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原动力(模板19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原动力(模板19篇)

时间:2023-11-18 06:19:51 作者:笔砚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原动力(模板19篇)

制定实施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施方案范文7:通过团队建设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团队的实施能力和协作效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的课程。新课程内容加强了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立和科学探究精神。校本课程是对现有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延伸,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营造一个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个性化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人的培养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支点。我们觉得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科的是一门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四次高考分析可知,生物学的各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内容的分值占生物学科总分值的比例由20xx年的44%提高到20xx年的66.7%。由此看来,只局限于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也是势在必行了,本课题也就成为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的着眼点。我校生物实验室条件的完备,校园网络的改善,新农村生态基地和星海湖生态旅游基地的建立以及当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园林化的工业城市等等,这一切都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学教学的传统做法,这些都给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虽然在一些地区(如山东、江苏、广东等)的一些学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经验和做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校本课程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尤其对高中学校来说,如何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根据学生全面成长的具体需要,建设好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始终是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就我区、我校来看,现在没有一套适合于我校的生物学校本课程教材。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是开发并撰写适合我校学生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符合我校及本地区实际,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的校本课程教材,并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教材的撰写拟以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与生物学科高考相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和生物学知识为编写内容,更好地体现“趣味性、探究性、实效性、同步性、开放性、选择性”的研究目标。拟包括三大模块即:高中生物怎么学、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趣味生物探究实验。

(一)高中生物怎么学。

1.通过本专题的探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技巧和方法。

2.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迅速提高生物学成绩,进一步达到多学科的交叉,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3.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灵活的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

通过对高中生物中趣闻趣事的了解,让学生对高中生物中的一些难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通过本课程也使高中生对自己日常行为不好的方面有所了解,并使其积极纠正;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物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物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的有用性及其社会价值。

(三)趣味生物探究实验。

1.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通过对课本知识与现实情境的有机整合,开发出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学以致用的生物实验,实现对学科课程资源的充分挖掘,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本课程拟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进行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使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财富。养成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3.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对现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和实验设计方法。

三、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用时约两年半时间(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1.组建课题小组,做好研究分工,制定实施方案。

2.确定实验对象:高二年级11个理科班。

3.进行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属于校本课程的问题)再进行汇总、分析、讨论制定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操作程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2月)。

1.调研、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课题前期背景情况调查。

3.陆续完成子课题的编写--研讨--修订--试用--反馈--修订--评价—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0月)。

2.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召开结题会议,进行课题工作总结,聘请专家评审,修改课题报告。

4.结题材料及研究成果装订成册或书上报。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陈维强。

成员:耿占荣、杨玉芳、陈维强、马桂兰、吉义东、王永峰、刘春辉、于洋、孟进、宁春晓。

2.课题组成员分工。

陈维强负责课题申报,管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的全面工作,负责活动内容的记录、活动过程的拍照、摄像、外出参观考察的行程和食宿安排等事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和后期研究报告。

陈维强、耿占荣、杨玉芳负责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制定,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协调及研究成果的汇总、上报及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等工作,参与校本课程的《高中生物怎么学》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王永峰、孟进负责学生问卷的设计、调查、统计分析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参与校本课程的《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于洋、刘春辉、宁春晓负责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及小论文、制作的各种模型的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工作,并参与校本课程中《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吉义东、马桂兰负责有关生物实验和实习考察等实践的设计、准备、实施及分析,并参与部分校本课程中《趣味生物探究实验》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三)课题的管理。

本课题由学校领导负责监督指导,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学校负责管理。课题成员分工协作,请专家和有关教研人员指导,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文献法、试验法和走访参观。

1.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进行兴趣和需求调查,进行分析,设想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思路、操作计划,进行论证,修定完善,然后按照计划进行收集有关资料、专家咨询、调研等准备工作,之后再试编写--研讨—反思--修订--试用--反馈--修订--评价—总结,最后形成成果。

2.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结果,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生物校本课程实施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教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校本课程提供了依据。

3.数据分析法当前,通过对各阶段学生纸笔测验或调查结果的分析仍然是研究和评价校本课程建设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客观性和科学性。

4.文献法因为我计划编写的内容大多数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参考,需要通过大量查阅文献,

5.试验法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在编写前后需要反复的进行试验,根据试验反馈的信息,再进行反复修改,逐步完善。

6.走访参观通过走访参观校外生态基地、种植或养殖专业户,科研院所等,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五、预设的研究结果。

预期本课题研究成果:

1.汇编成册的《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试用)》教材。

3.学生在进行校本活动中的成果: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及小论文、制作的各种模型等。

4.教师参与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心得和经验、教学设计、案例论文等册子及优秀教学课件。

5.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中期研究报告和后期研究报告。

卧龙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高质量地开展学校教研工作作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以校为本、融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于一体,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目的,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四循环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二、 达成目标:

1、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教学的实际问题,加强教师在实践中合作研究、学习与反思,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人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3、建立本校的校本研修机制,使本校研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管理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具体由教导处人员开展工作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1.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指导学校教导处与教研组制定校本研修制度、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研修工作。

2.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工作,根据市进修学校提出的课题,指导每位教师制定学习计划。以理论结合实际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 研修方式:

1、 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在教师会上,由教导处布置学期研修的重点要求、方法,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2、 专家指导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主动争取专业研修机构的支持,主动邀请专家、优秀教师来我校指导。

3、 打造实践型学习共同体,多方式地开展校本研修

以项目、课题、专题为纽带,建立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多方式地开展校本研修

行事历:

2011年3月 1、 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校本研修有关事宜。

2、召开教师会布置校本研修有关事宜。

3、各教研组、各教师制定研修计划及发展规划

4、第一专题的集中培训

2011年4月 1、自学第一单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2、写学习笔记、自修反思等

2011年5月 1、自学第二单元《上好一堂课为什么需要精心设计》

2、写学习笔记、自修反思等

3、小组交流自修结果

2011年6月 1、自学第三单元《设计一堂好课要把握好哪些重要环节》

2、写学习笔记、自修反思等

2011年9月 1、自学第四单元《怎样做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2、写学习笔记、自修反思等

3、小组交流自修结果

2011年10月 1、自学第五单元《如何调控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进程》前三节

2、写学习笔记、自修反思等

2011年11月 1、自学第五单元《如何调控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进程》后两节

2、写学习笔记、自修反思等

3、小组交流自修结果

2011年12月 1、自学第六单元《设计一堂好课要抓住哪些创新之点》

2、写学习笔记、自修反思等

3、小组交流自修结果

4完成第一专题研修总结

卧龙中学

2011年3月4日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题,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依据合阳县教研室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研修方案。

一、基本思想

校本研修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引领,以解决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统筹部署,扎实推进,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研修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1、能不断地引导学生自由学习,其核心和基础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与交流。

2、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展示、交流和深化知识。

3、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使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质疑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和成长。

4、能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引导每个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切实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差异发展,真正教学过程的公平。

5、基本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地选题、立项、研究和实验,为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三、组织领导

组 长:刘会民

副组长:秦积峰

成 员:李国玉 吴利涛 张莉芳 秦艳萍

马军阁 魏亚军 雷玉萍

四、研修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是:

《卧龙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旅游课程类型综合实践课。

教师董炳莲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时间3课时、隔周1课时设计者董炳莲。

所在学校献县南河头中学。

课程的性质是选修。我校旅游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美感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旅游知识和当地的艺术文化相综合,淡化旅游专业性,强调以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开发为旅游教学的核心目标;强调学生在课间审美活动的全程性,从感受美性出发,引导欣赏与探究,共同评价,深化学习所得。

我校旅游教学以当地名胜古迹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我校强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教师的发展铺路”,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才能有效地实施我校的旅游校本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当地的历史遗迹、风物人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旅游学作为一个新兴学业的意义,通过具体的`搜集并掌握本地的名胜古迹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当地中的实践旅游,将情、理与知识相结合从而认识旅游业及其意义。使学生具有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美感鉴赏、陶冶性情的能力。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旅游业知识及其意义,。

2、通过对当地资料的搜集,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加强学生对本地历史,地理及其风土人情的认识。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体会当地实践对学生美感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旅游业作铺垫。

教师向学生介绍,与学生动手查相关资料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

第1周:旅游业介绍。

第2周:展示搜集资料的成果。

第3周:参观实践。

以发现式为主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从搜集中探索、把握基本旅游业语言。通过搜集资料,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加强学生对本地历史、地理及其风土人情的认识。

通过参观实践过程,彻身了解旅游业的意义,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旅游业作铺垫。

采用以讲授、演示、实践、活动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较充分的实践机会,教师在演示、活动指导中帮助指导学生。

自编教材。

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学生的旅游学习参与程度与思维、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评价是以方展性评价为取向,注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对其进行判定。旅游学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实践、自评与他人评价等多方面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实践。

采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手册中。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麻坪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校在积极带领教师学习“洋思”、“杜郎口”等一些名校的先进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教而不研则虚,研而不修则空”。为以校本研修为依托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我校更多的教师自觉投入到校本研修工作中,示范、培养更多的教师通过研修之道,成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发展的领跑者、领军人,并努力打造出一支研究能力超强、合作能力超好、学习能力超高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课改为导向,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以高效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并使学校逐渐成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学校。

二、教学研究理念

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研究为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三、遵循原则

保证教师人人参与每次活动教导处应做好考勤监督。

2、针对性原则

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课改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的研讨。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课改中的疑虑和困惑。

3、实效性原则

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实效,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

4、激励性原则:对积极主动和按时参与校本研修的教师给以肯定;对通过校本研修成长快的教师给予奖励;对研修持消极态度,且达不到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教师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校本研修成果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绩效工资挂钩。

四、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了解并及时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1)学习现行教育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2)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2、加强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实用技术研讨,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1)探讨高效课堂的基本规律;

(2)探讨完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以及教学反思的具体操作方式;

(3)探讨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及教育教学行为的及时调整问题。

3、开展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开展“三笔字”训练,提高教师书写的规范性;

(2)开展普通话训练,提高教师熟练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3)开展简笔画训练,提高教师板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

(4)开展课件制作训练,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

(5)开展组织协调能力训练,提高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

4、加强教学心得、经验的交流,注重教学研修实效,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五、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校际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

1、自我反思

是指教师自我对话,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教师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和校本教研活动计划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能给人带来思考和问题的教研课,撰写教学案例2篇,研究性论文(或课题)1篇。

2、同伴互助

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互动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营造教研活动中民主轻松的`氛围,使活动中有不同的呼声,群体有不同思想,鼓励老师坚持已见、百家争鸣。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带到活动中,以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共同提高。隔周开展备课组教研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8~9次校本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教导主任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听课30节以上。

3、专业引领

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对课程理念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专业教育报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的教育思想。另外,学校还将利用校内骨干教师公开示范,引进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促进本校教师专业成长。

4、小组研讨。每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说、听、评”三位一体教研活动。 结合目标教学法及洋思中学教学理念,对照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写一篇教学反思性论文。

《麻坪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优秀作文推荐!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对各学科提出的各个校本课程,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全面分析了学校现有资源,讨论后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框架: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基础上,框定我校校本课程分为四大类:人文类、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专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评定,确定本学年的校本课程。

1、人文类:

(1)时事开讲。

(2)生活中的经济学。

(3)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4)花卉与生活。

2、科学类:

(1)身边的化学。

(2)航天科技。

3、艺术类:

乐器、声乐、素描、动漫、硬笔书法、立体构成、服装设计、装饰画、绢花制作、风景画。

4、体育类:篮球、排球、足球、舞蹈。

1、课程名称:(包括适合年级)。

2、主持教师:(待定)。

3、课程类型:(说明是人文类/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等)。

4、课时量:说明总课时量及课时安排。

5、日期:起止日期。

6、课程具体设计:

(1)课程目标:逐点陈述目标,要全面而具体。

(2)课程内容:知识内容、活动形式等相关方案;具体的组织等。

(3)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如学习方式与活动安排、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4)课程评价:评价的标准。注意: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如过程评价、评价角度要多元化。说明学分值计算方法。

(5)环境条件:(硬环境:需要学校提供设备、场地、资金等;软环境:工作量的计算、教学的评价等。)。

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的课程。新课程内容加强了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立和科学探究精神。校本课程是对现有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延伸,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营造一个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个性化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人的培养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支点。我们觉得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科的是一门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四次高考分析可知,生物学的各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内容的分值占生物学科总分值的比例由20xx年的44%提高到20xx年的66.7%。由此看来,只局限于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也是势在必行了,本课题也就成为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的着眼点。我校生物实验室条件的完备,校园网络的改善,新农村生态基地和星海湖生态旅游基地的建立以及当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园林化的工业城市等等,这一切都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学教学的传统做法,这些都给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虽然在一些地区(如山东、江苏、广东等)的一些学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经验和做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校本课程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尤其对高中学校来说,如何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根据学生全面成长的具体需要,建设好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始终是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就我区、我校来看,现在没有一套适合于我校的生物学校本课程教材。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是开发并撰写适合我校学生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符合我校及本地区实际,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的校本课程教材,并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教材的撰写拟以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与生物学科高考相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和生物学知识为编写内容,更好地体现“趣味性、探究性、实效性、同步性、开放性、选择性”的研究目标。拟包括三大模块即:高中生物怎么学、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趣味生物探究实验。

(一)高中生物怎么学。

1.通过本专题的探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技巧和方法。

2.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迅速提高生物学成绩,进一步达到多学科的交叉,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3.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灵活的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

通过对高中生物中趣闻趣事的了解,让学生对高中生物中的一些难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通过本课程也使高中生对自己日常行为不好的方面有所了解,并使其积极纠正;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物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物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的有用性及其社会价值。

(三)趣味生物探究实验。

1.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通过对课本知识与现实情境的有机整合,开发出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学以致用的生物实验,实现对学科课程资源的充分挖掘,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本课程拟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进行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使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财富。养成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3.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对现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和实验设计方法。

(一)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用时约两年半时间(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1.组建课题小组,做好研究分工,制定实施方案。

2.确定实验对象:高二年级11个理科班。

3.进行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属于校本课程的问题)再进行汇总、分析、讨论制定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操作程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2月)。

1.调研、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课题前期背景情况调查。

3.陆续完成子课题的编写—研讨—修订—试用—反馈—修订—评价—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0月)。

2.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召开结题会议,进行课题工作总结,聘请专家评审,修改课题报告。

4.结题材料及研究成果装订成册或书上报。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陈维强。

成员:耿占荣、杨玉芳、陈维强、马桂兰、吉义东、王永峰、刘春辉、于洋、孟进、宁春晓。

2.课题组成员分工。

陈维强负责课题申报,管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的全面工作,负责活动内容的记录、活动过程的拍照、摄像、外出参观考察的行程和食宿安排等事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和后期研究报告。

陈维强、耿占荣、杨玉芳负责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制定,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协调及研究成果的汇总、上报及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等工作,参与校本课程的《高中生物怎么学》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王永峰、孟进负责学生问卷的设计、调查、统计分析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参与校本课程的《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于洋、刘春辉、宁春晓负责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及小论文、制作的各种模型的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工作,并参与校本课程中《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吉义东、马桂兰负责有关生物实验和实习考察等实践的设计、准备、实施及分析,并参与部分校本课程中《趣味生物探究实验》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三)课题的管理。

本课题由学校领导负责监督指导,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学校负责管理。课题成员分工协作,请专家和有关教研人员指导,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文献法、试验法和走访参观。

1.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进行兴趣和需求调查,进行分析,设想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思路、操作计划,进行论证,修定完善,然后按照计划进行收集有关资料、专家咨询、调研等准备工作,之后再试编写—研讨—反思—修订—试用—反馈—修订—评价—总结,最后形成成果。

2.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结果,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生物校本课程实施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教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校本课程提供了依据。

3.数据分析法当前,通过对各阶段学生纸笔测验或调查结果的分析仍然是研究和评价校本课程建设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客观性和科学性。

4.文献法因为我计划编写的内容大多数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参考,需要通过大量查阅文献,

5.试验法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在编写前后需要反复的进行试验,根据试验反馈的信息,再进行反复修改,逐步完善。

6.走访参观通过走访参观校外生态基地、种植或养殖专业户,科研院所等,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预期本课题研究成果:

1.汇编成册的《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试用)》教材。

3.学生在进行校本活动中的成果: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及小论文、制作的各种模型等。

4.教师参与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心得和经验、教学设计、案例论文等册子及优秀教学课件。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七五中学也由课程改革的试点年级进入全面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改革给本xxx学校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改刻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路子,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目前安排如下内容作为校本课程:

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通俗歌曲。

2、体育:篮球技能训练校园健美操。

3、美术:版画装饰画。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及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音乐每学期6课时。

篮球每学期8课时。

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己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批评、自己激励、自己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1、主体的多元性。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学生自身、同学。

2、评价主体互动性。

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学校不以评比为目的,而以研究或促进为目的的评价等等。

3、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学习潜能、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金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矗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开学初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体育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时间上,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我每天都是等太阳落山后天都大黑了才能回家。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学校领导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因此,我要加倍努力,争取在体育高考取得好成绩。

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与主导两方面的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削弱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作用。要注意学法指导的有效性,要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理解和明确自己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获得愉快与成功的体验并在老师的激励下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最终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与学双方都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经验积累与反思。

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1、继续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积极开展课堂评优活动,不断优化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胆开拓创新。

5、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改作、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6、切实抓好学科培优工作,通过会议、辅导、谈心等方法努力提高优秀率,把学科成绩跃上新台阶。

7、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8、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9、加强开卷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

中学校本研修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校本研修这一新型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的推广,为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提出了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下面是有中学校本研修课题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为了落实陕西省关于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规划的有关规定,依据临渭区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本着“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的研修理念,结合铁二处中学校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实施目标。

1、在校本研修中,依据新课程理念,围绕我校提出的“324”高效课堂模式,结合课题研究,每位教师要立足自己工作实际,制定个人校本研修内容,专业发展规划,激发专业发展内驱力,提高持续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师德高尚、理念创新、业务精良、全面发展的研究型教师,为学校整体发展做出贡献。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40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

2、在校本研修中,要凸显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研修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构建在教学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修机制,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为载体,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创建“扎根于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型校本研修机制。

3、在校本研修中,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聘请校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研修网络。

1、师德教育。

(1)师德修养;。

(2)教育政策法规;。

(3)优秀办公室争创活动;。

(4)学习贯彻党的xx大会议精神;。

(5)开展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班组;。

(6)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7)“温馨教室、和谐校园”建设等。

2、教育教学实践。

(1)新课程理念更新学习研讨;。

(2)新课标研读。

(3)课堂新模式展示交流。

(4)教科研辅导与讲座;。

(5)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6)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活动;。

(7)课堂管理的评价与监督;。

(8)教师计算机能力培训;。

(9)教师教育教研能力研修。

四、研修形式。

我校的校本研修形式主要有学校培训、集体探究和自主研修三种。形式既要体现自主性和灵活性,突出自我反思、又要体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行动跟进等环节,具体包括:

(1)自我规划: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专业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2)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3)课例研修:校本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一课多备)、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加强听课学习。

(4)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活动是校本研修活动发生的主阵地。各教研组要从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5)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结合去年小课题实施的计划安排,扎实做好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活动并按计划如期完成结题工作。

(6)学校集体培训:铁二处中学将充分利用每周五的两节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五、研修载体。

1、高效课堂探究。

2、课题研究活动。

六、活动安排及要求。

我校将以课题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在广泛调研铁二处中学学情和教情的基础上,选择教师感兴趣的和当下教育教学中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合理引导并组织业务骨干进行问题的分类和筛选,按照学校实际状况、发展目标及一定逻辑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找出符合实际、又有能力解决的系列化研修主题,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

2、活动安排。

(1)学校培训(16学时/学期)。20xx学年,我校的校本研修将突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师德规范养成教育,新课程理念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及相关教育法规的学习四大主题。具体安排是:每学期每月利用每周五的两节例会时间,心理健康辅导由张校长负责师,德教育由陈书记负责,新课改理念及操作由王校长负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由陈校长负责,每次有两人分别做30分钟左右的教育培训。按教师实际参加次数和作业完成情况由四位校长分别考核自己那一方面的情况。

(2)自我规划:三月份,各教师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正确分析自我,全面了解和认识自我,要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需要等进行全方位的准确分析,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诊断自己的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发生的领域、难度,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发展方向,锁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自我规划要与学生的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相连;要有长期与短期规划,要有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3)自主研修(8学时/学期):学校开展教师每周上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教研论文,写一句自我心得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自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撰写一万字左右的。

读书笔记。

(4)高效课堂探究(8学时/学期):每学期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周组内听课说课评课一次,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观摩课或示范课。我们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效课堂规范为标准,每月制作一学时的电子导学案,交教研室存档,积累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为以后课堂模式的彻底转型做准备。

(5)小课题教研(8学时/学期):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学校要求各课题组在上学期课题实践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实践探索,并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力争本学期完成。

结题报告。

为我校的小课题研究打开一个良好开局。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推进作用。具体要求每周交流一次每月小结一次每学期总结一次。

七、实施保障。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副组长:陈生科书记、王军副校长、陈瑞祥副校长。

其中,王军副校长、陈瑞祥副校长为常务组长,组织实施。

宏观指导:教研室。

督促实施:教导处。

具体组织实施:各教研组、课题组、班主任。

全体教师在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活动,逐步形成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四级研修管理制度”。校本研修管理的重点在于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术氛围,让教师在学术自由交流、相互碰撞的活动中,创造出学校的校本研修特色。

2、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评价与考核。

评价与考核是校本研修活动质量的关键环节。

(1)回归“落脚点”:校本研修的主题来自课堂教学,其过程体现在课堂教学,最后效果的考核理应落脚在课堂教学。所以,有效的校本研修评价方式就是要深入教师的课堂,要在课堂上感受校本研修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心得体会。

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作为评优、选先等活动的依据。

(3)求质: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通过定期研讨、汇报、交流,不定期督导检查等手段来保证研修过程的质量。

(4)考核和学时登记:

校本研修实行分项考勤制度,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累计缺席(含请假)三分之一以上者,取消本项学时登记资格。校本研修课程实施完毕后,按照以鼓励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5)奖优:每学期评选表彰一次学习型教研组,课改明星班3~5名,每学年评选一次教研骨干、课改标兵,并进行全校任课教师参加的教师课堂新模式交流展示活动,以骨干和典型推动引领全校的校本研修。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根据商南县教育体育局校本培训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现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会备课、备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不断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研修目标。

本次研修我校将以“商南县教育体育局20xx年暑期校本培训实施意见”的指导思想为准绳,以适应深入新课程需要为根本,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1、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简国志。

副组长:黄明臣章玉乾。

成员:校委会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范良宏为办公室主任,负责研修的安排、日常管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

2、研修学习培训小组。

组长:黄明臣。

副组长:范良宏。

成员:校委会成员和各教研组组长。

四、研修形式。

我校校本研修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阳光师训”活动。以“聚焦课堂教学,引领校本研修”为主题。坚持“基于教学、聚焦课堂”,从培训内容到形式,把培训的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坚持“面向农村、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帮助我校教师积极探索具有区域和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内容与形式,从而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2、开展“修师德,扬师魂”师德研修。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3、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4、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在不同的学科中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进行公开展示;通过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教学,为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开展校本研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6、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五、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自学新课标深悟领会新课程理念,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优秀教师搞专题讲座,解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六、考核方法。

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绩效工资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一、学校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

1.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普遍不高。一是各学科基于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备课内容与形式不统一,虽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作过努力,但效果不明显;二是不够注重学情分析,课堂教学过程思路不够清晰,环节设计没有梯度,不能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展;三是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技能偏低;四是教科研意识淡薄,教学研究能力亟待提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老师们“课堂教学比英雄,学科质量论成败”的争先意识不强,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二是教师观念相对落后,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学、不想学,不思考,不研究,不重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方式、思想都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材是新的,但课堂是旧的;理念是新的,但方法是旧的;制度是新的,但评价是旧的。三是教科研人员集中化,每年只有固定的几人参与教科研,很难在面上形成教科研意识;四是校本研修纯课题研究化,忽略了校本问题的针对性。

2.班主任队伍参差不齐,学生管理不够科学有效。主要表现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不高,班级常规管理不到位,学生行为礼仪、卫生、学习等习惯差,打架斗殴仍有发生,许多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比较浓,个别班级依然存在学生流失的现象。原因有三:一是缺乏系统的班主任理论培训,所以班主任工作都是各用其法,各行其是,片面追求个性,而忽视了必要的约束,班级管理极端化;二是缺乏激励与评价机制,有不在少数的班主任工作干劲儿不足。三是没有树典立标,缺少了榜样的力量。

二、研修目标。

基于以上学校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我们本着“立足于学校,起源于学校,服务于学校”的校本研修原则,确定了“两条路径,分流实施”的校本研修思路,20xx年我们力争做到:

1.以小课题研究与重点教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为突破口,有效抓好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优化、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2.从强化培训、以老带新、政策激励等方面入手,培养班主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科教学质量发展的“康庄”路,打造一支“能干事、敢干事”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发挥老优秀班主任的带动作用,至少培养出6-8名工作能力突出、能顶大梁的优秀动青年班主任。

三、组织与管理。

(一)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校本研修。

规章制度。

规划计划的制定,校本研修活动的统筹组织与协调工作,成员如下:

组长:于希东。

副组长:王少军杨建喜。

组员:贾丰寨、郭文海、姚忠华、张晓杰、孙志洁、王俊杰。

(二)成立校本研修工作小组。按照校本研修的“两条路径”思路分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班主任队伍建设两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自校本研修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评价,工作小组安排如下:

1.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研修工作小组。

组长:杨建喜。

副组长:贾丰寨、刘绍丽(贾浩德)。

组员:张晓杰、张爱颂、王沛、王少妮、张静、张利娜、蔡海英、王凯、王洪香。

2.班主任队伍建设研修工作小组。

组长:王少军。

副组长:郭文海、孙志杰。

组员:姚忠华、万旭日、王俊杰、张利亭、于生水、孙惠玲。

四、研修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本次校本研修在突出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要充分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的教训,以创新求质量,以创新求发展,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在制度、体系、模式、手段等方面改革创新,促进全体教师共同发展。

(二)信息化原则。

依托教育信息现代化带动教师教学现代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根据学校实际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机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向教育信息化迈进。

(三)课题化原则。

每个教师都深入研修校本小课题“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并依据自己教学实际,积极承担烟台市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自学自练,互评交流,以课题研究带动自身发展,引领教师逐步成为学者型、发展型教师。

(四)实效性原则。

本次校本研修按照“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的原则进行,求真务实,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突破口,针对学校和教师的共同需求确定研修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达成共识。

五、研修内容及形式。

(一)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采用五式研修。

1.差异对比式研修。我们每周安排同年级同学科的2—3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同上同一课题的差异教学课,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不同的学情,设计好自己的导学提纲(后来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形成了“四导四学”差异合作导纲),学科教研组参加听课和评课,这种同一基准线上的竞争,既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又让教师们看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更对照别人,看到不足,从而实现实践培训的效果。

2.差异公开式研修。对各科的骨干教师,要求每一节课都要实行对外开放,并将他们的课程表发放到每一位同学科教师手中,各位教师随时可以进入课堂听课,学习骨干教师导纲设计、差异合作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这样既给了其他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也让骨干教师有了深深的责任感和相互观摩、借鉴的机会。

3.差异达标式研修。对刚调入我们学校、对差异教学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的新教师,开展“五四三”校本培训工程,即将一节课的评价分为“导纲预学、差异合作、分层训练、差异辅导、分层评价”五个方面;将课型分为“新授、复习、讲评、自主”四种模式(语文则分为新授、复习、讲评、阅读及写作四种模式);将过程分为“立标、达标、验收”三阶段实施。

4.差异帮带式研修。对于新教师坚持“差异帮带”式研修,即传统的“以老带新”。每位骨干教师必须要帮带一名新教师,师徒双方明确职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坚持每学期双方听差异合作教学课不少于20节,撰写差异合作教育教学论文不少于2篇,并及时反馈、认真记录、不断总结,加快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他们的差异教学水平,促使其在短时期内胜任差异教学。

5.差异跟踪式研修。对在听评课活动中发现实施“班内差异合作教学”有问题的教师,教导处安排专门人员每天跟踪听课、评课、检查。

教案。

校长、教研组长不定时推门听课促其专业迅速成长。

(二)班主任队伍建设以校本研修为主,以自培自练为辅。

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教育教学活动等形式,以教师自学——反思——交流的模式进行培训,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最佳效果。

另外,积极参加师训处等上级部门所搞的集中培训、远程研修、教科研培训等活动,校际交流、跨域交流,提高认识。

六、研修工作要点。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起以校长、教导处、年级组、学科组组成的研修工作网络,实行级部负责制,不断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校本研修的良性开展。

(二)扎实有效地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力求做到内容新、方法活、效果实。

1.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构建校本研修模式,形成校本研修体系,建立校本研修机制,使校本研修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2.以校本小课题“四导四学”课堂教学模式与烟台市重点课题子课题“班内差异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的融合研究为突破口,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一支师德素养好,学历结构高,专业水平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好的教师团队探求出一种更加适合我校特点的特色化课堂教学模式。

3.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科学型班主任,他们不仅要有献身精神,而且具有实事求是按照教育规律育人的科学思想。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使他们讲究实效,工作具有显著成绩。

七、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学校将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导处具体抓的校本研修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有相应的校本研修制度、教学常规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3.考核到位。校本研修内容都将纳入学校教师考核管理中。

四川省射洪县柳树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常规教研: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讨论。 专题、课题研究:教学中的问题组成专题、课题组进行研究。研讨会: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经验、成果推广、问题讨论。

自我反思:教师的目我对话,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个人研修计划。

2、校本研修的内容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观。内容上包括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教育观的角度包括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通过研修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角色转变。

解读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通过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解读充分领会课程设置的整体思想和意图,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系列、课程模块乙间的关系理解课程培养口标和学科课程评价。加强模块教学的研究。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能正确处理教材和课程的关系等新课程的谋堂织织形式和课堂管担基于新课程理念,新的课程体系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班和行政班结合的形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多种课堂教学形式的应用以及给课堂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

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与学方式,所以,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也是研修的重要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方式。评价是一种导向,新课程要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观念以及评价方式是新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教师应该掌握新的评价方法。所以,评价方式也是研修的重要内容。

(二)校本研修的制度建设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井山教臀处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2)完善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强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

3、课题规划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课题进行研究。要制订包括课题方案、过程研究、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度关注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课题,关注教师教研活动是否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4、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集体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研究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题,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依据合阳县教研室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研修方案。

一、基本思想

校本研修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引领,以解决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统筹部署,扎实推进,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研修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1、能不断地引导学生自由学习,其核心和基础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与交流。

2、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展示、交流和深化知识。

3、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使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质疑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和成长。

4、能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引导每个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切实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差异发展,真正教学过程的公平。

5、基本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地选题、立项、研究和实验,为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三、组织领导

组 长:刘会民

副组长:秦积峰

成 员:李国玉 吴利涛 张莉芳 秦艳萍

马军阁 魏亚军 雷玉萍

四、研修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是:

《四川省射洪县柳树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的课程。新课程内容加强了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立和科学探究精神。校本课程是对现有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延伸,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营造一个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个性化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人的培养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支点。我们觉得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科的是一门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四次高考分析可知,生物学的各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内容的分值占生物学科总分值的比例由20xx年的44%提高到20xx年的66.7%。由此看来,只局限于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也是势在必行了,本课题也就成为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的着眼点。我校生物实验室条件的完备,校园网络的改善,新农村生态基地和星海湖生态旅游基地的建立以及当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园林化的工业城市等等,这一切都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学教学的传统做法,这些都给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虽然在一些地区(如山东、江苏、广东等)的一些学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经验和做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校本课程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尤其对高中学校来说,如何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根据学生全面成长的具体需要,建设好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始终是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就我区、我校来看,现在没有一套适合于我校的生物学校本课程教材。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是开发并撰写适合我校学生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符合我校及本地区实际,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的校本课程教材,并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教材的撰写拟以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与生物学科高考相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和生物学知识为编写内容,更好地体现“趣味性、探究性、实效性、同步性、开放性、选择性”的研究目标。拟包括三大模块即:高中生物怎么学、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趣味生物探究实验。

(一)高中生物怎么学。

1.通过本专题的探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技巧和方法。

2.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迅速提高生物学成绩,进一步达到多学科的交叉,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3.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灵活的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

通过对高中生物中趣闻趣事的了解,让学生对高中生物中的一些难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通过本课程也使高中生对自己日常行为不好的方面有所了解,并使其积极纠正;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物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物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的有用性及其社会价值。

1.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通过对课本知识与现实情境的有机整合,开发出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学以致用的生物实验,实现对学科课程资源的充分挖掘,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本课程拟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进行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使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财富。养成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3.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对现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和实验设计方法。

三、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用时约两年半时间(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1.组建课题小组,做好研究分工,制定实施方案。

2.确定实验对象:高二年级11个理科班。

3.进行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属于校本课程的问题)再进行汇总、分析、讨论制定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操作程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2月)。

1.调研、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课题前期背景情况调查。

3.陆续完成子课题的编写--研讨--修订--试用--反馈--修订--评价—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0月)。

2.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撰写课题。

结题报告。

4.结题材料及研究成果装订成册或书上报。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陈维强。

成员:耿占荣、杨玉芳、陈维强、马桂兰、吉义东、王永峰、刘春辉、于洋、孟进、宁春晓。

2.课题组成员分工。

陈维强负责课题申报,管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的全面工作,负责活动内容的记录、活动过程的拍照、摄像、外出参观考察的行程和食宿安排等事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和后期研究报告。

陈维强、耿占荣、杨玉芳负责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制定,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协调及研究成果的汇总、上报及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等工作,参与校本课程的《高中生物怎么学》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王永峰、孟进负责学生问卷的设计、调查、统计分析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参与校本课程的《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于洋、刘春辉、宁春晓负责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

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及小论文制作的各种模型的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工作,并参与校本课程中《高中生物的趣闻趣事》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吉义东、马桂兰负责有关生物实验和实习考察等实践的设计、准备、实施及分析,并参与部分校本课程中《趣味生物探究实验》模块的编写、试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三)课题的管理。

本课题由学校领导负责监督指导,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学校负责管理。课题成员分工协作,请专家和有关教研人员指导,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文献法、试验法和走访参观。

1.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进行兴趣和需求调查,进行分析,设想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思路、操作计划,进行论证,修定完善,然后按照计划进行收集有关资料、专家咨询、调研等准备工作,之后再试编写--研讨—反思--修订--试用--反馈--修订--评价—总结,最后形成成果。

2.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结果,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生物校本课程实施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教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校本课程提供了依据。

3.数据分析法当前,通过对各阶段学生纸笔测验或调查结果的分析仍然是研究和评价校本课程建设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客观性和科学性。

4.文献法因为我计划编写的内容大多数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参考,需要通过大量查阅文献,

5.试验法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在编写前后需要反复的进行试验,根据试验反馈的信息,再进行反复修改,逐步完善。

6.走访参观通过走访参观校外生态基地、种植或养殖专业户,科研院所等,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五、预设的研究结果。

预期本课题研究成果:

3.学生在进行校本活动中的成果: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及小论文、制作的各种模型等。

4.教师参与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心得和经验、教学设计、案例论文等册子及优秀教学课件。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近年来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都与生物科学的研究有直接的关系。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国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中学生的生物学习,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学生生活的联系,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主动学习精神,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生物课程资源。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各种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20xx年,校生物课题《农村初中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研究》荣获得岳阳市一等奖,并报送省教科院参评。这些有利条件为我们实施生物校本课程,提前准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课程目标。

1、通过参观调查,关注家乡的生物资源与环境变迁,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逐渐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探究获取知识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3、通过给家庭当致富参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把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提高运用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推动家乡经济建设。

4、使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驾驭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明显提高。

5、使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指导水平明显提高。

二、课程内容。

七年级:

参观调查。

(一)给校园花木做身份证。

(二)参观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实践探究。

(一)无土栽培。

(二)学做园艺师。

(三)吃自己种的蘑菇。

八年级:

参观调查。

(一)调查本地鱼类资源。

(二)参观特种养殖专业户。

实践探究。

(一)培育绿化苗木。

(二)嫁接。

(三)试种良种。

综合应用。

致富参谋。

三、实施建议。

我校生物校本课程修学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必学部分;选学部分;助学部分。所有资料都以资料库的形式保存在学校电脑服务器中,以备师生随时调用,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二)修学内容:

1、必学部分:是在两年的生物学习期间,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以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做适当的增减。

2、选学部分:资料来源有三个,一是生物教师补充,二是镇农技术员提供,三是学生在网站上下载。内容同样要根据形势,作适当增减。教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选择其中的课题开展活动。

3、助学部分: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要求或家长的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与技术支持。

本套教材是必学部分,共分三个大类型十一个主题,即每个年级设参观调查和实践探究,八年级加设综合应用,主题的实施均以研究性学习形式开展。同类型的主题之间采取梯级开发方式(已在每个主题前注明一、二、三)。

参观调查属于调查类研究性学习,分为两个梯级:第一级是在教师的示范下,把调查的内容、调查目的、方法与过程(含调查的方法、调查的范围、调查的时间、调查的路线、调查的过程)、调查结果、结论与建议等全部告诉学生,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调查的方法;第二级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在第一级中学会的方法,合作或独立完成,达到完全掌握生物科学调查方法的目标。

实践探究属于探究类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梯级:第一级主题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全部过程,然后由学生整理探究报告,从中初步学会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第二级主题由教师把活动的主题材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再根据材料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学生完善方案,使学生逐渐熟悉科学探究的方法;第三级主题教师仅仅向学生提供部分资料,探究的全过程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主题的梯级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致富参谋是专门针对农村学生而设计的一个大主题。这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项综合检验,它要求运用调查、探究等手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既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表达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了本地经济建设。

(三)授课安排:

注:1、网络信息收集由电脑教师协助,图书信息收集由图书管理员协助。

2、可以利用的时间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劳技课、信息技术课、生物课,还有学生的假期。教师要根据活动主题的季节特点,灵活安排活动时间。

(四)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

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它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补充。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的场地资源有:校内有绿化植被、生物园、学校种养基地、计算机教室、农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校外有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苗圃园、特种养殖场、优质果园、学生家庭承包的种养园场;人才资源有生物教师、聘请的农技员、校外生物科技辅导员。

四、评价建议。

(一)内容:

1、学生参与活动时的态度。

2、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方式、分工组织、计划步骤完善等。

3、学生活动结果的评价。包括参观。

调查报告。

探究报告技能考核等。

4、对教师的评价。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办公室制定的评价方案对教师考核。

(二)形式:

1、小组评价。学生对本组成员自参加活动以来的变化进行评价。

2、

自我评价。

本人对自己参加本组活动以来的变化自我评价。

3、教师评价。一是口头考核;二是问卷法(判断、选择、填空等)形式考查;三是观察法,即观察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态度表现。

4、建立档案夹。把学生参与活动的所有资料和个人评价结果保存在档案夹中,记录学生成长过程。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刘春生。

副组长:咸玉富刘金发。

组员:生物老师、班主任。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刘金发。

副组长:石孝法姜兆强。

组员:班主任、全体生物教师。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8、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学期农业技术。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绵竹孝德中学校本课程教案

1、校本课程开设申请由开发者个人提出申请,并填报申请表。

2、校本课程的申报与评审一般每学年组织一次。

3、总课时2-6节的校本课程(短课)经教科研室审核批准后,通知所在科组备案。总课时18节以上的校本课程(长课),需课程开发者填写校本课程评审表,经科研室初审、试开课后,提交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评审。

评审包括陈述与答辩两个过程。对课程的陈述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纲要、教学对象、教学时数、考核方法等(要求使用课件,限时5分钟)。之后,就评委提出的一两个相关问题进行答辩(一般不超过3分钟)。

针对课程目标,课程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实用性,以及课程与我校文化建设一致程度,校本课程评审委员进行评议,写出评审意见。

4、组织实施。

通过答辩,经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项目,开发者应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活动序列、班级规模、资源配置、学习评价方式等。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动态开发。

1、教务室应提前做好学校课程计划。一般在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确定开课课程和选课名单,第二周正式上课。

2、做好选课指导。在学生选课前,由教务室印刷课程简介资料,年级组组学生选课,任课教师辅助年级组做好选课介绍和具体指导。

3、学生选课前,在校园网上公告本学期将开设的.校本课清单和校本课程简介,供学生查看。

4、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周日上午定为学生选课时间。学生选课期间,学校的信息大厅向学生开放,供学生选课。如学生所选课程因选课人数等因素未能开课,应重新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意愿提出多于应选课程数,便于学校调剂。

5、学生选课完成,教务处排出校本课程开课课表,确定上课教室,编制学生名单和成绩记录卡。

6、做好校本课程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1、校本课程每次课记2个课时(上课与课程开发各1课时)。

2、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上课点名,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学生不得随意缺课,如无故缺席2次或因故缺席3次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并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3、教师如需要临时调课,需提前报到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不得私自调课。

4、学生在收到学校课程上课通知后,原则上应服从学校安排到指定教室处上课。特殊情况,经教务主任同意后才得更改。

5、学生在达到出勤率的要求并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一般15课时计作1学分,成绩按优、合格、不合格记录归档。

1、教学过程评价。

着眼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发展性评定。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教学简案、学生问卷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3、每2年评选一次校本精品课程评选,对开设满2年或以上的校本课程,可参评精品校本课程,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

中学校本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修习校本课程至少需要获得6个学分。

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发展学生个性,体现学校特色,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

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职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学校课改委员会负责,负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切问题的领导和管理。

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1、开放性原则。由于校本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宽泛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开放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不能局限与传统教学的模式,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2、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要,还要针对学校和地方的特色。

3、自愿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资源性原则,教师要资源开发,学生要资源选择,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开发与申报。

1、实验中学的每位教师都有开发校本课程的义务。计划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要提前一个学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特长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编写课程纲要和教案,有能力的老师还可以编写校本教材。

2、计划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的要求,按时申报自己拟开设的校本课程,上报申报材料,包括课程提纲、教案、教学计划等等。

(二)审核。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对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审核,审核采取看材料,听汇报,以及试听等方式,通过审核的校本课程纳入到下学期的《实验中学校本课程选课目录》,供学生在下学期进行选修。不合格的校本课程,教师修改完善后,可在下学期继续申报。

(三)选课。

1、校本课程的选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在每学期初进行。

2、学生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本学期的《实验中学校本课程选课目录》进行初选,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一门,最多选两门,且不能重复。

3、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初选情况进行调整,每门课程最多不能超过60人,最少不能少于30人。超出规定人数的课程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名单,未中签的学生重新选课;少于30人的课程不开设,学生重新选课。最终由教务处登记汇总,形成校本课程选课结果一览表。

(四)实施。

教师按照教务处最终的选课结果一览表,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授课。由教务处组织统一检查。

(五)考核。

1、学校不组织校本课程的统一考试,由任课教师在授课的最后一周,随堂进行考核。

2、考核成绩分两部分,其中平时课堂表现占40%,学期末考核占60%。

3、由任课教师根据《大庆实验中学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六)总结反思。

任课教师要在课程结束后,总结反思自己开设的校本课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总结材料和修改后的课程纲要上报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1、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2、学校要组织有意愿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通过调查、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来确定自己拟开设的校本课程的主题。

3、学校要组织培训教师,特别要重视教研组和教师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4、经常进行资源调查,整合蕴藏在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和社区中的课程资源。

5、学校要通过学生选择和评价等方式实现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

6、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评价,了解和掌握校本课程的开设效果,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

7、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8、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均可获得相应的报酬。

1、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在学校质量评价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

2、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学校要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由学校常务副校长担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长,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按时足量的配备和安排开设校本课程所需的场所、仪器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等,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3、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把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参评先优模、外出学习和安排教学工作的依据之一。

1武宣县第二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实现我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把握校本研修基于学校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塑造一支品德优、观念新、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1.以新课标为导向,围绕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注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合作学习与经验反思,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不断创新教研活动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3.进行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4.注重课例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三、校本研修的形式

1.听课、评课——在教研中取长补短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听课时除了要注意上课教师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教材处理等教学基本功外,还要特别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除了听课,评课交流也很重要。评课对上课教师来说,是一次剖析、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对听课教师来说能吸收别人的长处,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

2.专家引领——在比较中转变观念

校本研修需要专家引领。学校每学期请一些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到兄弟学校学习,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挖掘校本培训的师资潜力。

3.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学校承担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人员,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科研,切实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当前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我们提倡教师进行以教育叙事研究和“小现象,真问题”等微型课题研究,。

4.校际交流——在互动中促进发展

各个学校的办学风格、管理方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我校经常组织老师到柳州地区高中等学校学习交流。校际交流可以是同学科教师间的听课、评课,可以是学校管理、德育工作等方面的`交流,也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探讨。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

5.案例研究——在反思中自我提升

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一是自己编写教案,二是从文章中选择他人编写的案例。培训中要组织教师开展充分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疑难,选择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6.集体备课——众人拾柴火焰高

集体备课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自己解决教学的问题,探讨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7.赛教课——提升教师教学的平台

每个教研组都参加学校每学期的赛教课比赛,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说课、赛教课、录像课比赛等等,努力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四、工作措施

1.认识到位、理念先行,构建校本研修的运行机制

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上。学校要建立融合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育网络;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要重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要给教师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营造务实、严谨、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要为教师与教研员的经常沟通与联系创造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打造学习型组织,多形式地开展校本研修

以项目、课题、专题为纽带,搞活校内资源,主动争取市教科所或专业研究机构的支持,建立科研型的学习共同体,多形式地开展校本研修。通过“帮扶结对”、“专题合作”、“校际会课”、“教学互访”等,开展形式多样、主体多元、互动参与的校本研修活动。

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

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以新课标为导向,以现实教学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个人实践反思和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开展有行为全程跟进的课例研究。以互助结对、教研论坛和教育沙龙等形式,鼓励教师互助交流、切磋,在课例研究中提高反思和行为改进能力。

《1武宣县第二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学校本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根据实验中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要打破课堂教学固有的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拟采用以下形式:

1、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剪纸、舞蹈、音乐、美术、体育项目训练、棋类等。

2、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体育竞赛、艺体节、科技创新大赛等。

3、团队式。如合唱、舞蹈、球类选项、学科竞赛等。

校本课程每大周5课时,安排在下午3、4节公共自习课上。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小组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生成长档案。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

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承担校本课程的主体,依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结合各地的教研情况,目前师资培训应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回校后积极辐射。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专家,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一帮一”结对互助,培养青年教师。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让教师自主学习,以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的基础。任课教师要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务实钻研学习,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通过实践,反馈调节,最后形成有特色的褡裢学校校本课程教材。教师开发教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调查收集学生现阶段的发展基础和差异。掌握学生现有知识、技能素质的水平,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不同的各种活动材料,为课程选材的提供依据。

2、提供反馈资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反馈材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课程学习中的难点。

3、组织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4、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鉴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

5、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资源,促进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在我看来,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学校不断学习、发展、成长的过程。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继续努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开拓、去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篇章,开发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够找到最优秀的自己。

中学校本课程方案

教师董炳莲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时间3课时、隔周1课时设计者董炳莲。

所在学校献县南河头中学。

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选修。我校旅游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美感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旅游知识和当地的艺术文化相综合,淡化旅游专业性,强调以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开发为旅游教学的核心目标;强调学生在课间审美活动的全程性,从感受美性出发,引导欣赏与探究,共同评价,深化学习所得。

指导思想。

我校旅游教学以当地名胜古迹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我校强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教师的发展铺路”,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才能有效地实施我校的旅游校本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当地的历史遗迹、风物人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旅游学作为一个新兴学业的意义,通过具体的搜集并掌握本地的名胜古迹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当地中的实践旅游,将情、理与知识相结合从而认识旅游业及其意义。使学生具有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美感鉴赏、陶冶性情的能力。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旅游业知识及其意义,。

2、通过对当地资料的搜集,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加强学生对本地历史,地理及其风土人情的认识。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体会当地实践对学生美感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旅游业作铺垫。

教师向学生介绍,与学生动手查相关资料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

第1周:旅游业介绍。

第2周:展示搜集资料的成果。

第3周:参观实践。

(一)学习方式。

以发现式为主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从搜集中探索、把握基本旅游业语言。通过搜集资料,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加强学生对本地历史、地理及其风土人情的认识。

通过参观实践过程,彻身了解旅游业的意义,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旅游业作铺垫。

(二)教学方式。

采用以讲授、演示、实践、活动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较充分的实践机会,教师在演示、活动指导中帮助指导学生。

自编教材。

(一)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学生的旅游学习参与程度与思维、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评价是以方展性评价为取向,注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对其进行判定。旅游学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实践、自评与他人评价等多方面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实践。

采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手册中。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中学校本课程方案

1.校本课程开设申请由开发者个人提出申请,并填报申请表。

2.校本课程的申报与评审一般每学年组织一次。

3.总课时2-6节的校本课程(短课)经教科研室审核批准后,通知所在科组备案。总课时18节以上的校本课程(长课),需课程开发者填写校本课程评审表,经科研室初审、试开课后,提交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评审。

评审包括陈述与答辩两个过程。对课程的陈述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纲要、教学对象、教学时数、考核方法等(要求使用课件,限时5分钟)。之后,就评委提出的一两个相关问题进行答辩(一般不超过3分钟)。

针对课程目标,课程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实用性,以及课程与我校文化建设一致程度,校本课程评审委员进行评议,写出评审意见。

4.组织实施。

通过答辩,经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项目,开发者应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活动序列、班级规模、资源配置、学习评价方式等。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动态开发。

1、教务室应提前做好学校课程计划。一般在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确定开课课程和选课名单,第二周正式上课。

2、做好选课指导。在学生选课前,由教务室印刷课程简介资料,年级组组学生选课,任课教师辅助年级组做好选课介绍和具体指导。

3、学生选课前,在校园网上公告本学期将开设的校本课清单和校本课程简介,供学生查看。

4、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周日上午定为学生选课时间。学生选课期间,学校的信息大厅向学生开放,供学生选课。如学生所选课程因选课人数等因素未能开课,应重新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意愿提出多于应选课程数,便于学校调剂。

5、学生选课完成,教务处排出校本课程开课课表,确定上课教室,编制学生名单和成绩记录卡。

1、校本课程每次课记2个课时(上课与课程开发各1课时)。

2、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上课点名,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学生不得随意缺课,如无故缺席2次或因故缺席3次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并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3、教师如需要临时调课,需提前报到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不得私自调课。

4、学生在收到学校课程上课通知后,原则上应服从学校安排到指定教室处上课。特殊情况,经教务主任同意后才得更改。

5、学生在达到出勤率的要求并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一般15课时计作1学分,成绩按优、合格、不合格记录归档。

1、教学过程评价。

着眼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发展性评定。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教学简案、学生问卷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3、每2年评选一次校本精品课程评选,对开设满2年或以上的校本课程,可参评精品校本课程,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

御驾宫中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和市、县文件精神,结合县教育局制定的《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本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和新课程等培训为切入点,以研讨与研修为主要方式,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进一步提升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水平。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方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进一步提升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水平,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何有宪

副组长:谢亚峰

三、研修目标

1、结合我校实际,通过校本研修,进一步推进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校本研训氛围。

2、立足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通过行动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校本研修,造就一批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本研修机制和文化。

拓展课程资源,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5、构建工作、学习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使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6、全面提升教师的工作幸福指数。

四、研修原则 :

(1)针对性原则

(2)实效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五、研修形式

1、教师自修。每学期要求全体教职工自选学习书籍,利用教学之余做好研读,记好学习笔记,每学期撰写笔记不少于50页,并要根据学习内容撰写学习心得一篇,学期末全校组织召开读书报告会一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2、青蓝工程。对新老教师的培养采取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师徒带教的内容。

3、专题讲座。每学期安排5次以上领导、骨干教师专题讲座,介绍教学经验,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4、高效课堂。每学期除赛教活动外,安排骨干教师教学示范课,中青年教师观摩课、探讨课、风采展示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5、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教研活动。让每一名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养成乐教好研的良好氛围。要求每个教研组根据学科特征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确定教研组研究课题,做实过程研究,学年末学校组织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每个教研组向全校老师汇报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从典型案例(课例)中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启迪、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

6、请进走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做好与咸阳师院“高效课堂”课题项目组的合作,邀请课题组专家前来我校作指导报告或做示范课展示,每学期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让每一名老师都有机会参加专家的报告,坚持落实外出学习报告制,并做好二次培训工作,以求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7、网络研修。首先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学习。凡是学校确定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师,要按照要求,按时参加远程培训,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其次是充分利用恒谦教育网络资源,提高广大教师师能。

8、文明创建。在全体教师中每学期开展一次“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每学

月开展一次“教学突出奖”评选,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典型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9、活动引领。在全体教师中积极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从活动中培养教师健康的工作情绪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御驾宫中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
  • 11-18 快消促销活动方案(热门20篇)
    活动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策划和安排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如果你对活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还有疑惑,不妨看看以下精选范文。针对家居产品逐渐进入销售旺季,再加上凯德交
  • 11-18 批改的评语和建议(优质16篇)
    在写一篇优秀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 11-18 我的实践报告(精选21篇)
    在撰写实践报告时,我们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清晰和逻辑条理的组织,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我们的实践过程和结果。看看别人的实践报告范文,可以提供灵感和思路,有助于写
  • 11-18 装修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汇总16篇)
    个人总结有助于我们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个人总结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交流。本人x月x日加盟到x投资
  • 11-18 正规房屋买卖合同怎样鞋(热门23篇)
    买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买卖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第一条房屋的基本情况甲方房屋(以下简称为房屋
  • 11-18 领导班子成员政治画像报告(热门16篇)
    报告的撰写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审校,以提高质量和准确度。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话题,对于了解和学习报告范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尊敬的领导:我自担任
  • 11-18 仓库管理制度由谁制定(实用20篇)
    遵守规章制度可以维护整个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树立良好的行为道德标准。请大家合理使用这些范文,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1.严禁进入仓库的人员在仓库内吸烟和携带易
  • 11-18 历年高考及(优秀19篇)
    优秀作文应该用恰当的各类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文采和艺术性,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不妨一起欣赏,感受其中的文学魅力。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
  • 11-18 寿光市七一晚会主持词(精选22篇)
    主持词的作用是在会议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并维持会议秩序及氛围的一种开场白,它可以有效地吸引与参与听众的注意力,为后续内容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主持词是在一段时间内对
  • 11-18 家乡的名胜古迹四年级(优质18篇)
    通过写作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一篇优秀作文的摘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思考。引导语:名胜古迹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