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精选20篇)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4 15:02:26 作者:曼珠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精选20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和提炼书中的精华内容,使我们对于书中深刻的思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字

记得以前文静曾经这样写过林公语堂先生。“俯仰风云高层上,不同梨花待西厢。”

现在想来,此话甚妙。读罢林公着作,近乎本能地崇拜他老迈的圆熟与慈祥的智慧。一本《中国人》(亦称《吾国与吾民》),是这一个洞察世情的老先生身为中国人一员的忘情的回顾。

他定是爱这方土地的,并且爱得深沉。如果没有血胤中的那份深深的眷念,若孤鸟思归,游子念家,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篇精彩的着述?从字里行间,亦可发现痕迹。他总是忘情的说着吾国,道着吾民。虽也有讥诮,有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但我们感到的更多的是林公身为华夏子孙的骄傲。当其谈论着吾国千年来的宗族传统,谈论着乐天知足的民族心性,谈论着直抒性灵式的艺术偏好,谈论着恬淡热情的生活态度时,林公有如稚子般热衷。

也许这和他的身世亦有关联吧。从小出生在基督徒家庭,林公的童年与普通中国民众巨大的差异。至于后来漂泊海外,在西洋社会中目睹了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人和事之后,蓦然回首,发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格外地生出了一种回归甚至是皈依的情愫。这不难理解,就连仅仅是缡竦奈乙哺械蕉杂诒狈轿幕的格格不入,何况是深入另一个独立的文化体之中。也因如是,林公能以“一个清醒的幻梦者”的姿态,“观察吾们的人生,不是戴上隔夜梦景中的幻想的色彩,而是用较清明的眼力。”如莲般托生于中国文明的池塘,又能以深邃的眼光跃出池面以观之,故而林公看得深刻而全面。

读罢此书,有种酣畅之感。我从未想过要去品味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也许是因为吾国的文化过于广博,让我心生无力之感吧。更深层的原因是我还没有获得与林公一样犀利的感觉与认知。我们这一代人,受外族文化的熏染似乎过多,已经与传统渐行渐远。要说我们是中国人,只怕还不一定。

但毕竟我们身上是中国人的血,儒家文化早就根植在了我们的基因之中,我们有着与我们先祖相似的想法和观念。所以,读者林公笔下的吾国与吾民,同感油然生之,精辟语句不时萦绕在耳边。

林公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典与摩登交接的时代,有如夏秋之间,昼夜更替,是衰惫的辉煌,是颓废的新生,也有身处逆流的彷徨。我想林公写出这本书,也是想以此证明中国文化的伟力与独特,悠久又绵长,来抵御西洋文明的冲击,同时又激扬中国青年的热情。我想,他已做到了!

林公的文字,大多文言,不甚晓畅。而这亦是林公的特性与标志。正是因为其中晦涩,更耐人品读,继而愈读愈口齿留香,愈读愈心神荡漾,愈读也愈心生向往。每每读到幽默词句,我都会情不自禁大笑一场,读到着者惠笔,我也饶有默契的莞尔一笑。此乃林公着作的高妙之处。

点点滴滴感受,不能穷尽。但我敢断言林公必为永世的伟大作家,而我也要做一个真正的伟力之中国人!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字

本书提出的观点很新颖,在未读此书之前,我亦在这面有些同感。

要想理解此书,先要厘清思维,思维模式,思想三个概念的不同。所谓思维模式是指一种思维的方式或路径。

书中称“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特点是:僵化,混乱,模糊,概念不清,无逻辑性,很难做到理性思维和实事求是,这种思维模式阻碍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导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落后,阻得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受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中国人养成了自私性格或习惯,也导致了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说谎话成风等等。也许,在许多人看来不是这样,有些事危言耸听,丑化中国人,但仔细想想,作者所言不无道理。

书中举例,所谓五经之首的《易经》,就是这种思维模式之滥觞,到后来更是泛滥成灾。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社会主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几乎全是西方人发明创造的。而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发明创造并没有发扬光广,很好地传承,这就是模糊的“思维模式”之因。从而形成了中国有“哲理无哲学,有测量无几何学,有名家无逻辑学,有美术无美学,有音乐无乐理学,有技术无科学,有星象观察无天文学,有炼丹术无化学”等等。我们只要认真回顾历史,这些基本都是事实。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确实出了问题。

当然,本书举了好多事例,也进行了充分论证。读完此书,只要不是偏激的愤青或是遵古不变者,都应该受到启发,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本书多次提到西方的思维工具“形式逻辑”,这门学科,我读大学时认真学过,看似无用,其实对训练自己的思维大有裨益。书中也对所谓的“辩证思维”颇有微词。认为,“辨证思维”没有逻辑思维的基础而滥用,便会成为“诡辩术”。读罢此书,对书中的观点很是赞同,但对本书的写法却不以为然。纵观全书,既不像学术著作那样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也不是漫谈文章那样随意发挥,不着边际,据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写法,也算是一种创新吧。

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轰动,也产生了较大的争议。我在网上看了几篇反方的文章,总觉得有些冬烘先生的味道,不敢苟同。

我认为,读书沙龙学友们有机会也读一读,也许会有更多的见解,共同分享。(这是我第一次在手机上写较长的文字,只是即兴发挥,不及细改。)。

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

林语堂先生写的《中国人》让我想起了一句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即是指所谓的“镀金时代”。

在自序中,林语堂先生提到“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如今中国并不缺爱国者,更不缺以写作强大的中国去面世的爱国写作者。但一个国家的实力并不等同于它所拥有的物质力量。敢于批判并且有能力指出中国的错误,无论过去或现在,甚至将来将会发生的,这才是林语堂先生提倡并实行的。

我们生活在此刻的中国,书中所提到的“伟大的爱国者”其实仍可见一斑。这在许知远的《镀金中国》中也有所体现:“如今的中国,你会经历和目睹一些与表面的辉煌数字不相符的东西:大学成了巨大的'商业公司和行政机关,思想和价值成了其中最不重要的一环;社会上人人渴望成功,脸上挂满了焦虑的神情;互联网上褊狭与愚蠢泛滥,人人以言谈粗鄙为荣,除去实际利益什么也不相信。”人们丧失对未来的憧憬,不相信生活会有其他的可能,甚至部分人对善良、正义、理想、尊严、勇气这些人类的基本情感采取漠视态度。这些与我们在众多描写“强大的中国”的书籍内容相差甚远。从广义来说,中国确实较之以前强大了,但我们在书籍中论述中国时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那些“麻烦”,这些“麻烦”被鲁迅先生称作“黑暗”。

林语堂先生不因“麻烦”而感羞愧,他更希望将它们公之于世。因为他相信中国,他没有失去希望,对中国迟早能证明自己而不需要富丽堂皇的文字来表达的希望。

有人或许认为用这样的形式表达中国,将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不免有些贬低中国。但这不也正表现出林语堂先生过人的思想吗?他写下国家的缺陷,却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以更直接更彻底的方式让国人认清现状。书中,在批判和表达中国某方面的不足、褒扬和赞赏西方某方面的先进上,他的见解更加独到和缜密。

当然,林语堂先生也在自序中写到,写下这本书,他害怕受到同胞们的误解,又更害怕西方的爱国者摘引他的字句——承蒙他们的错爱。因为他写下这本书的最终目的,实质上是认为“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他认为中国能够更强大,相信中国并且没有失去希望,而这样的精神和思想也会延续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上。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字

因为这是一部从事实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书。作者运用比较学的原理,深刻地阐明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维的落后,而不是别的。该书从纵的和横的、古中国的和古希腊的、近代中国的和西方的等诸多方面,列举大量令人信服的事例及其精辟的观点,反复求证,反复论证,雄辩地证明科学思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荣辱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如同一切新生事物,包括新的思维、新的理论,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一样,《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可能带有某些局限性、片面性、尖锐性,引起一些人的质疑,进而发生争论,这是可以预料的。真理越辩越明,瑕不掩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该书所闪烁着的思想光芒是无法磨灭的。客观世界发展的进程将证明这一点。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的作者楚渔先生,居于北京西山,自号西山闲人。据说他有三大爱好:读书、探险、收藏。他的这部宏论就大多是在乒乓球室里写成的。打会儿乒乓球,出点儿毛毛汗,停下来.拿起笔,写一段文字;再打会儿球,又停下来,拿起笔,再写一段文字,经几个月之久完成了这部著作。在他居所大厅里有两个老祖宗:一个是岳飞,反映其爱国主义思想内核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高悬于最显眼处。一个是扭转乾坤的盖世英雄毛泽东,他的各种画像挂满墙壁。作者是湘人。千年前,那篇思想深挚、文采飞扬、至今声名远播的《岳阳楼记》,常常在作者胸中涌起。真所谓:呕心沥血为国忧,谔谔诤言乃大谋。锦绣思维飞玉宇,纵情霄汉我神舟。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字

本书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楚渔先生驳斥了对于中国落后原因的主流说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导致落后的根本原因,并且这种思维模式的最大弱点在于模糊、混乱和僵化。第二部分,楚渔先生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进行了深入阐述,即“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薄弱”,“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混乱而僵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这三个分论点。第三部分,楚渔先生分析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害处,即严重损害自己的私立,以及阻碍了中国科技进步。第四部分,楚渔先生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办法,即改革教育。

从上面的内容总结中不难看出,楚渔先生的行文流畅,内容充实,逻辑清晰。首先是提出了论点,其次对论点进行了分拆式的解释,然后分析了后果,最后提出了解决办法。整本书一气呵成,大意和中心思想丰富却又不难把握。

楚渔先生在本书中运用了大量历史事实作为自己论证的依据,例如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以色列的飞速发展,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繁荣,以及苏联,德国等国家的发展个案。通过与同时期的中国作对比,本文的论点便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充分支持。另外,楚渔先生甚是恰当了引用了名人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自己的论点更加有力。例如亚瑟·亨·史密斯关于中国人面子问题的著名论断“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种族”,1罗素关于中国人注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点“中国人过于关注人与人间的关系。是典型原始人留下的精神遗产”2等。这些恰如其分的引用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也同时彰显了楚渔先生的博学多才。

对于楚渔先生在最后一章中提出的通过改革教育来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观点,我感触颇深。要想摆脱僵化模糊的思维模式,从小培养孩子的探索和思辨能力便显得至关重要。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有创新能力,才能从思维的固有圈套中跳出来,开辟的新的天地。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那么,不会思考的个人其主体性也许也是不存在的,不会思考的国家便没有进步可言。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而个体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时期的社会化程度和方式。因此,中国若想实现创新发展之路,必然要从教育抓起,尤其是孩子的教育。一旦进入青少年后期或青年时期,个体便已基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个时候再来改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中国的义务教育亟待改革。虽说数学公式,唐诗宋词,单词语法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学校可以教给孩子的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中国目前教育最欠缺的,便是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也许与知道固定答案相比起来,培养孩子问为什么的习惯更加重要与可贵。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际意义的角度,楚渔先生的这本大作都有深远意义。除了能够大胆驳斥主流观点,提出自己独到见解,楚渔先生还能够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我想,这也许正是中国部分学者所欠缺的——在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的发展提出可行建议。中国人要摆脱传统思维模式,中国学者也同样不可画地为牢,敢做老学究。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也。即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理,就不能成为永恒的真理。既然永恒的真理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他可能就是指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当然这种看法必须是逻辑清晰的,有事实根据的,而不是带有功利色彩和主观偏见的。正所谓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只要有观点有科学论据,都不能算是错误的。而这些观点,便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模式中。

“任何观点都不是永远正确的,也不是永远错误的。”这局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知水平,但思维模式千百年来是固定的。比如在唐朝,如果你说“人类可以飞上天。”这句话在当时来说是正确的,如果谁说自己能飞上天,大家一定会嗤之以鼻,而现在飞机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那句话便是错误的了。因此,我相信有朝一日,人类可能登上火星,甚至星际旅行。谁说将来有一天不可能呢?这取决于我们的创新思维,以便产生出先进的科学技术。

本书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社会制度,而取决于一个国家主流的思维模式。他举例说以色列虽然号称资本主义国家,体制却像是社会主义,主要工业是国有。土地也是国有,住房是公共财产,吃的是“大锅饭”,比我们的人民公社还人民公社。但他仍然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科技、教育和军事强国。因此我觉得,并不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政府对主要行业进行垄断国有,却没有把这些利益反馈给人民,造成现在这个局面。

从中国五千年文化来看,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占据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正如刘老师上课所说的:现在西方人瞧不起我国几百年,我们可是歧视了西方几千年。我们认为自己是天朝,外国先进的知识都是糟粕,没有必要学习,自己国家的才是世界一流的。而吸收外国文化,日本可是世界一流。它本身国土面积小,资源少,文化底蕴更是进行拿来主义,唐朝吸收中国文化,近代吸收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甚至现在的日语文字都是模仿吸收于中国的繁体字。可日本,却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发达强国。

整体而言,中国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提出的问题也不一样。中国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不是针对问题本身,就事论事,而是避重就轻,错了还要狡辩,死不认错。中国人并不是通过辩论而寻求真理,而是通过辩论的胜利而满足自己的快感,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这就难以对问题本身作出准确的判断,难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中国要引进一项先进事物,总是希望速战速决,早点出成果,这可能是一些领导人急于在任期内出政绩,留名史册,这是出于功利色彩,和古代的帝王如出一辙,可见思维模式大体一致。不注重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不能够吸收精华。而屈服于上级的影响力,下级往往也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从而形成思维定式,让这种思维模式不断地恶性循环下去。而坚守原则的清醒者往往在社会底层,出不了头,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空有满腹经纶却往往郁郁而终,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也是数不胜数。

罗素认为:长盛不衰的好奇心以及热烈而不带偏见的探索,使古希腊人在历史上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即中国人从小受父母长辈的庇护,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按着父母长辈给定的轨迹,僵硬的行走,希望满足于此安定平稳的生活,一生的路程也许早就定下,缺乏创造力,缺乏冒险精神,自由思维的萌芽往往从小便被扼杀在襁褓里。如由于孩子没有游过泳,不会游,父母就不让他下水,说会被淹死。任何事情需要突破与创新,对待未知科学必须要有献身精神。

而中国人大多是抱着一种渴望得到丰厚利润的追求心去拼搏,怎能实现科学的突破与创新?其实当今大多学者能获得一定的学历,岂能不明白此间道理?只是受社会影响,随大流,形成的思维定势而已。因为自古至今在中国,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往往是连带着一个家族群体,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所有的前途与后果,而在西方,一个人往往只代表自己,只要自己愿意,自己想要去做,便能勇往直前,没有人能够阻拦你做任何事。

再举个例子:例如中国人都想长寿,如何养生长寿的书自古以来也是数不胜数,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却并不高,而小日本却能吸收这些知识,即学到还能做到,因而平均寿命奇高。而中国人说起理论来往往都是夸夸其谈,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会理论却不会付诸实践。都知道长寿的秘诀就是多吃素食少吃油腻,多运动少喝酒抽烟,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可几个人能够做到!

中国人大多数都是跟风流,因此,才会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毛党”的出现,大家都随波逐流,不能独立思考,不会带着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往往上面说什么,大家都信什么还对少数批判者群起而攻之,而进攻的对象,往往不涉及问题本身,而是涉及到各种骂爹骂娘的垃圾话。因此,真理往往被埋没,而那些多数所谓“愚昧的胜利者”往往会因为少数“聪明的清醒者”的不屑与他们争论以及沉默,而沉醉在一种诡辩的胜利而带来的快感中无法自拔。倪萍这个全国人大代表甚至说:我投票向来只投赞成票,我也不太懂得什么,只因为我相信共产党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shit~这种无知的人当人大代表,国家能有什么前途?中国七八十岁的官员头发乌黑亮泽,奥巴马才50多岁啊,白发白发白发,看我的心都痛了!!!

整体而言,西方人是为了真理而追求智慧,是理想主义,中国人是为了富贵而追求名利,是实用主义。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谁掌握了先进文化,谁就控制了未来。而要掌握先进文化,就必须改掉这些落后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字

作者:陈龙(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书记)。

摘要: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在扉页题有如下文字:如果你把了解的所有知识和周围人的话语都撇在一边,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与你原先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也许,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才更加真实。

短短的文字不掩思想的锋芒,透射出作者敏锐、犀利的思想。这段文字高度涵盖了现象学的主要思想,深刻表达了胡塞尔搁置判断、海德格尔抛弃前见、梅洛?庞蒂回到前意识的世界的思想内涵,颇有佛教量论“现量”之意。

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在扉页题有如下文字:如果你把了解的所有知识和周围人的话语都撇在一边,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与你原先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也许,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才更加真实。

短短的文字不掩思想的锋芒,透射出作者敏锐、犀利的思想。这段文字高度涵盖了现象学的主要思想,深刻表达了胡塞尔搁置判断、海德格尔抛弃前见、梅洛?庞蒂回到前意识的世界的思想内涵,颇有佛教量论“现量”之意。

通读完全书,感慨系之,这里谈两点肤浅的认识。

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按照梁启超的说法,大致经历了三个层面的学习,曰:器物、制度、文化(参: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国人以为,西人不过是挟“船坚炮利”之便,若我有此坚船利炮则一定会国富民强,一雪国耻。于是,有了洋务运动。可是,甲午海战,号称东亚第一雄师的北洋水军却败得一塌糊涂,惊醒了国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不能解决国家实际问题。于是,一批一流人才,透过技术层面转而探讨西学的内在价值,看到了西方实用的技艺背后必有非实用的理论为其先导,因此,有的学者大量的翻译引进西方的政治理论、哲学著作,如严复;有的直接从政治制度的层面希望通过制度的变革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如杨度。这一思潮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的国共之争。然而,制度也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依然落后挨打。二十世纪初,有学者乃从文化层面开始探讨中西差异,探讨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鲁迅等人更是从国民性批判的角度,对国人进行的无情的思想精神鞭挞,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其实仍是此大背景下的继续探讨。我们知识分子百年间,引进这个学习那个,弄来太多外国人的洋理论,有什么成效么?我们的国家现状一次比一次糟糕。可见知识分子之害祸国殃民。楚渔先生不是知识分子,他的书也不是什么理论专著,可他却提出了治国救民的良方。

楚渔先生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传统的思维模式”,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的最大弱点是:模糊、混乱、僵化。他认为:“思维模式是环境和文化造成的,但是,一旦思维模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习惯,就和原来的文化失去了有机的联系,文化对思维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少,()反而是思维模式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思维模式开始主宰文化了”.因此,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实际上,通过楚渔先生的大作,我理解他所指的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是特指宋明以后,中国人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认知心态与认知方法。

这种认知心态和认知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是中国文化优于西方,因而出现了殷海光先生所说的“价值迷和事实盲”.这也就暴露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根本缺陷,即容易混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认知的独立性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换言之,就是一般学者较为普遍言及的中国传统中逻辑、知识论的意识不发达,缺乏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楚渔先生所批判的中国人不求真、不精确的精神就是和这个缺陷是密不可分的,这也就是胡适之先生早在民国初年就批评的“差不多先生”主义。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十九世纪末,中国第一流的学者,如俞樾、王]运等人,面对西学的刺激,其言论中仍无视,乃至漠视西洋文明所取得的成绩,顽固地不加区别地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明(钱穆先生对文化与文明有具体的界定,钱先生的界定代表了传统中国学者心目中的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的内涵,这里就是取此意)。俞樾反对学习西洋文明,主张以中国“拙”的精神文化来制西洋“巧”的物质文明,他说:“彼挟其心计之巧,技术之工,以炫吾之耳目,而吾不为之动,则彼固索然而返矣。即或决命于疆场,彼之利器足以伤我者不过数百人耳,数十人耳。吾赏罚信必,号令严明,千百为辈,如墙而进,彼奈我何?故曰,惟拙可以制巧”.王]运反对西洋轮船大炮的理由是:“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炮者,至蠢之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巧便为利,今夷船煤火未发,则莫能使行;炮须人运,而重不可举,若敢决之士,奄忽临之,骤失所恃,束手待死而已”.他们的言论正代表了这种楚渔先生称之为“模糊、混乱、僵化”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危害。

从学理层面来看,从认知心态与认知方法的角度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思想的缺点,梁启超、翁之镛两位先生分别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就已经做了检讨。然而,时隔这么多年,鲜有人接着前贤的思考继续深入研究,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直到现在,楚渔先生这部大作出来,才接着这些先贤的思考继续展开了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盲点的批判。这也正是楚先生在其作品中所批判的。

第二点,我认为楚渔先生的大作提出了很好的探讨中国人思想缺陷的'视角,即是从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角度,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想史研究课题。

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研究,在我有限的阅读来看,是比较缺乏的。中国人注重意义世界、人文世界的建构,尤其儒家,基本上是一种朝向意义建构的人文活动,基本上全是假大空的废话。比较缺乏对客观事物深入细致的客观化的、科学化的研究,不像西方文明,重视一种手术室里的解剖行为,故而产生了精确化的科学技术。

概言之,楚渔先生所指的从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人思想的缺陷,可以从两个角度再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一是就作为认知手段的思维方式而言,可以具体去探讨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式,诸如:“类比思维”、“联系性思维”、“具体性思维”、“演绎思维”等;二是就作为建构哲学系统的方法之思维方式而言,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甚为多样、多元,不一而足,诸如:“身体思维”、“隐喻思维”等(参:杨儒宾、黄俊杰编:《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如果我们学界能够以对楚渔先生这部作品的研讨为契机,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思维方法,认知态度、认知方法的研究,乃至对于中国人素质、素养的提升,都会取得积极的成果。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字

维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建立起正确的知识体系,更不可能产生科学。概而言之,中国之专制和愚昧,以及今日之种种异端,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因此,再说中国人是全世界的异类之前,先要搞清,中国人是如何思考的。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民相比,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和具有科学精神的西方人比较,有什么特点。即:中国人有怎样的思维特征。

根据我的思考,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可归结为四点:1,类比;2,联系;3,大局观;4,循环论证。不是说,这就是中式思维的全部了。而是,和别人、前人相同的看法,我就不重复了。

例如,季羡林先生首先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是综合的,西方人是分析的”。就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已有很多人引用,并加以论述了。本文,就不再引述了,但这不说明我不认同这种观点,相反,对季老这一发现,我是完全支持的。季老的其他言论,我可不同意,否则,就犯了中国人“联系”的毛病。

一.类比。

如果说,思维方式是分析问题、探究真理的工具,那么,中国人最多运用、最得心应手的利器,无疑是类比。类比之多,随处可见。但,为了严谨,本文采用西方的归纳法,来列举并证实类比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第一位是孟子。所以如此,一者,因为孟子亚圣的地位;二者,儒学后生认为,孟子善辩,也有人说,孟子像愤青,对当世不满,爱发牢骚;三者,孟子“证明”的问题,是社会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即:性善与性恶。

孟子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果然,这个“证明”也就作为儒学理论的基石,历千年而不倒。

声明:此发现,是从王小波那里,学的。王小波是否第一发现者,没考证过。

第二位是庄子。庄子很逍遥,在他看来,最逍遥的莫过于天上的鲲鹏,“大鹏展翅,不知其几万里也”,和孙猴子一样,无法无天,无边无际。次一等,是水里的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和名家惠施在濠水岸边散步。庄子说:“你看,河里那些鯈鱼,舒鳍摆尾,多高兴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道:“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你也不是鱼,本来也不了解鱼。”

孟子是一个人的独白,庄子和惠施则是两个人的舞蹈。当然,庄子和惠施之辩,远比孟子高明。孟子将“人性善”与“水就下”捆在一起,也不论行还是不行。惠施则反驳庄子: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鱼?换言之,人和鱼是不可类比的。进一步,类比这种思维方式,是否可用,何处可用,值得研究。

有一段关于汤武革命的辩论,异常精彩。《汉书儒林传辕固生传》记载:

辕固,齐人也。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于上前。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杀也。”

固曰:“不然。夫桀纣荒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因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弗为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而)〔为〕何?”

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固曰:“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

译为白话,如下:

辕固生是齐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山东乃孔孟之乡、儒学发源地,所以,辕固是儒家一派的。辕固对《诗经》很有研究,汉景帝时期,在朝廷当博士。

一天,辕固生和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上了。

黄生说:“商汤和周武,并不是奉什么天命,而是杀害夏桀和商纣的凶手。”

辕固说:“不对。夏桀和商纣,是有名的暴君,荒淫无度,祸乱天下,坏事做绝,人心失尽。民心皆归汤武,汤武替天行道,顺应民心而杀掉桀纣;人民不用强迫,自动归顺了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为帝王,不是受命是什么?”

黄生说:“破帽子,也该戴在头上;新鞋子,也只能穿在脚上——为什么?这是规矩。夏桀和商纣,虽不仁义,可毕竟是帝王;汤武再贤明,也是臣下。现在,人主有过错,臣下不是帮助他改正错误,而是因为他的过错杀死他,并取代他的位置面南而立,不是杀戮是什么?”

辕固说:“照你这么说,本朝高祖皇帝取代暴秦,反倒是错的了。”

本来,汉景帝在一边听着,眼见自己的祖宗高祖刘邦,也被扯上了。只好加进来,发表总结陈词。汉景帝说:“没吃过马肝,不算没吃过肉;研究学术,不讨论汤武革命,不算是笨蛋。”就此打住吧。

这是类比最为成功的思辨案例之一。也是最早对儒家所倡导的“革命”提出质疑的、颇具创见的思考。可惜,汉景帝之干涉,使之突然死亡,并且,再也没有继续下去。本文不关注讨论的问题,只关心讨论的思辨方式。不难看出,正方与反方,都极为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或者说“推己及人”、“推人及己”的换位思考方式。

黄生以帽子和鞋子作比,说明社会秩序之先验性、规定性和不可动摇。如果动摇,就是头上穿鞋子、脚上戴帽子,滑稽可笑。至此,辕固生被逼到了死角。不料,辕固生反戈一击,说:照你这么说,汉武帝倒是弑君篡位的乱臣贼子了?杀了一个回马枪。这杆枪,不是别的,也是类比。

“革命”之辩,因汉景帝而终止。有兴趣的,可以stepbystep,继续下去。

以上,算是第三位。

下一个,是董仲舒。都知道董仲舒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首创者,实际上,董仲舒还有一个很有新意的想法,借老天爷的势力来对抗皇权,此谓“天人合一”。当代人,把“天人合一”理解成环保主义,驴唇不对马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董仲舒的想法是,一方面,把天上的星宿和人间的秩序联系起来,证明天子是“天上最亮的星一颗”,而且,是恒星。另一方面,也借天象有异来规劝天子,既然你是天上的星星,那么,你的举止不当,就会引发天象的混乱,比如天狗蚀日、比如五星凌犯、比如流星坠落、比如彗星弥天等等。

“天人合一”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本文关心的;本文旨在说明,“天人合一”背后的思维方式,是类比。古人认为:人和人构成的社会,与星体以及星体排列而成的天象,有一种严格和牢不可破的对应关系。某人,文章写得好,是文曲星;要在古代,我可能就是文曲星。旁人见了,会另眼相看。某人当了皇帝,是紫微星下凡。

“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写的。他继续写道:“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如此,可以这样设想,就是九天之上,有一个现实社会的克隆版。所谓天上人间,人间天上。天上是人间的翻版,人间是天界的下凡。

人间和天界之间的对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人间的风吹草动,都能从星象上看出来。反之,天界的异动,也一定是人世有了非分之举。要想天象正规,人们必须有所作为。

《后汉书·严光传》记了一个故事:刘秀当了皇帝,把少年同伴严子陵接到宫里,谈了一天。晚上,留严子陵同榻而眠。严子陵熟睡之后,把一只脚搭到刘秀肚子上。第二天,掌管天文的太史官上奏,说:昨夜客星犯御座甚急。光武帝笑着说:我和严子陵睡在一张床上,罢了。

汉光武帝和严子陵,是两个星座;两个星座之间的联系,是一只脚搭在另一个星座的肚子上。汉光武帝坐镇紫苑,星光灿烂;严子陵在皇帝肚子上动作,正应了客星凌犯。

李约瑟说:“天文与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不过,这种学术,并不是要观察星系和宇宙,也不是关注时间和空间,而是,以简单的类比思维,由天变推演人事。“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羽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

“天人合一”所反映之类比思维,并不是董仲舒一个人的,也不是只在汉代。秦汉隋唐,两宋明清,以儒学为看家学问的士大夫阶层,已将类比固化为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士大夫阶级关于自然、社会、人伦道德和制度法律的思考和判断,无处不显现着“类比”的影子。

沿袭这一思维模式的下一个大人物是朱熹。朱熹的“理论”并无高明之处,思维模式也是类比。只是,朱熹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理。这个“理”,不是人世的,而是上天的;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不是多元的,而是唯一的;不是变化的,而是宇宙间唯一不变的根本。

在儒家学派看来,朱熹绝对是集大成者,对儒学之发扬光大立下大功一件。其实呢,朱熹之前的前辈们,在天和人之间,已经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联系。欠缺的,是一个更高级、更空虚、不可证伪、更不可证实的概念,把“天人合一”的说辞装进去。这个容器就是“理”。

天上有“理”,人间有“礼”;“理”是上天、自然、自古以来的大道,“礼”是人、社会、迄今为止的规矩。“理”统御一切,“礼”覆盖众生;朱熹说:万物莫不是一个理字;《论语》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二程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朱熹说: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如果说,“天人合一”有一点神秘性、高端、仅限于为儒学寻找理论基础、为皇权树立规矩的话,“家国同构”、小家大国、“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则是儒家学说组织上的保障,是深入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影响每一个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重要观念。也是儒家学说虽然简陋不堪、错漏百出、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唯一原因。可以说,“家国同构”的观念不破,儒家学说将永远不败。

国,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家国家国,有了家才有国;国家国家,国,是我们共同的家。齐家治国,治家的理念和方法,也一并拿来,用于管理国家。家,是未来政治的试验场和人才培训基地;家之孝子,国之忠臣;家之栋梁,国之良将。“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如此看,“家国同构”,像是无可置疑。

家国同构的表面一致性,迷惑了所有人,使得我们轻易放弃了思考和追问,就信了。实际上,“家国同构”根本经不起推敲。略作分析,其大不同就露馅了。

家,是小规模的;国,是大规模的。一个组织,当规模发生变化的时候,其管理模式,必然随之变化。否则,管理就失效,组织将崩溃。此其一。

家之内在制衡机制是什么?是血缘。“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显然,家的决策者是家长一人。传统家庭之家长,是很独裁的,说一不二,不容置疑和辩解。《红楼梦》里的贾政,对贾宝玉也是痛下狠手的,但是,再狠,贾宝玉也是他儿子;再狠,贾政也是有底线的,也不能真把贾宝玉打坏了、打残了,更不要说打死了。在此,贾政是独裁者,对抗独裁的,是贾宝玉身上流淌的贾家的血液。这是内在的、隐含的,无可更改的,同时,它也能最有效地制衡独裁家长。打死儿子的,不是没有,但要是和杀戮大臣如割草芥相比,则不可同时而语了。

国之独裁者,是皇帝。皇权至上,拿什么制衡皇权呢?除了大臣的屁股,就是脑袋了。秦始皇以来,无数大臣死在皇帝的权杖之下。所以,伴君如虎。仅朱元璋,就成万地屠杀大臣。他还有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清君侧”——不但为自己清,还为将来即位的建文帝清。有一次,建文帝劝他少干那些缺德事儿吧。朱元璋就把一个花椒树枝,扔地下,叫建文帝捡;建文帝一拿,刺儿扎手,缩手不捡了。朱元璋哈哈一笑说:孙子哎,你知道我为什么杀那么多大臣了吗?那是剔刺儿啊!为你,也为我。

下一个问题更基本、更常见。

死,是人生的必然,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一个人逃得过,没有一个人不得不随时面对它。中国人如何看待死亡呢?将生比死。一个人是如何活着的,他也将如何死着;生前享受什么,死后也享受什么。生前享受不到的,死后也要补上。

秦始皇兵马俑,最有代表。秦始皇几乎“把一切都带走”,地下所有,是其生前生活的再版。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必然是,秦始皇认为:死后,人将过和阳间一样的生活。他在阳间退位了,但还要在阴间上任。阴间的山川道路、宫殿车马、风花雪月和衣食住行,一样也不能少。阴阳映照,互相对称,只是隔着一层黄土。

秦始皇并非始作俑者,更早的曾侯乙墓葬,九鼎八簋,整整齐齐,和五星酒店自助餐的食器排列,一样。估计生前,曾侯也这么摆,也这么吃罢。形制巨大的青铜食器,无一不显摆着曾侯的霸气——通吃天下,是也。秦始皇之后,每一代帝王,也都是如此设计和建设自己的地下寝宫的。

帝王如此,老百姓也不例外。只是,老百姓没有皇帝的财力,不能来真的,就弄虚作假。房子、车马、细软、钱财珠宝,都是纸糊的。如今,有了创新。宝马汽车、别墅洋房、电视冰箱洗衣机,iphone、ipad、平板电脑,也都化作一股青烟,向阴间报到。阴间的生活,与时俱进,和人间等量齐观、并驾齐驱。

还要提到中医学中的“以形补形”。对中医及其理论,我没研究过;请教过人,但可能没找对人,也可能高人不愿意教我。所以,一直含糊着,不敢下结论。肯定有这么一回事,如人参长得有人形,就大补。至于,其思维逻辑是不是类比,我不能肯定。也许是,也许不是。像是,但不能妄断。

最后,必须说一说谐音。中国人有一种特异功能,变坏事为好事;所有的坏事,都能变成好事。比如,杯子碎了,说“岁岁(碎碎)平安”。其实,只碎了一个杯子,不是两个。碎了两个杯子,才好说“碎碎平安”。以后,要是打了杯子,再有人那么说,我就再打碎一个杯子:碎碎平安,好事成双。

蝙蝠有“蝠”气,所以,常常出现在各种吉祥图案中。私下里,没一个中国人喜欢蝙蝠。有的,估计都没见过蝙蝠;见了,必然吓得半死——蝙蝠的长相,可不是那么喜庆地。棺材,是升官发财。近年,有一种木雕非常流行:荷花上爬着一只螃蟹。初不解风景,经人指点,原来是“荷蟹”之谐音。荷花和螃蟹,和谐嘛!

以上,罗列了类比的几种表现。下面,做个小结。

据我看,类比是一种易于理解的思维方式,但其科学性,大可质疑。换言之,类比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基本是不可靠的。如孟子以水论性善,儒家之“家国同构”、“天人合一”,朱熹以“理”证“礼”,中国人将生比死等,都是经不起推敲,甚至是愚不可及的。辕固黄生之辩和庄子的知鱼之乐,也显示,类比很难证实或证伪某个问题。两个对辩,都是平手。

这不是说,类比完全不可用。在施加较为严格的条件下,类比是可用的。但是,条件是什么?如何拟定条件?严格的界限在哪儿,都是未定的。搞清了这些问题,类比才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这也是本文的另一个用意。第一个用意是说明:类比是中国人最频繁使用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蔡元培蔡先生之名,自是如雷贯耳。民国至今,凡提北大者,必提蔡元培。这不仅是因蔡元培对北大有着深不可没的贡献,更因北大之兴,既是蔡元培教学生涯中一颗明珠,又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我自小顽愚。东北气候寒冷,不能出去玩耍的冬日,只好将脚蜷缩在被子里,怀里搂着暖呼呼的热水袋,嘴里往手上呵着气读书,企图以获得知识的愉悦抵消无法外出的苦闷。家中毛钱不多,杂书不少,一来二去竟也读了些人物传记与小说、报刊。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宋美龄传》,它被放在书架第一层,便于翻阅。也读过一点刘少奇、周恩来,看过母亲的中学课本,喜欢抗战期间牛骨头的故事。但对于蔡元培,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读了高中,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人物传记《先生》,其中介绍的十位大师,首位便是蔡元培。彼时我因课业繁杂,已不大看书,惟有这本认真读完。每每掩卷,心中总有憧憬与向往交织而过,激荡得几欲下泪。

民国是一个美好而又悲怆的年代。人们在惶惑中前进,中国在阵痛中前行。1917年冬,教育界正处于混沌蒙昧的节点,而刚刚更名的北大,俨然是一座陈旧腐败的“官僚养成所”。旧历年还没过,那些随身带仆的学生与保守作态的老师们,便迎来了蔡元培。

这一迎可谓惊天动地,如一潭激起波澜的死水。我们无法亲历这场最盛大的改革,却可在史料中窥得些遗梦旧事。蔡元培对麻木鞠躬的教职工的深深一个回礼,是对过去的道别,更是对未来的致敬。一位前朝翰林,在一片反对之声里,在不稳定的时局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赞誉,不只因为他做了北大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发人深省,可谓“故纸堆里听惊雷”。

在院长赠书以前,我也曾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部讲述民国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书评如此,引之)。与这部掺杂史料、点评与分析的书相比,收录原文的《中国人的修养》(下文一并称《中》)便显得相对晦涩枯燥。问我爱看吗?不爱看。尤其前几章,看得头晕,只好每一章都做些笔记以便资料查找。第一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下文一并称《教科书》)看完了,b5的活页纸笔记,便唰唰写了近十页。

文白交杂,实属正常。毕竟蔡元培曾参与殿试,算得上满腹经纶。当时白话文运动还未大规模展开,《教科书》作为中学教材,自然满篇之乎者也,不难懂但难读。还好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变得浅显易懂,相较于《教科书》更多些趣味。末尾的《散论》更像蔡对自己的剖析,对兄弟姊妹的劝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得多了,阅读之始的茫然厌烦自然也转变为喜爱与更深的敬意。

在《教科书》上篇第一章第二节“体育”的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何谓大师?抓握有度。从最洪荒处走过来,向最渺小处说开去。”这不仅是说我眼中的大师形象,更能展现我心中的大师风范。以我之见,大师之风,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受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将读者与听众作为倾心交流的对象,而非随意戏弄的玩物。

在《中》里,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显得相对正式,而后面的讲义乃至散论,便相当通俗易懂了。我不喜花间词艳丽颓靡、堆砌辞藻之态(且不论内容如何,个别词语的用法可以拿来参考,但整体行文态势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也不喜当下许多青中年自诩“情感博主”“知名作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敲着键盘发表一段不知所云的段子、鸡汤,以达显耀或发泄等目的。我尊重他们的写作态度,会适当参考值得思考的段落,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行文风格。我所喜爱的,像乐天,像老舍,像丰子恺,皆是些自然成趣,真情流露的大家。也有词语风格独特的,像张爱玲,拿捏人物把握情节,当时无可比;像简嫃,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好似一首饱满充沛的诗。她们的风格独树一帜,但也是真诚的。

真诚,不仅是做人要务,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虽然《教科书》因时代原因,读来颇为艰深,但也是我本人文言修养问题,且内容并不难。好的文字,给人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我一边读,脑海中就一边浮现出蔡先生的'样子。我看过老照片,对他的矮小身材,温和神态印象颇深,总把他和胡适之先生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这种谦恭有礼颇为相似。

《中》是文言文优势的集中体现。一篇《德论》,几百字便能准确概述作者希望的学生形象(行文至此,想起1934年黄侃与胡适的文言白话之争,不禁莞尔),但这种简洁却不失有序。以阅读较为细致的《教科书》为例,分为上下两篇:实践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每篇又有有诸如修己、家族等章节。一字排开,从小到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整部《中》是一头牛,那么蔡元培一定希望当时的老师、学生们,如今的读者们做一名庖丁,按他的行文脉络(即这牛的骨架构造与肌肉纹理)去分析(肢解),才能最终悟得真意(将其拆解入腹)。因此,在看书前,尤其是工具书、教科书,抑或学术论文,首先看一遍目录是有必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辅助理解且满足需要。

细读更能体会到蔡元培的伟大之处,这便是我前文所提及的,蔡的思想。生活学习中,偶有耳闻目睹身边人对于蔡等一干大师的不屑一顾,为此忧虑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宽慰。这种习以为常与不以为然,正是这种思想平民化乃至大众化的体现。倘若蔡的思想,今天仍然被视若神明一般小心供奉,那才是我们的愚昧与不幸。但我也忧虑,为他们无法体会的精神痛心惋惜。宽慰、忧虑得多了,了解得便也多了,正所谓久病成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一条便是“实践决定认识”;中国老话里,常讲一句“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否认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思考,原因在于此人本身便具有的英雄特质。蔡在前朝变法关口开始了解西学,同情维新,这为他此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民国初年临危受命,真正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倘若蔡是一名旧式文人,学习研究都死板老套,对于黎民百姓、穷苦学生毫无同情,想必也不可能生出变革之心并付诸实践。《中》里不只一次提到的男女平等、夫妻相敬、主权独立等内容,早已成为我们今天恪守的不二法门。

从古至今,大师的思想都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蔡也是如此。《中》的一些话语平实而富哲理,如“例言”所提“立说务期可行,行文务期明亮”,“体育”所论“夫一人之身,本不容以自私”,诸如此类,引人沉思。而其他一些观点也有待思考,如“天职与本务”“自杀”等。做学问、搞研究,所有的科学都是一样,不推崇权威,而追求真理。我们敬重蔡元培,与我们对书中观点进行讨论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碰撞里,加深对于蔡本人,甚至对于民国的认识。如开篇所提“孝为百行之本”,正是是国人重孝的真实反映。孝本无过,但以何等形式重孝,如何看待愚孝,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读一本书,仿佛在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呜呼!歌德诚不欺我。

高中时,老师经常劝勉我们,如今功利地读书是为了以后自由地读书。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一百多年后,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窗里窗外一片祥和静谧。我望着不知谁家飘荡在风中的五星红旗,如同望着1917年冬呼啸而过的风雪。那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劳碌半生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向着俯首的校役们脱帽执意。是他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而这一鞠躬,带着一身浩然正气,带着一首浩渺绝响,超越了一个时代。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呢?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人的精神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读了此书,不得不佩服辜鸿铭先生的文化修养,于是我上网搜了有关他的资料。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辜鸿铭先生用他对中国的理解,向世界宣扬了儒家思想,阐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的人性类型给你的整个印象是他的文雅,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文雅。”这是辜老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他还引用了一个例子,他曾在某个地方读到一位在两个国家都住过的外国朋友的评论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不知道对日本人的这种评价是否真实。但他认为但凡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像他一样赞同对中国人的评价。相对西方人的张扬,追求个性,我们中国人更多倾向于中庸之道,温文儒雅,彬彬有礼,给人一种不温不火之感,亲切而没有距离感。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被忽略,崇洋媚外之风愈烈。西方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气氛十足,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却越来越冷清,我们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穿的是“破”裤子,哼着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的rap。

我国当前社会,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学里英语成了必修课,英语学分占的比列也比较重,考四六级更被我们大学生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我们的《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在很多的学校都处于选修课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连这样的选修课都没有。这些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

辜老的书对中国人的精神分析深刻精辟,然而,有一些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他赞同忠君思想,他赞同纳妾制,用茶壶和茶杯生动的比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我们的目光也不能停留在封建的古代,在文明的现代,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一夫一妻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新时代的女性不应该像古代女人一样将全部重心放在家庭上,女性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事业,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不愧是“清末怪杰”,他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辜鸿铭也是一个“狂徒”。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

正是辜鸿铭这种狂放的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无比自豪的态度,使他写下了《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从头到尾都在褒扬中国人的书。

《中国人的精神》,这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全书分为绪言、导论、正文和附录四个部分。导论阐述“良民宗教”;正文第一章论“中国人的精神”,第二章论“中国女子”,第三章论“中国语言”,第四章论“约翰·史密斯在中国”,第五章论“一个著名的汉学家”,第六、七两章论“中国学”;附录论“崇拜群众的宗教”或名“战争与出路”。

在这本书里辜鸿铭详细的阐述了他对中国人的看法,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以及对西方的披露。在这本书里面,他形象的描绘中国人是活在心灵生活里面的:“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gentle),绅士性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并没有粗野;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他的丑陋却并不可怕;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并没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昧的,但愚昧之中却并没有荒唐;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却并没有邪恶。”从这一系列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继而作者由此推论出中国人的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生活在强烈的同情心之中,这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也是一种感觉的生活,这是由于中国人把身体作为一个有机体而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由于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或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在辜鸿铭看来,又与西方人“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如牧师、军警等)还不算,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无疑,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但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义务,即忠诚的义务——无私、绝对的,自然也包括三纲五常等。因此中国人过的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成人的头脑,又有孩子的心灵。所以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

辜鸿铭认为,当时的西方列强已经是没有了道德的约束的,即使连曾经有的对于宗教和法律的恐惧都在战争中丧失掉了,而要拯救这样的西方世界的唯一方法就在中国,即在中国人的精神之上。可以说,辜鸿铭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实在是推崇到了极点,他的自尊、他的自豪实在是已经大到狂妄的地步了。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简介,了解到这本书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在中国待了20多年的外国人所著。

那个时代的中国贫穷落后、思想上固步自封,经历了1000多年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国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民族劣根性,也许用一位外国人的眼光来看,会愈发的真实、客观。

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来读这本著作,一方面因为这是一本真实的剖析自己民族品性的书;另一方面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看的同时,也似乎在明镜自照,照见了我们自己内心所有的缺陷与疤痕。

尽管这是写一百多年前的国人,但不得不承认,作者指出的这些族性特有的顽疾,不仅在说过去,当下也同样没有“治愈”。

书中作者从生活的小细节来洞察国人特有的品性,我很多次都怀疑作者是不是以偏概全了,怎么能从个别现象推出整个国人的素质呢。

难道真的应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句老话,还是从我国古代沿袭至今的传统文化根生地固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让人禁不住想问问,难道几千年来,那些文化氛围、生活习惯、传统习俗、政治制度的“精髓”都能一脉相承的沿袭至今。

时过境迁,当中国早已开化,世界各国的文化早已融会贯通,大家都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勉的情况下,中国人的素质仍然被冠以特有的名号,而且大部分仍旧专属于国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在揭我们的短处。

他虽然也提到中国人如省吃俭用、辛勤劳作、恪守礼节、生命力强、仁慈行善、共担责任、尊重律法等优点,但书的主要篇幅是在罗列和论述中国人的缺点:死要面子、漠视时间、天性误解、拐弯抹角、柔顺固执、心智混乱、麻木不仁、盲目排外、因循守旧、缺乏公德、缺乏同情、相互猜疑、言而无信……即便说到优点,也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不解和质疑的眼光的。

比如,说我们辛勤劳作和省吃俭用,其背后的意思是因为穷而不得不如此;又如,说中国人恪守礼节实际上是在搞繁文缛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伪的表现……看完这些,我已经不想去考究是否这些优缺点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民族,但作为中国人,我们存在的这些“顽疾”确实需要找到原因和治愈的方法。

一个国家无论经济、科技、教育怎样发展,文化始终会作为民族传统沿袭下来。

因此我认为国人的道德素养之所以没有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主要源于中国几千年来强大的文化影响。

中国和许多国家一样是个多神的国家,但中国的教徒们似乎没有那么虔诚,大家在信神、拜神的时候大多只是为了求的内心的安慰、保佑自己、愿自己梦想成真……并没有像外国人那样作为自身的一种信仰自死不渝的守护着。

据此,国人的所作所为就能得到一种解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之中,又有许多生命本能的欲望。

国人的内心都充斥着人性的这一弱点,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沿袭至今,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礼仪之邦”这个自诩的称谓急需“形而上”。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一文,学到了一个新词,并获得了新知。

辜鸿铭先生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世界里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个“晚清怪才”,不同于鲁迅先生那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也不像林清玄那样充满着悲悯的情怀;他更像是一个指路人,给混乱中缺乏自信的中国、深陷文明危机的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文明指出一条明路。宗旨,一目了然,自然是阐述中华文明的精神,肯定儒教传统下的中华文明仍具魅力与价值。

辜鸿铭先生在此文中写到:“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温良”这个词,很好的概括了中国人的品性,确实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性。

文中写到:“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温良来源于同情,却高于同情。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力量。在我看来,温良不是软弱,而是消磨了粗鲁和蛮狠的力量。温良充溢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无处不在。

与西方的利己主义不同,我们中国更加强调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这种温良的力量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我们在困难来临之际的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站出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筑起了一道道堤,只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社会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击败暴雨,它冲刷了我们的身体乃至性命,却冲刷不了我们的精神。

虽然“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外媒体看来有些“蠢笨”,但这样的“蠢笨”,常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正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也在向世界展现独有的大国形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中国人的温良是独特的,是朴素的,是动人的,更是不可磨灭的。于危难中勇于挑战,是中国人永远的信条;内心源源不断支撑的力量,是中国人的温良。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而《中国人的精神》讲述的就是那民族命运堕落的时代里中国的傲骨!

我们中国人平常所说的所写的都是要用到中国的语言的。在说的过程中,我们说话的语气我们说话的神情说话的动作,都会影响到所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在写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掌握修辞手法文段格式表现形式,都会影响到所写的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中文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中文并不难,与其说它难,那是因为中文最重要的是它的深奥,它不像其他语言一样简单,它还要我们赋予给它一种新的活力用来表达我们的深刻感情。

中国人可能对自己本国的语言并不太了解,他们会说会写,可是他们可能不会表达。中文是中国的精髓,他可以将深沉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融汇在极其简单的语言中。我看到书里有那些将古诗翻译为英文的例子,我觉得翻译的很厉害,可是看完翻译后,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是原来好,翻译完才发现译文失去了原来语言所蕴含的精华与深奥。一首古诗那么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中文可以让人耐人寻味细心琢磨。可是英文出来了,那么明白直接,却与原来的文章冲突了,不是吗。

中国的语言可以表达很多想要的表达,你可以让它深奥,可以让它古典,可以让它高雅,可以让它清新脱俗……当你学习完中国的语言,你可以凌驾于中文来学会表达。

中国的历史或许在你的眼里很耻辱,很愚钝,但是请你原谅过去,每个人都有最愚笨的时候,更何况是领导者呢,感谢他们在历史所犯过的错误,可以用来警醒我们。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就此开始拼命地努力。中国人的精神是那些研究过中国的外国学者所不能体会的,他们没有试过中国那些惨败的历史与过去,过去的硝烟,过去的枪炮,过去的灰色,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为了拼搏,为了目标,为了自己,好好地活着。

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耻辱中国的荣耀,都是中国人所能领悟的。就算国外有再多优秀的外国学者,就算是伟大的汉学家,能够与中国人谈论汉语,那也许是一种讽刺。没有其他国家的人能够体会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那种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逼迫从不低头的毅力,中国人是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不要总是羡慕别人,别忘了自己的光芒。

作者有段话让我记忆犹新:“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糙,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丑陋,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俗,但粗俗中并无好斗和嚣张。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中并无阴险。”就算中国人外貌性格心灵等方面有缺陷,也许你会讨厌会嫌弃他们,甚至嘲笑讽刺他们。请你们知道,中国人有一颗比任何国家都要善良都要美好的心灵。中国人的精神是所有的嘲笑所有的厌恶所有的冷漠后涅槃重生的,它们带着它们新的希望,用一种高尚的品质阐述给那些想要了解他们的人听。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我算是明白了。

有这么几类人:我们大部分人,就是一直在学习的过程,面对一堆知识和观点的时候,并没有抱有敌意,经常恍然大悟(当然说不定是经常左右摇摆);另有一部分人,或者第一种人到了后期,开始学会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很多东西都开始有选择接受了,有时候不自觉的也开始了成见和顽固;再有一部分人,是引领观点创造观点,它一定有它的支持者,甚至成为改变历史的名字,任何一个信仰(宗教及革命),无不是煽动起家;最后一部分人,从一开始,无论是强大的内心还是强大的智商,一开始就完全是自己的一套体系,不幸的是,这一套与整个社会都不太和+谐,更不幸的是,他有才华有名气又好斗于是成了个怪物。比如辜鸿铭。于是,他的智商加上固执只能引领着他一步步构建好自己的越来越“理直气壮”的歪理大厦。

他自负到不会改变。那些被他时不时提起来的反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学者,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观点对他有用;以他的学识,假想敌的观点他不提起罢了。而真正狂傲的人,也会对真理谦逊。跟他观点对立的陈独秀,一样自负有才且还有个共同爱好,一生却一直在不停的否定自己。金庸也不停的颠覆之前的风格,几乎所有有追求点的文艺工作者,都喜欢百变,无论是闲来无聊还是努力超越,这其实是很可爱的。

比如中国人的精神,论中国妇人,论纳妾,他用他的那点子中国底儿,说着英文向老外倾倒。几句古文几句诗词,顺带来个其他地区的地域歧视,就代表了中国人温文尔雅,中国妇人热爱自虐,纳妾制度完美至极。

而面对对手,他接着用他的利口,尖锐地指出对方的技术性错误。于是否定其观点。我晕,写一个错别字不等于不知道1+1=2。再一个招数就是书中反复重申同一观点,现实中外文狂飙,睥睨众人,没社交礼仪了,这些个出风头的招数,哪个跟观点的碰撞有关?这也就是那时候大家喜欢热闹,思想自由些。要不然,猴戏早一边歇着去了。要学白展堂:“跳舞,我不行;打架,你不行!打架讲究稳准狠,整那些没用的干啥啊?”

ps:他的所谓英国群氓主义,看了半天,应该说的是英国民主。德国是正义的,憎恨混乱的;而英国群氓是造成混乱,于是激发了正义的德国的军国主义,于是战了争。该怎么做呢?把人民驯化成中国人,啥事儿也没有了。

人类的知识存在上万年,不是为了一个固执的老头的特立于世而去为其所用。看了他的书,他被那么多人关注,是因为他用他的花里胡哨的才华与行为艺术,让时代终于记住了转型期还有这么个声音。就像是人类进化中,倔强的阑尾。发了炎了,谁记不住啊!割了拉倒。

ps:我觉得哈,那个经常写出让人警醒的好文的苏维埃师兄,在其他方面无疑是犀利的进取的。在涉及到愤青体系时,完全就是上面提到的第四种人。ok,完全同意西方不是好东西理论,而且从统治者角度讲,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是利于统治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行吗?利于统治就一定利于进步吗?不说寻找一个在维护国家强大与保证人民权利的平衡点,不说少点七十码李刚门,反而怪人民发帖子看韩寒。puei!就中国的历史来讲,国家挂了,绝不是人民的原因,也不一定是人民的力量,但一定是人民的痛苦。

我晕,怎么写这么远,能通过不?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的道德进修手册。

公民素质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人们的精神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民众个人道德素养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极大担忧。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再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的普世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蔡元培先生提出来的公民道德素养的培育有着不约而同的思想契合。

由此看来,百年前与现今的大环境何其相似,至少在德育和智育两方面上来看,不得不感叹蔡先生的水平之高!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总而言之,从《中国人的精神》一书里面,我得到的东西还是不少的,从中我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以及对待西方的态度。但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辩证的分析与思考,中华民族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兼容并包,需要客观的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这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精神永葆活力的传承下去。

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

看完《中国人的心灵》,说实话,好像吃下一块超级压缩饼干,吞下去了,但什么时候能消化,就不得而知了,仝宇的《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多少年来(书上说三千年),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学成就,外加一大堆各种各样的中国文人,浓缩到一本377页的书中,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

应该说,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史,它还涵盖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由于本书内容过多,我在本文中只选择我对书中所反映出的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发表一些看法。

看了这么多文人或喜或悲的人生,我觉得中国文人似乎大多具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价值观包括:忠君、爱民、追求仕途。看起来,这三条没什么不好,不过事实上正是这三条与时代一起造就了一个个可敬有可怜的中国文人。

先说忠君。中西方文明都把"忠诚"看做一种崇高的品格,但这两种忠诚却截然不同。西方人的忠诚,如骑士对国王的忠诚,更多出自一种自身的荣誉感,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忠诚的对象的;而中国文人对君主的忠诚却出自他们对君主手中权力的依赖,因为他们总是要依附于某个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当这些人被君主所弃时,其表现如同女子为人所弃时一样也就不足为奇。(个人认为屈原被贬时以美人自比大发哀怨有点人格与自尊崩溃的成分,读后感《仝宇的《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更糟糕的是,这种忠诚后来演变为一种对权力和掌权者的盲目崇拜,让一些人丧失了自己的骨气,进一步毒化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再说爱民。看起来"爱民"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它至少有两点问题。首先,爱民者自己不是"人民"的一部分,他们总是居高临下以一种同情者的角度来观察百姓,把自己看做统治阶级的一分子(虽说他们不一定是)。这样,这些文人在政治上的所为往往脱离实际,根本起不到改善民生的作用,至多帮些倒忙。其次,"人民"这一集体名词淹没了组成"人民"的一个个个体,使得中国的传统对个人的基本权利、尊严、自由意志完全忽视。董卓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改一下就成了:"我为人民服务,那一两个人算什么?"。

最后,说说中国文人对仕途的追求。一直以来,直到现在,仕途一直是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而在古代仕途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唯一途径。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统治者们非常方便地聚拢了华夏的人才(虽然很多时候他们不会用),并且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配合从识字开始的全面洗脑)。应该说,这是造成中华文明最后一步步僵化,最终被西方一击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一些人盲目复古,孔子和其他先贤的雕像又在各处竖起,中华文化身上埋藏千年的基因缺陷似乎又在起作用。警醒!警醒!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相对于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我曾经看到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作品,这本书完全从中国人丑陋不足的一面出发,直指中国人的劣根性。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人的丑陋面,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严厉检讨。柏杨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因此他要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痛心中国的“酱缸文化”,反省中国人的“丑陋”,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柏杨曰:“脏、乱、吵,窝里斗!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头猪!死不认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喜欢装腔作势,记仇,缺乏包容性,中国人打一架可是三代都报不完的仇恨!自傲、自卑,就是没有自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恐惧独立思考。没有是非、没有标准,只会抽风发飙。”“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缺点都在书中一一列出。不得不遗憾地说,似乎这些丑陋的方面都在中国人身上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并且不止是一次两次,不止在一个或两个人身上,而是广泛地存在在中国人之间。这本书以最犀利、最刻骨的语句全盘否定了中国人,认为中国人根本上是丑陋的。

但是,中国人真的是丑陋的吗?诚然,我们身上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哪个人又能没有一点一丝的不足呢?除了这些不足取之处之外,正如辜鸿铭先生所述的那样,中国人身上还是有着中国人的精神的。这精神是谦逊,是善良,是忠诚,是仁德!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人的这种精神已经深植中国人的血肉中了,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这种精神!

与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与其妄自菲薄,我们不如正视自己,不管好的还是不足的,我们身上都存在着,不可能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也不可能有人只有丑陋,没有美丽。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长处。我想,辜鸿铭老先生写下《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的含义就是要让当时的人们觉醒,让那些屈服于封建、屈服于帝国主义的中国人站起来抗争,让那只沉睡着的雄狮重新醒过来!

而在当今的世界上,中国并不是一个发达的国家,她在走向强大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未知的前路需要摸索,这就是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使命。我们要凭着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依靠着我们祖先留存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最优越的条件。

中国人的精神必将永远延续下去!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六年级的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优秀20篇)
    通过写教学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数学是科学大门的钥匙,忽视数
  • 11-24 幼儿园研修总结与反思(汇总17篇)
    学习总结是对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一种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接下来是一些撰写学习总结的实例,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紧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一
  • 11-24 我的理想是当设计师(优秀17篇)
    理想是一种对于美好未来的幻想,是生活中的希望与动力。下面是一些实现梦想的案例,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指引,激励我们追逐自己的理想。我会设计一件衣服给受灾地区的
  • 11-24 全新安全生产的演讲稿(模板12篇)
    编写安全演讲稿时,要注意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切入点。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安全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安全知识。尊敬的领导各位
  • 11-24 校园的环境调查报告(汇总16篇)
    调查报告的撰写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下是一些实际调查的报告摘要,希望能引起您的兴趣并为您的调查提供启示。调查对象:南通大学主
  • 11-24 教师教学经验心得总结(优质23篇)
    在教师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下是一些来自各个学校优秀教师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指导。20xx年12月24至25日
  • 11-24 小学值周总结发言稿小学值周总结教师讲话稿(优质14篇)
    教师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和途径。教师总结是教师个人发展和成长的必备环节,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 11-24 公司母亲节方案活动(优秀15篇)
    在策划活动方案时,需要考虑活动的目的、目标群体、时间地点等多个因素。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活动方案的实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以温馨的粉红色的
  • 11-24 入党积极分子建党周年思想汇报范文(20篇)
    入党积极分子要主动接受党组织的考察和培养,积极参与组织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以下是一些入党积极分子的感悟和认识,他们对党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验
  • 11-24 我的五一假期小学(模板13篇)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有条理的内容,还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精彩的词语。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选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的才情。今天是五一国际劳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