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大全(18篇)

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3 06:36:06 作者:曼珠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大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4.学生练习。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4、5题。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1)。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

就正如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参与的兴趣,让他们也能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使他们懂得他们也可以通过玩掌握到数学的知识。

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同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该学习方法也是降低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的难度。

出现了验证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方法。涌现出了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中“1/3”的不同理解,实现了学习策略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虽然学生的学习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这也证明了学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的。

(2)。

《圆锥》这节课,其教学目标是:1)、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3)、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4)、通过例一例二使学生会应用圆锥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动手测量、探索推导等活动,前三个教学目标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在公式v锥=1/3sh=1/3r2h,应用这个环节,考虑到学生已经预习过例题,就把例二教学做了改动给出一圆锥形麦堆,底面直径是20分米,高是14分米,每立方米小麦重0.375千克,求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让学生自主练习,本以为应用公式很快就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可学生算了好长时间还没有完成。原来我在改动数字时没有考虑到圆锥体积公式的1/3和3.14给出的直径和高与1/3都不能约分,使本应该巩固公式应用的目标辩词了复杂的。小数计算,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课后习题没有处理完就匆匆结束了这节课。课后反思数学既活又严谨,看似一个简单数字的出示也要付出周密的策划。一节简单流畅的好课,并不是随手拈来的,只要用心的去思考,统筹安排,关注到每个细节才能得到。

教学需要学习,教学更需要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

(3)。

一节课下来,我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反思:

1、一节好的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从实物图形讲解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要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2、一节好的课,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柱和圆锥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一节好的课,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察、操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水槽5个,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认识圆柱(课件演示),并说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屏幕出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米,体积=?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认识圆锥(课件演示),并说出有什么特征?

二、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对于圆锥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1、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后,再用课件演示。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教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借助课件演示。

(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活动情况,对个别小组予以适当的帮助。)。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教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有条理地表述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板书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用字母表示一下?(指名发言,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教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在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需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吗?(不需要)。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给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进一步完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1/3。

=底面积×高×1/3。

v=1/3sh。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课件出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后讨论回答。

三、应用求体积、解决问题。

1、口答。

(1)有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的。(提问学生多人)。

c、教师板书:。

1/3×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3.14×(4÷2)2×1.2×1/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例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例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学生会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锥和圆柱、沙子、细绳、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圆柱有哪些特征?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2、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口答算式):

(1)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3)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2米。

3、圆锥有哪些特征?

4、创设情境:天气越来越暖和,商家举行饮料促销活动。盛饮料的杯子有圆柱和圆锥两种形状。演示让学生明白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在两个杯子里分别装满饮料,一杯要4角钱,一杯要1元钱,如果打5折卖,分别卖多少钱?(2角、5角)你愿意买哪一杯?为什么?到底买哪一杯最划算呢?那就要知道这个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二、实验操作,推导公式:

1、什么是圆锥的体积?

如果在圆柱或圆锥里面装满饮料或沙子,忽略厚度不计的话,饮料或沙子的体积就可以看作是圆柱或圆锥的体积。

2、拿出自己做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

(1)把圆柱里面装满沙子,然后往圆锥里面倒,把圆锥到满,看可以到几次才能倒完。或者把圆锥装满,再往圆柱里面倒,看几次能把圆柱倒满。

(2)汇报实验结果: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因为我们做的圆柱和圆锥尺寸上存在误差,沙子颗粒之间也有间隙,也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实验结果可能会因此不太准确。

(3)课件演示:初步总结实验结果。

(4)拿出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小组合作再次实验,强调“等底等高”这个条件。

(5)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照应前面,现在让你选择,你会买哪一杯饮料?为什么?

4、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总结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1/3sh。

三、应用公式:

读题分析,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

(1)、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四、实践应用:

2、汇报讨论结果:

五、全课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6个,水槽6个(装有适量的水)。

2课时。

第一课时。

1、你能计算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展示砖工师傅使用的铅锤体(圆锥),你能测试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进行设置情景,引疑激趣迁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探究一:(分组试验)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1、猜想:猜想它们的底、高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圆柱、圆锥各1个,分组试验,试验后记录结果;。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集体评议:(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

4、教师介绍数学专用名词: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一活动,初步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为探究二活动活动开展作好了铺垫。

探究二:(分组试验)研讨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大胆猜想: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水槽(装有适量的水),通过试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边试验边记录试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试验)。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提醒学生汇报出试验步骤)。

教学预设:

(1)圆椎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

(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当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过学生汇报的试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试验结论。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反复朗读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探究三:(伸展试验---演示试验)研讨不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题的体积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关系。

1、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3、学生通过观看试验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

5、结合探究二和探究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课件演示试验,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理解,再次突出了本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一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2、口答题:【题目内容见多媒体展示】独立思考---抽生汇报---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口答题题型的训练,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巩固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而拓展题型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有跳起来摘果子的机会,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1、做在书上作业:练习四第4、7题。

2、坐在作业本上作业:练习四第3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公式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和圆锥体必须是等底等高,则它们之间才存在必然的关系。

活动一:比大小。

活动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课件播放: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笋也从睡梦中醒来,三只可爱的小熊猫来到竹林中踩竹笋,它们都踩到了一只竹笋。熊猫都都说:今天我踩的竹笋是最大的。熊猫眯眯听了不服气的说:谁说的,第一大的应该是我的竹笋。熊猫花花也不甘示弱的说:不对,不对,我的竹笋应该是第一大!

师:竹林里的争论还在继续着,同学们,到底三只熊猫的竹笋谁的最大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吧!

师:我们光是猜,说服力并不强,那么能找到什么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活动二:议一议。

活动目的: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交流、探究,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

1、出示课题。

2、找圆锥体和学过的什么体有相似之处。

3、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的关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1、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

: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一、知识回顾。

1、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图形?你能说说有关它们的知识吗?

2、学生说,教师板书:

圆锥圆柱。

特征1个底面2个。

扇形侧面展开长方形。

体积v=1/3shv=sh。

二、提出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和目标。

三、课堂练习。

(一)、基本训练。

1、填空课本1----2(独立完成后校对)。

已知:底面积、直径、周长与高求体积(小黑板出示)。

(二)、综合训练:

1、判断。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都可用v=sh。

(3)一个圆柱形容器盛满汽油有2.5升,这个容器的容积就是2.5升。

(4)圆锥的体积是否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6平方厘米,那么高是4厘米。

2、应用:练习四第45题任选一题。

3、发展题:独立思考后校对。

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0~42页。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了解圆锥和圆柱之间的联系获得探索数学公式的活动经验。

了解圆锥的特点,探索并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理解圆锥的高和圆锥体积公式中sh表示的实际意义。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型容器,一些沙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主持学生指名叫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回答问题。

二、创设情境。

1.教师先出示一个圆柱形容器,提问:如果想知道这个容器的容积,怎么办?

2.出示问题情境。

最近老师家准备装修,准备了一堆沙子,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和我一起解决好吗?(出示沙堆图片),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工人告诉我要用6立方米沙子,我不知道我准备的这些沙子够不够?怎样计算这堆沙子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尝试小研究一(课前):了解圆锥的特点。

1.观察圆锥形的物体或图片,它们有哪些特点?

我的发现。

2.圆锥由1个()面和1个()面2个面组成,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3.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用字母()表示。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锥高的概念仍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储备,因而有必要在复习阶段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切、摸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分组操作时,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的这一条件,这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盲点。为凸现这一条件,可借助体积关系不是3倍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度信息加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1.(电脑出示一个透明的圆锥)仔细观察,圆锥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2.复习高的概念。

(1)什么叫圆锥的高?

(2)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用橡皮泥制作的圆锥体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帮助学生进行操作)。

评析:

圆锥特征的复习简明扼要。圆锥高的复习颇具新意,通过动手操作,从而使抽象的高具体化、形象化。

二、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夏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都热得喘不过气来。一只小白兔去“动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熊伯伯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了,它也去熊伯伯的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白兔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狐狸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狐狸贪婪地问:“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换一个,怎么样?(如果这时小白兔和狐狸换了雪糕,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

问题二:(动画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小白兔这时和狐狸换雪糕,你觉得公平吗?)。

问题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肯与它交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过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评析: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教师在引入新知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判断公平与不公平中蕴涵了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他们在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乐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三、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发现屏幕上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解决电脑博士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出示思考题:

(1)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们的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1.小组实验。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学难点:运用圆锥体积公式正确地计算体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在一个闷热的中午,小白兔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狐狸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这两个雪糕是等底等高的。这是狐狸要用它的雪糕和小白兔换。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如果狐狸用两个雪糕和小白兔换你觉得公平吗?假如你是小白兔,狐狸有几个雪糕你才肯和它换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1、出示学习提纲。

(2)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3)你能根据实验结果说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吗?

(4)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小组合作学习。

3、回报交流。

结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公式:v=1/3sh。

4、问题解决。

小白兔和狐狸怎样交换才能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

5、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例题1和例题2。

三、巩固练习。

1、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2、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1)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

(2)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4、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倍.()。

(2)一个圆柱体木料,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部分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2:1.()。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21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7立方厘米.()。

四、拓展延伸。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谈谈收获。

六、作业。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范文

我将班上同学分成了9个小组,在课堂开始前告诉同学们在今天的小组学习中会选出一个优秀小组,并且从合作,纪律,发现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组长安排组员活动体现小组合作性,巩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效性,活动时间结束时从纪律方面进行评价,有效的组织了教学,使学生的兴奋点得到有效控制,尽快投入到公式的推到过程中,在推到过程中鼓励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发现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复习了圆柱的体积的计算过程,再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学习圆锥体积的必要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要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比较两堆沙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4、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察、操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5、课堂教学后的改进。

关于两堆沙的多少的比较课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从价钱,重量等方面考虑,在这些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才通过求体积的方法,事实上从价钱上来看更简单一些,要让学生有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指向性过于直接,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简单的导入,我出示了一组圆柱和圆锥,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它们体积的关系,因为学生都有预习,“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很快从学生口中脱出。“那我们就来做个试验验证一下!”我给六个小组分别准备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当然,实验还没结束,学生中的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做的正好是三分之一”、“怎么回事?我们的是二分之一?”,“我们的是四分之一”……“是不是书上写错了?”学生思维出现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适时让学生观察、对比、通过合作、讨论,“等底等高”这一前提,这样让学生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不必苦口婆心地强调“等底等高”,对“三分之一”的认识也深入学生之心,圆锥体积计算漏乘“三分之一”的错误将得到很好的纠正。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这节教学虽没以前那么顺利,但我觉得今天的学生才真正掌握了知识。因为学生更需要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教师要勇于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体验成功的乐园!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的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我觉得也是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感悟特深刻。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出错误的地方还是和往届一样,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遗漏。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到操场上去装沙子,到水池边去装水,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没有牵着学生走,只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推导公式时,我没有代替学生的操作,始终只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索。另外,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还特意安排了一组等底不等高,一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结果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不一致,这时候就出现了争论,这时,我时机引导学生与上次演示比较,1比3的关系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动手体验,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牢牢记住!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水槽5个,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认识圆柱(课件演示),并说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屏幕出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米,体积=?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认识圆锥(课件演示),并说出有什么特征?

二、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对于圆锥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后,再用课件演示。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教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借助课件演示。

(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活动情况,对个别小组予以适当的帮助。)。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教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有条理地表述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用字母表示一下?(指名发言,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教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在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需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吗?(不需要)。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给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进一步完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1/3。

=底面积×高×1/3。

v=1/3sh。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课件出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后讨论回答。

三、应用求体积、解决问题。

1、口答。

(1)有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的。(提问学生多人)。

c、教师板书:。

1/3×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圆锥的体积教案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水槽5个,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认识圆柱(课件演示),并说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屏幕出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米,体积=?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认识圆锥(课件演示),并说出有什么特征?

二、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对于圆锥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后,再用课件演示。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教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借助课件演示。

(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活动情况,对个别小组予以适当的帮助。)。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教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有条理地表述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用字母表示一下?(指名发言,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教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在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需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吗?(不需要)。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给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进一步完善体积计算公式:

=底面积×高×1/3。

v=1/3sh。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课件出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后讨论回答。

三、应用求体积、解决问题。

1、口答。

(1)有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的。(提问学生多人)。

c、教师板书:

1/3×19×12=76(立方厘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3.14×(4÷2)2×1.2×1/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圆锥的体积教案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3页到第34页的例2和例3,边看书,边实验,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将例3补充完整。想: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回答思考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检测题。

完成课本第34页“做一做”第1、2题。

小组合作,校正答案。

后教。

口答。

小组内互相说。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课本第35页第5、6、7题。(做在作业本上)。

2、选做题:

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把这些沙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沙坑里,可以铺多厚?(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圆锥的体积教案

教材第11~17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1。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67页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一、铺垫孕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6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4.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三第1题。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7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8页上面的图)。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v=13sh。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圆锥体积教案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联系实际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

圆锥的体积教案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公式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和圆锥体必须是等底等高,则它们之间才存在必然的关系。

活动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课件播放: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笋也从睡梦中醒来,三只可爱的小熊猫来到竹林中踩竹笋,它们都踩到了一只竹笋。熊猫都都说:今天我踩的竹笋是最大的。熊猫眯眯听了不服气的说:谁说的,第一大的应该是我的竹笋。熊猫花花也不甘示弱的说:不对,不对,我的竹笋应该是第一大!

师:竹林里的争论还在继续着,同学们,到底三只熊猫的竹笋谁的最大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吧!

师:我们光是猜,说服力并不强,那么能找到什么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活动目的: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交流、探究,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

1、出示课题。

2、找圆锥体和学过的什么体有相似之处。

3、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的关系。

圆锥的体积教案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及反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圆锥形萝卜、绳子,每个小组一个计算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模型、沙土水等。

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桌上那个白萝卜,它是什么形体吗?(圆柱体),现在,如是假设它的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你怎样求它的体积呢?求出体积后,问: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你们有办法吗?说一说什么样的圆锥体才算最大呢?(与原来的圆柱体萝卜等底等高)

二、探究新知1、实践猜想.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动手削萝卜,比比哪一组削得最漂亮?学生削完后,问:谁来猜猜,现在削成的圆锥体积与刚才圆柱有什么关系呢?你是怎么猜测的?生1:我猜圆锥的体积可能等于原来那个萝卜体积的,就是5立方厘米。

生2:我猜圆锥的体积可能等于原来那个萝卜体积的,就是10立方厘米。我是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在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所以我认为圆锥的体积也是圆柱体积的。

生3: 我猜圆锥的体积可能等于原来那个萝卜体积的,就是6立方厘米,是把削去的萝卜拼起来和圆锥体萝卜进行比较,发现削去的部分的体积大约是圆锥体积的2倍。

生5:我可以把削成的圆锥与削去的萝卜都拿去称,再比较它们的重量。.

生6:我把圆锥体萝卜浸入盛有水的圆柱容器里,算出它的体积,再把削去部分的萝卜也浸入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里,根据水面上升的高度求出它的体积就知道了。.

生7:我可以把刚才那个圆柱体萝卜和削成的圆锥休萝卜分别挖成空心的然后把空圆锥萝卜盛满水倒入圆柱体萝卜中,分别算出体积后进行比较。

生8:我可以用桌上的这些学具来验证。.再让学生比比哪种方法最合适?

4、解决问题,教案《《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及反思》。课件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完成。5、教师小结。

三、扩展应用。(一)、基本练习。1、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测量圆锥体学具,求出体积,并说说高是怎么量的?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们体积是多少?(二)扩展练习。!、一个圆锥的体积是8立方分米,底面积是2平方分米,高是()分米?2、圆锥形的容器高12厘米,容器中盛满水,如果水全部倒入等底的圆柱容器中,水面高是( )

四、归纳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五、作业。

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动”中获新知。“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孩子都充满了“动”的欲望。由于几何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求积公式、形成空间观念,都必须有大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所以教材在编排这一知识块的时候,就已安排了很多的实践性练习。教学时,教者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摆、剪、折、量、画、分割、拼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二、在“动”中求发展。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者先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实验方法,当学生由于受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影响,思维受阻时,教者向学生提议:用桌上学具来验证。同时推荐一些实验用品:水或沙、尺等。让学生在实验中选择并设置疑问: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获得了知识的结果,而且经历了知识面发展、发生的过程,同时加强并巩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力。

三、在“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是学生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其本质是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身参与,学生在动手中运用感官参与学习,自觉主动地去操作、去学习,在浓厚的动手实践中不仅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相关范文推荐
  • 11-23 领导开场致辞讲话稿(精选14篇)
    讲话稿是在特定场合发言时所使用的一种文字材料,具有清晰明了、言简意赅的特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灵感,展现出你独特的思维和观点。
  • 11-23 销售提成方案参考(实用20篇)
    编写一份精心设计的计划书能够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经典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计划书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11-23 以守望为话题的千字(热门24篇)
    写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写作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它们有些温情、有些感人、有些思考,值得我们品味。守望前方,你需要自信。滚
  • 11-23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方案(通用18篇)
    幼儿园大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大班教育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1、练习向指定的方
  • 11-23 叉车转让简单合同(专业17篇)
    通过签订转让合同,双方可以实现财产的转移,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如果你需要一份可靠的转让合同范文,以下是一些典型示例,你可以参考其中的格式和内容
  • 11-23 法学本科生的自我鉴定(精选14篇)
    范文范本是对一类优秀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分析和学习其中的特点和亮点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2通过欣赏下面的范本,我们可以学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
  • 11-23 小学期末散学礼讲话稿(实用14篇)
    讲话稿是演讲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把握时间。小编整理了一些成功演讲者的讲话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准备演讲稿。
  • 11-23 高二工申请书(专业18篇)
    转专业申请书既要简洁明了,又要详细具体,使教务部门能够了解到我们转专业的真实需求和优势。以下转专业申请书的范文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思
  • 11-23 我的计划英语大全(21篇)
    英语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但是一旦掌握了英语,我们就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下面是一些英语学习的实用技巧和学习经验,希望对大家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 11-23 出公司绩效方案(精选21篇)
    公司的经营活动需要注重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的利益和增长。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将这些范文按照行业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为加强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客观评价全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