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论文的统计学分析(模板17篇)

论文的统计学分析(模板17篇)

时间:2023-11-06 14:40:34 作者:琴心月论文的统计学分析(模板17篇)

统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数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统计分析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灵感。

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论文

9月,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发布,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然而,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宜的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尚不健全,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现有高校资源,积极支持各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开设文化产业类高教专业。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又称文化创意产业,通常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慧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它具体包括的行业为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玩、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与录像、动漫、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主要包括:具有原创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如设计、策划等人员;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即将创意思想商业化的人才;专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规律的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新设置的本科专业。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此类专业,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多所高校开办了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的专业。但是,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人才。

2、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师资力量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

3、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歌厅、舞厅、电子游戏厅;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代理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1、加强跨学科师资力量的培养。师资是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具体落实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没有跨学科的、能够融会贯通创意、艺术、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教师,再完善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师资力量而言,其跨学科的融会贯通性仍显不足。目前,国内高校文化产业教学、科研人员的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种:文史哲、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不同的学科背景都有其优势所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各学校应有意识地引进本身缺乏的其他相关专业师资力量,鼓励青年教师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相关博士后课题的研究,从而形成真正跨学科的师资力量。

2、搭建教学、科研交流平台。跨学科师资力量或教学科研团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学单位、高校可通过搭建跨学科教学、科研交流平台的方式,解决学科视角局限性的问题。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参与、推动全国性文化产业教学、科研交流平台的建设工作,全国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联席会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交流平台之一。此外,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高校、院系也应积极搭建中观和微观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形成校际、系际甚至是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

3、课程设置恰当处理“通识”与“专业”等方面的关系。文化产业的课程应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文化产业学科的通识教育应以拓展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为主,文化学、美学、历史学等“无用之用”的素质教育内容是其重点所在;在专业教育方面,则应加强文化市场学、文化营销学、媒体创意、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教育则注重其实践运营能力的培养。通过二者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文化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文化产业在横向上分为各种不同的行业门类,在纵向上又可以拆分为不同的市场运行环节,因此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根据不同行业门类和环节而有所侧重。从横向来说,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可根据学生兴趣,增设电影、电视、出版、演出、动漫等具体行业门类的选修性课程。从纵向来说,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也应具体考虑文化策划环节、文化市场营销环节、文化管理环节等不同环节的特点,并在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应该是强调综合性、渗透性和学科交叉性,尤其是突出文化经济和文化管理,也包括文化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围绕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重点开设以下六类专业课程:(一)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学、美学、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等;(二)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学、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三)广告创意与策划、品牌传播、新闻出版、现代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等;(四)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等;(五)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西方文化原著选讲等;(六)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

高等院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摇篮、实验基地和交流平台,在高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把培养目标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为其核心目标之一。

1、端正教育态度,推行因材施教。文化创意产业最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在设定培养方式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应用性人才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在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和师资聘用等方面都应向应用性倾斜。

2、充分利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努力推广学生的优秀创意,帮助学生做好融资准备工作,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要成为学生强有力的后盾,尽快使其创意产品化,并获得经济收益。要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核心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及推广,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从业素质,为他们未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制定合理政策,促进人才流动。高校应利用其在政府政策制定上的特殊地位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改善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和体制弊端。要建立健全文化创意类人才的信息共享工程,切实通过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人才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人才在产业中的流动。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才效能。

作为教学和科研中心,高校拥有足够的技术基础、知识储备和人力资源,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导致它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文化创意人才需要的是对大文化概念的把握,特别是文化见识和文化视野并不是依靠固定模式的培养可以形成的;而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所需要的资本运作能力,把握政策与市场的能力等更不能仅凭学校现有的常规教学来完成其全部过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工作室花建认为,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要树立新的人才定义,高层次不一定是高学历和高资历,而应该是高素质、高能力和高产出率,而且是多学科人才的有机综合,这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丁俊杰.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n].大市场.广告导报,.12.

[3]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力教育,.12.

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论文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们对孩子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环节,关系到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幼儿知识教育是其教育教学重点,但在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上存在不足,使得学前教育人才的综合素养不尽人意。高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阵地,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环节。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高校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或新设了学前教育专业,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度提升。从数量上来说,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但从质量上来说,却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大,让整个教学流程受到干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不尽人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育能力,但在其他能力上往往存在不足,教学经验多以教材为基础,在对幼儿教育活动进行创新上存在不足。

(二)学前教育课堂体系有待改进。

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绝大多数高校均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但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不足,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灌输式教学模式一致存在。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必须将教学放在如何提升幼儿成绩上,丰富幼儿的基础知识积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缺陷,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造成负面影响。高校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素质教育的洗礼,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幼儿教育,并学习和吸收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及思想。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未能关注课程体系变革,主要着眼于教学模式,使得所取得效果相对有限。

不少高校均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均在形式上进行改动,将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使得幼教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幼教行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幼教素养,但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上存在不足,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缺乏感染力。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和完善,仍采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少学前教育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处于幼儿方面的问题时,常常手忙脚乱,找出到及时有效的应对方式,在实践经验及应变能力上存在不足。

(一)调整学前教育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为教育重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方式、角色扮演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学生基于幼儿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及内心需求,为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奠定基础。幼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故而常常出现提出让大人尴尬或难以解答的问题。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并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应对,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幼儿问题,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调整,构建健全的课堂体系。

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改变以往将知识性教学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吸收和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传统的教育理念,调整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大多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游戏具有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幼儿教学规划,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主题,通过开展这种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幼儿和学生能够友好的交流沟通,并能够自主规划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打造出一堂优质的'幼儿课堂奠定基础。

(三)制定健全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及执行情况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具有极大关联。在之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内,知识能力教育被作为关键环节。但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为此,评价体系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高校要秉承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习进行创新和调整,将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不再单纯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及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尊重和爱护学生,明确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挖掘各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层次研究,从而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然而,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难度,并不属于单纯的技能学习环节,而是在理念上的深入。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后劲能力。

(五)适当添加新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不少幼儿园推进了课程体系创新,将现代化课程体系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如多元智能理论。然而,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不佳,由于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前教育。为此,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要对这些新理念及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及研究,组织教师到其他院校或地方进行参观学习,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切实提升高校学前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自身在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幼儿园注重教学模式创新,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开展了别具特色的课程,诸如幼儿戏剧、幼儿种植园。通过开展种植课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播种等环节,深刻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爱惜粮食的意识。通过开展幼儿戏剧课程,能够给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幼儿的表现能力及表达能力。为此,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要适当引入这些具有创新性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总结。

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任何事物均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摒弃之前单一滞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等,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为学生走上学前教育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高校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3]姜明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186-188.

如何加强统计学习提高统计分析水平的论文如何上好统计学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大力推行、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推广普及普通话不仅因为普通话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通用性,而且因为普通话还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小学生正处在语音启蒙阶段,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能力,甚至是整个语文的学习。所以作为老师,不断地学习普通话,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要想一下子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我们这个方言区的人,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边音和鼻音弄不清楚等,导致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普通话特别困难。

我,同样是一个在方言比较重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更别提说普通话了。从小学到初中,也没有遇到一个能说普通话的老师,他们自己都不懂,甚至连拼音都读不清楚,怎么辅导学生呢?而且在那个时候,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连看电视、听广播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可以说在初中以前,我们完全没有接触过普通话。

记得我刚到毕节读师范的时候,由于方言太重,随时都会引来同学们的笑声。但是,通过三年的努力,通过刻苦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我的普通话水平终于有了一定的提高。参加工作以后,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普通话的学习。去年暑假,我还有幸参加了省级普通话培训,虽然以一分之差而没有考上省测员,但我对普通话的热爱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更加强烈,对普通话的学习也更加刻苦、更加努力。现在,我的很多朋友都会说:你的普通话怎么进步那么多呀?这时,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们:因为我在不断的学习!因此,我要告诉大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文化,也不管你的普通话基础如何,只要你想学,只要你努力的去学,就能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那么,我就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一谈关于怎样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藐视难度,重视学习。

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藐视这个“敌人”,而不要害怕,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在学习方面又要十分重视,不能不以为然,听之任之,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这样肯定是学不好普通话的。

二、找出问题,整理对应。

找出本地方言存在的问题,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

1、舌位靠前。例如,“吃”在普通话里应读舌后音(即翘舌音)chi,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舌前音(即平舌音)ci.“床”在普通话里应读后鼻音和翘舌音chuang,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前鼻音和平舌音cuan.

2、没有边音。例如,“刘”在普通话里应读边音li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鼻音niu.

3、合口呼音发成撮口呼。例如,“胡”在普通话里应读合口呼h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撮口呼fu,等等。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

三、看电视,听广播。

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报或收听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节目和其他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很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经常收听、收看节目,对学习好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

四、正确模仿。

可以模仿专业的普通话教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音,或者用正规的普通话语音教材跟读,也可利用录音、录像等音像电子资料(mp3、光盘、磁带等)——普通话教学以及朗读、朗诵、故事、相声、小品、快板、评书等,进行模仿。

五、反复实践。

1、用标准音熟读、背会一些名篇佳作,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语感。

2、积极参加朗读朗诵、演讲、歌唱、话剧、播音、主持等语言艺术训练及活动。这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音标准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朗诵朗读和播音主持的必要前提是普通话发音标准。千万不要在尚未学好发音时就急于反复练习篇章内容,否则会把发音错误巩固为难以矫正的顽疾。

3、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通话,多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因为普通话除了要说得标准,还要说得流畅、自然。这就需要我们多说、多练,说得多了,说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说得惯了。

4、还可以通过一些绕口令增加自己的口舌灵活度,根据我们方言存在的问题,我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条绕口令,可供大家参考。

平、翘舌音练习:

(1)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三山撑四水》)。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为知之,不以知之为不知,唯此才能求真知(《知之为知之》)。

前、后鼻音练习:

(3)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请问陈程两庄城,两庄城门都进人,那个城进陈庄人,程庄人进那个城??(《陈庄城和程庄城》)。

(4)那边划来一艘船,这边漂去一张床,船床河中互相撞,不知船撞床,还是床撞船(《船和床》)。

(5)杨家养了一只羊,蒋家修了一道墙。杨家的羊撞倒了蒋家的墙,蒋家的墙压死了杨家的羊。杨家要蒋家赔杨家的羊,蒋家要杨家赔蒋家的墙(《杨家养了一只羊》)。

边音练习:

(6)六十六岁刘老六,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楼上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门前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柳上拴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压倒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气死了六十六岁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六》)。

轻声练习:

(7)一个大嫂子,一个大小子。大嫂子跟大小子比包饺子,看是大嫂子包的饺子好,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好,再看大嫂子包的饺子少,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少。大嫂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好又不少,大小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少又不好(《大嫂子和大小子》)。

六、养成习惯.

1、在尽可能多的场合说普通话,作为老师的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练习普通话的地方,不管是课上、课间、还是课后,只要是面对学生,都尽量使用普通话,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都会自然的使用普通话。

2、自言自语、自我纠正。随便拿着一本书、一张纸、或者是一段文字,只要有汉字,我就会用普通话把它念出来。有些时候,就算是思考问题,我也会用普通话的语音去思考,甚至用普通话自言自语的.说出来,发现哪个字音发得不准或者错误,就会立刻纠正。

3、随时随地测评。虽然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测评员,测评他人,测评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听出别人的错音并给予指出和纠正,我们自己也就记住了这些读音。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和训练,效果会更明显。

七、注重积累。

:没有轻声和儿化音。因此,平时只要遇到轻声和儿化的词语,就有意识的把它记下来,这样,下一次再遇到这个词的时候,你就能自然的把它读成轻声或者儿化音了。

八、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地参加或组织比较正规的普通话培训,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其实,学习普通话的方法还有很多,那么,每一位老师或者是热爱普通话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练、去探索、去研究,相信每个人都能学习普通话,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于北京出版。

2、刘照雄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

3、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4月第三版,新华书店发行。

如何加强统计学习提高统计分析水平的论文如何上好统计学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大力推行、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推广普及普通话不仅因为普通话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通用性,而且因为普通话还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小学生正处在语音启蒙阶段,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能力,甚至是整个语文的学习。所以作为老师,不断地学习普通话,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要想一下子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我们这个方言区的人,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边音和鼻音弄不清楚等,导致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普通话特别困难。

我,同样是一个在方言比较重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更别提说普通话了。从小学到初中,也没有遇到一个能说普通话的老师,他们自己都不懂,甚至连拼音都读不清楚,怎么辅导学生呢?而且在那个时候,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连看电视、听广播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可以说在初中以前,我们完全没有接触过普通话。

记得我刚到毕节读师范的时候,由于方言太重,随时都会引来同学们的笑声。但是,通过三年的努力,通过刻苦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我的普通话水平终于有了一定的提高。参加工作以后,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普通话的学习。去年暑假,我还有幸参加了省级普通话培训,虽然以一分之差而没有考上省测员,但我对普通话的热爱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更加强烈,对普通话的学习也更加刻苦、更加努力。现在,我的很多朋友都会说:你的普通话怎么进步那么多呀?这时,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们:因为我在不断的学习!因此,我要告诉大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文化,也不管你的普通话基础如何,只要你想学,只要你努力的去学,就能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那么,我就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一谈关于怎样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藐视难度,重视学习。

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藐视这个“敌人”,而不要害怕,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在学习方面又要十分重视,不能不以为然,听之任之,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这样肯定是学不好普通话的。

二、找出问题,整理对应。

找出本地方言存在的问题,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

1、舌位靠前。例如,“吃”在普通话里应读舌后音(即翘舌音)chi,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舌前音(即平舌音)ci。“床”在普通话里应读后鼻音和翘舌音chuang,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前鼻音和平舌音cuan。

2、没有边音。例如,“刘”在普通话里应读边音li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鼻音niu。

3、合口呼音发成撮口呼。例如,“胡”在普通话里应读合口呼h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撮口呼fu,等等。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

三、看电视,听广播。

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报或收听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节目和其他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很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经常收听、收看节目,对学习好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

四、正确模仿。

可以模仿专业的普通话教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音,或者用正规的普通话语音教材跟读,也可利用录音、录像等音像电子资料(mp3、光盘、磁带等)--普通话教学以及朗读、朗诵、故事、相声、小品、快板、评书等,进行模仿。

五、反复实践。

1、用标准音熟读、背会一些名篇佳作,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语感。

2、积极参加朗读朗诵、演讲、歌唱、话剧、播音、主持等语言艺术训练及活动。这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音标准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朗诵朗读和播音主持的必要前提是普通话发音标准。千万不要在尚未学好发音时就急于反复练习篇章内容,否则会把发音错误巩固为难以矫正的顽疾。

3、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通话,多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因为普通话除了要说得标准,还要说得流畅、自然。这就需要我们多说、多练,说得多了,说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说得惯了。

4、还可以通过一些绕口令增加自己的口舌灵活度,根据我们方言存在的问题,我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条绕口令,可供大家参考。

平、翘舌音练习:

(1)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三山撑四水》)。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为知之,不以知之为不知,唯此才能求真知(《知之为知之》)。

前、后鼻音练习:

(3)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请问陈程两庄城,两庄城门都进人,那个城进陈庄人,程庄人进那个城??(《陈庄城和程庄城》)。

(4)那边划来一艘船,这边漂去一张床,船床河中互相撞,不知船撞床,还是床撞船(《船和床》)。

(5)杨家养了一只羊,蒋家修了一道墙。杨家的羊撞倒了蒋家的墙,蒋家的墙压死了杨家的羊。杨家要蒋家赔杨家的羊,蒋家要杨家赔蒋家的墙(《杨家养了一只羊》)。

边音练习:

(6)六十六岁刘老六,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楼上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门前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柳上拴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压倒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气死了六十六岁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六》)。

轻声练习:

(7)一个大嫂子,一个大小子。大嫂子跟大小子比包饺子,看是大嫂子包的饺子好,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好,再看大嫂子包的饺子少,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少。大嫂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好又不少,大小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少又不好(《大嫂子和大小子》)。

六、养成习惯。

1、在尽可能多的场合说普通话,作为老师的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练习普通话的地方,不管是课上、课间、还是课后,只要是面对学生,都尽量使用普通话,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都会自然的使用普通话。

2、自言自语、自我纠正。随便拿着一本书、一张纸、或者是一段文字,只要有汉字,我就会用普通话把它念出来。有些时候,就算是思考问题,我也会用普通话的语音去思考,甚至用普通话自言自语的说出来,发现哪个字音发得不准或者错误,就会立刻纠正。

3、随时随地测评。虽然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测评员,测评他人,测评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听出别人的错音并给予指出和纠正,我们自己也就记住了这些读音。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和训练,效果会更明显。

七、注重积累。

普通话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语言,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和积累,即使是汉语言专家和普通话的最高等级,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更别说是我们一般的人了。因此,不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注重积累。遇到不熟悉的或者是发音不肯定的汉字,不要蒙混过去,而要立刻查字典弄清楚,并且记下来。另外,在我们的方言里,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没有轻声和儿化音。因此,平时只要遇到轻声和儿化的词语,就有意识的把它记下来,这样,下一次再遇到这个词的时候,你就能自然的把它读成轻声或者儿化音了。

八、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地参加或组织比较正规的普通话培训,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其实,学习普通话的方法还有很多,那么,每一位老师或者是热爱普通话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练、去探索、去研究,相信每个人都能学习普通话,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20于北京出版。

2、刘照雄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

3、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4月第三版,新华书店发行。

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汉语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月于北京出版。

2010.10。

[怎样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

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以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展开论述,从地方高校对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的调整要求入手,分析了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统计学;研究;地方高校转型。

一、前言。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而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与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发展成熟、服务对象稳定、社会普遍认同的成熟大学相比,必须错位发展,找准自己成长的特殊领域;与高职院校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相比,必须凸显优势、差别竞争。本文结合河池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开放合作、学教互选、注重应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模式及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建立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统计专业创新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河池学院开始招收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输送4届统计学毕业生。从开始,河池学院把统计学专业分为应用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两个专业进行招生。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统计学专业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矛盾。地方高校统计学专业开设时间较短,课程设置中对学生专业背景的考虑缺乏经念;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统计理论很难理解;应用统计专业是在统计学专业的基础上招生,数理方面的理论性课程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实践课时还比较少,特别是专业性应用性强的实践课时还明显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很好理解课程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联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应付考试的思想,没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自主学习。缺乏实现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2.“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倾向依然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不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般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很好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3.师资队伍的发展瓶颈问题。作为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新办的应用统计专业在师资队伍方面,具有博士学历、教授职称的人数少,教师的学历职称还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人数少,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还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双导师”制还没有完全落实,聘请兼职教师少,安排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还没有真正实施。面对产学研融合的发展趋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

4.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手段模糊。人才培养过程以学校为主,主要以课堂授课的模式来实现,理论教学比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单一,缺乏行业、企业支持实践环节并提供生产岗位,产教融合度少。

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适应用人单位需要,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我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首先素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应用统计专门人才。为实现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开放合作、学教互选、注重应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措施。

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三是教师个人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四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

1.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要实现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必须构建合理而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的发展性,建立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及办学资源配置,适时地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建立灵活而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主动地优化课程结构,使专业技能课程有其专业基础课的支撑体系,避免出现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脱节、颠倒和缺失现象。无论是课程体系改革,还是课程结构优化,必须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应用过程对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生产工作逻辑重新编排设计课程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

2.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以“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培训、年度论文报告、课程实习见习、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在实验室进行,并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践要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到实习基地开展。同时,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指标的模式,要结合教学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评定学生综合成绩,努力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技能及创新精神。

3.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做引导者、传播者,在转型背景下,统计学专业老师更应该是复合型的高级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数理统计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和各种统计软件,并且还必须具备通识与统计学应用领域有关的其他各种知识背景。我校已采取“双师型政策”,鼓励教师积极考取各领域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进修,参加技术培训、工程实践等活动,提升自身应用水平。我校统计学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行业背景少,数量缺乏,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所以急需加强统计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选派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进修锻炼,提高统计工作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吸引有能力、经验丰富的'统计学老师来校任教;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举办学术活动、技术交流,指导毕业设计等,实施“开放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措施,以优化统计学专业的资源配置,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目标。

4.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基地。为了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应该在原有统计学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新的实习和培训基地,拓展校外实践空间,寻求与学校周边政府、企业合作,建设稳固而利益一致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为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服务,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反补教学,巩固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使教有所得,学有所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助于未来的就业中很快地出色地完成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合作的具体化形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地方高校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就地取材,积极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基地,与政府、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坚定走应用型发展道路。

五、结束语。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培养经验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创业渠道狭窄等问题。本文从地方本科高校实际及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出发,提出了“开放合作、学教互选、注重应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培养措施,仅供学者们商榷。培养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需要高校与政府、企业建立利益相关的管理机制。坚持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必将推动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快速成长。

作者:侯宗毅单位:河池学院。

参考文献:

[1]谭希丽,杨月婷,战英杰,李晶.地方综合性大学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视野.

[5]吕孟仁.准确定位创新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4):110-112.

如何加强统计学习提高统计分析水平的论文如何上好统计学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大力推行、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推广普及普通话不仅因为普通话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通用性,而且因为普通话还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小学生正处在语音启蒙阶段,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能力,甚至是整个语文的学习。所以作为老师,不断地学习普通话,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要想一下子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我们这个方言区的人,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边音和鼻音弄不清楚等,导致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普通话特别困难。

我,同样是一个在方言比较重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更别提说普通话了。从小学到初中,也没有遇到一个能说普通话的老师,他们自己都不懂,甚至连拼音都读不清楚,怎么辅导学生呢?而且在那个时候,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连看电视、听广播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可以说在初中以前,我们完全没有接触过普通话。

记得我刚到毕节读师范的时候,由于方言太重,随时都会引来同学们的笑声。但是,通过三年的努力,通过刻苦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我的普通话水平终于有了一定的提高。参加工作以后,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普通话的学习。去年暑假,我还有幸参加了省级普通话培训,虽然以一分之差而没有考上省测员,但我对普通话的热爱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更加强烈,对普通话的学习也更加刻苦、更加努力。现在,我的很多朋友都会说:你的普通话怎么进步那么多呀?这时,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们:因为我在不断的学习!因此,我要告诉大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文化,也不管你的普通话基础如何,只要你想学,只要你努力的.去学,就能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那么,我就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一谈关于怎样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藐视难度,重视学习。

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藐视这个“敌人”,而不要害怕,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在学习方面又要十分重视,不能不以为然,听之任之,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这样肯定是学不好普通话的。

二、找出问题,整理对应。

找出本地方言存在的问题,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

1、舌位靠前。例如,“吃”在普通话里应读舌后音(即翘舌音)chi,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舌前音(即平舌音)ci.“床”在普通话里应读后鼻音和翘舌音chuang,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前鼻音和平舌音cuan.

2、没有边音。例如,“刘”在普通话里应读边音li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鼻音niu.

3、合口呼音发成撮口呼。例如,“胡”在普通话里应读合口呼hu,而在我们的方言里却读成撮口呼fu,等等。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

三、看电视,听广播。

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报或收听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节目和其他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很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经常收听、收看节目,对学习好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

四、正确模仿。

可以模仿专业的普通话教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音,或者用正规的普通话语音教材跟读,也可利用录音、录像等音像电子资料(mp3、光盘、磁带等)――普通话教学以及朗读、朗诵、故事、相声、小品、快板、评书等,进行模仿。

五、反复实践。

1、用标准音熟读、背会一些名篇佳作,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语感。

2、积极参加朗读朗诵、演讲、歌唱、话剧、播音、主持等语言艺术训练及活动。这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音标准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朗诵朗读和播音主持的必要前提是普通话发音标准。千万不要在尚未学好发音时就急于反复练习篇章内容,否则会把发音错误巩固为难以矫正的顽疾。

3、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通话,多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因为普通话除了要说得标准,还要说得流畅、自然。这就需要我们多说、多练,说得多了,说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说得惯了。

4、还可以通过一些绕口令增加自己的口舌灵活度,根据我们方言存在的问题,我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条绕口令,可供大家参考。

平、翘舌音练习:

(1)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三山撑四水》)。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为知之,不以知之为不知,唯此才能求真知(《知之为知之》)。

前、后鼻音练习:

(3)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请问陈程两庄城,两庄城门都进人,那个城进陈庄人,程庄人进那个城??(《陈庄城和程庄城》)。

(4)那边划来一艘船,这边漂去一张床,船床河中互相撞,不知船撞床,还是床撞船(《船和床》)。

(5)杨家养了一只羊,蒋家修了一道墙。杨家的羊撞倒了蒋家的墙,蒋家的墙压死了杨家的羊。杨家要蒋家赔杨家的羊,蒋家要杨家赔蒋家的墙(《杨家养了一只羊》)。

边音练习:

(6)六十六岁刘老六,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楼上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门前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柳上拴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压倒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气死了六十六岁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六》)。

轻声练习:

(7)一个大嫂子,一个大小子。大嫂子跟大小子比包饺子,看是大嫂子包的饺子好,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好,再看大嫂子包的饺子少,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少。大嫂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好又不少,大小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少又不好(《大嫂子和大小子》)。

六、养成习惯.

1、在尽可能多的场合说普通话,作为老师的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练习普通话的地方,不管是课上、课间、还是课后,只要是面对学生,都尽量使用普通话,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都会自然的使用普通话。

2、自言自语、自我纠正。随便拿着一本书、一张纸、或者是一段文字,只要有汉字,我就会用普通话把它念出来。有些时候,就算是思考问题,我也会用普通话的语音去思考,甚至用普通话自言自语的说出来,发现哪个字音发得不准或者错误,就会立刻纠正。

3、随时随地测评。虽然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测评员,测评他人,测评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听出别人的错音并给予指出和纠正,我们自己也就记住了这些读音。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和训练,效果会更明显。

七、注重积累。

普通话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语言,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和积累,即使是汉语言专家和普通话的最高等级,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更别说是我们一般的人了。因此,不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注重积累。遇到不熟悉的或者是发音不肯定的汉字,不要蒙混过去,而要立刻查字典弄清楚,并且记下来。另外,在我们的方言里,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没有轻声和儿化音。因此,平时只要遇到轻声和儿化的词语,就有意识的把它记下来,这样,下一次再遇到这个词的时候,你就能自然的把它读成轻声或者儿化音了。

八、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地参加或组织比较正规的普通话培训,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其实,学习普通话的方法还有很多,那么,每一位老师或者是热爱普通话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练、去探索、去研究,相信每个人都能学习普通话,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于北京出版。

2、刘照雄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

3、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4月第三版,新华书店发行。

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汉语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读本》,人民出版社12月于北京出版。

大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分析的论文

一、小组合作模式。

二、合作中学生主动性的体现。

三、课外合作教学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茜.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柴西芹.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

浅谈统计学中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应用数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用“数量”界定并描述事物内部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关系。量化分析作为一门学科迅速发展、成熟。本文即对统计学中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的应用方面加以表述。

定量分析方法这一概念出自分析化学,是指对化合物或混合物组分的相对比例进行测定。定量分析方法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从哲学的角度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是相通的,科学的发现遵循相同的逻辑和过程,两者有时可使用相同的手段,只要对人类社会的研究采用了科学的、可靠的、能够重复和检验的方法,那么这种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也是科学。当代自然科学普遍使用实证、推理的研究方法。首先提出假说,然后尝试用经验性的证据来验证。量化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定量分析(qmantitativeanalysis)是分析一个被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或所具备性质问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对几个对象的某些性质、特征、相互联系从数量上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也用“数量”加以描述。

1、国防方面在国防经济学研究中,将军事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现代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国防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而运用统计学中定量分析方法,可使国防经济的研究得到更准确和有效的定性结论,以化人们对国防经济问题的认识,优化相关决策,促进国防经济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经济学中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用数量化和形式化的分析方法得到定性结论的一个典型,它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都很明显。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国防经济、军事格局的研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对国防经济问题进行认识、判断和决策,依赖于对基本情况与基本规律的准确了解和对未来变化的可靠预测,这需要有实用和精密的理论,要求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帮助提高理论的准确程度和实用程度。例如,国防经济学家认为,一国国防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决定一国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强弱应该是一个相对量。国防经济实力的对比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而要对国家之间的国防经济实力进行对比,就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否则,这种比较就成为主观的和无根据的东西。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还可以使国防经济学科走向成熟,有利用开阔研究人员的视野和方法,拓宽国防经济的研究领域。

2、医学方面定量资料是医学科研及论文中涉及较广的一类资料,其定义为测定每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正确合理地选用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关系到论文及科研成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可以使医学更明确快速的发展,。

3、旅游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必要而准确的定量分析,不是可有可无,更不能随心所欲(或者凭长官意志)。在整个社会所处于的市场经济中,旅游文化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它有着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规律。对现今社会,旅游资源的定位分析是从客观方面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而我们需要对他作出的定量分析,就是从主观方面的一种价格定位,也就是可以进入旅游市场的文化产品作出明确的、可以浮动的价格审定。通过定量资料分析,得出具有主导性的清晰、明确的认知之后,才能根据结果发掘出更好更有潜力的旅游资源。

4、市场营销方面为顺应市场竞争形势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精确营销的重要性,而实现精确营销目标的.前提是对市场做出精准的认识和判断,因此市场研究也就越来越为现代企业所依赖。统计分析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一旦有效地运用于市场营销就会为营销决策者提供精准指导。因此,有效的将定量资料分析运用到市场营销中并分析得出准确清晰的分析判断,是顺应现代市场形势变化的必要条件。

5、教学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展,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教研究逐步受到重视。但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有理论还不足以学有所用同时还要有教育实践。高等教育研究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是把多种学科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作为工具来分析和表述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将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在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实践中,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差异素质学生的教育,为如何因材施教提供方便的方法。

6、市场服务方面服务行业的质量提升涉及方方面面,量化指标是改进工作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对服务时限的控制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在业内人士中流传着一句谚语:迟到的服务就像是雨过送伞。养成以客户为导向、以数据分析为手段的理念对我们寻找影响服务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来说意义深远。市场经济下,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通过定量分析数据得出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的方式,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7、投资与能源消耗方面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了高投入、高消耗、低能源利用率、低产出的现象。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必然会要求对能源的需求量下降,从而会放缓经济的增长速度。通过利用定量资料的分析,可以对我国gdp与能源消耗、投资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实现节能降耗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郑学详李剑华.军事经济研究方法[m].解放军出版社,.

[2]库桂生.沈志华.国防经济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3]孙振球,徐勇勇.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4]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m).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

[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袁卫.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

[7]王小平.服务业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统计理念。学生应能看懂大部分统计学课程教材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照本宣科。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教授学生统计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具备一种统计理念,养成定量思维的习惯和掌握定量思维的基本方法。我国的大部分经济理论研究偏重于演绎推理,较少用数字说话,有时由于数据不足使读者怀疑其科学性,大大降低了说服力。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在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学会搜集、整理和分析使用数据的技能,通过调查或试验,搜集某方面研究的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由数据到结论,才能得到对此项研究的正确认识。即在统计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讲授课程作为手段,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输一种定量思维方式或一种定量分析工具。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统计学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过程中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先简明直观地介绍基本内容,并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力求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体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最后及时。

总结。

基本内容,一个知识点应有一个小结,全部的内容应有一个总结,小结和总结是对基本知识点的强调和归纳。

(二)在教态上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适当的教师用语,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对基本知识介绍时,教师用语的使用必须准确、严谨,节奏平缓,以期达到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作案例分析时,教师的语言则应轻松、活泼、幽默,节奏富于变化,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对基本内容总结时,教师用语则应简洁精练、浓缩概括,节奏稍慢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2.通过对知识加工,增加知识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统计学是一门夹杂数学内容的学科,大部分学生都很畏惧繁琐的公式,所以在讲授统计学时,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尽量列举统计与社会、统计与经济、统计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统计的眼光认识世界。在搜集案例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搜集资料的途径,如国家公布的国民经济各种统计资料或各类媒体报道中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在实际调查中得到的各种资料和生活中学生认为有意义的案例等,如用本班的出勤率、团员所占百分比来讲解“结构相对数”。

(三)在统计学考试试卷安排上来说,可以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考试的方法,把考试中可能用到的主要公式在试卷上直接给出。

事实上,这与强调学习统计学重在能使用统计方法处理具体统计数据的要求是一致的,对公式的推导证明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东西,而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能熟练使用统计公式,能注意到不同公式的特定应用条件就可以了,这种将统计学的相关公式给出的做法,在国内统计学考试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在西方的相应课程考试中则是普遍现象,如英国的一些课程的考试就是如此。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普遍采用的,统计学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这里指的是在统计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并选择若干统计方法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比较优良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三、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本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足够的经济管理知识,能在实践训练中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做到这些,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知识,加强各个方面技能的培训。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虽然对学生不需要讲授过多复杂、高深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统计学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统计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统计学学科知识结构的把握。

在统计学学科上要达到一定的积累,及时更新和完善知识框架,不但需要掌握统计学原理、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相关的统计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统计软件,如excel、eviews、spss等,了解统计学科的发展动态。

(二)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

教师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教学理论的培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结合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属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技能,必须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任课班级的专业相关课程的了解。

教师应对所授班级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所了解,尽量利用学生熟悉的专业实例来讲解统计理论方法,在介绍最新统计知识时能与学生熟悉的专业应用相联系。这样,不但使学生将知识贯穿起来,应用自如,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更便于与学生沟通,进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与统计学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力。

统计学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长期从事教学活动而缺乏统计实践活动的锻炼。因此对企业经营的规划、预测和管理的统计工作,教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这样统计课程就无法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联系起来,教师的讲课无法给管理的专业实践提供帮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难得到提高,这恰恰是一些统计学教师需要提高的方面。

学习理论是在课堂,检验是否掌握了知识理论一般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把案例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各种解决方案与实际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并开展评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判断能力。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在实际中完善理论,反过来理论还应应用于实践中,指导实践。在统计学课堂上,传授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统计学理论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课前准备方面,在每章结束的时间,安排学生对下一章预习,除了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找到该章在现实中的应用体现,为自己和他人提出相关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课程安排方面,在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等章节的教学中,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周围的企业单位或社会进行问卷调查。每一小组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确定调查方式等,整理调查问卷数据,归纳调查结论,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或社会在某方面的发展。

(三)教材设计方面,设立附录收集一些从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及报刊杂志中有关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资料,说明如何利用统计知识解决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还可列出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截止到5月22日的死亡人数为55239人,后期统计捐款总数为441亿元;受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187亿美元,较6月份大幅增持149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世界上每4个新生婴儿中有一个中国人等。

五、结论。

在统计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不断的提高统计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素质,进而使统计学的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统计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迅猛提升,社会发展对于经济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进行中学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的方向,进而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全面的掌握统计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在经济学领域中,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奠定稳定的基础。

二、经济学中,统计学的重要性。

由于经济学具有复杂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将统计学应用于其系统的建立进程中,而统计学的准确、灵活的应用,则需要我们具备合格的数学理论基础,方能在经济学中找到其发展规律。由此可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经济学人才,需要我们在中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尽可能的丰富自身的统计学知识,并且将学习到的统计学知识,灵活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例如进行班费的管理工作、班级活动经费的统计工作、外出活动的经费预算与控制等等,在提升了我们的统计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实际生活中的锻炼也使得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为成为优秀的经济学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经济学中统计学的运用方式。

在明确了经济学中统计学的探究思考重要性后,可以使我们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以更加明确、科学的方式培养自身的统计学理论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而实现高效的自我提升。

1.发散自身的思维,有方向的锻炼统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我们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学习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过程中,应当注重自身的思维发散性和灵活性。很多同学在数学课堂上计算统计学习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路过于死板,因此无法根据老师所讲解的统计学理论内容和传授的理论学统计方式灵活的进行解题,进而认为统计学十分难以掌握,丧失了对于学习统计学的信心和兴趣。实际上这些同学是进入了学习思维上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发散思维,灵活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思考过程中,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参数的过程中,可以将样本参数、方差以及函数的理论概念灵活的运用其中,进而明确统计学中的估量值和估量极值的概念,参数统计问题也就随着这些函数的灵活应用被成功的解答出来。

2.应用模型的建立,更加直观的、高效的掌握经济学中的统计学。

当我们在学习统计学知识的过程中遭遇瓶颈时,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帮助我们度过学习上的难关。由于数学模型具有直观性较强以及精确度较高的特点,因此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引导我们运用更加简洁的方式,理解经济学中的统计学理念,并且完成经济学中的统计学的学习。例如我们在统计班级内部同学的身高分布状况时,就可以建立数学统计模型,将身高标准分为几个区间,分别统计,这样,所得出来的统计结果会更加具有直观性。

开展经济学中统计学的学习方式探究,主要可以将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掌握方式得以有效运用。发散自身的思维,有方向的学习统计学知识,数量的应用和掌握应用模型的建立,更加直观的、高效的掌握统计学的知识要点。通过研究可知,统计学的良好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我们在中学学习课堂上充分的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努力的去思考和探究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且将其进行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统计日常零用钱的消费,记录消费的种类与用途,这样,在月末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自己最大的支出模块,根据自己的支出总结,合理的调控各项支出比例,使消费更加合理化,各模块支出均衡,初步做一个简单的经济统计结果。掌握统计学,将使得我们在经济学行业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实力,体现出我们的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

四、结束语。

开展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探究,首先应当明确探究它的重要性,进而进行学习掌握方式的探究和思考。进行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探究可知,我们也应当在中学学习课堂上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良好的完成统计学的掌握,在中学数学课堂上熟练、全面的掌握统计学知识,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使得我们在日后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明.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以兰州商学院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xx.[2]韩春蕾,罗文海,相静.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xx.[3]王纯妍.浅议数学统计方法对现代经济社会的作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xx:1.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财会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在教学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包括教材内容过于广泛、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考核忽视能力培养结果等。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针对当前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统计学在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部明文规定,统计学要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实际情况是,统计学在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其应有的地位体现。“难、繁、枯燥、无用”等是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最常见的形容和评价。

甚至,很多教师也认为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致使教学过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特别在针对财会专业等特定细分应用专业时,目前,统计课程教学在大部分高校都仍还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忽视实际应用,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很多现实工作需要,如不知道如何开展企业财务基本情况调查,缺乏使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等问题。本文以财会专业为例,探讨统计学教学在特定专业细分下应采取何种模式,应从哪些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等问题。

1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目前在本科、专科等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教材求“全”,不求“专”

自从1992年统计学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上升为一级学科后,大统计学的思想逐渐影响到了高校在财会专业统计学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授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的内容之外,同时增加了统计推断的内容。课程内容以原理为主,同时还涉及了大量的数学证明和手工计算。大多本科、专科教学中都是以灌输原理、概念、公式为主,而相应的案例分析、软件应用,特别是课程针对于财务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引导等在课时安排中严重偏少。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属于文科范畴的财经类专业,其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而统计学原理中却恰恰存在大量的公式推导内容,致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容易散失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专业关联性不足致使学生在其他课程比如企业财务分析等的学习中无法付诸实践,因此而将统计课程判定为选修而非必修,使其学习兴趣受挫。

1.2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当前财会专业的统计学教材内容广泛,且受到教学条件及课时等因素以及个人专业知识的局限,教师在实际课程讲授中大多以课本理论为导向,只能将原理、概念、公式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而没有足够的精力跳出教材局限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自身知识面的关联扩展来设置教学内容。此外,当前高校,特别是专科类学校在财会等社科类专业教学资源配置方面明显不足,很少有学校在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方面有专门的案例库,有校外实训基地的更是寥寥无几。

1.3考核以“笔试成绩”代替“能力培养”

财会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期末成绩考核,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为主,尽管这种考核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不能有效适应素质教育。当前《统计学》教科书主要都是通过各种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分析,侧重于把基本运算能力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这种导向,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过程中主要精力引导到了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上,把课外拓展学习也变成了应付考试的题海战术。很多学生能够在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在拿到原始数据时缺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有些不适应。

2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这些现存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在财会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经历,笔者认为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侧重易学易用。

笔者以为面向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活动应该以教授方法为主、讲解原理为辅。作为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各种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学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所在。一些必要的原理内容也是要讲的,但是通过简单浅显介绍以避免学生误用或滥用统计方法即可。

一是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针对财会专业学生,除了要考虑非统计专业实际应用中所需设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外,还需思考如何将统计知识和方法融入到其所学专业中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讲解统计基本思想、原理及应用条件,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应用软件并能对结果做出正确解读。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摒弃不常用且复杂的统计软件。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功能虽强大,但对于非统计专业学生却并不常用,如spss、sas、minitab、stata等,且这些软件再多数为英文操作界面,个别还需要使用特有的程序语言,这对于财经类非统计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适用。相比之下,excel作为普遍常用办公软件,其包含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图表功能等完全可以满足财会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学习中有关统计和分析的需要,这样使得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而易于掌握,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多样化,侧重实践应用。

统计学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上应当做到将这门主要由理论、公式和数字构成的课程讲得生动、引人入胜,让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感受到统计学的使用价值,建立统计学的必修地位,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对统计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具备理论知识之外的具体方法应用经验,也要掌握灵活的多种教学方法,把满堂灌变成多样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课堂。

2.2.1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统计思维。

课堂上,教师用小部分的时间简单介绍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证明,用大部分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通过案例向学生演示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比如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在软件输入数据,如何读懂软件的输出结果等。

财会类专业的统计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把学生引导到具体的实际事件中,通过让学生运用教材理论知识,直接对现实问题的现象、背后原因、未来趋势等进行认知和分析,从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重方案,并选择最优。案例分析相比普通的习题计算更接近“实战”要求,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具体岗位的工作要求。

2.2.2互动教学,把社会时事带入课堂。

在统计学教学中还应安排专用学时,挖掘日常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统计学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指定问题,组织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集思广益,互相讨论分享,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上的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在课堂中通过行为、语言的互动,以及情感、思维上的碰撞,并最终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全面的、立体交叉式的教学互动氛围,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把社会时事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不单是实现了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更是实现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动,也是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互动。

2.3变更考核方式,提升教与学积极性。

期末闭卷考试作为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卷面分数为主要依据,容易出现“重考试,轻课堂”、“重强记,轻理解”、“重理论,轻应用”等现象。这样的考核方式致使学生为双方皆为应付考试而学,平时学习中不求甚解,期末临阵磨枪时则把精力花在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如此即便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也依然是短期记忆,是从理论到理论的体力搬运,于实际应用毫无益处。

为了凸显统计思维和统计分析能力的重要性,要在财会专业统计学考试中降低期末笔试成绩在整体考核的比重,同时大幅度提升实践环节的比重。实践环节可以采用案例型小课题研究的方式,考核学生从选题、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获得等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

同时,为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因循守旧,继续沿用传统死板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保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需要对教师教学考核的方式也进行调整。除了考核教学任务完成度、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之外,还应将学生对所学统计学课程实用性的评估、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接受程度的评价等内容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并占有重要比例。

统计学论文

摘要:

大数据所应用的是一种新处里模式,这种处理模式拥有非常强大的决策力和洞察发现力,同时具备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对大数据的研究过程当中应用统计学,可以有效地对大数据进行简化,在大数据中进行搜索和分类时需要应用统计学,大数据具有统计学的一些特点。统计学当中并没有吸收大数据的完全特点,大数据和统计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需要对应用统计学专业进行深刻的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统计学;改革。

一、对统计学的研究分析。

统计学在原来就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其中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比较深刻的研究,一直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数据研究体系。市场调查公司、银行、会计事务所、企业单位,这些是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统计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独立完成问卷设计的高级统计人才,其中所要教授的专业课程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市场调查实务、高等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回归。

现代统计学专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课程设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对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培养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根据未来就业方向以及具体就业层次,可以对基本院校的应用统计学培养模式进行转变。大数据潮流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数据的发展给统计学专业带来的挑战,需要对统计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资源有效的分配,通过对数据进行不断的分析和处理,改变以往依赖随机抽样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有效地去培养出高级统计人才,向企业单位输送高级多元化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统计学专业高层次人才。

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统计学当中的统计方法,可以对分析的对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活动,这个过程就是统计分析,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对数据的性质进行确定,仔细的对群体当中的数据关系进行有效的划分。通过建立有效的模型来总结数据和基础群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数据的发展趋势,一定要通过预测来进行分析。在判断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的过程当中,需要采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来进行确定,对于每一个统计值都要进行总体特征来进行推测。

总体参数估计还有一系列的方法都可以进行庞大数据分析,在分析之前首先就是要确定目标数据群,其次才可以在大量的数据当中筛选出具有决策的信息内容。数据挖掘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在庞大的数据群当中需要找出一些规律,这样才可以进行精准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类。在数据挖掘的整体过程当中,需要对业务进行定义需求分析,明确问题所发生的整体范围,对相关的模型进行最初的定义。在准备数据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一些错误的数据进行删除,如果在数据当中出现数据员的不稳定性,就要对数据源进行精准的测定。数据挖掘过程当中需要浏览大量的数据群,在大量的数据中需要计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相应的数据测量可以得出最新的模型。对于模型的性能以及相关配置要进行不断的验证,验证完成之后才可以对模型进行初级测试,在不断的测试当中就可以得出最佳的模型。在所有的基础测验完成之后就可以生成模型,生成模型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对模型的结构进行创建,然后再对数据列以及一些数据结构链进行数据源测定。

三、大数据对统计人才及统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对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一系列的调查,其中最受关注的大数据技术就是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之下,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在企业当中缺乏专业的大数据管理人才,由于缺乏该方面的人才,就导致在大数据处理上存在着一些困难。在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当中,没有结构化的系统调整,没有引进新型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传统技术在处理大数据的过程当中非常困难,想要引入新技术但是门槛过高。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许多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挖掘大量的数据,但是在拥有大量的数据之后,却不懂得如何进行大数据处理。

数据的结构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只有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才可以将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就目前我国企业对于大数据的利用情况来看,并没有真正的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规划,所以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将大数据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许多企业大多数都复制了大数据,但是企业当中缺乏大數据专业人才,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就会影响大数据市场的未来发展。传统的工作人员对于大数据的运用不清楚,大数据运用真正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数据分析、数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统计学。统计学专业下面开设不同的方向,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统计学方向,结合大数据所需人才的特点,有效地区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于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改革,通过更新教学的整体内容,使统计学专业更加贴近于时代的发展。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有效提高统计学专业的学习效率,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的整体模式。通过应用一些教学案例来引出实际的问题,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的去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在用的过程当中去充实基本知识技能,不断的去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

四、结语。

对大数据的研究过程当中应用统计学,大数据具有统计学的一些特点,需要对应用统计学专业进行深刻的研究。统计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独立完成问卷设计的高级统计人才,现代统计学专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课程设置,根据未来就业方向以及具体就业层次,需要对统计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资源有效的分配。通过建立有效的模型来总结数据和基础群体之间的关系,数据挖掘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在数据挖掘的整体过程当中,需要对一些错误的数据进行删除,在不断的测试当中就可以得出最佳的模型。

参考文献:

[1]陶海映,李治国。浅谈统计学基本问题[j]。江苏商论,20xx(26):282—282。

[2]李林杰,顾六宝。我国的统计学向何处去[j]。统计研究,20xx,17(2):33—37。

[3]李金昌。大数据与统计新思维[j]。统计研究,20xx,31(1):10—17。

[4]邱东。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挑战[j]。统计研究,20xx,31(1):16—22。

统计学论文

数学学科作为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对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而信息科学作为新时代的主流技术,也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二者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阻力,对于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二者的结合研究,其意义就在于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从而给各个学科带来更加广泛的运用,给学科自身发展探究带来便捷。

1简介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的发展。

概率与统计是一门从数量方面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概率与统计的概念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及部门。概率统计学的运用及其广泛,随机事件的研究结果对于当代各类数据分析整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概率与统计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其研究的难度较大,概率与统计的结论得出往往建立在大量的实验与实践基础上。作为一门应用型数学学科,其广泛性必将为未来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其自身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尤其是实验条件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到未来自然科学发展,也势必会减慢人类在科技创新之路的发展进程。

1.2关于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主要包含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和系统论,其中,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在信息科学中占有主要地位,而计算机理论是数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信息科学的兴起直接带领人类走向了信息化时代,对于人类文明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信息科学发展到今天,其作用已经不仅仅针对于学科本身以及信息行业,在信息化趋于高度发达的今天,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质的飞跃,对于不同的行业领域,都将有信息科学的推动,信息化带来的是未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飞速前进。而信息科学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数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对于信息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从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才能帮助信息科学走上更加成熟更加美好的未来之路。

2信息科学与概率统计学的内在联系。

在信息科学已经逐步成熟的今天,其所包含的各项技术已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体验。当然,信息科学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学科,其技术须有数学理论、数学方法的支持与论证。[1]概率统计对于现代数学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所涉及的随机规律的研究将更加符合生产生活的需求,而随机规律的运用在信息科学中体现的更淋漓尽致,信息科学的大多数结果都需要建立在庞大计算与实践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对结果的普遍性进行概率与统计的研究分析,同样,对于概率统计学科的发展,信息科学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研究过程的繁冗,加速概率统计学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这两个科学领域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将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整合研究对于其自身发展以及整个应用型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信息科学与概率统计学的整合策略。

3.1重视对二者探究观念的结合。

3.2重视将整合后的理论用于实践。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才使得理论具有意义,这句话对于各个领域,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探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的渗透发展,仅仅局限于“敢想”是不够的,在充分的思考后,要将想法勇于实践才能真正的实现二者的结合发展。而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不知是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还需要对环境因素、人为操作因素、结果预估等等进行全方位的统计,在推行到实践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把控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更好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去,才能赋予学科间渗透结合更完整的意义。

3.3重视对实践结果的推广。

成熟的技术需要进行推广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众所周知,概率统计学的研究过程面临着庞大的实验数据,要将这些数据分析并不是人力所能承受的,这就需要在对此学科的研究中大力推行计算机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的技术。将二者充分的结合渗透,研究出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的技术模式,为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都创造出极大的便利,也为其自身技术水平的先进化和自然科学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做出了杰出贡献。

4结束语。

概率统计学发展至今,其所研究的随机规律已经带给了人们许多便利,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信息科学也是如此。在时代的要求下,二者的结合渗透已经成为了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必要途径,加强二者在研究观念上的结合、在实践应用中的结合、在技术推广上的结合将会在未来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当然,在二者的结合发展中还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要努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多角度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势必会为科学的进步添上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统计学论文

众所周知,在1998年教育部对分属数学下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进行合并,并统一放理学下,同时又对该专业可授的学位进行了规定,理学学位和经济学学位均可。在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下,原来设在财经院校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是否开展,如何开展,对这一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否有变化,课程教学体系如何设置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急需解决。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统计学可以为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随机变量,主要从事对一般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归类和总结;而应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主要服务于各个领域进行定量分析。所谓统计学的应用性包括一般统计方法的应用和各自领域实质性科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而经济统计学只是它应用性的一个领域。对于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来说,应该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去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统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理论方法和现代计算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实现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由于统计学课程理论性太强,涉及到的概念、含义、公示比较繁多复杂,如果学生不做足够的课外练习很难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觉得统计学理论太多,学生学习兴趣低、从心理上害怕,再加上经济管理类文科学生较多,数学功底比较差,对学好统计学缺乏足够的信心。还有很多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统计学,加上课堂上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这些都是导致统计学学科教学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

从1998年教育部对分属数学下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进行合并以后,大多数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学的原理,还增加了部分统计推断的内容,并增加了经济管理类相关具体应用的实际案例。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内容的实用性更强,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取闭卷考试,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提问问题和课堂作业和阶段测试,而期末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测试,却忽视了考查统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统计学科中实践、实验在整个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各高校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建立了各自的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平台,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但是这类教学模式的评估和考核不太完善。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实际应用举例,很多案例和相关专业的结合度不够,相互课程之间的渗透能力比较薄弱,联系系统性不够,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在各自专业中的实际应用。

由上文可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教师通过采取案例引入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简化统计学的数学模型,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统计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可以加强学生对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学有所用。教师也还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双向互动式教学,实现教育教学体系的立体化和多元化,以课堂理论方法为基础,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從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不断完善统计学教材,更加注重对统计方法的介绍和实际应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适当地介绍一些统计常用到的一些软件,让学生动手搜集资料,让学生体会做教师的心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考核方式应该更加重视对统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多层级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不仅要通过闭卷考试考核课本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讨论、答辩、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套实践试验教学评估体系,可以采取督促、评比和奖罚的方法深入落实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相关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实践试验教学大纲,并注意加大监督强度,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从学生的专业特色和课程数量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课程和统计学的经济管理模型思想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统计学教师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统计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熊俊顺,《我国统计学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xx(04)。

[2]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xx(04)。

[3]高洁,《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若干建设性意见》[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和挖掘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数量规律性,进而为宏观国民经济管理部门或微观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定量化研究方法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普及和深入,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规定《统计学》作为经管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经管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教学方式陈旧。曾说过:“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统计学与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统计学将抽象的数字、公式赋予了经济的含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处理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课堂往往注重理论和方法上的讲解,大量公式的推导和数学计算使学生对统计学丧失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学习。

2.课程针对性不强,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教师根据书本内容讲解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而对方法本身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作用未能进行详细阐述,导致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学习过于枯燥,即使学完也不知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统计学方法,无法将统计学作为定量研究的方法论指导相关专业领域的预测和决策。再者,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统计计算方法,却对所计算的变量、参数和结果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甚至忽略统计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统计就是数学的思想,从而无法起到让学生形成统计思想,学会用统计的教学目的。

3.实践教学不足。统计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检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具体操作统计实务,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统计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可是,据目前针对武汉市各高校统计学教学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仅有理论课程的讲解,教师只注重课本例题、习题的讲授,实践教学处于缺失状态。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统计软件应运而生,从word、excel自带的统计功能包到spss、sas等专业的统计软件,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大量繁琐的数学计算,便捷地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让我们的实践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手工案例分析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针对统计软件的讲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只讲公式运算不讲软件,学生甚至连统计静态描述中的统计图表、平均数、方差连统计图表都不会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几十分钟才能算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样的统计学学习完全脱离了统计学方法论的本质,不但不利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让统计学沦为有形无神的一纸公式。

4.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本科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广泛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多为闭卷,比例在总成绩中占70%甚至更高。这样的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片面,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促进学生提高统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工作,包含两种最基本的活动,一是教师的讲授,一是学生的攻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学必须在以诱导为核心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主地探讨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时间序列时,可以让学生站在企业经理的角度,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尽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结合往年公司的销售额思考如何预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最大程度地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和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将平铺直述、一讲到底的课堂组织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课程内容为导向、教师引导和控制组织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还应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教材充分掌握、对各类教学策略与技术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统计学课堂真正丰满起来。

2.突出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统计案例教学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通过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实际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会实际应用的目的。其次,通过案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与社会经济中的实例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思考。并且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案例,得到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更能促进学生对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统计调查的教学中让学生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如果向全校同学都发放问卷调查即为普查,但普查工作量大、成本高;如果随机选择同学进行调查则是抽样调查,若针对某特定年级的调查也可以分为整群调查,或选择占全校大多数学生的学院调查为重点调查等。通过案例使学生加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让学生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突出专业契合度。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经管类许多专业均要开设。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案例。突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既能让学生加强对概念、公式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突出统计学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实用性。比如对会计专业讲解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我们结合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要素、会计账户及其金额和会计报表编制的讲解。再如,将统计学中平均指标计算与财务会计课程中存货计价方法、管理会计课程中销售预测相联系。存货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就是应用统计平均指标的计算原理,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管理会计课程的销售预测则是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的应用。这样,学生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专业背景理解起来会更为透彻。统计知识在专业的应用地位凸显出来了,学生有了对统计课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统计学的兴趣,统计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3.加强实践性教学。(1)课程引入实践专项训练。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理论走向实践,用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对理论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学生学完后根本不具备独立定量分析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只有大力改进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打破经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毕业实习这个唯一实践性教学的做法,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教育体系。以专周或独立设置的统计学配套实践教学,组织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管理。保证学生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独立设计统计调查的方案、搜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预测,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使专业教学与统计实践密切结合。(2)重视电算化能力的培养。统计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但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计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技术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因此,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如word和excel)和统计学软件(如sas和spss)的教学,培养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成为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正确操作相关软件的步骤,引导学生输出计算结果,重点阐述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评价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对数据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4.累进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统计考试应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将基本理论、统计实践和统计思维纳入考试体系中,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学生成绩由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独立思考设计完成统计方案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共同决定。为此,考试模式应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书面考试外,综合采用演讲与讨论让学生结合专业背景针对社会经济现象自拟选题,通过学生撰写小论文并答辩的方式考核,变单纯闭卷考试为闭卷与开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卷面考试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进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希孺。机会的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6.

统计学论文

统计是一门通用的基础课程,现已成为众多管理类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统计创新谈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教育亟待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统计学教材体系的创新是提高统计教学质量的根本。

(一)统计学教材应更加注重新统计方法的介绍以及统计应用。

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各个专业,开设统计学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供数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教材的创新,应以统计思想为主线,以统计案例为依托,以介绍方法应用为目的,以应用统计软件技术为手段,突出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同时不要忽视统计概念的准确性及统计术语的标准性,注意处理好统计学与其他课程内容相重复的问题。

(二)统计学教材内容应与统计软件有机结合。

统计软件的应用使分析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相对简单轻松、由枯燥变得趣味盎然。统计学教材中适当地介绍一些统计软件的应用是相当必要的,在讲解立体或案例过程中同时应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excel基础上进一步介绍spss统计分析软件。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统计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

(一)教师有机合专业知识讲授统计分析方法。

目前统计教学存在着统计教学与相关专业内容严重脱节的问题。统计学教师在讲授统计理论、统计思想与方法时缺乏针对性,脱离实际的设例教学模式,没有结合专业实际的案例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了统计课程之后,在遇到专业问题时不知如何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不会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与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推断与预测。这种状况与统计学的教学目的相悖。

(二)教师有机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教学。

为了推动统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应强化统计软件在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现在的教学安排中统计学没有上机操作的要求,有些统计学老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统计软件的操作方法的传授,还有些老师由于发现学生知识结构对掌握统计软件有一定难度,学习统计软件有畏难情绪,就不介绍统计软件,使得统计软件的应用成为统计教学中的瓶颈问题。这种现状与市场对统计的需求相悖。

(三)教师应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讲授统计方法时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注重统计方法在其他各个专业学科中的应用,这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启发式教学,学会按照个体与总体、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双向互动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是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为元素的教学体系。利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一定知识基础,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找到统计学的方法和实际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三、通过考核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统计学的考核应围绕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这两部分内容而展开。

(一)通过笔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概念、作用、种类、特点、原则和程序等,要注意把理论知识尽量转化实际问题去测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

(二)重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考核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

1.撰写调查报告。

统计调查是经常性工作,它可以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应安排学生结合本专业开展一定的调查研究,让他们亲身感受调查工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去考核他们,这样会比单纯说教方式更好。

2.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可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以分析报告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观点。案例分析主要考核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操作。

统计学教学还要求学生会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开展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统计电算化教学,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演示,结合每一阶段的特点适时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如绘制统计图表、计算统计指标、统计软件的使用等,并把它作为检验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纳入综合考核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这就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统计学教学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素质,以达到统计教学的培养目标。

统计学分析报告范文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是应用概率论的结果更深入地分析研究统计资料,通过观察某些现象的频率,以此来发现这些现象内在的规律,做出紧缺的判断和预测;将这些研究的结果归纳整理,最后形成数学概型。其就业方向:金融和保险部门;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投资、证券及社会保障机构;高等院校、国家统计部门;各类公司等。

2、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事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科学。很多学校把生物统计设置在公共健康学院(sph,schoolofpublichealth)里面。其就业前景是:毕业生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很好找工作。博士生可以在大学做老师;可以在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做分析;有的毕业生也进入金融和保险行业;可以在医院或者科研机构工作。

3、金融统计金融统计是央行和各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对各项金融业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金融统计管理和监督等。其就业方向:1.证券基金类2.银行类3.四大会所5.监管机构6.大型垄断国企7.保险类8.其他(投资公司,担保公司)。

1、目前国家由于人才的增长率较高,已经打破了以往的“统一分配”,而改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统计学专业也是一样,这种比较灵活的就业政策,给了大学生选择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志趣,自主地择业。但这也有一个弊端,就是有人要失业。因而也无形中增加了择业的竞争压力。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社会需求量接近于饱和状态。

2、近年来本专业工作领域内有影响的人物也不少,像付成敏,成功地应用统计专业知识为中国的统计工作进行了高效和精确的统计。像姚飞,李智等等一批统计工作者们都在这一工作领域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达到与世界的先进国家同步的水平。由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所以就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也很多。首先,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成绩。竞争大,自然而然就要优中选优,而专业知识是衡量你是否优秀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因而,在面试时,一定要带上你的成绩单。一般单位都认为,好学生是能做好统计工作的,因为统计工作需要认真、耐心、踏踏实实,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3、总之,在就业时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客观地评价估计自己,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要用成熟、稳重、自信的风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另外,现在的大学生也不要总拘泥于选择大城市、大单位,总注意个人收入,工作环境,要多考虑一下偏远的地区,多注意一下西部的开发,多关注中国的不发达却需要人才的地方。

4、近几年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许多行业都发展起来,特别是沿海一带的城市,像广州、深圳、大连等,这些地方随着其它行业的大发展,统计学的应用也随之发展起来,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其它中小城市也多一些,但由于人口密集。人才众多,就业压力更大。所以,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一定要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要慎重考虑。

5、近几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很不好,就业率仅30―40%。而且就业范围比较单一,收入也不高。加之国家扩大专业的招生量,每年毕业的学生也在逐渐增大,就业的趋势越来越严峻。可以到统计局工作,可以到企业从事统计报表,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统计工作,以后很多企业都会聘请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

金融类仍是高薪产业,也是很多统计专业学生最中意的行业,但进入金融业也要面临高竞争的环境,而具有统计学背景的学生相对于金融、经济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更为定位明确,更富竞争力。中国统计专业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前景,就业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一点从每年上升的报考人数也可以看出来。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素质统计人才更有优势,更有竞争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1-06 藤野先生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思考,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
  • 11-06 志愿者当小老师的心得(热门18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的典型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作为一名小区志愿者,我有着
  • 11-06 设备维修工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学习或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示例文本七】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收获了对他人需求的更多关注和体
  • 11-06 简单的大一军训自我鉴定(实用13篇)
    范文范本一般具有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优美等特点,给人以良好的阅读体验。针对不同类型和领域的写作,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1-06 西安违建心得体会(优秀19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进自己。这是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 11-06 新生集体军训体会感想(实用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和思路。“立正!”稍息!”“跨立!”。操场
  • 11-06 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策划书大全(20篇)
    策划书的撰写过程需要我们对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和了解,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研究策划书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活动的策划思路和方法。书郑州师范学院。物理
  • 11-06 大班幼儿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这学期我接触了一个新的大班幼儿,对全班幼
  • 11-06 企业国发号文件心得体会(模板18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那么这些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企业国发号文件是一直以来企业关注的热点话
  • 11-06 幼儿园年级组长工作总结发言稿(优质24篇)
    在幼儿园工作总结中,应该明确目标,评估成果,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如果您需要写幼儿园工作总结,不妨看看以下范文,让您更好地展开思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又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