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条据书信>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模板13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模板13篇)

时间:2023-11-17 17:19:37 作者:FS文字使者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模板13篇)

大班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紧密配合和有效沟通,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大班教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狗狗明信片》

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雪花片数量变化的过程,尝试根据雪花片数量结果,推导出雪花片数量与游戏输赢结果以及游戏规则之间的关系。

2.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准备:

雪花片三筐(数量多于幼儿人手6片),磁性黑板一块,磁铁块12~15个,粘纸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数倍)。

过程:

一、回忆熟悉的游戏,了解新的游戏规则。

1.回忆熟悉的游戏。

(1)回忆游戏“石头剪刀布”的玩法和规则。

提问:“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是怎么玩的?有什么规则?

(说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梳理“玩法”,强调“规则”,比如,要同时出手势,一旦出了手势就不能更换,如果出了同样的手势要重新来一次,等等。)。

(2)介绍新的游戏玩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要把原来的两人游戏变为集体游戏。每个小朋友边念儿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边拍手,念完后迅速找到一个朋友和他面对面,一起念“石头剪刀布”的指令后同时出手势,比出胜负。每一对朋友只能玩一次游戏、比出一次输赢,然后更换一个朋友再游戏。

2.试玩新的集体游戏。

(1)请幼儿在活动室中间空地上两两找朋友轮流玩游戏,引导幼儿一起念儿歌、一起说“石头剪刀布”的指令。

(2)提问:谁赢了?谁输了?出了一样的手势该怎么办?比出一次输赢后就要怎么样了?

(3)待游戏比出输赢后,请幼儿回座位坐下。

(4)帮助幼儿理解新规则:一轮游戏中,每个人要换3次朋友,也就是每人要玩3次“石头剪刀布”。

(说明: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念儿歌、说指令以及提问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游戏中,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幼儿能否理解和遵守新的游戏规则,是否已做到一对朋友在一次游戏中只有一次输赢,从而为幼儿在之后的推理中思考输赢关系做好铺垫。)。

3.了解增加雪花片后的新玩法。

(1)讲解新的玩法和规则:游戏前每个小朋友只能拿取3片雪花片,游戏中每一次输的小朋友要给赢的小朋友一片雪花片。游戏中每人要想办法保管好自己的雪花片,不要掉落和丢失。

(2)在活动室中间空地上放三筐雪花片,请每位幼儿上来拿取3片雪花片后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与旁边的同伴互相验证有否拿对。

二、第一轮游戏,体验3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并进行推理。

1.尝试游戏,体验3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说明:一轮游戏进行三次,一般三次后就会有幼儿输完3片雪花片。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即每次输赢后能否正确拿出一片雪花片,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关注自己手上雪花片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输赢结果之间的关系。)。

2.游戏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过程。

(1)请输完雪花片的幼儿上来,肯定其能“遵守规则”。

(说明:游戏有输赢是正常的,幼儿将自己手里的雪花片都输完时,可能会有挫败感,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及时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游戏心态。)。

(2)请大家一起来尝试推理。

(说明:对于“3片雪花片怎么会一片都没有了”的推理,基本上所有幼儿都会说“因为他输了”,而后的教师追问“那么他一共输了几次”,目的是帮助幼儿思考输赢结果与雪花片数量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再追问“为什么是输了3次”,以帮助幼儿在雪花片数量与“每次输赢1片”的游戏规则之间建立起联系。)。

(3)提问:谁认为自己手上的雪花片最多?有几片?

(4)请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来推论他们的雪花片变为6片的过程。

(说明:对于“每人赢了几次”这个问题,幼儿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赢了3次”和“赢了6次”。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记住了自己原先就有3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赢了会得到1片,而后者只记得自己每次赢了会得到1片,忘记了自己原先手上就有3片。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说自己“赢了6次”时,幼儿可能会用“3+3=6”来作答,教师可以视情况再深入追问幼儿:“这里有两个3,这两个3有区别吗?”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原先手上的3片雪花片加上游戏中赢得的3片雪花片才是6片雪花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

(5)幼儿作出推理后,教师呈现磁性黑板,请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在集体面前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先向幼儿a提问:“你原先手上有几片雪花片?”然后让幼儿a在磁性黑板上正确摆放出磁铁块加以表征。随后,幼儿a每描述自己赢了一次,就让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b在3块磁铁块的后面加上1块磁铁块。这个摆放过程既是验证的过程,又是操作的过程,可让全体幼儿直观地看到由磁铁块所表征的雪花片变化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要重点关注幼儿对雪花片变化过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结果的差异,以了解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同思维水平。)。

三、第二轮游戏,体验6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并进行推理。

1.尝试游戏,体验6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1)调整规则:游戏玩法不变,每人改为拿6片雪花片游戏,共玩3次,每次输的人给赢的人2片雪花片。

2.游戏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过程。

(1)请输完雪花片的幼儿上来,肯定其能“遵守规则”。

(2)请大家一起来尝试推理。

(说明:对于这个问题,幼儿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输了3次”和“输了6次”。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时,有幼儿可能会用“2+2+2=6”来作答,即每次都输掉2片雪花片,输了3次2片,就输完了6片;有幼儿则可能忘记了游戏规则,会说因为输了6片雪花片,所以输了6次。)。

(3)请输完了雪花片的幼儿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可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a上来,根据输完6片雪花片的幼儿b的描述,来摆放磁铁块。教师可先向幼儿b提问:“你原先手上有几片雪花片?”并让幼儿b在磁性黑板上正确摆放出6块磁铁块加以表征;幼儿b每描述自己输了一次,幼儿a就去掉磁性黑板上的2块磁铁块……这个摆放过程既是验证的过程,又是操作的过程,可让幼儿直观地看到由磁铁块所表征的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4)请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来推论他们的雪花片变为12片的过程。

(说明:对于这个问题,幼儿也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赢了3次”和“赢了6次”,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记住了每人原先手上就有6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赢了会得到2片,而后者只记得每次赢了会得到2片雪花片,忘记了每人原先手上有6片雪花片,或者是把游戏规则记成了每赢一次得到1片。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有这样的答案时,有幼儿可能会用“6+6=12”来作答,即原先手里有的6片雪花片加上赢得的6片雪花片就是12片雪花片,所以赢了6次。有幼儿则可能会用“6+2+2+2=12”来作答,他的解释是,因为除了原先有的6片雪花片,后来每赢一次得到2片,一共赢了3次,得到6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

(5)请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儿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陛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的具体引导方法同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关注幼儿对雪花片变化过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结果的差异,重点引导幼儿思考游戏前的雪花片数量、游戏输赢规则、游戏后的雪花片数量这三方面的关系。)。

(6)根据本班幼儿的推理水平,选择开展以下环节的活动。

提问:谁的雪花片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他到底有几片?

为什么只剩下了这几片?你在游戏中的输赢情况如何?

你能不能用磁铁块摆放出你的雪花片输赢过程?

如果两个小朋友手里剩下的雪花片数量是一样的,他们的输赢过程也会是一样的吗?

(说明:以上问题是针对个别幼儿的,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推理水平,选择性地开展该环节活动,目的是引导他们尝试回忆或推论自己雪花片的输赢过程,并用语言加以表述,同时尝试用磁铁块加以表征。最后一个问题意在引导幼儿基于摆放磁铁块的过程,尝试思考和理解“输赢的不同顺序”与“相同答案”之间的关系。)。

延伸活动:

(说明:游戏结束后,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不是急于要求幼儿给出正确答案,而是旨在再次给予幼儿尝试推理的机会,鼓励幼儿直接用自己手里的雪花片探索、摆放。幼儿如能摆放出正确答案,可让幼儿用赢得的雪花片换取粘纸等小奖品。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狗狗明信片》

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组合的拼图卡填补空缺,并能做相关记录。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拼图卡若干、人手一块操作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6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方块拼图卡。

师:【播放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拼图卡,看,见过它们吗?对,玩俄罗斯方块游戏中有它们,那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形状、颜色、数字)。

师:那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拼图卡来玩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怎么样?

二、拼图游戏。

1.游戏(一)。

师:看,这个拼图内有一处空缺需要我们填补,哪一处呀?哦,白白的那一处,那灰色部分呢?需要填补吗?那1、2、3、4、5、6,我们请几号拼图卡来帮忙?(6号)都同意吗?那对不对呢?我们把它移下来看一看。对不对?看来这一题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好吧,接下来我就来出个难一点的。

2.游戏(二)。

师:看,这里有几个地方需要填补?(2个)很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那这两处空缺我们请几号拼图卡比较合适呢?(1号和5号)都看出来啦?那我请个小朋友来帮我们验证一下。

师:看来这一题也难不倒你们。

3.游戏(三)。

a、介绍材料及操作要求。

师:在你们的桌上也这样一张操作卡,还有拼图卡,一会就请大家去试一试,拼一拼,看看会有几种方法。注意咯,一种方法内每张拼图卡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哦,都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

b、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c、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师:都完成了吗?刚才2和3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1和5)【教师课件演示验证】还有不同方法吗?(3和6),看看有没有?【教师拉出答案】还有没有啦?(5和6)看看有么有,一共有几种方法呀?(4种)4种方法都找到的举手!哇,你们真是拼图高手啊!找到2种、3种方法的也不错,只找到1种方法的就要加油咯!这样,再给你们一点时间,把刚才没有找到的方法在操作卡上试一试吧。

4.游戏(四)。

师:好了吗?我这里还有个更难的,想挑战吗?很好,敢于挑战的孩子,我最喜欢!看看,这幅拼图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更大了,没有格子线)想想,这回空白处可能包含几张拼图卡呢?会有几种方法呢?这回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时间一到就不能再拼了,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找到的方法最多!

师:好,我们把操作卡翻过来,赶紧去试一试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时间到!不能再拼咯!你们得到了几种方法?(2种、4种......)好,找到1种的举手,嗯,不错。找到2种的呢?多一点了。找到3种的呢?哇,好厉害。4种的呢?真么棒啊!那5种的呢?哇,真了不起。好,请一个找到5种方法的孩子到上面来把你的答案填到我们的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种方法(1、2、4)你们有没有?第二种、第三种......,好,他圈好了。我们一个一个来验证有没有第六种方法?那一共有几种方法?(5种)全对的孩子举手!哇,掌声送给他们,真的太厉害了。

四、延伸。

抽奖游戏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1、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9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一、谈话引起好奇。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幼儿:因为黄色在圆盘上占得地方多。所以指着它的可能性就大。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

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10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

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教师:是不是你们猜想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黄色球多,白球少。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两个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一个是文具转转转,另一个是水果转转转。文具转转转设3个奖项:1个文具盒,1支铅笔,1块橡皮。水果转转转也设了3个奖:1个大西瓜,1串葡萄,1个苹果。想不想动手试试?那我们一起到美工区,亲自设计一个好吗?在设计转盘前,先听老师讲清要求:

1、先要在盘子里选好材料,想想你设计的转盘是文具类的还是水果类,然后再进行操作。

3、最后,用胶棒时,一定要讲卫生,不要把胶棒蹭到外面。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气氛很浓,在最后的环节亲自动手设计了转盘,并向同伴介绍了自己的转盘,目标完成很好。

不足之处:有的幼儿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动手能力不是很好,还有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在今后的区域活动多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让其均衡发展。

大班数学活动《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

1、认知目标:使幼儿学会利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2、能力目标:通过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思维、运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幼儿对数的运算的兴趣以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根据6的组成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采用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

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很多加减法了,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能干,(点出复习题)最先做出老师出的这些题,好吗?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这是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这是复习6的组成。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可爱的动物图片群和插入声音的播放,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得数是6的加法。这是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学习5+1和1+5,初步引导通过组成计算得数;然后出示4+2和2+4两个算式,让幼儿摆弄小棒探索得出4+2=6和2+4=6,再脱离小棒的帮助通过组成计算得数;最后直接出示算式3+3=让幼儿利用组成计算得数。本课的难点是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这一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感知具体事物的数量,引导幼儿填空,找出另一个加数,再过渡到利用6的组成想出另一个加数。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来感知得数是6的加法;然后通过数的组成来理解得数是6的加法;最后通过提高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加法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教学准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会)那今天小胡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2、新授10的加法。(ppt)。

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根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

1)幼儿购物游戏。

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xx+xx=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

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

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狗狗明信片》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的兴趣。

2、初步感知5的组成,发现将5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3、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撒花片的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纸盒,内装有5个双色花片。

2、空白记录单、铅笔、水彩笔。

3、幼儿用书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双色花片”。

(1)请幼儿说一说花片特别的地方。

(2)师幼一起数一数花片。

2、游戏“撒花片”。

(1)撒一撒。

教师示范并介绍活动要求:把5个花片抓在手里,轻轻地撒在小筐里,看看有几个红色面向上,几个是绿(黄)面向下。提醒幼儿每次都要将5个花片抓在手里再撒。

(2)记得清。

引导幼儿拿出记录单,把刚才撒花片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每人撒5次花片,每次都拿5个花片,撒一次,记录一次,记录的结果要与撒出的结果一样。

(3)幼儿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按要求进行活动。

3、展示、交流。

(1)展示幼儿的记录单,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清楚的记录方式。

(2)集体观察2~3张记录单,找一找记录单上有哪些相同的记录,有哪些不同的记录。(初步感知5的组成)。

(3)教师小结。

4、完成幼儿用书《分分合合(一)》。

(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师幼共同评价操作结果。

5、师幼共同小结撒5片双色花片有哪些结果,记录有哪些方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狗狗明信片》

活动目标:

1、习将数量是5的水果分成2份,探索分合的不同答案,分水果。

2、按每次取5个苹果放成一排,分成2份的程序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教具一块大磁性黑板,上面贴有爷爷、奶奶头像。

学具人手一份(磁性板,25个苹果,人物头像2个),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小组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材料,激发;活动兴趣。

“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放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给爷爷奶奶分苹果的游戏。”

(2)交代活动规则要求。

a每次取5个苹果拍成一排,燃后把5个苹果分成两份,一份给爷爷,一份给奶奶。

b每次分给爷爷、奶奶的苹果数量都不能相同。

c分好后,说一说:第一次分给爷爷几个、奶奶几个,第二次分给爷爷几个、奶奶几个等。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雪洗的组成。

a先请幼儿每人从框子里拔个苹果在磁板上拍成一排,然后分成两份,做好一次后再接着往下做。

b幼儿操作,教师迅速浏览全班幼儿活动的情况,虽没有按要求操作的幼儿及时提示,教师重点观察拿取得十否是个苹果,分成两份有无重复现象,又没有遗漏。

2、集体活动。

(1)学习按指示监查的分合结果。

a请几位幼儿展示并将数自己分合苹果的结果,师生共同检查他的每排是否拜访了5个苹果,每次视否把5个苹果分成了不同的两份。

b小朋友看一看分合的苹果数量又没有重复,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

(2)让幼儿在此操作,探索不同的分法。

大班数学活动反思

我的叙事:

大班数学中“口述应用题”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贯彻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应用题都是有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组成的。情节和数量组成一道口述应用题的结构框架。幼儿要解答口述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情节和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就是口述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

情景一:

出示图片

师:草地上原来有几只兔子?又来了几只兔子

幼:草地上原来有2只兔子,又来了3只兔子

师:那老师想用加法来计算,应该问一个什么问题?

幼: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兔子?

师:这几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已知数?最后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分析:草地,兔子是非常接近幼儿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

这样幼儿的思维闸门也就打开了。接着把“原来有2只兔子。又来了3只兔子”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容于情节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道理。

反思:口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算法是隐含在情节中,而情节又由多个客观要素构成,只有引导幼儿 分析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选择方法,得出答案。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不 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

既然是口述应用题,那么读题也就是训练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是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的。

出示图片

师:看看这张图片上讲的是什么事情呢?

教师操作卡片

幼:河边原来有4只红蝴蝶,又飞来了2只黄蝴蝶。

师:请你来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河边原来有4只红蝴蝶,又飞来了2只黄蝴蝶,河边一共有飞来几只蝴蝶?

教师把幼儿的题目重新念一遍

请幼儿把题目跟念一遍。

提问幼儿:“原来有几只”,“又来几只”“一共有几只”等概念。

分析:在读题时,教师口齿要清楚,速度要适中,先进行 初读,使幼儿对题目形成一个总的初步的印像,能说出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其次,再进行强化, 使幼儿在头脑中把题目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理解它们,能说出题中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突出主要信息; 最后使幼儿能把信息综合起来,在头脑中把题目的'各部分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反思:要素、数据和问题寓于口述应用题的情节中,情节蕴含着数据和问题的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在整体中认 识部分,在理解部分的基础上把握整体。

在最后把应用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又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算式。

师:那河边一共有几只蝴蝶呢?

幼:6只。

教师把蝴蝶拿下来进行演示。

师:对了,那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算的呢?

幼,是用加法。

师:那用算式题目表示该怎么写呢?

幼:4+2=6

师:你说的真棒,答对了!

在幼儿回答出问题以后,老师把相应的图片来进行演示,使幼儿看到了两个数的合并过程,又看到了合并的结果。具体了理解了加法的含义,也就将具体的情节转化成了数学问题,最后转化成了算式。

反思:转化的本身是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实现转化,既能促进幼儿把握数量关系的实质,又培 养了幼儿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 转化训练,一方面是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幼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大班数学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与反思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平时在班上孩子们会经常问:“ 王老师,现在几点啦!9点我们是不是该上课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已开始慢慢关注时间,所以,认识时间,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本次活动。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组织《整点与半点》这个数学活动。其目的主要是:

1、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复习整点,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时钟的半点。

2、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帮助幼儿同的合理安排时间。

3、喜欢数学活动,并愿意积极参与活动。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一、准备阶段

1、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帮助幼儿制作各式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2、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二、实施阶段

首先第一个环节,利用谈话展示课件,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表盘上缺了什么巩固幼儿对钟表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发现时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然后进行小结,了解分针走一圈,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这是1小时。再紧接着提问“这是几点整”并操作拨整点,从而又巩固了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认识半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幼儿认真观察,此时的时间为“1点整”,然后将分针拨半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1和2的中间),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1和2的中间’是‘一点半’。这样反复地拨几次。再请幼儿操作练习拨半点,通过“老师说,幼儿拨”“幼儿说时间,幼儿拨”“相互拨”等形式加深了幼儿对半点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游戏“从时间回家”,出示不同时间的表盘,对整点和半点进行分类,并观察发现整点与半点的规律,共同进行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在12,时针指向数字;半点时,分针都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通过游戏再一次巩固了孩子们对整点和半点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共分3组进行,每组的制作方法也不同,如:第一组是时间与活动图片直接对应制作的;第二组是需要幼儿添画指针再与活动图片相对应制作的;第三组加入了记录时间的方法在里面,这也是为以后的活动打基础,幼儿特别认真,并对制作的结果进行了讲解,最后,老师出示一张大的活动时间表,请幼儿共同讨论观察,在活动中使用的活动图片,也是幼儿提前画出来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从小就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幼儿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各环节过渡的自然、紧凑。在语言表达上也较为简练,而且在活动中,给孩子操作的提示比较到位,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积极的参与,有兴趣,并能大胆的进行操作,引领孩子一步一步感知、认识时间,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不仅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也很好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次活动关注幼儿的自身操作,在幼儿操作中发现结果,此次活动的整个效果不错,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目标也较好的完成。

但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在活动中,对幼儿的个别指导不够。

2、活动中的应变能力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3、最后一个环节,对设计的问题情景把握不够,以及对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的回应。

4、幼儿在展示时间表时,中间有一个时间画错了,我也没能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抓住每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迅速成长起来。

大班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平时在班上孩子们会经常问:“王老师,现在几点啦!9点我们是不是该上课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已开始慢慢关注时间,所以,认识时间,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本次活动。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组织《整点与半点》这个数学活动。

1、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复习整点,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时钟的半点。

2、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帮助幼儿同的合理安排时间。

3、喜欢数学活动,并愿意积极参与活动。

一、准备阶段

1、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帮助幼儿制作各式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2、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二、实施阶段

首先第一个环节,利用谈话展示课件,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表盘上缺了什么巩固幼儿对钟表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发现时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然后进行小结,了解分针走一圈,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这是1小时。再紧接着提问“这是几点整”并操作拨整点,从而又巩固了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认识半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幼儿认真观察,此时的时间为“1点整”,然后将分针拨半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1和2的中间),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1和2的中间’是‘一点半’。这样反复地拨几次。再请幼儿操作练习拨半点,通过“老师说,幼儿拨”“幼儿说时间,幼儿拨”“相互拨”等形式加深了幼儿对半点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游戏“从时间回家”,出示不同时间的表盘,对整点和半点进行分类,并观察发现整点与半点的规律,共同进行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在12,时针指向数字;半点时,分针都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通过游戏再一次巩固了孩子们对整点和半点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共分3组进行,每组的制作方法也不同,如:第一组是时间与活动图片直接对应制作的;第二组是需要幼儿添画指针再与活动图片相对应制作的;第三组加入了记录时间的方法在里面,这也是为以后的活动打基础,幼儿特别认真,并对制作的结果进行了讲解,最后,老师出示一张大的活动时间表,请幼儿共同讨论观察,在活动中使用的活动图片,也是幼儿提前画出来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从小就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幼儿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各环节过渡的自然、紧凑。在语言表达上也较为简练,而且在活动中,给孩子操作的提示比较到位,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积极的参与,有兴趣,并能大胆的进行操作,引领孩子一步一步感知、认识时间,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不仅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也很好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次活动关注幼儿的自身操作,在幼儿操作中发现结果,此次活动的整个效果不错,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目标也较好的完成。

1、在活动中,对幼儿的个别指导不够。

2、活动中的应变能力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3、最后一个环节,对设计的问题情景把握不够,以及对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的回应。

4、幼儿在展示时间表时,中间有一个时间画错了,我也没能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抓住每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迅速成长起来。

大班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朋友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在教学5的组成时自己的.几点体会。

教学5的组成时,我请幼儿每次拿五个红豆,然后将红豆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蛋糕盒,幼儿在分“红豆”时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幼儿数学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大班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学科研讨活动在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开展,每次学习,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先是两位小组老师的现场展示,再由小组成员进行集体研讨,本次研讨内容围绕大班有趣的测量展开,两位老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下面就结合两位老师的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两位老师的教态非常亲切,组织语干练到位,都能以“幼儿操作在前,教师引导在后”的教学理念为前提,层层递进,思路正确,要求提出明确清晰,现场秩序一点不乱,总结语四字一组,郎朗上口,归纳到位,而且是从孩子中来,不是老师给的。另外,从整个活动过程看,芮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真是精彩,课堂驾驭能力强,组织形式开放,自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她把更多的探索时间和更多的交流空间都留给了孩子,特别是操作前商量的一个小细节,也是注重习惯培养的一个亮点,培养幼儿做事要先计划,再实施,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发展。

两个活动下来,也带给大家几点的启发和思考:

1.对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更多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的.积累,难度的挖掘,如芮老师的测量活动中,可能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所以孩子的兴趣不是一直保持的那么浓厚,测量的方法孩子是掌握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吃力,最好前面可以设计一个过渡环节,稍微减点难度,那样会更完美。

2.孩子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材料的提供与活动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数学活动的有用和有趣性,如果太抽象的概念,孩子是无法理解的,数学知识必须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尝试解决一些日常问题,徐芳老师这次选择了用积木量手表,在有用性来讲,可能不大,生活中的手表是用不着测量的,所以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的选材还是很重要的,既要考虑有用,又要考虑有趣。如何提供生活中的材料给幼儿提供更多更大的支持。

3,关于活动中的整合问题,每一门学科不是一个单独的,比如数学活动,不是一个单独的数学活动,活动与活动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学活动可以渗透更多的其他的内容。

大班数学活动排序反思

大班幼儿在数学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常常会觉得有的错误是根本就不应该发生的。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更让我感慨颇多。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画面观察能力较差。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方法进行5个以上物体的排序。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给踩高跷的贴绒娃娃排队。幼儿人人都能将娃娃按高矮排好队伍。接下来是让幼儿将手边长短不一的吸管按长短排序,幼儿也都能将吸管排好。可是在接下来的操作材料中,幼儿在红旗的排序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这些红旗的旗杆长度有的相差非常细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错。虽然操作之前我已经引导他们要比较旗杆的节数,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时有很大一部分幼儿都排错了,不是顺序搞错就是序号记错。而这一切都反应出幼儿对画面的观察不够细心,做事太过急促。

二、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自我认同感。

进入大班以后,我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对自己的.行为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在:做作业时总喜欢看别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刚刚拿到作业纸就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以至于有的小朋友交上来的作业让人看了都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因为他的答案都是反写的。明显全是照抄别人的。

要想从根本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我觉得我们教师必须注意让幼儿真正掌握我们所要让他们掌握的。因为只有当他们真正懂了、学会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自己产生认同感。另外,每节课结束以后,教师要做到及时反思,小结,及时的修改,累积经验,寻找幼儿更能接受的讲解方法,做到完善以及更好,让幼儿从兴趣开始培养,从根基开始打起,从基本习惯开始抓起,让幼儿喜爱上数学,喜爱上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 11-17 租赁房屋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文(21篇)
    租赁合同中还规定了租赁期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租金的支付方式以及违约金的规定等重要内容。在租赁合同范文中,您可以看到常见的租赁合同条款和表达方式。顶让方(乙方):
  • 11-17 在毕业生欢送会上的讲话稿范文(23篇)
    通过写讲话稿,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有说服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讲话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撰写讲话稿有所启发。各位老师、同学们:首先,请让我深
  • 11-17 员廉洁从业承诺书(热门13篇)
    在学术写作中,范文是指具有一定标准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好的总结。本人现担任xxx岗位一职,对20x
  • 11-17 大一自我介绍一千(优质19篇)
    自我介绍是一种推销自己的方式,可以展示我们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各位老师、同学们!我的叙述,可使您跃跃欲
  • 11-17 暑假留校申请书考研(实用20篇)
    更多申请书是在申请大学、奖学金、职位等时所需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示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如果你正在找寻更多申请书的范例,那么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优秀案例。
  • 11-17 高三地理的教学设计(优秀17篇)
    教学计划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些教学计划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适用于各种教学环境。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 11-17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优秀18篇)
    一份好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针对初中教学的教案精选,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和启示。
  • 11-17 中层领导年度总结(模板18篇)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是我们了解自己进步和不足的重要方式。看看以下这些年度总结范文,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总结能力。
  • 11-17 详细房屋租赁合同(模板23篇)
    在租赁合同中,房屋、车辆、设备等租赁物品的详细描述和规格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一些租赁合同的示例,希望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甲方(房主):__________
  • 11-17 中医医生年终工作总结报告(通用15篇)
    通过写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一个月,在经验和教训中汲取经验。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月工作总结,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思考角度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