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论文大全(15篇)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论文大全(15篇)

时间:2023-11-16 06:32:28 作者:文轩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论文大全(15篇)

范文作为一种示范和标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范文范本是以优秀的作品为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提升写作水平。在写作范文范本时,我们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峨眉山市矿山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论文

简介: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专业队伍进行水保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指导,以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从我市现有水保行业技术力量来看,市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所足以为此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在的全市矿业秩序整顿中,我作为市水土保持业务部门的一员,有幸参与了此项工作。我局依据《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全市112家矿山企业进行了水土保持现场监督检查。通过检查,使我对现有矿山的水土流失现状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现状。

1、矿山分类。

在我市的所有112家矿山企业中,除5家从事地下水抽取的水业公司外,其余企业从开采方式上可分为两种:露天开采和洞采。采用洞采方式的企业主要是煤矿、石膏矿、粘土矿等企业,全市共有59家。采取露天开采的主要是石灰石矿、石英石矿、玄武岩矿、页(砂)岩矿等企业,共有48家。从矿产品种类上主要又可分为以下七种:煤炭企业、石膏企业、粘土企业、石灰石企业、石英石企业、玄武岩企业、页(砂)岩企业。具体统计如下:煤矿34家,石膏矿10家,粘土矿16家,石灰石矿17家,石英石矿7家,玄武岩矿7家,页(砂)岩矿16家,至于其它分类方式,由于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属水力侵蚀地区。虽然矿山企业种类较多,但分析其水土流失程度时主要还是应按开采方式作为衡量其产生水土流失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洞采由于此种开采方式仅在洞内挖掘,除主井口及风井口对地表有所破坏外,部分还有临时生产用房占用部分地表。此种开采方式对地表破坏较小,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相对较小。

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方式对地表破坏最大。在采矿作业中为了获取表土下的矿产品,必须先清除表土,这样就必然毁坏地表的树木、灌木、草皮等地表附着物,对原生地表的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破坏,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在破坏水保设施的同时,又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此种开采方式不仅对地表破坏严重,还将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1)、水体污染有较大部分采取洞采方式的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往往出于降尘等目的人为喷洒水或洞内原本就有泉水。尽管水的来源可能不同,但在采矿中水质都极易受污染,主要存在悬浮物、色度等水质指标超标。由于基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出洞外,汇入河沟,造成水污染。此类现象尤以煤炭、石膏企业发生最多。

(2)、植被破坏在洞采方式的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主井及风井和临时生产用房建设中,必然要毁坏部分林草,降低受损地表的水土涵养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而在露天开采的矿山企业生产中,由于要剥离表土,就必然毁坏地表的树木、灌木、草皮等地表附着物,对原生地表的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开采区内的水土流失程度。

(3)、弃渣。

无论是洞采还是露天开采的矿山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都将产生的大量弃土、弃渣。而产生的弃土、弃渣又往往随意随坡就地堆放,堆放渣场下方既无挡土墙,上方又无截、排水沟,每遇大强度降雨,就成为产生水土流失的物源,同时弃渣堆积体在雨水渗透后其抗滑稳定性就大大降低,极易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危及堆积体下方的建筑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在矿山水保执法检查中对各类矿山企业每年产渣量做了如下估算:。

煤矿生产:以一座年产量3万吨的小煤矿为例,废弃矸石量按煤炭产量的20-30%计算,每年产生弃渣量在6000-9000吨之间。全市34家煤矿企业每年产渣量约在20.4-28.8万吨。

石膏和粘土生产:石膏生产均采用洞采,弃渣量较小,但据实步估算每年也在400-600吨之间,则全市26家石膏企业每年产渣量约在10400-15600吨。

石灰石、石英石、玄武岩、页(砂)岩生产:全市47家这四类矿山企业年生产规模为328.5万吨,弃渣量以生产规模的20-30%计算,每年产生弃渣量约为65.7-98.55万吨。以峨眉山市金山石膏矿为例:该矿原系国营企业,在转制为私营企业。计划年生产能力为15-20万吨。该故生产中弃渣来源于爆破开采石膏矿时开采出的废石及剥离浮土覆盖层所造成的大量弃土石,按地质部门提供的勘查资料剥采比为0.4:1,每年产生弃渣9.2万吨。

通过以上估算可以粗略得出全市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弃土弃渣量约为87.14-128.91万吨。如此大的弃渣量、不规范的堆放方式,为水土流失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物源,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对策。

1、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种类,应采取不同措施来加以治理。

水体污染由于采矿过程中造成的污水主要呈现为悬浮物、色度等水质指标超标,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可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分类处理。对水中悬浮物超标的的问题,可以建多组沉砂过滤池,池中过滤体采用不同粒径的砂和卵石。对色度超标的污染水,应采用简易的水处理设备加以净化,使处理过的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就是在排入gb-3838三类水域的污水经处理后要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在排入gb-3838四、五类水域的污水经处理后要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具体经处理后排放污水中悬浮物与色度指标标准如下:(gb8978-)。

一级标准:色度50mg/l。

悬浮物(采矿、选矿、选煤)100mg/l;。

二级标准:色度80mg/l。

悬浮物(采矿、选矿、选煤)300mg/l。

植被恢复对于采矿造成的地表植被的破坏,要视其情况处理。除了永久占用的土地外,临时生产用房占用的土地,应在占用结束后栽种树木或种草。对于废弃不用的开采工作面和堆放的弃土、弃渣表面,也应在覆盖20-30公分的土壤上栽种树木或种草。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位于黄湾乡黑水村的江屋基煤矿在此方面成功的经验,该矿业主在废弃矸石堆上直接栽种杨树取得了成功,目前所栽杨树树径已在2-3公分,长势良好。这样做既绿化了弃渣,又增加了弃渣的稳定性,并且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三得。

弃土、弃渣处理如前所述,全市矿山每年产生的大量弃渣的处理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对于弃渣,我们建议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首先是运走。由于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矸石又是火力发电厂和矸砖厂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因此建议各煤矿业主将矸石运销到我市境内的岷江火力发电厂和川主矸砖厂。对于无法运走剩余的矸石在寻找合适地点规范堆放。由于堆放地点多在山坡上,因此建议业主要在堆积体下方修建挡土墙,墙上留排水孔。堆积体上方修建截、排水沟,及时将渣场上游集雨区内产生的降水排走,确保堆积体的稳定。此外弃渣堆积体上要覆土种草植树,提高表面涵养水土的功能。

2、资金保障。

要开展好矿山企业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从我市实际情况考虑,水土流失资金来源有以下两种:一是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有技术力量的矿山企业,由业主自筹资金在市水保部门的技术指导下自行开展治理;二是对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无力治理的企业,由市水利局按照法律的规定,收取其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在全市征收的水保“两费”中按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由市水利局组织进行有计划的治理。

3、技术支持。

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专业队伍进行水保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指导,以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从我市现有水保行业技术力量来看,市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所足以为此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市水利局计划每年对矿山有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组织矿山有关人员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好的区县交流学习,提高矿山企业治理水土流失的意识。市水利局将为全市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提供行业管理和技术指导,使我市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本文在总蛄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论述了我国体育理论界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四种学说,再深入阐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对我国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协调发展对策.

作者:唐岳年管情安苏益华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刊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keji年,卷(期):30(4)分类号:g81关键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时策

峨眉山市矿山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论文

提要:绿色营销在中国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面临着全社会性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障碍。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绿色营销逐步成为本世纪中国市场营销的主流。

关键词:绿色营销;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绿色营销及其特征。

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

绿色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传统营销的延伸与扩展。

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进行的前提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与传统营销相比,绿色营销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

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绿色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

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求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与产品的需要。

满足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出发点。

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

绿色营销以满足绿色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损害健康的产品。

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发展。

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

绿色营销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新观念,所要实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必须有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体制,实施环境保护与绿色营销的方针、政策,制约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维护全社会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

4、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决定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求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如背离绿色观念,其结果有可能加快环境污染的进程。

只有以绿色科技促进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生、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开发,才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二、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障碍。

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尽管理论上已具备了可能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从政府方面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执行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难执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经济手段标准模糊,行政干预手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忽视环境保护,使企业没有外部压力去实施绿色营销。

同时,由于绿色产品的营销涉及到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涉及的环节多,内容复杂,最终导致政府不能从客观上有力调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第二,从企业方面看,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企业由于生产方式滞后,投入高、产出低,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

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旧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生产的非绿色产品也将逐渐失去市场。

第三,从消费者方面看,绿色产品由于相对而言成本高,从而价格高。

由于我国消费者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产品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把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环保意识,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还不能做到自觉抵制和进行有理有力的监督。

同时,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选择。

三、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对策建议。

1、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绿色营销,培育企业的绿色文化。

企业承担环保义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企业仍然无法摆脱“外部不经济性”的束缚,不仅与绿色营销,更与时代发展相悖。

因此,要开展绿色营销,企业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环境管理和对污染物的治理净化,促使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积极主动出击,适时适地地调整营销战略,树立全新的绿色营销观念。

2、潜心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加快绿色产品创新。

所谓绿色产品,指对社会或环境的改善有所贡献的产品或减少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损害的产品,或指对环境及社会生活品质的改善优于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

绿色产品同传统产品一样,具有下列三个表现:第一,主要表现――核心产品成功地符合消费者的主要需求;第二,技术表现――是指产品各种技术质量标准;第三,策略表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赢利目标。

绿色产品除具有上述三种表现外更重要的是加上第四个表现,即绿色表现。

从产品能否维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从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来评价,绿色产品必须体现以下四种绿色理念:一是企业在选择生产何种产品及应用何种技术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产品在消费中要考虑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业设计产品及包装时,要降低原材料消耗,并减少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产品整体概念考虑产品的设计、产品形体及售后服务,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加强对绿色营销组合的研究,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企业的绿色产品需求与绿色价格、绿色通道、绿色促销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消费者广泛注意。

绿色价格的制定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同时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来定价;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选用中间商,如选择则要考虑中间商的绿色信誉;绿色促销则需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要与环保部门保持良好关系,寻求支持,并积极参与各种与环保有关的活动,以扩大企业绿色影响。

4、积极采用环境标志,认真贯彻执行国际环境公约、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和绿色标志制度。

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布的特定图形,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等也符合环保标准。

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符合“绿色标志”的拳头产品,同时认真贯彻执行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标准,实行清洁工艺生产,在国际上为我国企业赢得良好的海外形象。

当今,在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世界主题背景下,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树立企业绿色营销和品牌形象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有助于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国内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晋开集团人力资源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泰锋.绿色营销与我国企业发展[j].上海企业,2000.6.

[2]吴玉珊.绿色营销――21世纪的营销主流[j].江苏商论,2003.11.

[3]陈世光.论中国企业的绿色营销[j].暨南学报,2000.2.

[4]张汝根.我国企业采取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及成因[j].生态经济,2005.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更趋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纳入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热点问题。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已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现状;税收征管;策略。

个人所得税年收入呈明显上升趋势,出现了“高收入,低税负”的个税征收局面。按理说,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而我国的现状是:处于中间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薪金的阶层缴纳的税收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6.4%,而高收入纳税人(包括民营老板、歌星、影星、球星等)缴纳的税收只占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量5%左右。形成了“高收入,低税负”的个税征收局面。

一、个人所得税的制度缺陷。

(一)征税成本较高。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采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范围为3%-45%,次级过多,虽然实际上并能够超过25%被征税的人群并不多,但是过多的层级依然容易给纳税人留下税负过高的印象,打击劳动者的收入热情,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取源泉扣缴和纳税人主动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一些单位为了帮助自己的员工少缴税款,采取各种方式减少源泉扣缴的个人所得税,虽然税法中有违规的处罚规定,但是操作起来成本很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隐蔽性收入也越来越高,税收部门难以监控群众的收入来源,如果个人不去申报也很难被发现,监管的成本很高。

(二)分类所得税制导致税收不公平。目前我国采用的税收方法是分类所得税制,这种税制源自英国。分类所得税制,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税制模式,是指对同一纳税人所得根据来源和性质,按不同的税率和扣除项目分别征收个人所得税。该税制坚持对区别定性的贯彻原则,认为工资薪金由于付出较多劳动,故应征少税,相反对利息所得应多征税。分类所得税制是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初期时确立的,随着人们收入的多样化,分类所得税制越来越需要进行改革,以推进税收公平。

(三)征管问题导致税收流失。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还是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究其原因,有制度的问题,也有税务人员素质的问题。征税人员本身专业素质不够过硬,又通常出现懒散的工作状态,是征管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的重要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其监管工作的严峻程度也可想而知。而且纳税人和税收机关之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纳税人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等各个方面的途径来了解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政策和征收情况。如有新的政策出台,税务机关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纳税人。而对应于纳税人的信息,税收机关很难掌握,而纳税人本身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足更导致了税收机关对税源把握不请。在这样的情况下征管出现问题,税收流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个人所得税制建议。

(一)减少税率层级,调整税率结构。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此次修改将“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由原来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国税率档次应该进一步减少,降低边际税率。目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而个人所得税率为45%,最高边际税率过高容易导致纳税人偷税漏税,企业与个人边际税率差距过大也会导致个人将所得向企业转移,所以应该适当降低个人最高边际税率。虽然现在我国有七个层级的税率,但是统计显示,大多数人只适用于3%--25%这一范围。与其增加税率的层级增加个人申请的复杂性,不如减少税率层级。

在制定税率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的人群对于相同额度金钱的需求度,比如,有抚养人的家庭是否应该适当少征个人所得税。进行合理的分类收税后,有利于促进人们主动进行税收申报,也有助于实现个人所得税对于社会贫富的调节作用,实现税收正义。

(二)改革分类税制。综合发达国家对于个人所得税的成功实践,我国应该将分类所得税制向综合所得税制逐渐过渡。实行综合所得税制有很多好处,如既能覆盖所有个人收入,避免分类所得税制可能出现的税收不公平问题及各种漏洞,又能同其他改革,如个人保险、医疗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相互配套起来,有利于对各项累计收入进行合理扣除和有效征税,还能提高税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国情,大部分民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在中国的城镇和乡村,贫富收入差距较大,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低。所以还不能实行完全的综合所得税制,而是要逐步进行改革。

(三)建立合理的费用扣除制度。每一个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的基础都不是个人的原始收入,而是由一定项目的扣除。费用扣除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活抚养扣除和特殊项目扣除。这里主要来谈生活抚养一项的扣除。对于中国不同的地区来说,基本生活消费的水平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个人所得税法应该规定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减扣数字,而应该针对每一个地区的合理计算方法。这样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收入的人群才是公平的。参考美国的成功经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对于人们收入消费水平的影响。如通货膨胀将导致人们消费水平下降,那么个人所得税在征收就应该把一年或者半年内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减少通货膨胀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也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对于社会财富的调整作用。

(四)加强对于税源的监管。1、加强对于高收入者的监管。收入高的人群与收入低的人群相比,更容易有动机进行逃税。而且这些高收入的人群通常为企业高管、高级律师等高智商高能力的人群,在监管不利的情况下,他们想要逃税并不是一件难事。借鉴美国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纳税网络。很多国家不仅在税务系统内部形成了计算机网络,而且该网络同政府的经济管理机构和公共物品部门联网,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处理大量信息资料。2、加大逃税处罚力度。在我国,之所以逃税的人比较多,就是因为被查处的概率小,被查处之后处罚轻。如果税收机关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对于逃税的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那么不仅对于逃税者个人,对于其他的纳税人也将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3、提高征税人员整体素质。好的法律制度和政策都需要良好的遵守和执行,只有提高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看到有效地监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监管秩序。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让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使个人所得税真正起到调节社会贫富的作用,同时又兼顾公平合理和可操作性,保证国家稳定的税源收入,应该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大方向。同时注重对执法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训,满足征管的需要和人民的期望,真正体现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从而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树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的分析中国税务,5月出版.

[2]李堑.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10).

[3]邵绪祥.浅议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eb/ol].[-3-1].http://.

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

档案管理包含的类型多样,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企业档案管理、城建档案管理、医学档案管理等等,涉及的行业多,无论是个人档案或者集体档案,档案承担着记载信息、传承信息以及提供保存、检索供社会利用的责任,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信息化发展,档案管理面临许多新困难、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实现长久、跨越式发展,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而解决发展方向问题首先要明确我国档案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存在困境。本文将在分析我国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之上,解读我国档案管理发展方向,为我国档案管理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二、我国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各部门、单位积极参与,调整数字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系统。我国档案管理存在已久,越是庞大的体系进行改革的难度就越大,但不能因为困难就对环境发展坐视不理,而必须直面我国档案管理中意识薄弱、不够规范、人员不够专业等问题,从而对症下药,不断调整发展。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国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会制约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步伐。长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边缘化和重要程度弱化会导致档案管理产生许多问题,如分类模糊、保存混乱、查找和检索困难,利用率低等。

(二)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未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会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发展。根据《档案法》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合理的档案材料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移交等有关规章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化管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依赖档案管理知识还不够,还需要了解现代化技术手段,并灵活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管理专业队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档案管理方法处于过渡阶段。一蹴而就的管理改革和转变是不现实的,要促进我国档案管理从传统向现代发展,并始终处于与时俱进的发展中,要认识到目前的状态处于过渡阶段,传统和现代管理手段并存,有些改变是主动适应性改变,有些是被动提高性转变,无论如何,要承认过渡期的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正视这样的现状。

当今社会,社会经济发展高速,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逐渐兴起;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资源,革新了各行各业的常规模式,现代化技术手段强势来袭。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而随着新技术的逐步渗透,人员管理、档案管理侧重点等都必须同步协调发展,本章将从3个方面谈一谈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现代化发展趋势,引入大数据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将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引入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可以更加充分开发利用,更便于数据的存储与备份;档案管理从简单的文件节约利用(实体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构建新型资源知识服务引擎)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引入成为可能。

(二)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趋势。我国档案管理未来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专业化、深入化,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科学引导和有效监控。如建立适应专业化形势下的科学激励、考核机制评估体系;建立符合现代化档案特点的竞争机制;推行档案人员职务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双向选择,严格考核,加强对档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考核等。

(三)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档案管理形式发展。数字化档案会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从纸质管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档案管理数字化能够提高档案查询、利用效率,更好地保存保护历史珍贵档案资料,实现档案异地备份等。与此同时,应该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措施,如建立档案数字化管理机制,加强电子档案的维护、档案保密工作,以及建设规划标准、加强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辅佐,不断发展创新,探求更加高效、便于利用的管理方法,实际上属于非常系统化的工程,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必须从意识上重视这项工作,明确发展趋势,才能有效采取改善措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峨眉山市矿山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论文

高校图书馆目前一般都采用数字图书馆的形式,数字图书馆是采用了数字处理技术,将图书馆建立成为一个虚拟的图文空间。在数据库内,将馆内的所有藏书进行登记、备注,从而简化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方便高校学生们进行阅读。但是,对于馆内的管理人员而言,却是一项全新的考验。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人事管理现状而言,普遍存在管理上缺乏适应性,在数字化图书馆的模式下,管理上容易出现疏漏。对于造成出现不适应以及管理疏漏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其真正进行实施与应用的时间并不是很久,而对于多数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内观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较长。因此,所造成的问题就是对于数字化管理,资深员工的应对能力。数字化图书馆,需要采用最多的工具就是计算机。而对于计算机而言,一些年长的图书馆管理员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还不是非常熟练,从而造成了工作中的适应缓慢。

其次,数字化的图书馆管理主要是一个虚拟的图书馆界面,通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信息进行藏书的信息记录与显示,从而将信息更好的呈现,帮助学生们更加快捷方便的查询与浏览。但是,对于人事管理而言,原有的一些部门不要过多的人员,或者一些部门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内部人事安全,面临着裁员问题。那么,这对于一些资深员工而言,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操作不是非常熟练的管理人员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第三,数字化的图书馆对于书籍的备份信息,需要及时更新。单片机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也得到了应用。因此,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总之,高校图书馆的人事管理现状需要及时改善,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予以解决,从而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良性运营。

二、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的对策分析。

对于目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管理弊端,图书馆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本着顺应科技发展的方向,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尽快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相关变化以及操作等进行知识培训。最为重要的是,要培训管理者们的思想,从思想上给予影响,明确加强管理策略,提高管理素质,对于高校的图书馆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人事管理方面,应该更大程度上加强管理者们的素质,避免出现利用开馆时间,在馆内大声讨论。人事的'管理,需要根据各大高校的切身实际进行制度的制定,其最终目的在于能够通过人事管理与调度,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合理化运营。

三、结语。

面临着全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从图书的采购、备注、借阅以及馆藏,几乎所有的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工作都发生了改变。对于学生们而言,的确是更加清晰明了,并能够更好的使用图书馆资源。但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则需要进行一定时间段内的适应与培训。高校数字图书馆应用的时间并不是很久,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资深员工,更加熟悉传统的管理方式。数字图书馆的全新管理模式,确实会让一些管理人员不适应。因此,为了更好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图书馆的人事管理要尽快做好安排,并抓紧进行培训,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图书馆进行管理,让高校数字图书馆更加方便学生们使用。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目前体育产业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我国的体育产业还不成熟,各地区的体育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在农村和广大中西部地区则发展较为迟缓,地区间的发展差异还在扩大。随着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要求,体育产业应从已有的经验与教训中找到一条通往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1分析与讨论。

1.1体育产业化是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体育经济功能的不断开发,体育产业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成为产业的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产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我国gdp产值的一半。论文百事通我国的体育产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是以活劳动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行业,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包括实物产品(体育用品、体育器材、体育服装鞋帽、运动食品饮料、体育仪器设备、体育场馆建设等)和非实物产品(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体育媒体、体育彩票等)。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我国体育产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迅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不断深入,体育产业的领域正在不断的拓宽,规模逐渐扩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消费热点和投资焦点,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1.1.1体育产业是体育体转变的客观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经费都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这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80年代以来,体制的改革和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给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是资金问题。但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的需求量增大,虽然国家也逐年加大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然而,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方面的需要。其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旧体制束缚了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改变这一体制和思维模式,体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特别的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把体育推向市场,由全社会办体育,把体育从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是我国体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不可避免的发展之路。

1.1.2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完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后,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要刺激消费,就必须开发新的市场,或向消费者提供新的产品。而体育消费作为弹性较大的、或者说是向民众提供文化精神产品的消费,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享受和追求健康的需要。作为新消费热点的出现,体育产业可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

1.1.3体育产业化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

我国人口多,而体育市场的设施落后,加之本应向民众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因各种原因大多不对群众开放,使人们的健身活动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保障。此外,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健身消费出现了层次变化,单一的传统的体育服务难以满足大众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上的消费要求。

1.1.4体育产业化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体育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外体育产品的大举进入,对我国体育产业造成了威胁。以运动品牌为例,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物质要求的品位也上升。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在国内市场占了上风,如果这一市场我们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如果我们不竞争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发展体育产业,不仅要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去占领本国市场,同时在条件成熟时还要进入国际市场,显示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

1.2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外来品牌对国内品牌冲击大。

目前在中国体育市场上立足的国外体育企业几乎涉及了整个体育产业。从体育用品业来看,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彪马等国际品牌与李宁、康威等国产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运动器械器材商品中,国外产品几乎占领了高档消费市场。因此中国体育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1.2.2市场发育不完备,在主体产业所占份额小。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主体产业所占份额太小,还未形成支柱和优势。体育产业中部分产品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我国的体育企业规模偏小,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竞争力不强。体育用品企业中,小体育用品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企业的资源相对缺乏。

1.2.3市场法规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

主要表现在用品业与彩票业不平衡;地域间的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出现了东部沿海省市体育水平高于中、西部,城镇发展水平也明显好于农村;同一市场内产品中篮球、足球倍受关注,在健身娱乐市场中,主要集中在健身、健美、保龄球、乒乓球等项目之上。

1.2.5缺乏专门经营管理人才。

与其它产业相比,我国体育界缺乏长期的经济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营,经营管理队伍较弱,决策者不懂市场,不懂经济,影响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2改善措施。

2.1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出台措施来保护国内品牌。

把体育产业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中,加以重视并推进其发展。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我国的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企业、公司也应该有相对应的策略来确立、巩固自身的强竞争力,想尽办法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2.2加大投入,鼓励体育产业化发展。

因地制宜,以梯度推进的方式协调发展体育产业。加大对体育欠发达地区的投入,推动这些地区体育水平的发展以促进该地区体育产业化进程。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当地的体育产业化发展。

2.3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相关法规、制度。

目前,虽然有部分省、市出台了一些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但覆盖面都比较窄,所涉及体育产业的方面还远远不够,并且层次较低,法律效益小。而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是,体育产业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同时,由于缺乏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体育产业市场运行不规范、体育市场发育不完善、体育市场中介机构不健全、市场主体不成熟等问题。所以,应该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国体育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我国体育产业市场法规,及早出台各项有关体育从业的法规文件,从三个方面说出立法的出发点,第一,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其次,界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最后,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并从宏观上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最终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实现竞争、激励、规范、公平、高效、扶持与协调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体育经济政策法规的健全与完善,打造一个良好的体育产业外部环境,使体育产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保证中国体育产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2.4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管理者是国家政策、抉择的传达者和首先执行者,因此,在大部分时候他们决定了单位、部门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但由于管理者水平的不一,有些时候必然会出现一些“错读”现象,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有鉴于此,提高管理者的全面能力对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的工作要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相关经验、完善总体设计、分析实施难点等方面来对管理、决策者提供支持。

2.5加大宣传力度,有计划培养基层体育骨干。

我国体育产业不仅要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还要适应加入wto后与外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但由于宣传力度的不足和人才队伍培养的滞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在加大对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培养更多的专门复合型人才。依托现有教育体系,特别是体育院校应重视体育经营管理课程的设置和有关的专业教育,集中培养适应我国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侧重从体育经营运行规律、现代管理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三个方面进行培养,最终提高从业人员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起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此外,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积极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将那些懂经营,热爱体育的各种人才招聘到我国的体育事业中来,利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为中国体育市场的发展作贡献,培养起更加开放的人才意识。

3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不断深入,体育产业的领域正在不断的拓宽,规模逐渐扩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消费热点和投资焦点,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这点,并通过对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论证了我国体育产业化是顺应各方面发展的结果,并找出了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从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中寻求一条通往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峨眉山市矿山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依据重庆市农村地区当前经济环境,以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供给现状为出发点,浅析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单一、农民贷款门槛较高和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不完善等,同时借鉴我国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比如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明确加强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等,归纳提出了解决制约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需求;涉农金融机构。

一、重庆市农村金融的现状。

一是改革和重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原重庆农村信用社通过“三步重组”战略,于年底成功转制为重庆农商行,并于年底赴香港h股主板成功上市,期间,填充了资本金,提高了服务“三农”水平。二是改革和试点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农行重庆分行于1979年恢复成立,它是中国第一批“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改革试点单位,秉持“服务城乡、面向“三农”的经营发展理念,积极支持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力推进“五个重庆”建设,期间,中国农行重庆分行通过健全事业部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积极落实“六个单独管理”制度,致使“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三是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邮储银行重庆分行于宣布成立,坚持服务“三农”、扶持社区和发展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并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业务形式多样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期间,积极执行市政府所下达的任务,如支持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推进“五个重庆”的构建和扶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这一系列工作为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约为千亿元的资金支持,经过不断深化和改革,它已逐步成为服务重庆“三农”的主力军之一。四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截至年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建立起33家,其中村镇银行占有31家,基本覆盖了81.01%的区县。农村资金互助社占有2家,例如,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诚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它主要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提供存贷款和结算代理业务。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已成为重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一股茁壮成长的新兴力量。

二、发展重庆市农村金融的问题。

1.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单一。分散的农村金融市场,较高的服务成本,不利的交通网络,使得相关的涉农金融机构不愿意参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对提供多样性的服务方式的积极性也不高,再加上区县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都属于非法人机构,它们没有贷款审批权和业务信贷产品创新自主权,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涉农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多样化的涉农服务方式。2.财政支农投入不足。政府缺乏对金融机构涉农信贷的`激励机制,区县政府的激励机制只针对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总规模,而涉农贷款增量的财政奖励政策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导致金融支农的激励力度较弱,当前各家涉农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主要热衷于投放期限短、回收期限快且主要满足农户种植养殖业所需的信贷产品,而缺乏中长期限的信贷产品,如农村通信建设、抗洪抗灾、购置大型农用机器设备和大型农用机器设备保险等所需的3-5年的中长期涉农信贷。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不完善。,重庆市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农行这三家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出于经营成本、风险防范和盈利情况等多方面的平衡,共撤并机构网点约为303家,这些涉农金融网点的退出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服务质量低下,金融服务环境变差,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乡镇仅有农商行或者邮政储蓄银行继续保持经营,有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区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重庆市农村金融的对策。

1.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农商行巫山支行为例,该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打造惠民银行,例如,发放300万元支农资金,用于支持曲尺乡纽荷儿、李子等水果产业发展,发放1000余万元烤烟贷款,重点辅助官阳、笃坪、骡坪等乡镇烤烟种植户增产增收,同时,强化服务渠道创新,提高atm机覆盖面,仅20,大昌、官渡、骡坪等6个乡镇的分理处新增atm机13台,其次,加强推进农村便民自助服务终端建设并累计投放100余万元,这些都切实满足了当地农户的金融需求。2.加大对“三农”服务的财税政策支持。在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重庆市积极探索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截至年年底,重庆市累计争取到中央财政支农定向费用补贴资金7357万元,安排市级专项资金8000万元。其次,建立起“三权”抵押风险分担机制,主要用于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对于“三权”抵押贷款中的本息损失,运用市级专项资金万元,建立起涉农企业贷款贴息机制、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机制、贷款损失风险补偿机制等。3.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以农商行巫山支行为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服务环境上,新增饮水机、添置绿色盆景、放置报刊架等用具,从服务方式上,新增vip服务窗口、增设1万元以下存取款快速通道、添加多台atm机,合理功能分区,切实营造了一种氛围和谐、服务高效和设施齐全的人文环境,使每一位客户都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服务。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重庆市也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出色成绩,表现在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信贷资产质量的不断增强,涉农贷款规模的稳步增长,金融抗风险能力的不断加强,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作用。因此,在重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下,在农民的金融意识不断提高下,重庆农村金融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

参考文献:

[1]杨子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j].农村金融时报,(05)。

[2]卢兴城.重庆市农村金融储蓄机构发展现状分析[d].2009.

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有着新的特征。在农业的生产结构安排方面逐渐向着市场需求导向层面迈进,在实际的生产经营风险方面不断加强防范,而农业产业的不断完善,也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生产经营的范围,然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挑战比较大。在农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外部环境的复杂化特征比较突出,在分配的方式以及格局的变化方面也比较突出,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这些特征方面就使农业经济的管理方面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管理的体制层面,我国当前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制定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比较重要。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农业经济的管理和基本经济体制没有协调发展。这就会造成在农业经济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再者,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也是农业经济实际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从当前的农业经济实际管理的现状来看,这一工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农业经济在近些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也对农业经济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关键发展时期,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及时转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这就造成了经济管理的整体效用不高。

另外,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管理方面的执行力也不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丰富,这就造成了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难题。在实践管理中,管理人员、管理技术及管理制度,这几个方面没有紧密结合,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得不到提升。

新的发展时期,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但是从实际的管理情况来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由于缺乏信息化的管理,管理信息的传递及创新措施的实施效率等都比较低,不利于经济管理的水平提高。

要加大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改革的力度,就应该从多方面进行重视。首先,应该充分体现农业经济管理改革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改革,就比较有利于社会主义农村小康社会的构建。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农业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管理十分繁琐复杂,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足,这就需要合理地进行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随着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就可以得到有效实现。

农业经济管理的改革,能够对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农业经济的管理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保障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密切其和农村发展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的目标[4]。通过农业经济管理的深化改革,也有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只有充分注重改革的具体措施,才能真正地保障农业经济管理的全面发展。

为保障农业经济管理改革优化目标的实现,就需在相关的策略实施上具有针对性,才能不断提升管理的效率水平。笔者结合实际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改革发展进行相应的探究,提出几点改革措施,希望对农业经济管理改革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一,随着农业经济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要充分重视土地的'合理化使用。从具体的实行措施上来看,要有效提升土地的产出,加强对土壤进行改良,充分保持土壤的养分。注重对田间地头的管理以及优化管理方式,还需充分注重土地的多样性,结合实际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种植经济植物。只有土地得到合理化的使用,才能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第二,注重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制度的完善,这也是维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要加强对农村资金筹集方面的重视,并要在资金管理方面建立有效体系,注重资金管理改革的完善性。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要充分注重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对资金总数的清算,要加强对审计管理等环节工作的实施。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提升经济管理质量。

第三,农业经济管理的思想观念要及时转变,跟上现代化的管理方向。要充分注重农业经济管理这项工作,要力求将这一工作有效完善化。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管理效率及水平的提升。同时要注重经济管理队伍的科学化培训等,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扩大管理人员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提升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

第四,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当前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在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得到优化,才能真正的保障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这就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注重人员的专业化知识学习和新技能的运用等[6]。通过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就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水平。同时也要能注重对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从多方面进行强化及完善,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五,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农民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意识,让农民能深切的认识到信息化的管理重要性。例如: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向村民公布相关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供求信息,通过简单培训向村民教授新媒体知识,通过新媒体及时公布村务信息,方便农村工作的开展要建立覆盖农村的网络信号覆盖体系,力求家家户户通光纤要按照市、乡、商家、县、村、业主、农户的层次分工,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网络体系。加强宣传的多样化,将多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等加以综合运用。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信息化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3结语。

总之,处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多方面进行优化,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的质量。充分注重管理措施的科学实施,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建设还有诸多层面需要加强完善,要充分注重农业领域的现状,充分重视基础性改革发展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整体管理的不断进步。此次主要从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措施等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希望能对实际的管理发展有所帮助。

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

[摘要]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监管主体。

[中图分类号]f7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___。

[作者]张晓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孙长学,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35食品安全监管在实践中就是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测执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食品安全监管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实施的强制管理活动,在为消费者提供保护,确保从生产、处理、储存、加工直到销售的过程中食品安全、完整并适于人类食,同时按照法律规定诚实而准确地贴上标签”。对食品安全管的分析需要明确监管的主体——谁来监管,监管的依据依据何种法律法规监管,监管的措施与手段——如何监,监管的效率——能不能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食品安全管体系就是由强制性的食品监管活动和食品供应链各个利相关方面参与的预防性、教育性战略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角度人手,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能分配。

目前,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

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以上机构各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都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有自己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这些部门主要是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对食品进行监督管理,食品从原料到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负责。农业部负责原料种植养殖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工商部门负责餐饮、食堂等公共食品环境卫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综合协调查处重大事故。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管的直属机构,负责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负责保健品的审批。

卫生部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政策和食品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牵头制定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并对地方执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负责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报告;研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信息系统。

农业部主管种植养殖过程的安全,负责农田和屠宰场的监控以及相关法规的起草和实施工作,负责食用动植物产品中使用的农业化学物质(农药、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审查、批准和控制工作,负责境内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和出口领域内的食品安全控制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的抽查、监管。并从企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必备条件抓起,采取生产许可、出厂强制检验等监管措施对食品加工业进行监管,建立与食品有关的认证认可和产品标识制度。特别是出口食品加工厂的注册、出口动物和植物性食品检查、活体动物的进出口检疫、出口检验检疫证书的发放等。

商务部侧重于食品流通管理。主要职责是通过积极开展争创绿色市场活动,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监管上市销售食品和出口农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审核其主体资格,执行卫生许可审批规定。同时,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无照加工经营农副产品与食品等违法行为。

除上述部门外,还有一些政府机构也参与食品检验和控制。如,科技部负责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环保局参与产地环境、养殖场和食品加工流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控制工作等。这样,中国就形成了按照食品链环节进行部门分工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框架(见图1)。

图1我国食品监管机构职能图。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与职能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设计的逻辑性与矛盾。

从表面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职能的设计是一个多部门多级别架构的体制。这种方式比较符合食品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交叉等特点,至少能够在概念上让人充分相信从上到下的国家机器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运转机能。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设计在行政权分解状态下最大程度寻求行政资源的整合,这一体系运营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问题的解决:一是中央各部门的合作;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合作。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从行政本身的角度来划分的,是建立在行政学的基础上,对各部门职能的描述是概括化、政策化的语言,其模糊性和解释余地之大不得不让人怀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根基。__年在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食品和药品监管局,并授予其综合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权力,这无疑是实现综合监管的重大举措,对于理顺现行行政监管体制和加强关乎公众健康安全的措施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但是它所能起的作用有多大,这才是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履行自己的综合管理的职能至少会遇到双重阻碍:第一,从机构设置来看,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在地位上不比其他国家机构高,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严格等级的行政体制下,它有什么力量去“综合管理”?第二,从职能划分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央国家机关在某种程度上都被授予“综合监管”的职能,当它们的监管领域发生重叠和碰撞时,每个部门都名正言顺有理由来捍卫自己的“领地”。

(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

目前,我国食品管理模式表面上看几乎调动了许多力量来齐抓共管,但实质上是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在管或最终负责。这种分权共治模式的根本特点是权力被分散而无法形成绝对的权威管理。中国在食品管理上形成的多部门管理格局是不同部门仅仅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的结果。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农业、商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法制、计划和财政等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的本意是将食品安全监管细化,让食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得到政策主体的管理与指导。但在我国,各执行主体间工作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权限界定不清楚,只能相互交叉,政出多门,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现象突出,政策实施的通道被切成了不相连接的几段。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需要追究责任时,所涉及的各有关方面都会本能地推卸责任。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管理活动的重复、法律实施的不稳定、管理活动缺乏一致性和管理盲区的出现等,还可能导致公共健康目标和贸易便利化及产业发展之间出现矛盾。以生产环节为例,仅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部门就包括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这4家:卫生许可权由卫生部门掌握;质检总局控制质量标准;工商总局负责企业登记和食品流通;食品保健品的审批和注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自__年4月震惊全国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就对因多头管理而漏洞频出的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了质疑。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控工作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共同负责。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等部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这几个机构自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都很复杂。大部分省、市和县级政府都设有与卫生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这些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对当地的本级政府负责,但接受中央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也有些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接受中央机构的领导,如,省级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但是,地方政府也有权制定自己的规章和标准,而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都是地方财政自给,因而很可能更多的关注于本地区利益而不是国家的标准。目前,各部门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系统亦十分复杂。卫生部、农业部从中央到地方均为分级管理。食品和药品监管局成立后,地方上尚无食品监管的职能部门,如何实行地方上的监管,依然是未知数。

(四)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

产业界是食品的提供者,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离不开产业界包括生产者和进口商、加工者、销售商(零售和批发)、食品服务、贸易组织等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产业界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落实:一是与政府沟通,将行业信息传递给政府,为政府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服务;二是通过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部管理;三是与消费者沟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制度。但是,目前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制。法律法规的出台、标准的制定、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认证认可体系的建立并不是根据行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这样就容易造成管理“虚化”的问题,很多具体管理制度实际上执行不下去。目前,食品行业组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即使有些行业成立了行业协会,但运行还很不规范。食品行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也比较少,一些食品生产加工者和销售商为了降低成本和占领市场,利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机会,制假售假,给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

(五)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消费者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重视,由于消费者组织还不健全,也缺乏有效参与监督的渠道。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多部门监管模式的协调与完善。

以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为核心,重新建立足以控制各环节风险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变化的总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这种协调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加拿大、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为代表,为了控制风险,将原有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重新统一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机构,对全过程进行统一监管,彻底解决部门间分割与不协调问题;另一类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依然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但通过明确食品类别(美国)或按照环节(日本)进行分工,以保证对“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美国也一直存在着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统一到一个部门的声音。阿根廷、智利和荷兰等国也在积极探讨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避其不足。目前,我国多部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显然的,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就实际情况来说,近期内不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够在短期内挑起确保13亿人口食品安全的重任。比较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消费者组织和产业界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将多部门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体系。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多达8、9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极有必要,国外也有先例和经验。现在由于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在生产过程和市场流通中常出现“谁都管和谁都不管”的现象。建议:我国尽早组建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政府各主管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并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建议,研究提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调查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合理分工,是建立协调的能够实现由“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向有3种,每一种都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第一种是把现在分布于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整合在一起,统一放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彻底解决机构重复和管理盲区问题。该方案对现有行政体制的冲击最大,改革的难度也最大;第二种是借鉴美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模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按照食品的类别在各个部门进行分工。每个部门独立地对自己所分管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过程监管,其他部门无权干涉。该方案与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一定冲突,因为各部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是按照食品产业链条的环节来划分的,因此,改革力度较大,也存在一定难度;第三种则是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小的调整,依然按照食品产业链的环节进行分工。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卫生、农业和质检等部门研究制定分工方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就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二是就无人管理的盲区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哪个部门负责哪些尚无人监管的盲区。在制定分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部门已经建立的检验监测网络的实力。这个方案最接近现有管理体制,但是必须解决好分工后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问题。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都应该服从于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应借鉴美国经验实行食品安全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网,在县市、省区和全国全面监督食品的生产与流通。必须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由各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中央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标准上要保持很好的协调。凡是存在国家标准的,地方监管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监测。食品在地区间的流通,以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监管,没有国家标准的,各地可以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监管。

(四)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食品安全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上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食品产业链的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流通业者通过自己的声誉来积极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体系有效运转的核心。

政府和社会的监管仅仅是外在的约束,生产、加工和流通主体的良好卫生规范与自我检验监测才是内在的决定因素。这些主体内在积极性的发挥也有赖于消费者的支持,消费者只有珍视自己的食品安全投票权,把钱投给那些提供优质安全食品的企业而不购买无证商贩的食品、自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那些为提供安全食品而付出额外代价的食品生产者和企业才能够得到补偿,才能够有激励继续维护食品安全。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督以及相关信息和食品安全技术的推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可以约束行业内的企业,权威的非官方质量认证机构也为优秀的企业提供了社会声誉保障,农业生产者组织可以对组织内部成员的生产过程和产地环境进行自主监督。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有必要建立一个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通过沟通来加深理解、寻求共同解决食品安全关键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张云华,孔祥智.食品供应链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01).

[2]郑风田.从食物安全体系到食品安全体系的调整——我国食物生产体系面临战略性转变[j].财经研究,,(02).

[3]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o9).

[4]王孝钢,万述伟.日本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03).

[5]薛庆根,高红峰.美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5,(12).

[6]张永建,柳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0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题目及对策毕业论文

(一)医院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但在有些地区医院,会计电算化开展的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单位部分领导和会计职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存在着一种“重硬轻软”的思想,重视对硬件的投资而忽视对软件的投进,甚至有些单位使用盗版的财务软件。部分会计职员也以为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形式,以至于有些医院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好。事实上,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记账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会计职员能从繁琐的记账、算账、报账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治理、资金分析、资金评测中,进一步深化会计职能。

(二)财务软件没有体现内部控制观念。

现行的财务软件固然具有操纵员权限限制功能,但是可以设置几个不同的操纵员,通过转换操纵员姓名来进行不同的会计操纵,从而使得权限治理形同虚设。例如,记账凭证录进职员可以通过改变操纵员姓名对凭证进行审核,使审核功能流于形式。另外,各功能模块之间缺乏牵制,即使“明细账”和“总账”不符,也依然可以报出财务报表这样轻则易造成财务信息错弊,重则会造成违反财经法规现象的发生,给医院治理带来隐患。

(三)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医院会计电算化面临以下风险:1.实际操纵中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制订措施不全或缺乏有效监视,导致玩忽职守的现象时有发生;2.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风险。如缺乏必要的防病毒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控制措施;3.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如没有及时备份、或备份数据没有定期检查,凭证、账簿没有及时打印等。

(四)财务信息化使得利用计算机犯罪成为可能。

实行网络治理后,单位会计资源实现共享,这就给予某些通晓网络知识且别有专心的人利用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机会。再则,计算机对磁场、灰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十分敏感,可能会因此导致计算机出现错误,出现丢失或破坏数据的现象。假如不对计算机系统实施特别的安全监控措施,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就无从谈起。

(五)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职员。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学、管、会计学、信息学于一体的边沿学科,固然大多数会计职员已接受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还有较大的间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合型人才欠缺。目前既懂医院会计又熟悉计算机的职员相当少,这势必会我国医院会计电算化的进程。2.会计电算化培训滞后。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硬件和软件操纵系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目前的教材却是几年前的,会计职员通过培训所学的知识回往后却无用武之地。3.会计职员的后续中缺乏会计电算化内容。会计职员的后续教育中,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项内容来培训,致使会计职员缺乏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的机会。

网络会计将是未来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方向。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表露的会计活动。它将以其先进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和再重组提供无穷的自由空间。

第二,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使医院的会计职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数据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医院经营治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第三,会计信息输进输出模式由慢速、单向高速、双向转变,使得双向输进输出成为可能,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适时数据的直接输进输出。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长期的不断投进和支持的软件工程,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了,而是要符合医院运行的治理思想,需要医院领导的直接参与,全体职工的配合和病人的理解,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往。

(二)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的使会计核算和会计治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给医院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多新,因此,建立一套适应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可以把医院电算化内部控制分为治理控制和日常控制。

1.治理控制。治理控制主要是对机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分和职员而言的,通过治理控制,可以使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协调和理顺他们间的关系,使舞弊和犯罪的几率减少到最低。它包括:(1)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如:可设置会计主管、微机操纵、审核记账、系统维护、数据等岗位,形成相互稽核、相互监视、相互制约机制;(2)完善系统操纵控制,如: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操纵治理制度,明确职责、操纵程序和留意事项,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3)加强系统安全控制,如强化密码机制、制定防病毒措施、认真做好数据备份等等;(4)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开展全程内部审计。

2.日常控制。日常控制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使反映的活动情况正确可靠,达到预期的治理控制目标。它包括:(1)采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具有防范会计数据输进差错的功能,能够通过平衡关系控制、科目对应关系控制、凭证连续编号控制等来自动检测数据的正确性;(2)系统要有数据必须经审核后才能登账的控制能力,要有防止或及时发现在处理过程中数据丢失、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3)采取各种输出控制及审批措施,保证打印输出的账本、会计报表及其它会计资料正确无误;(4)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或其他介质,存放地点应防高温、防漏、防尘、阔别强磁场,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坚持双重备份制度,防止会计档案丢失。

(三)进步会计职员业务素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除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还要熟练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正确规范地运用于日常的会计事务中。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初,为确保系统安全有序运行,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潜能,我们把进步会计职员的计算机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具体措施,根据岗位分工情况、会计职员把握计算机知识层面情况,分层次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培训,在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取得软件使用上岗证,会计职员都取得中级以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使之成为既精通会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确保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保证硬件、软件的安全运行。

(四)医院会计职员与治理者应积极寻求与会计的趋势相适应。

我国加进wto后,医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必将迫使会计职员和医院的治理者以开放的眼光来构架新一代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医院的治理信息系统,并为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医院参与竞争所发展的网上医院和远程医疗服务将更多地依靠于虚拟的网络,这对医院的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它将促使会计职员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与设计和软件操纵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识。不仅要把握国际会计和,而且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不仅要具备有关猜测、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定能力。

(五)充分发挥审计职员的监视作用。

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步了审计职员的工作难度,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需要。建议审计职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财经法规,通过对会计资料的直接审计查出会计信息错弊;二是通过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和流程进行检测,发现系统的弱点和不足,提请被审计单位改善,同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处计算机舞弊活动。

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

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李娜、彭帅、郑洁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网球在国际网坛取得的辉煌战绩,对国内网球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整体情况,所存在的矛盾依然凸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以教育系统为主,以学校作为支撑点,同时兼顾文化教育与专项训练的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教体结合”模式备受国内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中学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提高的重要时期,不管是升学还是走职业化道路,都是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笔者结合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模式培养基地―绵阳南山中学,同时对在该校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并从中找出“教提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力求完善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各省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以及赛事领导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了有关“教体结合”培养后备人才和有关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料和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作者利用裁判机会对2015年8月8日至13日在绵阳市南山中学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据统计,参加此次比赛的运动员共412名,其中男运动员235名,女运动员177名,教练员132名。作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向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272份,回收27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91.2%;发放教练员调查问卷68份,回收6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88.2%,并对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

2.2.3专家访谈法。

本人就“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方面的问题,与负责本次锦标赛的赛事官员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队的领队进行了面谈,为此次研究提供了的较为全面的实际信息。

2.2.4数理统计法。

根据需要运用spss19.0和wpsoffice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生源状况。

网球运动员的来源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在对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支代表队中的272名中学生网球运动员及68名教练员调查后得知,有90.6%的学生运动员来自城市,仅9.4%的学生运动员来自农村。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来源比较单一,而家庭资金投入是影响青少年是否选择网球训练的重要因素,“教体结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从侧面也大大增加了网球后备人才的来源和总体数量。3.2运动等级状况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等级认定要求为在一定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一定名次。因此,拥有网球运动等级证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运动员技能水平的高低。在对学生运动员运动等级调查后发现,参赛选手有61.7%的为网球二级运动员,有0.8%的为一级运动员,但仍有37.5%的没有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3.3学训结合情况。

平衡文化学习和专项训练是培养网球后备人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教育系统为主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训练的“教体结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一问题,大部分的学校都是采用周末、晚自习等课余时间来进行专项训练。在对学生运动员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2%的学生运动员认为文化课学习非常难,72.6%的运动员认为文化课学习难度一般,仅有2.8%的学生运动员觉得文化课学习非常容易(见表1)。对于运动员外出参赛拉下的功课,大部分的学生会通过自己后补或者单独找老师补习。

3.4教练员队伍现状。

教练员是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直接执行者,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对运动员的技能提高和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是“教体结合”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保障。在对教练员的年龄及执教年限调查后发现,我国中学网球教练员30岁及以下有15人,占总数的25%;30-40岁的中青年教练员有15人,占总数的25%;41-50岁的教练26人,占总数的43.3%;51岁及以上者有4人,占总数的6.7%。由此可见,教练员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教练员年龄偏年轻化和老龄化。在对教练员职称与学历的调查中显示,有40%的教练员为高级教练,其他的均为初级或中级教练;有76.7%的教练员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网球教练员知识结构及执教水平较为合理,但仍需提高。

3.5学校训练设施情况。

网球场地与基本训练设施是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条件,网球场数量的多少与训练设施的齐全程度也能大体反映出该校的网球水平以及领导对该运动项目的重视程度。通过运动员对自己学校网球训练设施的满意度调查后发现,仍有13.7%网球学生运动员对学校场地设施不满意。在对教练员对执教学校场及训练设施评价的结果发现,仅有10%的教练员认为目前的场地器材能够满足他们的训练需要。

3.6训练经费来源。

训练经费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物质基础,如场地和设施维护、训练、参赛、师资培养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经费的保障也成为“教体结合”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训练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显示,“教体结合”学校网球队的经费来源主要通过队员缴费(83.6%)和学校经费(54.3%)两种途径,基本上没有获得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来自社会的赞助。

3.7运动员出路状况。

后备人才的出路情况是检验“教体结合”模式培养成果的最直接因素,其中走职业化道路和升学是中学阶段网球后备培养最典型的两种出路。通过与各代表队的`领队交谈后得知,有99%的运动员毕业后顺利考入大学或者被输送到省队及以上走职业化道路,说明“教体结合”在保障学生出路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对运动员训练目的调查结果显示,76.6%的学生运动员从事网球训练的目的就是升学,对走职业化道路并不感兴趣,仅有6%的学生运动员愿意走职业化道路,仍有17.4%的运动员对出路不明确。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大大增加了他们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如运动训练单招等)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教体结合”模式是以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作为支点,同时兼顾文化学习与专项训练的新型培养模式,是解决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现状为:多数参与网球训练的学生来自城市,只有少部分来自农村,大部分具有一定运动等级,训练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升学;大多数运动员都认为文化学习和专项训练能够达到平衡,但只有少数运动员认为学习文化课非常容易;教练员的年龄普遍集中在在40-50岁之间,大多都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并对训练工作比较投入,责任心较强;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普遍对自己学校的训练场地和设施满意度普不高,训练和比赛的经费基本上都来自队员缴费和学校拨款。

3.“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制约因素为:后备人才来源单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球水平的提高;学训矛盾仍然不可调和,影响着我国网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教练员队伍不完善,科研能力和执教水平有待提高;学校、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在对后备人才培养及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

4.“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方式对以前存在的问题都有所改观,但仍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许多学校虽引入了这一模式,但基本上只是在形式上结合,并没有真正的将其落到实处。

4.2建议。

1.注重文化教育与网球训练之间的平衡。“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应该把握教育是基础、训练是重点,文化教育和网球训练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以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运动员为目标,从而改善当前这种管理无序的状态。

2.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增加与俱乐部、网球协会及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达成联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共识。

3.增加训练场地,完善训练设施,给学生运动员塑造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氛围。

4.建立健全相关规定及管理体制。将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培养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深度结合,从而真正的做到目标共定、责任分担、项目分建、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从而使我国的网球后备人才处于稳定的良性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在现阶段农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需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构建,全面提升科技项目的推广力度。农业发展中,需要将提升农产品质量作为核心,提高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的过程中,若产品的整体质量相对较低,会使产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渐丧失市场份额,导致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因此,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整合中,需要制定专业性的农业自主管理办法,改进种养模式,构建特色化的农业项目发展机制,满足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特色化创新需求,提高农业产品项目推广的实践能力。同时,在专业化农业推广实践中,也需要建立科技的研发及整合机制,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开发,实现农业产品项目的自主产权,保证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科技的稳定开发,从而实现农业产业推广实践工作的稳定创新[2]。

2.2构建可持续化的农业发展机制。

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中,需要将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作为基础,并在可持续发展农业整合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长足性的农业产业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农业产品项目的服务机制,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合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而为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第二,在农业产业结构整合中,需要实现农业与农业非农产品的协调性发展,满足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第三,在农业产业建设中,需要构建特色化的产业建设机制,实现农业项目生产的服务化以及节约化的发展目标;第四,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带动农户发展,以专业户带动专业村,促进农业科技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3构建特色化的品牌服务推广机制。

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中,需要强化产品的宣传整合机制,构建特色化的项目服务品牌,重视产品品牌以及农业标准化的.项目建设,因此,在农业特色化资源转化中,为了提升品牌的优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大力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积极推广并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从而实现特色化的农业产品生产机制,在农业产品加工及包装中,需要构建环保标志,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化创新;第二,全面增强品牌的广泛性及文化性特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的集群化、品牌的集体化,并明确地理表示,满足产品品牌形象构建的核心需求;第三,在农产品项目设计中,需要建立可持续性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满足农业产品发展的可持续性需求,避免农产品资源运用的过度消耗,促进农产品的生态化创新,提高产业的经济价值[3]。

3结语。

在现阶段农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将农业产业的科技发展作为核心,通过对农业产业科技化的管理,进行农业产品的项目实践以及品牌推广,构建专业化的农业推广机制、产品项目创新机制以及特色化的品牌服务推广机制,从而为产业的资源优化以及项目发展提供良好依据,实现农业产业的经济化发展。

参考文献。

[2]汤国辉,刘晓光,董艳,等.协同创新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在农业园区创建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为例[j].科技与经济,(5):62-66.

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都要积极转变,才能真正保障农业经济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注重科学的实施方式,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才能为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特征以及现状,然后详细探究了农业经济管理改革的作用和优化策略,以期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引言。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业得到充分重视,才能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管理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由于受到诸多层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从理论层面分析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就比较重要。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题目及对策毕业论文

摘要:加强和完善我国会计监督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实行季度评分制,将责任归结到个人;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巩固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会计监督;“三位一体”;财务透明化。

计监督概述。

会计监督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监督集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于一体;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根据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享有其所赋予的特殊地位和职权,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的资金运行,以保障各项经济活动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促进实现企业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效的会计监督有利于保障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企业行为的合法化,更有利于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形成。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1.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相关的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2.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督。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有效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3.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4.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帮助企业经营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因此,会计监督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而且其本身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虽然有着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但是由于还有一些缺陷,导致我国部分企业出现了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等监督不力的情况,具体呈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失真。当监管人员进行报表抽查的时候,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临时将报表信息肆意编造,改造,用来掩饰企业一些财务信息的漏洞。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屏蔽财务会计真实信息,甚至用虚假的数据来粉饰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粉饰会计报表的办法使其达到业绩考核指标的要求。失真的财务信息的积少成多,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董事会运作缺乏约束机制。在企业中,董事会拿监事会当摆设,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无法得到体现;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谋取利益,不惜编造虚假会计报表。因此让企业的资金流动数据缺失严重,虚假数据不断增加,最终影响企业的效益。对企业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比如“红光实业”上市公司的虚报瞒报、包装上市,坑害了广大社会公众股东,部分原因就是对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三)对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导致会计监督不力。

虽然《会计法》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主体地位,但有些企业单位负责人法制意识淡薄,不理解什么是会计监督,认为既是监督,应是外部监督,与企业内部无关,导致内部约束机制缺失或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是老板,会计上的事情由自己决定,让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甚至让会计人员做出违法行为,如变更原始作证,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使其表面合法化。一旦违法行为被发现,更是发挥各路神通,找人代之,减轻自己的责任或是不了了之,这些都妨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后续的社会监督及政府监督的进行。

(四)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失调。

公司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往往忽视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核算轻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及与现行核算的不配套,使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间前后不衔接,缺乏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失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发挥。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其构成人员均由部门领导委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这自然对内审人员的监督行为构成约束,因此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能起到有效监督作用的极少。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企业内部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领导层次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为出发点,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的、最根本的保障,应当要求审计人员明确职责,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理念,改善自身应有的知识结构,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具备一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行季度评分制,将责任归结到个人。

许多企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无法归结到个人,许多时候在调查的时候将根源中断。因此可以将会计人员分组进行管理,对于季度的'表现,打分记录,实行奖惩制度。对于资金流动的管理,要将责任归结到个人,实现财务的透明化。

(三)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只有通过单位内部、社会、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会计监督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会计行业才能得以继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单位内部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基础,是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社会监督以独立的第三方的身份对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察和督促。政府监督是指相关部门(主要是财政部门)、定期对计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并抽查会计信息质量,采取措施整顿规范会计秩序,从宏观角度为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巩固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的监督体系需要法律的强有力的支持,让会计监督制度有法可依。我国如今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因此应该出台相应的细则,实现会计监督的可操作性。地区政府应该根据实际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对于违反会计职责的人员要有法可依,加大惩罚力度和执行力度。

(五)建立有效的现金控制制度。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资产尤其是现金的流动性,控制了企业的现金,等于完全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控制现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l)杜绝账外现金循环,所有的现金都进入银行账户体系。(2)保证现金全部能够集中管理。企业可以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管理,及时了解子公司资金运营方向。(3)做好预算结算工作。日常开支做到事前要有预算,事后要做结算。(4)超过一定额度的支出项目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批。(5)对资金的筹集、调拨、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都直接掌握,集中管理。

(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一是严格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其业务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二是加强会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严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三是建立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力度,以此为约束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另外,加强国家监督。国家监督作为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国家监督职能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强化会计监督必须加强国家监督。

四、结语。

我们应当认识到会计监督体系在企业制度中的重要性,让“经济超越发展,会计随着超前”的原则在制度中贯穿始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企业经济发展中会计造假,信息质量不真实的客观存在性和必然性。对于不断发展的企业中,必须要逐渐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人员投入的力度,才能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扩大化,从而保持企业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队伍的健康和干净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22).

[3]高立红.浅谈企业集团完善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会计.2008.(5).

[4]朱永永.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5).

相关范文推荐
  • 11-16 保密承诺书的理解(专业15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好教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现在,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独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 11-16 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人教版范文(18篇)
    工作计划范文是我们将工作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桥梁,它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工作内容和目标,为实现工作计划提供指导和支持。如果你对工作计划的编写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的
  • 11-16 肝胆外科护士出科自我小结(实用23篇)
    护士要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严格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确保医疗环境的整洁和安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士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在护理带教老师
  • 11-16 声音的森林读后感(优质21篇)
    读后感是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对于书中所教给我们的道理和观点进行总结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那些犯愁如何写读后感的朋友们,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
  • 11-16 检验员工作总结及自我评价(模板17篇)
    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感到非常满足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月工作总结范文集锦,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实际帮助和指导。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工作
  • 11-16 小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汇总17篇)
    教师工作计划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教师工作计划的实际案例,为我们编写计划提供一些借鉴。
  • 11-16 政教处卫生工作总结(汇总22篇)
    通过卫生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回顾卫生工作的重要节点,从而不断优化工作计划和流程。如果你对卫生工作总结感兴趣,那么以下范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20xx年,我卫生卫生
  • 11-16 召开业务研讨会的通知(优质17篇)
    9.通知的发布要及时,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需要了解的人群。在阅读以下通知范文之后,相信大家能在写作通知时更加得心应手。各部门:根据学校《关于x年中国民航大
  • 11-16 员工个人原因辞职报告书(优质18篇)
    辞职报告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同时也是对组织和同事的感谢和告别。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辞职报告写作技巧和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我
  • 11-16 新员工代表演讲稿三分钟(汇总17篇)
    在三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一次深呼吸,放松心情,重新调整状态。这些总结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可以作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素材。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承蒙大家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