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教案(模板19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教案(模板19篇)

时间:2023-11-02 17:57:47 作者:笔舞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教案(模板19篇)

教案需要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四年级教案样本中汲取教学的经验和教育的智慧。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教案

知识与技能: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

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六、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作业:p40、5、7学生思考后汇报。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量角器。

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小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判断后全班订正。

学生回答:是角。

学生汇报。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学生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讨论。

学生看书后,在量角器上指出1°角的顶点及两条边。

学生说角的度数及原因。

学生读出角的度数。

学生讨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出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合作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反馈)。

学生尝试测量,测量后由学生做示范。

(边量边说明是怎样量的)。

学生再用量角器量书上的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学生量后让其谈体会。

使学生感悟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20: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115+132+118+85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5、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75+168+25。

6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

+)。

()。

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加法的简便运算。

115+132+118+85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请用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并把它们画出来,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分别说一说它们是什么角。

135° 75° 120° 180°

出示以上各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1.出示教科书第72页第13题。

教师:请同学们先在数学书上量出下面各图中每个角的度数,并填在表中。

学生自主动手测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汇报。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教师: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继续探索这个问题。

2.出示教科书第72页第14题。

3.出示第72页第15题。

教师: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两条边张得越开角越大,两条边合得越拢角越小。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

1、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见课本99页的例1某地区的城乡人口统计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见课本99页的统计图

3、投影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1)那年城市人口数最多?那年最少?

(2)那年乡村人口数最多?那年最少?

(3)那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那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一、引入:

热身小游戏。

二、复习旧知: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5+34=48+29=。

230+540=360+240=。

三、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湿地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湿地的美。(出示湿地图片)。

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课件出示四种野生动物)。

2、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第36页表格)学生自由回答。

四、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计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算式:271+31=。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指名学生展示竖式的计算方法,重点说清楚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

师: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并说一说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当百位上相加满十,不知道怎么办了?

想:十位上相加满十,向百位上进一;那么百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千位上进一。

五、总结提升。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书37页的做一做。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课件

二次备课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3本 27元

小军 5本 ?元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

5本故事书:9x5=45(元)

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 )枚 ( )枚

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小宁:

多(12)枚 (7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

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

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x2=120(本)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能初步理解乘法结合律。

2、初步感知应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能理解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图片

ppt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迅速口算下面的算式。

23×3= 70×5= 13×100= 25×4= 125×8=

师:有谁愿意试一试,直接告诉我答案

生1:69;350;1300;100;1000。

师:好!请坐,太棒了!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说:含有相同的乘数,积相等;都用乘法计算,但运算顺序不同。

师:任意三个数连乘,改变运算顺序,积都不会变吗我们来找出三个数,算算看。

先独立举例子,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想法。为了节省时间,遇到较大的数可以借用计算器。

生汇报列举的等式。先展示,再板书。

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的算式,三个数相乘,虽然运算顺序变了,但结果怎样(不变)

学生尝试回答。

师:其实把大家刚才说的共同点总结起来,就是数学中的乘法结合律。

师:如果用a、b、c三个字母分别表示这三个数,你能写出乘法结合律吗

学生口头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

(a×b)×c=a×(b×c)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过程用语言表示出来,就是“发现问题――举例验证――概括规律”。以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规律。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完成本节课题。第四单元运算律

课题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越大。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105°120°135°150°180°。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第四单元模块教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数形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大量运算中的一类特殊的积和运算进行概括,使学生的计算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在小学阶段渗透恒等变换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发展数与代数的运算能力。

在初步学习了三个运算定律后,当学生碰到“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此类题时,错误就更多了。究其原因,因为这类题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要想顺利完成这种题,学生必须要透彻理解简算的原理,完全把握简算的本质,既不能把可以简算的题轻易忽略了简算,也不能把无法简算的题错误地进行简算。经过整理归类,我发现学生简便运算主要是对运算定律混淆不清。

如:18×101=18×100×1=1800。

125×48=125×(40+8)=125×40+8=5008。

125×48=125×(40+8)=125×40×125×8=5000000。

101×52=(100+1)×(50+2)=100×50+1×2=5002。

25×64×125=25×(60+4)×125=25×60+4×125=2000。

这些错误的发生,说明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两条运算定律产生了混淆。这是由于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在表现形式上十分相近,致使一些学生造成知觉上的错误。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数形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老师都是从“数”的角度来帮孩子加强理解,这对于孩子是有用处的。也有很多老师提出要加强练习,这样的做法也是有用处的。“练习不等同于重复”,练习不等于简单机械的重复操练,而是要敏锐发现学生学习的节点,分析成因,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设计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在乘法运算定律中的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模糊的问题明朗化,孩子们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使他们由最初的迷茫发展至现在的茅塞顿开,达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在学习“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连续进位相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和两位数进位相加,对列竖式进位相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四年级第四单元模块教案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美术的节奏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美术的节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美术的节奏。

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

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

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展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

三、授课。

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师归纳:通过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运用多种排列方式进行重叠排列,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2、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你们在生活中看见什么物体重叠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

4、启发学生进行创作设计。

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四、作业要求:画出或剪刀动物、人物重叠排列。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品展示。

七、板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美术的节奏。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主题图练习本。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练习一第1、2、5题。

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5、6、7题。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1、级运算由高到低。

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1、媒体演示复习题。

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1、学习例3。

(1)多媒体出示例3的挂图。

(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4)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5)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

1、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练习一第6、7题。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算法一:24+24+24÷2算法二:24×2+24÷2。

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难重点:四则运算顺序。

教具:挂图。

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

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

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1.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

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42+6×(12–4)=。

2.42+6×12–4=。

总结四则运算。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

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1、通过学习进一步对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2、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3、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4、教具准备。

5、教学过程。

1、出示口算卡片。

0+50=0×135=0÷12=。

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纳。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0÷5=0。

(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0÷0=□。

(2)引发思考。

(3)小组交流。

(4)举例说明观点。

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相同数相除,商是1)。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1)教师让学生先明确题意。

(2)分组探究。

(3)交流反馈。

0+8=22+17×0=0+7+7=。

3300÷25=1320×500÷250。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

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尽量减少面积的面——最节约。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包装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被包装的实物、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怎样包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能节约用纸?

二、实践活动。

第1题:

(1)要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来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

(2)亮出一盒磁带的长、宽、高,根据这个尺寸选择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方案。

(3)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4)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总结交流。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自己的收获,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学生班数自己的计算情况)。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多媒体课件。

口算。

25+7512×416+4+2325×4×2。

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计算的规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设计意图: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并交流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已知条件及其意义)。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1:分步列式。

28+85=113(人)。

方法2:列综合算式。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计算过程)。

2.做一做: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师:上面各题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全班交流。

987÷3×66÷3×987。

(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两种解题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两道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做一做:一箱12瓶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开始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并引导学生今后尽量采用综合算式;如果有人列出综合算式,就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注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中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避免将四则混合运算题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错觉,造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则混合运算帮助解题的例子。

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改写成综合算式。

200÷4=5050×3=150。

28×2=5656÷7=8。

判断并改错。

=75=2。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加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说明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四单元

1.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

读了《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了,我的心一直平静不下来,很激动,一种,特别感觉。

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小夜莺。他是多么的机智啊,他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坚强啊!他是战争中的孩子,战争让他不得不被变得比别人更加刚强。在苏联的战争时期。一天,德国兵进了一个小村庄。小夜莺,用歌声诱敌上钩,传递情报给游击队,又协助成功地歼灭敌人,最后又继续战斗。我实在佩服,佩服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不怕困难和敌人的品质。我们真的应该,向小夜莺学习这些好品质。

大后,可以有一样拿手的才能。但是爸爸想告诉你的是,我们不可以遇到困难就轻易退缩,这样,是做不好任何事的。我们只是希望你好!”听了爸爸的话,我沉思了很久,我做错了吗?似乎不是这样的。我有认真地想了想,我这样做的一点也不好。我知道了,不能去害怕困难,我们要勇敢的去克服他们。读了《夜莺的歌声》,我受益匪浅。可是,我不想再去那个黑白键战场了,难道,我还在怕什么?我又好几遍的看了夜莺的歌声,再去看看主人公小夜莺的故事。我一点儿也不想他,我是个害怕困难的小孩,我是个不坚强的孩子。我不得不崇拜小夜莺,不得不崇拜它的那些优点,我被他征服了。

这篇课文很难忘,我非常喜欢。小夜莺,我已经完完全全地被你折服了。你让我懂得了太多太多,我知道我必须要改掉那些不好的地方,我必须需要向你——小夜莺学习。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四单元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相关范文推荐
  • 11-02 采访教师的心得体会(优质18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的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专业成长至关重要。范文中的教师心得体会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教育方向的思考。
  • 11-02 研究的体会(汇总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精彩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研究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之
  • 11-02 部编三下燕子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请大家参考借鉴。1、正确、流利、
  • 11-02 教师支教工作总结报告大全(19篇)
    在教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以下是一些经过整理的优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知不觉间
  • 11-02 采购员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专业18篇)
    年度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制定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回想走过的脚印,深深浅浅一年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
  • 11-02 做中学做中玩讲座心得范文(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地反思和改进,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找到更好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这个学期,我
  • 11-02 大学教室申请书格式(实用20篇)
    通过更多申请书,我们可以向招聘方展示自己的实力,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以下是一些成功申请者的申请书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尊敬的校领导:你们好!因社团
  • 11-02 中国经济发展的心得(模板22篇)
    在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经历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心得体会的来源。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帮助。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 11-02 岗位人才申请书(专业19篇)
    转专业申请书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向学校或相关部门申请转至其他专业。转专业申请书是一份需要用心准备的重要文件,以下是一些成功转专业的同学的转专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
  • 11-02 四抓四提升心得体会(实用2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以下范文中的观点和思考都非常独到和深入,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