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计划>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与方案范文(13篇)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与方案范文(13篇)

时间:2023-11-12 10:21:03 作者:雁落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与方案范文(13篇)

教学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来制定,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计划范文的介绍能够让教师了解不同领域的优秀教学实践经验,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初中信息及教学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依据教研室。

工作计划。

和我校本学期教导处及教科研制定的工作要点及精神,根据信息技术教研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落实课改理念,组织全组人员深入地学习新教材,掌握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推进我校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认真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问题,努力为教学服务。

二、认真开展教研活动。严格围绕我校“学习、实践、反思、写作”的教科研主题,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特别是联片教研和中心备课组活动,配合区教研室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博客管理。经常保持与校外的沟通和联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组织全组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学科的新教材培训、区市级优质课、校本课程的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课等,在活动中学习借鉴全区各校优秀教师的经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积累。

三、加强常规管理,严格要求以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规范本组教师的。

教案。

书写、反馈、导言、板书设计等环节,使教案充分的为教学服务,提前备课,提前设计,严谨教育教学。

四、加大本组教师的业务理论拓展学习,在本学期之内提高本组人员的多媒体软件应用技能,为学校制作多媒体宣传片和教师的课程设计以及学生第二课堂辅导服务,同时也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加强校园网站的维护与更新,使网站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宣传窗口,成为学校管理的平台。继续丰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为广大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资源保障。加强全校各室及班机微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满足正常信息技术教学,落实各项电教设备的管理制度,并做好学期工作小结。

六、配合办公室、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做好材料打印工作。

八、信息教研组活动内容及安排(略)。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上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文本处理,设置文字与段落。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2

页,当前第。

1

1

2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春节过后,新学期又开始了,教师们立刻投入了紧张愉快的工作中去。新学期,新气象,学校的管理更上了一个台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学校的电化教育工作,其中电化教学工作主要包括网络的维护管理、电教器材的维护管理、广播系统的管理、机房的管理等工作等。我们承担着信息技术教学和电化教育辅助教学工作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每项工作都必须塌实细致,所有的工作都要落实到位,分工明确,为此,我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本学期的学生将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教育厅明确规定,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这一门考试,才可以参加高考。我们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的复习迎考工作,新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对我来说是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做好信息技术的复习工作,以最佳的姿态迎接考试。我的复习计 综合训练 重点难点复习;对模拟考试中成绩一直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将集中训练,单独辅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争取每个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

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学校要求的“六认真”开展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测试,认真辅导,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知识。在做好“六认真”工作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合理安排课堂的45分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如何合理利用这45分钟,是我们教学要研究的重点。我们必须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教学,上好每一堂课,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在顺利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同时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我们教学的宗旨。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分为四大块: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模式探讨、听课评课,还有就是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新课改新理念,做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所以我们必须定期的充电,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本学期我们的理论学习主要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值得我们借鉴的好的论文。

我们的教研课题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全体信息技术老师人人参与,研究任务落实到人,过程资料完整,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报,每学期一总结。另外要求自己也研究的专题,学期末论文或经验总结材料。

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围绕而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我们教学的宗

1、集体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以说课为中心,有主题,有评议,有记载。每周一位教师进行中心研究备课,再经过提体讨论研究、修改,对于正确分析处理教材、更好的抓住教学的重点、完成教学的目标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这种集体备课的形式体现了集体智慧,还能进行资源的共享。

2、案例交流、教学反思:

除了集体备课,我们每周还要进行不定期的案例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对方案例的优点,相互借鉴、学习。另外,每人每月一次的教学反思,这是要求是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教学思考,可以是对教学方法的思考,对学生评价的思考等等。这能促进教师认真书写教学案例,并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何不足或优点之处,而且这也是一笔宝贵的经验积累。

我们除了教学工作以为,还担任着电化教育的辅助工作,主要有学校中心机房的管理、网络的管理、电教设备的管理、机房的管理、摄象等工作,学校的电化教育设备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设备基地,投资大,使用效率高,我们应该增强责任心,做好电化教育的辅助工作,我们采用的是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周浩老师负责中心机房的管理、网络的管理、电教设备的管理,王惠芳、金永兵、彭庾鸿老师负责机房管理及高考信息采集工作和考试名单组织、分数管理等工作,对于每一块工作,我们都要做到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完成本人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信息化更上一个台阶而不断努力。

信息技术教研组将会在新的学期有新的气象,争取做好各项工作,为学校信息化出一份绵薄之力。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本学期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省教育厅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全国知名信息技术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组织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优秀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网站设计与制作和flash动画制作。

根据考试规定、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网站建设的一般过程,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网站建设中的常见操作。

3、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对网站数据进行维护和更新。

4、了解flash动画特点,并理解flash中的基本概念和制作flash动画的基本过程。

5、熟练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flash动画的类型及其制作方法,掌握在flash动画中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素材的方法。

6、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7、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1)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方面的有关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每天有针对性地复习,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练习,利用好课余时间。

(2)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多学多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电脑技能。

(3)对于出错的操作,不要只追求知道它错了,把它改过来就行了,不但要知道它错了,而且要知道它错在哪里,弄清错误的来龙去脉,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5)老师要做到对学生不偏心,对学生一视同仁。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方案

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理科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而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想应运而生。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系统,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师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情境和教学平台,选用、增删、修改已有的软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软件,为教与学服务。例如由人民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联合从国外引进的数学几何教学平台《几何画板》,它不仅为教学几何教学提供了方便,而且也非常适用于物理中的力学、光学课程教学。又如《csc电子备课系统》、《天翼全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版都是面向师生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科教学平台,它们集众多教命令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办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手段,它们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充分体现积件思想,很受师生的欢迎。

在素材资料库的.建设方面,中学理科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行者。目前许多教师在internet网络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链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这样其它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学科资料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分离的局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内或课外的运用朝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二、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

[1][2][3]。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在省级和地级以及介休教育局电教馆的指导安排下,在学校的组织领导下,现根据上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和下学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设置22节课,其中有3节为下学期课。由于学校活动和放假,实上了最多是14节课。完成了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和第二单元:操作系统模块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22节课,其中有3节为下学期课。由于学校活动和放假,实上了最多是15节课。完成了第一单元:网络基础及应用模块;和第二单元:excel数据处理模块的教学工作。

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36节课,由于学校活动和放假,实上了最多是30节课。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工作:迎接信息技术中考的综合复习演练,七年级教材的系统复习。

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八年级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了较紧迫的认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好转。但多数学生依然不会主动及时地复习巩固功课,不少学生家长对学生使用电脑管理的严,尤其是学习好点的学生,家长很少让他们接触电脑。所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九年级学生,经历了第一学期10月份的中考备战洗礼,不少学生感受到了认真复习的紧迫感,因此第一学期的学习效率比七八年级的学生强很多。不少学生学得较认真,刻苦。

在第二学期,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使用的版本仍是:北京理工大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

七年级的教材将安排学习word基础模块、flash基础模块。重点是word基础模块,难点是flash基础模块的教学。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信息的涵养,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ord20xx基础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二)word20xx文字处理通过“任务驱动”方式主要介绍了创建文档、编辑排版、表格制作、图文混排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并能在实践中综合应用。

1、教学上采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内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演示引导下,自我探索、发现,并通过上机体会掌握操作技能。

学生及时操作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矫正,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合作精神。

2、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爱惜电脑,不人为破坏教学场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

3、加强教学实习场所机房的日常管理,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本学期计算机课每班总共约为18个课时左右。具体安排如下:

(略)。

信息技术和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方案教育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为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单独设课,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而忽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开始被一些国家试用。在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整合解决的是“学什么”的问题,随着“科学为大众”、“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例如,对于大学课程而言,对不同专业的课程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包括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教学计划的构成与课时安排、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全过程时间分配表实习安排表等。对于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要进行充分备课,并且写出每节课的授课教案。其中除讲授的内容外,还要有一个首页,包括本讲的课题、目的和任务、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使用教具、提问作业、备课时间、上课时阃等。老师须在上课时对以上内容作明确把握。才能使得授课内容充分、重点突出。

(二)教学对象。

要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用性,就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了解学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阅读范围等。这些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

熟悉了学生的情况再来安排讲授内容就能做到得心应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增减取台教材,讲授时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讲授方法,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课堂讲授获得成功的秘诀。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协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随时随地的确定学习内容、时间和进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教学媒体。

以前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计算机代替了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以前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多媒体教学是适应压缩学时、丰富信息要求的有效手段。同时,开发cai课件,将各种内容讲解制成图像、视频或动画,给学生创造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

虚拟实验与原理研究相融合的探究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的工具型软件进行探究教学,以方便学生对一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或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加深理解。如课堂教学中采用了labview软件进行虚拟实验。

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教学,由教师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测评等材料通过网络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分成协作小组,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相促进的互动氛围中,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锻炼了自己与其他成员协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大类。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通常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l、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多媒体信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2、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外部条件。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误以为使用计算机就是在进行“整合”

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中使用计算机或网络,例如简单的说使用ppt或上网查资料就是在“整合”。这种“整合”只是手段,没有和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也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个旁观者。

(二)误以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cai。

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没有改变教学内容与结构。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二者有本质区别。

但在整合过程中也不排斥cai,运用cai教学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教学工具。

(三)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使用信息和网络、cai教学课件等,并不意味着就要丢弃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应该适合什么用什么。例如对数学公式的推导,板书教学就更为合适。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和手段。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赖于科学理论的指导,需在理解整合的目标、内涵、本质的基础上,去摸索有效地整合步骤方法。整合的过程是复杂的,长远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它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改革和改善,更重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关注。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方案

万里春江西九江师范附属小学。

[摘要]2001年10月,在中央电教馆的亲切关怀和省市电教馆的直接指导下,我校承担了国家级十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三年多来,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以“行动研究”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用课题建设、课题研究拉动整个管理的层层深入,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本文从研究的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我们的结论和研究的困惑以及今后工作设想这几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和交往方式。2000年10月,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提高学与教的效率,使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进一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至关重要,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可是,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重教不重学,又没有理想的教学媒体,不能充分展现数学概念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掌握和运用起来就有一定的局限,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在概念教学中运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创设可交互的实验情境,放手让学生进行猜测、实践、论证,能使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正确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极有意义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校园网络,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研究,构建概念教学新模式,获得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落实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

2、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总结并形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模式。

3、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教学硬件、软件和潜件建设的开发利用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校园网络环境支持下,在概念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真实、自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课题研究中,还针对数学课程四个领域中的前三个方面,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进行系统的整合研究,每学期梳理出相关的概念知识,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整合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常态下进行,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资料和文献研究法、调研法等方法,以达到“总体求善、局部求真”。我们以学生信息素养的情况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水平,在此基础上分学科拟定工作计划,又以在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在实践中反思,通过反思不断调整行动研究的计划。

在研究中,我们还使用了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新课改和课程整合的理念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问话和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在开展整合实验中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效果。从而保证了课题开展的高效度和实效性。

五、研究过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研究酝酿阶段(2001年8月――2001年10月)。

课题研究需要专业引领,在总课题组和学校领导组织下,我们首先系统地学习教育心理学、统计学、教育科研方法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模式等理论知识,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了课题的文献研究工作,把握了研究方向。

在确立子课题时,我们认为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我们把数学子课题定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并撰写了实施方案。

2、研究探索阶段(2001年10月-2002年8月)。

2001年10月,在学校课题领导小组的支持下,课题研究正式启动,确定由万里春老师在二(4)班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同期,学校开展了三次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教师们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和使用基本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我们还共同拟定了实验班级学生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的学习内容。并积极取得学生家庭的支持,共同帮助学生学会上网、查询资料、分析和处理信息,鼓励学生多渠道、多办法获取和加工运用信息。在学年结束时的《信息素养调查问卷》中,这个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远远高于其他非实验班级。

3、深入研究阶段(2002年8月-2004年6月)。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继续深入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意识;成立了学校子课题组,在1dd5各年级选取一个课题实验班级,由五位数学教师共同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这样群策群力,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相对完整性;开始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典型课例的探索;并进行了课题的问卷调查和反馈工作,通过不断地反思,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课题实施方案,。

4、反思和总结阶段(2004年7月――2005年4月)。

随着我们对“整合”的深入理解以及学校信息技术工作的纵深发展,我们开始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这一阶段,我们还加强了学校校园网站和数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拟定了学校各项课题研究制度和评估量化的细则,并整理了课题研究的资料、确定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课题研究的物化成果和理论认识;撰写了课题结题研究报告等,做好了课题研究的验收准备工作。

六、研究的成果。

我校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如图),充分实现了利用网络平台的支持,发挥小组协作学习以及交流互助、教师个别辅导的功能,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维互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针对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知识领域概念知识的不同特点,我们还探索出了不同的整合模式:

1、信息技术整合于“数与代数”

在“数与代数”的概念学习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使得许多“数”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简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真实性任务学习,或者使用一些游戏软件或课件,创造解决问题的丰富情境。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学习环节和计算机网络的媒体作用如右图所示。

2、信息技术整合于“空间与图形”

信息技术的整合为“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许多传统教学中难以企及的梦想变为现实,插上了信息技术这个想象的翅膀,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都变得鲜活起来。课堂上,学生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学习工具,用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解题思路去探究问题的解决,获得了一种真正的“数学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设计的方案和媒体使用策略如下表所示。

教学环节。

媒体应用策略。

一、激趣导入,拟定目标。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情境,利用word文档灵活出现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操作和交流的平台,电子举手和短消息实现了教师个别辅导和监控学习的功能。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网络平台的在线测试,能及时给出分数,丰富的练习资源,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提供网址,课后作进一步交流与探索,拓展学习空间。

3、信息技术整合于“统计与概率”

信息技术与“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整合,能较好的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体验“不确定”型的数学思想,并能对大量有效数据进行验算、验证和分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大规模的统计流程变为现实。比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这一课例时,其教学流程可以如下图所示:

(二)促进了学生“原生态的学习”能力的形成。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改变了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和生生的互动方式,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从一本教科书、一间教室、一本作业本、一张考试卷中走出来,带着书本、带着问题走进社会、网络和生活。

在网络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辅助培植和维护新型的“学习生态氛围”的技术工具。在这种生态化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自主学习,彼此之间与教师、家长、社会之间时时都处在互动中。网络环境下的分层练习也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在九江市开展的各项数学竞赛和活动中,我校学生均名列前茅,以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而赢得各中学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三)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契机。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意义,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课题研究也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化知识不仅要能精通教育理论知识、学科和教学方法知识,还应该精通信息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师者”角色,更是体验着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学习者”的新角色。在促进了学与教的效果的同时,教师也提升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和和科研理论水平,学会了整合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研究中,教师们积极编制和开发数学课件、教学软件和学习网站等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学习资源,丰富了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如:万里春、曹伟老师设计的网络课件《轴对称图形》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夏云、曹伟老师设计的数学课件《上楼梯》获得了江西省一等奖。

(四)促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

三年多来,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校还连年获得市教育局目标考评第一的好成绩。课题研究带动了一批教师的茁壮成长,有15名教师取得了小学特高级教师资格,多人次获得教学明星、国家级、省级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光荣称号。仅课题实验教师就有获国家级奖项21人次,省级奖项43人次,市级奖项48人次;29篇文章在各种刊物上发表,骄人的成绩,令同行仰慕。

七、我们的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概念教学的整合”,能大力开发适应学生内在需求的“原生态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生态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了学与教的质量和效率。

八、研究中的困惑。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也有一些困惑。

九、今后工作设想。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研究,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全方位整合。

2、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包括媒体素材的收集,网络课件的制作,学习网站的建立等等,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儒德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

4、罗朝宣“多媒体网络环境与小学数学教学”

/anlixuan/sanjiaomianji/web/。

5、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6、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7、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法”/wljx/zjll/。

文档为doc格式。

信息技术和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方案教育论文

[摘要]“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是北师大著名教育心理学专家冯忠良教授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提出的具有完整科学体系的教学理论。中心思想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着手于“结构——定向”教学理论内涵,探讨了足球课程教学中运用“结构一一定向”教学理论的必要性,得出了“结构一一定向”足球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结构一一定向”足球教学。

1“结构——定向”教学理论内涵。

冯忠良教授在,《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一书对教学体制改革的系统总结,得出“结构——定向”教学理论包括两个教学观点:

(1)结构化教学观点:即教学应首先确立以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为中心的观点,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是为了使学生产生预期的变化,即使一定的心理得以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建立一定的内在调节机制,体育教育中主要指技术动作的内在调节机制,以决定和调节受教育者的思维和外部行为方式,这就是结构化教学。

(2)定向化教学观点:即教学的成效在于心理结构的形成;为要提高教学的成效,则必须依据心理结构形成、发展规律,实施定向培养。体育教学中的定向化教学实质上指学生了解动作技术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动作技术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运用心理定向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运动中清楚的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动作认知和动作概念(即整合)的`过程。

2足球课程教学中运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的必要性。

2.1适应教学课时改革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传统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体育教学普遍调整了技术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例。逐渐减少了技术课的学时数,增加了理论课的学时比例。体育教育专业的足球课程教学中学时数也相应地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2.2有助于对技术动作的深层理解。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只是记住了个别技术动作环节,要领,并没有真正理解技术动作,其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只能应付课堂上的练习。“结构一一定向”教学则要对技术动作形成深层理解,以构建学生技术动作的心理结构为中心,将技术动作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不仅要明确其结构,而且要对每一操作要素的动作要领进行分析,使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深刻的理解。

2.3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结构。

在教学之初,应利用图片,以及或正确或夸张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结构;利用动作结构流程图以及动作要领说明,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认知结构,这就是学生的定向过程。本研究要求学生形成一定的定向技能:在每一次练习前,都明确无误地知道通过这次练习,要解决什么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并将其应用于学习的全过程。

中学语文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模板

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团队,打造一个优秀的教研组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为提升本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中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动向,加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备课组的功能,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运用语文教学规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

1、扎实、认真地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努力营造语文组良好的工作氛围,保持和优化语文组在全校各教研组中的大组地位。

2、以“新课标”为指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大教研组听课力度,促进教师严格自律,不断上进。

3、课内课外活动相结合,适时组织在全校较有影响力的语文课外活动。

4、扎实有效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一)七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1、加强语文基础训练,培养书写能力,朗读能力,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对记叙文,散文和古典文学的阅读分析能力。

3、加强作文指导和训练,以片断练习和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

4、加强语文学法指导。

(二)八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1、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说明文、议论文,和古典文学的阅读分析能力。

3、加强作文指导和训练,以说明文,一事一议写作训练为主。

4、加强语文学法指导。

(三)九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1、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中考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文章和古典文学的阅读分析能力。

3、加强作文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的中和写作能力,加强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4、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信息技术和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方案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为指导,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对农村中小学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快速发展。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的凸显,为实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一味的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教育技术手段比较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1]说白了就是一点,教会学生使用现代工具去获取信息,并能分析、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校长成功办好学校的点滴经验的论文_教育理论论文近今年由于国家对教育事业关注,特别是对教师能够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做了很大的实践和投入,在城市地区的教育中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就个人认为问题归纳起来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校。

近年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都对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是学校不知什么原因对硬件设备投入力度还是不行,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数量太少,辅助型设备基本不能保障,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心。其次,管理机制也出现了问题,就是采用了集中管理,导致了学生上机很少,教师使用机子也不多,造成计算机利用率较低。最后,对教师的授课情况没有建立任何评价管理的机制。

农村地区教师运用课程整合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并不清楚整合的目的,盲目的运用,结果弄巧成拙,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还有就是教师的观念太过陈旧,教师年龄偏大,运用新方法的积极性不够高。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老教师认为自己用不了几年就退休了,精力也不足了,学了也没什么大用了,这些工作让年轻人去做。由于思想认识的滞后,导致行为迟缓,学习效果较差。[2]其次,青年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导致了他们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感到非常繁琐,所以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最后,运用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必须需要一定的课件或资料给学生们展示,但绝大部分教师就没有能力做去制作,导致正常的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延误教学进度。

(三)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生。

首先应明确这种教学模式是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而是体现学生课堂中的自主性,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自己为中心,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充分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农村地区落后的状况导致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都太少,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解决建议。

由于农村地区环境、经济的影响,导致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面临很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和有效地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争取让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广大农村地区更合理运用起来。

(一)当地教育部门应加强督促当地学校对新型教育模式的运用,加强对乡镇小学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特别是要求学校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紧跟社会的步伐。其次,当地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邀请那些在假期义务实践的大学生到当地进行科学文化的传播,尤其是一些教育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时间对乡镇及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也是推动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及其教学改革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加强对教师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毕竟教师是主导者,所以学校领导要改变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还应加强思想教育,争取培养教师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形成运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

(三)学生多接受对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这种兴趣,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教师。学会善于自己思考问问题,对于不懂东西,尽量采用运用网络自己查阅资料将它解决,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学生还应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毕竟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教学理念,留给学生足够宽裕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后,校方领导能够改变计算机的管理方式,尽量让学生多接触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以便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

四、结束语。

实现全国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不断创新,又要善于总结经验,一步步的前进摸索,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伟大改革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郑世良.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5).

信息技术和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方案教育论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造就创新人才振兴国运已被人们所共识。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关键是逐步培养和形成创新人格(个性)。有创新人格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才会积极地、自主地树立创新意识、提出创新要求,才会以持久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不断去探索、去开拓、去创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你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你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你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化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学科之一。应积极渗透培养创新人格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将导致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为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现“三个面向”的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开辟了灿烂的前景。应用现代成熟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心理学、认知学以及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先进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和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经验结合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学化学教学教学方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学或课程的结合。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先是对学生进行课程练习,课程辅助软件为主体单机自学模式和以自制课件或积为主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发展后出现了网上教学模式。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模式还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还不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有机化合物)构成了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协同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基本理论起着贯通元素化合物知识,激活思路,理解本质的主导作用。基本理论的学习会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其系统化、网络化,促进知识的联想、迁移和应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分析解答化学问题能力的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都与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密切相关,物质结构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在第二学期,我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为此选择信息技术与中学物质结构教学整合思路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是切实可行的。

整合过程不只是简单的课件展示或上网学习,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将要发给学生的材料;用数据库软件保存学生的报告;用电子表格记录学生的成绩;定期的从因特网上获取其他教师教学思想,并通过e-mail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保持联系,等等。学生上网查阅和收集资料;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或网页展示自己的作业;通过网络与同学、老师交流问题;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采集图片等等。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使他们积极地。

[1][2][3]。

信息技术和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方案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的整合,不可避免地涉及地理教学方法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秉承素质教育理念,传统的灌输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服务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图片、音影、文字、视频、动画等多种感官刺激、加深学生的印象,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当然地理过程是复杂的,也是抽象的,因此很多知识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一些地理过程进行模拟,如通过计算机演示地球的运动,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有关地球的运动和四季形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这些载体,极大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也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其次,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网络资源,实现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极大的助力,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网络中查询相关资料,借鉴一些学术成果,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当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多种交互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在这种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根据各种方式的交流功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借鉴、合作。

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从新课改的理念上入手,没有课程整合的意识,这就导致在地理教学中虽然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但是整合质量不高,甚至很多教师仅仅把多媒体当成一个演示平台和工具,多媒体就是一块电子黑板,这显然与课程整合要求背道而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打造成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载体,打造成合作探究的工具。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包含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也包含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知识的自主获取。这样在自主学习之后,学生进入相互交流、质疑、合作、探究的环节,各个学习小组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评选出最佳探究小组和探究结论。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起着一个协调、引导、参与探究、共同总结的作用。如在学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各具特色的民居景观,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民居产生的原因。学生通过读教材,网络资料查询,并进行信息加工,形成小组探究结论。然后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展示,并进行交流、比较、讨论,取长补短,总结出民居和当地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形成比较科学和完备的结论,从而实现意义建构。当然,可能还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自己的探索发现,或者学生在课下利用课堂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信息技术参与的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3围绕教材知识进行资料积累,实现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下的地理教学,不仅是在教学模式上有变革突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上也应该适合信息化教学的特点,通过网络资料的搜索和现实资料的补充,形成完备的教学资料库,实现地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开发和利用。在教学资源积累上可以建立专题的资料库。比如学习“黄河的治理”,建立与黄河相关的资料库,有黄河的各种图片、河水的统计资料、黄河决口的视频、黄河历史变迁的记载。另外还要通过拓展练习,探索自己家乡的河流,通过自己的拍摄、记录、查询等形成家乡河流的资料。很多学生能够结合黄河的历史变化,探索到家乡河流的变化,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进而提出科学措施,探讨家乡河流的治理。可以说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的资料库,不仅对信息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形成极大的补充,让教学更直观形象,而且对于教师制作教学课件起到极为便利的作用。当然除了网络资源外,师生结合教材,联系乡土,将拍摄的图片、搜集的材料上传到相关课堂的资料库中,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4联系各科兼容并蓄,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整合效果的最优化。

学科内容的渗透和整合是现代教育的迫切要求,比如在语文中渗透德育,在历史中渗透德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要考虑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地理和其他学科的渗透和整合。如学习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整理学习有关黄河的诗词、历史传说,还可以渗透环保和生态平衡的概念。这样的地理教学就不是孤立的教学,而是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强的`、展延性强的素质教学。网络信息技术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提高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有力地开辟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在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立体的解读,并进行探究和评价;也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将各个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异色字的点击,而进入相关的知识点。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各学科的整合,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以此达到课程整合的最佳效果。总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不能简单当作一种教学的工具。有机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涉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开发等一系列的整合和运用,通过教学资源和教学环节的创新、整理、融合,产生教学上的聚集效应,产生倍增效果。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而是大于二的教学效益,从而实现地理教学新的变革和发展。当然在课程整合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软件的学习和利用、新的课程理念的落实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又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关范文推荐
  • 11-12 基层建设形势分析报告(优质18篇)
    撰写报告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教育
  • 11-12 中秋活动演讲稿三分钟(汇总19篇)
    三分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选择会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决定他的一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关于三分钟演讲技巧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坚持不是为了所有人,
  • 11-12 快乐的元旦节三年级大全(18篇)
    通过写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梦的花园:在梦的花园里,我拥有了所有我想要的东西,那里是快乐的天堂。上周,我打算参加西湖区的“邦雅
  • 11-12 学院研究生工作总结(模板22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检验和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要写一篇出色的月工作总结,可以参考以下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 11-12 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演讲稿(通用21篇)
    在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愈发重要,因此撰写一份有关安全的演讲稿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演讲的质量和效果。
  • 11-12 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演讲稿标题范文(19篇)
    演讲稿是一种需要用适当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来吸引听众的文学作品,它可以帮助我们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认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1-12 高中体育课教学设计大全(18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需求所设计的一份教育方案。教学计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活动目标:1、练习钻爬和平衡的动作,能够钻
  • 11-12 教师教研成果总结(专业20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
  • 11-12 六年级上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15篇)
    在开始新的学期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学期工作计划,以确保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工作计划的参考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1-12 乡村振兴个人发言材料村书记(专业21篇)
    发言稿的写作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和注意力集中度,因此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条理性的表达。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发言稿的摘录,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言技巧。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