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范文(16篇)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1-23 05:31:04 作者:笔舞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范文(16篇)

在编写三年级教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下范文中的三年级教案设计突出了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引导,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设计意图:在备课时,看到这道练习题就感觉有很多内容可挖,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完整思考过程的训练,即“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着手解决——回过头来看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枚举法”策略的渗透,培养学生有序、完整地思考问题,所以就把它进行了修改,作为一个例题教学。

1.出示例题图,如下。

引导学生观察图,想一想: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可以知道一共有7个人要租船;

问我们该怎么租船。

2.引导学生思考:有几种不同的租船方法?

学生回答:可以全租双人船,要4条;

可以全租四人船,要2条;

可以租1条四人船,2条双人船。

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没有了。

3.指导列表: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方法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先请大家看一看表格每项代表什么意思,再自己填一填。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学生独立尝试,填后可同桌交流:比一比谁的填法更合理。

反馈:比较一下下面的两种填法,你认为谁的填法更合理,为什么?

填法1。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40。

方法二02。

方法三21。

填法2。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40。

方法二21。

方法三02。

学生回答:填法2更合理,有规律;

可以看出双人船条数慢慢减少,四人船条数慢慢增加;

这样填不容易漏。

想一想:还有别的合理填法吗?

填法3。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02。

方法二21。

方法三40。

学生回答:可以先全租双人船,然后慢慢减少双人船的条数;

也可以先全租四人船,然后依次减少四人船的条数。

5.进行选择: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会建议大家怎么租船?为什么?

学生回答: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双人船,因为双人船坐着舒服;

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四人船,因为四人船只要租2条,费用便宜;

我会建议大家租2条双人船和1条四人船,因为可能有的人愿意坐双人船,有的人愿意坐四人船。

想一想:我们一般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该怎么租船的?

学生回答:从费用的角度。

那我们算一算:三种租法各要付多少钱?(把表格补充完整)。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总共费用。

方法一404×4=16(元)。

方法二214×2+7=15(元)。

方法三022×7=14(元)。

现在,你知道该选哪种租法了吗?

学生回答:选第三种租法,这样租费用最便宜。

6.延伸:出示第2个问题“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

数学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的课本在计算方面是加、减、乘、除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拓展。第一单元是“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年龄小,逻辑推理难力差,因此,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就成为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游戏激趣。通过“快速搜索”“快乐拼图”“艺术插花”三项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这三项活动在形式上具有游戏的性质,可增强对学生情感上的刺激,对于小学生来说,形式上喜欢才会有行动上的真正参与。同时这三个活动在本质上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快速搜索”是为了在试商方法上作铺垫,通过“快乐拼图”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经历“艺术插花”列出多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自主建构。纵观许多本单元的优秀教学设计,都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所有老师的共同选择,但选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实践证明用小棒摆图形操作简单方便,学生比较感兴趣;数量太少会局限学生探究的空间,太多了则会花时太多,降低课堂的效率。所以我选择用10根小棒来平均分,如果直接放开让学生自己来分,会导致花样百出但价值不大。让学生根据要求和问题去操作、思考,既有空间又有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建构意义。

3、行为跟进。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变换除数,会引起余数的变化,再引导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余数的出现是有规律的。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反思,在学生初步形成“余数出现是有规律的”这一认识之后,及时跟进,深化认识。当然,有些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时,因为受上学期除法的影响,自然而然地用除法算,而忽视了其他方法。让学生试着用竖式求,学生基本上会写,我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每步的意思。课后学生出现以下问题:1.计算过程中回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或者这一类判断题,他认为是对的。2.应用题算完后不会答。一些同学把整题抄下来,一些同学余数的问题不会答,一些同学干脆不答。3.在做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时,一些同学商和余数的单位分不清。很显然,他是不理解题目的意义,还有部分学生不写单位。我想这些不足都是我们今后要克服的。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p49—50页的例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重、难点:

1、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49页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主题图的教学。

1、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篮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几个同学为一组?

在跑道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参加跳绳的每组有多少人?

黑板报下的花盆几盆摆一组?

两棵树之间插了几面小旗?

3、谁能根据这个画面,编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

二、探究体验:教学例题1。

1、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让学生计算。

2、教学竖式。

教学后要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法乘积的写法。

3、练习: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4、在具体情景中,感受除法的存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5、表内除法的商都是一位数,所以商写在个位上。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和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51—52页的例2和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

2、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重、难点: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课前准备: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语引入。

二、探究体验: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通过真实的情景。自己算一算,然后汇报结果,观察这些算式,发现被除数不变,变化除数,商和余数也在变化。

2、通过观察算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例3并进行观察。进行归纳,总结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4、验证,进一步理解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除了检查商对不对之外,还要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页的例4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应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创设情境:以分组做游戏为引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

1、可以口算,可以笔算。

2、体会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计算的难度和自己的计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3、解决例题。

4、要有问题意识,同时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5、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练习十三的第1题、第2题。

四、总结。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一、(课件出示: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二、复习:

(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每组5道)。

56÷974÷825÷436÷841÷6。

80÷963÷813÷727÷566÷7。

学生练习。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横竖式都写),评出优胜组。

应用:指名学生板演第121页第4题,并根据这一题要学生了解列式及单位名称写的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测试:

板书设计:

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

排列问题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排列的的简单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用“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本节课中,我仅仅围绕:“猜测——尝试解决——比较交流——概括规律——提升应用”这样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建构新知识,创设了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情景机会,使学生在猜测、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教会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破解密码的游戏(游戏的密码是一个由1、2、3、4组成的四位数,想想密码可能是几?要想破解这个密码首先要弄清什么问题?)这样的导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利于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能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的探索过程。

二、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游戏的密码是4位数,学生排列时有困难,由此产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研究。先是两位数的排列、三位数排列,再到固定位置的四位数排列,再到四位数字的排列,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活动中采用摆卡片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究事物的排列规律,使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用课件展示梳理另一种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真正从排列问题的本质思考,打开思维空间。

三、设计有效的问题,引领深入的思考。

要想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老师应该在有限的40分钟内,善于将教材的核心内容转化成能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适于学生探索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且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每一个问题的探索都要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揭示数学的本质。在这节课上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密码是由1、2、3、4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老师和大家透露个小秘密,这个四位数密码中左起第二位上的数字是3,想一想,组成的密码可能有哪些?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触及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老师在这里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前面的三个数字排列有6种排法,这里的4个数字排列也有6种排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数字的位置固定,其实也就把其他三个数字进行排列。

三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在分糖过程中,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如何试商。

教师:糖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

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欢!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

生:可以分给14个人。

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课件演示:14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后分给了多少人?)。

生:14个人!

师:如果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

生:如果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块糖,每人分2块,一起数!)。

生:分给了1个人,2个人,3个人……。

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

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回答的真完整!

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块。

生b:我想每人分7块。……。

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开始吧!

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

6、学生分小组汇报:

(1)、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

组1:我们小组有14块糖,

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块,一共分给了4个人,还多着两块。

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5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最后还多4块。

第三种分法是,每人分7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正好分完了!

(2)、师: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种分法还多着2块?

生答:因为,每人分3块,剩下的2块不够分给一个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的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生2:那你第二种,还剩4块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块啊,所以剩下的4块也不够给一个人,否则就不公平了!

师:有道理吗?老师把你们分的情况展示出来。

(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组的分法)。

(3)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说说你不同的那种。

组2:我们组是这样分的,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2块。还有一种,是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也剩下2块不能再分了!

师:他这两种分法都剩了2块,是不能再分了吗?

生:是,因为第一次每人分4块,第二次每人分6块,都比2块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师:同意吗?你解释的真清楚!

生:我发现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1、师:这些正好分完的,我们以前学过了,会列算式吗?以它为例,怎么列?

生1:14÷2=7(人)(师板书)。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有14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这个怎么列?(指最后一种分法)。

生3:14÷7=2(人)。

师:说说什么意思?

生3:有14块糖,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2个人。

2、师:看来这些没剩余的,难不倒大家,那这边有剩余的分法,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种,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分给了4个人,还剩2块,你能试着写写吗?在本子上试试!

3、学生试写。

4、展示学生的写法:

a、(14—2)÷3=4b、14÷3=。

c、14÷3=4余2d、14÷3=4……2。

师:写好了吗?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写的。

这是谁的?说说你的算式什么意思?

生a:我先从14块糖里去掉2块多余的,再用12÷3=4(人)。

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b:因为有14块糖,每人分3块,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会算了。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了,它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他在后面写了个余字。

师:(问第三种方法的主人)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c:是!

师:你们觉得这样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

生:他用了省略号代替了“余”。

5、师:对啊,他发明了一种符号来表示剩余,想法不错!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为了书写简便,人们就习惯用六个点来表示剩余,看老师写一遍:14÷3=4……2,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一遍)。

6、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

师:4在这儿表示4(人),2表示2(块),(板书单位名称)指的哪两块?生:指图中余下的2块。

师:大家会写了吗?下面这些,请你任选一种写出来!

7、学生练习,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生1:14÷4=3(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余2块。

生2:14÷5=2(人)……4(块)。

有14块糖,每人分5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4块。

生3:14÷6=2(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2块。

8、师: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的除法跟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的除法有余数,以前的除法没有!

师:他刚才用了一个词,什么?

生:余数!

师:什么是余数?

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

师:在这儿,哪些是余数?

生:2、4。(学生边说教师边指)。

师:这个词用的好,我们就把这些数称为余数!象这样的除法,我们叫它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生:16块。

师:如果每人分5块,最多能分给几个人?余几块呢?怎么列式?

生:16÷5=3……1。

师:咱们看是这样吗?(课件验证)和你想的一样吗?

生:17÷5=3……2。

3、师:仔细看,“啪、啪”又添了两块,变成多少了?

生:19块。

师:这次能分几人?余几块呢?

生:19÷5=3……4。

4、师: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还是只分给3个人啊?

生:剩下的不够5块。

师:好,再添一块,现在够了吗?能分几个人了?

生:能分给4个人了。

师:我是这样列的:20÷5=3……5,余5块行不行?为什么?

生:因为剩下的5块还能分给一个人。

5、师:刚才余5块不行,还能再分,那6块呢?7块呢?

生:更不行了,还能再分。

师:看来当每人分5块时,最后可能会余几块?

生:可能会余1、2、3、4块。

师:也就是说只要余下的比5块少就行,是吗?你能说说,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余数不能超过除数!

师:换句话说,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比除数小)。

四、研究试商方法:

1、师:你看,通过分糖,咱们进一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现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题,你会做吗?试一试:

(1)13÷5=?可以结合刚才分糖的过程想想!再来一道。

(2)17÷4=?算的不错,下面可要抢答了,想好就举手,瞪大眼睛,准备好了吗?

(3)22÷7=?28÷5=?34÷6=?

生:我先想的口诀,五六三十,所以商5,然后用34—30得4是余数。

师:你想的口诀,五六三十,你怎么不想四六二十四啊?

生:因为24离34太远了。

师:哦,要想得数最接近34还得比它小的那句口诀,是吧?

他的方法行不行,咱们来试试!

五、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两道自己试试!

23÷4=32÷5=。

师:第一题是怎么想的?

生:先想四五二十,商就是五,再用23—5得到余数3。

2、判断:

师:大家学的那么带劲,把小动物们也吸引来了,瞧,他们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题,帮他检查一下好吗?(判断并改正)。

3、实践题:

师:咱们班同学可真棒,帮小动物们改正了错误,哎,今天咱们班来了多少人?

生:30人。

师:几个人一组?

生:5个人一组。

师:分了几组?怎么知道的?

生:30÷5=6(组)。

师:如果4人分一组,能分几组呢?这个问题,咱们留到课下解决好吗?

六、小结:

师:这节课,老师跟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40分钟,希望大家课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例子,说给你的同伴听!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活动组织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注意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了以分糖为主的学习情境。而分糖是学生平常经常做的事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他们的身边,这样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喜欢学习数学。

2、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分糖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分糖、画图、列算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多媒体课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理解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环节,借助课件演示,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数型结合,形象,生动。

5、分层练习,实际应用,提高应用意识:

练习设计有梯度:第一题是基础题,纯粹的计算。第二题,判断。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辨别小动物做的对不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让他们尝试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第三题,实践题。全班30人,如果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还余几人?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科书p49—50页的例1和相关练习。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1、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49页的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主题图的教学。

1、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篮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几个同学为一组?

在跑道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参加跳绳的每组有多少人?

黑板报下的花盆几盆摆一组?

两棵树之间插了几面小旗?

3、谁能根据这个画面,编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

二、探究体验:教学例题1。

1、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让学生计算。

2、教学竖式。

教学后要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法乘积的写法。

3、练习: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4、在具体情景中,感受除法的存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5、表内除法的商都是一位数,所以商写在个位上。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教科书p51—52页的例2和例3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

2、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课前准备: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语引入。

二、探究体验: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通过真实的情景。自己算一算,然后汇报结果,观察这些算式,发现被除数不变,变化除数,商和余数也在变化。

2、通过观察算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例3并进行观察。进行归纳,总结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4、验证,进一步理解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除了检查商对不对之外,还要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页的例4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应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创设情境:以分组做游戏为引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

1、可以口算,可以笔算。

2、体会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计算的难度和自己的计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3、解决例题。

4、要有问题意识,同时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5、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练习十三的第1题、第2题。

四、总结。

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知道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3.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课件。

一、新授引入。

师:这样的题要怎样思考?

生回答。

师:请学生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

小组活动。

师:平均分给4个人,分完了吗?

生回答。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现在有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

生交流。

生回答。

出示表格。

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况,请你观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回答。

9÷4=2……1。

15÷4=3……3。

14÷4=3……2。

师:我们把不能再进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数。请你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是不是所有的余数都比除数小呢?

探究二。

师:有17个圆片,5个一圈,能圈几次?还剩几个?

学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还剩两个。

师:怎样列式呢?

生:17÷5=3……2。

师:怎样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呢?

生回答。

师:35÷4,请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8……3。

师:算得对不对呢?

师:27÷7呢?

生:27÷7=3……6。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出示大雁图片。

师:请你说说你看到的。

生:一圈大雁飞过,每5只一圈,能圈几次?

师:请你说出算式。

生:32÷5。

师:谁能算一算?

生:32÷5=6……2。

师: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出示企鹅图片。

师:这幅图呢?

生回答。

师:谁来列式?

生:52÷6=8……4。

师: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小鱼图片。

师:可以怎样圈?算式:

生回答。多种算式。

练习二。

师:谁知道余数最大能填几?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最大填5,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谁来说说除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

多种算式。

练习三。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回答。

课后小结。

四、本课小结。

1.知道分不完,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感受、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

圆片或小棒、糖。

一、谈话导入: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家里布置的漂亮吗,都进行了怎样的布置?

小熊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间。瞧,它挂的气球多漂亮!仔细看看,发现什么?(按红、黄、粉、绿排列)。

你们能很快猜出第31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吗?

请同学们再说出几个气球的号码,谁愿意跟老师比比猜?

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就知道了。(由猜气球的颜色导入,学生兴趣会很高。再看到老师总能很快猜对,不仅能让学生惊讶,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会很好。)。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余数。

1、春节的时候,我们去亲朋好友家坐客,主人都会拿出一些糖果来招待客人。现在我们就帮助小猴子把买来的水果分装在盘子里,准备招待客人吧。

2、瞧,小猴子买来了什么水果?一共有多少个?(10个)现在咱们就帮它把这些桔子平均分一分吧。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摆一摆,请组长记录结果。

余数要比除数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摆法,并说说怎样列示。(板书)。

4、观察这些分法,你能给分分类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后有剩余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6、你们能说说什么是"余数"吗?指出几个算式中的余数分别是几。

7、介绍读法。指名读、齐读。

(学生参与了探究的过程,这会对他们理解余数的概念给予很大的帮助。)。

1、想想刚才你们分桔子的经过,再看看这几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有剩余吗?

剩下的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了?剩余几个就不能再分了,跟哪个数比比就知道了?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余数比除数大或等于余数行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加深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理解,使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三页练一练1题、2题。(巩固基本概念)。

2、拓展练习: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几?

四、归纳:谈本节课收获。

三年级搭配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

有序、全面地对简单事物进行排列与组合。

教具、学具:衣服卡片、水彩笔、课件(教师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开教学,

1.师:孩子们,这节课,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露露,请看大屏幕。

师:你们能为露露搭配搭配吗?

2、学生回答。

3、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都是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到底露露喜欢哪种搭配,还得她自己说了算。下面,我们把所有的穿法都找出来,让她自己选。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看课件,观察图中有几件上衣、几件下装,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2、学生回答。

听好要求了:小组内的四个同学轮流摆一摆,说出有几种穿法。当一个同学在摆的时候,其余的三个同学认真观察,如果发现他摆错了,可以帮助他。

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师: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预设一:请少于6种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摆法。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数出有几种)。

师: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可能说:摆得很乱,没有顺序。)。

师:没有顺序地摆,会出现什么问题?(重复,遗漏,板书)。

谁有比他更好的摆法,让我们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即不重复,也不遗漏。

学生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摆法。

师:他的摆法好吗?好在哪?

学生回答。

预设二:学生上台摆得很有序,很正确。

师:他摆了几种?(六种),他摆得很好,同学们,你看出他的摆法了吗?

生回答。

询问学生摆的结果。师:是六种的孩子举手?有不是六种的吗?

如果有学生说他摆的不是六种,我们一起来帮助他。请他上台摆,其他学生提出建议。

6、师:如果没有学具,在图上我们可以用连线这种方法来记录。

老师在黑板上连线。

7、同学们,你觉得连线法怎样呢?

8.拓展练习。

如果有3件上衣,3件下装,有几种不同的搭配呢?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9.早餐的搭配练习。

师:露露选好了喜欢的衣服,妈妈也为她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115页1题课件打出要求)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哪些饮料?哪些点心?)(学生独立做在书上,用连线)。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汇报,并问:他是怎样搭配早餐的?

抽学生起来说。强调:要有顺序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0、搭配两位数练习。

师:吃完了早餐,露露带着我们来到儿童乐园,(课件出示)。

儿童乐园可好玩了,由于圣诞节快要到了,儿童乐园新增加了一个趣味游戏:开启百宝箱。

学生先独立思考(还是小组合作)。

再抽学生回答。(相机演示把数字摆在百位、十位的课件)。

师:你们真能干,恭喜你们打开了百宝箱,你们可以从里面选一件喜欢的宝物。

抽几个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做书上115页的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评价。

根据时间安排是否做跳双人舞中的搭配问题。

四、全课总结: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你快乐吗?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教案

练习目的:

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复习:

2、在里最大能填几?(略)。

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4、计算:(用竖式计算)。

374496325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2)337=52()。

(3)638=77()。

(4)56+4=34。

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

8、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总结。(略)。

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四、下课。

《简单的排列》小学三年级教案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专项突破】。

一、把下列几个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1、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5、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

()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

()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

()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二、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

()1、周瑜的兵船跟在后面。

()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

()3、选有东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升初“小升初语文复习排列句子”相关知识全部内容。

[小学排列句子练习题]。

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理解余数的含义,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知道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3、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课件。

一、新授引入。

师:这样的题要怎样思考?

生回答。

师:请学生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

小组活动。

师:平均分给4个人,分完了吗?

生回答。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现在有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

生交流。

生回答。

出示表格。

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况,请你观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回答。

9÷4=2……1。

15÷4=3……3。

14÷4=3……2。

师:我们把不能再进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数。请你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小结:余数比除数小。

师:是不是所有的余数都比除数小呢?

探究二。

师:有17个圆片,5个一圈,能圈几次?还剩几个?

学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还剩两个。

师:怎样列式呢?

生:17÷5=3……2。

师:怎样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呢?

生回答。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35÷4,请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8……3。

师:算得对不对呢?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27÷7呢?

生:27÷7=3……6。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出示大雁图片。

师:请你说说你看到的。

生:一圈大雁飞过,每5只一圈,能圈几次?

师:请你说出算式。

生:32÷5。

师:谁能算一算?

生:32÷5=6……2。

师: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出示企鹅图片。

师:这幅图呢?

生回答。

师:谁来列式?

生:52÷6=8……4。

师: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小鱼图片。

师:可以怎样圈?算式:

生回答。多种算式。

练习二。

师:谁知道余数最大能填几?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最大填5,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谁来说说除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

多种算式。

练习三。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回答。

课后小结。

四、本课小结。

1、知道分不完,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1-23 驾驶员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实用21篇)
    规章制度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明确的行为指引,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规章制度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一些值得阅读的参考资料。
  • 11-23 生物课学期总结反思(热门16篇)
    通过学期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学期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转眼间,半学期已经过去。回首过
  • 11-23 迎接新年的演讲稿(实用16篇)
    新年是一个可以放飞梦想的时刻,我们可以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与追求。范文中包含了一些经典的新年故事和祝福寄语,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
  • 11-23 举办会议经验总结(模板16篇)
    在写总结范文时,我们需要反思并总结过去的成绩和不足。我在准备演讲比赛时,研究了一些关于演讲技巧的总结范文,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我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 11-23 卫生系统竞职演说稿(汇总18篇)
    在写演讲稿时,我们应该注意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思路连贯等方面,确保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 11-23 班级联谊活动方案范文(19篇)
    班级活动是为了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凝聚力而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欢迎大家阅读以下精选的班级活动总结,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少收获和启发。告别了熟悉的环境
  • 11-23 感悟生命高二(模板16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独特思考,以文字为媒介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优秀作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 11-23 我喜欢的节日英语(模板20篇)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语言,掌握好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接下来是一些英语学习中常见的问题解答,希望能解决大家的困惑。要我说喜欢的节日,那
  • 11-23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经典(汇总19篇)
    在工作中,及时进行工作汇报可以提高团队合作效率,促进工作顺利进行。最后,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范文,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汇报中,提高写作质量和效果。
  • 11-23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3篇)
    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中,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是保持组织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规章制度范文,为我们的组织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