材三种图书和单价图)

师:小刚买了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师:通过读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少儿绘画abc》单价7.45元,《太空漫步》单价5.8元,《海洋世界》单价4.69元。

师:求买上面的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元,就是求什么?生:就是求上面三本书单价的综合,即求7.45、5.8与4.69的和。

师:谁能说说,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怎样计算?

生1:先求出《少儿绘画abc》与《太空漫步》的单价之和,再求出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生2:直接列竖式求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上面两种解题方法的`算式并解答出来。(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用付出的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就是还剩下的钱数,也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

师:你能画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教师演示: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数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师: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方法一20-6.45-8.3=13.55-8.3=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三个小数连加,可以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生2:三个小数连加,还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列一个竖式来计算。计算时,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生3:小数连加的运算跟整数连加的运算顺序相同,可以一次相加,也可以两次相加。

师:计算小数的连减,需要注意什么?

生:小数连减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可以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类推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

生2:计算小数的连减时,可以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求差。

加减混合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第60~6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观察、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知道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演示两个情景。

(1)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增减情况。(不能确定)。

2、讲述:同学们,要弄清每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动画片: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上车。

提问:(1)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吗?(7-2+3=□)。

2、揭示课题。

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

3、探究算法。

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7-2+3=8。

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动画。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一起说。

2、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高兴地带领大家往前走,穿过田野,前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假山、亭子,引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意,填空。

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做错的改正。

3、多媒体继续演示:穿过草地,绕过池塘,大家来到了森林,出现“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熊猫,还有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请在小组里填空。填好后,在销赃里先说一说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4、提问:白兔跳篱笆跳累了,我们帮它摘丝瓜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连线、交流。

四、课堂总结。

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说:“小朋友今天的表现不错,其实,不只是大森林里有数学知识,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你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大森林里做客。小朋友,再见!”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五、教学后记: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例4。

教材分析:

“加减混合”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本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一般都有乘车和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简便写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练习题:

2、列式计算: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第一次运走17个,第二次运走23个,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学生理解题意,列算式,说出运算顺序。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混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交流做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做法。)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比较做法,找出简便写法。)。

2、教学例4(1)出示例题,请学生思考先算什么,在做加减混合时,应该怎样做?

(2)小结:在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三、知识运用:课件出示练习题:

第一关:我的基础最牢。1.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强调运算顺序第二关:我会解决问题。

第三关:我会应用。(1)应找回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例4)。2.第30页练习五,第7题。3.第31页练习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贴积膏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教学难点: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星期天,小刚和小林来到新华书店,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二、自主探究。

(出示教材三种图书和单价图)。

师:小刚买了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师:通过读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少儿绘画abc》单价7.45元,《太空漫步》单价5.8元,《海洋世界》单价4.69元。

师:求买上面的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元,就是求什么?生:就是求上面三本书单价的综合,即求7.45、5.8与4.69的和。

师:谁能说说,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怎样计算?

生1:先求出《少儿绘画abc》与《太空漫步》的单价之和,再求出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生2:直接列竖式求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上面两种解题方法的`算式并解答出来。(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用付出的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就是还剩下的钱数,也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

师:你能画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教师演示: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数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师: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方法一20-6.45-8.3=13.55-8.3=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三个小数连加,可以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生2:三个小数连加,还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列一个竖式来计算。计算时,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生3:小数连加的运算跟整数连加的运算顺序相同,可以一次相加,也可以两次相加。

师:计算小数的连减,需要注意什么?

生:小数连减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可以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类推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

生2:计算小数的连减时,可以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求差。

加减混合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日常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用有序的思维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思考的过程。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还记得前几天大猴和小猴采桃子的情景吗?那些桃子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探究新知。

1、课件显示例题情境。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几个已知条件,你能按顺序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共42个吃了3天每天吃9个)。

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板书:还剩多少个?)。

2、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a“还剩多少个?”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b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么算?想好了自己列式计算,想不出来的可以与同桌商量。

c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

3、指名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怎么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板书答句)。

1、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第一步先算3天吃了多少个的?同桌交流。

班内交流:

(1)根据吃了3天,每天吃9个,能够算出3天吃了多少个。(从已知条件想起的。)。

(2)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的个数和吃了的个数,吃了的个数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关键是想出先算什么,下一步就容易了。

三、应用。

1、出示教学“试一试”题目,学生自己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四、巩固练习。

谈话: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有信心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读题解答在课堂本上。

(2)交流:根据回答课件出示算式,问:先算什么?怎么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读题解答在课堂本上。

(2)交流:根据回答课件出示算式,问:先算什么?怎么想的?

(3)还有不同方法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读题(2)提问: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乘车)乘过车的小朋友来说一说,是怎样的情况?(在途中停靠车站的时候,有些人会下车,有些人会上车,一般规定先下后上。)。

(3)各自列式计算解答。

(4)交流展示。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你能看懂着些统计表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要求:自己独立把算式列在课堂本上,并写出答句。然后填写表格。

五、课堂小结。

加减混合教案

(1)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习惯。

重点、难点: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备注

1、判断下列分数中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1/83/44/57/259/122/3

1/68/157/167/3312/159/13

2、把下面各小数化成分数:

0.010.750.969.8

2.053.132.223.375

1、出示课题《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出示例1。

计算1又3/4-.045+3又2/5

(1)尝试(用两种方法计算)

(2)投影片反馈

解法1: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1又3/4-0.45+3又2/5

=1又3/4-9/20+3又2/5小数化分数

=1又15/20-9/20+3又8/20通分

=4又14/20计算

=4又7/10约分

解法2: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1又3/4-0.45+3又2/5

=1.75-0.45+3.4分数化小数

=4.7

(3)讨论比较后教师。

a、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往往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b、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当分数能化有限小数时,通常是:

教学过程

备注

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比较方便。

(4)巩固

0.38+3.59-1又2/53又7/20-1又9/10+2.415

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遇到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又怎么办呢?

3、出示例2。

计算3又5/6+4.25-2又5/8

(1)审题:确定采用什么方法计算?

(2)试做。

(3)投影反馈。

小数化分数做:

3又5//6+4.25-2又5/8

=3又5/6+4又1/4-2又5/8

=3又20/24+4又6/24-2又15/24

=5又11/24

(4)讨论后: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分数不能化有限小数时,要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5)巩固练习

4.2+2又1/6-3.152又2/3-0.75+1又1/2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情况,先判断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通常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如果分数不能化有限小数的,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这样才能使计算既正确有迅速。

1、判断。

下列过题怎样计算正确又迅速:为什么?(化分数做还是化小数做)

0.2+1/4-0.39.8-1又5/16+1又7/24

3/7+0.25-2/312+4.375-6又5/12

2又4/5+78.02―70又3/85/6―0.42+1又1/4

2、练一练:

2又1/3-(0.75+7/10)

3、投影反馈

学生都能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但在实际计算练习中,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还有部分学生不够,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今后还要多提醒和训练。

加减混合

师: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开着车去动物园逛逛,先来看看哪些小朋友能上车?能回答出老师提问的就能上车。

2+3=5,5+2=7,7—3=4·····。

师:小朋友们真棒,有这么多孩子能上车,来看看第一站是哪里?

二、新授。

(一)理解“4+3—2=5”的含义。

师:哦,是猴山,一群美猴在山上玩,从第一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山中本来有4只猴子在玩。

师:后来有什么情况发生呢?(老师打开图片上遮住的3只猴子)。生:本来有4只猴子在玩,后来来了3只猴子。

师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猴子?

学生回答:有7只,4+3=7只。

生:5只,7—2=5只。

谁能看着这幅图,说一个数学故事。

生:本来有4只猴子在玩,来了3只猴子后因为2只猴子有事就走了。所以就剩下了5只猴子在这里玩。

生:先算4+3=7,再用7—2=5(板书)。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昨天学的有什么不同?

(二)说“4+3—2=5”的算理。

生:先算4+3=7,在用7—2=5(师在此强调中间想的那个数7),并板演算的过程。

(三)理解“4—2+3”的含义。

生:本来有4只猴子在玩,2只猴子因为有事出去了,就剩下2只猴子。4—2=2。

生:2+3=5只,师:谁能把2个算式合起来,引导出“4—2+3=5”并引导出算理。

(四)小结。

在猴山里我们学习了重要的“加减混合”,好!我们继续开着车来看看还会带来怎样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孔雀开屏。

2、小马过河。

3、看图列式(美丽的小湖)。

相关范文推荐
  • 11-01 实用员工离职原因调查报告大全(23篇)
    在撰写调查报告时,我们应当客观准确地呈现数据和分析结果,并注意避免主观偏差的存在。以下是某一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的主要发现和分析,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1-01 专业医学专题报告写法及范文(16篇)
    通过撰写专题范文,我们可以对某个特定领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理清思路、提炼核心观点。阅读专题范文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 11-01 最新驾驶叉车心得体会总结(汇总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和思考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主题,可以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
  • 11-01 精选高考讲座研修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使我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表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留学高考对于许
  • 11-01 实用一年级教学计划表语文(通用22篇)
    教学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
  • 11-01 热门语文培优辅差教学工作总结(案例19篇)
    教学工作总结要注重实践和创新,通过尝试和不断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值得一读的教学工作总结,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思
  • 11-01 优质数学购物心得(汇总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到的知识,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这些心得体会的范文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打磨和锤炼的,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 11-01 热门庸懒散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体悟和领悟的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向。慵懒散,这个词常常给人一
  • 11-01 热门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目标工作计划(通用24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吧。通过半年的教学,对学生的整体情况
  • 11-01 优质辞职报告版大全(15篇)
    辞职报告通过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离职原因,可以避免对公司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辞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写辞职报告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