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初三端午节的学生大全(18篇)

初三端午节的学生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7 11:39:14 作者:笔舞初三端午节的学生大全(18篇)

优秀作文是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它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些优秀作家的杰作,相信它们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端午节初三作文

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品种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欢迎的是肉粽、板栗粽、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如加入桂圆、蜜饯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一位药王,因为民间说法五月是“毒月”,这位药王就将药材包裹在粽子里分发给群众们吃,人们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个端阳节的时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挂艾条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药,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每年端午节,黔西南州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挂上艾条和菖蒲,菖蒲可以驱魔祛鬼保平安,艾条则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体健康,在安龙等地,尤其是妇女,在端午节这天都会随身带上一两片艾叶,据说能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间认为雄黄酒能让蛇、蝎、蜈蚣等毒虫畏惧,于是在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让身体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节一种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人们总要到中草药市场逛一逛,看看各种中草药,闻一闻满街的中草药味道,顺便带上一些菖蒲和艾叶回家挂在门口,据说这一闻就能驱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就缝制一些小动物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邪避灾。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叶,有的撒上一点雄黄,以避除秽恶之气,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_,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_,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_》、《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阳历中总是频繁地变换日子,但是在农历中,永远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春秋时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国以后就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要进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妈妈每年都是在外面买粽子,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软磨硬泡要求妈妈给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竟然答应了。

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妈妈拿出两块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糯米泡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把青绿色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个与外面不一样的肉粽。”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三片粽叶放在手心,卷成一个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入几块猪肉,接着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来,用手压得紧紧的,右手拿起一个粽线在粽子上紧紧缠绕三圈,紧接着来一个完美的打结,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痒痒的,于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开口,糯米漏了出来。“第一回嘛,这也不错了。”得到妈妈的鼓励,我包得更起劲儿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四个小时,期盼已久的粽子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打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猪肉的味道。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这个端午节非常的有意义,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有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熬煎。”你们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对了,就是粽子!

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爸爸负责给家人们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家吃粽子。看妈妈忙得“轰轰烈烈”,我问妈妈粽子是什么馅料的啊?妈妈说“红红火火大枣馅”。只见妈妈把一个枣包在粽米里,最后拿叶子包裹起来。包好之后,妈妈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放到蒸锅中。过了一会,粽子蒸好了,一共有两大锅呢!空气中弥漫出粽子的香味。妈妈看看表,说:“时间到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惊叹地说:“哇,好香啊!”

这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哇,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姐姐都来了!爸爸搬来大桌子,放到客厅,妈妈把粽子放到桌子中间,我们一人一个凳子,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准备开吃。但是我现在不能吃,因为长辈们还在洗手呢,长辈不吃,我们晚辈是不能吃的。过了一会,长辈们洗完了手,我们坐在一起,开始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看奶奶开始吃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一大口咬下去:“烫烫烫!”妈妈说:“别着急,还有呢,又没人跟你抢!”吃了一会,姐姐过来说:“我给你们拍一张照,然后发到朋友圈吧!”爸爸扭过头说:“啊?又拍照啊!我不想照。”妈妈说:“照相啊?我没化妆呢!”我焦急地说:“姐姐拍我,我好看!”其实,我嘴上全是糯米粒。于是,姐姐就咔嚓照了一张,又点来点去地发到朋友圈。我问姐姐:“拍完了吗?我继续吃啦!”姐姐点点头,我又大口大口地吃我还没吃完的粽子,不得不说妈妈包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吃粽子是中华文明中的习俗,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初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

这无疑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三五成群,顶着烈日,来到了韩江堤上,因为那里有热闹的赛龙舟。在那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

一阵欢呼,红龙赢了!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呀,在摆脱压力中体会乡间民意,多么惬意!

朋友,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椅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十,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划桨健儿使尽平生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劈风斩浪,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变幻莫测……赛龙舟夺标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龙舟健儿不辜负观众的重望,他们沉着、镇定,挥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划着。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划桨法:木桨人水角度小,深度浅,频率快。有一条龙舟遥遥,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还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端午节初三作文

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品种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欢迎的是肉粽、板栗粽、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如加入桂圆、蜜饯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一位药王,因为民间说法五月是“毒月”,这位药王就将药材包裹在粽子里分发给群众们吃,人们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个端阳节的时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挂艾条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药,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每年端午节,黔西南州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挂上艾条和菖蒲,菖蒲可以驱魔祛鬼保平安,艾条则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体健康,在安龙等地,尤其是妇女,在端午节这天都会随身带上一两片艾叶,据说能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间认为雄黄酒能让蛇、蝎、蜈蚣等毒虫畏惧,于是在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让身体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节一种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人们总要到中草药市场逛一逛,看看各种中草药,闻一闻满街的中草药味道,顺便带上一些菖蒲和艾叶回家挂在门口,据说这一闻就能驱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就缝制一些小动物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邪避灾。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叶,有的撒上一点雄黄,以避除秽恶之气,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_,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_,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_》、《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阳历中总是频繁地变换日子,但是在农历中,永远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春秋时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国以后就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要进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妈妈每年都是在外面买粽子,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软磨硬泡要求妈妈给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竟然答应了。

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妈妈拿出两块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糯米泡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把青绿色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个与外面不一样的肉粽。”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三片粽叶放在手心,卷成一个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入几块猪肉,接着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来,用手压得紧紧的,右手拿起一个粽线在粽子上紧紧缠绕三圈,紧接着来一个完美的打结,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痒痒的,于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开口,糯米漏了出来。“第一回嘛,这也不错了。”得到妈妈的鼓励,我包得更起劲儿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四个小时,期盼已久的粽子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打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猪肉的味道。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这个端午节非常的有意义,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有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熬煎。”你们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对了,就是粽子!

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爸爸负责给家人们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家吃粽子。看妈妈忙得“轰轰烈烈”,我问妈妈粽子是什么馅料的啊?妈妈说“红红火火大枣馅”。只见妈妈把一个枣包在粽米里,最后拿叶子包裹起来。包好之后,妈妈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放到蒸锅中。过了一会,粽子蒸好了,一共有两大锅呢!空气中弥漫出粽子的香味。妈妈看看表,说:“时间到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惊叹地说:“哇,好香啊!”

这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哇,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姐姐都来了!爸爸搬来大桌子,放到客厅,妈妈把粽子放到桌子中间,我们一人一个凳子,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准备开吃。但是我现在不能吃,因为长辈们还在洗手呢,长辈不吃,我们晚辈是不能吃的。过了一会,长辈们洗完了手,我们坐在一起,开始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看奶奶开始吃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一大口咬下去:“烫烫烫!”妈妈说:“别着急,还有呢,又没人跟你抢!”吃了一会,姐姐过来说:“我给你们拍一张照,然后发到朋友圈吧!”爸爸扭过头说:“啊?又拍照啊!我不想照。”妈妈说:“照相啊?我没化妆呢!”我焦急地说:“姐姐拍我,我好看!”其实,我嘴上全是糯米粒。于是,姐姐就咔嚓照了一张,又点来点去地发到朋友圈。我问姐姐:“拍完了吗?我继续吃啦!”姐姐点点头,我又大口大口地吃我还没吃完的粽子,不得不说妈妈包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吃粽子是中华文明中的习俗,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节是跟随爸爸妈妈回湖北爷爷家过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阵“沙沙”的响声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发现,父亲正在打扫庭院呢。我不解地问道:“爸爸,院里也不算脏啊,为什么要一大早就起来扫除啊?”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觉得有些无趣,就出去找在门外的爷爷去了。咦,爷爷人呢?“我在这儿!”一句话慢悠悠地从头上飘下来。我仰头一望,只见爷爷正骑着扶梯在大门顶上挂一株绿色的植物呢。“爷爷,您这挂的是什么呀?”我指着那颗植物问道。“这是端午节习俗,大院门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体健康。”爷爷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吗,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那其貌不扬的植物,似乎还闻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过来,奶奶给你戴香囊!”远远地传来奶奶呼叫我小名的声音。我一溜烟跑向奶奶那儿,兴冲冲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节的习俗呀?”“没错。”奶奶笑着把一个颜色鲜艳的小布袋用绳子穿了起来,挂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嘱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我爱爷爷家乡的端午节,更爱那儿习俗背后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历史传承味道!

端午节的作文初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

这无疑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三五成群,顶着烈日,来到了韩江堤上,因为那里有热闹的赛龙舟。在那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

一阵欢呼,红龙赢了!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呀,在摆脱压力中体会乡间民意,多么惬意!

朋友,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椅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十,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划桨健儿使尽平生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劈风斩浪,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变幻莫测……赛龙舟夺标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龙舟健儿不辜负观众的重望,他们沉着、镇定,挥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划着。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划桨法:木桨人水角度小,深度浅,频率快。有一条龙舟遥遥,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还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我们村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了。

农历五月初六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比赛到了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了,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了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击秦国,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旧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旧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赛龙舟需要队员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得快,它宏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

端午节初三学生作文字范文

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据说,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于这一天投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一天当做节日。在南方,每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人们便划龙舟竞渡,初始的时候据说是为了追赶和拯救投江的屈原大夫,后来是为了驱散鱼儿,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向江中投放糯米饭和粽子,喂饱了鱼儿,屈原大夫的尸体就会保存完整,久而久之,吃粽子、赛龙舟就演变为一种端午节的习俗。而在我的东北老家,端午节却是另有一番情趣。

农历五月初五,大田的禾苗刚刚破土而出,农民们开始为之间苗、除草松土。虽是忙季,,但难得夏季里的这个节日,大人们还是要操劳一番的。豆腐是前两天已经磨好的,绝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队也许会杀只猪或宰头牛,给每家分上几斤;鸡蛋也是提前攒下的,那时的人们都不富裕,鸡蛋是每个家庭的灯油钱、食盐钱和孩子们的文具钱,在饭桌上尽情地享用它的时候很少;蔬菜也是生产队菜园里的,虽还未大量上市,但一些早熟的如韭菜、菠菜之类的也已经绿了饭桌。

早晨,天不放亮,大人们就到山野里去采摘带有露珠、带有香气的艾蒿(据说,这一天这一刻的艾蒿晒干后研成粉末是绝好的消炎止血药),然后把它们三五棵一把地插在屋檐下,隔一尺一把,上面挂上五颜六色的纸葫芦,微风袭来,一摇一荡的,煞是好看。我想,这香气四溢的艾蒿挂上五颜六色的纸葫芦插在房檐下,除了装点美丽之外还有驱除瘟疫祈福迎祥之意吧。

早餐前,母亲会把早已缝制好的做工精巧、芳香四溢的香囊发给每个孩子,女孩子会很骄傲和臭美地戴在胸前,既靓丽了自己又芬芳了自己;我们这样的秃小子就只能把它珍藏在衣服的口袋里。

早餐开始了,自然都是农家菜,诸如猪肉炖粉条、猪肉炖豆腐之类,再加上菠菜和韭菜的点缀,色觉和味觉都会勾起人们的`食欲。主食是有浓郁特色的粘豆包,大人们还会喝上几杯水酒。特别之处是母亲会端来一盆冒着热气的水煮鸡蛋,每个人都要不放作料地吃掉几颗,据说这一天吃鸡蛋可以养颜,防止脸上长疙瘩雀斑之类的。

外边猪倌的吆喝声想起了,母亲拿起几颗鸡蛋,让我们送给猪倌,或许是因为他是单身,或许是为了感谢人家的辛劳,反正这个行为已成了我家端午节的一个习俗。然后我们背上书包,怀揣着节日的喜悦,蹦蹦跳跳地往学校赶。今天的书包除了课本文具之外还有几颗鸡蛋,上课前,所有的同学都拿来放进老师的讲桌里。这礼物其实很轻很轻,但蕴含的情意却是满满的,它体现了农家子弟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

长大后,离乡客居锡林郭勒,再也没有像模像样地过端午节,于是孩提时代的端午节连同那屋檐下随风飘逸的艾蒿和五颜六色的纸葫芦便成了美好的回忆而珍藏于脑海深处。这些年,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节日也莫名其妙地多了起来,有农历的有阳历的,甚至还有洋人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每次都是满桌子的大鱼大肉,甚至还要弄点山珍野味,可是我却总是怀念儿时的端午节,怀念那一摇一摆的彩葫芦和精巧芬芳的香囊。

初三端午节作文

作文。

范文800字,欢迎阅读借鉴!

端午节由来已久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个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墓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从此之后,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这个词,否卦(三阴在下,三阳在上)是七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阴);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还应该有个“泰极否来”,只是因为人们喜欢事情从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这个词。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因为到了五月初五时,已经开始“泰极否来”,所以,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阴气开始强盛可能即将带来的不祥之气。

为什么又把时间定为“初五”呢?一方面因为“五”与“午”谐音,“五”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气相交合,与“五”相对应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转化与过渡;另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合历(即农历)”每月的开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据那个月的“节”(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来确定,比如一年的开始不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春那天开始,夏季不是从四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夏那天开始,因此,夏季的开始结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时候。

从五月是阳气极盛、阳气是正气来说,“端”是“正”的意思;从五月是阴气开始的时候,所以也可以说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称为“初五”。因为“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阳气极盛而同时转衰的时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称重五或重午。因为端午是天地之气阴阳转化的过渡点,此前是一年中阳气由初生到极盛,此后是阴气从初生到极盛,所以又叫天中节。如此等等,还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释。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说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后起的;三代夏至节说是与我国的历法紧密相关的,应该是较早的,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恶月恶日驱避说与我国的历法和术数观念有关,与第二说并不矛盾;吴越民族图腾祭说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图腾作为切入点来加以说明,是近代以来的说法。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

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初三端午节日记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热闹的场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红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们南方这边过端午节时,要吃五黄:黄鱼、黄瓜、蛋黄、黄鳝、黄酒。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人去了外婆家,在外婆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六岁高龄的太太,她现在躺在床上,腿脚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去看望她,在她的床边,我们慰问她,问她身体怎么样,太太说很好,我们来看望她,她有说不出的高兴。而且我们送给她了好多礼物,有:饼干、糖果、牛奶;当然还不会忘记送粽子。在端午节就要吃粽子,可惜我们吃晚餐的时候没吃到粽子,我告诉妈妈:明天早上一定要吃到粽子。妈妈答应了。

端午节的时候,怎么不能忘记插艾叶呢?在外婆家里我们好多地方插了艾叶。门上、花瓶里、篮子里……家里传来了阵阵艾叶的味道。

小学生端午节的端午节的风俗

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

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祟之用。

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2、煮鸡蛋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

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 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

《2017年小学生端午节的端午节的风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三端午节语文作文

今日是端午节,全国各地都在庆祝端午,纪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场赶去,回来的时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问奶奶这是准备做什么,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食饼筒啦!”出于好奇,我就站在旁边观看起了奶奶做食饼筒的过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后不停的搅均匀,三五分钟就成了一个面团。揪出一小团的面团糊在平底锅上,就成了一张薄薄的饼皮。饼皮好了之后,接下来当然是做饼筒的馅料了。首先,奶奶从篮子里拿出了好几个鸡蛋打在一起,然后就象做饼皮一样把蛋糊成圆形的,然后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长细的条。接下来就是炒面和土豆丝了。奶奶的手艺特别好,在炒面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妈妈看见我这么喜欢,把每个菜都留了一点出来,我吃了个饱肚。就这样,奶奶做完这个菜后又开始忙活别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点半的时候,奶奶终于开始做食饼筒了,从每一盆菜里都拿出了一点菜来放在饼皮上,把饼皮撑得饱胀饱胀的。奶奶做了很多个,我和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吃,一下子就解决掉了四五个。

我最喜欢过节日了,既能放假还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欢吃食饼筒,央求奶奶晚上还继续做给我吃,奶奶说晚上还有粽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今日不仅尝到了美味的食饼筒,还知道了食饼筒的制作方法。真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初三端午节语文作文

每逢到端午节,四处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让我垂涎欲滴。于是,我就缠着妈妈给我包粽子吃。

了一角,再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腌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有些得意忘形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蹦出来。我急得满头大汗。幸好妈妈帮我“解了围”——拿掉一些糯米,我才缓了一口气。

我手忙脚乱地折腾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就是最最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妈妈说,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了一圈又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小蝴蝶结,自认为包得不错。可是当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锅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如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下来。

我很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顺利多了,我一口气包了好几个粽子。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0分钟就可以了。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我还要包粽子。

端午节作文初三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今天是6月8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呵呵,对了,是端午节。

端午节亦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大夫叫屈原,他很爱国,可以说对国家是赤胆忠心,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就抱着一块石头跳入汨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许多人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便驾着船,向江中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中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是啊,这么一个爱国的诗人,国家应当保护他。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一大早醒来,便闻到满屋子的粽子香洗刷完,我赶紧跑进厨房,从锅里拿了一个正好温乎的肉粽子,大口大口地在电视前吃起来,打开电视,哇!某地已经准备划龙舟啦!

“思思,先把粽子吃了吧!”

“嗯……”,一大口,糯米包的肉下了肚,不到5分钟,一个粽子被我“消灭”了,下一个我可要细细品味了。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甜粽子里的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

端午时节,奶奶总会带来一大包粽子,本身爱吃粽子的我,感到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幸福。

虽然这个端午节很棒,但老天爷不作美呀,我感冒还没好,中午喝完雄黄酒,吃完回锅肉就去打针了。明年端午节,我只求不生病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因此每年过端午节时,我们全家都能够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的时候,总是吃得许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许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小学生端午节

因为"五"与"午"通,所以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端节,午日,重五,重五,地腊,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别称,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这天有很多的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让儿童能长命百岁吧!端午节还要在小孩的额头上用雄黄画个"王"来避邪.

每到端午节,奶奶都要买许多艾草,蒜头,在中午12点时放在太阳底下晒,奶奶说:"这样的艾草和蒜头能消毒,避邪."还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下一代的希望吧!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的最多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还有的说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因为是五月初五,许多习俗也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不过,现代人过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和举办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目前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你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并把它发扬光大。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初三

转眼又是一山粽叶绿,赣州的街头巷尾,已飘起了粽叶的清香,那粽儿飘香季节,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扳起手指一数,离开家乡已十五载,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家乡的粽叶,如同家乡的的端午节,早已被岁月拉成了长长的记忆。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而今天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伤心欲绝,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居民知道屈原是个好官,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划小船变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馋诞欲滴,只要我一闻到味,我的食欲就会被挑起。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湖面上,有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群众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田野时,到处是一片夏收农忙的景象。几处早收的田块里,已栽满新秧了,同环抱村庄的树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农村田园风景画,我的身体里一时也沉静下来,思绪飘飞到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时候,这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村庄里、河堤上、堰塘边,树草都拥来满目肥厚的绿色,同远山一起,勾勒出村庄的轮廓。田野中,待收的麦子,成熟得羞下了头,宛然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只等心仪的人来掀起她头盖,顽皮的风儿却等不及了,提早来撩开真容,她们便含情脉脉闪眼滚动起一道道长睫麦芒的金光,欢跃向前,惹人满眼的欢悦和怜爱。不久之后,麦子收尽,勤恳的农民就魔法般很快地变换出遍布的秧苗嫩绿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时而还翔来几只闲逛的鹭鸟,播下声声悠啼;村舍中,四处溢满着童趣,红黄的蜻蜓穿梭飞来禾场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墙角的草丛里,蹑足静守起几处好奇的孩子们;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长,红苋绿蕹伸展出手掌似的叶片,紫茄青椒藏掖着叶底下不断膨胀的果实,黄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银花缠绕篱墙,绽出满鼻馥郁的幽香,无处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园景象。

最欣喜的还是我们孩子。陶醉在这无限美景中的孩子们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节就要到了,那时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软的糯米粽子,喷香的新麦馒头,醇浓的米酒,泛光的油条…然而我那时最难忘却是随母亲到自家竹园里采摘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母亲便给我重复讲述她所知道的这端午节来历:屈子和他的行吟泽畔,昏聩的楚君,以及奸佞的小人等等,我却不能理解这么美好的世界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险恶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发出许多悲天怀古的忧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时,我看到欢快的鸟儿叽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阳光从葱茏的树叶里筛下来,林下幻出缕缕七彩的光丝,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叶才能插门避趋的鬼魅呢,那该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许多个黄昏,我就一个人仰着小脸呆看天空,疑惑这世界的纷繁复杂,在吃着端午节殷殷母亲做的蛋汤油条时,在慈爱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当中,在兄弟互勉的温暖里,在父爱如山的关爱下,我终于深信这绚丽世界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美好。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端午节,忆起幼稚童年的端午节,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将是我一生回味不尽的根源。

端午节作文初三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今天是6月8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呵呵,对了,是端午节。

端午节亦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大夫叫屈原,他很爱国,可以说对国家是赤胆忠心,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就抱着一块石头跳入汨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许多人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便驾着船,向江中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中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是啊,这么一个爱国的诗人,国家应当保护他。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一大早醒来,便闻到满屋子的粽子香洗刷完,我赶紧跑进厨房,从锅里拿了一个正好温乎的肉粽子,大口大口地在电视前吃起来,打开电视,哇!某地已经准备划龙舟啦!

“思思,先把粽子吃了吧!”

“嗯……”,一大口,糯米包的肉下了肚,不到5分钟,一个粽子被我“消灭”了,下一个我可要细细品味了。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甜粽子里的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

端午时节,奶奶总会带来一大包粽子,本身爱吃粽子的我,感到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幸福。

虽然这个端午节很棒,但老天爷不作美呀,我感冒还没好,中午喝完雄黄酒,吃完回锅肉就去打针了。明年端午节,我只求不生病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因此每年过端午节时,我们全家都能够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的时候,总是吃得许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许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今年开始,我们国家把端午节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放假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要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日记。我不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就到网上浏览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内容,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重要日子。

传说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从此人们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活动,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绵延至今,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节日。在网上我还了解到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天在牛头山旅游时,看到一位阿姨手里拿着手里拿着一碗雄黄酒就和一个刷子,在房间和路边到处洒,我好奇地跑过去问,阿姨告诉我,今天洒雄黄酒是为了祛除毒蛇、蝎子。

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妈妈特意到超市买来各种各样的粽子,有蜜枣的、豆沙的、排骨的、红烧肉馅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围着餐桌,品尝这粽子的味道,我吃了一个蜜枣粽和两个肉粽,肉粽里面的腊肉吃起来香喷喷的,我吃得津津有味的。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又一起欣赏端午节晚会,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晚会的节目真精彩,有歌舞、有演讲,晚会上两位年级较大的老爷爷演讲了关于中国人奋战的精神,接着还播放了四川抗震救灾的人们和灾区小朋友一起庆祝端午节的场景,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今年的这个端午节使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一天,我不但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还真正地体会了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作文初三

转眼又是一山粽叶绿,赣州的街头巷尾,已飘起了粽叶的清香,那粽儿飘香季节,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扳起手指一数,离开家乡已十五载,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家乡的粽叶,如同家乡的的端午节,早已被岁月拉成了长长的记忆。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而今天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伤心欲绝,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居民知道屈原是个好官,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划小船变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馋诞欲滴,只要我一闻到味,我的食欲就会被挑起。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湖面上,有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群众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田野时,到处是一片夏收农忙的景象。几处早收的田块里,已栽满新秧了,同环抱村庄的树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农村田园风景画,我的身体里一时也沉静下来,思绪飘飞到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时候,这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村庄里、河堤上、堰塘边,树草都拥来满目肥厚的绿色,同远山一起,勾勒出村庄的轮廓。田野中,待收的麦子,成熟得羞下了头,宛然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只等心仪的人来掀起她头盖,顽皮的风儿却等不及了,提早来撩开真容,她们便含情脉脉闪眼滚动起一道道长睫麦芒的金光,欢跃向前,惹人满眼的欢悦和怜爱。不久之后,麦子收尽,勤恳的农民就魔法般很快地变换出遍布的秧苗嫩绿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时而还翔来几只闲逛的鹭鸟,播下声声悠啼;村舍中,四处溢满着童趣,红黄的蜻蜓穿梭飞来禾场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墙角的草丛里,蹑足静守起几处好奇的孩子们;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长,红苋绿蕹伸展出手掌似的叶片,紫茄青椒藏掖着叶底下不断膨胀的果实,黄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银花缠绕篱墙,绽出满鼻馥郁的幽香,无处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园景象。

最欣喜的还是我们孩子。陶醉在这无限美景中的孩子们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节就要到了,那时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软的糯米粽子,喷香的新麦馒头,醇浓的米酒,泛光的油条…然而我那时最难忘却是随母亲到自家竹园里采摘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母亲便给我重复讲述她所知道的这端午节来历:屈子和他的行吟泽畔,昏聩的楚君,以及奸佞的小人等等,我却不能理解这么美好的世界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险恶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发出许多悲天怀古的忧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时,我看到欢快的鸟儿叽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阳光从葱茏的树叶里筛下来,林下幻出缕缕七彩的光丝,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叶才能插门避趋的鬼魅呢,那该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许多个黄昏,我就一个人仰着小脸呆看天空,疑惑这世界的纷繁复杂,在吃着端午节殷殷母亲做的蛋汤油条时,在慈爱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当中,在兄弟互勉的温暖里,在父爱如山的关爱下,我终于深信这绚丽世界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美好。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端午节,忆起幼稚童年的端午节,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将是我一生回味不尽的根源。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经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很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将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将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初三端午节语文作文

突然,我听见厨房里有奇怪的的声音,便一下子警惕起来。以为有了老鼠。我抄起一根棍子偷偷溜进了厨房。哦,原先是外婆在包粽子。嘿,有事做了!我立即甩掉棍子,扑上前去,一把抓过一张粽叶,一板一眼的学起包粽子来。

我把粽叶留意翼翼对折后,叠成一个圆锥形,再放入些许米,夹入用酱油浸透的鲜肉,再撒上些米,直到把肉全部盖住。咦,是不是米放太多了,棕叶外衣不够大,老包不住?外婆一瞧,乐开了花:“囡囡,米太多,棕叶太小,米还不往外逃呀,你看台面上全是米粒。肉也太多,你是不是想自已吞呀!”嘿,我连忙给棕叶减负,穿好衣服,再系上腰带,一个可爱的粽子宝宝就诞生啦!嗨!你还真别说,包出来的粽子还真像那么回事。

我留意翼翼地呵护着我的粽子宝贝,还给它们编号。(1)、(2)、(3)......粽子宝贝越来越多,我都懒得去数了。当然,越是后面,粽子宝贝也就越漂亮,因为我的手艺在一点点长进,包到之后,自然驾轻就熟了。

欣赏着自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这次包粽子,不但让我学会了怎样包,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小学生端午节欢庆端午节

落索坡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我校学生已经将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一项喜爱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现小结如下: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队主题会。

2、网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主题活动,动员学生参与由"中国文明网"开设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端午"相关节日和爱国知识的网上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3、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校园及生活环境,并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卫生清洁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落索坡小学 

二0一二年 六月二十二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少先队大队部于2017年5月26日―30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一、“端阳情,粽子香”包粽子活动。

5月29日上午,我们按计划组织毕业班的学生开展了“端阳情,粽子香”包粽子活动。为了按计划顺利包好粽子,德育处提前买好了糯米、绿豆、花生、粽叶等包粽子的材料,并提前一天做好准备工作。加了配料的糯米、粽叶等必备材料被整齐地摆上桌,老师与学生一起开始包粽子,整个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二、“端阳情,粽子香”分享粽子主题班会活动。

各班按学校的要求开展了“走进端午,了解我们的节日”主题队会,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本次主题班会还加入了新元素,就是一起分享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特别有滋味。

三、“邻里守望”送粽子志愿服务活动。

过节能吃到同学们亲手包的粽子,心里觉得十分温暖。

四、开展手抄报比赛活动。

学校为了更好地庆祝端午节,举行了主题为“端午节”的手抄报比赛活动。通过开展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传统节日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五、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

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咏诗会、朗诵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透过英雄人物的事迹,体会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孩子们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真正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沉淀了几千年的“民族心、爱国心”。

本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与往年的单纯从文字上获得的知识感受更深,同学们都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但从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也不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材料的准备、教包粽子的师傅、煮粽子的工夫等等,都发生了一些小插曲。这让我更感觉到工作做到细微之处的重要性,还有,以后要多考虑社区、家长的资源,让家校沟通更和谐。

小学生端午节

每个人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叶,穿香包,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气洋洋。

端午节也叫“五”,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有关。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和五色的丝绸系在孩子们的脖子、手腕或脚踝上。他们被称为长寿的小精灵。每个家庭应该有五个分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龙舟花。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传说赛龙舟是为了营救因溺水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扔到河里的目的是为了喂鱼、虾和螃蟹,并且停止吃屈原的尸体。

中国南方的端午节要吃黄武:黄鱼、黄瓜、盐水鸭、蛋黄、大豆包粽子和喝雄黄酒。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雄黄都将在这一天被用来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一个国王的形象,并且会戴上五颜六色的香包。

端午节流行于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区。在端午节期间,人们打扫房子,在厨房里喷洒雄黄水来杀死有毒的昆虫或防止它们繁殖。

这是端午节。你喜欢吗?

相关范文推荐
  • 11-27 师德师风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汇总21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升自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个人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
  • 11-27 检察院纪检组长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的讲话(通用19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作为演讲者的心理依靠,让其在演讲时更加从容自信,减少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阅读这些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演讲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11-27 高中英语终身学习大全(23篇)
    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学习英语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增进跨文化交流。接下来是一些英语总结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
  • 11-27 大二开学个人计划(汇总23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下面是小编选取的几篇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新年、新春、新学期,
  • 11-27 党员生活会发言材料(模板16篇)
    发言稿是指在正式场合或活动中,以口头形式向大家传达思想、发表观点或表达意见的一种书面材料。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发言稿范文,它们以简练明了的语言和深入思考的观点为特
  • 11-27 房贷借款的合同大全(20篇)
    借款合同是一种约定,用于明确借款金额、利率、偿还方式等关键条款。借款合同是一种金融工具,被广泛用于个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借款合同应当明确约定贷款金额、期
  • 11-27 庆六一活动校长讲话大全(14篇)
    通过学习优秀的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和表达能力。这些演讲稿范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包括不同主题、不同风格和不同场合的演讲内容。尊敬的各位领导
  • 11-27 实习护士肿瘤内科实习心得体会(优秀21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期间所接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的整理和归纳,是对自身成长和进步的记录。在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习心得范文,这些范文内容丰富,涵盖了实习期
  • 11-27 高二期试后家长会发言稿大全(19篇)
    家长会是家庭参与学校决策的重要机制,能够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共同推动教育改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家长会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的家长会工作有所启发。
  • 11-27 健康学生演讲稿大全(19篇)
    演讲稿是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主张的平台,通过撰写演讲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