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幼儿园(优质16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幼儿园(优质16篇)

时间:2023-11-07 06:28:10 作者:飞雪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幼儿园(优质16篇)

教案模板的规范化使用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学的可持续性。希望以下教案模板的范文对您编写教案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帮助。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一、说教材。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四、说活动过程。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人民币,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认识它们的单位名称。最后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说活动反思。

通过以上活动,我做了以下反思。钱币在日常生活经常都见到,在我刚出示钱币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很激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和大胆的求知,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人民币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买文具”的游戏时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钱币的换算还不是很会还有待加强。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今天我上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是: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为达成这3个目标,本节课我主要使用了情境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进行教学。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我设计了3个环节来组织进行教学。

(一)、情境导入。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首先让学生交流:你是怎么认识人民币的?根据学生的介绍,老师提问有没有直接简单的方法,一看就知道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从而明确主要是看数字和单位,同时有序地进行板书:元、角、分。

(三)、模拟购物。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购物的能力。

a、模拟购物。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学生交流中自然导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b、模拟购物。

创设六一节的情境,小明要买礼物,通过帮小明算钱、付钱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简单加、减计算,提高购物能力。

本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不足的地方:

1、对学生的预设及生成把握的不够充分及到位,甚至在出现意料之外的回答时变得慌张。

2、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自己说的太多,就怕学生不会说,不敢让他们发言。

3、分币的教学不够理想。因为“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所以学生对分币比较陌生,因此我就想轻轻带过。其实这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分币的认识同样重要,虽然分币不大使用,但是让学生建立元、角、分的观念,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分币的认识不容忽视。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人民币,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认识它们的单位名称。最后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以上活动,我做了以下反思。钱币在日常生活经常都见到,在我刚出示钱币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很激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和大胆的求知,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人民币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买文具”的游戏时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钱币的换算还不是很会还有待加强。

一、说教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2012年教育部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中将《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进行了改编,将1元以......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们: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人民币,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认识它们的单位名称。最后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以上活动,我做了以下反思。钱币在日常生活经常都见到,在我刚出示钱币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很激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和大胆的求知,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人民币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买文具”的游戏时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钱币的换算还不是很会还有待加强。

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张侠。

本课以活动为主线,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猜一猜、说一说”(唤起学生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分一分、理一理(分类整理,再次认识人民币)----拿一拿、兑一兑(1元以内人民币的换算)----算一算、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一年级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使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他们的学习起点不是0,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拿出人民币,提出“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唤起学生对人民币生活经验的回忆,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了解人民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进而引出题目。教师注重采用多种教学的形式,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拿一拿、换一换、买一买。最后的购物环节采用小组购物、小组交流、小组评议、全班交流等形式,既容易组织又能较好地落实,保证了活动的有效性。整节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学科特点,把生活材料上出“数学味”。

人民币是生活的素材,它所蕴含的知识很丰富,稍不留神很容易就会上成认识人民币的生活常识课,因此如何实现人民币所蕴含的数学价值,把生活化的素材上出数学味?这就成为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凡上过这节课的老师都知道,40分钟里完成识别、分类、进率、换算、购物等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因此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所谓合理就是根据教学的目标结合学生的情况,删去非学科的内容,保存或挖掘其学科特点强的部分。本课的教学雷老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大胆合理的取舍。辨别人民币有很多的方法,她重点强调的是通过看数字和单位辨认的方法;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她要求学生操作的是按元、角、分这个标准进行分类,人民币上面蕴含的知识很多,她只重点介绍国徽和毛主席头像,渗透爱人民币就是爱祖国的教育。其它的作为课后的延伸和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认识人民币”蕴含很多人文的内容,雷老师精选了其中的一些有机地进行渗透,如在导入环节,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自己用钱的经验适时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献爱心和勤俭节约等思想教育;结合“认一认”环节进行爱祖国爱护人民币、不乱涂乱画乱撕人民币的教育;在“分一分”环节进行讲卫生,养成使用完人民币后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的教育。

3、建议。

这节课整体实施效果是好的,但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在教学之初对人民币的观察不够,只是一带而过,没能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及辨别时间。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而由于时间的关系,却留下些许遗憾,要等到下一节课去弥补。

认识人民币听后,概括一下,我觉得雷老师的课堂,特点有三:

一、自然亲切。

无论是教态,还是语言,还是环节的适时穿插,还是教者的教学机智,都显得自然随和,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仿佛邻家姐姐般亲切。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得课堂始终浸润在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师生和谐一体,有问有答,有笑有乐,有动有静,有意有趣,收获多多。不仅收获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方面的知识,而且收获了要爱护人民币、节约人民币的情感与精神的熏陶,这无疑是雷老师的出色之处。

二、紧凑有致。

纵观雷老师的课堂,导入令人耳目一新,环节紧凑有序,张弛有度,结尾画龙点睛,没有任何拖沓、突兀之感,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循序渐进而又水到渠成,给人的感觉是一气呵成,自成一体,不枝不蔓,有条不紊,很有些闲庭信步的轻松自在,又不失浑然一体的逍遥悠然。令人精神高度振奋,完全不会陷入无聊的状态之中,这是雷老师的高明之处。

三、大家风范。

雷老师的课堂,大大方方,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一点也文秘杂烩网没有小家子气,即便是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也照样气定神闲,不慌不忙,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气度不凡,其声音悦耳如银铃,如清泉,如瀑布,声声入耳,妙不可言,听雷老师的课赏心悦目。人美声美情美,犹如一本耐看的《读者》,让人越嚼越有滋味儿,这是雷老师令人向往的地方。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人民币,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认识它们的单位名称。最后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以上活动,我做了以下反思。钱币在日常生活经常都见到,在我刚出示钱币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很激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和大胆的求知,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人民币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买文具"的游戏时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钱币的换算还不是很会还有待加强。

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了“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教材处理上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体现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这一特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

2、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在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参与机会,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示。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比比谁举的快,人民币王国化妆舞会等有趣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以人民币这一特殊的材料为载体,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上,努力寻找“人文性”和“数学味”的结合点。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的博大精深、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又能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尽量挖掘出人民币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并有所拓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难点是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我是通过以下四方面进行重难点突破的:

第一步请学生独立认一认手中的人民币,把会认的放在白纸上,不会认的放在白纸外。第二步请学生上台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一张人民币,以及说说认识的方法。我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方法:1)看汉字;2)看数和汉字;3)看数字。第三步由老师随机点认人民币,在点认的过程中依次引出人民币的三个单位:元、角、分。第四步用刚才掌握的方法再来认一认白纸外的人民币。这里我考虑到学生虽然已经认识了不少面值的人民币,有的学生认识全部的人民币,但对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提炼,及时巩固,达到人人都能掌握认识人民币最基本的方法——看汉字和数!

虽然学生通过刚才的归纳提炼已经掌握认识人民币的最基本方法,但是对人民币还缺乏一个整体的感知。所以接下来我会请学生对手中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整理。我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单位分类。

2)根据材质也就是纸币硬币分类。

3)根据面值分类。

这里我会首先出示根据单位分类的成果,请学生分别找出单位是元,单位是角,单位是分的人民币有哪些,并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人民币三个单位对应的面值。

出示纸币和硬币分类成果时,请学生说说硬币、纸币的优缺点。

出示面值分类成果,让学生感知同一面额的可能会既有纸币又有硬币。

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出示所有的人民币,请学生来思考除了用看汉字和数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我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是看颜色。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出发认识人民币,培养学生思维多样化。

同桌合作再来观察人民币,找找人民币中藏着的知识。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的博大精深和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充分展现数学课堂中的人文情怀。

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练习设计都是以游戏为载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1)比比谁举得快。

老师报,学生找到相对应的人民币并举起来。

(2)化妆舞会。

请学生猜猜带着面具的人民币,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这里特别出示了一组颜色较相近的人民币,2元和2角,让学生体会到最准确的判断方法还是看数和汉字!

(3)换钱。

书p48这一设计是在认识人民币基础上,通过换钱游戏,让学生掌握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以及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中班教案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1.课件-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小朋友,你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

你们想买漂亮的短裙吗?

用什么才能买到这些东西吗?

2.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

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展开。

课件演示:人民币。

1.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2.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

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面值的颜色,图案,大小的不同。

3.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

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

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4.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三、结束。

1、再次播放课件,供幼儿比较,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一》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一)》这一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为达成这4个目标,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购物为主线,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

通过播放学校在xxxx年9月28日举办的第三届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的录像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

100元。

老师有序的板书为下面学生按顺序同桌介绍人民币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里老师指出本节课先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安排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交流活动: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交流:在刚才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经验是那么丰富,他们发现1元、1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有新旧两种,图案不同;5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是金色的,最容易区分;2角的人民币只有纸币,没有硬币。他们认为在辨认人民币的时候要能认识大写的1、2、5,认为在辨认人民币时,可以看颜色、图案、大小、数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数字后面的单位。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购物的能力。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学生交流中自然导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这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点拨。根据学生提出的付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币摆一摆:用一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两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三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根据学生的付法,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从他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最后总结概括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都是1元。

这里通过出示班上邵亦锴同学收到的他爸爸从山东诸城寄来的信提出问题:先猜猜信封上邮票的价钱是多少?猜猜邵亦锴的爸爸在买这张价格是80分的邮票时是怎么付钱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电子邮件已经基本代替了寄信,学生对寄信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这里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活,建议课后到邮局去调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提供付币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案从角币中取钱。二是借此引出找币问题。

学生受第一次模拟购物方法的迁移,通过同桌讨论,很快地用角币摆出了多种付80分的方法。

随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身边没有几角的零钱,怎么办?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钱问题。

老师逐步出示五种商品,并提问。

如果用1元钱去买这几样东西,最多可以买几样?哪几样?如果买两样,可以怎么买?

这里充分利用题目内涵,增多练习的机会,延伸找钱问题,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简单加、减计算,提高购物能力。

组织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开展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0—51页:例5、例6、例7。

二、教材分析:

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达形式。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人民币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又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许多家长喜欢带孩子上超市并让他们在一定范围自由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让许多学生较早有了钱的概念,会看价格标签,部分学生甚至有了实际购物经验,因此,这节课设计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又好又快的进行学习。

1、从学生实际经验入手, 唤醒学生的思维,把生活中的经验转化为知识,轻松突破元和角之间的换算难点。

2、创设情景,直接出示商品及价格标签,在学生回忆平时看到的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已经知道价格表示方法的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人民币的计算离不开购物,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通过选购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进率的换算,让知识在操作中得以内化,学生学了也不易忘记。

4、教学中所设计的游戏和购物活动,都采用2人合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带动。

5、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利用教材,同时通过完成填空回忆整理本课所学知识。

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图片、卡片。

二、学具准备:学生学具袋。(内装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能说说人民币的单位有那些吗?按质地可以分为哪两类?

二、新课教学。

(一)联系生活,经验转换知识。

小凡喜欢吃奶糖,小卖部里1角可以买1颗,今天妈妈给了小凡1元2角,小凡可以买几颗奶糖?(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你是怎么想的?(1角1颗,1元=10角,1元2角=12角,买10颗,还有2角买2颗,一共可以买12颗)

小红的奶奶给了她一些1角的零钱,她数一数一共有12角,小红想换成整钱,可以换成几元几角?(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你是怎样想的呢?(10角=1元,12角=1元2角,可以换成1元2角)

同学们真聪明!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换钱,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换钱游戏。

教师指名一名学生配合先示范:生:你好!我有3元8角,想换成角票。师:当然可以,给你38角。你算算对吗?生:1元等于10角,3元就是30角,再加上8角就是28角,对了,谢谢你。

师:你好!我想把我的26角零钱换成整钱可以吗?生:没问题。10角换1元,20角换2元,一共换2元6角。同座学生模仿做换钱游戏。

(二)设境激趣,合作实践学习。

谈话过渡:学会换钱,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逛逛小朋友都喜欢的地方——东东超市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小圆点左边表示几元,小圆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现在一般情况下物品的价格都标到角。

游戏巩固:看看谁的反应快(完成50页做一做)

把写有价格的物品图片和对应写有几元几角的卡片发给不同的学生,拿物品图片的学生先举起来,拿对应的卡片的学生快速反应。全班一起订正。

谈话过渡:超市里还有许多东西,课件出示物品及标价(例7,51页及“做一做”内容)现在我们同座每2个同学为一组任意选购2件不同的物品,自己计算出应付的钱到“收银台”(老师处)结帐。

学生分小组购物,老师在“收银台”检查每组学生的计算和拿出的钱数是否正确,对有问题的学生马上辅导。

三、知识整理。

学生看书填空后,课件出示书上50页、51页内容,师生一起逐空订正,从而达到整理知识,总结全课的目的。

四、课后练习。

在家长的陪同下做一次实际购物体验,要求自己看价格标签,自己计算金额,自己付帐。

说课稿:认识人民币

跟据《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100以内数的认知。我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直观形象地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的思维特点达到和谐与统一,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教材内容:《认识人民币》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及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其进率。

2、教材分析: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有浅入深,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范围中学习数学。

(一)知识目标: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认一认,分一分,付一付,换一换等活动,学会简单的购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一)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二)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把教学重点定为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因为人民币这一生活素材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尽管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需要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加以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计算还不够准确,类推的能力还比较低,在掌握人民币单位的进率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单位间的换算。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直观形象地演示,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2、直观演示法

3、实物操作法

师生各准备一套1元以下教材人民币。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让学生听一首儿歌《一分钱》。听完儿歌后提问:刚才这首儿歌里唱到了什么。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以学生熟悉的儿歌《一分钱》来带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儿歌《一分钱》来带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求新知,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初步感知人民币。

通过小组认币活动及讨论后得出要认识人民币就要从正面、背面认识人民币。还可以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大小、图案、颜色来认识人民币。人民币上的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爱国也要爱护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借助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使学生很直观地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辨别人民币。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及小组讨论后得出:人民币有以下几种分法:

第一种分法: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分。

第二种分法:按纸币和硬币来分。

第三种分法:按人民币上的数字来分。

教师根据这几种分法着重推出第一种分法。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以小组互相合作与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3、付一付,换一换的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付币、换币等活动。借助数字教学资源,学会简单的购物,感受人民币的价值,并加深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1、习题1:观看情境图,要求学生将物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习题2: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将人民币进行换一换。

【设计意图】以上的这些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将所学习得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感受人民币使用价值。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 扩展延伸,课堂小结

1、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来调节课堂气氛。并结合儿童歌曲,对学生进行珍惜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2、观看情境图。教师借助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3、课堂小结:让学生一起回顾整节教学的流程,借助数字教育资源一起读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人民币的进率是1元=10角、1角=10分。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简明精要,重点突出,将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的知识,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张扬,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层: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

第二层:分一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三层: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第六层:说一说,提高认识。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出示超市购物、付款、捐款、往储蓄罐存钱图片。

揭示课题。

1、初步认识人民币:出示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面值,并解释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在说完5种之后,快速出示说面值。

【分析】。

课件呈现人民币时没有整理,显得杂乱,为后面的分类做好了铺垫。使得流程之间的过渡自然有序。

2、分类:

生1:硬币和纸币。

生2:按照元、角分……(突然又说)把纸币放在一起。

生3:1分、5分、1元、10元……。

生4:纸币上有1的放在一起。

生5:把小的钱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分类(两种:一种按材质分,另一种按单位分)。

【分析】。

从分类教学来看,学生对分类的认识还很模糊。特别是生2所说的,表明分类标准的混乱、交叉。生5的分类没有明确的标准,同样反应学生对分类认识的朦胧状态。

这个分类活动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从分类活动延伸,按照生2、生4(有1的放在一起,面值却是不相同的,从这个矛盾冲突出发可以很好地引入单位的教学)的说法,可以延伸到人民币的单位教学。

从整个环节来看,教师要在学生讨论分类时及时明晰和回应。为什么不将课件展示教学的过程与学生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呢?当学生说出一种分类后,及时用课件呈现,同时细化每一人民币的的归类,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深化教学的效果。

3、单位教学。

师:(出示三种人民币:1元、1角、1分。)一样吗?不都是1吗?

生:单位不一样。

【分析】。

这个环节从分类活动中自然生成,认知冲突的设置,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找到了答案。

4、认钱。

同桌拿学具——人民币票样,说面值给同桌听。

5、数钱。

1元2角……。

【分析】。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1、先读题,如()角()分,明确有哪几种分民币。

2、说步骤:先数角,再数分。

3、合起来,说说一共是几角几分。

如此教学,步骤清晰,思路完整。有助于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

6、摆钱。

让学生借助学具来摆出制定面额的人民币。如两角,先摆出一张两角的人民币,再用两张1角的人民币摆。摆完了2角、5角,再摆1元。

【分析】。

这个环节为什么不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例如要求学生摆出2角来,看看谁摆出的情况多。然后请学生及时到前面用实物投影仪上摆,再全班订正。使得方案呈现出多样性,师生、生生互动的效果会更好。而这,明显教师控制得过多,学生成为了机械的“操作工”。

7、教学进率。

通过摆1元,引入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1元可以用几个5角来摆,1元可以用几个2角来摆,1元可以用几个1角来摆?从而得出1元=10角。

在教学1角=10分时,教师让学生猜1角可以摆几个1分,从而直接进行角与分之间的进率的教学。

【分析】。

1、考考你:例如这样两题:40角=()元,90分=()角。

【分析】。

2、1元钱能买下面的哪些物品?

有学生说可以买1根铅笔。教师追问要花完这1元钱,可以买几根铅笔。学生回答不出来。

【分析】。

这里正是学生的思维混沌之处。虽然已经知道了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却不知道该如何计算。教师后来请别的学生回答,学生也没能解释清楚。这正暴露了计算方法教学还需要加强。运用连加或者连减都可以。当然如果根据刚才摆的结果,能直接脱口而出当然又另当别论了。

这里还反映了生活经验与知识的区别。生活经验中,学生可能会知道1元能买5枝铅笔。但是学习了数学之后,才能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进行计算,而没有这些经验的学生也能凭借对知识的掌握,完成计算。数学知识正是从生活经验提升而来。或者说知识是经验未出嫁前的状态。

相关范文推荐
  • 11-07 药师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实用15篇)
    通过药师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药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1-07 学生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优秀22篇)
    事迹材料可以帮助个人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在总结中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提升方案。以下是一些关于勇敢、拼搏和奋斗的事迹材料范文,让我们一起感受励志的力量。
  • 11-07 餐饮业消防管理制度大全(22篇)
    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为,提高效率,保障权益,并且促进公平竞争和和谐发展。规章制度是一种对组织内部行为和活动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如何制定一套适合组织实际
  • 11-07 消防安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优秀20篇)
    在编写安全演讲稿时,要注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如果您对安全演讲稿的写作仍有困惑,不妨参考以下的安全演讲稿范文,或许会有所帮
  • 11-07 拆违建工作汇报(汇总16篇)
    汇报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工作汇报范文,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工作报告是员工向上
  • 11-07 重阳节班会教案初中(优质13篇)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欢迎大家浏览以下初中教案范文,领略优秀教学设计的魅力和力量。1、要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 11-07 满月酒的主持词开场白(汇总21篇)
    亲爱的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有幸成为主持人,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节目。下面是一些备受推崇的主持词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尊敬的各位亲朋好
  • 11-07 支教体育老师个人总结(精选13篇)
    个人总结是一种自我评估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定位。以下是一些写得不错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写出自己的总结。送走繁忙充实的
  • 11-07 老班长在同学聚会上的发言(通用20篇)
    发言稿不仅需要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如果你正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以下是一些发言稿的精选范例,或许对你会有
  • 11-07 日常维修合同签(优质16篇)
    一份完善的合同协议可以为商业合作提供明确的框架和指导,使合作更加顺利和稳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合同协议样本,希望对您起到一些帮助。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本着诚实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