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月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可以增加个人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感谢小编为我们准备了这些服务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这些范文,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社区矫正是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法定的期限内,矫正这些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和罪犯处遇模式,蕴含着人道主义理念和实用的经济价值,起到缓冲犯罪危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2012年3月开始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种种难题,由此造成对犯罪者的教育、挽救和改造方面并不令人乐观,尚有许多不足,亟需加强完善。
一、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矫正队伍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的身份没有权威性。由于社区矫正工作主要依靠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在开展工作时,因为身份上不是警察,没有配齐制服,缺乏一定的权威性,而群众习惯于认同穿制服的管理者的权威。因而,有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矫正对象走访时,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3、队伍培训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社区矫正是监外执行措施,仍然要严格执行法律,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但是我县的基层司法所队伍七十多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非法律专业出身的人,对法律不熟悉,对社区矫正工作更是陌生,以致不能很好的运用法律来管理矫正对象,该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时唯唯喏喏,瞻前顾后,不该行使权力时滥用权力蛮干,产生了较坏影响,这样混乱执法缘于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缺乏专业培训。省、市、县每年要举行几期这样的培训班,但都是和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刑释解教等培训放在一起的,时间仓促,培训难免蜻蜓点水,效果甚微,况且每次培训都只是通知各司法所长参加,业务人员一般参加不上这些培训。人员专业不专业,法律熟悉不熟悉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
4、队伍不稳。不少司法所的人员本来就不多,一般都在3名成员左右,对于有着五十多万人口的大县而言,这样的人员配置已经显得力量非常单薄,就这样,他们还是很少能有精力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他们的常规工作包括民事调解、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他们经常会被乡镇上的领导指派去从事其他如计划生育、房屋拆迁等与司法所工作职责并不一定相称的工作;这些人在司法所的工作职位也不具有稳定性,他们的工作职位变动是常有的事。
(二)财政供给不到位。社区矫正,作为司法所的一项常规工作,属于新增加的工作内容,理应有相应的资金拨付作为实施的保障。社区矫正的工作对象,都是原来由xxx门负责监督考察的对象,现在由于实施社区矫正,移交给司法所,那么,在工作转移的同时,原先由国家拨给xxx门用于监督考察社区矫正对象的费用,至少应当拿出一部分给社区矫正部门用于社区矫正活动。由于经费短缺,走访调查、公益劳动、教育培训等活动开展都非常困难。《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的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这样的工作没有经费支持,怎么查找。
(三)跟踪管理难实现。《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所居住的市、县。但在实际工作中,矫正对象报道后就回家了,他去哪里干什么都不得而知,没有定位系统不能时刻跟踪管理,当对象不在辖区内时无法查找。
(四)住所地和户籍所在地的矛盾。《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这里说的居住地并非专指户籍所在地,可是现实中好多法院都把判决发回了户籍所在地,而矫正对象已多年不在户籍所在地居住,没有房子,没有地,没有亲人没有家,在户籍所在地执行社区矫正就没有任何可能和现实意义。
要求变更居住地的社区矫正对象越来越多。多数矫正对象由于生计问题都需要变更居住地,《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第二款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这种程序性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地域上的限制而变得非常困难和不便。有的社区矫正对象一进办公室就很直接的说他要出去打工,呆在家里生计困难,我们就给他讲明,社区矫正是一种监外服刑,服刑期间是不能离开居住地的,我们很理解人活着是要吃饭的,如果矫正对象生活没有保障的话,极有可能再犯罪,可是我们又不能违背法律,在现实中形成了一对难以调解的矛盾。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当从以下几个解决问题:
(一)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身份和待遇。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身份,让他们以司法行政警察的身份去管理社区服刑人员,以增强法律执行的权威性。解决他们的待遇,根据他们的工作辛苦情况,给他们一定津帖,有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社区矫正人员专业化。每年开展三次以上对全体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社区矫正专题培训,平时要求鼓励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加强考试考核促进学习效果。县司法局要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促进队伍专业化,工作上水平。
(三)加强财政建设,多渠道解决社区矫正的资金困难。社区矫正的资金困难成了许多问题引发的动力源,如社区矫正队伍不稳定、工作打折扣、工作硬件落后、社区矫正工作得不到地方政府的切实重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社区矫正财力投入,首先政府特别是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此进行财政保障,每年以一定数量的财政拨款拨到各市,由各市再逐级分配下拨。另一项是各个县每年根据本县的经济发展状况,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社区矫正支出。
(四)加强法律的修改完善。从实践中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社区矫正法律修改完善,使法律规定便于操作,适应实际工作。
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即有成绩也存在问题,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和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工作,做到严肃执法、科学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近日,_____区民政局联合区人社局等相关区直部门成立调研课题组,深入到_____路街道、_____路街道、_____社区、_____楼社区、_____社区等3个街道以及10个社区,对社区工作现状、社区人员管理、社区办公设施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定提高。借此机会我想浅谈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感想:
一、灵活运用专业技巧,注意工作中的方式方法。
二、社区矫正工作必须“帮”“教”并重。
社区矫正人员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就会成阻碍他改造的“绊脚石”,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而“只帮不教”虽然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忽略了从他的思想根源上对他的教育,忽略对他的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旦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个别社区矫正人员就会“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帮”“教”并重,缺一不可,比如有些社区矫正人员其实素质挺高,因过失犯罪被判刑,对他们主要是给予心灵上的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有些社区矫正人员,法律法规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熟悉,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要和他们拉拉家常,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公益劳动的积极性。
对于公益劳动,我们需让每一名参加劳动的矫正人员都能够感到他们并不是在从事被惩罚的劳动,而是在参加一种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因此培养参加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只有将参加公益劳动变成矫正人员的一种习惯、一种要求,在他们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才能使公益劳动变得真正有意义。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并肩作战的同志们:
你们好!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静下心来总结、反思一年的工作,并向大家汇报自己的思想,下面是我的述职总结,不妥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通过认真学习,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认真工作,追求完美。
__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紧紧围绕区司法局年初布置的工作路线,结合各项活动稳步开展。
1、社区矫正工作。
20__镇共接收矫正对象30人,到期解矫22人。截止2010年12月31日__在册矫正对象共40人。
完善台帐资料整理工作。所有矫正对象已经建立“一人一档”,并不断更新和完善档案内容。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社区矫正是完善刑罚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恰逢《社区矫正法》自本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县xxx会社区矫正工作调研组一行五人,在xx带领下,于8月下旬-9月上旬,先后到县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及x司法所等,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看资料、实地视察等方式,对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国社区矫正从20xx年开始试点,20xx年在全国全面试行,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是安徽省第一批试点县,自20xx年开始试点。近年来,我县突出“坚持把政治引领贯穿于社区矫正工作全过程”这条主线,实现坚守底线、坚持基本、坚定治本三级目标,实施创新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三大手段,强化组织、基础、制度、综合四项保障,统筹推进构建“1334”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为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0xx年以来,我县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x人,办理集中宣告x场次,期满解除矫正x人,目前在矫对象x名,其中假释x人,缓刑x人。共完成社区影响调查评估x件,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限内,x人被特赦,x人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x人被书面警告,x人变更居住地后到新居住地执行社区矫正,开展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x场次,入监警示教育x次,集中点验x场次,重新犯罪率为零。
二、主要做法。
(二)创新五式矫正,提升监管质量。多年来,我县探索创新出“管控式、奖惩式、教育式、帮扶式、监督式”的五式矫正,在实行分类分级管控、严明奖惩、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和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监督等方面探索出了成功经验,监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管得住、矫得正、扶得准”的工作目标。
(三)健全完善机制,规范工作运行。完善调查评估、交付接收、管理教育、考核奖惩、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环节的工作制度,细化完善工作流程,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从入矫到解矫的各项程序规范运行。一是规范入矫衔接。及时、高效、规范开展社区影响调查评估、交付接收、报到登记和入矫宣告等工作,从源头上把控符合社区矫正人员条件的入口关。二是规范矫正执行。严格落实社区矫正人员每月8小时学习、8小时公益劳动、每月思想汇报、请销假、考核奖惩等日常监管制度,对违反监督管理规依法给予警告、行政拘留、撤销缓刑等,确保了社区矫正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三是规范矫正解除。按照社区矫正规定依法开展解除矫正宣告,发放解除矫正证明书,同时建立安置帮教工作台账,确保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实现无缝对接。
(四)强化矫治功能,增强教育效果。一是加强教育矫正。为每名矫正对象建立教育矫正小组,定期开展思想、法治、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托敬老院、物业小区建立社区服务基地,制定《xx县社区矫正服务菜单》,推行“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服务令”,实行“一法、一令、一书、一簿”式管理。二是加强社会适应性帮扶。县司法局与民政、人社、教育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协调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子女就学、低保、临时救助等问题,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三是加强心理矫治辅导。与xx县心理咨询协会签订“心理服务社会化合作协议书”,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重新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心理矫正与行为矫正有效结合。
三、存在问题。
1、社会认知度不高。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发动不够广泛,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不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的概念、内容、目的、意义和作用知之甚少,导致群众对社区矫正人员存在忧虑、恐惧、排斥、防备、歧视等心理较为普遍,对矫正工作往往采取不配合不支持态度,给矫正社会化增加了难度。
2、组织机制有待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综合性强,涉及职能部门多,目前县级层面还缺少有效的组织领导和议事协调机构,没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在法律文书的传递、人员的交接及监督管理等衔接上,有时还存在不到位、不合拍的现象。
3、工作力量严重匮乏。司法所是社区矫正的主力军,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实际工作中,基层司法所事务繁多、职责广泛,不但承担着社区矫正任务,还要承担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综合治理及乡镇其他中心工作等,而我县司法所人员配备情况严重不到位,全县x个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x人,其中:x人所x个、x人所x个、x人所仅x个,全县平均每所x人,与全国平均每所x人的差距较大,现有司法所工作力量难以适应社区矫正及其他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需要。
4、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滞后。我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已整整十四年了,但县级社区矫正机构至今仍未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场所,一直靠租赁民房度日,场地面积和内部设施均达不到上级规范化要求,执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
5、经费保障不到位。目前,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审前调查评估、档案卷宗以及执法、办公设施、培训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支出。我市《关于加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的意见》中“县按照每名社区服刑人员每年1500元标准落实”和《社区矫正法》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应当按照规定列入社区矫正机构本级政府预算。”等规定亟待落实。
6、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一是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决定了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实践中,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志愿服务意识和激励机制缺乏,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发挥有限。二是帮困扶助工作直接关系到社区服刑人员能否平稳融入社会,但当前,我县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救助、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等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社区服刑人员重新就业、亲情维护、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帮扶亟需加强。
四、意见建议。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二)社区参与度不高。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决定了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如果没有社区参与,单纯由刑罚执行机关执行,这样的非监禁刑就不属于社区矫正,或者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广大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和志愿服务意识缺乏。目前,全县社会志愿者621人,主要由社区(村、组)干部担任。社区(村、组)干部干部作为最基层干部,承担着多方面工作任务。由于未形成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育引导、奖励激励机制,缺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引导,实践中帮扶教育持续性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二、专职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一)缓解矫正力量不足。各社区矫正中队、司法所是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和平台。但在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力量薄弱,工作拓展难等问题。现有条件下,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基层司法所配备专职社工,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可有效缓解司法所矫正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适合社区矫正工作特点。遵循社会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改造是社区矫正与xxx矫正的重要区别。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与其他社会力量的结合,吸引专职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可以弥补专业人才和专门知识的不足。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上分散在各村(居、社区)和乡镇。本地专职社工熟悉社情民意、了解风俗习惯,开展矫正工作能得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亲友支持帮助,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这些都符合社区矫正的特点和要求。
(三)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专职社工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法律、教育、心理等专业的学习背景,法律意识高、规范意识强。他们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从事社区矫正辅助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有利于司法所更好地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的设想。
(一)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是指具备一定条件专门从事社区矫正事务的全日制专业人员,属编外聘用制人员,按照聘用制人员管理。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办理衔接手续;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矫正个案工作计划,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犯罪心理矫正等;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完成司法所交办的与社区矫正有关的工作任务。
(二)专职社工应具备的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
(2)遵守法律,品行端正,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3)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工作责任心强;
(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先录取;
(5)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
(6)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应控制40岁以下。
另外,社区矫正是刑法执行活动,工作的对象是社区矫正对象,属于高危人群的范畴。特别是在基层农村一线工作的社工,常常要独挡一面,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女性社工的比例不宜过多。
学校课后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一)遵循三不原则。不上新课,不片面追求教学质量,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调整一日流程。将原来上、下午分别3节正课,调为上午四节正课,下午两节正课,这样学生下午4点10分放学后,就可以开展两节课后服务课。由于场地有限,每天上下的课间操分高低段错时进行,不做课间操的班级在班上上器乐日课,由老师组织进行器乐训练。
(三)优化课程设置。
课时数量是定量,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唯一能够突破的就是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优化以及从课时长短进行着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强化基础课,具化拓展课,构建出以国家课程为主的五大“幸福”课程,即:以部编版教材为主,大量阅读为辅的智慧课程;以每年习得一样体育技能为主的身体课程;以班级器乐为主、兴趣社团为辅的艺术课程;以家校合作共育为途径的生活及劳动课程、电影课程;以学科活动和德育活动为主的活动课程。
1、组织服务形式。根据各科目的师资力量、社会资源、学生选课基数、家长支持意见及课程特色等因素,服务活动分学校和班级两种活动方式。一是班级活动,组织活动由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做好学期计划,服务内容,交学校审核,交学校存档,作为教导处和学校检查落实情况的依据。二是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社团(兴趣小组)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好社团档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教导处将根据学校的课后辅导活动计划表采取进行督导检查。
2、服务课程内容。一是文化类:阅读与写作、绘本阅读(低段)、诵读、课本剧、口语交际、思维训练、作业辅导等;二是艺术科创类:舞蹈、合唱、书画、口风琴(低段)、巴乌(高段)、象棋、乒乓球、花式跳绳、健美操、创意剪纸、科学实践等;三是生活技能类:厨艺、烹饪、种植、劳技等(家长义工)。
3、建立校级社团。学校现有口风琴、巴乌、合唱、舞蹈、拉丁舞、健美操、器乐、绘画、手工、线描、象棋、幼儿园篮球、花式跳绳、羽毛球、溜溜球、乒乓球、武术、艺术体操、国学、儿童剧场等20个社团。
(四)落实三大保障。
1、教师有保障。每位教师至少申报一门课程,一些课程本校教师无法满足时,就聘请校外教师或学生家长开展特色课程,目前外聘课后服务教师16人。如器乐类(巴乌、口风琴),舞蹈,象棋,生活技能等课程。
2、时间有保障。学生每天下午有固定的两节课后服务课,各年级错时分级到各个教室和功能室开展活动。
3、安全有保障。大多活动课是走班上课,人员不固定,上课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对于外聘教师,学校还配一名辅教老师。学校实行三级巡课制,即专人考勤,教导处巡查,值班领导抽查,并纳入考核。
(五)加强多元评价。
学校对教学情况了解可以收集学生家长问卷来实现,对教师的评价分为组织、课时、成果三方面设置权重进行考核,其中组织和课时均与学生参与人数挂钩,以此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精当总结成败得失。
(一)取得的成绩。
1、参与率稳步提升。一些家长由刚开始观望到后来主动送孩子来参加,全校参与率达。
2、教育质量明显提升。通过上学期的质量分析,学生的成绩进步明显。
3、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五大幸福课程的实施,各个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4、家长、孩子认可度高。学生及家长负担变轻,书面作业变少,减轻家长辅导的压力。孩子回家可以预习、阅读、做家务等,家庭更和谐了。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玩手机的现象变少了。
(二)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如何满足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处理教师工学时间冲突;如何根据现有资源在校级社团基础上成立班级社团正是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两个月来,我校的课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了孩子充实,家长放心,切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让家长放心省心。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严格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懈努力。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x区20xx年上半年社区矫正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的工作质量,我所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所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就不断探索适合社区矫正人员的新方法,截至目前,我所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7人,累计解除18人,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期间无再犯罪现象。目前在矫19人,其中缓刑16人,暂予监外执行2人,假释1人。我所截止目前为止暂无脱管漏虚管现象。
二、我所对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了矫正方案、志愿者协议、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每月小结、信息表、谈话记录、电话汇报等方面材料,形成一套完整的基础性台账。
三、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是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我所每月都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八个小时的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确保他们在思想上、行为上进行改造。
四、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在掌握矫正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所犯罪行及改造表现下,将矫正对象分为严管、普管、宽管三个级别进行管理。对重点管理对象提高警惕,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其生活行迹,加强管理监督。对非重点管理对象,只要适时的报告其生活情况,定时参加公益活动,按时报到。
五、我所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不足,为了切实提高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水平,有效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会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档案的规范化。档案的建立应将矫正工作中监督、管理、教育等各方面情况记录在案,突出每各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和工作上的表现,同时,尽量避免重复记录的情况发生,做到档案简洁,内容充分。
2.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走访。为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信息,及时了解矫正对象的家庭情况和平时的思想表现,做到思想教育从严,生活关心到位。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还是罪犯,要遵守各项管理规定。
3.加强矫正对象的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对矫正对象实行检查是否做笔记的方法,检查矫正对象是否有认真进行学习,必须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
xxx司法所。
20xx年xx月xx日。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我县被洛阳市政法委确定为社区矫正试点县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多次召开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参加的社区矫正协调会议。成立了汝阳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汝阳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和《汝阳县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公检法司各单位的任务及相互之间配合的要求。
截止目前,我县共有社区矫正对象117名,95%属于缓刑人员。我们在城关、小店、三屯、上店等乡镇开展第一批移交工作,四个乡镇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8人,占总数的23%。
接管的社区矫正对象截止目前无重新犯罪情况,为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二、搞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成立了汝阳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务副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导和协调全县社区矫正工作。
(二)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多方协调,与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财经所、民政办等部门负责人联系,使资源得到优化管理,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务。
(三)出台文件指导具体工作。
出台了《汝阳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和《汝阳县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对我县的社区矫正相关制度作了细化和完善,重点解决了矫正对象衔接、矫正执行、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期满解除矫正等环节和各成员单位职责的明确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并在实践中构筑协调的工作机制。
(四)统一安排部署。
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试点正式启动后,各司法所在县局的领导下,在公安局派出所、检察院、检索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社区矫正对象人员信息进行了排查摸底。排查出我县共有社区矫正对象117名,95%属缓刑人员。
(五)组织学习。
我们组织基层司法所长赴湖北荆门、四川郫县、成都市成华区等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比较早和比较好的省市单位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单位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
(六)加强宣传。
社区矫正还是一项新工作、新任务、新课题,在社会上和广大群众中还比较陌生,为扩大知晓率,使社会各界和基层干部群众认识、理解、参与和支持,通过各种媒体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在县区及各乡镇发放社区矫正宣传资料。
(七)制作社区矫正工作台帐。
为了便于管理,县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为每位社区矫正人员制定台账,规范了社区矫正的各种法律文书,规范了社区矫正的工作台帐,统一印制了社区矫正的各种制式文书。
(八)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管理。
为及时了解掌握矫正对象的实际状况和活动规律,与电信部门积极沟通,电信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司法e通管理模式,社区矫正办投资5000多元为10名社区矫正对象配备了gps定位手机。
司法e通系统的开通,为我们向矫正对象下发通知、矫正对象上传图片、思想汇报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三、存在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行阶段,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工作也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衔接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
(二)全市各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工作经费紧缺,交通、通讯设施配置还有待于加强。从事社区矫正的专业人员缺乏。
(三)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弱,特别是学习法律及相关专业的人才较少,从而使社区矫正工作相对滞后。
(四)司法行政人员的执法地位没有确定,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四、提出建议。
(一)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部门一项新的工作内容,涉及人员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增加编制,配备专业人员。
(二)此项工作业务量大,工作经费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三)省市应根据相应政策和辖区实际情况出台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以便更好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有上级配发的社区矫正工作证件、服装、交通工具等。
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总结
摘要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状况进行回顾、分析和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配合教育改革督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办职教、办真职教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中层各科室负责人及处室成员、各年级组长及各教研组长、学生社团负责人、各班主任、各宿舍楼层生活老师、图书馆管理员。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肖国林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各项课后服务工作,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蒋作圣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基于中职生特点,课后服务工作覆盖学生旨在全员参与。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每天校园之声广播站辅导校稿播音、青年志愿者执勤“卫生文明监督岗”、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种兴趣小组辅导及活动开展、体育教研组组织师生活动、图书馆阅览、学生社团例会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系寄宿制学校,主旨时间安排如下:
2、在校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班主任负责考勤、纪律、秩序等。
3、在校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辅导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广播站负责人校稿指导播音。
4、在校每天组织青年志愿者执勤“卫生文明监督岗”,团委负责人指导开展。
5、把高三学生的培优工作(治跛腿)纳入课后服务的范畴,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安排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四十分钟作为辅导时间。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各处室、班级、社团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思想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学生成长为出发点,真正做到育人教书,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所有课后服务一律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必须是完全自愿参加。
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辅导教师工作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每月将对课后服务的出勤情况等常规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对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参与的老师将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初见成效。老师们、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深知课后服务工作欲想精益求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后服务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
2019年秋季开学,学校严格按照市发改委、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七年级新生除部分寄宿生外,其余学生在综合考虑广大家长意见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自愿的原则,本着服务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实行课后服务管理。2019级初一学生共计1096名,经统计,自愿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学生人数为507名。
开学初,学校将课后服务相关方案交送教育局审批。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与协调安排,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和学校实际情况,从9月9日起,初一年级正式进行课后服务托管,即从周一至周四正常放学后,每天提供总计三节课的课后服务。按每25人/班配置一名辅导老师。1.以走班的形式,开展篮球、足球、舞蹈、书法、魔方、创意制作、桥牌、机器人等近30门7+1课程,以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每周一固定开设阅读写字课程;另外穿插名师课堂等培优辅潜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2.安排学科老师进行作业辅导,解答疑问,结束后由辅导老师护送学生安全离开校园。
经每天巡查统计,课后服务进行的四周时间里,老师们按时到班,根据学生需要对学生进行个辅或方法指导,家长反映良好。部分家长反映课后服务托管前学生磨磨蹭蹭做作业,经常要到十点以后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与学习效率。在学校参与课后服务以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提前了,效率提高了,并且晚上回家后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课后服务方案实行了一个月,已经渐入正轨。但在期间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整改、完善。学校处于基建维修阶段,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
我校认真落实莒县教育和体育局2020年2月25日关于转发日照市教育局《关于尽快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根据本校学生家长接送实际,措施得力,落实到位。
现简要总结如下:
1.制定方案、宣传部署。
开学前,我校按照市、县教体局通知要求,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召开了班主任会,学习了市、县教体局通知精神,并结合本校学生在校午餐和下午放学实际,拟定了《阎庄街道中心小学2020年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各班主任通过家长微信群,将“课后服务”申请办法、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时间、管理制度等内容的实施方案通知到全体学生家长。发放纸质告知书、申请表和委托协议书,与家长签订协议,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三方之责任,确保家长、学生知晓率百分之百,不漏一人。
2.周密考虑、按时启动。
按照上级领导要求,根据我镇实际情况,课后服务时间分为两段,一是中午在校就餐学生午休息时间,二是下午结束时间,下午结束时间按学生需求与季节变化弹性调整,与家长接送时间“无缝”对接。
坚持科学性和安全性相统一,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午休时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指导学生写字、阅读、做题等;第二段让学生午休,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下午放学后时间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中小学生适宜的影片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
我校开学第一天,即全面启动“课后服务”活动。目前我镇5处学校课后服务学生参与人数为100%,全部学生均参加课后服务。
新学期,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的需求,我校通过组织召开学校领导干部课后校内延时服务专题会、课后服务家长需求座谈会、全体教师会等,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开设课后服务班艺术、科普等社团6个。学校与家长、轮值教师签订安全协议书,严格落实考勤、交接班制度,确保课后校内延时服务规范有序进行。
在课后服务工作的初期,我首先通过制定了“课后服务教师工作计划”,让延时服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们的口味;担心学生在校休息不好;担心学生在校时间长、会不会有厌烦的情绪……经过一个月的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工作,学生们在校吃得好,休息得好,学得开心,获得了更多的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学生自然而然地愿意参加课后服务活动的意愿更强烈了,后期我们班大多数学生都参加了课后服务,只有三个学生没有参加。
中午午休期间建议学生休息,向孩子们讲解午休的好处。当然个别学生精力比较充沛的,不强制要求孩子们睡觉,可以进行绘画、作业等,只要不影响其他学生休息即可。中午午休的学生建议自备午休物品(比如:抱枕,眼罩等)。这样的话,孩子们睡得比较舒服点。
下午放学后的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我会根据前期的计划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设置活动。每星期的活动尽量做到不重复,在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孩子们收获快乐、释放压力、或者在快乐中学习。
2018年3月起,莒县第四实验小学根据教育部和市、县教育局统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启动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两年多来,解决了家长接送难、辅导难、管理难的“三大难题”,成为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普惠性民生工程,深受家长欢迎。
在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我们探索了“三四五”的实施途径,确保实效。
(一)三先行,确保课后服务顺利启动。
“调研先行”,通过前期调研发现,我校97%的家长有课后托管服务需求。
“制度先行”,学校专门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反复讨论完善方案,学校先后制定了《课后服务安全责任书》《课后服务值日教师规范》《参加课后服务学生规范》《课后服务交接班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课后服务实施。
“规划先行”,在实施之前我们对人员、课程等进行了前期规划,并分别召开学校、年级推进会议进行研商部署。再通过家委会、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沟通完善实施策略。
(二)四步走,确保课后服务适合实情。
我们下发了《课后服务意向书》,指导学生、家长进行了填写,从而建立了“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复核、统筹安排”的课后服务“四步走”工作机制。如此一来,“自愿+协调”的方式,确保了课后服务适合校情学情,如实现了进一步加强音体美等技能的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等相关要求。两年来,学生参与率不断提升,现在参与率已高达99.8%。
(三)五原则,确保课后服务扎实开展。
本着“特色发展”的原则,积极创新课后服务,根据学生个性需求和兴趣方向,研发了艺术素养(如萨克斯、过门笺)、语言素养(如大阅读、英语模仿秀)、操作技巧(如机器人、科学小探秘)、体育技能(如篮球、舞狮)四大类30余个特色社团;各学科教师也以班级为单位实施特色班本课程,提升了课程研发能力,催生出一大批优秀特色服务课程。
本着“需求为先”的原则,并根据家长建议进行合理调整。如针对部分学生家庭作业存在困难,家长无力指导的问题,我们将课后服务调整为两个阶段:前30分钟进行作业辅导时间,后30分钟实施特色课程,确保了工作有序、有效、有深度。
本着“安全为要”的原则,学校教职工参与到安全监管中,从点名、课程实施到放学落实全环节无遗漏责任制,确保学生安全;同时,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做好备案,厘清服务边界,明确家长、校方职责,明晰双方权利和义务。如,上学期针对疫情特殊情况,我校暂停了混班制学习的特色社团,实施了以班级为主体的“特色课程+作业辅导”的新模式,确保了学生素养提升,更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本着“过程调控”的原则,我们制定了《课后服务考核评价办法》,课后服务期间前勤后勤正常学运转,教师参与,及时调整实施策略。如,本学期因疫情未安排特色社团活动,音体美信等学科教师主动申请了巡视检查工作,协助领导小组调度了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保证了课后服务的成效。
坚持“绩效激励”的原则,学校将课后服务计入工作量,体现在绩效考核中,如课后服务一次相当于加课时一节等。对优秀的教师,在评优树先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目前,学校教职工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6%。
由于我校课后服务工作扎实开展,我校课后服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2019年5月,在山东省课后服务工作会议上做专题发言,并先后迎来了禹城市、临沂市临港区、五莲县等多地校参观团,赢得了广泛赞誉。
课后服务工作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我校教育特色更加显现。学校积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善“6+n”特色课程体系,特别是“校本课程生本化”版块课程研发得以进一步推进,确保了学生的兴趣彰显及素养的提升。两年多来,我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从刚开始的95%提高到现在的100%,家长满意度也从97%提高到100%;学校“过门签工作坊”荣获“山东省优秀工作坊”荣誉称号;3d打印、机器人社团参加国家、省市比赛荣获大奖;美术、书法、剪纸作品入围各级各类书法、美术展。学校课后服务取得了“解决家长难题、发挥教师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四方共赢的良好效果,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1.将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学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态度作为教师量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考核撬动课后服务的进一步规范。
2.按照考核结果,适当发放考核奖励,以此撬动县区、学校和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3.适度引进校外师资、设施等资源,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形成校内外联动的新态势,开设我市课后服务的新局面,促使这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更好地深入民心。
4.利用好校内少年宫等场地,为日照学子提供更多的素养提升的空间,让日照学子更好地面向未来生活。
好事已谐万家乐,千般思量更向前。作为服务家长、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一件大好事,学校将继续优化课后服务实施策略,创新内容设计,办好这项“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普惠性民生工程,让课后服务更够“味”、更有价值,用心积淀、用情服务、用智培育,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情怀的教育,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2019年秋季开学,学校严格按照市发改委、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七年级新生除部分寄宿生外,其余学生在综合考虑广大家长意见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自愿的原则,本着服务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实行课后服务管理。2019级初一学生共计1096名,经统计,自愿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学生人数为507名。
开学初,学校将课后服务相关方案交送教育局审批。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与协调安排,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和学校实际情况,从9月9日起,初一年级正式进行课后服务托管,即从周一至周四正常放学后,每天提供总计三节课的课后服务。按每25人/班配置一名辅导老师。1.以走班的形式,开展篮球、足球、舞蹈、书法、魔方、创意制作、桥牌、机器人等近30门7+1课程,以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每周一固定开设阅读写字课程;另外穿插名师课堂等培优辅潜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2.安排学科老师进行作业辅导,解答疑问,结束后由辅导老师护送学生安全离开校园。
经每天巡查统计,课后服务进行的四周时间里,老师们按时到班,根据学生需要对学生进行个辅或方法指导,家长反映良好。部分家长反映课后服务托管前学生磨磨蹭蹭做作业,经常要到十点以后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与学习效率。在学校参与课后服务以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提前了,效率提高了,并且晚上回家后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课后服务方案实行了一个月,已经渐入正轨。但在期间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整改、完善。学校处于基建维修阶段,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
社区矫正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社区矫正工作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抓好2012年度办事处社区矫正工作,积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要严格执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
要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现、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等的不同特点,针对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矫正措施,并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有关法律和有关文件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严格要求,使矫正对象认真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社区矫正有关制度,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定期上报思想汇报材料,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居住地,应当报告司法所,写出申请,并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等。
坚持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活动一次,坚持周、月汇报制度,每月组织参加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12小时。
要进一步健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评奖惩制度。坚持对社区矫正对象每月一考评,每季度一综评,半年和年终总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奖惩,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
二、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正工作,提高矫正效果。
要采取培训、学习教育、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对社会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采取个别谈话、心理帮助、家访帮教等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个别教育和帮教。加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的组织,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学习劳动等方面表现情况的考核制度。
三、加强帮教活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困难和问题办事处社区矫正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社区服刑人员遇到的其他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认真抓好矫正工作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共同抓好社区矫正工作。
司法所、各派出所、各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和各单位的职责,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水平,为搞好矫正对象教育改造,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提供公益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20xx年1月14日到18日,由_会宁县委宣传部、会宁县教育局、会宁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主办,会宁县体育管理中心、会宁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会宁县篮球协会、会宁学子共济会承办的首届会宁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会宁县体育馆成功举行。
会宁学子共济会以“发扬感恩回报精神,促进会宁学子成材,同心同德共济家乡”为宗旨,秉承会宁人特有的执着和吃苦精神,发扬和传承协会精神,加强会宁学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友谊,进一步激发会宁学子感恩家乡,回报家乡父老,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热情,培养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做人做事的热情,培养社会责任心,帮助和促进会宁学子共同成材,使越来越多的会宁人加入到我们这个团队当中来,汇聚星火力量,终成燎原之势,让会宁精神代代相传!
为喜迎新春,展现会宁大学生精神风貌,使会宁学子共济会在会宁县得到更深层次宣传的同时更为全县父老乡亲献上一份别样的寒假大礼,特举办此次以“学海扬帆、共济家乡、快乐篮球、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篮球联赛。通过这次联赛能够促进协会内部人员、协会与会宁县各部门及广大民众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增强协会凝聚力,为共济会的美好明天做出积极的贡献。
20xx年1月14日晚,会宁学子共济会首届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会宁县体育馆隆重开幕。
在15日到18日,由会宁学子共济会浙江—吉林—云南分会代表队、湖南分会代表队、山西分会代表队、江西分会代表队、江苏分会代表队、山东—河南分会代表队、甘肃一分队、内蒙古分会代表队、四川分会代表队、甘肃二分队、甘肃四分队、重庆—宁夏分会代表队共十四支代表队,在会宁县体育馆向广大父老乡亲献上了近30场精彩的篮球比赛。
在闭幕式上,任县长在发表了致词:本次篮球联赛是由会宁学子共济会积极组织、充分体现我县大学生强健体魄和饱满精神状态的一场盛会。在比赛中各代表队运动员们精诚团结、拼搏进取,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我们会宁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团结进取、敢于突破的精神将流传下去,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了很大的收获,这将为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有力的帮助。希望各位继续发扬优良作风,认真总结、持续创新,为我们会宁的发展做出贡献。
提供公益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一、2009年春节,对45岁以上教师慰问,团拜,送去鲜花每束20元。
二、5月份,“博爱一日捐”活动,每位教师100元。
五、四青年节”工会赞助活动经费200元。
四、响应局工会文件精神,去291医院妇科检查;同月组织在职45岁以上教师到蒙中医院体检。
五、全体师生给灾区捐棉衣950件。
六、7月份,组织教师(部分)到山西芦芽山旅游。
七、9月份,庆祝教师节,给每位教师送鲜花一束,每束价值30元。
八、中秋、国庆两大节日,给全体教师一桶色拉油和一盒精装月饼。
九、11月,贫困教师摸底、统计并上报。
十、12月召开八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并搞聚餐联欢活动。
东河区工业路第二小学。
教师职务评审领导小组。
组长:高翠青。
副组长:李智欣。
时群。
张丽琼。
组员:菅怡。
武敏。
徐静梅。
苗利平。
根据教育局布置有关职务评审会议精神和文件,按条件申报,由评审小组审查后填写申报材料,然后申报。
东河区工业路第二小学。
校务公开领导机构。
组长:高翠青。
副组长:李智欣。
时群。
张丽琼。
组员:徐静梅。
菅怡。
武敏。
苗利平。
杭妤。
郭玉兰。
学生家长:王启明。
学生代表:李慧。
东河区工业路第二小学。
党支部发展_员公示制。
党组织机构:
党支部书记:李智欣。
组织委员:高翠青。
组织委员:周全彬。
宣传委员:徐静梅。
纪律委员:王继生。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听取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入党前进行民主测评,并公示5天,如没有群众举报和反映,就被正式吸收到党组织队伍中来。
东河区工业路第二小学。
5月份,参见东河区教工文艺汇演二等奖2009年工会获奖情况统计。
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总结【】
为解决学生家长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根据西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于2022年秋季开展了学生课后延时服务,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积累经验,现将本学期课后服务工作做如下总结。
本学期,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主要有两项。每周一、三、五为作业辅导,每周二、四为学生兴趣社团。目前,我主要负责六年级一班的语文课后作业辅导工作。在课后服务开始时,为了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我制定了符合本班学情的课后服务细则,确保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作业不回家,都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当日作业,同时为学生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提高课后服务的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在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中间,设置分层作业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针对学业有困难的同学制定个性化易操作的实践作业提高兴趣,同时采用激励方式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第二、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学生学业辅导工作,个性问题单独讲,共性问题一起讲,确保每个孩子在保量的基础上也能保质完成。
第三、作业面批面改,在课后服务的时间里将学生当天提交的作业做到当堂纠错,有问题单独辅导,保证当天知识的当堂消化,做到日日清。
在我们班级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学期的课后工作圆满完成。今后,我会不断优化班级课后服务的方式,做好本班级的语文学科服务工作,让学生减负,让家长满意。
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时间不衔接、出现教育时段空白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贯彻落实《蚌埠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本学期,某某学校继续开展了课后服务,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服务对象及时间。
在筹备开展课后服务初期,学校和家委会积极联系,召开了校级家委会,班级家长会,积极动员宣传,向家长说明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原则、时间、内容、收费及学生安全管理,得到了全体家长的认可。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包含了全校学生。另外,学校开展延时课的时间根据时令不同适时调整,但都不晚于18:00。
二、服务志愿者及内容。
学校自从筹备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积极踊跃报名,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课后服务队伍中去。学校一二年级主要以团队活动、手工操作、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为主。三年级以上主要以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团体活动等实践综合类活动,各年级都不存在老师上新课的现象。
三、收费标准。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每天课后服务都不超过两节课,并且按照每课时2元的标准进行收费。另外,对于收费情况也进行了公示。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开展还算顺利,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后服务结束后,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为此学校除了加强打门口领导值班和家长护学岗,还积极与经常接迟的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安排了在离大门最近的教室,对于没有家长接的学生集中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另外,学校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课后服务的开展,真正的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解决大部分家长“三点半”“四点半”无人接孩子的难题。
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说明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逐步形成全社会都来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增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因此我校在迎“六一”之际组织策划这次助残活动。了解他们的健康和生活状况,为残疾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鼓舞他们积极生活。
二、活动主题。
“自信自强,欢乐六一”
三、活动目的。
勉励他们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并度过快乐的“六一”。
四、活动时间。
20xx年06月1日。
五、活动地点。
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北理工学院校园。
六、主办单位。
黄石港区团委、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湖北师范学院马院。
七、前期准备。
1、跟文艺部联系,组织安排好表演节目及主持人,并跟特殊学校的负责人联系协商好活动的各项事项。让特殊学校的孩子出俩到四个节目。
2、准备好活动要用的的物品。
3、招募志愿者,并安排分配好人员。
八、活动流程。
1、在活动当天组织好志愿者前往特殊学校,到达后布置好活动现场。
2、志愿者表演节目与特殊学校学生的节目交替上台。鼓励特殊儿童参与文娱活动,展示才艺,并做好互动。
3、办实事,为特殊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带特殊学校的学生到湖北理工艺术学院参观,放松心情,积极生活。(一对一服务,确保学生的安全)。
5、把特殊学校的学生安全带回特殊学校。
6、组织好志愿者返校。
九、注意事项。
1、在活动期间,志愿者要时时刻刻注意特殊学生及自身的安全。
2、在特殊学校内部时要维护好内部的设施,不可损坏校内的物品设施。
3、要维护好活动现场的秩序,每个志愿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做好应急措施。
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总结【】
从20**年5月起,**小学课外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根据学校课外服务工作的具体安排,我的服务对象是一年级,具体工作要求是学生午餐休息后,下午放学后根据具体计划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形式灵活,内容丰富。
新学期,为了满足学生课外服务的需要,我校组织召开了学校领导干部课外延迟服务专题会议、课外服务家长需求研讨会、全体教师会议等,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开设了6个课外服务课程艺术、科普等社区。学校与家长、轮换教师签订安全协议,严格执行考勤交接制度,确保课外延迟服务标准有序进行。
在课后服务工作的早期阶段,我首先制定了课后服务教师工作计划,使延迟服务工作规范有序。
万事开头难,在课后服务的初期,学生及家长们参加课后服务的意愿不是特别得强,所以我们班的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人。我明白学生和家长们的担忧,担心孩子中午在校吃饭适不适应,学校的饭菜是否符合孩子们的口味;担心学生在校休息不好;担心学生在校时间长、会不会有厌烦的情绪……经过一个月的学校和老师的努力,学生们在学校吃得好,休息得好,学得开心,得到了更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学生自然更愿意参加课后服务活动。后期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课后服务,只有三个学生没有参加。
建议学生在午休期间休息,并向孩子们解释午休的好处。当然,有些学生精力充沛,不强迫孩子睡觉,只要不影响其他学生的休息,要不影响其他学生的休息。中午午休的学生建议自带午休用品(如枕头、眼罩等)。这样,孩子们就会睡得更舒服。
提供公益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四)。
踏着寒冬的步伐,迎着清晨的朝霞,派特森英语的老师们为辽宁省实验中学送去了最温暖的祝福与问候,传授了最丰富的英语知识与文化。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辽宁省实验中学的高一高二英语社团以及对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们参加。派特森英语的外教graham与同学们渡过了难忘的2个小时。实验中学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尽管窗外寒风刺骨,但是屋里却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首先graham进行了风趣幽默的自我介绍,瞬间,同学们消除了最初与外教的陌生感,变得非常随意并且亲切。其次,graham提出了一个英语话题,与大家共同分享观点,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从中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培养了独立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踊跃的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省实验中学的同学们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平日里老师们很重视培养同学们的英语综合能力,而不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只在乎考试成绩。
随后,同学们拿出了省实验中学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册——“璀璨实验”与老师一起分享。graham坐在了同学们中间饶有兴趣的听同学们为他讲述和实验中学有关的点点滴滴。graham仿佛也被该校的历史文化所吸引了,我们知道,省实验中学是一所高等学府,可以说是让广大学子都敬仰、甚至是为之曾付出过艰辛努力的一所高中。所以,我们也很荣幸今天可以来到这里和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更希望我们的到来可以为同学们学习英语的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
最后,实验中学外语社团社长为派特森所有随行成员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感谢实验中学老师以及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我们也真诚的祝愿省实验中学的全体同学们学业有成,梦想成真!
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总结【】
如下: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领导首先认真学习、领会了课后工作相关会服务议精神和实施意见的内涵和要求。在校管理层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学校及时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进行广泛动员,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2、组建领导小组,修订。
活动方案。
学校根据要求组建了校长为组长、其他中层干部为组员的课后延时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负责总方案和学期分步实施计划的制定及活动主持、总结等工作,其他各部门按职责开展具体工作。
3、部门责任分工。
充分利用各功能室、图书室、体育器材等资源,安排相关在职教师和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全面监督课后服务管理、活动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
4、服务时间。
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每天两个小时,冬季到17:45,夏季到18:15。
二、规范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1、坚持自愿原则。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统筹、相对集中”的原则,由学生及家长向学校申请“课后“服务,同时学校要建立“课后”学生资格审核制度,并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协议书。
2、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培养敢于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培养博学多才的人”为目标充分安排好课后期间学生参与的内容,在课后时间安排体育锻炼、作业辅导、特长培养等有益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
3、加强日常管理。“课后”服务以学生自学和课外兴趣活动为主,坚持“三个不”,即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后”期间学校安排中层以上干部及班主任加强管理,做到集中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经费及保障措施。
1、课后延时所需经费均在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
2、保障措施。
学校高度重视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事项,纳入学校工作常规,加强领导,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学校立即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确保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四、取得效果。
学生在课后延时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内容,积极性比较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是今后努力的工作方向。课后服务内容一般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活动,以及娱乐游戏、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要坚持把安全管理放在做好课后服务的首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提供公益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
1、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慈善是一项活动。
2、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数字社区等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3、公共福利,是社会福利的重要项目,它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及精神生活基本需要而兴办的公益性设施和提供的相关服务。
4、社会援助,援助内容有法律援助、财政援助、医疗援助、教育援助、生活援助、住房援助、家庭援助等等。
5、专业服务可以分为生产者专业服务和消费者专业服务,包括: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税收服务;咨询服务等。
提供公益服务情况说明范文
姓名:学号:学院:
2013年,“爱心包裹”以“小包裹,大爱心。我们五岁了”为主题。作为重庆大学互助协会的成员,我报名成为劝募志愿者。现将实践内容及我所获得的感悟报告如下:
实践时间:2013年4月13日——6月2日期间的周末
实践地点:重庆市南坪万达广场和沙坪坝三峡广场。
实践目的:为贫困山区的贫困小学生募捐六一礼物——“爱心包裹”
实践参与者:重庆大学励行志愿者协会及互助协会成员。
2013年4月,“爱心包裹”活动开始在重庆大学招募志愿者,我作为互助协会的成员报名成为志愿者。在成为志愿者之后,我参加了励行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培训讲座。在讲座中我对“爱心包裹”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视频讲解中学到了劝募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募捐。在劝募时,为了取信于人,我们先拿出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出的志愿者身份证明,然后对“爱心包裹”活动进行简单地介绍。如果劝募对象有捐助意向或者又想要继续了解的意向,我们会再进行详细的介绍。为了使劝募成功率更高,我们在选择劝募对象时倾向于选择身边带有孩子的,或看似面善的,或身着名牌的人。因为这类人更容易对贫困学生产生怜悯之情,且他们具有捐助的能力。在沙坪坝三峡广场募捐时,我和队友选择了一栋商务楼里面的商场店主和店员进行劝募,他们多为年青一代,对公益事业了解更多,也更支持,并且他们更容易相信大学生志愿者。当天,我们总共募捐到5个包裹(每个100元)。
从高中时期,我发现自己对公益慈善有了更多的关注,也热衷于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到了大学之后,我申请加入了重庆大学互助协会。在互助协会的“三走进”活动中,我与协会的同学一起到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善举,但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公益慈善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种由衷的快乐,不仅仅是帮助别人之后获得的感谢,更多的是在帮助别人之后自己内心所得到的净化。从这个层面讲,并不只是我帮助了他人,同时我也得到了帮助。所以,在得知“爱心包裹”活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我立即报了名。在参加了这次“爱心包裹”活动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尤其是锻炼了自己的与人交流的能力。另外,我对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这次活动锻炼了我的交际能力和与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
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交流并取信于人。我变得更加主动的与陌生人交流。这为我疑惑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做了准备。同时,在劝募活动中我领悟到了团队合作的魅力。第一次在南坪万达广场劝募时,我与队友分头行动。两人各自在商场附近劝募,以为这样能够对更多人宣传和劝募。结果,单兵作战的成绩并不理想,我们没有劝募到哪怕一个包裹。第二次,我们来到沙坪坝三峡广场,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因为女生更容易被人相信,所以由她负责取信于人,我负责介绍活动。在默契的配合下,我们那天劝募到了5个包裹。其次,在劝募过程中我们一些本来有捐助意愿的人因不愿相信我们而放弃捐助。他们说:“现在社会上骗子太多了,都不知道谁是可信的。”没错,现在的社会风气确实不怎么好。不断地有诈骗犯罪的案件被曝光,扶起被车撞倒的老人却反被讹诈,以及涉及到公益慈善事业的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这些负面信息导致社会上信任危机每况愈下。生活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社会上,搞得人人自危,还能指望多少人能够为贫困的孩子捐助一份六一礼物,献身公益事业呢?只有在一个互相信任的社会环境下,才能使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大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是有必要的。一来能够招募到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而来吸引更多有善心的人参与、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三来能够使更多人相信劝募的志愿者,使他们不至于被人误认为是骗人的。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公益慈善体系还不够完善。然而,通过这次的“爱心包裹”活动,我更加坚定了我参与公益慈善的初衷: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把那一份“公益的心”通过我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公益,参与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