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成本控制论文范文(17篇)

成本控制论文范文(17篇)

时间:2023-11-27 10:09:12 作者:雁落霞成本控制论文范文(17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如果你正在写作中遇到困难,不妨阅读一些范文范本,或许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成本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自动化发展趋势也不断增强,建筑结构与服务管理体系也更加复杂化,从而为在物联网技术下实现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工作的实施也增加了一定难度。

面对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建筑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实现物联网技术下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与分析,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型设计是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行业;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自动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在现代建设中,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至智能化建筑当中,实现建筑结构、相关服务与管理以及住宅居住者的需求的科学组合系统的形成。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实现建筑项目稳定高效的建设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在建筑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建筑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相关建筑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物联网技术下的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建设项目实现成本控制工作与工程造价管理中,对于建筑项目进行成本预算以及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实现前期成本预算工作的精准性,才可以避免实际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运转不周而出现的资金链条断开的状况,这是实现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与实现的基础。

对于现代建筑项目来说,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于实现建筑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如通讯建设、安保监控以及智能消防系统等。

利用物联网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首先要对相关建筑在服务工程与管理工程中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进行准确预算与评价估测,然后依靠信息数据的组合设计工程造价管理模型,为建筑住户的生活提供便利、节能。

所以,对于现代化建筑建设工程来说,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相关建筑的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的分析管理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在建筑建设行业,在物联网的支持基础上,实现建筑成本控制与建筑工程造价的分析管理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在建筑主要成分的分析基础上建立的模型形式,其二是在物联网的模糊与逻辑控制的技术支持下的模型形式,其三是在物联网本身具备的拟自然随机的乘拟合技术支持下的模型形式。

但是,就目前的实行经验来说,分析模型的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只有实现分析模型的不断优化,才能使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的精准性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成本控制参量体系和目标模型设计。

(一)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参量体系设计。

建筑项目中的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资金投入的预估与核算工作,主要执行内容包括估算投入资金、工程项目所需资金结算以及工程完工后的决算工作等。

在现代化建设中,物联网技术被逐渐深入应用至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与造价工程预算等方面。

在实际运用中,相关技术人员首先要对该建设项目造价的限制性函数与参量体系进行合理分析,然后将物联网技术下的建筑规划、建筑环保、建筑消防等多种工程施工建造合理的参量体系与限制性模型。

得出工程造价的合理评估与科学预测,最终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确保了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进度与施工质量。

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的参数模型的设计,实现建筑材料选择合理与精确的施工成本预测。

在当前的大型物联网技术环境下实现的成本控制预算中,缺乏了对交叉因子的影响的实际考量,利用有限资源进行建筑项目的质量与成本的分析与预测。

相关建筑项目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实现自动控制网络建设,最终利用建筑自控网络中的通信协议实现效益评估,最终计算得出建筑控制的工程成本。

另外,为了使建筑所提供的生活环境更加便利舒适,有必要进行材料选择应用优化,利用物联网进行相关工程造价模型设计,确定最优的材料选择价格,并计算材料在实际成本预算中的限制性参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成本控制毕业论文

[31]叶茂允。基于bim的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智能城市,2018,4(01):54-55.[32]肖靖。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51-52.[33]杨洁,张宗旭。挣值分析法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54.[34]杨维国。浅谈岩土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2018,37(12):68-69.[35]刘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预算控制思路[j].经贸实践,2018(06):121.[36]涂组卫。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17):146-147.[37]刘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步骤及标准分析[j].经贸实践,2018(07):102.[38]凌惠兰。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8(07):105.[39]王曌。城市市政给水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4):183-184.[40]姜平。bim技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建材与装饰,2018(17):157-158.[41]王晶。海外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3):207.[42]杨阳。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案的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0):183-184.[43]周亚美,王挺。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16):191.[44]李红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155-156.[45]孔凡娟。探讨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j].财会学习,2018(10):112.[46]张洋。试论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成本控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8):296-297.[47]刘佳莉。价值工程在地铁施工成本控制中的运用[j].经济师,2018(05):118+120.[48]王军。燃气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控制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294.[49]林文忠,余阳。国际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26-27.[50]周思南。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155-156.[51]程文娟。高速公路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151-152.[52]解智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途径分析[j].纳税,2018(15):161-162+165.[53]张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j].居舍,2018(03):117.[54]黄俊。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16):42-44.[55]余亚斌,杨改改。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居舍,2018(01):129.[56]吴军。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2):147-148.[57]王建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路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141-142.[58]吴光宝。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公路,2018(08):92-93.[59]王学鹏。路桥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16):72-73.[60]邹晓红。合同管理在公路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8(08):301+303.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总结归纳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替代成本、使用成本以及日常的人事管理成本所产生的数额和效用进行掌握和调节的过程。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一直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也一直是众多企业进行财务控制的重要内容。长久以来,由于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企业产生了过高的人力资源成本,不仅浪费了很多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非常紧急而迫切的,只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做到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才能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顺利有效的进行,才能更加科学的为企业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向人力资源竞争方面转移,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组织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以及在人力资源离职后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额。人力资源成本按照管理过程主要分为六个组成部分: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成本;2.人力资源引进成本;3.人力资源培训成本;4.人力资源评价成本;5.人力资源服务成本;6.人力资源遣散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流程是否正确科学不仅决定着企业内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效率高低,还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益。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前期要进行合理的计划,具体的说就是要在判断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性质进行较为合理的成本预算,保证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经济性。2.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执行过程要严格有效,通过成立相关机构和组织进行监控,完善相关制度。3.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后期要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审查,通过定期的检查,保证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可控性,及时调整转变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不合理不妥当的情况。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意识的淡薄以及落后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观念,影响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效率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益。目前,部分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生产效益,一味的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不以长远的眼光为企业的将来利益和内部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着想,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应有的合法利益和劳动收益,还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不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内部人才的管理规划缺乏科学安排筹划,为提升内部人才的素质而随意盲目进行人才培训,缺乏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考虑,造成了人才培训成本过度消耗,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还有的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上,不深入考察人力资源成本的来源和性质,只是单纯的从表面进行成本控制,而忽略了对企业深层的隐藏成本的控制,如企业内部的人才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

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机制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由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机制和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缺乏有用的科学依据,造成了成本控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一方面,人才管理机制混乱,部分企业在实际的招聘中存在待遇失衡、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情况,没有对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好的聘用条件反而给职业素质较低的劳动者过高的工作待遇,高素质的人才得不到重用,企业缺少必要的激励政策来留住优秀的人才,企业人才培训制度不健全,这些问题不仅使劳动者的劳动效益得不到最佳化的发挥,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面利用制度的漏洞窃取企业利益,缺少必要的监督考察就会导致企业内部、人才流失、劳动者消极工作等问题的上升。

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上缺乏科学的指导帮助,仍然沿用陈旧的方法,严重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效率。首先,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流程不合理,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划,缺少必要的监督控制,导致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混乱;其次,成本控制不系统,不规范,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导致企业无法准确的进行人力资源各种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最后,成本控制不完整,缺乏对成本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方面人力资源成本的规划、评估和考察,导致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片面性,影响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完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目标就是实现以最低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获取最大化的人力资源成本产出,关键就是要完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机制。具体的说主要有1.完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内部人力资源的特点,针对具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制度,为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人员提供科学有力的参考。2.建立健全合理的人才管理制度,针对目前企业内部在人才招聘、人才培训方面存在的机制不合理的情况,通过建立一批高质量的人才招聘队伍,对人才招聘的各个环节以及应聘者的素质进行综合考察和全面评估,并给予合适的聘用条件,确保招聘的人才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内部也定期对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察,选择有培训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劳动者进行培训,避免人才培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降低人才培训成本,提升人才培训的价值;完善企业内部员工激励机制,定期的进行员工业绩和工作能力的考察,对业绩突出、为企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劳动者要给与一定的奖励,鼓励劳动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要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加以运用和完善,使之适应自身的发展要求和管理策略。首先,企业内部从事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相关人员要认真学习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运用到自身的管理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进行理论提升和方法改进,使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其次,企业要在掌握好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之后制定一套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流程,包括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的规划和预测、严格可控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执行过程以及全面完整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监督考察;最后,企业要依据相关理论,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机构组织,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使各部门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前提下保证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扎实的掌握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才能使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的成本控制论文

在进行园林工程绿化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整个过程的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消除周围不良因素的影响,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经济效益。下面就针对园林绿化成本控制的措施展开论述。

3.1做好园林工程招投标工程成本管理。

第一,要提升园林工投招标报价的竞争性和市场化,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从而吸引更多的施工单位进行参与,保证招投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报价,管理人员要对园林工程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为做好工程成本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管理单位需要防止出现胡乱抬价的问题,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保证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随着我国园林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不断出现了新的计价模式,为了满足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需求,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保证计价的公平合理性,明确合同实际规定的风险,防止出现更多的追加费用。在进行实际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按照国家对园林绿化工程统一报价方式,采取全新的报价方式,从而为工程造价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量,认真总结施工成本的经验,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明确管理对象,控制好施工的细节工作,提升实际管理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明确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的对象。在绿化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做好机械设备、材料采购以及劳动费用的管理,还要建立财务应急预案,防止出现突发的额外开销,保证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现场情况,明确园林绿化成本控制的对象,提升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针对性,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做好成本管理工作。(2)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方法。在进行实际管理过程中,施工成本管理人员要按照工程设计的目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整合物力和财力,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3)做好施工成本事前控制。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要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期、质量标准以及施工技术等,然后对资金使用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然后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核实,防止出现超出限额设计的标准。(4)做好园林工程施工成本事中控制。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明确成本管理施工方案,根据施工进度,严格落实劳动定额,然后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激发成本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的提升管理的效率,采用动态化管理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工程材料选择上,施工单位要针对的工程量和市场变化情况,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提升施工技术,减少资料消耗,实现废旧资料的循环利用,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5)做好事后控制。在园林工程施工事后阶段,施工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结合施工记录,分析园林工程施工过程的各种耗费,从而提升施工成本管理的效率,然后总结实际存在的经验,为以后做好成本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在进行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实际管理的经验,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做好施工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和管理,提升管理的效率,给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春.园林绿化成本控制与分析[j].经贸实践,2017(23):97.

[2]王秀杰.园林种植设计中降低绿化成本的途径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3):36.

[3]廖勇君.园林种植设计中绿化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176+181.

[4]梁洁燕.园林种植设计中降低绿化成本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50.

[5]项荷秋.如何降低园林绿化成本[j].现代园艺,2015(20):163.

浅谈成本控制管理论文

房地产企业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后,已经日渐平稳,进入微利时代,但是在成本控制以及资金使用方面压力较大。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未来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走向依然要秉承国家宏观管控理念,所以构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协同模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保证房地产行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点。下文将首先分析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融资管理问题、生产资金管理问题、销售资金管理问题三方面讲述比较常见的财务管理工作问题,之后讨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求,最后对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协同管理模式进行论述。

房地产企业想要得到长久的经营,则必须要保证资本的永续循环使用。企业资本的积累需要经过货币、生产、商品等诸多阶段,实现增值和发展。财务管理主要面对的是融资阶段的管理以及生产资金、销售资金管理,所以在对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可以着重从上述几方面入手。

(一)融资管理问题。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分别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融资方式中,内源性融资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一种融资方式,风险性较小,但时间较长、规模有限,不能适应大规模投资需要。外源性融资可以短期内集中大量资金满足投资需要,但风险较大成本较高,所以出现问题的环节一般都是外源性融资。在直接融资方面,因为企业股票市值敏感性比较强,而且股票市值会产生波动,这种波动情况将直接对企业财务预算造成影响,并阻碍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安排正常实施。而在间接性融资方面,由于受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不景气形势的影响,金融界普遍加强了风险管控,提高了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门槛,房地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借贷成本提高。所以在资本循环速度固定的前提下,会提升企业资金成本,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难度提升。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是当前国家比较关注的调控行业,所以在政策方面的变化也是房地产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变量。

(二)生产资金管理问题。

因为企业经营资质内生激励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模式也产生了一些改变。房地产企业可以提升cv比例,加大资本重置资金投入量,改变企业当前经营发展现状。以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首先是资产的专用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导致企业沉淀成本增加,在产能过剩的影响下,企业资本循环速度衰减,使企业资金长期处在固定状态,资本循环链条比较紧张。近年来房地产土地成本与劳动成本价格有所提升,导致房地产企业不论是在材料支出还是在劳动力成本支出方面都有所增加,和前些年的情况相比,成本更高,需要面临大量费用支出。在财务预算背景的影响下,企业需要追加预期投资,导致企业成本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都难以正常开展。

(三)销售资金管理问题。

销售是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且企业产品销售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受到供应量偏大,产品使用价值以及产品特征等方面的影响,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大多数城市依然是买方市场,所以常见的销售问题集中在下述江面;首先是因为去化速度慢等问题导致企业销售资金难以回笼,影响企业后续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贷款购房,信贷政策和公积金政策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和放款速度,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在企业产品销售过程中,市场竞争激烈,销售成本也是相当可观的,不仅扩大广告投入,而且还要扩大销售网络,增加提成比例,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劳动费用,虽然可以提升企业的销售力度,但是也会导致企业销售成本增加,影响财务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企业的支撑,而且房地产企业的内在特性也决定了必须要不断的追求企业价值。想要实现企业价值,需要从企业内、外两方面入手,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进行明确,所以在探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内在要求的时候,要主要研究企业内环境问题。目前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将生产准备资金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整个目标中,企业需要通过销售利润资本化的模式来积累资金。但是市场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产品销售体系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企业如果依旧按照自有资金存量开展工作,难以保证组织资源科学运转,所以要通过加入外生资金的方式缓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外源性资金存量的数量要合理[4],还要保证不同外源性资金融资渠道结构合理性。因为外源性资金会受到存量数额的影响,所以需要将外源性资金和成本控制原则相互结合,不仅要使其满足成本控制经济目标,同时还要保证外源性资金满足当前我国社会背景目标要求。外源性资金渠道和外源性资金融资结构都有很强的商业银行意味,可以体现出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内外资金比例。当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整合的方式对内部、外部资金进行整合之后,会面临如何对资金进行分配的问题。通过总资本循环总共是发现,静态模式下,资金在分配与继起性方面特性明显,会推动企业资金总需求。所以在受到资金约束的前提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对资金进行分配,保证投资和生产的正常开展。此时,要保证成本控制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明确,使成本控制始终在二者范围内开展[5],具体表现在企业资金分配上,将企业资金分配于成本控制基础之上,使其协助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企业在对资金进行分配的时候,应当明确资金分配侧重点,因为成本控制直接关乎社会责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在预算、生产等各个环节给与足够的支持。

房地产企业应当将财务管理部门最为成本管理核心部门来看待,通过筹集资金、分配资金等方式,对企业利润率进行评估,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应当构建资金管理模式,以企业常规资金流动模式为出发点,将资金流动分为3个部门。先对资金进行准备,从外部引入资金,在企业内部筹集资金。对资金使用方式进行规划,包含了企业产品生产以及企业销售等各方面问题。在企业资本完成商品职能以后,资金总量会直接回到企业的内循环中。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对资金进行管控,提升考查力度。其次应当提升房地产财务管理部门的地位。想要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地位,就要对成本控制程度进行评估,全面分析资金使用情况,并将资金的使用情况列入评价列表中。构建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最后应当保证房地产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流畅,因为财务管理工作是房地产企业日常工作的中心,所以要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模式,促进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信息沟通质量好坏将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可以通过该方式体现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性。企业要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联动机制,成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商渠道,进而全面提升企业资金监督管理意识与监督管理力度。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构成要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财务管理核心性比较明显,所以需要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衔接下完成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协同机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科学化的资金使用评价机制,并通过该方式控制资金使用成本。在对评价机制进行设计时,主要关注事前分析和事中权变管理问题,所以企业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资金贴现公式以及资金贴现模型等,都可以作为事前分析工具来使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权变管理主要在于计算房地产企业物资采购风险,保证资金配置的科学性。专家队伍的成立也是保证成本界定的关键点,通过专家队伍提升房地产企业技术和监督力度。应当全面体现出单位会计人才优势,并将人才优势融入到专家队伍组建中。如果不涉及机密问题,可以让会计事务所单独引进一些会计专家,通过该方式来提升控制决策客观性。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需要会计人员实施,才能体现出机制的科学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来说,必须要恪尽职守,将机制的优越性全面发挥出来。从当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不仅要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体现出不同会计人员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如果意识不足,要进行培训。以岗位职责为媒介,提升会计岗位意识,强化业务成本控制与业务监管意识。在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灌输协同管理工作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以大局观为主。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企业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管控,所以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特点,构建协同管理技术,将成本控制工作融入到企业全局性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待,因为成本控制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需求之一,而且企业成本控制理应在财务预算的范围内开展,所以构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协同管理机制是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也是企业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传统的房地产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就是其中比较理想的一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房地产企业经济发展速度,使其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

论文摘要:房地产行业的大热,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行业项目的多样化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本文将以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就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进行简要论述。

1.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只放在施工建设阶段。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只把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重心放在施工建造过程这一环节上,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以为,人为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费用支出进行控制,就是有效的控制了工程的成本,其实企业还忽略了在工程造价前期企业招标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这导致了虽然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但是也未能达到预期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效果与目标。根据对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统计和调查得出,工程的成本随着工程进行进度的推进,其对成本的影响力逐渐减小,而投资的决策与设计对造价的影响逐渐增大。

前面提到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只停留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这是由于很多企业领导人或者是施工建设预算策划人对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成本控制认识不够全面,对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成本控制的意识不高,甚至有些人认为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就是对施工建设过程的成本控制,对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管理理念有待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是从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交付结束,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片面的强调在建筑企业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较少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支本指出。降低成本的方式也只是节约成本,而忽视了真正需要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

针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有利于真正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目标,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成果。只有优化了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才能真实节约工程项目成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树立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利于协调项目开展。

树立建筑工程中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有助于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提高认识。有助于企业前期的成本控制的`开展。树立全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对项目前期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企业对项目工程前期成本的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树立建筑工程中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为企业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成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此知道企业工程造价的开展。

3.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建筑工程中的所有项目都要进行成本的严密控制,最关键的是要将建筑工程项目初期的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末。

1.提高建筑工程前提勘探工作准确性,实现设计方案优化。

建筑工程勘探工作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是指导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科学保障。在企业投资的前期,就应该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的勘探工作、强化勘探的科学性来提高成本控制的质量,为工程设计奠定基础。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勘探过程中,应加强实际勘探的科学性,为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依据。

所谓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前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原则。节约,绝对不是单纯的限制与监督,而是创造条件,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与过程控制,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来入手。

全面控制原则:对成本的控制涉及到工程项目组织的所有部门、人员的工作,并与每一个人员的切身利益有关。如果只是组织员工的单纯监督那就片面了。

目标控制的原则:目标控制时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它是将计划的方针与任务、目标与措施等等逐一落实。在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设定应该切合实际,做到越具体越好。目标的责任要明确全面,既要有工作方面的责任,又要有成本上的职责。

3.利用技术和经济措施控制项目前期成本。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前期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做出认真的技术经济论证。用以寻求比较经济可靠的手段,从而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包括:第一,人工费用的控制。蔡工费用占到全工程费用的百分之十左右,因为其占有的比例较大,所以应严格控制;第二,材料费用的控制。其中包括材料用量的控制和对材料买入价格的控制;第三,是考虑资金利用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的占用率;第四,尽量减少施工中机械台班的消耗量,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提高机械设施的利用率。

4.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还要做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杜绝资源的铺张浪费现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打好提前量,从工程项目的前期就实行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是工程完美竣工的保障。如果在项目前期一开始就不顾后果的浪费,势必会导致预算的紧张,影响之后的工程进展。

同时,应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浪费这一陋习。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关系到将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提与保障。要实施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就要做到:提高建筑工程前提勘探工作准确性,实现设计方案优化;确立成本控制原则;利用技术和经济措施控制项目前期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才能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

[1]陈伟新.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j].工程施工与管理,20xx.(11).

[2]刘丽华.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造价控制—工程造价实施的基础[j].工程项目管。

浅谈成本控制管理论文

营改增政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在不断显现,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中重新认识税务关系,从新的角度规划和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做到合理利用企业的资金,提高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以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为背景,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刻影响。

营改增是一种税收制度,指的是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而征收的对象就是部分应税项目。增值税制度下,企业只需要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进行纳税。国家出于宏观调控经济的目的,对税务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原来的税收制度无法照顾到每个行业之间不同的利润差异,有些产业因为分工比较细致会出现被重复征税的现象,因此在征税的公平性上存在很大问题,同时也会给一些企业造成过重的赋税负担。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是一个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最开始是在运输行业的服务行业进行试验的。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能够增强税收制度的灵活性,帮助企业减轻赋税负担,也减少不断缴税和重复收税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企业作为纳税的主体,必然会受到税收制度变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传统的税收计算模式不能适应新政策的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提高采取管理的水平,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改增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因为小企业本身的发展规模比较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在营改增的政策下,小企业的税率就会大大下降,这对于一些正在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营改增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首先,营改增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企业可以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自身的业务,而不必过多担忧税收问题的限制。这样社会分工就会更加合理,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也更加高效。我国当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挑战,营改增政策能够减轻服务业的负担,促进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其次,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因为营改增会对出口货物进行退税,从而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企业的成本下降之后,产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这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来说具有积极意义。总而言之,营改增的实施既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也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营改增对于部分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明显的好处,直接降低了很多企业的税收负担,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生产投资,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尤其是对于那些营改增税收政策试点区域的企业,他们能够优先享受到更优惠的税率。而对于传统服务业中原本不能折扣税额的企业来说,营改增政策增加了折扣进项税额的数额和范围,也就意味着企业可以抵扣更多的税费,降低自身的税收负担。但是对于传统运输业来说,虽然可抵扣的税负增加了,但同时税率也提高了,因此总的来说税负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说,营改增却也意味着税负增加的问题。有很多企业的资产无法满足营改增政策下抵扣类资产的要求,因此无法实现税负抵扣。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就无法起到减税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因为税率上升而增加企业的纳税总额。这也是营改增政策需要在未来的推广过程中不断调整的部分,以促进税收公平的实现,也为更多企业的发展谋福利。因此政府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不断结合实际调整税收政策,尽量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或者通过一些财政补助来避免因税收政策变动而给企业带来亏损。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不管是企业的纳税还是日常的财务管理都需要会计核算这一部分的内容。而营改增纳税方式的改变也必然意味着企业计算税收和财产的方式也要随之发生转变。原本营业税是不存在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说法的,只需要根据企业的所得收入进行入账和计算即可。而增值税则计算更为复杂,不仅税率发生变化,而且按照规定还要计算可以抵扣掉进项税额的部分,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计算和收入计算都应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原来企业的营业税收是直接根据收入额或者收支差额来乘以税率得出,而增值税计算方式就应该以“应交税金”为基础,用当期的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为最终应纳税额。

会计核算方式的改变无疑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企业的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营改增的基本知识,也没有掌握增值税具体的算法的话,则企业的财政税收状况就会混乱一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必须针对性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既让会计人员掌握全新的知识和理论,从思想上认识到营改增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影响,并且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掌握新政策环境下需要的财务管理方法和能力,从而打理好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资源的浪费。

由于营改增政策有一个从试点到开放的过程,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跨区域经营的企业来说,可能在会计核算方面就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为不同子公司所属区域不同,可能面临的税收政策也不一样,不同的税种必须进行调整和衔接,因此在计算公司总税收、总收入、总成本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麻烦。同时,对于一些混合经营的企业来说会计核算也会变得更难。因为有一些业务的经营性质无法很好的区分开来,在传统营业税增收过程中就容易被重复征税。而在增值税的政策下,这类混业经营的企业也很难核算清楚各类业务的明细,最终可能还是将所有应税项目都按照税率较高的税种来计算,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这一问题在服务业类型的企业中更为常见。而这些税收负担对于刚刚起步或者实力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制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击。

营改增税收政策也给企业的发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发票是企业纳税的重要依据,发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利润空间的发展。由于增值税有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区别,因此企业就不能再简单的根据实际收入来开发票和进行发票管理。企业应该按照增值税发票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明确自己的身份,然后才好进行针对性的发票管理。小规模纳税人只用普通发票,和以前的营业税发票差不多。而一般纳税人则有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区别,税务部门对两种发票的使用范围有明确规定。企业应该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来正确使用发票,以免违反法律规定造成风险,也避免因发票使用不当给企业利润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增值税发票限额也较低,一般为十万元,而很多服务业的实际业务需要远远超过了十万元的限额。申请大额发票耗时耗力,会影响业务办理的速度。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也符合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益。在营改增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税务意识和财务管理水平,从会计核算、发票等等内容入手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从而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取得新的发展空间。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关理论与管理控制方法,继而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可控因素,最后从系统控制角度出发,进行了系统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分析。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赚取利润,管理的核心是人,企业最应努力挖掘的潜力是人力投入与产出的潜力。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资本,必然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即人力资源成本。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不同的企业,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竞争者的情况定期的编制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做好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和控制工作。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是企业在招募、选择、录用和安置时所发生的费用。招募成本是为吸引和确定企业所需内外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选择成本是企业为选择合格的员工而发生的费用;录用成本是企业为取得已确定聘任员工的合法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安置成本包括: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确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录用部门为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费用;为新员工提供工作所需装备的费用;从事特殊工种人员配备的专用工具或装备费;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业还需要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是企业为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增加企业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

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企业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维持成本是保证人力资源维持其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费用,是员工的劳动报酬。奖励成本是为激励企业员工,使人力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对其超额劳动或其他特别贡献所支付的奖金。调剂成本的作用是调剂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使其消除疲劳而发挥更大作用,也是满足员工必要的需求,稳定员工队伍并吸引外部人员进入企业工作的调节器。

人力资源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这些费用往往以企业基金、社会保险或集体保险的形式出现。这种成本既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又不能保持其价值,其作用只是保障人力资源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这种成本是人力资源无法发挥其使用价值时,社会保障机构、企业对员工的一种人道主义的保护。

2.1取得成本因素。

取得成本因素主要有招聘需求,包括招聘的人员数量和职位、对应的市场价格,以及招聘方式、流程等。其中招聘需求导致的选拔、录用、安置费及招聘过程费用属于可控成本;职位的市场价格等为不可控成本。控制前者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组织机构,精简人员;二是科学定岗定编,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预先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并充分发掘现有人力资源,避免人才浪费。控制后者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择最优招聘方式,能内部竞聘解决问题的就不外聘,这样既可填补职位空缺、节省成本,又有利于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规范招聘流程,招聘前要清晰公示空缺职位的任职要求,招聘后要追踪了解被聘人员的实际任职能力,避免不称职者给企业工作造成损失。

2.2开发成本因素。

开发成本因素中,因培训耽误工作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等不可控成本因素;培训需求、组织费用、培训效果为可控性成本因素,其控制重点是提高开发成本的使用效率,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培训需求分析;二是精确核算严格控制培训组织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三是促进培训效果转化,鼓励学员将所学新知识、新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分析、调查培训效果,总结成功与不足。

2.3使用成本因素。

使用成本因素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维持成本中,薪酬是人力资源总成本中最大部分,且薪酬刚性一直是人力资源成本只升不降的重要原因。薪酬一般分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前者由岗位、年资、学历构成,属不可控成本;后者由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绩效等因素构成,属可控成本。薪酬成本控制一要保证成本不溢出,二要保证薪酬发放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4保障成本因素。

保障成本因素包括劳动工伤保障、医疗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生育保障等。退休养老保障成本相对固定,属不可控因素;劳动工伤保障、健康保障具有可控性。尤其是劳动安全事故对企业影响重大,企业在这方面要高度重视并舍得投入。

这一环节周密合理地计划决策,以从源头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包括预算和规划决策两部分。

预算—通过预算使成本在合理的幅度内变化,不至于严重不足或过分溢出。各种财务管理运用的预算方法,几乎都能够用于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一般企业可以根据定员并结合企业目标考核情况(如综合效益、安全生产)等做预算;新建或计划变动较大的企业则可用“零基分析法”即不考虑账户历史成本的记录,在全面分析人力资源结构、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劳动力市场情况测算人力资源成本,难以一步到位确定成本的,可以考虑采用“滚动预算法”。应该注意的.是,预算前要首先判断人力资源成本是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并据此决定预算是短期还是长期、静态还是弹性的。

规划决策—核心是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的效益性分析,目的为最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修正不经济的支出。一般包括:估算成本;估算收益;评价投资收益。可通过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等加以比较,计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机会成本,即执行一项计划而放弃另一项计划可能带来的收益;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因素,即成本支出效益为负的可能性。

浅谈成本控制管理论文

1.设定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小组。

按照公路工程的相关项目管理要求,进场施工后成立核算管理小组,提高成本核算的岗位管理过程,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核算。组织开展公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签订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制定法人、项目经理核算合同管理制度,设置项目管理手册,完善合同成本管理制度,逐步提升合同管理的思路,以清晰路线逐步提升整体成本核算管理。

2.施工合同技术交底。

项目工程进场后,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经项目经理同意后,与各个部门负责人进行合同技术交底,全面分析合同施工工期,合同管理范围,提前做好合同技术分析工作,记录好书面的技术交底,及时规范合同条款,由各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完成与本部门之间条款要点的执行工作,注意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工程项目中需要注意合同管理风险,逐步降低工程量清单输出,合同工期出现延误或提前不可要求索赔,路基的基础地标进度较慢直接影响整体路面的施工,存在工期风险;公路工程合同中包含的相关可能出现材料价格风险,材料差异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好坏程度,材料价格差异风险过大,造成进料核算成本的时候,容易出现超量现象。通过工程项目的前期合同材料调整,可以很好的控制材料的数量,确保材料可以正常使用,损耗控制到最低范围内。

1.合同管理方面。

按照合同规范这顶合同,组织企业管理组织人员进行审核,逐级上报公司领导,经过审核通过后方可以签订合同。合同评审管理成员由投资方、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共同评审逐步减少审核漏洞。

2.劳务的单价分包工作。

按照合同进行测算,根据单价商议验价,会签后,最终确定合同签订价格,签订合同后提交有关部门进行技术交底。

3.工程劳务结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制定工程劳务核算和结算的管理处理办法,严格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预结算,采用公路工程管理局制定的劳务结算单,按月完成结算管理,按照合同单价完成合同结算。加强公路工程现场技术测量方案,对设计图纸进行工程测算对比分析,确保结算量小于计算的工程量,对比结算量与合同总量之间的台账问题,防止出现结算造成限价限量的问题。

进场后需要对公路路面施工的材料成本进行管理控制,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分析周边价格水平,及时测定预计的最低价格,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组建良性竞争模式环境,保证工程施工我方可以占据主动活动先手,提高主动权和选择权。对于无法协商价格的公路工程材料,可以采用招标采购的形式,以竞争的方式公平竞价,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价格最合理的材料采购价格。年初是公路工程材料价格较低的时候,大量的储备材料急需出货,合理的控制材料的采购量和采购价格,逐步减少费用消耗量比。逐步优化地层次基本价格,通过验证后,将设计使用材料进行替换,在保证工程材料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工程材料成本。加强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重油的检验,杜绝以次充好的问题,逐步提高材料的产品质量,减少材料的施工量比,由工程设计部、材料采购部、合同法律管理部、财务部共同测算,计算盈亏比例,完善综合企业成本管理效果。

1.公路工程的设备管理。

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设定有效成本管控方案,在设备配置上精打细算,精益求精,加强公路工程的学习,补充公路工程的相关知识,加强安全施工、设备操作技术知识学习、做好公路操控技术相关的设备操作管理。

2.改造设备、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益。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提高设备的维护和改造,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益。例如,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前,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核定工程设备经济效益,果断对重油燃烧系统进行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行饱和程度,提高设备的产量,实现成本的节约。在山东黄新路段二期工程施工中,因对设备进行设备升级,实现了成本节约12万多,重油节约20多万。五、提高成本核算工程管理按照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工程施工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制定预算设计、日核算、月算算和季度核算管理。同时采用不定期招标预算管理的方案,逐步加强公路工程图混合料施工的使用控制比例,重点在现场控制摊铺的宽度、长度、厚度,控制成本使用比例。每日施工完毕后,有施工人员现场进行工程量核算,确定项目工程比例,按照合同汇总的成本数据,每日进行成本核算。实际的摊铺设计厚度,核算价格可以采用短信通知或微信通知的方法,告知项目管理经理、总工、部长。工程部长根据核算情况对材料拌合量进行配合,现场调整偏差量比,逐步控制劳动成本。每日的成本核算由现场工程师材料核算确定后,及时控制摊铺宽度和厚度,确定其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路面工程的合同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工程施工发展经济效益上的。以节流减排为主,根据公路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索赔管理制度,提高整体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降低索赔金额,缩短索赔流程手续,实现重要业主节点工程处理。按照预先规定完善施工工期。控制公里路工程的合同管理和成本质量控制,实现了全过程资本开支监控管理。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论文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很多企业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采取了简单的“裁员减薪”,虽然“裁员减薪”是最直接最见效的办法,但它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伤害和负面影响。裁员不但严重地损坏害了企业的社会声誉,而且伤害了企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组织内长期工作的员工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本,失去他们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实施战略性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策略,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关键不是降低工资,削减福利,而是通过强制的预算管理控制费用总额,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隐性成本,通过提高人均产出,降低相对人工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构建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程中的所有资源投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培训等手段使其经验和价值得到增值,从而带给企业预期的回报和效益。人力资源成本按照其管理过程由六个部分组成,具体解释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成本是指企业设计、规划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设计和规划人员的工资、对外咨询费、资料费、培训费、差旅费等。

2.人力资源引进成本是指企业从外部获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人力资源所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人员的招聘费用(广告费、设摊费、面试费、资料费、中介费等)、选拔费用(面谈、测试、体检等)、录用及安置费(录取手续非及调动补偿费等)。

3.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所消耗的资源总和,以达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标准(如工作岗位要求、工作技能要求等),包括员工上岗教育费用、岗位培训及脱产学习费用等。

4.人力资源评价成本指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对所使用的人力资源进行考核和评估所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考核和评估人员工资、对外咨询费、其他考核和评估费用等。

5.人力资源服务成本指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对所使用的人力资源提供后勤服务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交通费、文具费、医疗费、办公费用、保险费等。

1.观念落后。

当前,不少企业接触和尝试了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但还是有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沿用陈旧的管理理念,导致其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制的落后。大部分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还处在人事管理阶段或仅限于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企业对于物质资源投入成本的核算、计量和控制很熟悉,但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观念还未形成,没有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总量控制和核算,更缺乏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和控制。

2.管理形式单一。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企业在管理上模式单一,偏重于直接和指令性管理,管理方法比较单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沿用过去的老方式,没有计划性和目标性,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人才浪费或者人员短缺等问题。目前有很多企业也引入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提出机构、人员精简高效,但是有的企业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照搬别人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导致产生机构重复,人员浪费,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使用成本和保障成本居高不下。

3.制度不健全。

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核算、控制体系,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指导,实践中随意性很大,造成管理混乱。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伴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而逐渐形成并走向实际应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首先要建立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制度,由于人力资源没有实物资产管理那样容易,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进行计量和控制存在着困难。这导致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不完善,不能准确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情况,从而制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控制。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方法很落后,在计量方面,我国企业基本上都还在沿用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管理方法,没有计量人力资源成本,不能反映和提供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保障等方面的耗费和人力资源产生的效益。

1.转变观念。

要强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重要性的科学认识,使大家明白人力资源同样需要成本核算。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成本问题,绝非是简单的少花钱、多办事的问题,而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要用高水平的管理,来获得最佳效益。要坚持合理引进和使用人才,避免人才消费上的误区,企业要正确把握不同岗位的人才评价标准,切实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要过于看重荣誉的光环,要依据能力选择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充分发挥各个阶层潜力做到,人尽其才。

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首先,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数量,制定好完善的人力资源计划:通过招募、培训、工作调动、提升、发展和酬劳等行动来增加合格的人员。其次,完善岗位设置规划,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硬件要求和任职资格,从而做到所选人员从一开始就能适合企业内各岗位的需要,避免造成额外的费用。

3.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大多数企业采用变金宇塔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已经有明显的弊端。因此,要改变这种组织结构,减少中间层,推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避免机构的重叠性和无效性。要明确规定每一个部门的职能,规定实现这些职位必须设立的岗位,规定每一个岗位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并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必须衔接,从而形成整个组织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实行灵活的分配制,控制成本。

企业对于不同的人力资源,可以根据收益与费用配比的原则,结合资源的稀缺性,实行灵活的分配制度。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灵活的分配制度,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可以实行年薪制、科研成果的利润比例提成制、节约成本奖励制以及按比例奖励科技股等多种分配制度。总之,合理的分配制度既能做到吸引优秀人才,又不至于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过高。

5.加强沟通,降低成本。

企业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过于快速的流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企业持续不断地招聘和培训新员工,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及由此产生的成本可想而知。要稳定员工队伍,适度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一是合理设计薪酬,稳定员工队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员的稳定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但流动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因此,要合理设计薪酬体系,在稳定队伍的同时强化其激励作用。二是加强目标管理,增强工作合力。根据企业实际制定有效的目标管理,确保公平性。

总而言之,控制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成本控制管理论文

伴随着通信领域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信企业只有对成本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才可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通信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社会科技的进步。

1.1折旧成本较高。

折旧成本是通信工程生产运营过程中比重最大的成本。通信工程需要依靠一套覆盖面广的通信网络,所以固定资产在通信工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折旧费成为了公司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达到了成本管理的50%,属于当期不可控成本,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够实现成本控制,本期工程成本控制是对后期折旧费用或者利润的控制,折旧成本的控制是一种战略性的成本控制。

1.2网络运维成本较高。

通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息息相关,工程需要支付网络维护、水电费等网络运行必需的费用,才能够保证运行网络的正常工作状态,这些费用的多少和网络规模和建设水平、质量有关,网络运维的成本和折旧成本同样是固定资产支出,但是当期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同样会对其产生影响。

1.3成本支出和当期对应利润关系不大。

通信业务经营模式属于长期投资回报,工程折旧、网络运维、水电费、营销、管理、财务等都不能直接界定为通信服务直接成本,和提供通信服务获得的当期回报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2.1抓好投标过程控制。

在低价的通信建筑市场环境中,投标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规避效益风险,为成本控制创造条件。审慎选择投标项目,充分考虑项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及时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能投则投、不利不投,杜绝亏损标。对于那些垫资项目及业主信誉度较低的项目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要精心编制标书,防止由于低级错误造成不中标或者一中标就是亏损标。

2.2加强材料领用管理。

首先,在材料的采购方面,经办人要依据施工预算按需采购,提高节约意识,多方收集材料供应商的相关信息,采购时要做到“货比三家”、“货真价实”,从项目的源头上控制成本。其次,在材料使用上要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各作业班组依据施工预算对材料分期、分批领用,属于工程变更的,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第三要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工程材料台帐,定期盘点(以月为周期),做到帐目完整清晰、帐物相符,同时对材料使用的实际情况要随时跟踪、定期核对,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杜绝材料浪费现象。另外,须加强现场材料管理,现场材料要合理堆放,妥善保管,避免因风吹、日晒、雨淋而造成的损坏变质,坚持余料回收制度。

在项目施工进度的合适节点(如完成80%),对材料进行盘点和回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只有将工程材料的控制要贯穿整个项目,才能有效地降低材料成本费用。

2.3严格合同管理。

所谓“计在先行,谋定而后动”,要加强成本管控,必须先从认真分析梳理合同、细化管理做起。项目上场初期,紧紧抓住实际施工图认真研宄分析合同单价,找出项目的保本和盈利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结合现场及劳务单价,材料价格,设备租赁价格,核实实际工程成本,预测项目的预期收益,同时要加强过程控制,在工程项目和工程数量的变更上,对需要争取或规避的相关内容要周密筹划,此外,在外部劳务合同方面在充分进行市场摸底的基础上签订合同,确保合同内容处于盈利预期之中,在工程计量方面,项目严格加强管理,对工程量的核定,原则上不超实际图,使工程进行过程中始终控制在合同内。

2.4抓好施工过程控制。

要把施工方案和责任成本测算紧密挂钩,组织技术、材料、预算合同等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材料、机械进行全面控制,在材料费的控制上,根据施工程序、工程形象进度及施工预算签发限额领料卡,并尽可能实现零库存,减少搬运;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行有计划配置,减少窝工现象;健全安全质量控制体系,落实逐级负责制,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防止因安全质量问题给企业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流失。

2.5做好安全质量工作。

加强安全质量管理要着眼于预防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要通过强化安全培训、制定安全施工管理办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或安全“零事故”发生。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就相应减少了事故处理费用,最后体现于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事故减少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2.6加强员工管理,提高内部管控能力。

企业的重要资源就是人才,其也是企业最有创造价值的资源,要想从根本上确保企业的`成本控制,就要大力发掘人才。因此在通信工程项目中,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内部控制,预防作为首要任务,并辅以控制。使用先进企业的经验,做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但可以使员工操作规范,还可以增加考核力度,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结合起来,在核算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记账方式转化为信息化的方式,把营销活动的开展纳入到业务支撑系统中便于进行营销费用的管理,实现业务支撑内容和企业核算系统对接,弱化核算职责,固化业务核算,进行前端业务分析和规范,并将其纳入到支撑模块中,实现财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

总而言之,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管理工作是计划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模式,有效降低项目总成本,缩短项目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更好的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

公路养护成本控制论文

现阶段,公路养护主要包含日常养护与非日常养护。其中日常养护主要是指清扫、整治和绿化养护等内容。为控制该项工作中的人工成本,我们应严格参照施工定额,系统分配不同养护路段养护人员任务,避免出现某养护路段的养护工人一天闲置的现象。合理分配任务还能提高养护效率,还可以制定适当的奖惩措施,积极鼓励养护工人高效工作,尽量为非日常养护提供更多的时间和人力,专职养护工人和临时养护工相比,可熟练操作,且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工作效率较高,充分利用专职养护工人自然会节省人工成本。

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应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这是我国公路体制变革的必然走向,还能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市场意识,构建有效的监理机制,改善养护质量,促进公路养护体制的变革。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应深入市场全面调研原材料价格、运输经费,编制适当的招投标低价,避免不良投标行为的出现,对于一些无需招投标的原材料,应综合对比供货商,从中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

1.3机械设备控制。

各个工区应尽可能地配备手扶拖拉机、油罐车等小型机械工具,进而减少机械设备租赁费用,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便利。在选用小修保养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时,应率先考虑机械性能和维修保养,一些机械虽然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但是如果出现故障,将无法及时维修,且相应的配件价格昂贵,例如进口割草机价格和性能均较高,不适合价格此类机械工具作为小修保养中的指定工具。

1.4施工方案控制。

(1)施工方案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例如在修补路面坑塘病害时,通常小修保养中坚持不隔夜的原则,这就要求工人在修补现有坑塘时应科学预测即将会出现坑塘病害的路段,并适当处理。因此,如果每发现一处坑塘病害便指派特定人员进行修补,配以机械,这将会带来严重的浪费,制约成本控制的进行。

(2)注重废弃材料的收集和循环利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废弃材料,例如路面的铣刨材料,不仅能够充当围肩,还可以充当防滑材料、泥灰结石材料。对于夏天使用的防泛油材料和冬天使用的防化材料,收集后仍可使用。

(3)综合对比施工方案。在选择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针对多个施工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理想的施工方案。

(4)注重节约。及时回收施工过程中的剩余原材料,便于日后使用。例如,在沥青灌入式路面施工过程中,通常利用油罐车进行沥青喷洒,在补始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冷油,为节约油料,我们可借助油桶对其进行收集,一旦在日后出现坑塘病害,可以利用冷油进行治理,不仅方便且节省成本。

2结语。

小修养护保养在公路养护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在总的公路养护经费中的比重达到30%左右,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与物力。因此,公路单位应着重做好小修保养中的成本控制工作,这既直接关乎着公路养护工程的整体效益,还在调动公路养护职工积极性和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成本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成本控制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成本标准,对成本的形成进行有效的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

产品成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它是一个综合性强的指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设备利用程度的好坏,原材料消耗的升降,产品质量的优劣,以及资金周转的快慢,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产品成本中反映出来。产品的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加强成本的控制工作。

实行成本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揭示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于最大限度地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合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本控制有利于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产中,在规定范围之内,对技术、生产、物资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就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成本控制的需要对各种核算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客观上推动核算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计划的完成,有利于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成本控制工作采用的标准成本,并在日常的生产量和正常的生产水平下制定出来的,这样计算出来的标准比较合理、可信,它既不过高,又不偏低,便于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找出管理上的不足,制定出改进的办法,提高有关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从而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

(1)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控制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本竞争对手的高额利润。

(2)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模式下,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这之间的联运关系,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对“广种薄收”与“精耕细作”优劣的判断要因条件而异。“薄利多销”不仅代表一种价格与市场策略,有时也代表一种成本策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报酬只是成本控制的一个方面;通过改变成本的构成、规模等提高报酬则是成本控制的另一方面。

(3)在资源限制条件下,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当企业不能无限制地取得所需的经济资源时,成本控制的基本作用不仅仅只表现在降低成本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有限资源的消耗,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利用有限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增产节约”的目的。另外,改变资源的用途,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利润总额更高的产品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要使总体边际收益最大化,企业必须先使受限制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此时的重点由降低成本转向可供利用的成本(资源)的使用。

生产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对生产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进行控制。

(一)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或组成产品主要部分的材料成本,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品,这中间会产生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反映了生产制造部门的成本控制业绩,它形成的具体原因很多,除了产量变动外,还有材料质量变化、材料加工方法的改变,工人操作熟练程度,加工设备技术水平等。

要控制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就要制定严格的采购程序和实行比质量、比价格、货比三家的办法,无论价格高低,必须坚持以质为首、以质为本的原则进行材料采购,而比价则是在原有的质量上,比价钱,选择最低的价格进行材料采购。货比三家,是在有价、有质的情况下,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加工后无废废料的材料。利用以上办法,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可以使材料成本降下来。我公司采取了以上措施,针对此问题还在公司管理机构中成立了物价部,在材料采购上,比价、比质。使公司的实际成本比标准成本上降了3%。由此可见,直接材料的节约工作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二)直接人工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加工对象性质和实物形态的人工成本(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在直接人工中,会产生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差异是直接工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又分量差和价差,量差是由于实际使用的人工工时脱离标准而形成的差异,也称为人工效率差异。价差是指由于实际小时工资率脱离标准而形成的差异,也称人工工资差异。

如果一个企业想取得最高的效益,也必须从职工素质着手,我们以我公司近年的做法可以看出,公司从严格内部管理着手,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司经营中他们把各项技术指标和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部门和每个职工头上,视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重奖、重罚,对生产人员规定,收入要同产品、产量、消耗挂起钩来。为了提高效益公司开展了减员增效一人多岗的办法,使原来的职工减少了20%,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提高职工的素质上,我公司把创建一流职工队伍作为重中之重,并以思想教育为先导,进行职工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教育,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抓思想教育上,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攻关、创新、创效、献礼”的劳动竞赛活动,确定攻关项目36项,参加竞赛活动职工达800多人次,增强了企业职工的责任感、任劳任怨感和无比的荣誉感。

(三)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全部费用,包括如不能认定某一产品的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诸如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等其他制造费用。我公司自1997年以来,认真学习邯钢经验,教育职工,树立起“产品质量、效益”新观念,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按照先谋后算、先算后干、按照定额干的原则,理出办法,干出效益,并与个人收益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一级保一级全力压缩制造费用。

(四)差异分析。制造费用中,项目很多,有机物料消耗、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水电费、取暖费等。在这些费用发生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差异。

如耗费差异是实际制造费用与实际工时弹性预算的差额。耗费差异属于部门经理的责任,其有责任将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之内。该项差异既可能是变动费用变动造成的,也可能是固定费用变动造成的,但和工时的利用状况无关,反映费用支出控制的业绩。

闲置能量差异,是高层经理人员的职责,它完全由固定费用的差异构成,反映企业对于生产能力的运用程度。

因此,要控制制造成本的费用,就必须要控制耗费差异、闲置差异和效率差异。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它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通过成本控制配合企业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以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第三,降低成本。在成本控制目标的三个层次中,都贯穿着成本降低的要求,都不排斥成本降低的重要性,在其他变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始终是一种理性追求而受到推崇。本文在这里所强调的是,成本控制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和更为宽广的基础,考察成本控制与成本控制目标,不应该将考虑问题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成本本身,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成本的发生过程。同时,由于成本与诸多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在许多情况下,单纯强调低成本不一定能代表经济上的合理性,因而需要将成本和成本相关的变量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扩大积累的最主要途径,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因此抓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项目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生产和管理始终服从于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这个主题。

由于建筑市场从来都是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标承包商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中标只是获得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权,能否盈利还要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因此,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1、成本管理工作弱化。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不惜牺牲利润,以低标价中标,甚至垫资启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损害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缺乏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一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定期的财务报表,是一种事后检查,没有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与现代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理论相差甚远。

3、只重视生产成本,忽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一些分公司只注重施工过程制造成本的核算,忽视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还是依靠人工报表来完成,项目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严重滞后,很难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

5、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一些分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纵向贯穿工程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横向涉及企业经营、技术、物资、财务等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等现场部门。结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提出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具体如下:

1、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成本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公司应以项目经理部、各二级分公司为成本责任中心的责任人,按照不同的成本要求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各工程项目经理部、班组,横向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工程负责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项目经理部依据细化和分解的责任成本,与各责任人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2、确定责任目标成本。责任目标成本是企业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制定降低成本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的要求。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根据工程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标价分离原则,以直接费为依据,推算出项目责任目标成本,下达给项目经理部。

3、制定内部施工定额。内部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的基础,公司根据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按照“成本最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理,制定本企业内部先进、合理的物资消费定额、劳动定额、设备租用定额和费用控制定额。企业内部定额每年或半年可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内部情况调整一次。对正在施工的项目,根据调整后的施工定额及时调整施工预算成本。

4、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工程项目管理费用依据费用项目及其分配率在企业和项目经理部之间进行分配,项目经理部应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支出。对于超计划和计划外开支必须严加审查,由项目经理部集体研究决定。

5、强化索赔意识,抓好索赔工作。索赔是相对降低成本的措施,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适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6、及时进行完工清算。项目经理部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包队伍的工程,都要完工一项清算一项。预算人员应办好有关资料的交接,以防丢项漏项。当整个项目完工后,按合同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做好竣工决算,核实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分析目标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及时办理财务账目的结算和移交工作。

7、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项目部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产盘查制度和内部工程分包考核制度,强化项目经理部的自我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杜绝项目利润流失,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

8、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成本管理。由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涉及到估价、预算、资源、进度、变更、索赔等多个范畴,而且信息量大、变化频繁,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必须通过计算机来完成。

浅谈成本控制管理论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普及化,高校的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校。

教学。

科研生活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依托和保障。为了满足高校不断发展的需要,大量的高校新建改建迁建翻新工程也不断扩展,高校基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于高校基建的投入越来越多,高校基建工程的成本控制暴露出一些问题,这样将大大地浪费国家的投入并削弱了投入收益。因此,高校基建工程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的剖析我国高校基建工程成本管理。

1)规模大,周期长。面对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全面整合,我国高校校区资源显得尤为缺乏,多数高校处于高负载运转状态中,高校的基建工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高校基建的投资额较为庞大,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2)多渠道筹资。由于投资大、周期长、工期紧等特点,高校基建工程的建设资金紧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投资日益多元化,高校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由单一的国家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筹资,可以通过自筹、捐赠、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3)非营利性和公益性。高校基建工程旨在服务于高校教育、科研等,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特点,同时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显著突出。

结合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以及从事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分别从高校基建工程准备、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探讨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希望找到高校基建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高校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项目准备阶段。

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首要因素,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尤为重要,决策包括立项、校址的选择以及可行性分析,具体涉及到建设工程的各项技术和经济决策,决定高校基建工程的成本和竣工后的效益。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国家、地方政策,认真编写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报告,同时科学地进行技术和经济的评估。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初步的设计是研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高校基建工程主要服务于教育科研,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注重经济、成本控制、美观、实用等原则,确定高校基建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要求,高校基建项目应实行招标制度。首先,需要认真审核参与投标的企业的资格,主要从资质条件、技术、业绩、信誉、资金等多方面进行预审。其次,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招标代理企业,结合相关政策、规范、法律法规等,编写科学合理规范的招标文件。另外,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需要认真编写工程量清单、施工方案等招标文件。

2.2项目施工阶段。

1)质量、工期、成本三要素控制。在高校基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管理,需要确定合理的质量、工期、成本目标,并通过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有效地控制“质量、工期、成本”三要素。在确定每个目标值时,不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额最大化,需要充分考虑到其他目标的影响,并科学有效地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整体上实现目标的最优化。

2)控制人、机、料、法、环对成本的影响。高校基建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人是成本控制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增强人的成本理念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发挥主导作用,在任用人员时本着适才适用的原则。在现代化建设工程中,施工机械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的成本、质量、工期等。因此,本着因地制宜、生产适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等原则选用机械设备,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高校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材料的成本控制是工程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及时充分地了解材料的质量、价格等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拥有良好信誉、技术强、质量好、实力雄厚的供货厂商,从源头上降低工程成本并确保质量。供应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需要进行全检或者抽检,严格地把控材料的质量。方法控制是指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法、组织措施等,不合理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目标的实现。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尽量保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措施有效。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环境因素影响项目成本,环境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具体包括工资和税费调整等政策性环境、劳动工具等劳动环境、成本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等工程管理环境、气象和地质等技术环境。

3)合同管理的控制。合同管理是高校基建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保证,建设工程实施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规范科学的合同是劳资双方保障权利义务的基础。因此,需要增强合同管理意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依据《合同法》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施工合同,并建立完整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合同管理组织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在项目投标和施工的全过程中实施合同管理,严格管理劳务分包,防止效益流失。

2.3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高校基建工程竣工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编写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全面综合地体现项目的建设成果并总结分析财务状况,是办理支付使用资产的根据,是考核项目投资效益的依据,同时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对施工预算、材料消费、劳动定额和费用开支等,控制实际的成本费用。高校的竣工审核结算需要由财政部相关部门进行评审,结算审核后才能最终确定实际成本。

成本控制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以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投资控制。

1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控制凸显的问题。

1.1施工设计方案在工程周期设计上不够科学。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首先必须确定好工程的施工周期。目前在此阶段,盲目注重进度和过于压缩周期等类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水土保持工程成本控制认识的偏差,是造成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往往单纯认为较短的工期能够使工程尽快投入运营,并可尽快收回投资成本。但事实上,工程周期缩短在带来支出成本缩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类辅助资源,如工人、资金、物资、车辆运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如果这些因素因为脱离实际而无法给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保证,则必然会造成工程建设不必要的停滞,使工程支出成本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不降反升,使成本控制的初衷无法实现。对此,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往往不太重视工程设计,对工程设计方案上的周期把握提不出专业性指导意见,从而导致工程设计方案在周期设计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改进。

1.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相脱离。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前,必须对施工地域的地质、气候、水文等现场条件进行细致科学的勘察勘测,收集丰富的相关基础资料,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精准和更具实效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场勘察勘测工作往往被忽视,或是勘察勘测过程极为粗略或是干脆不做勘察勘测,施工区域的各项信息未能在勘察勘测报告中全面列明,设计单位基于此做出的施工方案难以科学准确。同时,对于已掌握的施工地域情况,设计方案受设计单位和人员技术水平限制,不能很好地统筹处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直接导致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符,造成投资及施工风险系数增大,不利于总成本的控制[1]。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区域的地方保护现象严重,工程项目的设计往往被迫交由当地设计水平低甚至没有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其编制的设计方案根本不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造成了工程设计的多次变更,工期拖延,成本加大。

1.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概算应用不力。

设计概算是指负责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单位在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以投资估算为前提,根据初步设计思路及人员、设备、材料、图纸等其他资料,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计算出的工程全部建设施工费用。设计概算的优劣,充分反映出了设计者的设计和管理水平,也是对工程整体投入行为的科学预测,对工程推进起着监管和约束作用[2]。采取设计概算,可以显著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水平。因此,设计方案的成本控制应重视运用这一方法。但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并未对设计概算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调配、设备配置、技术开发、材料准备等几乎未体现在设计概算中,也没有对资金调配及监督等后续工作做出合理安排,施工设计中临时性资金投入和不必要消耗明显,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效益。

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中有效控制成本和质量的思路。

2.1实现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进度周期、投资成本、工程质量的有机统一。

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阶段编制的成本计划是工程实施各项工作计划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重点把握好周期、质量及成本三者及其关系。一是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实际,合理确定单元工程、单位工程的建设周期,统筹安排短—中—长期工程的具体建设周期。同时,要掌好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波动性。对于可能影响工程周期的因素,应提前做好预判,例如材料延误、设备损坏、气候变化等等。在预判的前提下,做好周密的应急预案,确保工程不出现施工停滞。二是必须树立工程质量为上意识,注重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注重借鉴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技术工艺创新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投入成本。同时,安排专业监理人员严把施工各环节的质量关,避免因返工或验收不合格造成的二次资源投入。三是必须做好工程各要素投资额度限制工作,对各环节的施工成本要根据工程实际予以科学的控制,使工程投入的资金按预定计划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优化投资构成,避免资金流向失控[3]。要在合理确定工程周期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投资控制方案,避免经营风险,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2.2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现场管理,提高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匹配度。

要提高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匹配度,重点要关注:一是重视设计前期的勘察勘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方案前,必须集中必要的技术力量对施工地域的地质、气候、水文等现场条件进行科学细致的勘察勘测,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勘察勘测机构的专家帮助或指导,对获取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判断,为施工设计成本编制提供准确无误的基础数据,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区域实际情况的高度匹配。二是重点把握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优化施工材料的管理,把好材料质检准入关,避免假冒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标准;对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和落实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好材料入库、出库、使用及流转关;安排人员定期盘点并及时处理剩余材料,做好废物利用和材料销毁报废工作,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规范操作设备和使用材料的能力,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损坏、材料损毁乃至工程返工。三是统筹管理施工现场各个环节及要素。施工前应对工序要求、操作规范、设备管理、物资存放等各个环节及要素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措施,推动施工各环节及要素在科学、可行、规范的框架下有序高效运转,控制施工失误,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2.3运用定额预算及设计概算的成本控制方法,控制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

实践中,水土保持工程主要以预算定额作为判断某项工程成本造价是否科学可行的评判标准。因此,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的控制也必须借助定额预算法。投资方在编制设计成本方案前,应当结合企业运作能力、施工水平、施工环境及其他可能影响工程的因素,对资金流向、材料消耗、设备及人员投入、质量管控等各个环节科学编制对应的定额投入标准,以制定的定额标准为基础,通过与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实际消耗量的对比分析,综合评判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施工效率。对于实际消耗量高于定额标准的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同时,应注重设计概算的运用,要充分考虑施工实际,对材料、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成本进行预估,并确定成本浮动范围。善于运用纵横向比对,依靠业内通行的模糊比较法对各个环节要素的成本支出予以判断。具体而言,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单位及人员,可以通过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水平、资金投入等资料的研究,全面比照工程各个环节及要素的投入水平,并对其中的差异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对工程施工设计加以调整完善,以此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在施工设计环节的经济效益[4]。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具有的投资较大、施工环境复杂、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要求投资方必须重视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成本控制问题。本文通过投资方在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据此拟定相应对策,以期水土保持工程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成本,造福于当地人民。

作者:刘志刚单位: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何姣云,程千,龙振华,等.对农村水利工程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xx(10):8-13.

[3]杨秀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xx(19):15.

[4]高洪.当代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j].北京农业,20xx(12):16.

环境成本控制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使环境成本与日俱增,面对如此窘境,如何有效地控制环境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致力于改进和完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的研究中,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思路。以pdca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利用pdca理论进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思路、步骤及保障措施。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完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过去的几十年,多选择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观念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未来的发展要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已经成为企业制定相关发展策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对于环境成本的相关界定及核算和控制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也未列入强制性披露范畴,环境成本的控制动力不足,短期效益并不明显。另外,大多数企业实行传统型的事后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忽视了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反馈性的控制,忽略了环境成本全过程循环控制的重要意义,导致环境成本控制的效果不佳。pdca管理循环包括:plan计划,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do实施,实施行动计划;check检查,评估结果;act处理,对不满意结果返回到计划阶段,或对满意结果的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鉴于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着复杂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将pdca循环应用于环境成本控制,能够契合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实现对环境成本的持续性、战略性及反馈性控制,有助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pdca循环理论,对于探寻全面性、系统性和反馈性的企业环境成本循环性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企业作为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其对环境成本的所采取的态度直接决定其控制效果。大量公司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治理和控制的目标,或者目标未结合实际情况,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这种方式使环境成本控制存在较为严重的片面性,对于环境成本的重视并未从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环境成本控制并未立足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的实现和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更多的将成本控制的目标设定于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控制范围与方法不完善。

从时间维度来看,目前,受传统成本观念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影响,大部分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阶段,即集中于产生环境问题的阶段。通过采取措施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进行弥补性的事后控制,而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以及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并未重视环境成本的预防和控制。从空间维度来看,受环境成本的外部性特点影响,绝大部分企业只重视企业内部真正发生的环境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而产生于企业外部的环境成本其控制和预防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综合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看,企业对于环境成本控制范围的界定普遍存在问题。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体系,企业也缺少相应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从国家现有的会计准则以及当前的环境法律法规来看,在对企业环境成本计量与披露的要求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同时,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也不包括外部环境成本,而由社会来承担。企业也未专门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来进行环境成本的计量与披露,使得企业披露的成本并未包含环境成本,产品成本并不真实。

(三)缺乏反馈性控制。

相比于传统的成本控制,环境成本控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预防性质的环境成本投入,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产经营来实现其投入效益,这一特点体现在环境成本控制的战略性和长期性方面。所以,为契合环境成本控制的独特性,环境成本控制应实现循环性的反馈控制,并实现环境成本的逐步、重点改善。而现今大多数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控制并未采用循环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使环境成本的控制缺乏渐进性和持续性。

1.与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环境成本控制具有持续性的特点,这个特性决定了对其的控制行为必须是不间断的、连续的,并且能够涵盖整个的生产运营过程。而pdca就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的循环体系,能够保持在生产运营中对环境成本进行持续性的`控制。pdca循环体系能够有效的使企业受益匪浅的就是随着每一次环境成本控制的实施,企业成本控制系统都会迈上一个新层次,真正做到提升环境质量,减少污染,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观。2.适用于环境成本控制的系统性pdca循环具有全局性和循序渐进性,针对环境成本控制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pdca循环作为一种控制系统框架,对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做出详细、规范和持续改进的规划,以此为依据实施全面的环境成本控制,而非站在短期和片面的角度;其次,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立足于每一个控制环节,pdca循环控制系统都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实现在整体循环改进的基础上,细化至循环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做到循序渐进式改进,从而切实做到实现环境成本控制全局一致的效果。3.适用于持续改进的反馈性控制在监督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改进是环境成本控制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pdca循环的“c”阶段和“d”阶段,能够通过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对环境成本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监督,出现问题及时得到反馈,并在下一个循环中继续得到解决。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环境成本控制工作的透明度和持续性,最终达到环境成本控制和环境治理的目的。4.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每经过一次pdca循环,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对成功经验进行标准化,而对遗留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进一步优化的重点和方向,继而在下一次的控制循环中解决。对环境成本进行循环性的控制,可以使环境成本控制工作得到不断的改进,使环境成本控制的手段更为规范和科学,实现环境成本控制效果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企业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企业的环保意识,首先应结合环境成本pdca循环控制的理念,通过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文化,一方面指构建以企业员工为主题的企业文化,从主观角度培养和规范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于构建“循环”型企业文化,将环境成本循环控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和广泛参与,并发挥各部门间沟通效率和反馈流程对于环境成本循环控制的重要作用。其次,企业应树立战略环境成本控制意识。环境成本的控制短期内有可能加大企业的成本支出,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流入,但是,环境成本的控制应该站在长期的角度进行规划和实施,而非仅考虑生产经营周期的经营利润。

pdca循环控制的组织结构组织机构的保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企业应当在现有成本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环境成本控制的责任中心,以负责日常环境成本的核算、分析、规划和控制等工作。企业内各部门都要严格执行和配合环境成本中心所制定的环境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和差异分析流程,完成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其次,建立分析型战略组织结构,当传统生产技术和产品类型不再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品需求时,分析型企业组织结构应在意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致力于新技术和清洁产品的开发,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大众日益深化的环境保护诉求。

综合运用各种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培养环境成本pdca循环控制的专业人员。企业应当为员工创造机会和条件接触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培训,包括定期的现场培训、网上培训以及参加大学公开课等形式,相关人员也应当转变传统的观念,及时更新自身所掌握的会计知识,掌握政策变动,了解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信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另外,应建立环境成本pdca循环控制方法的选择规范,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战略安排以及阶段性目标改变等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
  • 11-27 一线班组长年终工作总结大全(22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工作中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总结一下这个月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思考和成长机会。品味一生{20xx}憧憬一世{20xx}
  • 11-27 党员违法违纪案例心得体会(优秀24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和党员培养教育的思考和思想碰撞的总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饱含才情和智慧的党员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激发你们的写作灵感。
  • 11-27 国旗下讲话卫生教育范文(21篇)
    国旗下是一个凝聚力量的象征,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以下是一些在国旗下写作文的优秀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
  • 11-27 的个人转正申请书(优质23篇)
    申请书的核心是突出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并同时展示对目标的认知和热忱。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的优秀更多申请书范文,相信它们能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尊敬的公司领导
  • 11-27 基金经理的辞职报告(热门16篇)
    辞职报告是一种专业的方式,用于向雇主表达对公司的感激和尊重,并解释离开的原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辞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尊敬的刘总、马总等公司及部门
  • 11-27 竞聘感想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竞聘是现代社会中,许
  • 11-27 地产营销策划(优质20篇)
    营销策划不仅局限于产品推广,还包括市场调研、品牌管理、渠道分销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营销策划模板,可以帮助大家更快地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营销策划方案。
  • 11-27 个人总结见习大全(17篇)
    写个人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更有信心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下面是一些精选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本人从20__
  • 11-27 村党支部大会讲话材料(专业24篇)
    演讲稿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通过阅读演讲稿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演讲素材和观点的灵感。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全校
  • 11-27 申请新员工的申请书(汇总19篇)
    在写申请书时,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展示你的独特价值。范文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每个人,但是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的对象。尊敬的领导:我叫,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