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与感悟(通用19篇)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与感悟(通用19篇)

时间:2023-11-07 08:36:09 作者:雅蕊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与感悟(通用19篇)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他们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总结典型案例,希望对大家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有所帮助。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与感悟

今年9月__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当下正值秋收季节,___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大地颂歌·庆祝_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聚焦三湘四水新农村,谈农事、晒丰收、亮幸福,稻花香里说丰年。近年来,湖南省汉寿县通过农业专家及水产专家规划指导,充分利用易涝低湖田、水塘、湖汊,大力推广莲藕、菱角等高效“节约型”水生作物的种植,到目前,汉寿县已推广莲藕、菱角等“节约型”水生作物6万多亩。每到采莲摘菱的时节,农民们穿行于田田莲叶、参差菱萍之间,享受着丰收的愉悦,那场景真是如诗如画,美澈心脾。

“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多么诗情画意的场景,令人为之神往。这种采莲摘菱的活儿,在城里人看来,简直是太浪漫了,可在农民眼里极为普通,乃是最常见的日常,每到秋季都会下湖采摘,迎来新的丰收季节。在农民迎接丰收季节、收获劳动成果的行为里,实际上充满了对美的向往,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意义,而这也正是“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属性。

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农耕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饱含真情的色彩,书写了无数田园诗文、描摹了无数田园画,吟哦赞颂田园风景,描绘各地风土人情,其中很多精品流传千古,为世人所倾倒,从而将优美的农耕文化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精神里,一代代传承下来。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的习俗,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等,都是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即便进入到信息时代,还有很多人身在大城市,享受着现代科技文明,心却留恋着故乡农村的点点滴滴,念念不忘故土的风土人情,偶尔发出感叹,希望以后能够回到家乡,房前种花,屋后种菜,春播秋收,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农家人。这种浓郁的思乡情怀,其实也是对农耕文化的向往,土地孕育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如同血脉一样,不可割舍。

“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给广大农民群体一个专有的节日,让国人认识到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磨灭的贡献,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农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也是藉此传承与弘扬悠久传统文化,让国人体味迎接丰收的喜悦之情,体验各地农民庆丰收的娱乐活动,增进对我国古老农耕文化的认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自然作物生长繁衍的规律,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基。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丰收意味着挥洒汗水后的甘甜回报,改善家庭生活品质的动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都寄托于土地的无私奉献。“农民丰收节”赋予人们美好的愿景,让大家对农民、土地有了全新的了解机会,认识到农耕文化的可贵,善待农民和农业,从而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1959年,毛主席阔别故土32年后,再一次回到家乡韶山,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情景,不禁令他抚今追昔,感而赋诗,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雄心。如今,秋分将至,全国各地一片丰收之景,我们也即将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礼赞丰收,更要把对丰收的渴盼、憧憬和追求,融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为“丰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的丰收是乡村产业的大丰收。“硕果累累”“穰穰满家”“五谷丰登”是广大农民对丰收“量”的朴素追求,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如今,人们对丰收的追求更体现为“质”的提升。“质的提升”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和新知识等一系列科技兴农的要素源源不断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质的提升”离不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势所趋;“质的提升”离不开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创新手段“各显神通”。“物质丰收”让广大农民更有底气。

新时代的丰收是乡村建设的大丰收。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除了要“填饱肚子”,还要在“铺好路子”“建好房子”“打好底子”“固好里子”等方面铆足力气、下足功夫。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蹄疾步稳。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环节,乡村建设的大丰收需要我们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环境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塑造新农村建设的“精神美”;矢志不渝以党风政风引领乡风民风,大力创建新农村建设的“风气美”。“精神丰收”让广大农民更有生气。

新时代的丰收是亿万农民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丰收。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七年聚焦“三农”工作,党中央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出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起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广大农民群众的“情感粮仓”不断丰富充实。特别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唤起全社会对农民群体的尊重和感激,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神层面必将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动力和信心。“物质精神双丰收”让广大农民更有士气。

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劳作不得闲。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丰收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愿每一份辛劳都有黄金的收获,愿丰收的喜悦点亮乡村的明天!礼赞丰收,致敬农民!

农民丰收节心得及感悟

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自20__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介绍,“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不是一般的节日,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现在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基于这样几点考虑: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我们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们国家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我们的先人非常智慧、非常了不起,总结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丰六二一,下半年丰九二三。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是星期天,而且连着中秋节,届时欢迎大家到乡村望山看水忆乡愁,与农民兄弟一起共度丰收节,共享农家乐。

韩部长介绍,农业农村部对国内外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也广泛邀请了农业、文化、传媒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农民代表座谈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十分必要,而且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

一是农事节庆有传统。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目前有13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积累了经验。

二是各地有探索。这些年,很多地方根据节庆特点和假日节点,举办了具有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和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也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动、观花赏景、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很多朋友肯定都参加过,这也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探索了路子。

三是市场有需求。现在人均gdp已经接近9000美元,休闲观光大众化正成为常态,广大市民也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四是发展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水平,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可以说有巨大变化,农村社会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感想

国务院决定,自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不言自明: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也提醒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和关注“三农”工作,关心和爱护广大农民,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农民职业的尊重。

事实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如彝族的火把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但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去年全国两会期间,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各级以及相关部门对今年的首届“农民丰收节”不仅高度重视,为举办好首届“农民丰收节”可谓新招频出:类似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促丰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把每个地方的特色挖掘展示出来,让全社会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

举办好“农民丰收节”,不仅在节日,应更多做好节外功夫。首先,不应只注重仪式感。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办乡村节会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政府搭台的方式,对于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有的节会太注重仪式感,“热闹”一阵子后,“骤冷”表现明显。村民的农副产品,仅仅在节会期间俏销,之后很快又陷入“销售难”。举办“农民丰收节”,应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其次,应从政策、资源、资金、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创造良好条件,并探索乡村振兴的办法,创新“三农”工作的思路,让广大农民能够安心农村、安心农业、安心发展农村经济,真正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总之,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让农民收入多起来,才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要义所在。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感悟范文

坚持脱贫达标目标不动摇,在提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弱项。

一、更加注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当前,“扶志扶智”工作还很滞后,扶智还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训层面,产业发展也较为薄弱,必须抓紧补齐短板,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更加注重信息化。尽管全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脱贫攻坚信息化建设,但现在反而滞后了,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迎头赶上,确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当前,群众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从思想层面看,有的干部嫌弃群众、看不起群众,工作不尽心。从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规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导致工作无所适从,没办法跟群众交心,难以赢得群众信赖,有的干部处事不公,甚至违法乱纪,导致越级访、重复访、缠闹访不断。

四、更加注重工作创新。近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先后探索推行了“支部+x+贫困户”、村级帮扶机制、能人兴村战略、企业“爱心”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但从工作层面来看,我们抓落实的效果还不够好、质量还不够高,还没有抓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样板和典型,缺乏深度总结和提炼,宣传的力度和效果欠佳,甚至有些工作虽为我们首创,但却“花开别家”。

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认真贯彻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再过几日,秋分将至,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也随之到来。在丰收节之前,身为选调新人的我将自己的工作收获进行盘点总结,念过往为更好地走向未来。

一是绷紧心弦,管住神弦,夯实政治之基,把准思想之舵。

“你为什么选择选调生”,面试时的这一灵魂叩问言犹在耳。如果说疫情之前更多的是受黄文秀、廖俊波等榜样的精神鼓舞,被其优秀事迹感动,那么疫情之后就是亲身经历,有所参与,深悟“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要义。“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句贴在九楼电梯口的标语,时刻提醒我勿忘诺言,始终如一,定要扣好“第一颗纽扣”。通过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参加每周夜学、组工学堂,打卡学习强国,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市区重要工作部署,掸去心灵尘埃,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参与整理机关半年度台账、内部风险防控清单,把自己、职责、工作摆进理论学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参观市监狱,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反面案例,坚定守底线、禁止踩红线的决心。

二是摆正心态,务实正派,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想象中的组织工作与真正接手的组织工作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摆正心态,找准定位。虽立志做大事,但日常做的多是小事、简单事,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小事不上心,对简单事不留心。从一字一标点的规范使用,到台签、材料的合理摆放,从文件的有序存档到信息的准确输入,都能培养严谨端正的工作品质,做好这些小事,积累锤炼做大事的能力。不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要以主人翁的意识和姿态融入工作之中,擦亮自己的“小窗口”的同时为组织发展出谋划策。由于组织工作较为特殊,在工作中,要有保密意识,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慎独慎微慎初,在无人监督之时更应自觉自律,敬畏法纪。此外,要少喊口号多付行动,既要拿得起笔杆子,也要走得了泥路子,多在基层走走看看唠唠,如在近期参与卫生文明创建活动过程中,与社区群众交流时发现了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与社区积极沟通,努力解决群众困难。既要提高调研走访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又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以及在聚光灯下工作的能力,经得起组织、群众的检验。

三是敏而好学,总结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化平凡为非凡”。

在我到办公室的第一天,领导就问我,在学校学了什么,有没有把该学的东西学到心里去。为了有说出“我能行”的底气,决心多思考多积累。写不好网评就找来核心刊物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怕忘了新方法就笔纸不离手,边总结边记忆;坚持任务做完常总结,一周结束要总结。在办公室经常接触的是平时一直做、司空见惯的工作,比如校对每天的微信推文、帮助各科室打印材料、每月都要完成的网评任务。推文校对多了就总结出了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校对过程中便有了重点,遇到一些拿不准的细节,请教多了也就搞得定了;从一个打印小白到逐渐熟悉排版要求,处理机器故障,打印特殊格式的文件,感受到“一切皆学问,处处需留心”;网评写多了,思路更清晰了,但是审美疲劳的苗头也有了,为了避免“安贫乐道”,我给自己定了新要求:少模仿忌抄袭,不做文字的搬运工,做真情实感的抒发者,做善思有心的发声人。在没有下乡之前,除了多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还可以多向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同志学习,与先进一流找差距,拓宽自身眼界,立志变跟跑为领跑。

四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永葆满腔热血,开启奋斗新征程。

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经历过自以为写得不错的文章得不到编辑的认可的失落;经历过一时摸不透工作思路但需快马加鞭赶工的困顿;也经历过因为工作细致被领导肯定赞扬的喜悦。喜悦幸福值得追求,失落困顿在所难免。经历这些以后,我更能理解“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的深意。在前进奋斗的路上,要有“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勇气,坚信“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不自怨自艾,怨声载道,无所作为,保持工作韧劲、昂扬姿态,开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就以这句话道出了粮食对于安邦固本的重要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也创造了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以上人口的奇迹,这与我国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息息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三农”问题连续多年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税被取消、种地还有补贴,中国农民越来越幸福。而这次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的高度关注、对农民的高度关爱。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放眼华夏大地,稻麦金黄、瓜果飘香,一派丰收的喜庆繁忙景象,格外迷人,这样的收获场景无疑是喜悦而幸福的,它不仅撑起了乡村的希望、撑鼓了农民的腰包,也撑起了14亿的口粮,丰富了国民的餐桌,更撑起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而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对8亿中国农民兄弟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大肯定和鼓舞,对于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享受大地丰收果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兄弟,感谢他们不辞劳苦、任劳任怨,为国家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短板,城乡发展失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凋敝、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是各级党政部门在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中国的乡村一定会越来越美、越来越有活力,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人向往的人间乐土,中国的农民有一天也会成为人人艳羡的职业。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祝福中国乡村越来越好!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与感悟

秋分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农民们一年的辛苦耕耘,终在金秋时节收获累累硕果。劳动人民最光荣,也最值得人民尊敬,此刻他们不仅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而且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辛苦耕耘,付出终有收获。农民最朴实,他们敦厚实在、勤劳勇敢,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辛苦耕作,将自己的汗水浇灌在自己的那亩土地上,年复一年生长出希望的果实。他们辛苦付出,就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充足的物质资源,用只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些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浪潮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稻田里的守望者”,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力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努力奋斗,生活更加美好。“丰收”的前提是努力,是奋斗,也是农民的自我成长和价值追求。“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丰收“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年,一切改革利好指向农村,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并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丰收的日子也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紧跟时代,地位得到认可。9月22日,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节日的设立,凸显了农业大国的农民情怀,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把农民作为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来看待,结合农村农业发展需要,让更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进入到新型农民的队伍中来,倾注更多的智力和科技,让农业发展更加多元化、产业化,壮大农业产业发展,真正让农民的地位得到认可,让丰收的寓意得到提升。

丰收的日子承载着四季的酸甜苦辣,留下了岁月印刻的足迹,写满了宁静温馨的幸福生活。礼赞丰收节,致敬奋斗者,让我们一起迎接“三农”工作中的新挑战,让农民更加受人尊敬,让农业更加有奔头,让农村更加安居乐业。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庆祝丰收、共同致敬劳动、共同感恩大地、共同分享喜悦。

农民丰收节心得及感悟

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同意自20__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九大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可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可以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可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曾发表重要讲话,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落实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基层组织“五个振兴”任务,学习借鉴浙江好经验好作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表现。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活力。“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释放出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强烈信号,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民丰收节,让这个目标更加接近。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在华夏儿女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衍生出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同时更彰显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风范。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是一个向世人展示中国“三农”状况的窗口,要通过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等多种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丰收之时,更思勤俭。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并指出,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的丰收有着非凡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形势之下,中华大地却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中国人民又迎来了丰收的时节。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在今年春天,面对肆虐的疫情,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夺了回来;在今年夏天,又与洪涝、伏旱、台风等自然灾害作斗争,齐心协力把灾情影响降到最低。这丰收来之不易,背后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特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美好生活需要用辛勤劳动来创造。中国人民自古就懂得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努力奋斗,要收获就要辛勤付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越到丰收之际,越要读懂丰收背后的“勤劳密码”。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最是农时不能误,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全力保春耕,有力有序抓复工复产,用勇气和汗水浇灌出秋收的希望;最是粮田不可废,防汛抗洪期间,我们齐力固堤坝,众志成城护一方安澜,用决心和毅力确保了粮食的安全。一勤天下无难事。时代越是向前发展,艰苦奋斗的作风越不能丢,勤劳勇敢的品质不能丢,我们要涵养勤劳、勤奋的“精气神”,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丰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当前一些地方,“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引人深思。丰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肆意浪费、糟蹋粮食,而是要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警醒和自觉。勤俭看似小事,其实攸关个人和国家命运,我们要汲取历史上的苦痛教训,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节约”的风气。要进一步倡导“光盘行动”,大力整治浪费之风,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始终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自古“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是行动,也是美德。迎来丰收,更应思考勤俭、倡导勤俭、发扬勤俭,用“勤”创造出美好生活,用“俭”守护住美好生活。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恰是一年丰收节,丹桂飘香,蟹肥菊黄,地里的粮食散发着稻香,金灿灿的玉米让我怀念起老家的秋收。

谚语有云,“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秋分是一个金黄如画的季节,也是农人们最期盼的时节,一年的辛勤在此刻迎来丰收,黄澄澄的水稻、沉甸甸的玉米,每逢秋收时节,对老家的怀念就越发浓郁。“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简单的歌词,几句话,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月光、有云朵、有晚风、有歌声,还有谷堆的秋收画面。儿时的我,最喜听这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蒲扇的习习凉意间,渐入梦乡。

西南的秋收,到了这个季节,最主要的作物就是玉米和水稻了。玉米是先于水稻成熟的,我的秋收故事就要先从玉米讲起。老家的玉米种的特别多,这山连着那山到处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地里生长的作物都特别有感情,每一寸土地,每一颗种子,都见证他们的成长。儿时坐在课堂里摇头晃脑背诵的“锄禾日当日,汗滴禾下锄”,现在读起来才更明白勤劳的深意。每逢秋收时节,村里的孩子但凡有些劳力的,都会帮着家里做些农活儿。我们把玉米掰回家晒干,剥玉米粒就是此时全家最重要的工作了。

这么些年过去了,很多秋收的记忆都随着机械化变得模糊,唯独那时和一大家子人坐在客厅里剥玉米粒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农村的客厅每逢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堆满从地里刚收回的粮食,一家人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会围坐在堂屋里剥起玉米粒来。剥粒是个技术活,每年几千斤的收成是喜人的,但真要把玉米籽从玉米芯上剥下来,还是需要些功夫和时日的。全家坐在玉米堆里,先用改刀将玉米棒子戳起一道口子,再把黄胶鞋放在长凳腿上,用鞋跟的纹路摩擦咬在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来。那时的我们,对大人们“刷刷刷”没几下就剥掉一根玉米棒的能力很是羡慕,自己却总不得要领,学着剥却手掌总磨起水泡。直到后来,我们也在熟能生巧间学会了这个技能,麻溜地剥起玉米粒来,有时我们就会免不了和家里的孩子一起竞赛谁剥的玉米粒速度快,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脸都憋红了,但儿时的我却从来没能超过大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待玉米粒晒干入仓,水稻也就成熟了,便到了农人们最忙碌的时节了。从农村到城市的我们,离别了家乡,告别了故土,以为会渐渐淡忘那些在水田里耕作的记忆,却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某个秋收的画面牵绊,梦回当年。西南的农村对水稻的感情是最深的,老家的一山一水全寄托在这片丰收的水稻田里。儿时那头跟了我们很多年的老黄牛早已不在了,可当初它耕作过的水田还依旧如故,农人们在这片水田里耕作、育苗,播种、收割,每个季节的轮换都倾尽了他们的勤劳和善良,秋收成了一家人的团圆。

月亮悄悄升起,农人们渐渐睡去,秋虫唱起了歌声,在稻香四溢的季节里,我们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靠着儿时的记忆,怀念起秋收的美好。白日里,我们拖着桶,挥舞着镰刀,在水田里热闹非凡。母亲负责在前面割稻穗,镰刀下的稻香是丰收的味道,父亲就在后面“打水稻”,举起一捆水稻,一下又一下地摔打着割下来的稻谷。这时最考验父辈们的力道和技巧的了,一摔二搭三用力,稍不注意就可能将水稻上的水稻洒在田里,手掌磨起水泡。那时的我们汗如雨下,在“砰砰,砰砰,砰砰”的秋收声中开始一天的劳作。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我在老家的秋收记忆里看到了丰收的喜悦,只是如今的农村早已告别了传统式的耕作,收割机在稻田里轰隆作响,奏响着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及收获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

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设立(国函〔2018〕80号),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节日设立。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发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2018年6月21日,国新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基础条件。

活动工作。

活动组织。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批复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遵循“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原则,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全国性的广大农民参与的节日。这个节日一定是很隆重的、很丰富的,在全国层面也会举办一些活动,但更多的是在地方,发挥地方的创造性。各个地方有自己的农事特点,无论是农耕生产方式还是农产品品类,都有自己的特点。不会全国统一搞很多的规定动作,主要让各个地方、让广大农民来创造。农业农村部会牵头组成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发挥地方创造。相信各地方的活动会各有特色、异彩纷呈。

活动原则。

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办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我刚才讲,不会搞全国统一的规定动作,而是让地方去创造。二是坚持节俭热烈办节日。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我相信农民办节,节俭,而且一定会很热闹。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这是亿万农民的节日。所以,我们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四是坚持开放搞活办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综合性的节日,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所以,要用开放思维办节日,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还要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观后感及感悟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蟹肥菊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来到浙江平湖,也是“丰晚”首次沉浸式实景演绎,用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现全国秋收时节大美画卷,以及全国劳动人民迎接丰收的幸福感。

融情于景。

实景呈现丰收赞歌致敬劳动者。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于田野阡陌、美丽村庄间搭设起多个实景舞台,一步一景,随着不同节目的上演,实景化舞台依次展现多个乡村场景,于细节处融入江南水乡的文化元素。

晚会由央视主持人任鲁豫、孟语凡、李七月,以及浙江卫视主持人沈涛联袂担当。场景上则是以浙江平湖为中心,将全国各地丰收景象串联起来——安徽巢湖水稻、云南双江咖啡、河南新乡新品种小麦、江苏苏州蟹农庆丰收、内蒙古东乌珠穆沁牛羊成群、四川荣县辣椒、陕西绥德羊肉销往全国……天南海北,丰腴百味。晚会将镜头对准辛勤耕耘的农人、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幸福宜居的乡村生活,生动绘就了亿万农民的丰收图景。

多种艺术形式诠释“丰收”

多地千人云上齐跳“丰收操”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以沉浸式、时尚感、多样态的特点,用种类丰富的文艺节目为观众打造了一场“丰收盛宴”。

在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广东湛江深海渔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场等地,上千人通过互联网,隔空合跳“丰收操”,共庆丰收节。

跟随着晚会镜头,稻田间、湖水中、草坪上,农味十足的节目依次上演:传统平湖派琵琶演奏感叹“万物日日新”;稻田里传来“平凡的付出终能寻获幸福”的动人歌声;还有从cctv-17《丰收集结号》节目中脱颖而出的选手们用歌声迎丰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总台乡村振兴观察员合唱《你好未来》,共同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者的敬意。

无人机“丰收编队”点亮丰晚夜空。

舞蹈家活灵活现演绎南宋《耕织图》。

2022年“丰晚”借助数字技术、无人机等手段解锁全新场景。600架无人机“丰收编队”点亮夜空,变化出风吹麦浪、航天育种等多种光影造型。

以南宋名画《耕织图》为灵感的舞蹈,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一秒入宋画,世间已千载”,串联起古代、现代与未来的农业图景,领略质朴的田园风光,以及古今结合寓情于史的中国式浪漫。

一村一落皆是景,美丽乡村跃眼前。晚会还邀请了航天育种专家、种粮大户、乡村振兴观察员等多位在一线辛勤耕耘的新农人,以亲身经历讲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奋斗故事。2022年“全国十佳农民”也将在晚会的舞台上权威发布。

9月23日晚黄金时间,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将在央视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央视频app,以及浙江卫视同步播出,和亿万农民一起,敬丰收、致未来!

自开始,我国设立每年的农历秋分时期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悉这也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至于为何设立在秋分时节,首先从节气上看,秋分时节最能体现硕果累累丰收的场景,而且我国多数地方秋收作物是大头,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会在秋分这一天庆祝丰收的喜悦。

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丰收幸福感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设立

自开始,我国设立每年的农历秋分时期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悉这也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至于为何设立在秋分时节,首先从节气上看,秋分时节最能体现硕果累累丰收的场景,而且我国多数地方秋收作物是大头,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会在秋分这一天庆祝丰收的喜悦。

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丰收幸福感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主要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来开展特色庆祝活动,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而且还有56个各具特色的民族。因此中国农民丰收节建议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农时农事来具体开展和组织,不要搞得千篇一律。

另外,国外也有很多国家也会举办农事节日来庆祝丰收,我们大可以借鉴一下。比如秘鲁,丰收节是每年的11月24日,这个日子被视为是太阳神因蒂的生日,这一天秘鲁人会为太阳神庆生,让太阳能继续普照万物生长;再比如哥伦比亚,在每年的8月30日哥伦比亚人们会在国家中部的咖啡核心产区举行丰收节的庆典活动;还有像阿根廷和智利等一些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当地人选出“葡萄女王”,举行盛大的花车游行表演,还有各类演出等等。

总的来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年一度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大家在这一天就放下手中的锄头,开心的投入到丰收节日的氛围当中吧。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设立

2018年9月23日,农历戊戌秋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万众期盼中隆盛而至、宏大启幕。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每年的秋分日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亿万农民设立一个法定节日,上下五千年,亘古开先河,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农耕文化积淀厚重、璀璨辉煌。从远古先民击壤而歌,到三千多年前甲骨文“年”字的祭谷表意,再到历久成俗的“籍田礼”,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传统习俗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中国农民丰收节之设立,传承弘扬了丰富而多彩的祈盼丰收、欢庆丰收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统,是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认同、礼赞亿万农民的卓著贡献、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扎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民俗。“丰收节”蕴含着最鲜明的核心价值内涵,镌刻着最鲜活的“三农”情怀印记。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首个“丰收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亿万农民的伟大贡献,向他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良好祝愿。重要讲话饱含深情、字字珠玑、寓意深刻,对办好“丰收节”寄予厚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爱农亲民的博大情怀和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改革开放40年再出发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创设农民主体的专属节日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标志,更凸显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总书记温暖亿万人民的重要讲话和殷殷关怀,如十里春风,千年香醇,沁润心田,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激起强烈反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40年前,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前途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今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可改变、不可动摇。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英明决策,是重农爱农、强本固基的重大举措,是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的伟大创举。首个“丰收节”后,总书记就来到“祖国粮仓”北大荒,“喜看稻菽千重浪”,双手捧起一碗米,再次强调抓好粮食生产、端牢中国饭碗不可须臾松懈。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直抵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丰收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人民性特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举办“丰收节”是对亿万农民辛勤耕耘的致敬和礼赞,是顺应广大农民的新要求、新期待,让他们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也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宏伟目标的实际举措。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成功举办,是党中央英明决策得民心、顺民意、谋民利的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在首个“丰收节”来临之际,亿万农民欢欣鼓舞,3000多万农民现场参与了5000多场庆丰收活动,广袤的农村大地一片欢腾。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大山深处到辽阔牧区,从雪域高原到滨海渔场,普天同庆,举国共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村敲响起欢庆的锣鼓。金秋时节真正成了全国人民的“丰收季”和“欢乐季”,充分展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新疆库车县举办“园·缘·圆·援·愿”丰收节活动,数万名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齐跳民族团结舞。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今天的农民真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的感情深,中央专门设立了农民丰收节,为农民的丰收喝彩,农民朋友更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小岗村人民一定不会辜负总书记的嘱托,要为明天的幸福而奋斗。”社会各界备受鼓舞和振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纷纷抒发喜悦心情,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点赞,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感情距离贴得更近了,激发起亿万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浓缩了数千年文明进程的精神内核和丰富内涵。“丰收节”天生具有农耕文化的基因,必须深入挖掘其农耕文化的根与魂,深刻阐释其时代赋予的精神文化价值。同时,必须注重节日符号、仪式与节日内涵的协和统一,实现塑形与铸魂并重,欢庆与教化并举,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营造新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高尚道德情怀和奋发欢乐氛围,让节庆活动真正深入亿万农民的内心,从而获得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承载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新的民俗内涵和时代意义,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兴起来,传下去,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特有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从而形成亿万农民的新民俗新风尚,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互动、相得益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这样的目标宗旨,首个“丰收节”的组织指导工作秉持因地制宜、节俭隆重、农民主体、开放搞活的办节原则,采取了“1+6+n”(1个主场+6个分会场+各地系列活动)和“5个100”(100个特色村庄、100个品牌农产品、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个乡村美食、100个乡村旅游线路)的框架范式,精心策划设计组织各项活动,切实有效地引导各地在传承基础上开拓创新,呈现出上下联动、遍地开花、内涵丰富、喜庆热烈的特征,形成了农民节日农民办、农民节日农民乐、农民节日全民享的态势,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感。56个民族的农民代表、全国“十佳农民”和北京郊区农民群众欢聚在设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北京主场,欢天喜地迎丰收。胡春华副总理出席主场活动并致辞,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办好“丰收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彰显乡村价值,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浙江安吉余村、陕西杨凌、黑龙江绥化、安徽滁州、四川都江堰、广东梅州等6个分会场和各省欢庆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河南、江西、湖南、内蒙古、福建等地举办插秧比赛、运粮竞技、赛猪赛马、抓鱼捉虾等活动,体验农事庆丰收。各地举办的活动中,引入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过节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特征明显。农民文艺演出、乡村美食品鉴、民俗文化表演、特色农产品展示和农民体育竞赛占有相当大比例。“丰收节”文化符号的设计也充分体现出了时代性,符合当代审美取向。由17个部委组成的组织指导委员会在全社会广泛征集的基础上,推出了主题标识、主题歌、纪念邮票、丰收盛鼎、“丰收节”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成为宝贵的当代精品,也是一笔浓重的文化遗产。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国家层面设立的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与各地原有民俗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继承和弘扬各地庆丰收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区域交流的良好媒介。丰收的欢庆民俗源于农民对土地的敬重和对劳动的热爱,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乡土民俗的感动。首个“丰收节”特别注重农民主体和因地制宜办节日的原则,特别注重保护提升特色民间民俗传统,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多的规定动作,把活动重心下沉到县乡村,下沉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和基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域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环境不同,形成了多样化的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民风民俗,这些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缤纷、风情各异、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可以让人怀忆乡愁、回味流年、记住根脉,可以让人体认过去、珍视现在、创新未来。保护开发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是实现乡村“五大振兴”特别是文化振兴的着力点,也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源动力。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珞巴族的昂德林节、瑶族的耍望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等,是我国少数民族庆丰收习俗的典型代表。我们注重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和协会组织的协调作用,重点支持乡村特色节日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护民族民间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引导各地办好有地域特色的节日民俗活动,把节庆活动作为展示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空间,以独具特色的节日品牌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各地的节庆活动突出了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催生了一批民俗文化、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广西、贵州、湖北等地开展民族服饰巡游、饰物制作、民歌对唱等民俗活动,西藏、浙江、云南等地举办望果节、开渔节、新米节等传统活动,为千万家庭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农民无疑是“丰收节”的主人,让农民获得最快乐的节日体验,是我们始终不忘的初心。从实践看,各地各民族的农民群众庆丰收、享丰收、话丰收、晒丰收、赛丰收,真正成了节日的主角。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物产丰富、底蕴深厚,随着新时代新民俗的延伸和拓展,坚持突出农民主体,突出地方特色,坚持不懈一年一年地办下去,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最聚人气、最富情怀、最具张力的农民节日。

培育节日市场,发挥市场对节庆的推动作用,是当代节庆活动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扶持和凝聚社会共识,以“丰收节”促进产业大发展、市场大繁荣、环境大改善、文化大提升是组织实施节庆活动的目的初衷。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广大农民欢庆丰收、享受丰收的嘉年华,通过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搭建了城乡互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既打开市场服务市民丰富“菜篮子”,又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鼓起“钱袋子”,助力农产品优质优价、丰产丰收,从而让广大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和福利实惠。据调查,不仅农民想过丰收节,市民也想过丰收节。节日期间,城市居民纷纷回到乡村寻根溯源,体验农事之艰辛,享受农耕之乐趣,品味乡村之风情,乡村旅游占各地节庆活动的比例达到45%以上。社会各界通过品牌农产品推介、农产品网络销售、流通费用减免等方式,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为“丰收节”配套设计的庆丰收全民购物节,给农民带来了客流,产生了广告效应,提升了品牌价值,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异常热络。各大电商企业鼎力相助,阿里巴巴组织7万场农产品直播,京东开展1000场现场推介活动,苏宁近7000家门店全面参与丰收购物节,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纷纷开展丰收大集促销活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让利农民、让利市民,也让全社会分享到丰收节的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必须注重开放思维办节日,注重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聚集,为“丰收节”注入新动力,更广泛地提升社会认知。善用现代传媒,制造“舆论盛宴”,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是“丰收节”开放办节的重要做法。统计显示,首个“丰收节”期间,新闻媒体通过专题报道、现场连线、vr直播等方式,充分展示各地的精彩活动。新浪微博197个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的微话题,阅读量3天突破6亿次,其中共青团中央的“我和我的家乡”微博话题点击超3.1亿次。微博中的政务微博和网络大v表现活跃,热情宣传家乡、推荐农产品,微信中出现大量阅读量10万+的文章,丰收节成为朋友圈的热点焦点。央视综合频道开设《金秋时节庆丰收》专题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制作专辑,文艺频道在中秋晚会设置丰收节板块,农业频道连续15天推出系列庆丰收节目,人民日报开设“秋收一线”专栏,新华社全媒头条播发《丰收,九月的味道》,农民日报刊发了《中国农民礼赞》,“丰收节”__与__合作推出大型在线访谈,进行全网直播等等。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使农民丰收节霸版刷屏,构成一道亮丽风景线,也向海内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成就新风采,大大提升了“丰收节”的社会共识。“丰收节”被网络选为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被新华社评为2018年度国内十大新闻。国际社会对“丰收节”也广泛关注和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和数十个国家向我致以节日祝贺。

欢庆农民丰收节,是大国盛世的最强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是激发农民群众和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新契机,是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集结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办下去,让农民丰收节的庆典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心扉,将其打造成全社会认同的最热烈、最隆重、最有特色、最接地气的节日,打造成像春节一样全民参与、农民满意的新民俗,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使命。参与历史,创造历史,与有荣焉,幸甚至哉!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观后感心得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九月,亿万农民欢天喜地,迎来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开幕式将在开封祥符区西姜寨乡拉开帷幕。据悉,此次开封主会场活动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着重突出生态特色、现代科技、农耕文化、创意休闲、新时代新农民新展示,充分展示现代农业新成果,美丽乡村新面貌,现代职业农民新形象。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个属于农民但又关乎国计民生的节日。每年“秋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都是收割的时候。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今年的“秋分”之际,祖国大地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袭等挑战后到处呈现出来之不易的丰收景象,令人无比欣慰。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将为绚丽的秋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收的风景最“凝重”。从大自然的节奏看,秋天似乎就万木凋零。缺乏了生机,因而有“逢秋悲寂寥”的凄凉。但是,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那道沉甸甸的风景让人深思。诗人峻青说:“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秋收的独特风景,恐怕就在这“瓜果遍地”中。正因这些都是“农民”的事情,古代的“官方”及“上层人物”自然领悟不到,只凭自我感觉得出了“寂寥”的结论,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丰收”才有了节日,那一道道“胜春朝”的风景,才会那般的凝重,用老舍先生的而话说,“美得并不空洞”。

“山田望稔秋收近,暑月乘凉早起宜”,秋收的憧憬最“精彩”。爱国诗人陆游行走在山道上,闻着稻花的清香,听着阵阵的蛙鸣,不由吟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从稻花的清香里就能感受到“丰收在望”,更何况秋日里的“山田望稔”!勤劳的庄稼人虽然也“暑月乘凉”,但不会睡“懒觉”,日日“早起”作好收割的准备。这样的意境,恐怕也只有农民才体会得到。在今年的每一场“战斗”中,我们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扬这种“早起”精神,带领广大群众战胜重重困难,迎来了多个层面的丰收。在这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多么“精彩”的丰收画面!

“春种遍地皆绿玉,秋收满仓尽黄金”,秋收的希望最“动人”。春华秋实,是大自然的规律,更是农民的希望。在农民心中,这个“希望”比其他的希望更“动人”,因为它涵盖了生存、发展的全部内容。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亮点是开封农业嘉年华项目,将以现代农业文化为主线,结合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等向人们展示极具地域特色的农耕文明,打造以高科技展示,农业观光旅游,研学基地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样板。解密八朝古都,担当农业大任,这就是“满仓尽黄金”崭新的时代内涵,也是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推动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庆丰收,迎小康”,充分展示现代农业新成果,美丽乡村新面貌,现代职业农民新形象,是本次“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看点。通过丰富多彩活动,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形成关注“三农”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才是举行节日庆祝活动的初衷。节日年年过,今年又不同。经历了无数坎坷,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用不懈的拼搏换来的节日祥和,将浓墨重彩地绘出万众同心,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时代“新图”!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设立

丰收意为丰产高产,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丰收节,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喜事,是农民兄弟的一个节日,是对一年辛勤劳动的一种认可,是农民的期昐。

丰收节,是农民、农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农民要丰收,过程是艰辛的,如何提供更好的基础实施,如农田水利的建设维护、良种引种推广,还有农机使用、农技人员的培训等。因为靠天吃饭要丰收很难,只有更好条件,更科学的方法才可丰产丰收。

话说丰收,必然会有欠收的时候。农业可以说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特别是最近几年气候异常,一部分地方出现了减产,绝收。如北方地区,3~6月份,长达近三个月的时间,无有效降雨,六月中下旬以后一直到九月份,又阴雨连绵,大部分时间都在雨中度过,所有作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个别地区,由于后期雨水过大,出现了水淹稻田的现象,部分农户颗粒无收。

丰收节意义深远,因为它传递一种劳苦未获的安慰,是一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认可,一种丰收喜悦之情的念想,是科学种田,高效种田,丰产丰收的期盼!

中国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庆丰收、迎小康”九江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农民丰收节”)将于9月28日至29日,在位于湖口县武山镇的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举行。近期,我市一些县(市、区),如彭泽、都昌等地也将举办以农民为主体,城乡共庆、全民共享、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民丰收节”活动。下面,我代表本次农民丰收节主办单位,向大家通报举办农民丰收节的目的、意义以及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筹备工作情况。

目的和意义。

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生态优良、区位优越,自古就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我市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生活幸福指数逐步提升,“三农”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0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为充分展示我市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农民群众的时代风采,为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凝聚力量,我市举办农民丰收节,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同步小康,才是真正小康。办好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引导带动我市农民群众共同参与见证实现小康生活的历史时刻,充分展示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九江农耕文明传承的活力、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

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心。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面对这双重不利的影响,我市农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家园建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一边开展防汛抗洪、一边开展生产自救,实现夏粮应收尽收、秋粮应种尽种,确保了粮、油、肉、菜、鱼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秩序,推动了“两茶一水”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快速恢复了农村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相对稳定。办好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充分展现抗击疫情中“三农”领域表现出的稳健力量,及其背后悠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为我市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三是增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农民丰收节具有多重功能,能够产生很强的节庆效应,可以激发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拉动乡村消费、带动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价值提升。本次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旨在引导带动我市城乡共庆丰收、共享喜悦,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不断拓展节日载体功能,使农民丰收节在繁荣乡村文化、活跃城乡市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并为打造我市乡村文化符号,推进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贡献力量。

主要活动内容和筹备工作情况。

本次农民丰收节由九江市农业农村局、九江市文广新旅局、湖口县人民政府及九江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九江市金视界传媒有限公司、湖口县农业农村局、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湖口县武山镇人民政府承办;九江市总工会、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协办;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时间为9月28日至29日;地点在湖口县武山镇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届时将有市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农民企业家,种植养殖大户,参赛农民代表以及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等,共计500余人齐聚现场。本次活动,我们安排了以下主体内容。

1.门庭有礼。28日上午8:30—9:00在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举行。以独具特色的欢迎仪式,让观礼嘉宾直接融入乡村美景与农民庆丰收氛围中,展示我市乡村振兴后农村的新气象,体现当地民俗风情,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及湖口特色。

2.开幕式。28日上午9:30—11:00在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广场举行,以“乡村振兴喜迎小康”为主题,开展“农民大舞台”“敲锣打鼓庆丰年”等活动,涵盖多种艺术形式,立体展现丰收九江的气势、农民的风采、农耕文明的厚重、乡村振兴的前景、全面小康的喜悦。当天,文艺汇演将在“云上九江”(九江市广播电视台app)直播、九江市广播电视台现场录制播出。

3.“晒成果”。28日上午10:00—17:00(第一场),29日上午10:00—12:00(第二场)在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文化展示馆举行。内容主要是对我市“三农”工作的亮点,成果等进行集中展示。

4.“晒丰收”。28日10:00—17:00(第一场),29日10:00—12:00(第二场)在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农展馆,举办“一村一品”农副产品、扶贫消费产品展销节。届时,我们将组织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代表集中展示展销我市优质粮食、蔬菜、果品、中草药、蛋品、海鲜等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让广大群众回归田园、品味秋趣,共同品尝分享丰收的硕果。同时,开通相应的线上直播活动,推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城乡消费,助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5.特优农产品发布会。28日10:30—11:30在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文化展示馆举行。届时,将有多类特优农产品重磅亮相并进行相关推介活动。

6.农民趣味运动会。28日14:00—16:30在湖口县举行,主要围绕农耕、农情、农趣开展各类农事竞赛活动,演绎民间体育,展示乡土风情,感受农耕生活,体现农耕竞技之乐,拓展全民健身,同庆丰收喜悦,共迎小康生活。

组织保障措施。

为把本次农民丰收节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主办单位高度重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筹备。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我们已为举办好本次农民丰收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坚信,在主办单位的统一协调、承办单位的精心筹备和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座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本次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本次活动,关注九江农业产业的发展,积极帮助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

一学期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务公开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把实施校务公开作为加强学校廉政建设,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的重要举措。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行。

学校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及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提高教职工对推行校务公开制度的思想认识,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校长为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学校行政成员的领导监督机制,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小组,一是校务公开执行小组,全面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具体实施,及时收集公开内容和群众对校务公开结果的意见和要求,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负责材料的分类整理保管;二是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全面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保证了校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

二、重点突出,公开透明。

校务公开的内容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本学期我校校务公开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做到教师、家长、社会最想知道的均能公开,且内容具体真实。

1.学校重大问题及决策的公开,如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学校改革方案和规划。

2.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学校招生和收费一向是家长关心的热点。

(1)招生方面:我校及时公示招生方案,避免捐资、赞助等费用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发生。

(2)收费方面:每学期一开学我校都及时张贴学校无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的公示和通过短信平台向群众公示,让家长放心,减少误解。

在推行校务公开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不断探索和创新,把学校的管理、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和教师师德建设等置于社会和家长的监督之下,还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致家长公开信等方式,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公开。

(1)评优评先的条件、指标,评选程序要求,评选活动过程,确定上报人选和评选结果均实行公开,真正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2)凡是涉及教师利益方面的事情都做到了全过程公开,体现了民意,增加了透明度。如教师月检、绩效工资和期末教师量化考核奖金分配方案公开,避免暗箱操作。

4.财务管理公开。学校经费公开是校务公开的重点。我校财务的预算计划、财务收入情况、教职工福利分配方案、资金财产管理、财务支出情况均实行逐月公开,做到事事明,项项清。

5.投诉渠道公开。学校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对来电、来信、来访情况和反映的问题,学校认真分析研究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合理化建议要及时采纳,并将办理结果公开。

三、收获展望。

实行校务公开,学校中的大小事情,件件桩桩都公开了,群众心里明白,领导心里坦然,给群众一个明白,还领导一个清白,猜疑与误解减少了,理解与支持加强了,改善了干群关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了依法办事,民主管校的自觉性,增进了班子团结,这样全校上下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提高了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四、下一年工作思路。

校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增强校务公开的实效,使校务公开落到实处,得到深化和提高。为此,将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加大对校务公开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开展校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和推动校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2.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工作相关制度,并确保能落到实处。要健全议事规则和程序,使校务公开工作更科学,更合理。

3.进一步拓宽公开内容。根据学校特点不断拓宽校务公开内容。把校务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与规范学校管理结合起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

4.创新工作方法。要创新校务公开的形式,加强校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5.加强监督检查。结合学校民主行风评议活动,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认真查找校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整改,确保校务公开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相关范文推荐
  • 11-07 大学生创业大赛演讲稿(汇总20篇)
    演讲是一种能力和技巧的综合体现,写好演讲稿是成功演讲的重要一步。以下是一些大学生演讲稿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 11-07 学校演讲比赛主持词开场白范文(16篇)
    在座各位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相信我们将有许多精彩的观点交流。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备受好评的主持词样本,希望能为您的主持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11-07 六一儿童节镇长讲话稿(汇总17篇)
    讲话稿是一种能够激发听众共鸣和情感的文本,它要求我们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感染力的语言。讲话稿范文的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特点。
  • 11-07 超市员工自我鉴定(专业19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写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这些范文范本是经过反复审阅和修改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欢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 11-07 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精选18篇)
    情况报告的写作应严谨、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尽量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情况报告范文精选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案例,以帮助读者在各个领域中掌握报告写作技
  • 11-07 植树节国旗下的讲话(优质21篇)
    国旗下是一个象征国家的标志,代表着民族的荣耀与尊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国旗下的表彰仪式,让我们一起为先进典型鼓掌。老师们,同学们:同学们,大家一起告诉我,我
  • 11-07 家访工作计划(通用22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时间和优先级,避免工作冲突和延误。小编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编写工作计划书提供一
  • 11-07 村委值班管理制度(优质20篇)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每个组织成员应尽的责任,也是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参考这些规章制度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第一条:本公司于节假日及工作
  • 11-07 房屋建设协议书(模板20篇)
    合同协议作为合作关系的法定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合同内容并履行合同义务。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合同协议的写作要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范文,
  • 11-07 探险六年级(优秀20篇)
    优秀作文是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读者的一种文学作品,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