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优秀科研活动方案范文(22篇)

优秀科研活动方案范文(22篇)

时间:2023-11-02 01:28:04 作者:曼珠优秀科研活动方案范文(22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而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和安排。小编精选了一些成功案例,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对于活动方案的创意和灵感。

科研活动方案范文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特举办xx年度科技活动节。

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学校xx年度科技活动节的主题是:“节约创新发展”。要求学生从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未来的能源入手,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1、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协调小组。

组委会组长:蔡鹏图。

组委会副组长:许金聚、陈燕墩。

2、评委会名单:

科技制作评委:黄世元、陈永辉、谢剑峰、刘锦伟、王玲玲、刘凌鹏、胡艺群。

科普征文评委:柯智贤、易宝琳、张晓鹏、郑明川、李志宏。

科普手抄报评委:谢章棋、陈锦洞。

科普绘画评委:刘鹏鹏、陈建勋。

3、大赛办公室主任:林海城。

4、辅导老师:

科普征文辅导:各班语文老师。

科普手抄报辅导:各班班主任。

科普绘画辅导:艺术组老师。

科技制作辅导:各班任课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5、作品上交地点:团委会。

全校学生。

(一)科普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学校与班级各出一期科普教育橱窗和黑板报或手抄报。

3.各班级通过班会、团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各学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普知识教育。

(二)科普实践。

1.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选拔活动。

科研活动方案

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决定进一步细化家校联系的方法,使用家校联系册,以使家校联系更规范,更完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及时与老师、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扎扎实实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多种活动,讲究实效,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通过家访活动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联系质量,推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

3、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达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学生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使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4、学习推广家校联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性教师。

5、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学、管理、生活各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逐步形成教风正、学风浓、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积极进行研讨的良好风气。

1、利用开学初的全体教职工大会,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家校共育需要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召开全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让全体老师都参与,不仅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的艺术水平和整体层次,交流家校共建的经验和班级工作经验,也给老师们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探索班级工作的新方法,取长补短,切实解决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提高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2、完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在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的基础上,成立由学校领导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建构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3、召开首期家长学校开学典礼,宣读家长学校章程,明确家长学校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考勤制度和考核办法,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学校”的含义及功能,使家长认识到家长学校与普通家长会的区别。并宣布家长委员会成员名单。

4、进一步加强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们的联系,听取委员会成员意见。通过家长开放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探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5、家长学校工作要有针对性,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召开专题讲座、学生家长座谈会,沟通家校联系,促进经验交流。

6、适时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聘请家教获得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作经验介绍。

7、强化家校联系工作,结合我市开展的“双联双帮活动”,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每次家访要做好记录。家长来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热情接待,与家长亲切交谈,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对策。通过活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送教育科研下乡活动计划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为核心,以科研骨干教师培养为突破口,以专家送教育科研下乡活动为载体,为我省边远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义务开展教育科研培训与指导,进一步推进我省边远地区(沿乌苏里江四县市)、贫困地区(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教育科研工作,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学工作中的推动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意识,加快提升农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水平及教育科研能力,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基础教育科研队伍打好基础。

二、对象与目标。

(一)活动对象。

我省边远地区(含沿乌苏里江四县市)、贫困地区(主要指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基础教育教师。

(二)目标。

通过培训实现激活教育科研动力;提高教育科研意识;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教育科研研究方法;在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进行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成果提炼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

三、内容和方式。

(一)活动内容。

(1)根据各地的需求,义务为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专题培训。具体内容及专家情况附后。

(2)有针对性的对相关地区教育科研活动进行指导,包括课题的选题立项及申报等。

(二)活动方式。

每次活动,由基础教育研究所根据各地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派我所专家送科研下乡,让边远地区的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师受益。

四、组织安排。

本次活动由各地市、县逐级组织,并以县为单位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提出需求申请,由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统一做出安排。

五、相关要求。

(一)“送科研下乡”活动是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应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并做好组织工作,尽可能为“送科研下乡”活动提供方便。

(二)各有关地市要在5月25日前将各地的需求情况上报至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三)活动承办单位要搞好组织协调,并做好各项准备和相关的组织工作。同如有建议和意见,请及时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反馈。

(四)活动结束后,各地要将活动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

六、培训主要内容及专家。

序号。

内容。

主讲人。

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崔永平。

田华。

教师教育科研的'选题论证与申报策略(含课题研究的程序与设计)。

朱红。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运用与研究现状述评、行动研究报告的写作。

谷丽芳。

经验总结法、叙事研究法的运用与研究报告的写作。

邓金英。

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的运用与研究报告的写作。

崔多立。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结题中的若干问题。

赵清福。

注:1.每项专题约90分钟,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组织集中培训或专题培训,也可指定专家进行培训。

七、组织保障。

组长:崔永平。

副组长:赵清福邓金英。

成员:朱红田华崔多立谷丽芳。

各地市教育科研部门负责人。

20xx年5月3日。

科研活动方案范文

为推进xx区科技教育工作,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科学技术及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展示科技教育成果,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决定举办xx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活动节”。

活动主题:体验、创新、成长。

举办此次科技活动节的根本宗旨在于为全区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促进我区中小学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xx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活动节内容动漫创作比赛、科技创新制作比赛(创意模型、小发明、小制作)、机器人竞赛、航模比赛。

此次科技活动节,根据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的特点,按学段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设置评选类项目、竞赛类项目和制作类项目。奖项设置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奖、优秀组织奖、科技创新奖。

(二)科技制作竞赛(以航模、创意模型、小发明、小制作为主)。

1.作品要求:

(1)符合本次大赛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作品需提交:论证报告与说明(a4纸打印),作品实物;计算机应用方面,要提供u盘(比赛结束后归还),必要的原理、使用说明等。

(3)各中小学统一将报名表发送至953967804@qq.com.截止日期5月30日。

联系人:郝欢。

幼儿园科研活动方案

xx。

星星幼儿园青年教师组老师、区园本教研专题推广班成员。

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

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

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

3、协助教师作出教学决策,教师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学什么以及学的如何,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继续做哪些事?······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

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

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

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

(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

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

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

3、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培养教师制定有关观察标准以及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

1、两位位教师准备好的案例。

2、组员前期经验:已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关于观察记录的章节。

3、各班的检核表正在试行中。

(一)、星星幼儿园教研组研讨(时间:9:00--9:50)。

2、讨论交流:

话题一:通过阅读《作品取样系统》一书,我们了解到哪些适宜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呢?教师交流观察记录的方法。

话题三:结合案例,交流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从三个方面交流。

a、老师用的观察的方法能否帮助她解决所要观察的目的?

b、老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价的相关要素是否适宜?

c、你还有哪些建议?

话题四:在你班所做的观察分析中还有哪些困惑?

3、教研总结。

4、布置下次教研活动的内容:

(二)、休息时间9:50--10:00。

(三)、园际互助10:00--10:20。

(四)、专家提升10:20—11:4。

科研课活动方案参考

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和区教研科研中心--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优化教育科研机制,务实创新开展教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服务。

二、工作目标。

围绕区教育局“幸福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教科研工作机制,分层次培养教师提高其依靠科研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完善课题立项,加强各级课题监控与指导,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实效;完善教科研管理与奖励制度,提高聚焦课堂的教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水平;加强教科研信息服务工作,构建经验交流平台,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三、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深入学习“十二五”课题指南,加强对我区各级立项课题进行调研指导,做好“十二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实验工作。加强对课题主持人和实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研究。继续抓好创新教育、尝试教学、目标教学等重点课题的滚动研究。

(二)继续深化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继续根据《----区“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要求,狠抓小课题研究。加强小课题立项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倾斜。加强对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把过程调控与阶段评估结合起来,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一些微型问题的研究,引导老师有效开展校本研究活动,推动教科研活动进课堂。组织研讨、评比、推介等活动,组织专家团队对区“十二五”立项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结题验收,为市级推介打下基础。进一步在研究范围、研究质量、研究水平上再上层次。整理已经鉴定的小课题研究成果,修改提升做好暑期结集出版准备。

(三)聚焦课堂,不断推进高效课堂研究,促进创新教育成果转化。

加强课堂创新研究,聚焦课堂,把握本质,继续深化研究省庄镇的“精彩主持”课堂创新模式,不断总结提升“主讲——主持——主人”成长经验。通过多种媒体推介我区的教育研究,继续打造我区的教育科研品牌。组织----区第十一届创新教育示范活动,为创新教育研究培养骨干力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优秀选手巡回讲课。立足均衡发展的时代要求,同等情况下,优先向市、省推选农村学校教师参加活动。

(四)继续深化“新道德”课题研究,开展优秀主题班会评选工作。

充分发挥课题的载体作用,在原有“新道德”教育课题研究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新道德”教育实验的研究,举办第四届“新道德”优秀主题班会评选活动,推介优秀选手参加市级评选。

(五)关注学校文化课题,搞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继续搞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落实全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氛围,扎实推进我区学校文化建设,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配合市教科所开展“书香校园”评选活动。

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成长活动,培养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开展“读书人物”评选活动,组织参加全市“教师读书征文”活动。

(六)开展科研视导与科研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加强各级课题监控与指导,深化教科研课题过程管理,突出研究过程细节管理,促进教科研过程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统一。围绕区教育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立足科研搞好服务。探索有效形式,开展科研视导活动。

加强平台建设,搞好《----教育》各类稿件的征集、审阅、修改,提高办刊质量。

(七)组织科研评审与推介活动,加强评优树先工作。

做好----年度省市教科研成果(论文)评选的推荐、送审工作。对各单位进行教科研工作量化考核,评选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开展优秀成果推介活动,推广一批有实用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市教育学会安排的工作。

四、工作措施。

1、督查推动。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专项督查和指导。吸纳教育科研骨干加入督查工作,采取听课、看阶段性研究总结、座谈等方式,全方位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发现培养典型,举办优秀课题研究展评,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培训引领。分批对全区教育科研骨干进行培训,聘请一线专家来我区讲课作报告,遴选区内在教科研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作经验介绍,上下互动,培训引领。

3、活动带动。突出创新教育、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新道德教育等。

等重点课题,开展系列活动。开展创新课评选、尝试教学课堂大赛、“新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评选。开展教科研论坛、专题研讨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帮助广大干部教师进一步明确开展课题研究的思路、方向,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提高研究实效。

4、评选激励。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开展评选活动,激发学校依靠科研增质的意识,培养教师在聚焦课堂中提高科研能力的习惯,引领教师学会反思、学会总结。鼓舞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热情,让教育科研成为广大干部教师的一种工作态度和生活习惯。

科研活动方案范文

为了贯彻_《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科学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我校将开科技节系列活动,以此来促进我校的科普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0xx年12月-20xx年1月。

全校师生。

体验、创新、成长。

(一)科普小报比赛。

参赛对象:初一、二年级各班板报内容:收集有关的科学小常识和科学小故事等。

参赛办法:以8开纸为板面,自行设计、参赛。每班至少2份稿件。

截止时间:20xx年1月11日,作品统一交政教处。

(二)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参赛对象:初一、二年级各班。

比赛内容:为科学幻想题材。

比赛要求:

1、参赛作品统一用8开纸大小。

科研活动方案范文模板

(一)强化责任意识,构建高效的运行机制。1、更新观念,营造氛围。

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思路。每位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2、完善机制,明确职责。

努力探索并制定适合学校特点的教科研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科研工作的相关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严格考核,奖励教科研成果,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提升学校教科研的实力。

(二)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1、倡导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校园。

精品文库。

科研活动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让一线教师能深层次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立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阅读条件下,拓展阅读的宽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题将着重开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阅读资源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多践行,深思考。

二、具体安排:

1、制订研究方案,扎实研究工作。

紧扣课题组研究的规划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确定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阅读资源,提高品析词句、领悟感情的能力;高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品质和能力。

(1)每个年级都要广泛搜集资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灵活的方案,吸引学生参与阅读活动(2)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结合课文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内容。(3)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以历史的长河为范本,多读优秀史籍;以教材中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或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个作品延伸;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故事扩展;以各个单元的综合性训练活动为契机和阵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以每个年段的典型课例为突破,进行研究、反思、再研究、反思、总结。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本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每学期至少要有一篇阅读教学设计,每学段有一节阅读教学课,每年有一篇与课题紧密相连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三、时间安排:2010年9月: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3、制定课题组成员本学期研究的方向及具体内容。

4、八年级开展学生阅读兴趣及课外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根据数据和资料进行情况分析和总结。

1、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检验、反思、修正、补充、完善方案。

3、开展“我最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读书活动,征集优秀的读书笔记。

4、搜集学生的有关资料,整理相关研究工作材料。2010年12月。

1、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和案例。

2、开展“阅读之星”评选活动。

3、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收集优秀的学生作品。2011年1月。

1、2、本学期课题研究情况反思与总结。整理全部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科研活动方案范文模板

1)科技征文。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体会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向全体高一高二学生,征集科普文章。题目自拟,文章字数应在800字~1000字之内,原稿纸抄写。优秀文章在校园内展出。

3)科技应用方案。

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的方便与快乐,针对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让学生去发现科技创新方面的优点与不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秀的物品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设计出解决方案或者提出改进意见。(科技应用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

2、实践篇。

1)发明创造。

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2)技术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即成熟、可行并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的前景广泛的技术成果,以及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优秀技术成果。

注:食品、烟、酒、化妆品类项目不接受评比。

二、作品要求。

1)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作品必须有图表资料。根据项目的需要,可以包括:外观图,手绘或照片均可;结构图,手绘或打印均可;原理图,手绘或打印均可;录像带,不超过5分钟。

2)证明材料。若项目涉及下列内容,必须在上报时提供有关部门是证明材料:医疗保健用品,由市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动植物新品种,由市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市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许多趣味性的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大有助益。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忽视趣味实验活动的设计,对学生也没有做出明确地要求,导致趣味实验过于形式化,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作用。对此,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确保趣味实验能够有效地开展,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动机)一般来说,趣味化学实验的类型可分为夯实基础型、生活实践型、拓展延伸型和探索创新型。下面将在每个类型中分别列举1~2个实验,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一、夯实基础型。

夯实基础型的实验可以看作是基础类化学实验,其设置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转变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此类型的实验有红糖制白糖和烧不坏的手帕。

(一)红糖制白糖。

活性炭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利用活性炭的这一特性实施红糖制白糖实验,温习《各种各样的液体》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向学生展示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化学仪器,主要有红糖、水、活性炭、烧杯、玻璃棒、漏斗等;其次,将红糖和水充分搅拌混合并加热,向烧杯中加入活性炭,用过滤设备将红糖水滤出,所得无色液体经过蒸发浓缩处理,直到所剩液体为原来的1/4;最后,将烧杯放在常温下冷却,会发现杯底有白糖析出。

(二)烧不坏的手帕。

讲《雨天中的布料》时,可以反向设计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学生既可以巩固原有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实验流程:将2份酒精和1份水制成混合液,手帕全部浸入到液体中,用镊子夹住手帕放在酒精灯下,一边燃烧,一边甩动手帕,此时会发现手帕并没有燃烧起来。教师也可以进行对比实验,将没有浸泡酒精的手帕用酒精灯燃烧,发现手帕会迅速烧起,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产生的实验效果截然不同呢?接下来教师要解释实验原理,虽然乙醇燃烧释放了热量,但是水分和乙醇的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时晃动手帕也会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手帕的温度被一再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理所当然地就无法燃烧了。教师解释过后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之感,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二、生活实践型。

生活实践型实验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类实验的材料易于获取,教师可以将其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比如说碘遇到淀粉会变蓝,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维生素c会变成无色液体,根据这一原理来检验蔬菜和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中需要学生能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及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在实验过后加以总结,明确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通常情况下,生活实践型实验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发掘化学的趣味性,进而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现象,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品质,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化学水平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型。

通过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将学生带入科学知识的海洋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和原理,教师还可以尝试延伸课堂知识,设计一些拓展延伸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化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现象,体验化学变化,教师可以设计“魔棒点灯”趣味化学实验,具体实验方法是:将高锰酸钾晶体研细,放在蒸发皿上,在晶体上滴入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轻轻地将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混合均匀之后用一根较长的金属棒或者玻璃棒蘸取混合物,用其点燃灯芯。该实验的原理是: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mn2o7,该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当遇到易燃有机物时会立即发生燃烧现象。四、探索创新型创新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无论各行各业都亟须创新型人才。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化学实验中引入探索创新型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学生也会对化学实验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比较有代表性的探索创新型实验有透明的铝片和污水变纯净水,这两项实验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一)透明的铝片。

先准备一片高纯铝片,测量铝片厚度,进行清洗和抛光处理,再将其放入到草酸溶液中,去除铝片中的铝基并扩孔。最后将实验所得的铝片放在电镜下观察可以发现,铝片上出现了众多均匀排布的小孔,每个孔径都在0.1μm以下,且铝片的厚度也远远低于最初状态,近似透明的效果,这就是“透明的铝片”的由来。实验原理为,铝片和草酸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阳极氧化和电解反应,导致铝片厚度变薄,同时出现了小孔。

(二)污水变纯净水。

烧杯中加水并滴入3~4滴红墨水,待其扩散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从红色变为无色透明状态。该实验的原理为,红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色素,这是其呈现红色的关键原因,而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将有机色素降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达到了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趣味化学实验不胜枚举,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科研月活动总结

历时一个多月的我校教科研月活动已顺利地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落实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力求让每个教师都懂得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知道集体备课的有效方式和过程,并能在集体备课中提高专业水平。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我校年轻教师较多,肯学上进可塑性强,教学经验却不足。年纪稍大些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思想却又有些落伍。根据此种情况,我们在去年的教科研月开展的“同课多轮”或“一课多轮”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集体备课进行规范,通过活动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活动的打磨让年轻教师能迅速成长,从而使我校涌现出更多的教学骨干和业务尖子。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制定了详细的教科研月活动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确保了教科研月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走过场。为了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刘校长于10月13日召开了全体教师教科研活动月的动员大会,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活到老学到老。随后学校紧急出台了胡场小学教科研月活动方案,成立了15个备课组,确定了备课组长和各年级分管领导,同时组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进行了《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的专题培训。这样以点带面,蛛网似的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活动的开展。

在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精心筹划,细节入手,小处着眼,有力地保证了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

1、人人参与,团结共进。

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就是要发挥集体优势。这就要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为达到这一目的,在集体备课中各备课组首先确定每一次的“探路课”和“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参与“共同讨论”。我们还对“探路课”和“中心发言人”实行轮流坐庄,这样既能体现中心发言人的主导作用,又让其他参与者不能袖手旁观,等待“索取”,使得人人有事做,个个都是活动的主角。从而确保了活动的人人参与,打破了以前集体备课就是主讲人的事,与其他人无关的这一现状,让集体备课更有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还强调以个人备课为前提,为基础。每个备课组成员要充分作好准备。个人备课时敢于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时能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从而使教师能博采众长、团结共进。

2、明确任务,各司其职。

有了大家的共同参与,集体备课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活动中我们让每个教师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做到既能各司其职又能集思广益。

上探路课的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征求大家意见形成初案。

中心发言人要精心准备:一是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二是用心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深入分析“探路课”的得失,明确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和主张;三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讨论的议题。

组内其他参加者也积极参与,做好发言的准备。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结合已有的经验和学生学情,备好自已个性化的教案。

3、案例引路,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的核心就是集中教师群体的智慧,保证个体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体现集体备课的这一核心意义,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个备课组通过“探路课”,提供给老师们一个最具体、直接的案例,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最佳教学设计。过程是这样的,先由上探路课的教师依据已有的资料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第一次议课的基础上上一节“探路课”。集中评议时首先由上“探路课”的教师说明自己的教学意图和教学特点,自我评价教学得失,提出自己教学上的困惑;然后由中心发言人,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说课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构想。再由其他听课教师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主张,尤其是提出自己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具体办法。最后由组长归纳本次集体备课的具体成果,并对教案的修改调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通过案例引路,集中教师群体的智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互听互评,成果运用。

为了更好地巩固、运用集体备课的成果,我们更注重在集思广益达成共识之后,组织其他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研究成果,修正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教案。然后在小组教师间开展相互听课、评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化集体备课形成的共识,确保集体备课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教科研月活动虽然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我校集体备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备课效益大大提高。老师们都受益匪浅,真正体会到了集体备课的好处,认识到集体备课不仅可以让老师通过集体的智慧打造出一节内容丰富、教法新颖的好课,还可以提供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取长补短的交流平台,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相信我们今后能逐渐地将集体备课当成一种习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研究交流、互动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打造高效的课堂。

教科研考核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全县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现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科研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考核方案。

一、考核对象

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二、考核内容

教育科研工作考核内容包括:组织与管理、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与获奖3个方面,具体内容见附件《弋阳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细则(讨论稿)》。

三、考核办法

1、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考评每年进行一次。由教体局依据《弋阳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细则》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评估。

2、考核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听取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查阅学校教育科研档案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四、结果使用

教育科研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的主要依据,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

附件:弋阳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细则(讨论稿) 单位______(盖章)

补充说明:在教科研相关工作中,如发现论文抄袭、课题造假等违反学术诚信事例,每例扣4分,扣分不封顶。

弋阳教研室

2015、10、14

为鼓励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改实践活动,认真落实新课标精神,促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 讲课、说课10分

1、 校级创优课一等奖加2分,二等奖加1分。

2、 黄骅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加3分,其他等级奖加2分。

3、 沧州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加4分,其他等级奖加3分。

4、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加5分,其他等级奖加4分。

5、 承担学校或上级教学管理部门指派的研讨课,校级课加1分,市级课加3分,省级课加5分。

说明:若同一节课分获不同档次奖项,只按最高奖次加分。同一奖级而不同课型获奖可累计加分。本项加分最高加到10分。讲课、说课的类型包括示范课、比赛课、研讨课。

二、 论文、教案10分

1、 获黄骅市级奖每篇加1分。

2、 获沧州市级奖每篇加2分。

3、 获省级奖每篇加3分。

4、 在有统一书号的优秀论文集或教案集上刊载每有一篇加4分。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每有一篇加5分。

5、 出版有国家统一书号的学术著作,唯一著作者加10分,与他人合著合

1

编加5分。

说明:每项多篇积分可累加,该项加分最高加到10分。

三、 培养指导学生10分

1、 校级竞赛学生获单项前6名,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1分。

2、 学生在市级单科竞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2分。

3、 学生在市级以上征文比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2分。学生在省级以上征文比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3分。

4、 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每发表一篇给指导教师加4分。

5、 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5分。

6、 学生在全国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一次性加足10分。

说明:本项内容指导教师须提供原件证明,并及时到教务处登记核实,教

务处每学期汇总一次。该项加分最高加到10分。

四、 参与常规教科研活动10分

1、 教研组活动考勤:全勤加5分,每缺勤1次减1分,减完5分为止。(以教研组长记录为准)

2、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次,加5分,每少一节次减1分,减完5分为止。听课记录每学期交教务处检查一次(加减分以听课记录为准)

五、 附加工作量10分

1、各科教研组长工作无重大失误,加3分。

2、各课题组负责人,加3分。

3、因学校工作需要特邀参与其他教科研活动的评委工作每次加2分,举办

2

校内专题讲座每次加2分。组织校内演讲、朗诵、辩论、专项知识技能擂台赛等活动,每有一次给组织者加3分。

说明:以上第1、2条不重复累加,第3、4条可重复累加。此项加分最多加至10分。

该方案满分为50分,学校每学期考核一次,学年终进行总评,总分为100分。以得分高低确定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由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其他工作无重大失误,教科研工作业绩前三名的教师为年终考核的当然优秀者。

黄骅市第二中学

黄骅二中教师教科研业绩考核方案(草案) 2015年4月

为鼓励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改实践活动,认真落实新课标精神,促成浓厚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 教师技能5分

1、黄骅市级优质课、校级创优课一等奖加2分,二等奖加1分。 2、沧州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加3分,其他等级奖加2分。

3、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加5分,其他等级奖加4分。

4、承担学校或上级教学管理部门指派的研讨课,校级课加2分,市级课加3分,省级课加4分。

5、 教师业务素质比赛中获奖加分档次同1、2、3条。

示范课、比赛课、研讨课。

二、 文章作品5分

a)

b)

c)

d) 获黄骅市级奖每篇加1分。 获沧州市级奖每篇加2分。 获省级奖每篇加3分。 在有统一书号的优秀论文集或教案集上刊载每有一篇加4分。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每有一篇加5分。

e) 出版有国家统一书号的著作,唯一著作者加5分,与他人合著合编加4分。

说明:教师必须及时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否则不予加分。每项多篇积分可累加,该项加分最高加到5分。

三、 培养指导学生5分

a)

b)

c) 校级竞赛学生获单项前6名,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1分。 学生在市级单科竞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2分。 学生在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2分。学生在省级以上征文比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3分。

d)

e) 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每发表一篇给指导教师加4分。 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加5分。

说明:本项内容以教务处、教研室核实登记为准,每学期汇总一次。该项

加分最高加到5分。

四、 参与常规教科研活动10分

1、 研组活动考勤:全勤加5分,每缺勤1次减1分,减完5分为

止。(以教研组长记录为准)

2、 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次,加5分,每少一节次减1分,减完5

分为止。听课记录每学期交校教研室检查一次(加减分以听课

记录为准)

五、 工作强度5分

1、各科教研员、教研组长工作无重大失误,加2分。

2、通过结题验收的课题组成员加3分。

3、举办校内专题讲座、校内演讲、朗诵、辩论、专项知识技能擂台赛等活动,每有一次给参与组织者加3分。

4、完成学校教研室布置的计划任务,每次加1分。

说明:以上各条可重复累加,此项加分最多加至5分。

六、 业务学习5分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有笔记、有体会、有反思,每学期不少于5篇,每篇不少于800字加5分,少一篇减1分。

该方案满分为35分,学校每学期考核一次,学年终进行总评,得分记入教师业绩考评。

黄骅市第二中学

黄骅二中教师教科研奖励方案(草案)

2015年4月

为鼓励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改实践活动,特制定本方案,对教师的教科研业绩进行奖励。

一、汇课比赛

1、黄骅市级优质课、校级创优课一等奖30元,二等奖20元。 2、沧州市级优质课一等奖50元,其他等级奖40元。

3、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加80元,其他等级奖加60元。

二、论文、课件、教案

1、获黄骅市级一等奖每篇奖30元,其他等级奖每篇奖20元。

2、获沧州市级一等奖每篇奖50元,其他等级奖每篇奖40元。

3、获省级以上奖每篇奖80元。

说明:必须是在上级教科研究室、所、会举办的比赛活动中获奖的作品。另外,同一篇获不同级别奖就高不累计。

三、指导学生

1、学生在地市级单科竞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奖50元。

2、学生在地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奖20元。学生在省级以上征文比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奖50元。

3、学生在县市级报刊上发表作品,每发表一篇给指导教师奖20元。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每发表一篇给指导教师奖60元。 4、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教师奖100元。

说明:在同一学期内,同一学生获同科不同级别奖项,指导教师只享受最

高级别奖一次。

四、课题研究

1、研究课题通过地市级结题验收,一次性奖给课题组1000元。

2、研究课题通过省级以上结题验收,一次性奖给课题组3000元。

黄骅市第二中学

一、为了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质量的提高,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正教”战略,引导全校教师开展研究性工作,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坚持教科研“本土化”、“课堂化”、“教学化”,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实效化,学校决定对教师教科研资料由教科室统一收集、管理,进行考核,实行考核与奖金挂钩。

二、凡是我校教师愿意参加课题研究,均可报名参加我校已申报的一个国家级课题、三个省级课题、四个市级课题的研究活动,也可自己申报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关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工作分阶段给予奖励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阶段

凡是课题申报成功的,拨20%该课题总奖金给课题组。

第二阶段:中期论证阶段

凡是中期论证成功的,拨30%该课题总奖金给课题组。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凡是课题研究经专家组评审结题的,拨50%该课题总奖金给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奖金在平均数基础上上浮20%,行政负责人奖金由学校另行奖励。

国家级 所得稿酬的2倍

省级 所得稿酬的1.5倍

市级 与所得稿酬相同

表二:获奖论文奖励办法

级 别 等 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和整体水平,通过考核评估促进教育科研事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三原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评估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纲要》精神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全县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全面深入地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强化教育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二、考评内容

1、组织领导和教研机构

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有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定期研究并认真落实教科研活动计划。学校成立教研处、学科教研组、学科备课组,并有专人负责,同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研员。

2、教研制度

研处、学科教研组、学科备课组人员的岗位职责,内容明确,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2)工作计划与总结: 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中长期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可行;有学年、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3)教育科研档案管理: 学校教育科研资料入档完整,分类整理,条目清晰,管理规范,便于查阅与使用。

3、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制度。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形成较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地点、人员、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和活动记录,并以不同的形式计入教师工作量。

(2)校本教研模式。学校大力支持教师业务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坚持个人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建立听课、评课制度;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3)教师业务培训。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职工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交流,聘请外地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对教学工作有明显促进作用。

4、教学管理和质量

(1)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有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检测考试、实验实践、总结、考评等都有明确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有常规检查评分细则,检查后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归档。并将常规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2)课程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保证艺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地方和校本课程。

(3)教育教学质量。依照有关规定,对各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参照教育教学质量检测的统计结果。名次处于后五名或位次下滑在3个名次的学校当年评估不得评为优秀。

5、课题研究

(1)制度建设。学校大力支持教科研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课题的选题、申报、立项、研究、保障、奖励机制。

(2)研究过程。学校所承担立项的国家、省、市、县级课题能够按时进行开题,按计划组织研究、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研究规划及时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按时将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阶段总结上报相应的课题管理部门,按规定时间进行结题鉴定。

6、教科研成果

(1)交流、发表或出版论文(含优秀教案设计、教学案例研究、调查报告、教育叙事等)、论著等。学校鼓励教职工经常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论著,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中交流、获奖,在正式刊物发表或出版社出版。

(2)教学教改实验研究。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教改实验,取得明显成效,或在外地教学经验本地化的过程中有创造性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时总结、提升典型教改经验,召开现场研讨会,及时进行推广。

积极参加课题管理部门组织的优秀课题评选,获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奖,其研究成果得到及时宣传、推广,形成较大辐射作用,产生良好效果。

(3)优质课。学校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国家、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优质课、录像课、典型课例教学等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的教具、课件等,在辅助教学中发挥良好作用。

7、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教科研活动情况

(1)学校及时转发或传达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文件,组织学习,并按要求认真落实,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2)学校经常总结教科研活动经验,并及时把活动情况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8、教科研保障

(1)学校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科研专项经费。

(2)学校教育科研类报刊杂志、图书资料比较丰富、实用,基本满足教师学习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3)学校给教师提供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场地、计算机及其它必需的设备。

三、考评方法

1、学校根据教育局考评细则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及相关材料报教研室。

2、教研室组织考评组,对学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问卷、实地核实等途径进行考评,然后综合评定。

四、考评结果的运用

1、县教研室对考评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受评单位和教育局。

2、考评最终结果将在教育系统通报,并作为评选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重要依据;对考评成绩较差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3、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评估每年举行一次。

4、评估结果将作为校长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三原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七日

科研项目方案范文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来得到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

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而带来的对学校的压力以及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人们普遍忽视对学生的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也未能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尚未形成一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发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教育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有种被动接受的感觉。

多年来,关心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学者、专家和从事学校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如学生中的健康问题、课程与健康教育需求的衔接、健康教育师资问题,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具体疾病的健康教育经验和做法、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关系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涉及学科渗透的健康教育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如闰霞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郭喜青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少量的如吴国瑞《应用“学科渗透法”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工作体会式的定性研究,未见详细的报道。

评价《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使用效果,开展《小学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研究》,目的就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接受健康教育提供促成因素,使学校健康教育成为教育机构的自觉行动。

二、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舟山市定海区和普陀区范围内(除“健康促进学校”以外)的6所小学六年级1200多名学生。

(二)研究内容。

编辑适宜小学生练习的健康知识数学题,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把《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和健康知识宣传单作为学生家庭作业作为干预,进行对照试验,评价数学学科渗透健康教育效果。

(三)研究方法。

按按区域学校的教学质量(社会上所谓的“好”和“一般”学校)分类搭配分成两组,再随机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中的`健康知识内容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所有被研究学生均进行基线调查。

基线调查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为了控制调查质量,我们对老师布置作业的重视程度进行限制,印制了调查导语,统一了口径,借“创卫”的理由叫实验组完成《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对照组学生阅读同样内容的健康知识宣传单,作为学生家庭作业,在一周内完成,告知以后要考试。

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理论,识记后短期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的时间后遗忘发展减慢了的规律,在学生们做完作业后40天进行终末调查(但因为“甲流”疫情的影响,最终的调查时间推迟了5天),调查表同基线调查。

(四)资料分析。

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经过审核和统一编号后,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五)项目质量控制与评估。

1.过程评价:调查收集信息,进行预试验,把编辑好的数学题交给小学数学老师试用,听取他们的意见,根据老师建议,控制练习题的难易程度。

总体反映,老师们愿意选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作为学生的作业使用。

干预过程注意其学生的参与率。

2.效果评价:主要对本项目提出的具体目标即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运作,把健康教育知识转化为数学应用题,使健康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并且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乐意接受,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三方主动去学习健康知识,并且数学学科渗透健康教育效果好于其他健康教育方式。

(六)项目实施进度与时间安排:

项目时间:20xx年9月至20xx年10月。

时间安排: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1)在小学教师中开展小学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可行性调查,访问有关老师征求意见。

(2)编辑《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和健康教育宣传单,进行预试验。

20xx年3月至20xx年6月:协调教育局和有关学校,确定项目学校。

20xx年9月至20xx年10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和健康知识宣传单进行干预。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基线和终末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基本情况干预前,实验组发放问卷669份,有效回收问卷652份,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发放问卷577份,有效回收问卷556份,有效率为96.4%。

干预后,实验组发放问卷669份,回收有效问卷648份,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发放问卷577份,回收有效问卷561份,有效率为97.2%。

(二)结果分析。

1、干预前后对比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和健康教育宣传单后,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两组均有明显提高,实验组由使用前的12.6%提高到24.3%,对照组由使用前的13.6%提高到21.0%,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00.01)。

活动方案公司活动方案

公司工会拟定于xxxx年x月x日(周x)下午在公司会议室组织一场结合设计知识的趣味竞赛,为了使比赛能够顺利开展,特制作活动方案如下:

1、主持人:(待定)。

2、竞赛仲裁委员会成员:黄院长办公室主任一二三四所长设计工作室组长。

3、参赛岗位:设计院全员及一所全员。

4、竞赛形式及办法:

(一)组队模式:抽签决定。

分为5队抽签,组合一共5种颜色(红黄蓝绿紫)。

(二)比赛方式:题目类型有以下三种。

第一轮竞答。

1、选择题:5队依次作答每队有2分钟答题时间,两分钟内答题最多且正确率则本环节计一分,题目由抽签决定。

2、终极30杪:分数相同的队伍在终极30杪环节抢答并答对题目来争取计分,获胜队伍计一分。

第二轮大家来找茬。

1、团队协作题:5张问题图纸,在规定时间内哪队发现的错误较多且准确即为胜出,胜出队计一分。

2、分数相同队伍进入你画我猜环节得分最多队获胜。

第三轮添砖加瓦。

1、填空题:每队有5分钟时间答题,抽签决定题目,答题最多且得分最多队给予计一分奖励。

2、分数相同队伍进入找线索环节(具体细则待定)二、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1队,纪念奖2队三、经费预算。

备品:队旗,桌牌费用另计。

活动方案公司活动方案

1、选择题:5队依次作答每队有2分钟答题时间,两分钟内答题最多且正确率则本环节计一分,题目由抽签决定。

2、终极30杪:分数相同的队伍在终极30杪环节抢答并答对题目来争取计分,获胜队伍计一分。

第二轮大家来找茬。

1、团队协作题:5张问题图纸,在规定时间内哪队发现的错误较多且准确即为胜出,胜出队计一分。

2、分数相同队伍进入你画我猜环节得分最多队获胜。

第三轮添砖加瓦。

1、填空题:每队有5分钟时间答题,抽签决定题目,答题最多且得分最多队给予计一分奖励。

2、分数相同队伍进入找线索环节(具体细则待定)二、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1队,纪念奖2队三、经费预算。

备品:队旗,桌牌费用另计。

科研项目实施方案

东港六中科研工作实施方案我校切实推科研兴教战略的实施,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的每个空间都充满文化的韵味。且充分发挥教科研在学校“质量线”的导航护航作用,落实好重点课题的教科研结题工作,大力开展学校群众性教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同时,大胆尝试转变学科研方式,追求实践层面创新,将科研活动系列化、主题化,进一步推广研究的影响。一、基本思路:

1、积极引发教职工的科研意识和热情争取人人有课题,发挥其学术潜能,采取一些有力措施积极活跃和丰富教师学术和工作气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促进素质和质量的全面提高。2、让校园的每个空间都充满文化的韵味。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从广泛阅读各种书报杂志到看电视,教师要有意识地注意从各栏目中获取与所指导的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和典型案例,使我们的老师更富有文化的魅力,从而教育教学中涌动生命的灵性。3、在人力上,动员全员,积极培养“身边的思想者”。4、进一步更改完善学校教科研网页。

5、改革提升课题组研究工作。骨干教师应在“建立个性独特、贴己量身的研究方式”“形成民主合作、高效简洁的交流形式”“培养大方自信、有表达力的科研人”上作进一步探索实践。6、进一步完善教师学习管理制度倡导教师写教育日记,且建立相关的检制度。每篇字数在500字以上。二、本年度工作安排:

1、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2、成立读书活动小组。3、修改完善科研网页。

4、向广大教师传播推广国内外最新教学信息、名人经典。定期组织教科研理论学习和教研培训,每位教师撰写好教育日记,每年末检查展评。

5、大力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进一步浓厚全校科研气氛,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考核细则,把教师教科研成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个重要专项,以量化形式体现。6、举行科研“大比武”。

7、教师以主题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型的学科沙龙和主题沙龙,讲述人文故事、交流教育心得,分享经验。

8、积极争取各级科研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与帮助,积极参加各级学术研讨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吸取先进的理论信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本校教科研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具体月工作安排如下:9月:1、制定学习本学期工作计划,学习了解工作量化考核细则。2、进一步学习新理念下的教育科研信息。3、成立读书活动小组。4、布置新课题的选题工作。10月:

1、召开课题组组长会议,制定上交本学期各课题组工作计划。2、举行科研“大比武”。即交流假期学习感悟。

3、举行学科沙龙月交流会,且将交流材料及心得及时粘贴到科研网上。

3、组织“五个一”读书交流会。11月:

1、举行主题沙龙交流会。

2、积极准备并参加市级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3、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教科研工作。12月:

1、迎接是对校活动落实情况的检查。2、交流教育日记心得。1月:

1、典型案例交流。

2、作有关写教学论文的指导。3、教师教论文、初评。4、进行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月活动总结

根据《县20xx年中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开展了历时一个多月的“教科研月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学习新课标(20xx年版)、进行“我的模式我的课”教学评比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展示了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就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制定了“教科研月活动方案”,成立了“我校教科研月活动”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确保了教科研月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走过场。

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开展,中心校于xx月xx日召开了全体校长参加的教科研活动月的动员大会,传达了《县20xx年中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要求,,要求各校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各校于xx月xx日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活到老学到老。会后各校制定“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次活动的组织领导。

1、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

组织教师对《教学模式》、《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等教学理论类书籍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写出读书心得体会。全区共写出心得体会256篇,多位同志体会深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读书增长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学课标、说课标活动。

各校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20xx年版)、讲课和说课能灵活运用新课标。通过在教师中开展学课标、说课标活动,提升了广大教师的课程理念,教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教师们根据学习到的知识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教学展示活动,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此项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学校有xx等单位。

根据县教育科研活动月工作安排,中心校组织了交流课活动,要求每一个学校语、数、外各推荐二名教师,中心校带领各校校长进行比赛验收。本次交流课的评选活动,共评出等两个单位为交流课活动先进单位,等六位教师分别为语数外交流课活动先进个人,经我校研究决定对他们予以表彰。

3、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在活动期间,各校教师围绕“形成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反思,并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要通过“小课题”的研究解决一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全乡共立项县级以上课题5项,校级小课题人人参与,xx同志的市级科研立项《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明年可以通过鉴定。

本次教科研活动月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如xx一小、xx四小组织得力,教师写有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xx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效果良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校教师素质的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大大提高。老师们受益匪浅,真正体会到了教育科研的好处,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教科研月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要继续将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充分开展教科研活动,在研究交流、互动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打造高效的课堂。

科研项目实施方案

做课题能力及学术报告能力培训目标分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

为全面落实科研研修项目目标,切实提高全区广大教师学术意识与能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扎实的科研功底的专业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方案。(ppt)。

一、学校教育科研现状(ppt)。

教育科研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既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

教学。

效益的需要,更是学校构建创新发展体系的需要,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当前学校的教育科研现状并不容乐观。事实上,教科研对于不少学校、老师来说是:“说起来重要,想起来可要可不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1、众人眼中的教科研——“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众多一线教师的眼里,教育科研是由教研和科研两部分组成的。日常的教研活动,包括学校内的各种公开课、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以及各种学科的教研活动等等;而科研活动是比较正规的,科技含量高,往往是以课题立项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就以为教研活动是份内的事,而科研活动是外加的,与教学无关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

2学校的课题研究——“你的柔情我不懂”

正是基于此现状,本次科研研修我们确立了:

长期目标:(ppt)。

以教师人人会做课题研究为主线,在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中夯实教育科研理论基础,使广大教师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进而增强教师的学术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科研素养。

具体目标:(ppt)第一,提高做课题能力。

引导广大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过程,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人人都有小课题的研究局面,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在研修过程中掌握一系列的科研方法及研究流程,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进而使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

第二,提高学术报告能力。

教师的学术报告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撰写的学术文章在刊物上发表的能力;一个是在大会上报告交流的能力。区研修工作室将通过培训指导,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学术报告能力。

首先,为了使本次的科研研修不至于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鸡肋”,我们本次研修不论是从培训还是实践都将力争做到“六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

六个结合:(ppt)。

课题研究与教学管理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成长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行为相结合课题研究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三个转变:

课题研究参与者由少数人的“精英工程”转变为教师群体的“共同创造”;

课题研究目的由“追求功利”转变为“校本研修”;

课题研究成果由“撰写文本”转变为“问题解决”。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按照区科研研修项目方案,成立了船营区科研研修工作室,我们将发挥工作室功效,召开立会,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我做为研修室的主持人,刚调到进修学校从事科研工作不久,自身的理论水平还不够,所以我个人会根据项目方案所推荐的科研书目,自费购买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教师如何做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特级教师林华民的108个教学主张等相关理论书籍,广泛学习科研理念,同时会推荐给研修工作室成员的阅读,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目前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五大误区:功利主义、标新立异、贪大求全、随波逐流、论文情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修改变这样一种现状,所以首先,以“学校开展课题研究中的困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误区”、“教师需要进行怎样的课题研究”、为主题进行下校调研,了解基层学校、一线教师的心声,形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开展一次以研修员、研修工作室成员为主的第二次立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同时开展以“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应该开展怎样的课题研究”“课题的来源”、“开展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通过培训,激发广大教师的研究热情,明确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

另外,项目组将以各级各类“十二五”立项课题的研究为契机,开展好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

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是落实研究计划、执行实施方案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的接点。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开题报告会。

撰写开题报告是提高教师的学术报告能力的很好载体,根据省市科研所要求各立项学校于2011年十月末之前召开开题会。根据各校开题报告的撰写情况,项目组将对所有科研主任进行“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的培训工作。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提高科研主任及科研骨干的学术写作能力。

(2)理论、技术培训。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区项目组开展“如何撰写实施方案”、“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常见的科研方法”等内容为主题的培训,通过学习和研究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

(3)召开科研立会。

课题研究是建立在个人研究基础之上的集体研究,因此,应当象集体备课一样,通过经常性的科研立会,交流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反映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通过例会收集整理一些原始资料数据、推介一些课题研究策略。同时也为提高学术报告能力搭建平台。

(4)做好课题的阶段。

总结。

《农村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活龙坪乡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界定。

1.德育教育,是一种价值观和基本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和社会生存技能。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的任务:接受一种价值体系,学会一种行为能力。

2.实效性,指运用现代德育理论,实施开放性的德育教育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3.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开发出的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即使就课程开发的具体产品之一——校本课程教材而言,也与国家课程开发过程中编制的教材不同。它是儿童中心、兴趣中心或问题中心的,而不是知识中心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个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在于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的精神,尊重别人,乐于奉献,善于合作的良好人格品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随着独身子女的日益普遍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学生普遍存在着娇气,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能力差,行为偏于情绪化,意志薄弱等等不良品质,长期以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某些严重问题。如:脱离实际、说教过多、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分离等。我们必须面对新情况,研究新方法,提高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效果,防止我们的教育产生片面性。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应“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积极支持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意见》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应“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意见》还强调,应“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可见,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作用,依靠校外社会、经济、人文等诸方面力量对德育的支持,以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6、前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洛扎洛夫指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最有效的影响,是环境的间接的、含蓄的暗示,……教师创设的多元化教育环境对儿童的进步和提高起着任何集体教育活动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这些著名教育家的理论和思想都告诉我们,环境能感染人、熏陶人、塑造人,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在环境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必须重视创设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努力探索开发、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构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能体现师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爱家乡教育模式。本课题研究内容根据我校教师研究水平、能力和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分七个子课题进行试验研究。即是:“语文品德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数学科学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英语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音体美等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学生安全教育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班级工作养成教育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后勤保障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以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爱家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通过本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以实际行动建设家乡、服务家乡,并能弘扬家乡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推崇以德为先的人生追求。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八、完成阶段成果的策略。

1.文献资料法: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等颁发的有关文件和有关德育教育理论,夯实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基础;调查、收集地域人文教育资源,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筛选、整合,为利用本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打好素材和文字基础。

2.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开展开发和利用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实践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指导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3.经验总结法:在各子课题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分阶段总结开发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具体经验,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理性认识,以获得可供应用和借鉴的操作性经验和教育理念。

九、课题研究的预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是由于学校之前做的教科研课题都是学科性较强的课题,经验丰富,大多数课题组成员都是初次进行德育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什么经验。做出来的课题计划还不是很全面,思路也不够开阔,急需有经验的教师从旁指点。

二是由于学校课题组成员平时教学及管理工作繁忙,在工作量大,课题研究时间紧的情况下,需进一步协调好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如何使课题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能正常、高效完成,是个问题。

三是由于老师的理论水平有限,对德育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不甚了解,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大力开展后期的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引发周围人对德育的重视。

下一阶段,我们将针对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一是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二是加强学校的德育活动,重视课题的实质性研究。要在继承传统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和利用新的德育资源,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相信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延展,学生、教师与周围的自然、社会联系会更加紧密,这使寻找、发现、利用更多的资源不仅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而且也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三是要加强总结提炼,争取将成果汇编成册。

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价值所在,它为我们的活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给了我们许多思考。

十、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识字两级分化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现实意义。

随着年级的增长所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班级里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严重。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从孩子自身角度考虑也是整天生活在灰暗的批评当中恶性循环,时间飞逝,将无法弥补他所落下的课程内容。

2、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概念的界定:学习成绩的分化是指原来同质(知识、能力、情感、心理年龄特征等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学生升至三年级后,学习成绩较二年级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区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极甚至多极分布。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分化的关键阶段,决定着以后学生学习成绩的走向与所处水平。

二、研究的依据与原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方式和学习性质这两个维度把学习分为意义性接受学习、机械性接受学习、意义性发现学习、机械性发现学习几种。皮亚杰认为社会信息传递或者向别人学习,影响认知的发展。个体是在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在哪个认知发展水平,都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不是要“拉平”,对于学得好的孩子要引导他学得更好,鼓励他“冒尖”,同时引导他帮助别人,对学得不好的学生,教师要想办法,使之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

三、研究目标:

1、研究小学三年级学生对语文识字出现分化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原因。2、研究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识字学习两极分化的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方式、途径、后果和整个过程,分析各种因素产生的根源和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分化的途径以及整个过程。

3、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对策略,从而缓解小学三年级学生识字学习两极分化。

四、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现象。2、研究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成因:

(1)分析研究三年级学科教学内容与要求与学生认知结构的适配性。

(2)分析研究单一的课堂渠道与学生心理年龄发展特征的适配性。

(3)三年级小学生学习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4)三年级小学生学业情绪现状的调查研究。

五、研究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组织实施方案,加深自身理论学习水平,进行教学实验及研究,做阶段性经验小结。

3、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总结研究经验,形成果实,撰写研究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八、预期成果及成果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

对学生识字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提升。

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评定。

成果表达形式:阅读量、平时考核成绩。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目标明确,阶段合理,适于研究。

2、经常性对课题所需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信息反馈,总结经验。3、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4、对课题有足够的认识,能保证课题的研究时间及完成时间。

郝玉平。

2010年9月。

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当今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教育改革正在以天翻地覆的态势席卷全球。

纵观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无一例外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且所有的变化都体现着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又是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

然而,所有的竞争又都源于一个基础——教育。

因此,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能够促进教育发展的因素,最快地发展教育,很自然地成为教育工作者思维的集中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提出了优化教学过程等新的教育观念,进行了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的革命——一切又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高科技手段必然地被选择,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教育舞台,参与到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给每个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子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手段、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

以此为突破口,动力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着重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的同时,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创建学习性社会做好奠基工程。

关于这一点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拓宽学生思维的领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世界。

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世界,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开启了学生智慧的闸门,学生上网查询需要的信息,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在知识的殿堂中他们可以自由地采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通过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

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现代教育理念更使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会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机会。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改变学生认知的方法与途径,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条件。

中国的教育多年来一直坚持“填鸭”的方式,忽略效果,注重“完成任务”。

而现代社会的“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是终身学习型的。

这就在要求学生要永远处于学习中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要不断地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改变学习方式的单一化、绝对化,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自己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正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这一要求,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是终身学习的主人创造了条件。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大限度地促进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

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提供后续人才,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激烈要求综合人才的培养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信息化社会中,收集、处理信息的技能是人才考核的基点,从这一基点出发,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会更好地体现出来。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强与学科的整合,提高教学的育人功能。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前提的。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质的飞跃,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更好地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性,充分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园地里百花齐放,各种人才层出不穷。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也正在“走向生本”。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现代教育应该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拓创造性;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要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在为每个学生接收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七)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进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种智力的支持,将为学生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将导致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进而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动力区小学教学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在以上思想认识的指导、驱动下,树立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理念,以期通过这种目标明确、手段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为学生的成长夯实基础的目的。

(一)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教师首先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并以此为平台,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去收集、处理信息和资料。

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并在不断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2、教师实践新课改所提倡的指导式的教学模式,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并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给予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

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的亲历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共享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学生收集、处理、交流、汇报信息、资料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给予启发、指导、点拨、总结和升华。

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愉快地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效果预测。

在“建网就是建学校”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教学中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与支持。

1、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生的学习中”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手段,正在以其高水平、高效率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这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学习行为的转变,而且会带来教育各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这种变革对教育的影响将是非常深刻的。

2、就哈尔滨市的教育发展而言,“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之中,“抢先一步就等于抢先一个时代”。

当今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选准人才培养的切入点,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支持。

1、教育家萨奇曼的研究训练理论指出:

(1)“使儿童发展起探索材料、处理材料的认知技能”,会使“每个儿童”能够形成“有效地探索的逻辑与因果性概念”。

(2)“通过具体插图的分析,形成概念,发现变量间的关系,使儿童展开迄今以来没有过的新型的学习”。

(3)“利用发现的喜悦和自学探究与处理材料时所伴有的智力兴奋这两种内发性动机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反映事物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在实现与思品学科有机整合的基础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方位地创设浓烈的学习氛围,以生为本,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延伸中,使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都得到激励。从而。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思想,客观上追求了教学与教育的统一,小处着手是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大处着眼是“达到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目的”。

3、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这一探究的目标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即初步感知道德认识——这也是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实现的教育功能。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流、讨论与教师归纳、升华小结,使学生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与整理。

使学生懂得了哪些信息与教学内容有关,哪些信息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无关,从而,产生学习的愉悦和自学探究与处理材料时所伴有的智力兴奋。

这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所要研究和探索的,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两种内发性动机作用。

(一)实验坚持的原则。

1、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从学科特点出发,坚持生活性、实践性、活动性、有效性原则。

3、在遵循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这一课程核心的前提下,坚持教育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原则。

(二)实验采用的方法、具体措施。

1、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即参与实验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确定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然后再恰当选择适合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具体内容,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学生带着问题,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2)实践反馈法。

即通过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具体操作中,观察、评价学生实际能力形成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总结实验取得的成果。

2、具体措施。

(1)上课时,教师导入新课后,结合问题,学生展开交流。

内容包括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方式方法、困难、体会以及学习问题探讨等等。

(2)、围绕学习问题,结合资料,学生进行汇报,以反馈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汇报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互相点评,教师适时引导、点评、总结,进而升华问题的道德认识,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形成道德行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将实验中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确定为自变量,学生、收集的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技能确定为因变量。

在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从本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教育的专门性的角度考虑,其他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忽略不计,视为无关变量。

(一)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教学实践活动(研讨课、阶段性小结、教案记载)。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探索、阶段小结(研讨课、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06年7月。

成果汇报、形成论文,课题结题。

(二)成果形式。

汇报课、论文、结题报告。

(三)实验对象的确定。

动力区工农兵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刘洪波。

动力区风华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张春凤。

动力区锅炉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李慧敏。

(一)领导重视。

随着国家“科研兴教”理论的提出,“科研兴校”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参与实验的工农兵小学、中山路小学以及锅炉小学、风华学校的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大力支持此项课题实验。

(二)参与实验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教师张晶老师、袁琳老师等曾多次在市、区做过公开课,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有积极参与的态度,胜任课题的实验工作。

(三)建立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1、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张喜芬(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成员:张春凤、刘洪波、崔秋红、李慧敏。

2、明确分工。

(1)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负责整体协调与沟通,进行阶段性成果的总结、课题计划的调整,宏观调控实验的进程。

(2)各实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在坚持既定原则的基础上,开拓思维,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加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作家秦牧也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由此可见,画的创作与文的写作本来就是共通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课标》把低年级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打通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表达之路,鲜明地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是否会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刚入学的孩子从中得到乐趣。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课程标准的出台,广大一线教师对低年级画写结合写话模式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和探索,认为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如果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对画写结合的实效性达成了共识。

1、画写结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2、画写结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与自我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强大动力。”画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使孩子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急于创作,乐于表达。通过画画锻炼了孩子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3、画画创作与写作过程具有共性。作家秦牧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首先,儿童画与作文在内容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绘画作品,洋溢着儿童纯真、质朴的天性,又何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呢?其次,儿童绘画与作文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心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而学生作文时,是对人和事物的所思所想,是以己之手写己之心,但不管以哪一种形式表达,都是学生心灵的表达。

三、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主要尝试以兴趣来引导学生自主、自信、自由地写作,从孩子喜欢画画入手,把画画与写话结合起来,以画画写话的形式,对低年级孩子进行写话的训练,培养孩子写话的兴趣。低年级孩子想象丰富,喜欢涂涂画画,抓住这一有利因素进行画写结合训练,既满足了孩子们学画兴趣,又激发了孩子对作文的兴趣,使他们愉快地画出心中画,写出心中话,这样做符合孩子的天性和思维特点,顺应了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指导”、考试的要求来写,根本无法表达。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形成画写结合的低年级写话模式。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修养。

3、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自信心,使大多数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养成乐于动笔的好习惯。

五、研究内容。

1、解决“画什么”的问题。

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是画画写话的核心和关键。有了想象,孩子才能画出多彩的作品,才能写出多味的文章。但是,孩子的想象思维是以直观、具体形象为主,如果没有了具体的事物作依据,他们的想象便不会这么丰富。

2、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要把形象直观的绘画和抽象的写话训练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找好切入点,把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画中有话,画写交融。

六、课题研究步骤:

(一)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xx、11——20xx、1)。

学习理论,搜集素材,申报课题,制订实验方案。

实施阶段(20xx、1——20xx、1)。

1、搜集素材;。

2、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

3、课题研究论文;。

4、画写结合课堂展示。

总结阶段(20xx、2——20xx.3)。

1、做好资料整理;。

2、完成课题实验报告;。

3、整理有关课题实验资料。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

(一)以画促写。

1、激发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绘画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是他们表现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如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一日三餐,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乐趣;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此积累丰富的绘画“素材”;启发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想像明天的我,明天的学校,明天的祖国,明天的人类??接着应加以诱导,将儿童观察生活的现象中零散的素材进行整理,最后让学生把生活中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所做过的最有趣味、有意义的事用简笔画画下来。

2、引导自由讲画。

学生通过观察,画出所感兴趣的画,那么,如何把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呢?我认为:说是写的基础,首先应重视口头表达训练,有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就容易掌握,笔头下才能通畅、自然。为此,教师应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讲画,交流、反馈画面的内容。如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家说再自己说等方法,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敢想、敢说,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保持高昂的说话欲望。并鼓励他们在“说—听—评—议”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学生的个性不同,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想像能力不同,所以他们不仅能各自说出自己画面的内容,而且对同一幅图还能说出不同的意思,并表达出画面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说画的积极性,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3、放手写话评画。

写话就是把所说的画中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书面语言。学生有了说画的基础,写起话来就自然感到轻松自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写话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开始,可要求学生看一幅图写一句话,写在画旁边,然后逐步过渡到写几句完整、通顺、明白的话,最后过渡到写一段话,不会写的可用拼音代替。在写话时,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他们以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文学潜能和语言天赋,从而消除学生写话的畏难情绪。

通过写话评画的反复练习,学生能根据画面大胆想像,构思,兴趣盎然地写话,把画面内容真实地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并且思维通畅,语句通顺,词语优美,写出来的话也富有童真、童趣。把“画”作为学生“话”的源,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像天地,使学生在不尽的“求异”想像中迸发创造力。

(二)配画写话。

1、写切身体会,配简单插图。

学生的切身体会,往往是小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如:在参加完课外活动之后,先让学生看到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学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各自的体会也不同。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和切身体会,学生兴致盎然,滔滔不绝,然后要求学生写下来,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写的文章,为自己的“大作”配以插图,学生兴趣更是高涨。因为学生所写的内容不同,画出来插图容也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有的画的是小朋友们在跳绳、打羽毛球、有的画的做游戏,还有的画的同学们在相互嬉戏??这样做就是以语言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获取“话”的题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同时,把“画”作为学生“话”的源,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像天地,使学生在不尽的“求异”想像中迸发创造力。

2、写创造性文章,允许学生剪贴图画。

低年级配画写话,能鼓励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能力。但作为一种教学尝试,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低年级学生缺乏整体的美的鉴赏能力,做到图文并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让学生学习课文这一范例,讨论:课文是怎样将图和文结合起来的?课文的插图有什么用?课文插图的位置安排得合理不合理?第二,请美术老师指导画画,指导版面设计,提高学生对整体的美感。第三,在“画”与“话”内容相符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剪贴图画。

配画写话,画是为表现“话”的中心内容服务的,主要起到抓纲明目、深化理解的作用,所以指导学生给“话”配画,对培养学生习作突出中心是一项很好的训练。在“画”反映“话”的基础上,做到图文并茂,使版面拥有一种整体的美,就促使学生在编辑、设计上下一番功夫。

“以画促写”和“配画写话”,无论是先画画再写文,还是先成文再配画,都为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不同的观察角度,产生不同的感受,积累不同的材料,形成不同的作品。

3、认真批改,体验成功,延续写作兴趣。

兴趣和成功总是连在一起的。人在从事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对于形成和发展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经常性的成功,可以使人不断地得到满足,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从而产生兴趣和发展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成就动机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就动机弱。”那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此,平时对于小朋友交上来的写话,我在批改的时候,专找进步之处。如用得恰当的词语,写得通顺的句子等,我都用波浪线划出来。平时利用中午或早上,把我划出的好词、好句读给小朋友听。在交流中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在交流中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学期中和学期末,将优秀作文编辑成小册子,就连一小段也编成一辑。“书”的诱惑及被老师重视和同学承认的体验,强化了学生们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从而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参与人员情况:

本课题负责人李正娟,小学高级教师,县级语文教学能手,负责全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课题组成员,都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并经历了低、中、高各年级的教学实践,且有新的教学理念介入。能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又能利用网络等先进的媒体获取信息,并且有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学生情况:

孩子们最恐惧写话,他们会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他们不善于写;另外在配画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画不出心中所想的。但是在美术老师和我的努力下,我想一定会越来越好。激发他们的写话欲望,让他们愿意去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科研项目实施方案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各小组要确立研究课题,以科研推进课改。

二、主要内容和安排。

(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积极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研讨、学术交流。然后以这些教师为骨干,在校内以备课组的形式进行了多轮培训。让广大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背景,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体系以及内容要求,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与学方式的变更的必要性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二)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

解决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和推广课改成果。

(三)推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认真研究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教材体系,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把握住重点难点。

2、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尤其在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贯穿研究性学习方式,利用网络、图书室,结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改变课堂传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让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实施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4、本学年学校将举办新课程改革教学展示活动。主要分为教学观摩和研讨、课外活动和教育成果展览。教学观摩要做到主题明确、教法新颖。成果展览力求能展示个性和创新性。

(四)加强课题研究,以科研推进学科课程改革。

学校确立了以科研推进学科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都要确立至少一个研究课题,正常开展研讨活动,注意教学中的不断总结和各种资料的积累。要求研究小组成员人人都要撰写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论文。

相关范文推荐
  • 11-02 最优酒店总经理工作目标和计划大全(17篇)
    工作计划书是在工作中对任务和目标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书面材料。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如何将工作计划书的目标和方法具体化,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
  • 11-02 最热税务培训个人总结报告(汇总24篇)
    个人总结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善自己。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精选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 11-02 专业拆装零件实验心得大全(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中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近期,我参与了一次关于
  • 11-02 精选护士普法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促进交流和学习。通过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依法治
  • 11-02 优秀落叶的教案(通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你对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有困惑,不妨参考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帮到你。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
  • 11-02 最新生涯人物访谈心得体会教师范文(13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在不断实践中累积的宝贵经验的提炼和传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教师们的工作有所启发。因为我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
  • 11-02 实用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案例13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提前预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解决。如果你对教学工作计划还不够了解,可以看看下面的范文,它们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 11-02 热门施工月总结报告(汇总22篇)
    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下面是一些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时光荏苒,来到x项目已经四个多月,内心不
  • 11-02 实用会计类的毕业论文题目(通用18篇)
    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自律、耐心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材料,祝同学们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 11-02 优质学生集中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案例2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经历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其中的思想和观点会给你带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